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養箱內培養皿如何擺放
培養箱內培養皿如何擺放微生物潔凈室需要進行環境監控。項目有溫度、相對濕度、風速、換氣次數、靜壓差、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潔凈室的年度監測一般由有資質的機構進行。依據:GB/T 27405-2008 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微生物檢測5.2.2 附錄C.3和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 214-2017):4.3.3。GB 50591《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
2、無菌室溫濕度要求多少?
GB/T27405-2008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 食品微生物檢測附錄B 1.6無菌室推薦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40%-60%。
3、培養皿放進培養箱培養到底怎麼放?
細菌培養:倒放。倒置的平板不僅使雜菌不易沉降到培養基表面並且瓊脂水分不易蒸發保持細菌容易繁殖和生存的環境,同時也避免平皿蓋上的水蒸汽冷凝後回滴到瓊脂表面導致菌落蔓延。
黴菌培養:正放。避免黴菌在反復觀察的過程中因上下顛倒平板導致黴菌孢子散落形成次生小菌落,造成計數結果不準確。
4、負壓用什麼樣的壓差表呢?
潔凈室常用的微壓差表均可,有嵌入式和懸掛式,安裝在潔凈室牆體外部,比如下圖產品量程為0-60Pa的微壓差計,安裝時通過調整連接內外室的小導管安裝方向,讀取正壓還是負壓的結果,儀表無區別。
5、黴菌培養需要單獨的培養室嗎?濕度有要求嗎?
目前沒有硬性規定,如果當評審專家問你如何避免黴菌培養不影響其它檢驗結果時,能說出幾條有效措施,就可以不單獨設置。如果不能,建議單獨設置黴菌培養室。
黴菌培養濕度目前GB 4789.15-2016沒有明確要求濕度。建議RH 60~85%。參考依據是根據黴菌生長的特點當水活度(Aw)在0.7以下,低於RH30%時,黴菌的繁殖會受到抑制。環境大於RH60%黴菌即可生長,大多數黴菌在相對濕度高於80%時極易生長,因此建議的控制RH 60~85%,過高易造成菌落蔓延。有些黴菌培養箱不具備濕度調節功能,按美國公共衛生協會要求培養48小時瓊脂失水不超過15%評價可能涉及理化實驗。因此,除肉眼觀察平板是否乾裂外,建議通過方法驗證,用實驗數據確認所設的黴菌培養箱在某個濕度下,挑戰菌回收率符合要求。
6、沒有黴菌培養室的怎麼彌補?
按照GB 4789.1-2016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2.2.1實驗室環境不應影響檢驗結果的准確性 的規定需要實驗室自行確定是否有影響,針對每一條影響因素比如空氣流向、物品轉移、計數方式、消毒方式、人員操作技術等,提出預防措施。
7、 黴菌室應有哪些設備?黴菌計數有環境要求嗎?
黴菌培養室一般放置黴菌培養箱、生物安全櫃、顯微鏡等。黴菌計數環境符合一級實驗室環境要求即可,黴菌計數是個短暫的過程,只要不打開平皿,一般的環境條件不會對計數結果產生影響,但是要考慮黴菌孢子對環境的污染,計數時最好在生物安全櫃里進行。
8、黴菌的培養必須用恆溫恆濕培養箱嗎?
非必須,但推薦恆溫恆濕培養箱。部份黴菌培養箱比生化培養箱多了紫外消毒功能,無濕度調節功能,也可以用。
2. 請你思考一下環境微生物中,劃線分離完畢後,培養皿將如何擺放呢
①取1克樣,在火焰旁加進裝有99毫升無菌水的錐形瓶中,堵塞棉塞,製成菌懸液待用。 ②取一培養皿置於實驗台上,左手將培養皿打開稍許,向培養皿內注入熔化的營養固體培養基10~12毫升,輕輕轉動培養皿,使其中的培養基分布均勻,平放桌上,使其凝成平板。然後在皿底用蠟筆劃分A、B、C、D幾個區。應連續製作幾份平板培養基。 ③將培養皿底部用姆指和無名指固定成傾斜狀態,在火焰旁將培養皿稍微打開。在此同時,用環狀接種針在火焰旁取少許菌懸液,迅速送入培養皿內,在平板培養基的一邊,作第1次平行劃線 6~7條,轉動培養皿約70°角,用燒過冷卻的接種針,通過第1次劃線部分作第2次平行劃線,然後再用同樣方法,作第3次平行劃線。劃線時,應使平板培養基表面向下,以免空氣中雜菌落入。接種針應與平板表面成30°角左右。不要使接種針碰到培養皿邊緣,也不要將培養基劃破。 ④將劃線後的培養皿倒放在28℃左右的溫暖處進行培養,待長出菌落後,鑒定微生物類群,並根據鏡檢結果,判斷是否已分離到了純菌種。如果菌種很純,則可轉移到斜面培養基上進一步培養。連續稀釋分離法和平板劃線法,均須在無菌室或接種箱內進行。
3. 微生物實驗室儀器擺放要注意什麼
微生物實驗室儀器擺放要注意什麼
微生物實驗室是生物學領域必備實驗室。如何配置才能成就一個完備的微生物實驗室,哪些儀器必不可少,哪些儀器可有可無?
(1)超凈工作台
微生物的培養都是在特定培養基中進行無菌培養,那麼無菌培養必然需要超凈工作台提供一個無菌的工作環境。超凈工作台的用途是微生物的接種及處理時的無菌操作。
(2)培養箱
培養箱有多種類型,它的作用在於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 培養箱有多種類型,包括生化培養箱,黴菌培養箱,厭氧培養箱等。具體來說區別如下: a. 生化培養箱只能控制溫度。可作為一般細菌的平板培養。 b. 黴菌培養箱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可作為黴菌的培養。 c. CO2培養箱適用於厭氧微生物的培養,例如雙歧桿菌。
(3)天平
天平用於精確稱量各類試劑。實驗室常用的是電子天平,電子天平按照精度不同有不同的級別。
(4)微生物均質器
用於從固體樣品中提取細菌。用微生物均質器制備微生物檢測樣本具有樣品無污染、無損傷、不升溫、不需要滅菌處理,不需洗刷器皿等特點,是微生物實驗中使用較為方便的儀器。
(5)菌落計數器
菌落計數儀可協助操作者計數菌落數量。通過放大,拍照,計數等方式准確的獲取菌落的數量。有些高性能的菌落計數器還可連接電腦完成自動計數的操作。
(6)微波爐/電爐
用於溶液的快速加熱,微生物固體培養基的加熱溶化。
(7)高壓滅菌鍋
微生物學所用到的大部分實驗物品、試劑、培養基都應嚴格消毒滅菌。滅菌鍋也有不同大小型號,有些是手動的,有些是全自動的。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購。
(8)移液器
液體量器用於精密量取各類液體。常見的液體量器有量筒、移液管、微量取液器、刻度試管、燒杯。
(9)冰箱
冰箱是實驗室保存試劑和樣品必不可少的儀器。微生物學實驗中用到的試劑有些要求是4度保存,有些要求是負20度保存,實驗人員一定要看清試劑的保存條件,放置在恰當的溫度下保存。具體來說,不同溫度下保存的物品如下: a. 4℃適合儲存某些溶液、試劑、葯品等。 b. -20℃適用於某些試劑、葯品、配好的抗生素等。 c. -80℃適合某些長期低溫保存的樣品、大腸桿菌菌種、感受態等的保存。
(10)生物安全櫃
微生物實驗中涉及的試劑和樣品微生物有些是有毒的,對於操作人員來說傷害較大。為了防止有害懸浮微粒、氣溶膠的擴散,可以利用生物安全櫃對操作人員、樣品及樣品間交叉感染和環境提供安全保護。
(11)搖床
搖床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儀器,在微生物實驗操作過程中,液體培養基培養細菌時需要在特定溫度下振盪使用。
(12)純水裝置
純水裝置包括蒸餾水器和純水機。蒸餾水器的價格便宜,但在造水過程中需要有人值守;純水機價格高些,但是使用方便,可以儲存一定量的純水。純水使用也有不同的級別,實驗中配製試劑,配製培養基均需用純水。
(13)生物顯微鏡
由於微生物體積較小,所以在觀察時需要藉助生物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用於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結構,形態等的觀察。
(14)冷凍乾燥機
主要適用於細菌、微生物、酵母等的乾燥。用於乾燥保存易脫水的產品,在加水以後能夠再次恢復原材料的特性,不影響其生物活性等。通過冷凍乾燥,細菌之類的材料成為乾燥狀態,從而不會發生化學改變。
(15)分光光度計
分光光度計在微生物試驗中用於測定微生物懸液的濃度,可以正確選取合適的培養時間。一般是在600nm波長測定菌液濃度。
(16)恆溫乾燥箱
恆溫乾燥箱是用於滅菌和洗滌後的物品烘乾。烘箱有不同的控溫范圍,用戶可以根據實驗需求進行選擇。例如,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的烤箱中進行烘乾,一般玻璃用具的烘乾可以選擇60℃。
(17)恆溫水浴鍋
水浴鍋是一種控溫裝置,水浴控溫對於樣品來說比較快速且接觸充分。有些微生物反應需要在37度,42度,56度下水浴進行,所以恆溫水浴鍋可以提供需要的溫度。
(18)酸度計
用於配置試劑時精確測量PH值,從而保證配置的溶液的精確性。有時也需要利用pH計測定樣品溶液的酸鹼度。
(19)離心機
用於收集微生物菌體以及其他沉澱物。離心機有冷凍和常溫之分。有些樣品由於在常溫下不太穩定,需要低溫環境,要視樣品的種類而定。
(20)液氮罐
液氮罐儲存液氮,可用於細菌、酵母、黴菌和大型真菌等各種微生物的長期保存。以上介紹的是微生物實驗室的基本儀器配置,在組建實驗室時還需要其他一些耗材,例如酒精燈,試管架,三角瓶,量筒,玻璃試管,滅菌吸管,涼干架,剪刀,鑷子,脫脂棉,紗布,試管筐,無菌采樣及稱樣袋,接種環,過濾器等。實驗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為微生物實驗室配置合適的儀器和耗材。
微生物實驗室管理制度
一、實驗室管理制度
1.實驗室應制定儀器配備管理、使用制度,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並根據安全制度和環境條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掌握,認真執行。
4. 微生物培養皿的放置方式
將培養皿倒扣在恆溫箱內,防止蓋子上的冷凝水落下
5. 空氣培養皿的放置方法及時間
在做空氣培養皿前1小時,關閉室內門窗,打開層流,減少室內人員走動,使空氣靜止。在采樣時禁止有人走動,采樣結束後,蓋好玻璃培養皿,包裹好後送去培養室培養48小時即可。6. 培養箱內培養皿如何擺放
培養箱內培養皿如何擺放?1、培養皿盡量避免直接放在風機口附近,放在那培養皿容易乾枯掉;
2、培養皿可疊放,但驗證時需要做最大裝載,最大裝載的情況下要方便拿取且拿取時間不宜過長,拿取時間過長的話容易影響溫度;
3、箱子驗證後需要確認溫度波動最大的點,日常溫度計要放於此處觀察溫度;
4、驗證最大裝載後,以後箱內培養物品的放置最好和驗證保持統一。培養細菌要在潔凈的環境中接種,需要超凈工作台、酒精燈;配製培養基的試劑如:酵母膏、蛋白腖、各種無機鹽、瓊脂等,或買現成的培養基;培養基滅菌需要高壓滅菌鍋;接種需要接種環或接種針,液體接種需要移液管或移液器和滅菌的吸頭;固體培養需要培養皿,在恆溫培養箱中靜態培養;液體培養需要三角瓶在搖床(恆溫振盪器)中培養;培養好後檢驗還需要光學顯微鏡、染色還需要染色劑;菌種保藏需要試管(帶透氣的塞子)製作斜面,並保藏在冰箱中;如果大規模培養還需要發酵罐及其附屬設備;厭氧菌培養還需要厭氧培養箱和操作台。
7. 微生物培養時,培養皿為什麼要倒置
【主回答】
皿蓋向上培養時,培養基蒸發的水分會凝結在皿蓋上,並可能掉落到培養基表面,影響培養結果。
而培養皿倒置,水分蒸發會在培養基表面均勻凝結,並且蒸發與凝結會形成平衡,不會影響培養結果。這是主要原因。
其次是倒置不會在拿起時只拿起皿蓋。而正置時拿培養皿,可以只把皿蓋拿起來,讓培養基暴露在空氣中。
【(7)浮游微生物采樣器培養皿怎麼放擴展閱讀】
培養平板培養基(culture plate)是被用於獲得微生物純培養的最常用的固體培養基形式,它是冷卻凝固後的固體培養基在無菌培養皿中形成的培養基固體平面,常被簡稱為培養平板(plate)。也叫平面培養基、平皿培養基。
平板培養基常用於單孢分離,測定菌絲生長速度,觀察菌落的形態,拮抗實驗,測定接種空間雜菌數。
由人工配製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在微生物學中稱為微生物培養基。由於各類微生物對營養基質的要求各不同,因此微生物培養基類型很多,不同培養基可根據實際需要,添加一些自身無法合成的化合物。
由於各類微生物對營養的要求不同及科學研究的目的或生產實踐的需要不同,因而培養基的種類很多。迄今為止,已有數千種不同的培養基。
按培養基組成物質的化學成分區分,分為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
培養基按其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三類。
8. 培養皿的蓋子要怎麼放
將培養皿容器的蓋子或塞子打開,將外植體接種在培養基上。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器皿,把瓶口放在酒精燈焰上烘烤數秒,然後迅速用瓶蓋或瓶塞蓋嚴。
培養皿材質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於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適合實驗室接種、劃線、分離細菌的操作,可以用於植物材料的培養。
一般經過浸泡、刷洗、浸酸、和清洗四個步驟。
1.浸泡:新的或用過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軟化和溶解附著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來水簡單刷洗,然後用5%鹽酸浸泡過夜;用過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質和油脂,乾涸後不易刷洗掉,故用後應立即浸入清水中備刷洗。
2.刷洗:將浸泡後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滌劑水中,用軟毛刷反復刷洗。不要留死角,並防止破壞器皿表面的光潔度。將刷洗干凈的玻璃器皿洗凈、晾乾,備浸酸。
3.浸酸:浸酸是將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潔液中,又稱酸液,通過酸液的強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殘留物質。浸酸不應少於六小時,一般過夜或更長。放取器皿要小心。
4.沖洗:刷洗和浸酸後的器皿都必須用水充分沖洗,浸酸後器皿是否沖洗干凈,直接影響到細胞培養的成敗。手工洗滌浸酸後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復「注水-倒空」15次以上,最後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乾或烘乾後包裝備用。
9. 微生物實驗中,移液槍,移液管和培養皿怎麼包紮 如果有視頻和圖示更好。
1、移液槍:用八層紗布包裹,然後牛皮紙包裹,然後棉繩緊密包紮。問題是大多數的槍都是不能滅菌的,你得先確認你的槍可以滅菌。
2、移液管:一般情況下傳統的方法是用報紙撕成4公分寬50公分長的條,斜著包紮,然後將很多根包好的再用一張大報紙包在一起。不過我們的方法是:用八層紗布車成一個袋子,一頭長一些做蓋子,然後袋子中間車成一條一條的,約1公分寬,然後將移液管分別單獨放入,再將長一些的那頭蓋過來,捲成一卷,外面用報紙抱住,再用棉繩緊密包紮。
3、培養皿:一般8到12套為一組,疊在一起後橫過來,放在報紙的一頭,然後慢慢捲起來,以便卷一邊將兩頭的紙折起來。最後將紙頭塞在折縫里就行。
視頻幾乎沒有,除非我幫你拍一段,可是怎麼給你呢。圖片我先找下,你可以加我Hi好友。
10. 空氣培養皿的放置方法及時間是什麼
空氣培養皿的放置方法技巧: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於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適合實驗室接種、劃線、分離細菌的操作,可以用於植物材料的培養。
空氣培養皿的放置時間:一般放48小時。
(10)浮游微生物采樣器培養皿怎麼放擴展閱讀
使用小技巧:
1、浸泡:新的或用過的玻璃器皿要先用清水浸泡,軟化和溶解附著物。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來水簡單刷洗,然後用5%鹽酸浸泡過夜;用過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質和油脂,乾涸後不易刷洗掉,故用後應立即浸入清水中備刷洗。
2、刷洗:將浸泡後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滌劑水中,用軟毛刷反復刷洗。不要留死角,並防止破壞器皿表面的光潔度。將刷洗干凈的玻璃器皿洗凈、晾乾,備浸酸。
3、浸酸:浸酸是將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潔液中,又稱酸液,通過酸液的強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殘留物質。浸酸不應少於六小時,一般過夜或更長。放取器皿要小心。
4、沖洗:刷洗和浸酸後的器皿都必須用水充分沖洗,浸酸後器皿沖洗干凈,直接影響到細胞培養的成敗。手工洗滌浸酸後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復「注水-倒空」15次以上,最後用重蒸水浸洗2-3次,晾乾或烘乾後包裝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