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侏羅紀有哪些生活在海洋的動物
現代鯊魚家族在這一時期得到發展,具有對稱尾巴的硬骨魚類變得多元 化(它們佔了現代魚類的絕大多數——超過20000種)。 首個牡蠣進化,現 代魷魚和烏賊出現, 類魷魚的箭石變得多元化。
菊石在三疊紀後期生物滅絕
時期幾乎消失;八個族系中的一個家族得以存活,在侏羅紀時期快速地變得 多元。
魚龍,如魚龍和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在侏羅紀時期的海洋興
盛起來。
蛇頸龍也很豐富,比如海鰻龍
㈡ 億萬年前的地球上,都有哪些恐龍是海洋霸主
恐龍時代顧名思義就是恐龍成為地球霸主的時期,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恐龍一共經歷了三個大的時期,一共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但是,恐龍的定義是中生代鳥臀目和蜥臀目的陸地爬行動物,也就是說翼龍目的風神翼龍、蛇頸龍目的蛇頸龍都不是恐龍。基於這個概念,我們來看一下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有哪些?
以上四種生物就是恐龍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霸主”,它們以龐大的體型站在了某一時期海洋食物鏈的最頂端,直到滄龍出現,它迅速的掃清了障礙,成為了恐龍時代最強的海洋霸主。
㈢ 恐龍時代有哪些海洋霸主
鄧氏魚,這是一種相對來說更被人們熟知的一種史前超級殺手,生活在大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泥盆紀。鄧氏魚體長可以超過11米,碾壓它以前的一切海洋生物。它的大嘴就是它的重要武器,其咬合力是目前發現的史前海洋生物中最大的,達到了5噸,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當時的海洋里,已經有鯊魚了。包括鯊魚在內的所有魚類,甚至是其他同類,都在鄧氏魚的菜譜里。如果是一個小型的鯊魚,很可能會被鄧氏魚一口咬成兩半。
㈣ 恐龍時代還有什麼生物存在
恐龍時代還存在大量的海洋動物,就像鯨魚,鯊魚都是存在的,還有蚊子,蟑螂也都存在
㈤ 恐龍時代有哪些海洋霸主
關於這個問題,在歷史上的資料記載,他的名字叫滄龍,他在陸地上生活了近1.5億年,然而,在白堊紀晚期的時候,也就是恐龍時代的最後階段,他們中的一些人搬到海里生活,並上升到食物鏈的最高位置。古生物學家波辛介紹說,他們從達拉斯蜥蜴這樣的小動物開始,然後逐漸統治新的海洋環境,最後,他們成為生態系統中處於最高位置的食肉動物,他們也是海洋中的霸王龍。
大概在1992年的時候,加拿大魚龍科學家伊麗莎白 · 尼科爾斯團隊,發現了一個23米長的西卡尼薩斯特魚龍化石,這其實也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魚龍物種,魚龍的主食一般是魚,而且他們有很強的味覺和牙齒,一些小爬行動物也可能包括在它們的食譜中,魚龍的眼睛有角膜,可以在晚上捕捉。
關於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究竟會有哪些恐龍呢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㈥ 什麼大型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時就已經有了
三疊紀的魚龍比當時的陸地生物大得多,平克山魚龍估測體重超過150噸(藍鯨最大值33米239噸),但到了侏羅紀魚龍目衰落,崛起的蛇頸龍目(巨上龍12.7米18.6噸)
㈦ 從恐龍時代活到現在的動物都有什麼
從恐龍時代活到現在的動物有大蜥蜴、腔棘魚、馬蹄蟹、海百合、鸚鵡螺等等。
一、大蜥蜴
大蜥蜴是目前地球上所知的恐龍時代唯一存活下來的一種爬行動物,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但由於全球持續變暖,這種被稱為紐西蘭活化石的大蜥蜴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研究表明,溫度升高促使大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最後可能因為缺少雌性無法繁衍而滅絕。
二、腔棘魚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也通常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但是1938年開始被人類陸續發現蹤影,從此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三、馬蹄蟹
馬蹄蟹其實並非真正的螃蟹,而是原始的節肢動物。它們有寬大的盤狀身軀,細長的針狀尾巴。它們的祖先可追溯回寒武紀時期,但一直要到侏羅紀時期,才發展出馬蹄的外型。雖然現今仍存有五種馬蹄蟹,但從白堊紀時期開始,它們就較不常見。
四、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石炭紀的棘皮動物,生活於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么個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象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象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著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里到處是它們的身影。現在只有約600種現存的海百合。
五、鸚鵡螺
鸚鵡螺,英文名稱:Ammonite,科屬分類:頭足綱、四鰓亞綱、鸚鵡螺目、屬於軟體動物及貝類動物。鸚鵡螺基本上屬於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
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
㈧ 生活在恐龍時代的海洋霸王是誰
4億年前的海洋霸王
最新研究發現,生活在4億年前海洋中的鄧氏魚是迄今發現的撕咬力最強的生物,一口就能把鯊魚撕成兩半。鄧氏魚頭部包裹著堅硬無比的骨質甲片,頜骨強壯,嘴張開的直徑在半米到1米之間,能在1/50秒內抬起上頜,由此產生的強大吸力令獵物直接就進入了胃部,被認為曾是原始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
芝加哥大學研究者利用計算機模型,在鄧氏魚頭骨化石的基礎上還原出了它的雙頜肌肉組織,並推算出了它上頜前端平均每平方厘米的撕咬壓力可達5600公斤,是暴龍的4倍。現存撕咬力最強的動物是美洲鱷,為930公斤,人類只有77公斤。鄧氏魚對比自己嘴還大的魚類也照吃不誤,甚至包括同類。它的體長在8米~10米間,重達4噸,這種臃腫的身材就限制了它的速度和靈活性,最終被比自己體型小的魚類取代。
㈨ 侏羅紀時代有恐龍,那泥盆紀有什麼專家:全是海底怪物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對於恐龍都是有所了解的,雖然我們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但是我們可以從恐龍化石或者影視劇中了解到它們。恐龍也是一種比較“悲劇”的物種,它們原本是地球的主宰,但是卻因為一顆隕石而導致滅絕了。
另一種魚類,海納螈。這種魚和其它的魚類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別的魚都是有魚鰭的,而這傢伙不但沒有,而且還有著四隻腳,看起來極為詭異。因此,海納螈也被稱為是“海洋走獸”。
圖片中的這只魚叫做提塔里克魚,它有著極為鋒利的牙齒,無論是什麼東西,都能給它咬個粉碎,它的咬合力和帝王鱷是有的一拼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的國外的專家猜測,這種魚很可能就是人類最早期的祖先。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