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保持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的平衡

如何保持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的平衡

發布時間:2022-10-16 15:43:19

『壹』 如何維護生態平衡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山崩、海嘯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境問題。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人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環境因素生改變
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
生物種類改變
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一個物種,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公斤減至5000公斤,嚴重破壞了內陸水產資源。在一個生態系統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在於害蟲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生物信息系統的破壞
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靠信息聯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為地向環境中施放某種物質,干擾或破壞了生物間的信息聯系,有可能使生態平衡失調或遭到破壞。例如自然界中有許多昆蟲靠分泌釋放性外激素引誘同種雄性成蟲交尾,如果人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則雌蟲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誘雄蟲的生理活性,結果勢必影響昆蟲交尾和繁殖,最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
故小學生應該以保護環境為主的目的來開展一些活動,節約用水,例如在家貯存洗衣後的水,以便再次利用沖廁所。洗菜後的水也可用來貯存用於此目的。盡量勸說家長和親朋好友少坐公交車,走向自行車。盡量做到小事方面不含糊,比如不隨地扔垃圾,盡量不損壞路邊的小樹,他可是我們正常呼吸的重要保證,有時間和其他同學或自己的家長去山上種植樹苗等活動。不要傷害身邊的益鳥或其他有益的昆蟲動物等,最好不要傷害身邊的每一株草,每一處綠景。
不要輕易破壞生態。。勸誡大人不要去刻意扼殺動物。。動物的減少就會越來越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要在公園。花鳥市場等地方掛一下勸誡的句子、、說說那些動物對我們的益處,,我們傷害動物自然的壞處、、、不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片面的認識來判斷東西的好壞、、、

『貳』 你知道人類是怎麼保持平衡的嗎

人類,是個及其復雜的動物

所以,他們會用智慧去平衡一切

包括,人權平等——政治家美麗的謊言

種族歧視——不可消除的潛在不平衡,只有通過法律表面約束

貧富差距——這是不可能縮減的,至少在可見的將來,即使是China也做不到

戰爭與和平——人類的兩大發明,後來才知不是發明,是一直的存在

破壞自然和應對自然保護——人類最聰慧的表現

所以,人類會保持平衡,發展延續下去,留下的是思想者的疑慮

『叄』 如何保持生態平衡

1.影響生態平衡的因素

影響生態平衡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是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一般將這些因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發生的異常變化。人為的因素主要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以及當代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等。如工業化的興起,人類過高地追求經濟增長,掠奪式地開發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能源等自然資源;同時,工業「三廢」中有毒、有害物質大量的排放,超出了自然生態系統固有的自我調節、自我修補、自我平衡能力和生長力極限,致使全球性自然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物種改變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

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往往為了一時的利益,採取一些短期行為,使生態系統中某一種物種消失或盲目向某一地區引進某一生物,結果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的破壞。例如,澳大利亞本沒有兔子,後來從歐洲引進以作肉用並生產皮毛。引進後,由於沒有天敵,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以致草皮、樹木被啃光,達到一種「談兔色變」的地步。雖耗大量人力、物力捕殺但收效甚微,最後,引進了一種病菌,才控制了這場危機。我國20世紀50年代大量捕殺麻雀,造成了某些地區蟲害嚴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亂捕濫殺,收割式地砍伐森林,長此以往,勢必造成某些物種減少甚至滅絕,從而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

(2)環境因素改變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

這主要是指環境中某些成分的變化導致失調。隨著當代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和農業生產的不斷進步,大量的污染物進入環境。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一方面會毒害甚至毀滅某些種群,導致食物鏈斷裂,破壞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使生態系統的功能減弱以至喪失;另一方面則會改變生態系統的環境因素。例如,隨著化學、金屬冶煉等工業的發展,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氧化物以及煙塵等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水體的嚴重污染;由於製冷劑漏入環境中引起臭氧層變薄;除草劑、殺蟲劑和化學肥料的使用,導致了土質的惡化等。這些環境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改變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種類和數量,從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3)信息系統的改變引起生態平衡的破壞

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信息通道堵塞,正常信息傳遞受阻,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改變,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生物都有釋放出某種信息的本能,以驅趕天敵、排斥異種,取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以繁衍後代等等。例如,某些昆蟲在交配時,雌性個體會產生一種體外激素——性激素,以引誘雄性昆蟲與之交配。如果人類排放到環境中的某些污染物與這種性激素發生化學反應,使性激素失去了引誘雄性昆蟲的作用,昆蟲的繁殖就會受到影響,種群數量會下降,甚至消失。總之,只要污染物質破壞了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系統,就會有因功能而引起結構改變的效應產生,從而破壞系統結構和整個生態的平衡。

當今全球性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主要表現為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草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鹽鹼化,水土流失嚴重,動植物資源銳減等。

2.研究生態平衡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以及環境各要素之間不可能存在絕對平衡。就系統中的生物成分而言,不僅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使它們在數量上,甚至在種類之間增增減減。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各自的群落乃至種群內部亦有競爭、排斥、共生、互助等相生相剋的關系不斷發生;生物通過能流、物流和信息流不斷調整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使生態系統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

(2)生態平衡是相對的,是發展、變化著的

由於生態系統自身的不斷發展,以及外部條件的變化,原有的平衡總是要被打破。當舊的生態系統平衡被破壞以後,在新的條件下,將建立起新的生態系統平衡。在這方面,生物進化的幾個階段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例證。生物的進化就是不斷地從一個穩定狀態飛躍到另一個穩定狀態。

生態系統是一個耗散結構,它的有序性主要體現在生態系統的平衡上。生態系統內外各種因素的變化,特別是一些重要因素的變化,包括自然和人為的,必然使系統的有序性發生改變,從有序狀態到無序狀態。在新的條件下,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通過自身組織或人工調節,使無序狀態又重新恢復到有序狀態。生態系統就是從有序——無序——有序,從低層次有序發展到高層次有序。因此,生態平衡不是最後的平衡,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人類正是利用這一點,不斷建立更符合人類需要的各種人工、半人工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的平衡不是保持原始狀態

從人類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來看,保持原始狀態的生態系統是沒有必要的。原始狀態的生態系統所生產的物質,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不能滿足現今人類社會的需要。只有遵循生態規律,按照人類的需求,對自然進行利用與改造,使生態系統結構更合理,功能更高效,才能實現最佳的生態效益。這是我們所期望的,也是能夠達到的。例如,荒山變果園、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來源。

3.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自然環境是生態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生物體通過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來維持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衍。因此,保護自然、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保持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便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因為,人類只能以極少數的農作物和動物為食物來源,所以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簡單的食物網路極不穩定,容易發生大幅度波動。而人類又一味地向大自然超量索取,勢必將進一步加劇自身賴以生存的生物圈的破壞。由此可知,遏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限需求慾望,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實際上是保全人類自身。人類也只有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按照生態規律辦事。

(1)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

開發自然資源必須以保持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為前提。只要重視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相互協調的原則,就可以保持系統的生態平衡,同時又可以開發自然或改造環境。只有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相互協調,才能使自然生態系統適應外界的變化、不斷發展,也才能真正實現因地制宜,發揮當地自然資源的潛力。只有重視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才能避免因結構或功能的過度損害而導致環境退化的連鎖反應。

在利用生物資源時,必須注意保持其一定的數量和一定的年齡及性別比例。這應該成為森林採伐、草原放牧、漁業捕澇等生產活動中必須遵循的一條生態原則,以保證生物資源不斷增殖恢復。否則,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資源枯竭,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2)改造自然、興建大型工程項目,必須考慮生態效益

改造自然環境,興建大型工程項目,必須從全局出發,既要考慮眼前利益,又須顧及長遠影響;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破壞後果往往是全局性的、長期的、難以消除的。例如,興修水利既要考慮水資源的利用,又要考慮由此引起的生態因素的變化。否則,一旦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後果將不堪設想。

埃及20世紀70年代初竣工的阿斯旺大壩就是例證。該壩的建成在電力、灌溉、防澇等方面帶來了有益的一面,然而卻因破壞了尼羅河流域的生態平衡,引起了一系列未曾料想的嚴重後果。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流經蘇丹和埃及而入地中海,在埃及入海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千百年來,河水的定期泛濫,給三角洲帶來了土壤養分,沖洗了鹽分,又給地中海帶去了營養成分,著名的沙丁魚即產於此地。大壩建成之後,河水不再泛濫,土地缺少肥源,鹽漬化威脅日益加重。同時地中海也因缺少養分來源,浮游生物減少,魚類生產受到損失,沙丁魚的產量由未建壩時即1965年的15000噸降到1968年的500噸。水庫完工後的1971年幾乎不產沙丁魚了。此外,由於水庫的修建,改變了當地的生態條件,使得血吸蟲病和瘧疾患者都增多了。

阿斯旺大壩雖然有利於埃及的工農業生產,但也使埃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國也有類似的情況,如葛洲壩的建立,忽略了魚、蟹等的回遊生殖規律,後來經一些生態學家的建議採取人工投放魚苗並輔以相應的其他措施,才保證了長江流域的漁業生產。因此,對於重大工程必須審慎從事,事前應充分論證,像三峽工程一樣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並盡可能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3)大力開展綜合利用,實現自然生態平衡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輸入系統的物質可以通過物質循環反復利用。在經濟建設中運用這個規律,可以綜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將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三廢」物質資源化、能源化和無害化,減少對環境的沖擊。總之,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只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夠保持或恢復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肆』 人類和野生動物能否和諧相處如何才能和諧相處建議書

地球上,沒有哪個物種像人類和動物一樣相生相剋,不即不離。動物既是人類刀俎下的食物,又曾被當作神聖的宗教信物而膜拜;在被奉為人類朋友和夥伴的同時,又成為供人驅使的娛樂消遣乃至運輸工具。人們在驚懼之餘思考人和動物的關系,反思人類曾經的作為。
關鍵詞捕殺食用 瀕臨滅絕和諧相處法律意識
據統計,地球上共有各類動物150萬種,有的動物與我們和平相處,有的動物卻常常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和安全,不是病毒主動襲擊了人類,而是人類驚動了病毒,為何?過去人類殺虐野生動物是平常事,從原始人類的茹毛飲血到文明時代的野味大餐,野生動物竟成了人類食物鏈中的「重磅」環節。時至今日,即使出現像愛滋病、非典這樣的沉痛教訓,人類也沒有全然放下屠刀。那麼,為了不再看到野生動物那絕望的眼神,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為了我們這個共同的地球家園,作為世界的主宰力量,人類應該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人和動物,誰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盡管許多疾病和動物有關,但真正的肇事者恰恰是人類自己。傳染病如同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使地球上的「自然之主」遭遇殺身之禍。在被病疫困頓無果的情況下,人確實顯得促狹和小氣,動物無語,但事實如此。更多的人喜歡動物是源於自私,而不是源於審美。更多的人在對待動物這件事上充分地暴露了人的醜陋,人類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了無助的動物。
牛是瘋牛病的宿主,殺牛;雞是禽流感的宿主,殺雞;狗是黑死病的宿主,殺狗;去年10月,廣東傳聞狂犬病多發,使得數十萬只狗慘遭棍棒屠戮。當人們發現並懷疑果子狸是引起非典的「元兇」,是非典的宿主時,廣東省滅殺1萬余只果子狸的舉動引起輿論一片嘩然。非典的肇事者到底是動物還是人類?殺果子狸是否違背動物保護原則?……千百年來果子狸一直生活在荒郊野外,與人類「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如果人類不侵入果子狸的領地,與果子狸保持距離,SARS 冠狀病毒是不會自動傳染給人類,是人類的無知和貪婪使許多人越過了雷池,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與果子狸「親密」接觸,導致了SARS這一史無前例的災難。 SARS真正的「元兇」不是果子狸等一些野生動物!而是吃食野生動物的野蠻陋習、宰殺和經營野生動物的不法行徑!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張知彬認定,疫病的蔓延根源於人類無節制的開發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污染了水、空氣,砍伐了大量的樹木,打破了人、動物與自然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人類遭到自然界的懲罰也是必然的。有一點我們應該正視:非典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災難,更是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天上飛的不吃飛機翅膀,地上跑的不吃汽車輪胎,4條腿的不吃桌子,2條腿的不吃同類」,這曾是廣東人津津樂道的一大快事。據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粗略統計,深圳人平均每天要吃掉近20噸、多達30多個種類的野生動物。廣州市每日蛇肉買賣交易量高達10噸左右。而在上海每年有近1000噸的野蛇、50多噸野生蛙類和5萬多隻野鳥成為盤中「美餐」。狂吃野味的直接後果,就是造成野生動物的種群迅速銳減。據統計,素有「鳥類王國」之稱的海南省,20年前有350種鳥,如今只剩下不足210種。
雖然醫學家一直忠告,野生動物可能攜帶有害物質,但是這仍然不會妨礙人們對其口福的鍥而不舍的追求。更有「高貴」人士,為顯示自己的品味和地位,以吃珍稀動物為榮。然而相關實驗已經證實,一些流行疾病的爆發與人類捕殺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不無瓜葛,當人們為滿足口腹之慾饕餮野味時,病毒的魔瓶也被一次次打開。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動物種類在人類的牙齒下瀕危甚至滅絕,自然科學家估計,每天都有數十個物種滅絕,這種進程因人類的活動而大大加快。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國際聯盟羅列了截至1996年為止的5205個物種的「紅色警告名單」。他們全部面臨滅絕的命運。原因很多,包括自然棲息地被毀、引進的物種和人類捕獵帶來的破壞。許多物種如大象、犀牛、野虎、大熊貓、鳥類等動物,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它們都將面臨恐龍般的命運。據最新統計表明:目前有180種哺乳動物物正處於瀕危狀態,其中四分之一處於極度瀕危;182種鳥類也已處於瀕危狀態,其中八分之一瀕臨滅絕。由於鳥類和哺乳類體型大,引人注目,所以它們的瀕危狀態更容易引起重視,但除此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魚類、昆蟲和植物正在我們身邊悄悄的滅絕…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在僅存的1億個物種中,鳥類每2 年滅絕一種,獸類每一年就消失一種。今後的趨勢是,植物將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滅絕,動物每天減少一種。如此驚人的速度,人們不禁要問,這僅存的1億物種在地球上還能生存多久?據悉,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7000萬年,人類才不過300萬年。依照目前利用資源的速度,現在的地下能源僅夠用170年,170年以後人類會怎樣,還有300萬年嗎?
當然,「死者不能復生」,動物的悲劇故事永遠也講不完。何況還有許多即將離人類而去的許多珍稀動植物。如大熊貓,野外僅存1000隻左右;白鰭豚,不超過100隻;白臂猿,野生存量50-70隻;華南虎,僅餘50隻在動物園中;指猴:1966年見過9隻,命運不詳。值得提醒的是:中國西藏野駱駝的數量已經少於大熊貓!當所有動植物都被人為地滅絕時,孤獨的人類還能生存嗎?當最後一隻老虎在林中徒勞地尋找配偶時,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高空墜向大地時,難道人類還不應該看到自己的結局嗎?
和諧相處,讓動物回到它們祖先的家。
物我同舟。和其他動物一樣,果子狸這些本來與人類沒關系的動物,它們有屬於自己的家,它們在懵懂之間被人類從森林請進繁華的都市,又被當作美食之,後來因疑為SARS病毒禍首慘遭追殺。要麼上餐桌,要麼上刑場,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果子狸的命運卻如此被動和無奈。科學家從6隻果子狸標本和1隻貉標本中分別分離到3株和1株SARS病毒,經基因全序列測定,果子狸SARS樣病毒與人類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因此,告別野味,是我們親近野生動物善良和無私之舉,也是我們人類自身的一種痛定思痛、遲到的懺悔。給野生動物以生存的空間,真正使野生動物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從而達到人、動物和自然和睦相處的佳境,是對人這種「萬物主宰」的一種考驗。
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域,它們以自然的方式進行新陳代謝,形成環環相扣的食物鏈,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所以這個世界才能和諧地運轉。人類要改造世界,卻不能以破壞生態做為代價,我們已經極大地擠佔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還要食其肉,剝其皮,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這樣無盡的索取當然會讓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造成物種大量減少、生物鏈條斷裂、生態環境惡化。大自然已忍無可忍,洪水泛濫,沙暴迭起,氣溫驟升,報復行動逐步升級。艾滋病、SARS不都是從動物身上來的嗎?走進大自然當然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一定要和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僅是為了防止許多不知名的病毒和細菌侵擾人類,更重要的是給野生動物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生長繁殖的環境。人和動物不是對立的,動物也不是人類的附屬品,想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研究、養殖可以,但目的是為了讓人類生活得更加健康,而不是用來吃、用來玩的,我一向反對食用野生動物,也反對把野生動物當寵物。人們常說:愛他就給它自由,同樣,愛護動物就請離動物遠點。
德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驚人的決議,要用憲法來保障動物作為生命存在的權利;瑞典在原有動物保護法律的基礎上,於1997年制定了強制執行的《牲畜權利法》;亞洲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國和我國香港、台灣地區都在上個世紀完成了動物福利立法,而在同一時期,中國大陸在這方面卻一直處於滯後的狀態———雖然有一部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但那也只針對珍稀動物而言。以致在劉海洋傷熊事件後,法學家們意外地發現,現行法律中竟然沒有一個可以正好適用的條款。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人對動物負有直接的義務,而且應該把它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才能形成人與動物穩定的良好的互利的關系。我從內心裡真的呼籲:不管社會怎麼發展,不能用犧牲人與動物之間和諧關系為代價,要從長遠的角度從公民道德上明確這一點,必要的話,制定一些嚴格法規來進行一些約束。
所幸的是,面對物我兩傷的困境畢竟有人覺醒,這其中不僅有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悲憫,還有普通人群良知和理性的覺醒。動物要有生存的權利,人是動物界的一部分,人雖然進化出來了,但不能因此向動物舉起屠刀,對動物進行殺戮。動物也是有情感的,面對它們的絕望,人類的確應該好好反省了。想想現在的自然環境的惡劣程度,人類難道不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的確,非典的復現再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鍾,善待動物,就是善待自己;保護動物,就是保護自己。在與動物千百年來的博弈中,人類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必須與動物和諧相處。人類不能再破壞自然環境了,要保護腳下這個地球,保護動物當然也勢在必行。如果有一天這些動物都回到它們的祖先生活的地方,那時將是動物們的節日,那也將是人類的節日……
愛護動物,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自己。這是我們應當得到的教訓。只有當愛護動物、愛護自然、愛護生命成為社會共識和人們的自覺行動時,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得到切實的改善,人類才會有更美好的生存環境。

『伍』 如何保持生態平衡200字

如何保持生態平衡?
態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

生態平衡有兩個特點即動態平衡和相對平衡。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這是因為變化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屬性,生態系統這個自然界復雜的實體,當然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例如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以及環境各因子之間,不停地在進行著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生態系統在不斷地發展和進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鏈由簡單到復雜、群落由一種類型演替為另一種類型等;環境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因此,生態平衡不是靜止的,總會因系統中某一部分先發生改變,引起不平衡,然後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其又進入新的平衡狀態。正是這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復過程,推動了生態系統整體和各組成部分的發展與進化。

此外,生態平衡是一種相對平衡而不是絕對平衡,因為任何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的,都會與外界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會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生態系統對外界的干擾和壓力具有一定的彈性,其自我調節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當這種干擾或壓力去除後,它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能力而恢復;如果外界干擾或壓力超過了它所能承受的極限,其自我調節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壞,生態系統就會衰退,甚至崩潰。通常把生態系統所能承受壓力的極限稱為「閾限」,例如,草原應有合理的載畜量,超過了最大適宜載畜量,草原就會退化;森林應有合理的採伐量,採伐量超過生長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否則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陸』 如何保持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這叫做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最明顯表現就是系統中的物種數量和種群規模相對平穩。
當然,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即它的各項指標,如生產量、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個范圍內來回變化。這同時也表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當生態系統的某個要素出現功能異常時,其產生的影響就會被系統作出的調節所抵消。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以多種渠道進行著,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就會發揮補償作用。
對污染物的入侵,生態系統表現出一定的自凈能力,也是系統調節的結果。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能量流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多,其調節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響的能力,就越強。反之,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是脆弱生態系統的例子。
人類對生物圈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大規模地把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人工生態系統,嚴重干擾和損害了生物圈的正常運轉,農業開發和城市化是這種影響的典型代表;
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砍伐、水資源過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
三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嚴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環境和生物組分,包括人類自己,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工業三廢和城市三廢是其代表。
保持生態平衡:1、保持環境因素不發生較大的改變;2、保持生物多樣性;3、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

『柒』 人類怎樣與自然界協調發展 初中生物方面的

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機身體,因此,人與自然界具有辯證的同一性.在人與自然界相互聯系中,自然界居於優先地位,人則居於創造性主體的地位.這一辯證關系及各自地位,啟示我們必須重構主客體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也就是說:應當同自然界的萬物保持和諧親近的關系,而不是對抗的關系。人與自然界之間不能是征服與被征服、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應當建立和諧統一的價值關系。「敬畏」既有尊敬之義,又有畏懼之義,是人類在自然界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神聖的情感。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是,自然界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不能無限制地、過分地、失去理性地進行掠奪。人類如果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整體,就要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自然界的萬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自然界的動物與家養的動物雖然生活在不同的環境里,但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都應當受到尊重和愛護,決不能任意虐待、丟棄和殺戮。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界線,正是為了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同時也保護人類自己——維持人與自然的有機和諧與生態平衡。自然界不僅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是有「內在價值」的,人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類應當重新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與作用,盡到人類的職責。人的最大特點是有理性,有良知,應該知道什麼是愛,也應該知道如何去愛。

自然資源作為自然物具有自身的特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要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必須使其價值得到合理補償。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形式主要包括價格補償、地租補償、稅收補償和收費補償。受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和傳統資源價值理論的影響,我國自然資源價值補償不足,具體表現為補償水平偏低、補償構成不完整、補償機制不完善。自然資源價值補償不足不僅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是造成自然資源嚴重浪費、導致自然資源利用率偏低、引起資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為此本文從價格機制、稅費制度和產權制度三個方面,提出了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自然資源 價值補償價格機制 稅費制度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當今社會約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料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價值能否得到合理補償是其可持續利用的關鍵,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長期以來,我國盛行自然資源沒有價值的觀點,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嚴重不足,是造成自然資源低效配置的深層次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自然資源的供求矛盾,阻礙了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要提高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避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自然資源難以為繼現象,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使自然資源價值得到合理補償。
一、自然資源及其基本特徵
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口增加,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巨大需求和掠奪性開發,正在嚴重地威脅著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研究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問題,必須正確認識自然資源及其基本特徵。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關於自然資源的概念,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較早給自然資源下定義的是地理學家金梅曼(Zimmermann),他在《世界資源與產業》一書中認為,無論是整個環境還是其某個部分,只要它們能或被認為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就是自然資源。1970年聯合國出版的有關文獻指出:人在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為人類提供福利的都屬於自然資源。197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所謂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稱。《辭海》一書把自然資源解釋為「一般指天然存在的並有利用價值自然物,如土地、礦藏、氣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資源。是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①]《大英網路全書》則把自然資源定義為:人類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這些成分的環境和功能。著名資源經濟學家阿蘭·蘭德爾認為,自然資源是由人發現的有用途和有價值的物質。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1987年發布的《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的解釋,自然資源是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的總稱。
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並在一定的時間、地點、經濟、技術和社會條件下,能被人類利用、產生經濟價值或生態價值以提高當前和未來福利的物質與能量,通常是指那些能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所需的自然物質與自然條件,以及這些物質和條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它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生產經營布局場所。對自然資源的概念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自然資源是來自於自然界的天然生成物。礦產、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都是天然生成物。正是由於自然資源的天然性,使之與人工合成產品、人力資源等有著本質區別。多數自然資源是經過漫長的自然歷史過程形成的,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數萬年或更長的時間。當然,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使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人類勞動,因而自然資源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
2、自然資源具有對人類有用的特性或功能。自然資源天然地具備向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料以及生產、生活場所的屬性或功能,能夠給人類帶來福利、舒適或價值,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任何自然物質和能量,只有在其能夠被人類用來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時,才能被稱為自然資源。也就是說,天然生成物要成為自然資源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對人類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二是人類能夠對它進行開發利用。對人類沒有用或人類無法對其進行開發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不能作為生產要素。
3、自然資源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動態變化的。一種物質或能量是不是自然資源,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時間和經濟技術發展而發生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使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范圍、規模、種類和數量不斷得到拓展。如在19世紀之前人類還未掌握開發利用石油的技術,石油只是一種普通物質,如今它成了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正越來越成為人類矚目和競相開發的自然資源。
(二)自然資源的特徵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條件。作為人類可以開發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質與能量即自然物,自然資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聯系的整體性。自然資源是構成環境的要素,各種自然資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互相聯系也不是機械的,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及相互轉化,共存共榮或有興有衰,從而共同構成完整的自然綜合體即自然資源系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就是人們對自然資源整體性的認識。人類對任何一種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必然會給其周圍的其它自然資源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進而導致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變化。
2、數量的稀缺性。自然資源儲量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稀缺是其基本屬性。其稀缺性主要表現在:某些自然資源就其總量來說雖是巨大的,但人類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技術水平條件下,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和范圍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其開發利用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就會產生一系列生態災難。如對石油等非生態資源而言,隨著人類消耗量的增加,資源儲量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耗盡;對森林等生態資源而言,如果人類的利用速度超過其更新速度,也會導致枯竭。
3、功能的多樣性。自然資源通常有多種用途即功能多樣性,它不僅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條件和勞動對象即人類物質文明的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生態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建設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等產品,還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等多種生態功能。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自然資源的用途已由完全的經濟價值逐漸拓展到倫理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等方面。以河流水資源為例,先是出現灌溉、運輸功能,接著出現養殖、發電功能,如今其調節氣候的環境功能和供人觀景的休憩功能正在上升。
4、分布的區域性。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區富集,有的地區貧乏,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性。如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的空間差異極為明顯,耕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東部,而能源、礦產和天然草原相對集中於西部;長江以北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量的63.9%,但水資源僅佔全國總量的17.2%,長江以南耕地面積僅佔全國耕地總量的36.1%,但水資源佔全國總量的82.8%;長江以北煤炭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90%,而長江以南則嚴重缺煤。
5、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現代科學技術進步使人類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如遠洋運輸的發展使自然資源貧乏地區能夠建立起大型資源產業基地,長距離輸變電技術帶來了能源產業布局的根本性變革,部分自然資源產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幾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來自於自然資源或其衍生物,在本質上仍然是自然資源。有資料顯示: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源都來自於自然資源。同時,有些自然資源在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水平下是完全不能由人工產品替代的。
(三)自然資源的分類
自然資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著許多形態和性質不同的物質與能量。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依據不同的方法對其進行分類。
1、按自然資源形態或使用價值劃分。可將其分為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原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物種資源、氣候資源、旅遊資源和能源資源等。土地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具有滋生萬物的能力,是基礎性自然資源。水是所有生物和人類的生命之源,淡水資源與土地、氣候、森林、海洋和草原資源互相影響,互為依託。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大部分陸上野生物種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依託,對氣候具有重要影響。草原是部分陸上野生物種資源的依託,具有保護、凈化環境的功能。海洋是部分礦產資源、能源、物種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依託,也是決定氣候的重要因素。礦產一直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依託的資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生物物種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其多樣性是生態系統賴以平衡的重要因素。氣候資源是指大氣圈中的光能、風能、熱量、氣候、降水等可以為人類直接或間接利用的資源。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類,是可以循環利用的一種特殊資源。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資源,其種類十分繁雜,與其他資源交叉,如土地資源中有地熱能源,森林和草原資源中有生物能源,水資源中有水能,海洋資源中有潮汐能源,氣候資源中有太陽能和風能等。
2、按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狀況劃分。可將其分為陸地資源、海洋資源和空間資源。陸地資源是指分布在地球陸地上的資源,主要包括淡水資源、森林資源、陸地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和土地資源等。海洋資源是指分布在海洋領域的資源,主要包括海洋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海水資源等。空間資源是指分布在陸地和海洋之外的資源,主要包括陽光資源、空氣資源、風力資源、氣候資源等。
3、按自然資源的消耗後果情況劃分。可將其分為非枯竭自然資源和可枯竭自然資源。非枯竭自然資源供給穩定、數量豐富,幾乎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一般不因開發利用而枯竭。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大氣和氣候等。可枯竭自然資源是在地球演化過程的不同時期形成的數量有限資源,其中有的將會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則在不合理開發利用時才會枯竭,如能適當利用就可不斷更新,例如生物資源。
4、按自然資源是否可以再生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又稱可更新資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後可以通過人類勞動或依靠自然力(自然循環或生物的生長、繁殖)作用而得到再生的資源,主要包括可以自我更新和自我繁殖的物種資源、森林資源等。如物種資源具有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只要不破壞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生命鏈,其物種和生命可以再生;森林資源具有自凈或恢復能力,只要按其規律開發利用是可以實現永續利用的。不可再生資源又稱非更新資源,是指經過若乾地質年代形成、被消耗以後不可能經過人類的努力或在人類可以預期的時限內經自然力作用而再生的資源,主要包括金屬礦產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和石化能源等。
5、按自然資源的空間流通形式劃分。可將其分為可移動的自然資源、製成品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和不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徑流。人類可以開掘運河、渠道,把徑流引到需要的地方。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其前提就是徑流的可移動性。製成品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礦石、木材等。這類資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和成品輸向資源短缺的地區。不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土地。不可移動自然資源具有固定的空間,土地資源的不可移動性決定了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屋、道路、橋梁、港口等資產也具有不可移動性。
二、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含義
補償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是對生產過程的消耗、損失進行物質形態的補充或價值形態的補足,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有償使用。所謂價值補償是指對商品生產消耗的物化勞動價值和活勞動價值,通過商品的出售以貨幣形式收回,用以彌補生產中預付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並獲得剩餘價值。自然資源價值補償是對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所產生的自然資源耗費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進行恢復、彌補或替換的價值表現。對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含義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一)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包括其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補償
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資源價值觀認為自然資源是構成環境的要素,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這種整體性決定了自然資源價值的補償不僅包括自然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有形耗費(經濟價值),還應包括因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受到影響的生態功能恢復和重建費用(生態價值)。
1、自然資源經濟價值補償。自然資源是天然之物,在一定限度內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復和增殖,我們稱之為自然再生產。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強化,自然再生產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必須付出勞動,使之具有社會再生產的性質。就自然資源而言,當其不追加物化勞動、不能被人們直接以商品形式加以利用時,其存在價值只是一種潛在價值。只有當人類通過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逐步認識到其用途,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形成了發現、開采、加工和利用的技能、知識與技術,並能為人類帶來經濟利益時,自然資源的存在價值才會顯示出來。因而自然資源價值即為在其自然再生產能力之上,人類為維護、恢復、增殖自然再生產所付出的必要勞動時間。自然資源的這部分價值被稱為「經濟價值」,包括自然資源的存在價值,即未經人類勞動參與,以天然方式存在時表現出的價值,它取決於各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有性;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即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勞動投入所產生的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此相適應,自然資源經濟價值補償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自然資源存在價值的補償。以礦產資源為例,其存在價值在資源耗竭的同時也隨之耗竭,並轉化為采礦企業現實的收益。這樣,一方面是礦產資源存在價值的耗減,另一方面是采礦收益的增加。後者由前者轉化而得,前者的耗減必然需要後者的收益加以補償。二是自然資源勞動價值的補償。在礦產開發以前,為准備開發勞動對象所投入的勘探耗費和保護耗費,具有預付資金的性質,需要通過補償的方式加以回收。因此,自然資源作為商品應遵循商品經濟法則,使其經濟價值在再生產過程中得到合理補償。
2、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補償。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一方面可起到改善自然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會起破壞自然環境的作用。現代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某種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帶來的後果。這就是說,每一種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和破壞生態環境。提出自然資源生態價值體現了人類對此問題的正確認識。自然資源生態價值即自然要素對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價值,包括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勞動耗費等。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補償就要使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通過自然資源價格使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費用得到相應的彌補。以煤炭資源開采為例(見圖1),其勘查、開發等活動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地、水、大氣、生態環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壞和污染,比如土地生產力的下降、開采中「三廢」排放及所產生的污染、地下采空及露天堆放誘發的各類地質災害,會對周圍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乃至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從而產生外部環境成本。當煤炭企業根據私人邊際成本曲線PMC安排生產時,產量為Q,市場均衡點為E。企業僅承擔私人成本OQE,附近地區居民則承擔了外部環境成本OAE。社會成本OAQ,是私人成本加外部環境成本,社會凈收益僅是面積PE0減去面積E1AE。如果企業按照社會邊際成本SMC曲線安排生產,那麼產量是Q1,市場均衡點在E1,社會凈收益和私人凈收益都是PE1O。按照社會成本安排生產的社會凈收益大於按照私人成本安排生產時的社會凈收益。因此,當外部環境成本發生時,必須將其內部化,即由行為人承擔外部不經濟性所造成的後果,對外部環境成本進行補償。

『捌』 如何保持生態平衡

1.影響生態平衡的因素影響生態平衡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是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一般將這些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界發生的異常變化。人為因素主要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以及當代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等。如工業化的興起,人類過高地追求經濟增長,掠奪式地開發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能源等自然資源;同時,工業「三廢」中有毒、有害物質大量的排放,超出了自然生態系統固有的自我調節、自我修補、自我平衡能力和生長力極限,致使全球性自然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物種改變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往往為了一時的利益,採取一些短期行為,使生態系統中某一種物種消失,或盲目向某一地區引進某一生物,結果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的破壞。例如,澳大利亞本沒有兔子,後來從歐洲引進以作肉用並生產皮毛。引進後,由於沒有天敵,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以致草皮、樹木被啃光,達到一種「談兔色變」的地步。雖耗大量人力、物力捕殺但收效甚微,最後,引進了一種病菌,才控制了這場危機。我國20世紀50年代大量捕殺麻雀,造成某些地區蟲害嚴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亂捕濫殺,收割式地砍伐森林,長此以往,勢必造成某些物種減少甚至滅絕,從而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

(2)環境因素改變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這主要是指環境中某些成分的變化導致失調。隨著當代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和農業生產的不斷進步,大量的污染物進入環境。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一方面會毒害甚至毀滅某些種群,導致食物鏈斷裂,破壞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使生態系統的功能減弱以至喪失;另一方面則會改變生態系統的環境因素。例如,隨著化學、金屬冶煉等工業的發展,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氧化物以及煙塵等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水體的嚴重污染;製冷劑漏入環境中引起臭氧層變薄;除草劑、殺蟲劑和化學肥料的使用,導致了土質的惡化等。這些環境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改變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種類和數量,從而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3)信息系統的改變引起生態平衡的破壞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信息通道堵塞,正常信息傳遞受阻,就會引起生態系統的改變,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生物都有釋放出某種信息的本能,以驅趕天敵、排斥異種,取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以繁衍後代等等。例如,某些昆蟲在交配時,雌性個體會產生一種體外激素——性激素,以引誘雄性昆蟲與之交配。如果人類排放到環境中的某些污染物與這種性激素發生化學反應,使性激素失去了引誘雄性昆蟲的作用,昆蟲的繁殖就會受到影響,種群數量會下降,甚至消失。總之,只要污染物質破壞了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系統,就會有因功能而引起結構改變的效應產生,從而破壞系統結構和整個生態的平衡。

當今全球性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主要表現為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鹽鹼化,水土流失嚴重,動植物資源銳減等。

2.研究生態平衡需要注意的問題(1)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以及環境各要素之間不可能存在絕對平衡。就系統中的生物成分而言,不僅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使它們在數量上,甚至在種類之間增增減減,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各自的群落乃至種群內部亦有競爭、排斥、共生、互助等相生相剋的關系不斷發生。生物通過能流、物流和信息流不斷調整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使生態系統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

(2)生態平衡是相對的,是發展、變化著的由於生態系統自身的不斷發展,以及外部條件的變化,原有的平衡總是要被打破。當舊的生態系統平衡被破壞以後,在新的條件下,將建立起新的生態系統平衡。在這方面,生物進化的幾個階段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例證。生物的進化就是不斷地從一個穩定狀態飛躍到另一個穩定狀態的過程。

生態系統是一個耗散結構,它的有序性主要體現在生態系統的平衡上。生態系統內外各種因素的變化,特別是一些重要因素的變化,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必然使系統的有序性發生改變,從有序狀態到無序狀態。在新的條件下,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通過自身組織或人工調節,使無序狀態又重新恢復到有序狀態。生態系統就是從有序——無序——有序,從低層次有序發展到高層次有序。因此,生態平衡不是最後的平衡,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人類正是利用這一點,不斷建立更符合人類需要的各種人工、半人工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的平衡不是保持原始狀態從人類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來看,保持原始狀態的生態系統是沒有必要的。原始狀態的生態系統所生產的物質,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不能滿足現今人類社會的需要。只有遵循生態規律,按照人類的需求,對自然進行利用與改造,使生態系統結構更合理,功能更高效,才能實現最佳的生態效益。這是我們所期望的,也是能夠達到的。例如,荒山變果園、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來源。

3.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自然環境是生態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生物體通過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來維持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衍。因此,保護自然、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保持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便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因為,人類只能以極少數的農作物和動物為食物來源,所以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簡單的食物網路極不穩定,容易發生大幅度波動。而人類又一味地向大自然超量索取,勢必將進一步加劇自身賴以生存的生物圈的破壞。由此可知,遏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限需求慾望,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實際上是保全人類自身。人類也只有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按照生態規律辦事。

(1)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開發自然資源必須以保持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為前提。只要重視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相互協調的原則,就可以保持系統的生態平衡,同時又可以開發自然或改造環境。只有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相互協調,才能使自然生態系統適應外界的變化、不斷發展,也才能真正實現因地制宜,發揮當地自然資源的潛力。只有重視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才能避免因結構或功能的過度損害而導致環境退化的連鎖反應。

在利用生物資源時,必須注意保持其一定的數量和一定的年齡及性別比例。這應該成為森林採伐、草原放牧、漁業捕撈等生產活動中必須遵循的一條生態原則,以保證生物資源不斷增殖恢復。否則,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資源枯竭,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2)改造自然、興建大型工程項目,必須考慮生態效益改造自然環境,興建大型工程項目,必須從全局出發,既要考慮眼前利益,又須顧及長遠影響;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生態平衡。生態平衡的破壞後果往往是全局性的、長期的、難以消除的。例如,興修水利既要考慮水資源的利用,又要考慮由此引起的生態因素的變化。否則,一旦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後果將不堪設想。

埃及20世紀70年代初竣工的阿斯旺大壩就是例證。該壩的建成在電力、灌溉、防澇等方面帶來了有益的一面,然而卻因破壞了尼羅河流域的生態平衡,引起了一系列未曾料想的嚴重後果。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流經蘇丹和埃及而入地中海,在埃及入海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千百年來,河水的定期泛濫,給三角洲帶來了土壤養分,沖洗了鹽分,又給地中海帶去了營養成分,著名的沙丁魚即產於此地。大壩建成之後,河水不再泛濫,土地缺少肥源,鹽漬化威脅日益加重。同時地中海也因缺少養分來源,浮游生物減少,魚類生產受到損失,沙丁魚的產量由未建壩時即1965年的15000噸降到1968年的500噸。水庫完工後的1971年幾乎不產沙丁魚了。此外,水庫的修建改變了當地的生態條件,使得血吸蟲病和瘧疾患者都增多了。

阿斯旺大壩雖然有利於埃及的工農業生產,但也使埃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國也有類似的情況,如葛洲壩的建立,忽略了魚、蟹等的回遊生殖規律,後來經一些生態學家建議,採取人工投放魚苗並輔以相應的其他措施,才保證了長江流域的漁業生產。因此,對於重大工程必須審慎從事,事前應充分論證,像三峽工程一樣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並盡可能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

(3)大力開展綜合利用,實現自然生態平衡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輸入系統的物質可以通過物質循環反復利用。在經濟建設中運用這個規律,可以綜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將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三廢」物質資源化、能源化和無害化,減少對環境的沖擊。總之,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只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夠保持或恢復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玖』 人類怎樣才能與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所有的動物都是生命,是和人類有同等地位的,我們不能為了人類的私慾去殺害無辜的生命,去侵佔野生動物生存的空間。很多人覺得動物就是動物,怎麼能和人比,人的命更重要,如果這樣,就算制定無數保護法,也一樣會有偷獵者,動物遭到人類侵犯,出於本能自衛也會攻擊人類的。
當然,這只是美好的願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多了解野生動物的習性,我們對很多動物都有誤解,其實大部分動物都是很友好的。盡量的保持距離也很重要,這樣可以互不侵犯。 簡單說就是,等人類的生產力再有個大幅度提高後,人類應該還給野生動植物界相當一部分領地了。人類數千百年來不斷侵凌野生動植物的領地,已經造成無數的物種滅絕了,如果這一進程持續下去,不光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個悲劇,對人類自己也是危險的。慾望的膨脹應該有個度,失去約束,必將自取滅亡。人類應善待野生動物。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有錢人熱中於食用各種野生動物,好像餐桌上沒有山珍海味就顯示不出其身份來,導致一些人上山獵殺野生動物,甚至連國家保護動物也難逃劫數。據悉,去年下半年非典病例出現的前夕,正是一些不法分子從邊境倒賣野生動物十分猖獗之時。殊不知。這不僅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們還極易從動物身上感染到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現在應該是有效地制止這種非法行為的時候了。一些部門已行動起來,金華市林業局已張貼了《關於嚴格控制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和馴養活動的通告》,工商行政部門也加大了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非法捕殺倒賣野生動物的不法之徒。以保護人與野生動物的和諧相處,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拾』 怎樣維護生態平衡

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自然以它的過程、力量影響社會,直接、間接地由它自身或在人的參與下對社會發生作用。人的生存資料不是從自然界現成得到的,而是通過改造自然對象的活動來獲得。人由於受自身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條件的限制,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人類應該調節自身行為,積極尋找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和途徑,使自然界能長久、充分地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服務。 長期以來,人們都把道德認識與調節的范圍局限在人與人或人與社會的關繫上。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強了人類影響自然的能力,使人與自然的沖突空前尖銳起來。因此,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各國都在日益重視一個新的道德課題——人與自然關系的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探討新技術革命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對於我們把握人類道德發展的新趨勢,提高我國人民的道德素養,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人與自然關系道德價值的現實基礎 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是指人們在處理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人的意識和行為具有的道德意義。從根本上說,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之所以具有道德價值,反映並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之所以有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和可能,是根源於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 唯物史觀認為,「自然」這一概念有兩個基本含義:廣義上是指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世界,與物質、宇宙同屬一個概念;狹義上是指與人及人類社會相對應的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自然物質條件。「人」這一概念,是指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實踐活動的具體的人及人的總體「人類」。人既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物」,又是「社會的存在」物,我們是從這兩者的統一,並著重從人的社會屬性來探討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價值的。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必須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①。而人要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就必須服從自然規律,在自然界中確定自己的恰當位置。 第二,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影響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條件中,不論是對整個人類歷史發生永久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宇宙現象、地理、氣候和生態平衡等),還是在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以不同的效能發生作用的自然因素(如礦產、燃料、水資源等),都對人類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起著重要作用。自然條件首先是以它的過程、現象、力量來影響社會,直接間接地由它們本身或在人的參與下對社會發生作用,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勞動和文明進步提供所需要的資源,保證社會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在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積極的方面永遠是人,是人以自己的活動決定著這種相互關系的性質。例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正按照自己的目的越來越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引力、潮水漲落等,對礦產、燃料、動植物資源的利用程度越來越高。社會的進步是與社會對自然現象利用的不斷增加相聯系的。但是,這本身也就增加了人對自然條件(如儲藏的煤、石油、金屬、保存完整的生物層等等)的依賴。因而,在社會進步的條件下,人們能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然環境,如生態平衡、自然資源等,對人類社會長久存在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離開這些必要的自然條件,人類社會便無法生存和發展。 第三,人通過自己的勞動與自然界發生聯系,並協調與自然的關系。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首先必須能夠生活,而為了生活必須進行物質生產勞動來滿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人類是從自然界獲得自己生存資料的。不過許多重要的資料不是從自然界現成得到的,必須以改造自然對象的活動,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來獲得。因而,生產勞動是人作用於自然界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影響和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 但是,人們在具體條件下的生產勞動,由於受自身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條件的限制,往往存在著只顧追求眼前利益,忽視人類長久利益,盲目損壞和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當代社會人與自然沖突的情況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就要求人們在生產勞動,乃至全部社會生活中,應當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對待自然的盲目行為。牢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明確提出過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要進行「合理調節」的重要思想:「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把它置於他們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交換。」 人與自然的利益關系,不僅表現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且表現為人類通過勞動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促進人類與自然界的互補。人類的生產勞動,創造了「人化自然」,推動了自然界的進化,這種進化又反過來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但是,不論人類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科學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人類必須保護或再現人的生命所需要的多樣化的自然條件,必須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合理調節人類自身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加以「合理調節」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道德調節。「人—自然」道德就是在上述人與自然關系與人類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在人類生產力還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對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利益關系的認識具有歷史的局限性,對「人—自然」道德還處在比較零碎的、朦朧的認識中。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人的活動范圍和影響自然的能力空前擴大了,促進了人與自然之間利益關系的深化,使「人-自然」道德最終形成。當代科學技術革命時代的到來,把以往人與自然之間潛在的利益關系更充分地顯露出來,賦予人們對人與自然、勞動與道德、科學與倫理的關系以全新的目光,使人們更自覺地認識到,在人與自然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和諧關系的迫切性,從而把道德調節的范圍擴大到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人與自然關系道德的特點和社會職能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積極的、佔主導方面的是人。道德活動的主體是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具有合理調節相互關系的全部責任和義務。在人與自然發生沖突時,人類不能把責任推給沒有知覺、沒有靈性的自然界,只能發揮人特有的主觀能動性,用積極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尋找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和途徑。 由於人與自然關系的道德是社會道德的一部分,它如同整個道德一樣,受社會精神生產一般規律的支配,使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自然」道德觀念,受一定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制約,從而使人們的「人—自然」道德觀念受到一定的社會或階級利益的羈絆。但是,「人—自然」道德畢竟與一般社會道德或階級道德有區別,它比現有一切其他社會道德更具有人類共同性。第一,它合理調節人類自身的行為,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當今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道德責任。第二,「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現實關系,是人類在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發生沖突並加以調節的反映。第三,「人-自然」道德所反映的現實關系,要人們調節和維護的是「人類共同利益」。 「人—自然」道德的人類共同性,不僅表現在它所反映的人與自然關系中人類共同利益上,而且具體表現在它的共同道德准則、規范、戒律上。在「人-自然」道德准則、規范的共同性中,體現了人類在認識自然規律基礎上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生存智慧」。「人-自然」道德是人類用精神的形式認識和把握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方法,反映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人-自然」道德總是從個人對他人、個人對社會整體的責任和利益關系,來認識人與自然交往過程中的利益關系和對人們行為的特定要求,並藉助於一定道德觀念來表達認識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人與自然交往的社會實踐是「人-自然」道德認識職能的基礎。「人-自然」道德的確立,把人與自然交往中的行為,區分為有利的和有害的、善的和惡的、應該的和不應該的。「人-自然」道德從實踐的意義上幫助人們認識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價值,以選擇正確的行為和文明發展的道路,一個人認識了「人-自然」道德的合理性 ,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是非作出正確的判斷,並按照從善避惡的原則,在自己的實踐中為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和完善的自我人格而努力。 「人—自然」道德調節職能的實現,需要社會的整體活動,更需要社會個體的活動,並通過社會和個人的努力,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外在行為。「人-自然」道德調節職能是通過社會輿論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以及傳統習慣的力量來實現的。社會輿論是影響和調節人們對待自然行為的外在力量,它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鼓勵或抑制人的行為方向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一個人的行為符合「人-自然」道德的要求,有益於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時,社會輿論就會激勵他保持和發揚這種行為;反之他的行為就會受到來自社會乃至全世界的批評和譴責,促使其糾正不道德的行為,重新認識和選擇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從而實現調節職能。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形成的內在道德信念,是基於個人對道德義務真誠的信服和強烈的責任感。個人深刻的道德認識, 灼熱的道德情感,頑強的道德意志鑄成的比較穩固的道德信念,是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據以進行道德行為選擇的內在動力,也是人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中,評價自己和他人對待自然行為善惡的尺度。 「人—自然」道德還具有教育激勵的職能,它能通過「人-自然」道德的教育、評價、激勵等方式,樹立人與自然交往的行為標准和理想人格範型,形成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社會道德風尚,培養人們在與自然交往中應有的道德意識、行為和品質。「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職能,是在對人們對待自然的行為態度進行調節的過程中實現的。其目標,是使人們在與自然的交往中,超越自私或淺近的視野,以社會集體和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判斷行為價值,作出合理而高尚的自我選擇。 「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作用,在於它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喚醒並引起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人們懂得什麼是善德,什麼是惡行,什麼是有害的,什麼是有益的,分清是非美醜,自覺按照一定的善惡標准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充分發揮「人-自然」道德的教育激勵作用,有利於使人們揚善棄惡,積善成德,自覺成為大自然的善良公民。 三、保護大自然是人類共同的道德責任 熱愛大自然,保護自然環境,是人們處理與自然關系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 第一,熱愛大自然,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自然界一切對人類社會生活有益的存在物,如山川草木、飛禽走獸、大地河流、空氣給養、物蓄礦產等等,都是維護人類「生命圈」的重要資源。對大自然的熱愛,實質上是對人類生命本身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愛護,實質上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愛護。 第二,愛惜動植物,保護生態平衡。人類只有保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生存和發展,才能保證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旦地球上的動植物遭到盲目的毀損,人類就會失去維護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交換對象和自然環境。 第三,優化生產方法,防止環境污染。為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必須克服在生產中急功近利、只顧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慮環境污染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不道德行為。我們應當運用一切科學技術和工藝手段,努力減少並制止對環境污染。 第四,發展科學技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科學技術,並在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指導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項帶根本性的使命。為了使人類社會持續向前發展,要求人們在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勞動中盡可能節約自然資源,特別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產的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礦藏等)。 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更高發展階段的開端。面對人與自然的沖突,人們不應我行我素,也不必悲觀失望。人類的未來,取決於人類自身的選擇。道德,是人類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是人們走向更高文明殿堂的精神階梯。在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繫上,道德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持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的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