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傳一個初一生物類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展示資料給我十分感謝!
一、綜合實踐活動與初中生物教學的聯系: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和初中生物的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例如:綜合實踐的指導思想與新生物大綱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教育部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號)。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生物教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傳統初中生物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初中生物課是學生喜歡學習的課程之一。原因是由於這門課程講到的內容有很多與學生自身有關,與生活實際聯系得很緊密,而且是學生最早接觸到實驗的課程。但是我們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講的話,學生會很快失去了興趣。為什麼呢?1、由於初一的學生中有些還沒有從小學的學習習慣中轉變過來,因而當學習量突然加大時,不適應。再加上生物知識需要理解,死記硬背的同學考試成績肯定會較差。當第一次或第二次的成績不理想時,學生會有畏難的情緒。這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上課時照本宣科的話,學生如果提前看了課本的內容,則課堂上容易走神。3、上實驗課時,如果教師提前演示實驗的過程,學生去重復,要得到與教師的一致的結論的話,學生的許多行為必然受到限制,因而有趣的實驗課也會變得味同嚼蠟了。4、學生在學習時具有間接性,通過教師來掌握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雖然有教師在引導,但與學生獨立完成的效果還是不可相比的。學生走的是一條認識的捷徑, 他們主要是掌握而不是發現,缺乏了體驗。因而,生物課程的改革是必然要進行的。
新課改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改善目前教學現狀的好辦法:
新課改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在有的人的眼裡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會直接導致學校領導和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輕視。但在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方面則具有優勢。因為,一方面,我們生物教師在進行研究時如果失敗了則壓力沒有那麼大。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就是時間的不可控制性。對於中考科目來說,在目前的現狀下,中考成績可以說是一個學校或一個教師的命脈,所以時間不可控制性是一個大問題,但初中生物老師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生物教師在這方面多作嘗試,還可為其它學科的教學探明道路。
二、生物學科中有較多的內容適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生物課中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教材中生物學所輻射的絕大多數范圍,例如:
1、動植物標本製作:大型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標本可以製作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動物標本則主要選擇節肢動物門中的動物,例如用魚、蛙、龜、蛇等脊椎動物做透明骨骼標本;微觀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可以考慮「洋蔥根尖的縱切面結構」、 「蠶豆葉的橫切面結構」等永久切片,既教會了學生一定的製作技術,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可以通過觀察更進一步掌握根、莖、葉的結構知識。動物的可以考慮草履蟲、神經纖維、血液塗片等。這些小製作只要告訴學生基本原理後,學生就可以自主探索。相信學生,往往會取得好的成果。例如,我在2003年組織的興趣班中,有學生交上來了玻璃製作的標本,還有琥珀標本、蠟制標本等,這些製作在老師的估計范圍之外。
2、植物栽培:在我校的植物生態園中,可在不同的季節栽種不同的植物,既美化了校園,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另外,還可以將嫁接、扦插、壓條等技術讓學生掌握。無土栽培技術還可以用來裝扮教室或家庭的書房。至於組織培養則要看學校的條件,如果消毒的水平過關的話,也是可以作一下嘗試。
3、探究性實驗:生物課本中的探究式實驗非常多,由於上課時間限制,書本上一些無法完成的探究性實驗就可以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來安排、落實和完成。只要遵從探究活動的規律,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先進行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在完成一些小實驗的基礎上,也會得出深刻的生物學規律。例如:七年級上冊的《探究種子的發芽率》、八年級上冊的《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等。
4、調查研究: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手段。現在的學生所必備的素質不僅僅是能夠學習,還需要有和社會交流、融入社會的能力。所以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課堂外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里,通過訪問(個別談話法)、座談、問卷、測驗(如智力、能力、個性等測試,書面資料分析)等手段收集各種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例如,我在2003年9-11月間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江門市垃圾處理情況調查活動》,在我校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性效果。我將我指導的這次活動教案附於後面,以供參考。
5.舉辦展覽:利用生物攝影,把各種各樣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行為方式展示出來。作品題材包括動物、植物、細菌、真菌和病毒。可用普通相機、顯微鏡、掃描電鏡等根據實物拍攝的生物題材用來展覽:大到生物景觀、生態系統,小到一隻昆蟲、一片蝴蝶的翅、一朵花、一片花瓣、甚至於細胞組織的超微結構等都可以。此外還可將學生的小製作用來展覽,如 「葉脈書簽拼畫」展、「插花藝術展」等小展示。還有,我組織了學生對青春痘、近視眼等調查,將這些調查的圖片、成果等在校園的櫥窗中展示出來。這樣把科學性、知識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對其他同學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也是一個促進和示範的作用。
三、生物教師開展綜合實踐的意義:
1、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能產生質的變化。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因此,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學生主動報名參加的,積極性能得到保證。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就能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老師提供綜合實踐活動的平台,相當於外因,促使學生獲取知識,從而發生質變。學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學習生物和其它學科自然容易一些。學生能否持續發展是我們當教師的必須時時刻刻關注的問題,如果透支了學生的興趣和活力,活動開展還不如不開展。
2、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 :在生活的任何方面,每個人對待事物的態度、認識、理解都是不盡相同的。在對江門市垃圾處理情況的調查活動中,通過學生設計、選擇活動的形式,體驗活動的過程,檢驗活動的效果,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通過參與活動,使學生在相互溝通和碰撞中,增強自信心。由於我對垃圾的處理也不是很清楚,一切問題的答案要學生們自己去調查和探索,這讓初一和初二的學生有一個機會去充分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和發展自我的機會。
3、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認知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心學生是否獲得知識,而且要關心學生是否獲得體驗,增長了智慧。過程比結果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建構主義認為:應建立在富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從而獲得知識。我們的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生活、感受經歷、獲取知識。活動本身的結果不一定重要,起碼它讓學生在過程中經歷了成功與失敗,感受到了愉快與沮喪,在過程中習得了課堂中沒有的知識,並在過程中將一些理論知識應用並鞏固。
4、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我們的學生中有些人的依懶性強、任性、嬌氣、缺乏合作精神。而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參與度較少,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活動的平台和有限的資源。因而學生要搞清楚他所研究的問題,必然要與同學和老師及社會上的人士交流和合作。要適應這樣一個小環境,他們就必須克服不良的性格,讓學生學會相處、謙讓、容忍,逐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是需要些壓力才會去思考和改變,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不到垃圾場就不知道垃圾集中在一起的味道是如何的臭,學生們也就不會想到用什麼植物或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四、生物教師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評價
活動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其實際效果如何?它的功能是否得到發揮?評價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關繫到這次活動的成敗,還關繫到下一次活動是否能順利地開展。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起著對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諸方面發展變化的評估作用。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評價活動中教師更要優先思考的是評價是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是否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並行,是否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它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每一學習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使每一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採用如下方法:
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學生、教師、家長都可以作為評價者,評價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實踐中,我們將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這三種主要的形式。
(1)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以學生自身作為評價主體的一種評價方式,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學生可以設計了一張自我評價表。對於自身獲得的學習結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變化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促進自身向好的方向發展。
例如:我在學生參加垃圾調查活動時參考其他人士成功案例後設計的量規:
A
B
C
自評
互評
綜合評
參與態度
能主動組織和參與垃圾調查活動,表現積極
能參與調查活動,但主動性不強。
有時參與活動,有時不參加。
合作程度
小組成員友好配合,互相幫助。
在合作活動中,做好自己的一份。
沒有交流,甚至與他人產生矛盾。
智力表現
頭腦靈活,點子多,調查活動中有創意。
主要聽或看別人的,以模仿為主。
完全依賴老師,獨立活動能力差。
活動成果
有作品或小論文展示,質量高。
基本完成活動過程,論文、作品一般。
沒有完成或完成的質量非常差。
(2)檔案袋評價
它搜集了學生設計的活動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活動後的體驗報告、照片、教師、家長的評價,以及各類榮譽證書。要求學生在完成某一項課題研究或活動過程後,將反映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與挫折,放入檔案袋中。學生將成為自己成果和進步的積極評定者。通過展示和評比,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正確認識自己的機會,既看到自己的不足,更看到自己的優點,找到一個新的努力方向。檔案袋的建立,促進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和進步的喜悅。
(3)他人評價
評價表式的評價、檔案袋的評價都是以學生的角度出發,體現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和過程,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得好,既能將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又能促進生物學科的教學。由於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習其它的學科也會有進步,這樣生物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和受重視的程度也會明顯的改善。
2005年2月
參考資料:1、《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預設和生成》劉榮貴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楊中軍、葉仁雲
3、《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總則》教育部
附本人進行的綜合實踐課案例:
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活動匯報
吳輝主持 李峴風指導
一、活動背景:
廣東省從本學期開始在全省中小學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本人代表學校在暑假期間參加了廣東省和江門市組織的有關學習,對綜合實踐課略有了解。因而,學校要求我在2003年9月至11月之間,進行一次綜合實踐課方面的嘗試,為11月中旬在全校開展綜合實踐課作一個示範。
本人有一個教研專題是《初中生物環保教育規范化的探討》,為了配合這一教研活動,我通過認真的考慮,覺得組織學生參加一個「江門市垃圾處理的調查」活動,不但與上兩個要求相符合,又方便操作,更關鍵的是能很好地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去「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體現了綜合實踐課的各項要求。所以,我將這個調查活動付諸於實踐。
二、活動主題具體目標的設計:
我希望學生參加本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能親自開展調查和考察,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方法和樂趣。引起學生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能從經濟、衛生、健康、倫理等多種角度認識、分析與探討垃圾處理的方法和環境問題,認識垃圾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養成環境保護的行為習慣。
三、教師在這次調查活動中的作用:
我在這次調查活動中,扮演了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作為組織者,我提出了本次調查活動的主題,並組織了初一級、初二級的學生自主報名。當學生需要工具、材料和實踐場地時,我盡量地為他們提供。作為指導者,由於學生們都是第一次參加社會調查活動,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而我得告訴他們什麼是社會調查,如何進行社會調查,怎麼樣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們再次參加調查活動,指導者的帽子就會摘掉了。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活動過程中,沒有給學生們提出非常具體的目標,一切問題都由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並由他們自己將方案通過實踐去完善,從而真正地依靠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
四、本次匯報課使用課件:
本次匯報課由初二A(4)班的洪承業和初二A(1)班的駱嘉琪同學製作網頁
五、匯報課的過程簡介:
(一)、教師簡要地介紹本次調查活動的背景和目的。
(二)、初二A(2)班吳輝同學負責主持學生們的調查江門市垃圾處理活動的過程。
1、吳輝同學介紹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組的前期准備情況。
2、各個小組選派代表介紹本次調查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問題。
3、吳輝同學介紹參觀江門市垃圾處理場管理所和參觀華園垃圾中轉站的情況。
4、調查活動中的趣事:初二B(3)班的三個同學表演其采訪社區環衛工人的片段,同學們簡短
討論;介紹初二A(4)班蘭天同學在垃圾處理場中發生的事情,提示大家在陌生的環境中不要以
身犯險。
5、各個小組的同學們選派代表總結在這次調查活動中的收獲。
(三)、教師對本次調查活動進行簡單的評價。
六、調查報告:
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報告
江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初二A(2)班吳輝 初二A(1)班駱嘉琪 撰寫
李峴風老師指導、修改
江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初二級和初一級的部份同學自主報名後,在李峴風和黃曉鶯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一項江門市垃圾處理方面的調查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了解垃圾的來源、種類和處理的方法,為校園、社區環境的美化、綠化和凈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本次調查活動中,同學們的配合和組織都很好,收獲很大,調查活動取得了成功。我們的調查活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准備。
時間:2003年10月10日至10月25日。方法:通過上網和去圖書館、購書中心等地方搜集有關垃圾的成份、分類以及各地處理垃圾的方法等資料,並請老師和家長給予相關的指導。目的:認識什麼是社會調查,社會調查是怎麼樣進行的,有什麼意義;什麼是垃圾,垃圾有哪些種類,目前常規的垃圾處理有哪些方法,先進的方法有哪些等。收獲:1、明確了社會調查活動的意義和方法,即:社會調查活動是為了走出教室,直接參與並親歷各種社會生活,體驗性地進行學習,發展實踐能力和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合作精神和為社區服務的精神。2、垃圾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食品垃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清掃垃圾等。對不同種類的垃圾應採用相應的處理方法才行。3、處理垃圾的主流方法有三種:衛生填埋(成本低,佔地面積大,易造成土壤污染。)、焚燒(成本高,可以用來發電,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堆肥(佔地面積大,污染也大,在經濟方面不很劃算。)。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產生了很多的問題:1、江門市的垃圾主要有哪些種類呢?是不是先分類才進行處理的呢?2、我市主要採用什麼方法處理它們的呢?3、處理的工藝是否完善呢?達到了什麼樣的標准?4、處理垃圾時對周邊環境有沒有影響?帶著以上問題,我們展開了下一階段的活動。
第二階段:實地調查。
一、參觀江門市垃圾處理場管理所。
時間:2003年10月25日。方法:實地參觀和請管理所的專家們現場講解。目的:解決第一階段產生的疑惑。過程:我們到了垃圾處理場管理所。在李主任和楊工程師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江門市垃圾處理場耗資2800萬。日處理垃圾的能力達到350噸。主要處理的是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由施工單位自行處理;江門市工廠數量相對較少,工業垃圾也是自行處理;比較危險的醫療垃圾由衛生局專門回收處理。江門市垃圾處理場對生活類垃圾的處理方法採用的是衛生填埋法。填埋生活垃圾的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由專門的污水處理系統解決:前期工藝包括:壩內集水井——調節池——吹脫投配池——生化降解池——氧化塘——排放等過程。後期工藝包括:壩內集水井——調節池——反應攪拌池——沉澱池——吹脫投配池——吹脫塔——生化池——氧化塘——排放等工藝,由於工藝比較先進,所以對地下水和土壤資源基本上不構成污染。江門市生活類垃圾還沒有進行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對有回收價值的垃圾採用原始的方法:人手分揀。即通過撿垃圾的人和環衛工人自發地回收。講解後,李主任,楊工程師帶領我們實地考察和講解,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積極提問,認識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法的工藝流程。在參觀學習完成後,同學們還採集了生活污水的樣本。返回學校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在江門市垃圾處理廠管理所的參觀過程中,同學們收獲極大:1、理解了衛生填埋的原理;2、提高了環保意識;3、在生活中減少製造垃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又產生了很多新的疑問:1、如何減少垃圾廠的異味對周圍民居的干擾?2、污水能否採用生物法降解?採用什麼種類的微生物效果好?3、江門市的垃圾是如何收集?4、廢舊電池怎樣才能專門處理?5、如何減少白色污染?6、垃圾處理所為何要進行企業化┄┄帶著以上的問題,我們又開始了下一階段的調查。
二、參觀華園垃圾中轉站:
時間:11月3日。方法:講解,現場參觀。目的:了解生活垃圾的收集程序。過程:我們到了華園垃圾中轉站,環衛局的馮科長對我們介紹:蓬江區的上門收集垃圾的工人有341人,負責了48457戶的垃圾,馬路清掃人數有371人,清掃馬路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每天清掃的垃圾合計有230噸,約90車。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工資都很低,低的每月才400元,多的也只約1200元左右。收獲:這次活動,讓我們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辛苦,我們只有減少垃圾的產生,不隨地丟垃圾,才是對「城市美容師」辛勤工作的支持和幫助。產生的問題:1、在現有的人力物力的條件下,如何才能夠成功地將垃圾分類的工作做好?2、怎麼樣才可以降低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和提高他們的待遇?
第三階段:總結交流。
時間:2003年11月4日到15日。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查閱資料的方法解決疑問;舉行匯報會議。目的:通過總結交流活動,在理論上對前期的調查工作進一步提高認識;為將來繼續關注垃圾處理和環境保護打下基礎。主要收獲:1、垃圾處理場的異味經常引起周圍的居民投訴,第一小組的同學們提出了五種解決方案:方案一,種植散發芳香的植物。優點:簡單、成本低。樹種的選擇:玉蘭樹,香味濃,開花的時間與異味不易散發的時間相吻合。另外,還可供選擇的樹種有:米蘭、桂花、瑞香、梔子、茉莉花、夜來香等。方案二:採用微生物降解。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出超級的細菌和真菌,將垃圾中的有機物轉化成為它們生存的能量。國外有一間垃圾場每天撒上170公斤的生物發酵菌,4小時後,350噸的垃圾異味便會全部消失。方案三:引進日本用基因工程改造出來的蚯蚓,可以迅速地將生活垃圾處理掉,異味自然會減弱很多。方案四:給所有的污水處理池加上蓋子,可以防止異味的散發。方案五:將垃圾處理場遷移到人煙稀少處,或者採用焚燒法,可以減少異味對周圍居民的干擾;2、江門市的垃圾處理主要採用的是衛生填埋法,第二小組的同學們將全國和世界的先進方法與我市的方法對比,為將來我市垃圾處理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他們還為本次活動製作了網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垃圾分類在我市基本沒有實施,第三小組的同學們在市民中進行調查,在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是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和素養,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做好垃圾的分類工作。第三小組的同學們還用Flash軟體製作了一個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廣告,很有創意。他們還發現,廢舊電池中的鎘對環境污染較大,又沒有什麼回收的價值,因而它們與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很不環保。江門市的電池產量在廣東省是處在第一位的。他們想了一個方法,即在國內銷售每個電池中加收一定的費用,通過廢品收購站,自然能將廢舊電池收集起來統一處理,從而減少對土壤的污染。
② 如何開展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因此,生物學概念是初中生物學科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徵乃至生命現象、原理及規律的精確而本質的闡述;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領域最基本的語言表達單位,也是思維的基本單位。生物學概念學習是意義學習中最基本的類型,掌握生物學概念是學生學習生物學、了解生命現象及其活動規律、解決問題乃至進行創造的必要前提;要學好生物科學,關鍵在於理解生物學概念。新的課程標准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高度強調重要概念的教學。「重要概念和核心知識會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注意概念的表述等等。」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概念是人腦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維加工過程和改造的產物。概念是理性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形成判斷和進行推理的基本要素,人們只有形成某事物的概念後,才能形成對該事物的判斷,並對該事物發展變化的推理過程。
我們學校地處城郊,學校是農村中學,學生素質整體不高,學生對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不高,以及我校 「121」課堂改革模式推進。因此,教師在准確地把握課程標准和合理的使用教材方面;就生物學概念的教學策略方面都也存在著困難。因此,研究如何對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問題也凸現出來。初中生物學概念較多,學生難學、難記、難掌握。同學們學習生物學普遍感到「課上易懂,課下易忘」。正是基於此,對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很有必要。目的在於提升生物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有利於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總結歸納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經驗,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啟迪教育智慧,提高教育質量,改善教師的「教」,激發學生的 「學」,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概念的運用能力。目的在於提升生物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有利於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引領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有關的有效教學的教育理論,用教育理論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解決課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以下問題:1、總結出四冊書中概念。2、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聽課和評課,多實踐,善於總結寫教學隨筆。加強資源共享與交流,提高生物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概念教學水平。3、探索概念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初步建立概念教學策略實踐體系。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假說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新課程理念能夠在教學實踐落實,達到提高教師概念教學的業務水平,活躍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的目的。
四、課題研究的原則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是探討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策略,基於上述目的要求,本課題的研究應遵循以下原則:
1、貫徹直觀性原則: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學生在教學中是以學習前人經驗即書本知識為主的。這些書本知識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們與學生的生活和他們自己的個人經驗存在相當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認識總是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具體過渡到抽象,完全沒有感性認識和具體形象做基礎和支撐,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純粹理論知識的。由於書本知識與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距離,學生們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直觀性原則的意義在於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通過提供給學生直接經驗或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掌握原本生疏難解的概念知識。
2、貫徹系統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學科課程的體系、科學理論的體系、學生發展規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提出的。一般來說,學科課程體系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是最主要的,教學活動的順序必須以這兩方面為依據,按照這兩方面的要求持續、連貫地進行。同時,教師也要了解作為課程基礎的科學理論本身的發展變化,從而能夠更自覺地安排、處理教學,使概念教學活動的順序更加科學、合理。
3、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概念知識的能力。
4、師生協同原則:這一教學原則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過程真正處於師生協同活動,相互促進的狀態之中。其實質就是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系。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
本校2014級學生和2013級全體學生。(包括教師的課堂概念教學、學生的學習成績反饋。)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初中生物學中的概念教學具體有效的實施方法。上一堂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下冊教材一節課的課堂概念教學課。(1、教學設計 2、課堂概念教學具體實施過程 3、學生課堂成績反饋 4、策略交流)
七、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改變學生害怕學習概念的問題。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讓教師落實課程標准成為一種自覺。
3、初步形成初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4、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八、課題研究的方法
1、積累法:積累四冊書中的概念,以及教師在概念教學中策略總結,並加以運用和提煉。
2、文獻資料法:查找閱讀相關文獻,並把研究者的積累編輯成冊,邊積累邊研究邊實踐,為積累提高層次。
3、比較研究法:將同一時期不同教師的概念課做比較,尋找差距與不足,及同一教師不同時期的課做比較,證明研究的有效性,讓教師更有動力和信心。
4、行動研究法:主要從教師的集體備課、組織課堂教學、聽評課,指導引領學生概念學習、反饋學習效果為內容,注重操作策略的實施。
九、課題組研究人員分工及責任
課題主持人:嚴天友負責組織協調課題工作,熊金龍協助組長組織生物老師做課題工作。
課題實施人員:張申光李銀華王琴負責收集初中生物學教材中生物學的概念,以及注意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的探討。
十、課題研究的步驟(三個階段)
准備階段: 加強生物學概念教學的課題論證,抽取2011年秋生物期末考試考卷中有關概念學生成績統計。
實施階段:各個教材中概念的統計,概念教學策略探討,考試及試捲成績分析。進行課題研究反思,撰寫概念教學的反思論文,形成《初中生物學的概念教學案例集錦》
總結階段:總結課題研究材料,從課堂教學案例、教師研究論文、撰寫研究報告、幾個方面來進行總結。
十一、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積累四冊教材中的概念。
2、研究報告和教師的概念教學論文。
3、初步形成生物學概念教學模式。
十二、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本課題參加人員想要提升概念教學能力的願望強烈,隊伍年輕,學歷層次高,保證了課題研究的科學性,提高了課題研究的質量。
2、雖然學校經濟並不富裕,但能做到首先滿足科研需要。
3、總歷時六個月年整,至少有二十個教學周,每周一個小時集中研究,時間有保障。
4、學校將科研興校、科研興教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領導教師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
③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在這些日子裡,我們的教學能力、經驗都有所成長,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總結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總結,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八年級生物備課組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以學校的「四主」高校課堂為引領,團結協作、扎實進取,有目的、有計劃、扎實有效的開展各項教學教研工作,經過一學期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目標明確
開學初,學校召開了教研組,備課組會議,總結了上學期的成績與不足,做出了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和目標。針對學科特點為了更好的開展八年級的備考工作,為了在20xx年的會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八年級生物備課組制訂了本學期的工作計劃,讓每位教師任務明確、進度明確、目標明確、措施明確。
二、過程有序
1、全力以赴,狠抓備考復習
按照本組制定的備考計劃有序的進行復習:第一輪分冊復習,串講知識點並讓學生過關,學生通過練習中考新航線 鞏固知識點,老師有選擇性的講解,每復習一冊課本後要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反饋的信息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第二輪專題復習,主要以中考總復習為指導,精講上面習題;第三輪綜合復習,主要是訓練綜合題,包括歷年的中考題,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本組一共考了約20套綜合試卷,不斷查漏補缺,不斷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
2、以教帶研,以研促教
按照學校教導室的安排,聽取了向雲老師的展示課,同時各組員不定時的也分別聽取了其他老師的隨堂課,教師們都虛心相互請教教學方法、經驗,主動向有經驗的、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學習新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積極配合市教研室,在我校開展了第二片區生物復習研討會。我們全組成員積極行動,認真打造了一節復習研討課(田合雲老師講課),為本次復習研討會提供了研討材料;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認真研究《生物新課程標准》和研讀《20xx年恩施州生物中考考試大綱》,細讀近年的中考試題和雙向細目表,製作試題,探討、修改再探討,團結協作,不辱使命,高質量地完成了本次命題任務,獲得了教研室領導的高度好評。
三、成績可喜
在學校領導的關系和領導下,在所有八年級生物老師的精誠團結和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成績:在本學期的生物復習研討活動中所講復習課「健康的生活」和命制的試題都獲得了一等獎;在今年的地生會考中,優分達到了193人之多,創造了利川民中地生優分人數記錄,也是各兄弟學校中考得最好的。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團結在學校的周圍,繼續努力工作,群策群力、團結協作,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下期的生物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1、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認真鑽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分清教材的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選擇和運用最佳的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初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著重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對調皮的學生我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和學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這樣,學生對我也就慢慢的喜歡和尊重,也開始喜歡學習生物。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以提高教學水平。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學知識日新月異,發展很快。在備課過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並在教學中實施。為了趕上時代步伐,我在復習大學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經常上網查閱資料,了解現代生物學新成果、新觀念,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注意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法,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播放生物小片段等多樣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成績與反思
在教學中,大部分的學生上課認真,學習積極,在考試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掌握了一些學習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實驗技能。但有部分同學上課沒有課本,不聽課,不思考,不做作業;有些同學考試不認真,成績很差也沒有羞恥感。由此,導致部分同學學習成績很差。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獲取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通過一學期來的努力,通過新的課標的實施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生掌握了學習生物的方法,自學再生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積極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0xx—20xx年八年級生物下學期期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2、3班的生物科教學工作。能認真做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順利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面
1、重視師生互動,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提高
組織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兩極分化開始,獨立意識增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關鍵轉折時期。針對這種情況,我能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靈活運用賞識教育等策略,採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抓好優等生的培優和後進生的扶差工作,做到有跟蹤有反饋,使優生更優,差生不差,以此來促進中等生的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所任教的班級在考試中均取得較好的成績。
2、踴躍參加繼續教育、教學研究、校優質課公開教學活動和指導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並做好同伴互助工作
作為學校生物教研組成員,能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和做好學科教學研究工作;積極參加學校優質課公開教學活動,得到同行的認同和肯定;認真做好傳幫帶,指導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方面
1、樹立「我的課堂我負責」的理念,打造團結協作的教師隊伍,構建和諧年段營造良好的學風,離不開良好的教風作表率。從開學開始,就要求自己樹立「我的課堂我負責」的理念,再協同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師,形成合力,抓好本學期的各項工作。相對於其他年級而言,八年級是學生較易出現兩極分化的時期,管理難度較大。一學期來,工作雖不是風平浪靜,但遇事均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並及時處理。在日常教育教學的歷練中不斷成長,凝聚力不斷增強。
2、樹立「有進步就是成功」的理念,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倡導「賞識教育」,對學生的學習以鼓勵為主。每次作業或測試
考試結束,不但表揚前列的.同學,還特別注意表揚學習進步的同學。對於家庭情況較差,可能輟學的學生,能及時協同班主任深入學生家庭,了解情況,本學期至今已成功動員溜生3人返校。
3、本學期採取了一些措施,如統一安排每周各1節課用於生物的檢測或培優扶差,使學生的考試意識不斷得到增強,並能有意識地抓好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思想品德這六科基礎知識。
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雖然我們年經教師熱情高,但是經驗不足,管理引導工作仍需不斷在磨合中提升。有待於今後在工作中不斷加強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探究教育教學工作,力求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到更好。
本學期轉眼間就過去了,生物教學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0)、(11)、(12)、(15)、(18)、(19)六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經過多方努力,大多數學生的生物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轉變生物學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新課程理念,明確生物學教學的功能和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設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下去並轉化為學習動力,從而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落實三維目標,切實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真研究課標和新教材,充分認識學生的差異,有效開展分層次教學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張揚個性,認真鑽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擴展教材的廣度,整合課程資源,認真備好每節課,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
三、運用教學規律,發揮學生主動性。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復現型人才,而是創造性、綜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學生物學教育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要特別注意過程教育和學法教育,逐步培養和考察學生,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改變教學觀念,運用教學規律,切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改進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按課標的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扎扎實實落實好基礎知識,方法靈活多樣,要啟發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記硬背,要引導,不要代替,要讓學生思考,不要一講到底,要因學論教,而不要因教論學,要注重改變教學方法,變注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學習過程。
四、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何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是我們全體生物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然而,由於多數學校實驗條件不足,很多課本規定的學生實驗都沒做,有的甚至連演示實驗都沒做全,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較差,這種狀況越來越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熟悉實驗步驟、辯析實驗現象、表述實驗結論是我們在今後實驗教學中要引起重視的幾個方面。我們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想法設法創造條件做好課本中的每個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改變用錄像、演示實驗等代替學生實驗,更不能用講實驗代替學生實驗。
五、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一些生產實際,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生物學知識,既是以生活為基礎,從生活中來;學到的知識,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學工作中,我很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知識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生活中去也體現在一些特殊的時候。如在講到《生物與環境》時,我聯系生活中的缺水現象,引導學生思考水對生物的影響,這樣節約用水的觀點也會隨著他們的思考而誕生了。又如講到「病毒」這一內容,我就介紹了一下禽流感,然後讓學生結合當時的禽流感以及非洲暴發的埃博拉疫情,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也增加了他們對個人衛生、環境保護的認識。而且通過這樣的課,我也發現學生對生活中常發生的、對病理等方面特別感興趣。
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重視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啟發學生通過學習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學會應用。
七、恰當選擇和組合各種直觀教學手段,自製教具,充分運用實物、標本、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解決重點、難點及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線索,嘗試和思考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八、尊重學生,與時俱進,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2)、(4)班的生物教學工作,(2)班是年級中最好的班級,(4)班是平行班,兩個班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風格完全不一樣。所以,在開學初我已經針對兩個班做了較詳細的教學計劃,一個學期下來幾乎能按照計劃完成。
一、注意組織教學,抓好各階段的生物復習,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提高
組織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兩極分化開始,獨立意識增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關鍵轉折時期。針對這種情況,靈活運用軟硬兼施、賞識教育等策略,讓大部分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針對義務教育各班均有成績不平衡的實際,能採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抓好優等生的培優和後進生的扶差工作,做到有跟蹤有反饋,使優生更優,差生不差,以此來促進中等生的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1、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准備:備好課。不但備教材而且備學生、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新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①認真鑽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在課堂上注重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在對待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做到不厭其煩,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3)做好課後輔導:首先每節課後針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有針對性的講解有代表性的習題,對學生的課堂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好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分類總結,及時進行的評講,並針對出現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注意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時,應做到分層教學。在自習課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學得會、記得牢。
三、不斷學習、更新理念,同伴互助。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學知識日新月異,發展很快。在備課過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並在教學中實施。為了趕上時代步伐,我在復習函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經常上網查閱資料,了解現代生物學新成果、新觀念。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注意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經驗,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迎難而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四、會考復習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加強復習的目標性難度梯度由易到難設置,對四冊書的復習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應,跟上復習的進度,達到「全面開花」的目的。兩個班都在4月份完成本學期的新課程的教學,在5、6月份主要注重系統的復習4本書的內容,(2)班的基礎較好,基礎內容我只起到引導,讓他們課後自習時間加強,主要是針對他們的實驗題和人體各大系統的綜合題加強訓練;而(4)班基礎較差,主要就是系統的復習八個單元的內容,在完成就套綜合試題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把握基礎分。
經過近段時間對教學工作的總結與反思。認為還有以下幾點需要努力:
1、在課堂教學上,還沒有做到每堂課都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的把握上要堅持向其它老師學習,積累經驗;
2、對學生,對教學工作要更加用心;不管做任何工作,要堅持認真,踏實;
3、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中;
4、在此基礎上,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應加強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訓練;
5、問題的設計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要善於打破常規,開闊學生的思路,避免思維定勢的形成;
6、另外還要始終不一地堅持語言的規范訓練,善於用生物術語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一學期來,我本著一切以學生為本、工作為先,堅持出滿勤,不遲到,不早退,更無曠工、曠教現象,。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工作中仍發現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定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從而不斷提高,不斷進步,能夠為我們宏志的教育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④ 如何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第一,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客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犯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善於運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及諧音.教師上課要精講,要變填鴨式為互動式,讓學生大部分時間為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從而達到學中用,用中學;同時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實踐.這樣,每個學生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導入新課可以聯系生活導入,可以前後聯系導入,可以用現代教育媒體導入,導入的方法沒有定式,只有適合與教學的導入才是最好的導入.導入新課就是導入學生的學習探究慾望,學生探究慾望提升了,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效果才會更明顯.第二,構建高中生物高效教學方法,優化生物教學過程.1、運用探究法開展高中生物教學.在探究教學法組織中,教師要將教學目標細化.將其以一組探究思考題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布置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討論與探究學習,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學習目標.例如教學「光合作用」時,教師對「光合作用發現過程實驗的設計思想」這一重難點,可以運用探究法進行教學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逐步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實驗的原理,順利實現了教學目標.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除了儀器演示之外,現代教育技術模擬可以在微觀知識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傳統的演示實驗難以完成的生物演變過程,提高教學形象程度.例如在「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演示,教師運用動畫模擬方式,將細胞分裂過程復雜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高中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提高了教學成效.第三,拓展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空間,培養高中生生物素養.1、開展生物課程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素質,發揮學生特長愛好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建立興趣小組,將會使他們耳目一新,興趣陡增,從而訓練和培養從事小學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如顯微鏡的結構、性能、使用方法;栽培蘑菇、草莓;飼養金魚、蝌蚪、牛蛙;製作動物標本、給校園的花草樹木掛牌標明科屬種及生活習性等.但活動一定要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否則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會減少,課外活動的優越性就難以發揮.2、高中生學習一段教學內容結束之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知識競賽或是實驗技能操作競賽,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營造濃厚的教學競爭氛圍.3、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培養實踐運用能力.
⑤ 生物學科德育工作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寫一份工作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准備吧!說到寫工作計劃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生物學科德育工作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主渠道,因此德育教育是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學科教學的特點,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是學科教學責無旁貸的義務和責任。生物學科在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滲透德育教育作如下計劃:
一、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每一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環節,教材中有關愛國主義的德育素材豐富,若能充分利用則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1、利用小資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新教材的第一冊中有小資料28處,其中多處涉及我國古今生物科學的成就,這些成就就是一份愛國主義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起來有利於學生增強愛國信心,立志為國爭光的決心。
2、利用新教材必修內容中的德育素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材中根據內容的特點安排了多處我國生物科學的新成就,為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筆者認為,教師應不失時機地把握好,以幫助學生增強愛國信念,激發學習熱情。如,我國研製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場,在預防乙型肝炎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細菌戰讓學生記憶住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
3、圍繞新教材中研究性課題開展活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研究性學習是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筆者抓住了新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性課題「調查媒體對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的報道」,明確了調查中要特別關注我國生物學技術發展的報道,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看看祖國的生物科技發展情況,想想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報告會的形式總結自己的調查研究結果。通過這樣的調查研究活動,促使了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
二、利用生物科學發現史,滲透科學態度的教育。
一個生物科學發現史就是一個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學家的思維、分析、假設、判斷和推理等全過程,是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嚴謹作風、勇於探索的結果。生物新教材第一冊中有關生物科學發現史有關酶的發現、光合作用的發現,有助於學生理解酶、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德育素材,對學生加強科學態度的教育,以此促使學生科學素質的進一步培養。
三、引導學生閱讀新教材中的「課外讀」,滲透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
青年學生的大腦易接受非現實的東西,加之學習上競爭的壓力,往往就可能使缺乏價值判斷標準的青年出現精神空虛而走入歧途甚至誤入邪教。因此,在教學時不可忽視學生積極的精神需求,教育學生要崇尚科學、反對迷信。課外讀是生物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增加了教材知識的延展性和可讀性,為學生開拓視野提供了素材。應充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閱讀、分析並加以理解,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挖掘其內涵,滲透德育教育。如「探索大腦的奧秘」分析了人類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及科學家對大腦研究的成果的展望。這些素材不僅拓展了知識、增強了可讀性而且體現了科學性,教學中對學生要加以正確的引導,促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防止誤入歧途,毀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理想。
四、合理運用新教材相關知識,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是新教材中的觀念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學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是生物學科教學的重要環節。生物體本身以及生物體與環境之間就存在著辨證唯物性。只要在教學時合理運用這些知識就容易幫助學生形成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如,「生物的遺傳與變異之間的關系」、「生物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等內容,都充分體現了對立與統一的'關系,教學中只要合理運用、因勢利導就能幫助學生樹立對立統一的觀點。黨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調德育應被重視,但實際操作中仍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值得學科教學的教師注意,學科的教育教學不能重智輕德,愛因斯坦在1935年悼念瑪麗居里夫人逝世時說「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還要大」。
總之,通過對生物課堂的德育滲透,因勢利導,循序點化,能使課堂豐富有趣。在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的過程中,師生進行感情溝通,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中長期創設情境隨機滲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學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准確表達和靈活運用知識並發展智能,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和道德,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形成,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德育滲透並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長期積累,潛移默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的師德、情操、教學素質、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隱形教育的影響,是保證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有良好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過硬的教學本領和基本功,才能使教書育人達到最佳的統一,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如何在生物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德育就是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活動,現如今的中學生是新世紀的一代,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他們的健康成長,將直接關繫到未來的人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中學生物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生物學是反映生命的發生、發展、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當然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主渠道,我認為要在生物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要從三個方面來入手。
一、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教學內容展開德育滲透
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德育教育是學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成分,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內容並沒有現成的文字材料,這就容易造成教師忽略教學中的德育內容滲透。這時就需要教師在工作中,認真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貫穿於平時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1、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我們知道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因而孕育了極其豐富的物種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但同時,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也面臨著來自不同方面的威脅。通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既為我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自豪,又增進了他們愛護環境、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進而培養他們愛國主義的責任感。在課本中提到的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兩系法雜交水稻,被譽為糧食生產上的一次「綠色革命」,面對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說說:「外國人能做到達到,我們能做到,外國人不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要做到!」這些成果展現了我國科學家的智慧,及為世界科學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且激勵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2、思想品德教育
國家頒布的某些法律條文與生物教學內容有密切關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條文可結合有關生物知識講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操,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結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識的教學,可以進行正確對待友誼和愛情的教育。在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進行合作精神的教育。
3、科學精神、方法和態度的教育
結合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以及滲透科學家片斷事跡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勇於為科學獻身精神的教育。通過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事例,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生態學觀點,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這對提高公民素質有重要作用。講述科學家認識真理的過程,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生物學包涵了系統論的觀點,在教學中滲透系統的觀點,也是一種科學認識方法的教育。
二、引導探究,重點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隨著學生年齡和智商的增長,他們個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他們自身品德的發展與提高上起的作用愈來愈大。教師只有注意培養與提高學生的這種能力,學生品德內部的矛盾才能轉化,德育才能進行的更順利,更有效。初中生物中有很多學生實驗,大多數都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所謂探究,就是首先要面對實際問題,然後實事求是,並大膽作出假設,按照既定的方向進行探索研究。這個過程有利於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不斷進取的科學精神,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德育素材,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不怕挫折、困難的探索精神。生物學科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進行德育教育。
1、野外實習和調查:要進行吃苦耐勞、團結友愛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愛護莊稼、花草樹木,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來美化學生心靈,進行審美觀的教育。
2、參觀訪問:要教育學生樹立群眾觀點,虛心學習當地群眾的實踐經驗,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優良品質,引導學生立志為家鄉的經濟發展獻身。
3、栽培飼養:要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和勞動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頑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4、在「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紀念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進行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
古人雲:「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書育人也並非一日之功。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循序漸進、逐漸滲透的原則,使學生在獲得生物學知識的同時,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達到智育、德育的雙重目的。
⑥ 給我一份生物研究性學習論文500字
生物研究性學習論文 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確地將「研究性學習」作為普通高中的必修內容和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本的指導思想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因而一個重要的著眼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而「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時間雖然是有限的,但教學方式的變革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也會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在高中生物課中就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作了初步的探索。一、教師觀念的轉變是搞好研究性學習的前提。有人以為研究性學習只能在「研究性學習課」上開展,或只是語文、數學、外語等大學科的專利。事實上,每一門學科中,甚至每一節課,均有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可能,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理應在研究性學習上做足文章。國家教育部有關人士也指出,設立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是一種過渡,研究性學習應在每一節課中都有體現。當然我們在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上可以進行一些較大的課題研究,而在平常課堂上可進行較小課題的研究,或大課題中一個小環節的研究,但必須是由這門具體學科或其中的具體內容引起的「研究課題」,其「研究量」可小到幾分鍾甚至幾句話,但必須是經過學生分析、綜合、總結的,或是獨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運用課本知識分析社會現象,或是為生活現象尋找理論依據等等。其課題的產生可由教師根據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學生自己提出,教師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對主角——學生進行組織、引導、啟發。如我在復習「高等植物無性生殖的特點」時,提出為什麼「能保持母本的性狀」。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思考,並讓學生把「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過程進行比較,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探究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原因,就會比老師直接講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會使學生學得靈活、學得扎實。可見,先有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才會產生教學行為的改變,原來「授之以魚」的教學模式改變為「師生共同探索」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講堂」改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堂」,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和提高,為其終身的發展奠定基礎。二、課堂教學仍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我們要培養學生具備的兩個最重要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與提高決不是靠每周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就能解決的,所以必須把它貫徹到每一節課中去。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生物學教學在此大有用武之地。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適時適度引入研究性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1、指導學生正確觀察,引導自主研究生物教學中涉及不少生物標本和模型,正確指導學生對其結構進行認真的觀察,將激發起學生開展自主研究的興趣。例如,學習「植物的個體發育」時,先指導學生對大豆和玉米的種子進行觀察,然後讓學生復習和識別各個組成部分,教師提示學生要搞清楚各個結構的來源。再讓學生自學課本內容,最後由學生歸納總結「胚的發育」和「胚乳的發育」的過程及特點。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表現出強烈的探求欲。 2、組織學生相互交流,促成合作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復雜的問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生物教學上,也注意到了指導學生合作研究活動的開展。如在講授「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圖形區別」。這是一個難點,我就組織學生在認真觀察課本圖形的基礎上相互討論,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協作探究,歸納出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3、要求學生大膽實踐,開展模擬研究實踐活動是生物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它不但可以使學生將學到的生物學理論知識變成現實,而且可以使學到的知識得以「升華」。所以我在講授「植物的營養生殖」時,就指導學生開展用根、莖、葉繁殖的實踐活動,並進行仔細觀察生根成活的過程。利用已有知識綜合研究,最終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三、專題研究性學習課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又一重要途徑國家教育部的新課程計劃中明確規定,高中各年級必須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高中生物學的任課教師也必須參加到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去。 1、確定課題我在指導學生專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讓他們明白「在干什麼」。他們不是為了學會具體的某一知識,而是要學會獲取某一知識的方法,不要只重視研究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過程中的每一步是如何展開的。學生在目的很明確的前提下,就會有探索的積極性,就會投入到研究過程中去。起步階段在幫助學生確定課題和研究方案時要多參與,因為課題確定是關鍵,課題太大則無法實施,而課題太小研究價值又不高,另外,課題要盡可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要具備開展研究的條件。而到研究已比較成熟時,最好讓學生獨立提出課題,當然教師也可提出指導性意見。 2、專題研究的展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課題難度較大的組可適當多予以指導,或給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條件,或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重新審視研究方案或是方案中的某一步驟。教師所有的指導活動都要對學生有所啟發,讓學生明白為何「錯了」,怎樣才能由「錯」到「對」,讓學生不管是在「對」中還是在「錯」中都能有所提高。如一個課題組在研究課題「高等植物的營養生殖」時分別提出了「扦插莖的長度對提高成活率有何影響」的問題。我將學生分成兩組,由他們對問題提出設想,收集資料,利用菊花莖開展實驗,最終在實踐中找到正確的認識。 3、開展結題指導研究性學習雖然不一定要求學生得出什麼結果,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們或在知識方面、或在技能方面,或在思想道德方面會有一定的收獲。所以及時幫助他們總結成果是非常有意義的。我要求學生能寫出小論文的就盡量寫出小論文,實在不能寫論文的,就要求學生寫出心得體會,使他們在理論和實踐上以及思想品德上得到新的提高。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已逐步由原有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既與合作夥伴同心協力,又能獨立地運用已有知識、能力去解決問題;既注重研究結果,更注重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學習價值的認識,了解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了探究和創新意識,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學習與人溝通合作,培養社會責任感。新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教會學生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任務。我們教師只有在轉變觀念、認真學習的前提下才能切實指導好研究性學習,讓我們的學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才能逐步提高我國國民的素質。
⑦ 如何有效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
如何開展高效生物實驗課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⑧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期總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期總結(4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上冊生物學期總結(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2―56班的生物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現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1、備課。由於是新教生物,所以每節課不但備學生而且要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好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堂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一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課後及時對該堂課進行總結,寫好課後反思。
2、上課。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好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分類總結,及時進行的評講,並針對出現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輔導。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總之,通過我一學期的努力,學生對生物有很大興趣,我也非常高興。希望來年再接再厲。
本學期,我擔作八年級五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果。
一、課前(備課)
不但備教材而且備學生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新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並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課中(上課)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在對待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做到不厭其煩,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課後(輔導)
1、每節課後針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有針對性的講解有代表性的習題,對學生的課堂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好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分類總結,及時進行的評講,並針對出現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自習課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學得會、記得牢。
四、期末復習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加強復習的目標性難度梯度由易到難設置,對全冊書的復習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應,跟上復習的進度,達到「全面開花」的目的。
五、反思及改進措施
經過近段時間對教學工作的總結與反思。認為還有以下幾點需要努力:
1、在課堂教學上,還沒有做到每堂課都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的把握上要堅持向其它老師學習,積累經驗;
2、對學生,對教學工作要更加用心;不管做任何工作,要堅持認真,踏實;
3、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中;
4、在此基礎上,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應加強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訓練;
5、問題的設計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要善於打破常規,開闊學生的思路,避免思維定勢的形成;
6、另外還要始終不一地堅持語言的規范訓練,善於用生物術語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一學期來,我本著一切以學生為本、工作為先,堅持出滿勤,不遲到,不早退,更無曠工、曠教現象,。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工作中仍發現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定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從而不斷提高,不斷進步,能夠為我們宏志的教育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努力創造條件,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克服困難,完成大綱、教材規定的課堂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素質,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我們生物教師的責任。自己經過一學期的實驗課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明確實驗目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
二、指導學生掌握實驗步驟的方法,規范操作。
實驗步驟是學生動手規范操作的要領,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規范操作,實驗才能成功。因此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語串通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
三、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解剖鯽魚的實驗過程中,學生認為解剖完了,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准備好硬紙板,在一定的位置寫上鯽魚各器官、系統的名稱。做解剖鯽魚實驗時,先讓學生觀察魚的各種鰭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後,按步驟規范操作解剖,將觀察後的器官,系統解剖放在硬紙板寫好的相應位置上,並在實驗指導的空白處填上相應的結構及功能,教師檢查評分。這樣通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觀察、分析思維,培養了學生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四、對教材要求掌握、難度大的實驗進行考查。
通過實驗考查,促使學生認真預習、復習、動手操作。對實驗操作差的學生及時發現,加強個別輔導,做到人人過關。這樣克服實驗儀器少、學生多、難於動手的矛盾,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生物課的興趣。
綜上所述,通過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認真的科學態度,發展智力,提高了學習生物的興趣,從而提高了生物教學的質量。
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認真備課,制定教學計劃。 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並經常聽各科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台,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法,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種方式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認真批改作業,落實教學過程: 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獲。
五、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 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迎難而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工作中發現自己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從而不斷提高,不斷進步。
;⑨ 新課標高一的生物教案如何寫好像要體現什麼三維目標
一、圍繞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直接關繫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課堂不是簡單的擺事實講道理,而要把學生作為長久性發展目標來培養。生物學是社會的科學,自然的科學,與人類生活、環境保護、社會活動等息息相關,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所以生物教學有很大的創造空間。
首先,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指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解題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只有在理解、掌握某知識點的基礎上才會有相應的應用行為,學生之所以不能對題目正確的解決或無從下手,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缺少一定的知識儲備。教學應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知識與技能目標設定為以實為要,基礎知識伴隨學生的終生成長。
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是指對學習過程的體驗、解題方法的選擇,是對知識和技能的反思和應用,是其他目標達成的媒介。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要使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自強的自學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和鑽研精神。傳統的教學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不教學生動手、用腦、做人,它消滅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教育家陶行知深深體會到知的苦澀,行的坎坷,欲獲真知必行,故從陶知行政名陶行知。因此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定應該以活見長,考慮掌握、記憶和再現知識的重要,也應考慮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地理解、重構、質疑知識的可能性。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以人為本,通過教與學達成個性發展是課程的根本目標,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使之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陶行知認為:「這個社會活動,就是我們教育的范圍」,「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之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教學中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校中就能夠具備學校人和社會人雙重身份,走出課堂,走近生活。走向社會。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落實
三維教學目標強調教育的「平等性」,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落實三維教學目標,首先要強調普及意識。在現實中,學生由於智力結構、思維習慣、知識積累等因人而異,在學科內容掌握上不可能齊頭並進,甚至相差懸殊,這樣就出現了學習成績「優秀生」和「學困生」之分。搞好「學困生」的教育是面向全體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注重「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才的成長中,智能因素的差異只是一個基本條件,而不是唯一條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它是智能發展的動力因素。「學困生」與「優秀生」的差異並不僅僅在於智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信心、堅持性與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為了加快後進生的轉化,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課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之產生成功的情緒體驗,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注重因材施教。應該承認,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普遍的、絕對的,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所以教師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因材施教。教師可以在處理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時,先根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學案,注重分層作業的設計和分層評價機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被鼓勵和被要求的評價。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
1.通過情境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物學科的特點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特別是對於高中生來講,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獨立生活能力越來越強,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隨之越來越多,這些問題會在他們腦海中產生許多問號。所以在刨設問題情境時,教師要盡可能貼近生活,有利於學生能夠自己聯系實際,產生疑問,引起認知沖突。然後通過開展自主的學習活動,解決問題,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一種要求參與的渴求狀態,使學生學習毫無強迫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思維也處於最佳狀態,智慧的火花也會不斷閃爍。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開發創造力,培養創造型人才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師應在實驗課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他們在動手中善於求異,創造新的方法: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1.德育教育滲透到生物教學的各個環節。良好的品德是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和諧生活、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材在這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生動。可以說每一節生物專題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教育素材,將德育教育貫穿在生物教學的全過程。
2.注重美、體、勞等其它方面的教育。三維目標同樣強調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滲透德育,強調刨新,而且要促進學生的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自然、生物的形態美和結構美的認識,使學生提高情趣,陶冶性情,從而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命: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生理和營養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營養飲食、科學鍛煉,以達到強健身心等目標。
在生物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理念,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從基礎做起,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讓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准確落實,使課堂煥發出教育的功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