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蟻人能力是什麼,要全
蟻人(ant-man)可以放大或縮小身體,可以達到亞原子大小。以打老婆出名,又稱家暴俠。曾經人格分裂自稱黃衫(yellowjecket).又有巨化人的稱號。是初代復仇者,老婆是黃蜂俠(wasp)
Ⅱ 鋼鐵俠都精通哪些知識
鋼鐵俠不是復仇者聯盟里最有錢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能打的,所以別被腦殘粉騙了。
鋼鐵俠技術的是主要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蟻人是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生化工程。綠巨人是主要科研放射學,生化工程。黑豹是主要研究,魔法,生化科技,機械工程,電子科技,礦物學,葯學等。鋼鐵俠在研究方面也略墊底。
Ⅲ 蟻人的能力
漢克·皮姆的幾個身份都採用了他從異空間採集到的一種「皮姆粒子」來改變自身和其他物體的大小,人體和其他物體充分接觸這種粒子就可以自由變大和縮小.他最大的狀態大約是100英尺(30米),最小狀態大約是0.5英寸。斯克魯(Skrull)人的山寨漢克·皮姆曾經聲稱自己可以縮到亞原子級別,但不可信。如今漢克已經可以用思維控制粒子。
漢克有生物化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在量子物理、機器人、人工智慧和昆蟲學方面也有豐富知識,是當世地球最聰明的科學家之一。漢克製造的智能機器人奧創(Ultron),後來叛變成為了復仇者長期的敵人,漢克也深受其害。
漢克通常都被視為復仇者聯盟的二線隊員,主要是為隊伍提供科技支援。
漢克作為蟻人,頭部的面罩下面有一層超薄的電子機件,可以控制昆蟲,主要是螞蟻。他開發了裝在手套部位的刺針光槍。他也善於針對敵人的特點即時研發專門的武器,這些裝備通常都經過漢克粒子處理,可以和他一起變化。
皮姆是個科學天才。擁有生物化學的的博士學位,他同時涉足了量子物理、人工智慧、機器人工學的領域。皮姆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創造了皮姆粒子,可以容許他的身體及接觸到的物質在大小之間任意變換身形。亨利‧皮姆也創造了機器人奧創。皮姆的頭盔可以允許他跟螞蟻或其他高階昆蟲對話並命令他們。
Ⅳ 蟻人能力是什麼
在截圖找到的,加了《冇》字將可能有問題的字詞隔開——
能力
初代
漢克·皮姆的幾個身冇份都采冇用了他從異冇空冇間采冇集到的一種「皮姆粒子」來改變自身和其他物體的大小,人冇體和其他物體充分接冇觸這種粒子就可以自冇由變大和縮小。他最大的狀冇態大約是100英尺(30米),最小狀冇態大約是0.5英寸。斯克魯(Skrull)人的山冇寨漢克·皮姆曾經聲冇稱自冇己可以縮到亞原子級別,但不可信。如今的漢克已經可以用思冇維控冇制粒子。
漢克有生冇物化冇學領冇域的博冇士學冇位,在量子物冇理、機器人、人冇工智冇能和昆冇蟲冇學方面也有豐冇富知冇識,是當世地冇球最聰明的科冇學冇家之一。漢克制冇造的智冇能機器人奧創(Ultron),後來叛冇變成為了復冇仇冇者長期的敵冇人,漢克也深受其害。
漢克通常都被視為復冇仇冇者聯冇盟的二冇線隊冇員,主要是為隊冇伍提冇供科冇技支冇援。
漢克作為蟻人,頭冇部的面罩下面有一層超薄的電冇子冇機冇件,可以控冇制昆蟲,主要是螞蟻。他開冇發了裝在手套部位的「刺針」光槍。他也善於針冇對冇敵冇人的特冇點即時研冇發專門的武器,這些裝冇備通常都經過皮姆粒子處冇理,可以和他一起變化。
皮姆是個科冇學天才。擁有生冇物化冇學的的博冇士學冇位,他同時涉足了量子物冇理、人冇工智冇能、機器人冇工冇學的領冇域。皮姆一生最冇偉冇大的成就之一是創冇造了皮姆粒子,可以容許他的身體及接觸到的物冇質在大小之間任冇意變冇換身形。亨利‧皮姆也創冇造了機器人奧創。
皮姆的頭盔可以允許他跟螞蟻或其他高階昆蟲對話並命冇令他們。
二代
斯科特·朗可縮小成和螞蟻差不多一樣的大小,利用電子頭盔他可以控冇制螞蟻。頭盔還可以在身冇體縮小後,幫冇助擴大他的聲音,使正常大小的人冇類可以聽到。
三代
埃里克·奧格雷迪穿著蟻人盔甲,他可以具有蟻人的縮小冇身冇體與放大冇身冇體尺寸的能力,他還擁有兩個機械臂,可以噴冇射火焰作為武器。他也可以與昆蟲冇交冇流,雖然有些缺乏技冇巧。之後,奧格雷迪的盔甲遮住了他的面部,頭盔更像一個織物。
在雷霆特冇工冇隊冇中,奧格雷迪的盔甲被重新設冇計和上色,這使他更能適應他的秘冇密行冇動。
在秘冇密復冇仇冇者中,奧格雷迪穿著原先的蟻人盔甲,但配備了手套中的蜂刺。
奧格雷迪也在神冇盾冇局冇中經受過各種武器訓冇練、
Ⅳ 《蟻人》裡面的縮小技術是什麼原理
分子壓縮。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而且分子間都有間隙,蟻人服就是通過壓縮分子間的間隙來實現縮小。
原子不能縮小。一個原子中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核及其周圍的電子之間的平均距離,不能更改。即使莫名其妙地出現一個瘋狂科學家可以把某人身上的全部原子縮小,把Ta變成螞蟻大小,但是過大的密度會使Ta直接下沉穿過地球。
另一種選擇是消除原子。這在理論上可以實現,在某種程度上。但是組成細胞壁或DNA需要的原子數量有一個最小值,這就好比「你不能用少於4塊的積木來建造一座城堡,」Aver解釋道。「如果有一座由一百萬塊積木搭成的城堡,你也許能把它縮小到1000塊積木,但這有一個限度。」
因此,「蟻人」中的Paul Rudd從1米7變成1米5是可能的,但不可能變成昆蟲大小。
(5)蟻人運用的生物學知識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漫畫中,科學家Hank Pym通過發現一種反物理現象來解決這個問題——亞原子的皮姆粒子。這當然還是不可能,但至少這聽起來比把人變成蜘蛛俠的放射性蜘蛛來得有趣一些。
在起源計劃中在哈蒙德營地負起訓練新英雄的任務,被時代雜志社選為年度風雲人物。多年來不少英雄/惡人用過他的稱號。
當時的黃衫俠和黃蜂能力類似,都以縮小身體,飛行和發射腕部光束戰斗。黃衫俠制服的肩部突起是一對翅膀,在他不變小時也可以震動發出特殊聲波。在縮小狀態下,他保留普通人的體力,增大時體力增倍。
如今漢克恢復巨化人身份,並為新復仇者成員。他可以思維控制皮姆粒子,讓自己身體變大變小。在2012年大事件「復仇者vsX戰警」中,協助鋼鐵俠托尼完成反鳳凰裝甲。
Ⅵ 蟻人是怎麼變小的,蟻人有什麼超能力
行騙為生的斯科特·朗(保羅·路德飾),在偷了生化學家漢克·皮姆博士(邁克爾·道格拉斯飾)發明的蟻人戰服後,擁有了自由收縮身體大小的超能力。漢克·皮姆博士開發出一種「皮姆粒子」,並和斯科特·朗一同成為「蟻人」。斯科特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英雄身份,並幫助皮姆博士守護蟻人技術之謎。在強大的敵人威脅下,兩人必須精心策劃並執行一場驚天騙局來拯救世界維護和平。正面觀點好評集中在影片的場景攝制以及影片對漫威風格的某種喜劇化改造上。影片的整體陣容不俗,動作場面令人愉悅。只要主角出場,大家就會開懷大笑。CG場面非常過硬。(《丹佛郵報》評)《蟻人》的整體質量並不能說是過硬的,但是這部電影卻讓人發笑了,這顯然不是漫威的一貫風格。(《紐約雜志》評)這不僅僅是一部娛樂化的漫威電影。它比《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要好得多。而且,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另一種風格。(《環球郵報》評)雖然影片的故事程式化、教條化、無趣化。但是在一群好演員的演繹下,電影還是很有趣的。(《好萊塢報道者》評)保羅·路德的電影就是這樣。無論劇本和立意有多傻,在他們的包裝下,最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娛樂周刊》評)和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一樣,《蟻人》用漫威為藍本,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充滿色彩和卡通感的超級英雄的世界。(《紐約時報》評)影片出色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務,成為了漫威電影中,第二序列的佳作。(《滾石雜志》評)負面觀點負面評論並不是太多,但也相當有代表性,能看出影片的問題所在。影片對自己的故事和走向並不是太自信,這就像一個人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樣不自然。(《美聯社》評)喜劇化的色彩就像是雙刃劍,成就影片的同時,又讓影片喪失了一定的風格。(ReelViews評)這樣的電影,肯定會流行,會在漫威的序列中留下一個重要的印記。但是影片卻缺少了流暢性,而且缺少原創性。(《華爾街日報》評)沒有什麼可以被記住的角色,幾個還算說得過去的場面,你就知道,這個小英雄的電影遇到了大問題。(《西雅圖時報》評)笑話不好笑,驚悚沒到位。這就是部半成品的電影。(TheWrap評)
Ⅶ 看《蟻人》,怎麼少得了看昆蟲學家的吐槽
昆蟲科學家們正激動地討論著《蟻人》(Ant-Man)新電影。早期美漫中,昆蟲主題的超級英雄屢見不鮮,但似乎缺了些……嚴肅感。你看,紅蜂俠上著脂粉氣十足的泡泡袖,下穿黃紅條紋緊身褲,腰帶扣里還養著只名叫邁克爾的蜜蜂……
早期美漫中的昆蟲向英雄似乎有點浮誇,比如紅蜂俠。圖片來源:comicsverse.blogspot.com
是時候該給螞蟻們來些正面新聞了。這些小動物統治著世界——據估計,生活在地球上的螞蟻有322000000000000000隻,它們日日翻土掘地、捕食其他昆蟲。而現在,正是螞蟻專家們掉掉書袋、科普螞蟻科學的絕佳時機啊。
為了補充背景知識,我同兩位蟻界人士——伊利諾伊大學的艾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凱文·韋爾澤(Kevin Welzel)——聊了聊蟻人和現實中的螞蟻。
韋爾澤曾在《蟻人》首映式中向電影明星們講解螞蟻的習性;而史密斯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比我還痴迷漫畫和昆蟲的人。我們都認為這部漫畫改編的電影幽默辛辣、刻畫精妙,而且非常注重螞蟻相關的細節。我們還討論了蟻人被螞蟻無情消滅的種種可能。坦白說,螞蟻很可能會效命於九頭蛇,而非復仇者聯盟。
蟻人:你們說啥?(設計對白)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先說說交通工具
蟻人用帶翅螞蟻做交通工具是相當有問題的。螞蟻在繁殖期才會長翅膀。大部分蟻群在春季繁殖,所以對於溫帶氣候,一年裡大部分時候都不會有長翅膀的螞蟻。只有對付發生在四月到八月期間的犯罪時,我們打擊犯罪的小小英雄才有飛蟻當坐騎。
繁殖期有翅膀的火蟻後。圖片來源:Lamiot, wikimedia.org
更糟糕的是,蟻翅很容易脫落——它們本就不是常駐器官。一旦完成交配,雄蟻就會死亡。雌蟻則會落到地面,撕下翅膀,開始挖掘新蟻穴。交通依賴飛蟻的後果很可能是,飛蟻載著蟻人撲進了一場激情性事,隨後蟻翅脫落,蟻人墜落大地一命嗚呼。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最初的漫畫里,蟻人得用套著兩只帶翅螞蟻的戰車代步:
原漫畫中駕著螞蟻戰車的「蟻人」,看起來似乎比騎著單只螞蟻要相對安全些。圖片來源:twitter.com
再看看通訊方式
蟻人有個讓所有昆蟲學家都暗暗覬覦的能力:讓一群昆蟲對他惟命是從。史密斯對第一部漫畫中蟻人和螞蟻的溝通方式有很深刻的見解:「從人文角度來看,漫畫的目標群體是青少年,如果用 『觸角(antenna)』這個詞,他們首先會想到什麼?60年代的青少年肯定會想到無線電天線(antenna)。」(譯者註:第一任蟻人使用頭盔與蟻群溝通)
「在1958年,E.O 威爾森(E.O Wilson)提出了螞蟻主要通過化學物質交流的假說。一些早期研究,諸如揭示腺體位置、闡述標記信息素之類物質本質的研究,要在1959年才出現。我覺得也不能怪作者不知道,否則他們在構思角色的前一年就要讀文獻了。」
蟻人最開始在1962年的《驚異故事》(Tales To Astonish)第27卷和35卷登場,作者是現在名聲赫赫的斯坦·李(Stan Lee), 拉里·李伯(Larry Leiber)和傑克·科比(Jack Kirby)。
在今年的電影中,蟻人控制螞蟻的能力略微升級了。蟻人利用「神經遞質」操縱他的昆蟲小隊,這個設定更接近現實一丁點了。螞蟻通過肛門內部、肛門周圍的腺體以及30個分布在身體各處的腺體分泌化學物質進行通訊。奇怪的是,漫威竟然沒有把這一特徵加入蟻人的生物設定。
用韋爾澤的話說:「螞蟻基本上就是個活的化工廠。它們滿身都是分泌腺。」直腸腺既能留下氣味痕跡讓同窩小夥伴找到食物,又能在受到威脅時求援。分布在螞蟻尾部的毒腺則能分泌蟻酸。
螞蟻體內的主要腺體和其他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cronodon.com
螞蟻通過體表覆蓋的化學物質辨別敵友。同一窩螞蟻的化學特徵相似,它們每天都要把這些油乎乎的東西塗到身上。韋爾澤說:「蟻人得具備蟻巢的烴類特徵才不會立刻遭到蟻群的襲擊。」
不同的蟻群有各自不同的烴類特徵,入侵者必須模擬這些烴譜才不至於被消滅。騙倒螞蟻也不無可能——有些捕食者能以不可思議的精度去模仿告警信息素的「氣味」,來散布恐慌和迷惑。有些蜘蛛似乎能利用化學方法,讓自己對螞蟻隱身。
要進入蟻穴跟螞蟻們做朋友,蟻人首先得讓自己帶上與蟻群對應的化學特徵才行。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有些昆蟲會給螞蟻提供甜美的便便大餐以免於受到襲擊,作為回報,螞蟻會保護它們,還帶著它們各處奔波。不知道蟻人會不會像蚜蟲毛毛蟲那樣,給他的蟻兵蟻將供應蜜露呢?唔,這個問題還是不要研究的好。
蟻人的性別問題
最讓昆蟲學家不滿的一點在於,蟻人似乎總是記不住他的蟻兵蟻將都是妹子。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科學家科里·莫洛(Corrie Moreau)在一次電視訪問中說:「你一生所見過的所有螞蟻幾乎都是雌性」。真該讓霍普·凡·戴恩(Hope van Dyne,第一代「蟻人」的女兒,本身也是優秀的戰士)穿上蟻人制服。
霍普·凡·戴恩,即霍普·皮姆,是初代「蟻人」漢克·皮姆的女兒。在電影中,這位英雄之後也希望繼承蟻人身份——看來這樣更合理些。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史密斯說:「雄性無足輕重……你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只在特定季節出現,而且現身的時時候連個能幹活的下顎都沒有。」得克薩斯大學的生物學家艾利克斯·維爾德(Alex Wild)說,「從解剖學角度來看,蟻人應該是女性,臀部還該能產酸。」
蟻人管帶他耍帥帶他飛的螞蟻叫「安東尼」,但他這「好兄弟」是個雌性。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蠢蠢的死法之螞蟻篇
關於蟻人慘死的討論就更有趣了,這涉及到一類真菌——蟲草菌(Ophiocordyceps)。蟲草菌生長在螞蟻體內,將它們變成「僵屍」,最後從它們頭頂萌出,一發斃命。比起和黃蜂戰士的巔峰對決,受感染的蟻人可能只會晃盪到枝頭而後嗚呼哀哉。
有些寄生蠅會將卵注入活蟻體內,孵育成熟後,蛆就破頭而出。還有很多種類的寄生蜂會在螞蟻體內產卵,最後螞蟻會爆胸慘死。不過,由於蟻人也不算真正的螞蟻,他大概能逃過一些發生在螞蟻身上的驚悚禍患……吧。
感染偏側蛇蟲草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的螞蟻。圖片來源:David P. Hughes, Maj-Britt Pontoppidan,wikimedia.org
結語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螞蟻的行為和它們分泌的神奇化學物質,《螞蟻的故事》(Journey to the Ants)這本好書是個不錯的開始,此外還有一些關於螞蟻研究和螞蟻繁殖的精彩視頻。至於蟻人,最大的問題在於物理,而不是螞蟻。不過,這位昆蟲學家還是准備蜂擁蟻聚到當地的大商場去,暫且放下對設定的懷疑去享受電影。
(編輯:C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