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生物檢測或鑒定技術或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檢測或鑒定技術或方法有哪些
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一般來說,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徵。這些特徵包括菌落的形狀、大小、隆起程度和顏色等方面。(見高中生物選系1《生物技術實踐》圖2-8)因此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菌落特徵對微生物種類進行判斷。
使用選擇培養基培養微生物或人為提供有利於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選擇培養基,顧名思義其作用是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例如,使用以尿素作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能夠培養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養基中PH調至酸性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抑制細菌的生命活動)等。選擇培養一般是通過觀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或某一特徵進行間接判斷,得到的微生物往往並不只有一種,但是能夠大致確定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徵從而對其分類。
使用鑒別培養基。即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葯品。例如,水質檢驗中大腸桿菌的檢驗(大腸桿菌的存在數量用以衡量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就用到了伊紅—美藍試劑,該試劑與水或乳製品中的大腸桿菌反應出現深紫色且帶有金屬光澤,屬於大腸桿菌的特徵反應。與選擇培養相比,鑒別培養基的鑒別所得結果的范圍比較小,一般可直接測定某微生物的種類。
② 生物製品鑒別實驗包括以下哪些方法
二、指採用生物學方法,的測定方法。以下為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在產品的常規質控時可採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鑒於一種測定方法僅能反映製品某一方面的特性,且方法的變異一般較大,為更好控制產品質量,必要時需同時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測定。(一)、酶反應試驗是指在體外能促進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備酶的活性,通過底物的變化檢測酶活性。主要用於酶、輔酶、激酶、激活劑、抑制劑等的活性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相對較小,結果比較准確。(二)、結合試驗是基於產品與某種物質的結合特性而設計的試驗,如免疫結合試驗。目前主要用於生物製品的鑒別。由於在結合試驗中測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製品的活性(或效力)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也相對較小。(三)、細胞測定試驗是指產品可以誘導細胞產生可測定的應答,如細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遷移或產生特定的化學物質等。細胞測定試驗一般能較好地反映製品的生物學活性,常用於各種生物製品的活性(效力)測定。與上述兩類方法相比,這類方法的變異較大。與使用傳代細胞相比,使用原代細胞的方法變異更大。(四)、動物試驗是指以整體動物為試驗材料檢測製品生物學活性(或效力)的試驗方法,如動物保護力試驗,一般用於疫苗的效力測定。由於動物實驗的成本高、周期長和變異大,所以一般僅用於成品檢定。對於某些治療用的製品,由於其作用機理或本身化學性質的原因,難以建立體外測活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動物試驗方法測定,但由於這類方法的變異一般相對較大,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應盡可能以體外法代替。
③ 什麼是生物鑒定法
生物鑒定法是利用某些生物對某些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的特殊需要,或對某些物質(如激素、植物激素、抗生素、葯物等)的特殊反應來定性、定量測定這些物質的方法。如用小鼠的驚厥反應測定胰島素,用微生物測定維生素B12等。生物測定有時比其他測定方法更為靈敏和專一。它是生物學、醫學、特別是毒理學的重要內容和基礎。
④ 植物的生物鑒定技術是什麼
根據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特別是不同病毒對不同植物的侵染性及其所產生的症狀進行區分,是植物病毒鑒定的傳統技術,用來區分鑒定的寄主植物稱為鑒別寄主(differential host)。有些果樹病毒不能侵染草本植物,可將病株的接穗或芽嫁接在木本的感染性品種或植物上,觀察其發病情況及症狀,這類植物和品種一般稱為指示植物(indicator plant)。還有些植物如莧色藜、心葉煙可受多種病毒侵染,莧色藜可感染51種病毒,心葉煙可感染78種病毒,但一般只產生局部枯斑而無系統症狀,稱為枯斑寄主(local lesion host),因可受多種病毒侵染,用它來區分不同病毒的作用不大,但可用來判斷是否發生了病毒病,起到指示植物的作用。如果所產生的枯斑數目與病毒濃度呈正相關,還可用作病毒的定量寄主。有時還可用做單斑分離的試驗植物。
一般進行生物鑒定時,要使用多種植物通過人工接種對其反應進行觀察比較,因各種病毒所用的鑒別寄主各有不同,如對侵染某一植物的不同病毒的鑒別寄主全部進行接種,工作量非常繁重。但是,植物檢疫的對象主要是可以人為傳播的病毒,所檢驗的標樣,大都是采自種子實生苗的病株及無性繁殖材料,因此,在檢驗上對那些不能種子傳的病毒可不予考慮,另外,有些種傳寄主雖可感染多種種傳病毒,但並不都是該病毒的自然寄主,有些是只有人工接種才能侵染,對此也無需考慮。另外,在自然傳播的種傳病毒中,不一定都屬於同一病毒組,病毒血清學反應和粒子形狀可能不盡相同,在同一種傳寄主上,粒子和血清學反應都相同的病毒就更少了。因此,可以先根據患病植物的種類、症狀、傳播方法、血清學反應等情況,結合有關資料,做一初步評估,盡量縮小范圍,然後再用鑒別寄主進行鑒定,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除鑒別寄主外,病毒的體外穩定性,特別是鈍化溫度和稀釋終點,也都是常用的鑒定方法。
⑤ 生物識別技術的鑒定方法
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包括身份標識物品(如鑰匙、證件、ATM卡等)和身份標識知識(如用戶名和密碼)但由於主要藉助體外物,一旦證明身份的標識物品和標識知識被盜或遺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冒充或取代。
生物識別技術比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不易遺忘、防偽性能好、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和隨時隨地可用等優點。
⑥ 生物識別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指紋識別
指紋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麵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線。紋線有規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紋型。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點和分叉點,稱為指紋的細節特徵點。指紋識別即指通過比較不同指紋的細節特徵點來進行鑒別。由於每個人的指紋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間,指紋也有明顯區別,因此指紋可用於身份鑒定。 指紋識別技術是目前最成熟且價格便宜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目前來說指紋識別的技術應用最為廣泛,我們不僅在門禁、考勤系統中可以看到指紋識別技術的身影,市場上有了更多指紋識別的應用:如筆記本電腦、手機、汽車、銀行支付都可應用指紋識別的技術。
2.靜脈識別
靜脈識別系統就是首先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從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演算法提取特徵值,通過紅外線CMOS攝像頭獲取手指靜脈、手掌靜脈、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將特徵值存儲。靜脈比對時,實時採取靜脈圖,提取特徵值,運用先進的濾波、圖像二值化、細化手段對數字圖像提取特徵,同存儲在主機中靜脈特徵值比對,採用復雜的匹配演算法對靜脈特徵進行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確認身份。全過程採用非接觸式。
3.虹膜識別
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在紅外光下呈 虹膜特徵圖
現出豐富的紋理信息,如斑點、條紋、細絲、冠狀、隱窩等細節特徵。虹膜從嬰兒胚胎期的第3個月起開始發育,到第8個月虹膜的主要紋理結構已經成形。除非經歷危及眼睛的外科手術,此後幾乎終生不變。 虹膜識別通過對比虹膜圖像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來確定人們的身份,其核心是使用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方法對人眼睛的虹膜特徵進行描述和匹配,從而實現自動的個人身份認證。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測試結果表明:虹膜識別是各種生物特徵識別方法中錯誤率最低的。從普通家庭門禁、單位考勤到銀行保險櫃、金融交易確認,應用後都可有效簡化通行驗證手續、確保安全。如果手機載入「虹膜識別」,即使丟失也不用擔心信息泄露。機場通關安檢中採用虹膜識別技術,將縮短通關時間,提高安全等級。
4.視網膜識別
視網膜是眼睛底部的血液細胞層。視網膜掃描是採用低密度的紅外線去捕捉視網膜的獨特特徵,血液細胞的唯一模式就因此被捕捉下來。 生物識別
視網膜識別的優點就在於它是一種極其固定的生物特徵,因為它是「隱藏」的,故而不可能受到磨損,老化等影響;使用者也無需和設備進行直接的接觸;同時它是一個最難欺騙的系統,因為視網膜是不可見的,故而不會被偽造。另一方面,視網膜識別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如:視網膜技術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的損壞,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設備投入較為昂貴,識別過程的要求也高,因此角膜掃描識別在普遍推廣應用上具有一定的難度。
5.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根據人的面部特徵來進行身份識別的技術,包括標准視頻識別和熱成像技術兩種。 標准視頻識別是透過普通攝像頭記錄下被拍攝者眼睛、鼻子、嘴的形狀及相對位置等面部特徵,然後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再利用計算機進行身份識別。視頻面部識別是一種常見的身份識別方式,現已被廣泛用於公共安全領域。 指紋識別
熱成像技術主要透過分析面部血液產生的熱輻射來產生面部圖像。與視頻識別不同的是,熱成像技術不需要良好的光源,即使在黑暗情況下也能正常使用。
6.手掌幾何學識別
手掌幾何學識別就是通過測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徵來進行識別,高級的產品還可以識別三維圖象。作為一種已經確立的方法,手掌幾何學識別不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較方便。它適用的場合是用戶人數比較多,或者用戶雖然不經常使用,但使用時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這種技術的准確性可以非常高,同時可以靈活地調整性能以適應相當廣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讀取器使用的范圍很廣,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統中,因此成為許多生物特徵識別項目中的首選技術。
7. DNA識別
人體內的DNA在整個人類范圍內具有唯一性(除了同卵雙胞胎可能具有同樣結構的DNA外)和永久性。因此,除了對同卵雙胞胎個體的鑒別可能失去它應有的功能外,這種方法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和准確性。DNA鑒別方法主要根據人體細胞中DNA分子的結構因人而異的特點進行身份鑒別。這種方法的准確性優於其它任何身份鑒別方法,同時有較好的防偽性。然而,DNA的獲取和鑒別方法(DNA鑒別必須在一定的化學環境下進行)限制了DNA鑒別技術的實時性;另外,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改變人體DNA的結構組成,系統無法正確的對這類人群進行鑒別。
8.聲音和簽字識別
聲音和簽字識別屬於行為識別的范疇。聲音識別主要是利用人的聲音特點進行身份識別。聲音識別的優點在於它是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容易為公眾所接受。但聲音會隨音量、音速和音質的變化而影響。比如,一個人感冒時說話和平時說話就會有明顯差異。再者,一個人也可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聲音進行偽裝和控制,從而給鑒別帶來一定困難。簽字是一種傳統身份認證手段。現代簽字識別技術,主要是透過測量簽字者的字形及不同筆劃間的速度、順序和壓力特徵,對簽字者的身份進行鑒別。簽字與聲音識別一樣,也是一種行為測定,因此,同樣會受人為因素的影響。
9.親子鑒定(基因識別)
由於人體約有30億個核苷酸構成整個染色體系統,而且在生殖細胞形成前的互換和組合是隨機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億個核苷酸的組成序列,這就是人的遺傳多態性。盡管遺傳多態性的存在,但每一個人的染色體必然也只能來自其父母,這就是DNA親子鑒定的理論基礎。
⑦ 生物檢驗包含哪些檢驗
傳統定義:利用生物體對被檢測物質的特有反應而鑒定被檢測物質的質量和功效的方法。 用於生物檢驗的生物體主要是各種微生物和某些動物。生物檢驗的范圍主要包括生物效價測定和安全性試驗。 現代定義: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各種分析技術和其他基礎學科的科學原理,對生物的個體、器官、組織、細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動進行定性、定量的觀察、比較、分析、判斷。
從檢驗方法看,可分為生物形態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細胞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等。
⑧ 生物製品鑒別實驗包括以下哪些方法
二、 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
生物學測定系指採用生物學方法,以反映被測物的生物學特性為目的的測定方法。以下為生物學測定常用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在產品的常規質控時可採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鑒於一種測定方法僅能反映製品某一方面的特性,且方法的變異一般較大,為更好控制產品質量,必要時需同時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測定。
(一)、酶反應試驗
是指在體外能促進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備酶的活性,通過底物的變化檢測酶活性。主要用於酶、輔酶、激酶、激活劑、抑制劑等的活性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相對較小,結果比較准確。
(二)、結合試驗
是基於產品與某種物質的結合特性而設計的試驗,如免疫結合試驗。目前主要用於生物製品的鑒別。由於在結合試驗中測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製品的活性(或效力)測定。這類方法的變異也相對較小。
(三)、細胞測定試驗
是指產品可以誘導細胞產生可測定的應答,如細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遷移或產生特定的化學物質等。細胞測定試驗一般能較好地反映製品的生物學活性,常用於各種生物製品的活性(效力)測定。與上述兩類方法相比,這類方法的變異較大。與使用傳代細胞相比,使用原代細胞的方法變異更大。
(四)、動物試驗
是指以整體動物為試驗材料檢測製品生物學活性(或效力)的試驗方法,如動物保護力試驗,一般用於疫苗的效力測定。由於動物實驗的成本高、周期長和變異大,所以一般僅用於成品檢定。對於某些治療用的製品,由於其作用機理或本身化學性質的原因,難以建立體外測活的方法,也可以採用動物試驗方法測定,但由於這類方法的變異一般相對較大,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應盡可能以體外法代替。
⑨ 介紹一下這幾種生物學鑒定方法
DNA印跡技術由Southern於1975年創建,稱為Southern印跡技術,RNA印跡技術正好與DNA相對應,故被稱為Northern印跡雜交,與此原理相似的蛋白質印跡技術則被稱為Western blot。 Southern印跡雜交是進行基因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一般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經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將膠上的DNA變性並在原位將單鏈DNA片段轉移至尼龍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經干烤或者紫外線照射固定,再與相對應結構的標記探針進行雜交,用放射自顯影或酶反應顯色,從而檢測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Northern印跡雜交(Northern blot),是一種將RNA從瓊脂糖凝膠中轉印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的方法。Northern 印跡雜交的RNA吸印與Southern印跡雜交的DNA吸印方法類似,只是在進樣前用甲基氫氧化銀、乙二醛或甲醛使RNA變性,而不用NaOH,因為它會水解RNA的2'-羥基基團。RNA變性後有利於在轉印過程中與硝酸纖維素膜結合,它同樣可在高鹽中進行轉印,但在烘烤前與膜結合得並不牢固,所以在轉印後用低鹽緩沖液洗脫,否則RNA會被洗脫。 Western Blot中文一般稱為蛋白質印跡。它是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免疫遺傳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特異性抗體對凝膠電泳處理過的細胞或生物組織樣品進行著色。通過分析著色的位置和著色深度獲得特定蛋白質在所分析的細胞或組織中的表達情況的信息。 離子交換層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簡稱為IEC)是以離子交換劑為固定相,依據流動相中的組分離子與交換劑上的平衡離子進行可逆交換時的結合力大小的差別而進行分離的一種層析方法。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你所提到的親和鑒定?)將具有特殊結構的親和分子製成固相吸附劑放置在層析柱中,當要被分離的蛋白混合液通過層析柱時,與吸附劑具有親和能力的蛋白質就會被吸附而滯留在層析柱中。那些沒有親和力的蛋白質由於不被吸附,直接流出,從而與被分離的蛋白質分開,然後選用適當的洗脫液, 改變結合條件將被結合的蛋白質洗脫下來,這種分離純化蛋白質的方法稱為親和層析。 雙脫氧末端終止測序法: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種單脫氧鹼基存在條件下復制或轉錄時,如果在四管反應系統中分別按比例引入四種雙脫氧鹼基,只要雙脫氧鹼基摻入鏈端,該鏈就停止延長,鏈端摻入單脫氧鹼基的片段可繼續延長。如此每管反應體系中便合成以共同引物為5』端,以雙脫氧鹼基為3』端的一系列長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應終止後,分四個泳道進行電泳。以分離長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長度相鄰者僅差一個鹼基),根據片段3』端的雙脫氧鹼基,便可依次閱讀合成片段的鹼基排列順序。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