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來源有那些
首先,在水的蒸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空氣進入冷卻塔,微生物也隨空氣進入冷卻水中。
二是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或多或少會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也與補充水一起進入冷卻水系統。
在陽光照射下,藻類通過二氧化碳、碳酸氫鹽等碳源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碳營養,釋放氧氣。因此,當藻類大量繁殖時,會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利於氧的去極化,從而加速腐蝕過程。
循環水系統中微生物的大規模繁殖會使循環水的顏色變黑,造成惡臭並污染環境。同時,形成大量的粘液以降低冷卻塔的冷卻效率,並且木材劣化和腐爛。粘泥沉積在熱交換器中,這降低了傳熱效率和水頭損失。沉積在金屬表面上的污泥會造成嚴重的水垢腐蝕,並且還會隔離腐蝕和阻垢劑對金屬的影響。該葯物不能發揮其適當的腐蝕和阻垢性能。
除加速垢下腐蝕外,一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生物分泌物會直接腐蝕金屬。這些問題導致循環水系統長期不能安全運行,影響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微生物對冷卻水系統的危害與結垢和腐蝕同樣嚴重。甚至可以說,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是三者中最重要的。
B. 水中的微生物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1、在飲用水中存在諸如病毒和病原原生動物(隱孢子蟲、賈第蟲等)之類微生物,即使含量很少,只要有單個病原體進入人體,就會感染患病,這要比飲用水中存在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2、隨著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人與微生物的關系也在變化。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因環境條件變化和人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原來無病原性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增加;即無病原性微生物變為病原體
3、來自人類糞便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人、畜共患的感染症比以前有所增多
4、根據水源和飲用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數量、特性及其危害調查研究,發現賈第蟲、隱孢子蟲、彎曲桿菌屬及各種病毒引起水系傳染病的可能性最大
5、世界上因飲用污染水而引起的腹瀉病,估計每年使上億人發病每年約200萬兒童死亡
在水中傳染病原微生物中,通過飲用水對人類造成重大危害的有隱孢子蟲、賈第蟲等病原原生動物,甲肝、戊肝、脊髓灰質炎等病毒,病原大腸桿菌0157:H7.這些病原微生物的特性是個體小和抗性大,常規飲用水處理技術難以有效地去除它們,因為它們對氯化消毒都有很大的抗性而難以被去除因此,飲用水凈化技術的重點最好是以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去除病原微生物(尤其是隱孢子蟲等)兩者並重
C. 細菌在空氣土壤和水中的病原菌類有哪些來源於哪裡主要引起什麼疾病
細菌病毒來源於動物植物體或自然界,通過空氣傳播,食物傳播,還有動物傳播給人類或其它生物。
1、空氣中有很多細菌病毒,容易引起呼吸道傳疾病,如肺炎雙球菌,肺結核菌等,經呼吸道進入呼吸系統,引起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麻疹,水痘等疾病。
2、水和食物上也有病菌,如痢疾桿菌,蛔蟲卵等,容易造成消化道疾病。人吃洗不幹凈的瓜果,容易生蛔蟲或蟯蟲,吃了變質的食物容易得痢疾,腸炎,胃炎等疾病。
除此之外,蚊子,蒼蠅,老鼠等動物也能把一些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如蚊蟲叮咬容易傳染肝炎,老鼠容易傳染鼠疫,狗咬傷人容易得狂犬病。我們要講究衛生減少疾病。
D. 水中的致病菌來源於什麼污染,可引起什麼傳染病
環境中的各種微生物均可以進入水體,其中溫血動物的糞便為主要污染源物。具體引起什麼疾病,要看是什麼微生物污染。比如,沙門氏菌污染水體,可引起傷寒,志賀氏菌可引起細菌性痢疾。
E. 微生物污染的來源是什麼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徑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凡是動植物體在生活過程中,由於本身帶有的微生物而造成的食品污染,稱之內源性污染。食品原料在收獲.加工.運輸.貯藏.銷售過程中使食品發生污染稱為外源性污染。
(一)土壤
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多達10000000一1000000000個/g.其中主要是細菌,其次是放線菌、毒菌.酵母.另外也可能有藻類和原生動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一方面可污染水源.空氣及作為食品原料的動.植物表面或內部,同時土壤是一個開放的環境,也不斷地遭受污染.
((二)空氣
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來自土壤.水.人和動植物體表的脫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為黴菌.放線菌的孢子和細菌的芽孢及酵母;不同環境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有很大差異;公共場所.街道、畜舍、屠宰場及通氣不良處的空氣中微生物數量較同:空氣中的塵埃越多,所含微生物的數量也就越多!室內污染嚴重的空氣微生物數量可達1000000個;海洋,高山等空氣清新的地方微生物的數量較少:一般食品廠不宜建立在鬧市區或遠離交通主幹線旁。
(三)水
海洋.江河和湖泊中的微生物習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本生活在水域中的微生物,如一些自養型微生物,另一類是腐生性微生物,它們是隨土壤和污水及腐敗的有機質進入水域的。微生物在水中的分布受水體類型、有機質含量.溫度.酸鹼度.含鹽量.溶解氧.深淺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水體受到土壤和人畜排泄物的污染後.會便腸道菌和病原菌的數量增加、在海洋中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它們具有嗜鹽的特性,能夠引起晦產動植物的腐敗,有些菌種還可引起食物中毒。礦泉水、深井水含菌很少。
食品加工中,水不僅是微生物的污染源,也是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徑。如果使用了微生物污染嚴重的水作原輔料,則會埋下食品商敗變質的隱患。在原料清洗中,特別是在畜禽屠宰加工中,即使是應用潔凈自來水沖洗.如方法不當,自來水仍可能成為污染的媒介。 •
(四)人及動物攜帶
健康人體的皮膚.頭發.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帶有許多微生物.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的患著體內會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它們可通過呼吸頂和消化道向體外排出;人體接觸食品就可能造成微生物的污染.犬.貓:蟑螂、蠅等的體表及消化道也都帶有大量的微生物.接觸食品同樣會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五)加工機械設備
各種加工機械設備本身沒有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當食品顆粒或汁液殘留在其表面.使微生物得以在其上生長繁殖。這種設備在使用中會通過與食品的接觸而污染食品。
(六)包裝材料
各種包裝材料,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帶有微生物.一次性包裝材料比循環使用的微生物數量要少。塑料包裝材料,由於帶有電荷會吸附灰塵及微生物。
(七)原料及輔料
健康的動、植物原料表面及內部不可趲免地帶有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如果在加工過程中處理不當。容易使食品變質,有些來自動物原料的食品還有引起疫病傳播的可能。
輔料如各種佐料.澱粉.麵粉.糖等,通常僅占食品總量的一小部分,但往往帶有大量微生物。調料中含菌可高達10的8/g。佐料,澱粉.麵粉.糖中都含有耐熱菌;原輔料中的微生物一是來自於生活在原輔糾體表與體內的微生物,二是在原輔料的生長.收獲、運輸.貯藏.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F. 城市河道底泥通常含有哪些微生物
水具有微生物生命活動適宜的溫度、PH、氧氣等。因此,水中生長著眾多的微生物類群,它們主要來源土壤、空氣、動植物屍體、人和動物的排瀉物、工業及生活污水。
水中存在的微生物90%為革蘭氏陰性菌,主要有弧菌、假單胞菌、黃桿菌等。鞘細菌及有柄附生細菌也常見於水體中。 微生物在水體中表現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規律。此外,相同水域的不同濃度微生物的含量及分布也不同。
通過水體傳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霍亂弧菌等。因此,做好水的衛生學檢查至關重要。
河水、池塘水、湖水,甚至地下水均含有微生物。在水中發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細菌分類學上的47科中就有39科細菌在水中找到。水中微生物大部分來自土壤,一部分來源於空氣和動植物體。在多雨季節,地面的微生物被沖人河水中,此時水中的微生物含量大增。一般來講,地面水因受土壤、人們生活污水、人畜排泄物等污染的機會多,故含有的細菌也較多。
池塘和貯水池的水,由於日光中紫外線的作用,微生物隨固形顆粒下沉,加之有機物缺乏,原生物的吞食及噬菌體的作用,使細菌數逐漸減少,這叫水的自凈作用。水源的污染程度,通常根據大腸桿菌的數目和細菌總數的多少來判定。測知水源的污染程度,對於我們選擇水源,用於葯品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G. 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什麼被感染
①在飲用水中存在諸如病毒和病原原生動物(隱孢子蟲、賈第蟲等)之類微生物,即使含量很少,只要有單個病原體進入人體,就會感染患病,這要比飲用水中存在微量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②隨著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人與微生物的關系也在變化.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因環境條件變化和人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原來無病原性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增加;即無病原性微生物變為病原體.
③來自人類糞便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人、畜共患的感染症比以前有所增多.
④根據水源和飲用水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數量、特性及其危害調查研究,發現賈第蟲、隱孢子蟲、彎曲桿菌屬及各種病毒引起水系傳染病的可能性最大.
H. 微生物傳播5大途徑
污染途徑
微生物污染常見的是空氣的微生物污染和水的微生物污染。空氣雖然不是微生物產生和生長的自然環境,沒有細菌和其他形式的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足夠的水分和可利用的養料, 但由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使空氣中可能存在某些微生物, 包括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金葡菌、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可成為空氣傳播疾病的病原。
室內空氣微生物污染是呼吸道傳播疾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可附著於塵埃、飛沫小滴以及小滴核上,並以它們作為介質進人體內而引起疾病。易感者只要與傳染源有短時間的接觸即有可能發病。病原微生物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主要有:肺結核、肺炎鏈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白喉、百口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天花、水痘等。
水是微生物廣泛分布的天然環境,無論地面水、地下水甚至雨水或雪水都含有多種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大部分來自土壤,小部分是和塵埃一起由空氣中沉降下來的。此外尚有一小 部分是隨垃圾、人畜糞便以及某些工業廢棄物進人水體的。水體中的病原體主要來自人畜糞便。由於某些病原微生物污染水體後可引起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常言說「百病從口入」,水是人類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現 代流行病學統計表明,由於飲水而引起的疾病占總發病數的一半以上。通過水傳播的疾病主要有沙門氏桿菌病、志賀氏菌病、霍亂、副霍亂、彎曲桿菌性腸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等,其中以胃腸道疾病最常見。[1]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徑可分為兩大類:內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3]
內源性污染
凡是作為食品原料的動植物體,由於本身帶有的微生物而造成的食品污染稱為內源性污染,也稱第一次污染。如畜禽在飼養期間,其消化道、上呼吸道和體表總是存在一定類群和數量的微生物;受到沙門菌、炭疽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畜禽的某些器官和組織內會有病原微生物存在。[3]
外源性污染
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銷售、食用過程中,通過水、空氣、人、 動物、機械設備及用具等發生的微生物污染稱為外源性污染,也稱第二次污染。
水污染,水既是食品的原料或配料成分,也是清洗、冷卻、冰凍等食品生產加工過 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設備、環境及工具的清洗也需要大量用水二各種天然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僅是微生物的污染源,也是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介質。自來水是天然水凈化消毒後供飲用的,正常情況下含菌較少,但若自來水管出現漏洞、管道中壓力不足或暫時變成負壓時,則會引起管道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滲漏進人管道,使水中的微生物數量增加。生產所用的水如果被生活污水、醫院污水等污染,就會使微生物數量驟增,水中不僅含有細菌、病毒、 真菌、鉤端螺旋體,還可能含有寄生蟲,用這種水進行食品生產會造成嚴重的微生物污染,甚至可能導致其他有毒物質污染。所以水的衛生質量與食品的衛 生質量密切相關,食品生產用水必須符合飲用水標准。
空氣污染,空氣中的微生物可能來自土壤、水、人及動植物的脫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人體的痰沫、鼻涕與唾液的小水滴中含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它們可隨著灰塵、水滴的飛揚、沉降而污染食品,人在講話或打噴嚏時, 距人體1.5m的范圍內是直接污染區。因此不應使食品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人及動物接觸污染,從事食品生產的人員,如果不經常清洗身體、衣帽,會有大量的微生物附在其上,通過皮膚、毛發、衣帽與食品接觸而造成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 貯藏及銷售過程中,如果被鼠、蠅、蜂螂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同樣會造成微生物污染。研究發現,每隻蒼蠅帶有數百萬個細菌,80%的蒼蠅腸道中有痢疾桿菌,鼠類糞便中有沙門菌、鉤端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
加工設備及包裝材料污染,食品生產加工、運輸、貯藏過程中所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及包裝材料,在未經消毒或滅菌前,會帶有不同數量的微生物而污染食品,使用未經消毒滅菌的設備越多,造成微生物污染的機會也越大。已經消毒滅菌的食品,如果使用的包裝材料未經滅菌處理,則會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