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做了哪些努力
我國相繼頒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保護動物的多樣性,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我國還是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做了大量實質性工作,對於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❷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些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那麼我們要怎麼保護生物多樣性呢,都有哪些措施呢?一起來看一下。
1.建立自然保護區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自然保護區還具備科學研究、科普宣傳、生態旅遊的重要功能。例如我國的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2.遷地保護
遷地保護是在生物多樣性分布的異地,通過建立動物園、植物園、樹木園、種子庫、基因庫、等不同形式的保護設施,對比較珍貴的物種、具有觀賞價值的物種或其基因實施由人工輔助的保護。例如水杉種子帶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園種植等;
3.建立基因庫
人們已經開始建立基因庫,來實現保存物種的願望。比如,為了保護作物的栽培種及其會滅絕的野生親緣種,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庫網。大多數基因庫貯藏著谷類、薯類和豆類等主要農作物的種子。
4.制定法律
人們還必須運用法律手段,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比如,加強對外來物種引入的評估和審批,實現統一監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證國家專門撥款,爭取個人、社會和國際組織的捐款和援助,為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等。
5.宣傳教育
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每年的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湖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不可替代的關鍵地帶。湖南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的宣傳活動主題就是「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我們的健康」。
❸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強統籌協調。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國務院專門成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由分管副總理任主任。我們要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進一步強化部門協調、聯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形成合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遺傳資源的多樣性,涉及到多部門,我們國家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國家委員會,這在國際上也是少有的。
2、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保障,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公園法、濕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的制修訂工作,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應的地方性法律法規,這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
3、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技術標准體系。
這方面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抓緊摸清全國生物多樣性的本底狀況,包括加快整合各類生物遺傳資源的信息,建立完善基礎信息庫,實現數據共享。
4、健全並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
定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評估。我們要說清各種保護工程、保護項目,包括保護地的建設,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際成效如何。有些建設開發活動,可能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影響,我們也要分析清楚,採取相應的對策。
5、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不斷完善我國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網路。就地保護就是保護地體系建設,遷地保護就是動物園和園圃建設。
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邀請各方到昆明參加會議,我們也希望這次會議辦成一次富有成果、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當然這需要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❹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目標和治理任務,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合理開發,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依法制定有關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並予以實施。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國家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三、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促進農業環境保護新技術的使用,加強對農業污染源的監測預警,統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體富營養化、水源枯竭、種源滅絕等生態失調現象,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法律依據
《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 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予以保護,嚴禁破壞。
《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目標和治理任務,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區域、流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並採取措施按期達標。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條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合理開發,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依法制定有關生態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並予以實施。引進外來物種以及研究、開發和利用生物技術,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一條 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國家加大對生態保護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確保其用於生態保護補償。國家指導受益地區和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或者按照市場規則進行生態保護補償。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二條 國家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促進農業環境保護新技術的使用,加強對農業污染源的監測預警,統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體富營養化、水源枯竭、種源滅絕等生態失調現象,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縣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提高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❺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四種措施是什麼
一是就地保護,大多是建自然保護區,比如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
二是遷地保護,大多轉移到動物園或植物園,比如,水杉種子帶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園種植等;
三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
四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護,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人和自然都有好處。就地保護利用原生態的環境使被保護的生物能夠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時間去適應環境,能夠保證動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國際措施
世界各國正在採取一致行為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性生物多樣性危機。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里約宣言》,在所發布的《地球憲章》中指出,「地球提供了生命演化所必需的條件,生命群落的恢復力和人類的福祉依賴於:保護一個擁有所有生態系統、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肥沃的土壤、純凈的水和清潔的空氣的健全的生物圈。資源有限的全球環境是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
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多樣性和美麗是一種神聖的職責」。《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共有196個締約方,中國是最早的締約方之一。
該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保護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和地球上多種多樣的生物資源。
❻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些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密切相關。
1、首先,生物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葯材和多種工業原料。
2、生物多樣性還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樣性在大氣層成分、地球表面溫度、地表沉積層氧化還原電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調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4、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將有益於一些珍稀瀕危物種的保存。
❼ 我國環境保護對策中的生物措施有哪些
措施有: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5、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四條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❽ 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工作,會造成全球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下面來看看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環境監測作為我國近幾年來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逐漸發展成為了環境管理的重要基礎。環境監測是考核並且評價各級政府改善地區環境的質量、治理環境污染的依據條件。針對於我國政府對環境的治理體系以及能力的現代化,環境監測需要不斷地去完善自身的管理體系、手段方法,以便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
一、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一)對排污許可證制的監管作用
近幾年來,國務院辦公廳下達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實施方案》的指令,對於相關企事業排放污染物的許可證管理進行了進一步的強化作用,作出了系統性、整體性的安排。隨著這項方案的頒發,環境監測機構為環境管理制定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和發放排污的許可證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企事業單位必須要嚴格執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實施方案》中的相關排污許可證規定的事項,對於排污物的種類、排放量、濃度的大小都要進行嚴格的把控監測管理。在環境監測的基礎之上,核算出污染物的排放數量,為環境管理機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分配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環境監測機構對於企事業單位是否嚴格執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的排放量,要進行日常地監測監管和相關的考核,定期向相關的部門進行上報,並根據相應的數據,對相關企業做出一個大體的評估。
(二)防治機動車污染的作用
機動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是導致近幾年城市出現嚴重霧霾的主導因素。對於防治機動車污染這一重大舉措上,也是推動地區空氣質量逐步改善的重要措施。這就需要環境監管部門對於公安交管部門、環境監察部門對於機動車尾氣檢查的這一方面要加強聯合執法的.作用。
對於本區域機動車或者是非道路移動的機械,執法部門要對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情況作出相應的檢查。對於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機動車輛,環保監察部門應該依據環保的相關法規進行相應的罰款,情況嚴重的機動車輛由公安交管部門採取扣留行駛證的措施。在目前,為了防止機動車尾氣排放量的增加,我國省市等的環保機構專門建立了機動車監控部門,方便有關部門對於機動車尾氣的檢測和管理。
(三)在核與輻射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作為環境安全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核與輻射檢測,我國在核與輻射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強了監管力度。在我國省市的地區,在核電地區專門建立了核與輻射環境管理監測機構,對核電站的放射強度進行監管,以及進行相關的應急檢測。
除了檢測核電的放射性強度的指標之外,還要對大氣。土壤、水分、植被等采樣進行相關的檢測,看其中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環境監測在核與輻射管理中起到了一個安全保護屏障的作用。
二、環境監測措施的發展與加強
(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作為環境工作生命線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監測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國家全面建設環境質量的監測網。所有被監測的站點的原始監測數據都應該第一時間傳達到環境監測總站點,實現監測與考核並存的理想要求。
與此同時,國家應該積極建立國家與省級環保部門組成的兩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模式。
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方面,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完善環境的監測監管的制度,對於內部質量要強化控制,積極推進質量管理的第三方監督的模式,積極設立相關的專家督查評測的機制。對於那些監測數據嚴重作假並且構成犯罪的工作人員,相關管理人員要依法移交到公安司法管理部門進行相關的處置,要嚴重懲治不規范監測的督管人員。
除此之外,環境監測中的對於環境危害的監控范圍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監測需要根據環境危害的范圍的規模做出相應的判斷,對於危險信號的預警,環境監測可以及時地進行相關的處理。對於環境危害較大的區域會發出預測警報,並作出及時地處理,為採取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提供第一時間的依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全面提升,為實施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准確的科學監測數據。
(二)構建完善的國家級監測網路
國家級環境監測網路包括環境各要素監測業務網路、環境管理監測網路以及國家監測信息網路通過構建國家級的監測網路,可以提升環境監測工作向著整體化、精準化、全面化的大方向上進行相應的發展。
構建一個完善的國家級監測網路可以更好的掌握環境質量的信息情況,對於治理環境污染、保證環境質量情況以及及時發現環境出現的相關問題上起到了一個十分積極的作用。構建一個完善的國家級網路,也可以在其發展的基礎上,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只有通過深入地改進相關的檢測網路體系,才能加強監測分析的方法和相應的技術手段,可以從根本上完善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整體水平。
結語
就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講,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發生的摩擦問題還是十分突出的,導致生態環境與人們的需求的差異較大。因此,為了人們對於環境建設的合理需求,環保系統應該積極建設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將環境監測對於環境管理的防治功能發揮到作用的最大化。
建立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一直都是我國林業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其不但有利於水土保持、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及防風固沙,同時還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然而,隨著經濟與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有許多林業資源都被過度開發,如今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若想改善這一現象,就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來發展林業,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使林業資源的使用與發展達到平衡狀態。以下筆者就結合實際來簡單談一談如何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希望能夠對我國林業的發展有所助益。
1、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效
我國自1998年實施林業資源保護以來,無論是退耕還林工作、沿海防護林建設工作還是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目前我國的人工林保存面積穩居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質量及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都持續增長。20xx年我國開始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這使得我國的濕地生態系統也逐漸完善,部分地區的濕地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沙地土地植被覆蓋率亦連年增長,同時沙漠植物種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我國還開展了一系列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和建設工程,成功構築了許多良好的生態屏障。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約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1.63%,森林蓄積量約、151.37、億立方米,森林每公頃蓄積量約89.79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約84.27億噸。
這些數字都說明了我國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由於政府和人民的努力,近幾年來我國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氣候、地理環境及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仍比較薄弱,比起發達國家尚遠遠不如。具體來說,我國目前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於林業資源的過度採伐,導致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約達到了國土面積的37.2%,進而造成我國的沙漠化程度不斷加重,已嚴重威脅到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我國部分地區的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問題非常突出,其導致沙塵暴災害頻繁,而又由於受到生態和技術等的限制,這些沙漠化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難度都很大,目前所得的治理效果尚不是很明顯;3)、雖然政府為了保護林業生態環境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如憑證採伐林制度、森林採伐限額管理制度及年度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制度等,但我國目前的森林亂砍濫伐、無證採伐及超限額採伐現象依然屢見不鮮;4)、我國的濕地泥沙淤泥現象依然嚴重,而且很多瀕危動物都因此而逐漸消失,生態平衡遭到了嚴重破壞;5)、我國的人均佔有森林面積較小,且森林質量和物種多樣化程度也較低,森林難以發揮出自身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鑒於此,我國當前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執法力度,並積極探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
3、如何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3.1、明確基本思路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應當以促進人口發展、資源發展及經濟建設為宗旨,以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人民的生產生活為目標,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堅持實現區域突破,著眼於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地石漠化治理,大力推進植樹造林,保護和搶救瀕危物種,想方設法增強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政府應當要正確處理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之間的關系、重點和一般之間的關系、點和面之間的關系及內涵與外延之間的關系,不斷加強對生態重要區域和生態脆弱區域的保護,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生態建設工作,合理利用林業資源,盡量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共贏局面。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之時,應當要先重點後一般,即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地方優先治理,並大力建設林草植被,增大綠化面積。在大面上,應當要進一步加強對長江、江黃河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在進行綠化的同時不斷增強森林的生態效能;而在點上則應當要抓緊森立公園建設和濕地保護工作,充分利用廢棄工礦地來進行綠化,盡量增加森林面積。
3.2、抓緊工作重點
目前我國約有二十多個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重點保護地區,這是我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重點。而目前比較重點的治理工程有青藏高原生態屏蔽系統、東北防護林建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及南方丘陵山地帶水土治理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要以重點工程帶動為主,充分改造原本的低質低效林。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要投入更多的相關科學技術,並依靠分散的物資和勞動力,實現人工措施與自然措施的有機結合,從而一步步恢復林草植被與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同時還要優化栽培技術,不斷提高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此項工作與民生建設聯系在一起,實現生態與經濟的有效結合。
3.3、完善相關制度
若想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要擁有一系列完善健全的管理政策制度。因此,當前政府和林業部門必須要在已有政策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實際國情和地域因素,總結過往經驗,學習國外理念,不斷改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並加強執法力度,大力打擊亂砍濫伐等破壞林業生態環境的行為,確保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序開展。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為了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使我國的林業得到可持續發展,政府、相關部門及人們都必須要重視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增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強化對美化、綠化環境的認識,並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勇於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只有這樣,才能夠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1、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2、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3、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4、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5、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是什麼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指的是人類有意識的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資源受到污染和破壞。
環境保護措施指的是工程開工前,一般由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計劃,並根據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防止施工環境污染的措施,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四條、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❾ 生物環境保護有哪些措施
就地保護:指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就地保護的對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區等.就地保護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特別是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國家劃出一定的區域加以保護,這些區域叫做自然保護區.遷地保護:指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因為生存條件不復存在,物種數量極少或難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遷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為行將滅絕的生物提供了最後的生存機會.
❿ 全球超3.8萬個物種面臨滅絕危險,對此我國都採取了哪些相應的保護措施
根據新聞顯示,在全球已經超過3.8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對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我國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保護措施:
在森林建立保護區。要想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絕不是把他們圈養起來,而是要在他們所生活的地帶建立一個自然保護區,在這個保護區內是拒絕無關人員入內避免對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產生威脅。同時還要了解瀕臨滅絕的動物的習性以及他們的飲食規律。例如現在的羚羊,金絲猴或者野牛等都已經受到了很好的保護。
對瀕臨滅絕的動物開展科學的研究和監測。滅絕的動物往往都會存在著規律,研究人員要通過研究發現規律並且制止以後,了解這些物種的變遷方式。最後通過人工干預的方法來杜絕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
總體來說,無論是哪個物種在地球上都有生存的權利,人類不應該過多的干涉物種的生存,但如果有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必要時可以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