❶ 國際學者聚焦,「中生代哺乳動物演化新證據」,證據都有什麼
由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北京自然博物館承辦,北京科技學院、全國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自然歷史委員會支持的 "中生代哺乳動物國際研討會 "在北京召開。人類一直在試圖弄清楚他們從哪裡來,而哺乳動物是這一進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在中生代,但由於它們的年齡以及化石非常稀少和分散,古生物學家很難對它們進行挖掘。
1997年在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第一個哺乳動物,在接下來的30年裡,人們發現並研究了許多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中生代哺乳動物。近年來,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研究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重要標本來源.然而,在早期哺乳動物的研究中,古生物學家對許多生物現象和一些重要門類的系統發育關系和進化仍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本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古生物學在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新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來自於寧城道虎溝地區托吉山地層中段的凝灰質粉砂岩。該化石從頭到尾長約11厘米,保存有頭骨和後腦勺骨架,可分為主模型和次模型。根據其形態特徵,研究小組將其歸入Althistidae科,並命名為Pseudotribosrobustus(新屬,新種)。
❷ 高原的演化
高原演化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且高原的東西南北情況不同,下面是根據火成岩資料得出的初步認識,大致分為高原前期、高原萌生期、高原初期、高原成熟期、高原萎縮期、高原垮塌期和高原余脈7個階段。
8.1.3.1 高原前期
高原存在有正面的和反面的證據。反面的證據如煤系沉積、熱河生物群、道虎溝生物群、恐龍的發育等,需要溫暖濕潤的環境和繁茂的植被,不可能出現在高寒山區;此外,巨厚的碎屑岩堆積指示存在劇烈的地殼變動,可能出現在高原和山脈的邊緣而不大可能出現在高原的內部。
8.1.3.1.1 道虎溝生物群
道虎溝生物群對於高原的起源有很大的限製作用。道虎溝生物群分布在內蒙古南部和冀北-遼西地區(圖8.3A),主要為一套產有豐富動、植物化石的凝灰質泥岩和粉砂岩,夾數層火山岩。在道虎溝-小西溝一帶產有豐富的道虎溝生物群化石,常見的有蠑螈、翼龍、手盜龍、昆蟲葉肢介和植物化石等(季強等,2004),據區域地質、構造、地層、生物群和年代學資料分析,為中-晚侏羅世(卡洛夫階-牛津階)時期形成的。從該區地層柱狀圖(柳永清等,2006)看,道虎溝生物群位於髫髻山組火山岩之下,髫髻山組火山岩底部年齡為164~165 Ma(季強等,2004),該文沒有討論該區髫髻山組火山岩是否埃達克岩,但是,區域資料表明它可能是埃達克岩,因此,推測道虎溝生物群生活在平原地區,其時代應早於165 Ma。165 Ma之後,高原形成,道虎溝生物群隨即滅亡或向北遷移。因此,道虎溝生物群大體界定了高原的北界和高原最早形成的時間。
8.1.3.1.2 煤系地層的分布
華北煤系主要是石炭二疊紀的,侏羅紀的煤系很少,主要分布在華北北部和中部,如北京、冀北、遼西、山東和河南,大多是早-中侏羅世的(如北京的門頭溝煤系、遼西的郭家店組、河南的義馬組和山東的坊子組等,據趙越等,2004b;李成國和榮丹文,1999;李日輝等,2002;呂君昌等,2007),是高原抬升前的事件。北京西山的下窯坡組是門頭溝煤系最主要的含煤層(圖8.3A)。據楊進輝等(2005)對沉積岩碎屑鋯石的研究,下窯坡組沉積晚於156 Ma。鋯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晚三疊世杏石口組-晚侏羅世下窯坡組沉積岩的部分物源來自於北部的中亞造山帶,而下窯坡組之後沉積岩主要源於華北克拉通。據此推斷,晚侏羅世前北京西山地區地勢明顯比中亞造山帶低,而後變高了,表明中國東部高原隆升開始的時間為晚侏羅世(156~148 Ma)。趙越等(2006)也認為,高原抬升在窯坡組之後。據趙越等(2004b)研究,遼西牛營子盆地(圖8.3A)下侏羅統水泉溝組安山岩和安山質火山沉積岩,中侏羅統郭家店組含煤層與礫岩層。盆地西緣邢杖子可見與髫髻山組時代相當的蘭旗組安山質火山角礫岩和凝灰岩角度不整合覆蓋在經過褶皺和斷裂變形的下侏羅統水泉溝組和中寒武統張夏組之上,取自不同地點的蘭旗組底部安山質火山角礫岩和凝灰岩的鋯石的SHRIMP年齡為158 Ma,說明盆地最終消亡並褶皺發生在158 Ma前。
上述資料表明,華北北部發育煤系沉積,髫髻山組火山岩覆於煤系之上,晚於煤系的形成。因此,煤系代表高原前的地貌狀況,髫髻山組代表高原形成後的狀況。
8.1.3.1.3 侏羅紀恐龍的資料
中國東部高原邊部分布著不同時代的恐龍化石。其中絕大多數是晚白堊世的,少數是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和早-中侏羅世的。晚白堊世的恐龍是高原垮塌之後出現的,而中侏羅世恐龍則生活在高原出現以前。
河南有中侏羅世的恐龍獸腳類足印化石,分布在義馬縣的義馬組(呂君昌等,2007)。義馬組的岩性、厚度變化較大,下部主要為灰色粉砂岩夾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岩和厚煤層,上部主要為灰黑色粘土岩夾粉砂岩和薄煤層,底部多為砂礫岩層。義馬組為含煤岩系,代表濕潤的環境,其恐龍足印化石應當是高原崛起前的恐龍(圖8.3A)。李日輝等(2002)在山東蒙陰縣常路庄鎮楊庄北三台組發現了侏羅紀的恐龍足跡化石(圖8.3A),山東省侏羅紀地層目前分兩個組,下部坊子組,上部三台組,合稱淄博群。三台組化石極少,時代歸屬相對混亂,有中侏羅世,中、晚侏羅世,早、中侏羅世多種意見,現在一般按中晚侏羅世處理。坊子組的地質時代比較公認的屬於早侏羅世。山東最老的埃達克岩在160 Ma左右,為中侏羅世中-晚期。二者共同制約了高原崛起的時間。
上述資料表明,高原的崛起是在中侏羅世煤系地層、道虎溝生物群發育之後出現的,可能正是由於高原的崛起,改變了環境,才使植被大量消失,使道虎溝生物群迅速滅絕。
8.1.3.2 高原萌生期
在冀北已經識別出幾處170 Ma之前的喜馬拉雅型花崗岩(李承東等,2004),如峪耳崖花崗岩(175~174 Ma,鋯石U-Pb年齡)、青山口花崗岩(199 Ma,SHRIMP年齡)和牛心山花崗岩(172 Ma,SHRIMP年齡,以上據羅鎮寬等,2001a,b)。199 Ma的青山口花崗岩屬於早侏羅世,可能與中生代早期形成的華北北部山脈有關(見張旗等,2008c)。看來,172~175 Ma可能代表了中國東部高原最早的抬升事件,是高原出現的最早跡象。此時只見喜馬拉雅型花崗岩而未見埃達克岩出露,說明雖然地殼加厚了,但厚度不大(大於40 km),加厚的范圍也不清楚,推測可能僅限於冀東-北京地區,本書稱其為「冀東山地」(圖8.3A)。說明高原在中侏羅世早期即已萌生,直至170 Ma以後出現埃達克岩,高原才初具規模並抬升到很高的高度。
德興與斑岩銅礦的埃達克質斑岩是171 Ma的(王強等,2006),預示在高原南部也存在一個地殼加厚區(圖8.3A),在其附近時代與其相當的僅有湘東北的石蛤蟆和赤馬埃達克岩(165 Ma,彭頭平等,2004)和江西永平的喜馬拉雅型花崗岩(160 Ma,丁昕等,2005),而皖南和大別卻沒有與其時代相當的顯示地殼加厚的跡象,因此,推測德興可能與湖南的埃達克岩有關,共同組成中侏羅世(171~160 Ma)的湘贛山脈(見本書,第7章),並非中國東部高原的一部分(圖8.3A)。
8.1.3.3 高原初期
高原初期以髫髻山組火山岩的噴發為標志,因為北京-冀北地區的髫髻山組和遼西與髫髻山組相當的蘭旗組大多具有埃達克岩的地球化學特徵(李伍平等,2001a,b;彭艷東等,2003b;袁洪林等,2005;張宏等,2005d),但也有例外,如Yang and Li(2008)采自興隆溝剖面的蘭旗組流紋岩(153~160 Ma)就不是埃達克岩。高原應當崛起於髫髻山組火山岩噴發之前。髫髻山組火山岩最老的年齡為170 Ma,大多在165~132 Ma之間(中侏羅世-早白堊世),晚於道虎溝生物群發育的時代。冀北埃達克質侵入岩最早的是金廠溝梁花崗岩(161 Ma,苗來成等,2003)。
山東最早的埃達克岩分布在膠東地區,如玲瓏花崗岩(160~158 Ma)、昆嵛山花崗岩(160 Ma)、垛崮山花崗岩(161~163 Ma)和文登岩體(157~161 Ma,據苗來成等,1998;郭敬輝等,2005)。
因此,在170 Ma以後,主要在165~160 Ma時期,高原已初見端倪,范圍大致從河北-遼東至河南和山東的北部,北界在北京門頭溝煤系和冀東道虎溝生物群分布區之南,南界在河南義馬組恐龍足印化石和山東蒙陰三台組恐龍足跡化石之北(圖8.3A)。高原的抬升是從北向南擴展的(如圖8.3A的綠色箭頭所示)。
圖8.3 高原演化圖
8.1.3.4 高原成熟期
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早期(大約157~132 Ma)是中國東部埃達克岩廣泛發育的時期,包括華北北部的髫髻山組、海防溝組和蘭旗組火山岩和北淮陽地區的毛坦廠組(響洪甸組)火山岩,侵入岩則有內蒙古的安家營子,河北的北岔溝門、錐子山、礬山,北京的八達嶺、雲蒙山,山東的昆嵛山和嶗山(嶗山花崗岩主體是南嶺型花崗岩,但是,據趙廣濤等1997b的資料,其中的147 Ma的石英二長岩具有埃達克岩的特徵),河南的五丈山、老灣、娘娘山、文峪、華山、老牛山、秋樹灣、蘇仙石、程香鋪、伏山,安徽大別地區的雲峰頂、鵝公包、天柱山、分流鋪、劉家窪,安徽沿江的青陽、銅陵、新橋、沙灘腳、月山、沙溪、滁州等,湖北的鐵山、靈鄉、陽新、殷祖、豐山洞,江西的城門山、武山等。這個時期也是高原范圍最大的時期,在北部越過北京-承德一線直抵張家口-圍場-赤峰-彰武一帶,向西抵達陝西的東端華縣一帶,向南擴展到鄂東南和長江中下游-太湖-上海一帶(圖8.3B)。這個時期也是成礦作用最發育的時期,如膠東金礦、小秦嶺金礦、長江中下游銅礦等。
河南的埃達克岩最早的是熊耳山地區的五丈山花崗岩(157 Ma,毛景文等,2005)和桐柏的老灣花崗岩(156 Ma,張宏飛等,1999)。豫西產很多大型和特大型的斑岩鉬礦,如欒川上房溝、南泥湖等,上述斑岩已經有了很好的SHRIMP年齡,如南泥湖157 Ma,上房溝158 Ma(毛景文等,2005),可惜缺少可靠的地球化學資料,據資料推測,陝西東部金堆城和豫西南泥湖的斑岩可能是喜馬拉雅型的(焦建剛等,2007;朱賴民等,2008)。上述斑岩鉬礦大多分布在高原的邊界附近(圖8.3B),處於從平原到高原的過渡地帶,地殼可能不如高原內部厚。大別的埃達克岩時代最老的是雲峰頂花崗岩(143 Ma,王強等,2007a),長江中下游時代最老的是銅陵的沙灘腳(152 Ma)。因此,高原的形成是從北向南遷移的(如圖8.3B的綠色箭頭所示),南部比北部晚了約20 Ma,暗示高原崛起的動力可能來自北方(見本章第8.1.2.1節)。
8.1.3.5 高原萎縮期
131 Ma以後的埃達克岩仍然不少,主要是侵入岩,如:河北的大河南、淶源,北京的八達嶺、房山,河南的花山、合峪、雞公山、樓坊彎、四顧墩、大別的九資河、天堂寨、司空山、蘄川、主薄原、天柱山,山東膠東的郭家嶺和五龍地區的抗日山、李埝,江蘇的安基山等。可能由於高原強烈的抬升侵蝕作用,未發現該時代的埃達克質火山岩。與成熟期高原范圍相比,早白堊世中期的高原明顯萎縮了,從圖8.3C看,高原呈向心萎縮的態勢,以東部和西部尤甚,東部上海和蘇州已經退出高原,西部小秦嶺已經垮塌,南界則從長江中下游退至大別腹地(從湖北麻城-英山-安徽潛山-桐城-江蘇鎮江-蘇北)。
8.1.3.6 高原垮塌期
該時期在北部的遼西-冀北和內蒙古南部發育熱河生物群,時代為124~126 Ma,義縣組火山岩不具有埃達克岩的特點(關於熱河生物群和義縣組的問題將在後面討論),該區(赤峰-承德-灤平-北票-彰武一帶)也沒有發現其他埃達克質侵入岩,126 Ma以後的埃達克岩大多分布在北京-秦皇島及其以南的地區,說明高原的界線在126 Ma之前已經向南退縮了,承德-灤平-北票-彰武一帶已經淪為平原(張旗等,2007a)。
熱河生物群化石還見於膠東的萊陽盆地(萊陽群,李守軍等,2007)和魯西的蒙陰-新泰-滕縣地區(蒙陰組和分水嶺組,李守軍,1998;李成國和榮丹文,1999),其時代歸屬不詳(這里暫按遼西的時代討論),暗示高原已經向西退縮到萊陽-蒙陰一線,膠東的郭家嶺和五龍地區處於高原的東部邊緣(圖8.3D)。
在整個高原范圍內126 Ma以後的埃達克岩很少,如大別最晚的埃達克岩大約是125 Ma的(徐小軍等,2005),河南為127 Ma(合峪,毛景文等,2005),北京為125 Ma(八達嶺黑山寨二長岩,蘇尚國等,2006),遼寧略晚一些,有五龍背(120 Ma)、飲馬灣山(120~129 Ma,郭春麗等,2004)和古道嶺(118~122 Ma,Wu FY et al.,2005b)等。120 Ma左右及其之後的埃達克岩僅見於遼東、膠東和蘇魯東部,如遼東的古道嶺,膠東的三佛山(113 Ma)、泰薄頂(114 Ma)、六度寺(115 Ma)和文登長山南(114 Ma)花崗岩等(郭敬輝等,2005;張華鋒等,2006;胡芳芳等,2005);蘇魯交界處有抗日山(119 Ma)和李埝(122 Ma)等(孟繁聰等,2006)。說明126 Ma之後高原已經整體垮塌了,河南、大別雖然很晚進入高原,但是,較早脫離開高原而垮塌,高原僅存留於膠遼-蘇北一帶(圖8.3E)。
同時期在高原的東西南北均出現了一些浙閩型和主要是南嶺型的花崗岩類,它們也佐證了高原的垮塌。如遼東半島的千山花崗岩(南嶺型,126 Ma,據Yang JH et al.,2006)、承德地區的甲山花崗岩(浙閩型,113 Ma,楊富全等,2003)、山海關花崗岩(113 Ma,引自魏春生等,2001)、豫西汝陽東溝與鉬礦有關的花崗斑岩(南嶺型,SHRIMP年齡112 Ma,葉會受等,2006)、山東嶗山花崗岩(南嶺型,113~111 Ma,趙廣濤等,1997a)和五蓮山晶洞花崗岩(116 Ma,引自張田和張岳橋,2007)、大別英山尖花崗岩(127 Ma,K-Ar法,錢存超等,2004)和蘇州花崗岩(南嶺型,123 Ma,引自魏春生等,2001)等(圖8.3D),其年齡大多小於127 Ma,指示地殼厚度明顯減薄了。
8.1.3.7 高原余脈
高原垮塌以後呈什麼狀態?地殼是否已經全部變為正常厚度?中國東部是否已經全部變為平原或準平原?由於缺少該時期的岩漿活動,我們只能從另外的途徑去探索,可以考慮3個方面的證據:
(1)晚白堊世中國東部恐龍的分布。中國東部的恐龍化石不少,以晚白堊世時期的最發育。從圖8.3E看,晚白堊世的恐龍大體圍繞著已經消失的中國東部高原分布(據李日輝等,2002,2005;甑朔南,1997;周世全和馮祖傑,2002;吳文昊等,2006;唐烽等,2001;劉亞光,1999;Itterbeeck et al.,2004;張宏和趙資奎,1999;余心起,1999;張曉紅等,2001;張永忠等,2004;李建軍等,2006;付雷,2006),高原既然在113 Ma以後已經完全消失了,高原腹地(圖8.3E的灰色區域)為什麼沒有95 Ma以後的恐龍遺跡呢?可能的解釋是高原雖然垮塌了,但高原腹地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高度,其氣候、環境和植被的發育均不不足以滿足大型食肉和食草恐龍生存的需求。可能直到第三紀由於太平洋板塊俯沖角度的變化或俯沖的退縮作用,太行山以東塌陷形成華北平原,才使地殼厚度達到正常狀態(30~40 km),成為現今的面貌(圖8.3F)。
(2)粘土礦物指示的古氣候。據李祥輝等(2008)研究,晚白堊世魯西南和濟陽坳陷、豫皖地區粘土礦物組合與早白堊世相似,分別繼續保持乾冷和濕熱氣候,表明上述地區仍然處於高原地貌。不同在於上述作者認為,山西北部和遼寧東部也處於高原環境。而豫西西峽一帶顯示亞熱帶-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區特徵(以上據李祥輝等,2008及其所附的參考文獻),已經脫離高原的范圍,與岩漿岩的資料大體吻合。
(3)中國東部白堊紀A型花崗岩大多分布於高原的最大范圍的周邊地區(見本章8.1.3.6節),高原腹部未見(部分與高原腹部被新生代沉積物掩蓋有關,情況不明),也暗示高原垮塌從邊部開始。
上述資料說明,中國東部高原腹部垮塌的時間可能比岩漿岩提供的資料還要晚一些,至於晚到什麼時候,還需要專門的研究予以確認。
此外,中國東部高原從北向南的遷徙以及不同類型花崗岩的時空分布及其與高原抬升和垮塌的關系還可以從圖8.4看出來。圖8.4中埃達克岩和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分布的時代大體指示了高原持續的時間:高原北部從175 ~126 Ma,東部163 ~113 Ma,西部158 ~127Ma,南部152 ~126 Ma,說明:(1)高原南部的抬升比北部晚約20 Ma;(2)126 ~127 Ma是高原大范圍垮塌的時間;(3)高原可持續到113 Ma,可能到晚白堊世-早第三紀才最終消失。
❸ 內蒙古寧城道虎溝中侏羅統髫髻山組
內蒙古寧城道虎溝一帶近年因發現大量的蠑螈、昆蟲、葉肢介、植物,以及少量翼龍、獸腳類等化石而引起中國學者的關注,而關於這一化石層的時代歸屬問題曾存在重大意見分歧,目前對該化石層的時代認識逐漸已趨於一致。2002年和2004年,任東等和柳永清等分別實測了道虎溝一帶含化石地層(圖2.2)的兩條不同的剖面。任東等(2002)將道虎溝化石層稱為九龍山組,而將覆蓋在其上的火山岩稱為髫髻山組;柳永清等(2004)將該套地層稱為髫髻山組—九龍山組;陳文等(2004)將任東等的實測剖面的含化石沉積層及其上的火山岩層統稱為髫髻山組。髫髻山組的時代無疑為中侏羅世。下面將任東等(2002)的實測剖面引用於下(圖2.3),僅補充部分化石名單。
圖2.2 內蒙古寧城道虎溝地區地層
Fig.2.2 The strata of Daohugou area,Ningcheng of Inner Mongolia
中侏羅統髫髻山組(J2t)
8.灰紫色火山角礫岩,氣孔狀粗安岩,未出露到頂
7.灰白色凝灰岩,底部含少量礫石 7.9m
6.凝灰質粉砂岩夾灰白色凝灰岩,中上部岩層疏鬆,頂部有 0.5m厚的灰黃、灰綠色緻密細砂岩,局部含鐵質較多,風化後呈褐色透鏡狀 7.0m
5.灰白色凝灰岩,頂部具灰綠、灰白相間的紋層 5.0m
4.灰白色凝灰質粉砂岩,中部夾一層凝灰岩 7.1m
3.灰白色凝灰岩,含大量葉肢介如自流井真葉肢介 Euestheria ziliujingensis、海房溝真葉肢介E.haifanggouensis、靖遠真葉肢介 E.jingyuanensis、灤平真葉肢介E.luanpingensis,蠑螈類如奇異熱河螈 Jeholotriton paradoxus、天義初螈Chunerpeton tianyiensis、道虎溝遼西螈 Liaoxitriton hugouensis,翼龍類的寧城熱河翼龍 Jeholopterus ningchengensis、威氏翼嘴翼龍 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獸腳類的寧城樹息龍 Epidendrosaurus ningchengensis、道虎溝足羽龍Pedopenna hugouensis,以及大量昆蟲化石如西伯利亞中四節蜉Mesobaetis sibirica、古中蛛蜉Mesoneta antiqua、河北溝蠊 Rhipidoblattina(Canaliblatta)hebeiensis、海房溝棕鳴螽Brunneus haifanggouensis、承德中國帶石蠅 Sinotaen⁃iopteryx chengdeensis、中華燕遼劃蝽 Yanliaocorixa chinensis、小范杖子承德沫蟬Chengdecercopis xiaofanzhangziensis、長角遼蚊蠍蛉Liaobittacus longantennatus等 3.3m
2.灰黃、灰綠色凝灰質泥岩,夾3~4層灰白色凝灰岩 10.1m
1.凝灰質巨礫岩,向上變細 0.6m
不整合
下伏地層太古宙馬鞍山片麻岩
圖2.3 內蒙古寧城道虎溝地區中侏羅統髫髻山組地層剖面
(據任東等,2002)
1—片麻岩;2—凝灰質巨礫岩;3—凝灰質礫岩;4—凝灰質粉砂岩;5—凝灰質泥岩;6—凝灰岩;7—粗安岩;8—翼龍化石層位
Fig.2.3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Middle Jurassic Tiaojishan Formation at Daohugou area,Ningcheng County,Inner Mongolia
(after Ren et al.,2002)
汪筱林等(2000)將道虎溝一帶含蠑螈類化石的沉積層歸入義縣組,並認為其層位與尖山溝層大致相當。這一看法一經提出,很快受到很多中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質疑。季強和袁崇喜(2002)根據地層岩性和其中的翼龍化石,認為道虎溝層的時代應為晚侏羅世。張俊峰(2002)通過對各主要化石的分析,提出道虎溝層的地質時代為晚侏羅世早、中期的觀點。任東等(2002)據昆蟲化石,認為道虎溝一帶出露的含蠑螈類化石沉積層為中侏羅統九龍山組,該組厚度在區域上差異很大,該沉積層上整合覆蓋著髫髻山組的火山岩。道虎溝層中的昆蟲化石種數超過200種,它們均是中侏羅世燕遼昆蟲群的典型代表性分子,因而道虎溝化石層的時代無疑應為中侏羅世(任東等,2002)。沈炎彬等(2003)據葉肢介化石,也認為該化石層為中侏羅世。2004年,陳文等對這一化石層之上的中—酸性火山岩進行了多種方法的同位素測年,得出其年齡值在164~165Ma左右,從而表明其下的道虎溝化石層的時代應等於或略大於165Ma。這一年齡值無疑證實了化石層為中侏羅世的觀點(陳文等,2004)。雖然有個別學者仍堅持道虎溝化石層為早白堊世的看法(He et al.,2004;汪筱林等,2005),但中侏羅世(Bathonian期)的觀點最近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支持(柳永清等,2004;季強等,2005;Gao and Ren,2006;Huang et al.,2006)。
❹ 為什麼說翼龍是地球上第一個穿上「羽絨服」的
在各種恐龍大片中,翼龍(Pterosaur)作為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上鏡率很高。它們是恐龍的「旁系近親」,與恐龍一起生活在約2.3億至6600萬年前。以往的研究通常認為恐龍是最早具有羽毛狀結構的生物。
有關翼龍的化石早就存在,但是直到現在它的羽毛結構才被發現,究其原因,姜寶玉說:「一方面是燕遼生物群的羽毛都保存得特別好。另一方面是現在科技的進步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先進的儀器。比如以前受儀器限制,在化石上面微米尺度的生物結構就被簡單認定為微生物結構,直到2008年才被證明是保存下來的色素體。現在透射電鏡、掃描電鏡、同步輻射等先進儀器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❺ 恐龍時代有沒有猴
恐龍時代沒有猴,只有恐龍等大型爬行動物。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是地球上爬蟲類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
其中代表動物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由於當時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就是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
(5)道虎溝生物群是什麼代的擴展閱讀
恐龍時代的代表動物
侏羅紀:恐龍的鼎盛時期,約距今1.99億年至1.45億年前,持續約54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異特龍、角鼻龍、蠻龍、
代表食草恐龍:腕龍、梁龍、劍龍
代表水生生物:魚龍、蛇頸龍
白堊紀:恐龍的衰亡時期,約距今1.45億年至6500萬年前,約持續8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暴龍、鯊齒龍、阿貝力龍、棘龍、盜龍
代表食草恐龍:三角龍、鴨嘴龍、甲龍、泰坦巨龍
代表水生生物:滄龍、帝鱷
代表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手龍
❻ 2.5億年前的巨蟲時代,蜻蜓體長能達到一米,可以載著人類飛行嗎
地球生命史有幾十億年,可是生命真正開始豐富起來的時期大約是在3億年前,也就是是石炭幻時代(大約距今2.5億年-3億年),這個時期還有一個稱呼:巨蟲時代。既然是巨蟲時代,說明這個時期的霸主是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昆蟲。
對於昆蟲,相信大家不會陌生,蜻蜓,蝴蝶,螞蟻,蜈蚣,蚊子等等,它們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一個生物群體。可是現代的昆蟲大家可以看到都是比較小的,大一點就是蜻蜓,而蜻蜓在現代人的眼裡可是益蟲,是一種非常美麗少見的昆蟲。
相信大家都會知道,要問這個世界什麼生物群體最龐大,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是昆蟲。沒錯,昆蟲的繁殖能量是非常強的,像螞蟻出動成群結隊,而且螞蟻的力氣可是自然界中最強大的,它可以舉起比自身重數幾倍的食物,是真正的大力士。
現代我們還聽說過蟻多咬死象,更不要說在2.5億年前的昆蟲可比現在大了20多倍,即使比昆蟲大的生物,面對昆蟲的時候,也很難取勝,最後成為昆蟲的食物。幸好,昆蟲沒有一直稱霸下去,最後在進化當中,不斷變小,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昆蟲個頭大小。
❼ 中國哪兒出化石
1圖朝陽生物化石群
2圖熱和生物化石群
遼西及相鄰的內蒙古南部地區中生代熱河生物群主要脊椎動物化石地點
(部分盆地地質資料引自遼河石油管理局有關文獻)
1∶第三紀盆地
2∶白堊紀盆地
3∶侏羅紀—白堊紀盆地
4∶斷層(F)
5∶省界
6∶脊椎動物化石地點
A∶義縣金剛山
B∶北票四合屯
C∶阜新大五家子
D∶朝陽波羅赤
E∶凌源大王杖子
F∶寧城道虎溝
G∶朝陽上河首
①∶遼河盆地
②∶阜新—義縣盆地
③∶金嶺寺—羊山盆地
④∶北票—朝陽盆地
⑤∶建昌—喀左盆地
⑥∶凌源—三十家子盆地
⑦∶平庄—寧城盆地
⑧∶赤峰—元寶山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