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生物課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選修一)中出現過的細菌有哪些(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
。。。這太多了吧,乳酸菌,醋酸桿菌,還有一種分解纖維素的細菌,都是選修一,選修一全翻翻?選修三,農桿菌,然後必修。。。大腸桿菌各種實驗?菌嘛大概有什麼鏈啊球啊的就不記得還有什麼。
㈡ 高中生物各種「菌」的總結
答 一、常現生物:
1.細菌:原核類:具細胞結構,但細胞內無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無復雜的細胞器,包括:細菌(桿狀、球狀、螺旋狀)、放線菌、藍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
①細菌:三冊書中所涉及的所有細菌的種類:
乳酸菌、硝化細菌(代謝類型);
肺炎雙球菌S型、R型(遺傳的物質基礎);
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胞內寄生菌);
根瘤菌、圓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為基因工程提供運載體,也可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
蘇雲金芽孢桿菌(為抗蟲棉提供抗蟲基因);
假單孢桿菌(分解石油的超級細菌);
甲基營養細菌、谷氨酸棒狀桿菌、黃色短桿菌(微生物的代謝);
鏈球菌(一般厭氧型);
產甲烷桿菌(嚴格厭氧型)等
②放線菌:是主要的抗生素產生菌。它們產生鏈黴素、慶大黴素、紅黴素、四環素、環絲氨酸、多氧黴素、環已醯胺、氯黴素和磷黴素等種類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體:砂眼衣原體。
2.病毒:病毒類:無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包括病毒和亞病毒(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① 動物病毒:RNA類(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腦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類(痘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類(煙草花葉病毒、馬鈴薯X病毒、黃瓜花葉病毒、大麥黃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體。
3.真核類:具有復雜的細胞器和成形的細胞核,包括:酵母菌、黴菌(絲狀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大草履蟲、小草履蟲、變形蟲、間日瘧原蟲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黴菌:可用於發酵上工業,廣泛的用於生產酒精、檸檬酸、甘油、酶制劑(如蛋白酶、澱粉酶、纖維素酶等)、固醇、維生素等。在農業上可用於飼料發酵、生產植物生長素(如赤酶黴素)、殺蟲農葯(如白僵菌劑)、除草劑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變、產生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具致癌作用、鐮孢菌毒素可能與克山病有關)。常見黴菌主要有毛霉、根霉、麴黴、青黴、赤黴菌、白僵菌、脈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謝類型:
① 光能自養:光合細菌、藍細菌(水作為氫供體)紫硫細菌、綠硫細菌(H2S作為氫供體,嚴格厭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異養:以光為能源,以有機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異丙醇、丙酮酸、和乳酸)為碳源與氫供體營光合生長。陽光細菌利用丙酮酸與乳酸用為唯一碳源光合生長。
③ 化能自養: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硝化細菌、產甲烷菌(厭氧化能自養細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異養:寄生、腐生細菌。
⑤ 好氧細菌:硝化細菌、谷氨酸棒狀桿菌、黃色短桿菌等
⑥ 厭氧細菌:乳酸菌、破傷風桿菌等
⑦ 中間類型:紅螺菌(光能自養、化能異養、厭氧[兼性光能營養型])、氫單胞菌(化能自養、化能異養[兼性自養])、酵母菌(需氧、厭氧[兼性厭氧型])
⑧ 固氮細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圓褐固氮菌)
㈢ 高中生物涉及的所有實驗中的原理方法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DNA分子進入噬菌體內,指導合成許多子代噬菌體,具有連續性,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故不能說明蛋白質是否起到遺傳作用。
將噬菌體的DNA進行P32 標記、蛋白質用 S35標記,將標記好的噬菌體注入到大腸桿菌,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進行繁殖,發現新生成的噬菌體里只有P32,而沒有S35。
————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子代噬菌體中S35和P32的分布規律
如果用含放射性同位素P32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P32將被大腸桿菌整合進體內,感染這種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合成的新噬菌體,其DNA核將也含P32而有放射性標記,而蛋白質外膜將無標記。同時,讓另一組大腸桿菌長在含放射性同位素S35的培養基中,類似的,感染它的噬菌體製造的新噬菌體,其蛋白質外膜將被同位素S35標記,而DNA核將不會被標記。
㈣ 高中生物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不是只要掌握好轉速就行,而是要掌握好時間,把握好火候。
建議結合實驗誤差分析來理解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實驗誤差分析也是高考的重要考點...。 具體可以網路 劉強博客
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後,上清液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下層沉澱物中不含放射性。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後,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澱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際上,實驗的最終結果顯示: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後,在離心的下層沉澱物中,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後,在離心的上層清液中,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沉澱物中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在此實驗中,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驗數據與理論數據之間存在著誤差呢?我們不妨來對此實驗過程進行一下誤差分析:
一、誤差的主要來源:
(一)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誤差來源:
1、在實驗中,35S標記的T2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後,在攪拌器中攪拌不充分,使吸附在大腸桿菌外被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沒有與大腸桿菌完全分離開,所以離心後下層沉澱物中存在放射性,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比理論值略低。
2、在實驗中,被35S標記的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後少量存在於沉澱物中,使沉澱物中出現放射性,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比理論值略低。
(二)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誤差來源:
1、在實驗中,32P標記的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的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細胞內增殖後釋放出來,經離心後分布於上清液,使上清液出現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2、在實驗中,仍然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後少量分布於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放射性,而下層沉澱物中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二、減小誤差的主要方法:
在此實驗中要減小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的誤差,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用被35S和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要控制好條件,使之讓T2噬菌體處於最適於侵染的環境中,達到充分侵染的目的。
2、嚴格控制好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的時間,時間過短未充分侵染,時間過長侵染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內的噬菌體增殖後釋放出來,都會使實驗誤差增大,故嚴格控制好時間是減小誤差的關鍵因素之一。
3、在攪拌器中攪拌時一定要迅速、充分,使被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與大腸桿菌完全分離開,減小誤差。
綜合練習題: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澱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際上,實驗的最終結果顯示:在離心上層液體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
(1)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所體現的實驗方法是。
(2)在理論上,上層液體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
(3)由於實驗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
a、在實驗中,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層液的放射性含量,其原因是。
b、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是否是誤差的來源呢?。理由是:。
(4)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
(5)請設計一個方法,來大量制備用35S標記的噬菌體(簡要說明)。
答案:(1)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2)噬菌體將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腸桿菌內(3)a、升高;噬菌體在大腸桿功菌內增殖後釋放出來,經離心後分布於上清液。b、是;沒有侵入大腸桿菌的噬菌體經離心後分布於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放射性(4)DAN是遺傳物質(5)先用35S的培養基培養標記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侵染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
㈤ 生物必修一實驗匯總
位置不夠,給我郵箱,我給你發
高中生物必修一實驗歸納
實驗一 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1、高倍鏡的使用步驟:(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3)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如果光線較暗時,可用凹面反光鏡來對光,同時選用較大的光圈;如果光線明亮時,可用平面反光鏡來對光,同時選用較小的光圈。(4)調節細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換用高倍鏡後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鏡和高倍鏡的區別:
透鏡大小 鏡頭長短 視野亮度 物像大小 細胞數量
低倍鏡 小 短 亮 小 多
高倍鏡 大 長 暗 大 少
3、污點位置的判斷: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目鏡、物鏡、所觀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線上的,只要分別轉動鏡頭或移動玻片標本,看污物是否隨之而動,就可做出正確判斷。
實驗二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一)可溶性還原糖的檢測和觀察
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
斐林試劑與可溶性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這種試劑要現配現用。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與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勻混合生成藍色Cu(OH)2,Cu(OH)2與可溶性還原糖發生反應。
澱粉、蔗糖等不能與斐林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2、實驗過程:
選材(應選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淺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 研磨過濾 組織樣液 加入斐林試劑(現配現用) 搖勻
水浴加熱 觀察顏色反應(淺藍色 棕色 磚紅色沉澱)。
(二)脂肪的檢測和觀察
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
蘇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質染成橘黃色
蘇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質染成紅色
2、實驗過程
選材(選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較好) 浸泡 製作花生子葉臨時轉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會導致觀察時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滴3滴蘇丹Ⅲ染液染色 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洗浮色 顯微鏡觀察(先用低倍鏡,找到子葉最薄處,並移到視野中央,再換高倍鏡,調整細焦螺旋觀察,可見已著色的脂肪顆粒)。
(三)蛋白質的檢測和觀察
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
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在鹼性溶液中,Cu2+與蛋白質發生反應)
雙縮脲試劑A液: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
雙縮脲試劑B液:質量濃度為0.01g/mL的CuSO4溶液
2、實驗過程
選材(豆漿或雞蛋蛋白) 取組織樣液加入試管中 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
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 搖勻觀察,出現紫色。
(四)澱粉的檢測和觀察
1、實驗原理及化學試劑:澱粉遇碘變藍。
2、實驗過程:選用富含澱粉的植物組織(如馬鈴薯) 將組織樣液注入試管
滴加碘液 觀察顏色反應。
實驗三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1、實驗原理:甲基綠將細胞核中的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細胞質中的RNA染成紅色,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鹽酸的作用: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於DNA與染色劑結合。
2、實驗過程:
取口腔上皮細胞製片 鹽酸水解 沖洗塗片 染色 觀察(先用低倍鏡,後用高倍鏡)。
3、實驗結果:真核的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RNA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少量存在於細胞核中。
實驗四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1、實驗原理
高等綠色植物的葉綠體存在於葉片中。葉綠體一般是綠色的橢球或球形,它的形態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鏡觀察。
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可用高倍鏡觀察。
2、實驗過程
(1)觀察葉綠體:製作蘚類葉片(或菠菜葉下表皮)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低倍顯微鏡到高倍顯微鏡),注意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繪圖。
(2)觀察線粒體:製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找到觀察的對象後移到視野中央,再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內藍綠色小顆粒即是線粒體,觀察其形態和分布。
實驗五 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一)實驗目的與原理
生物膜(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即對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有選擇性,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小分子和離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玻璃紙(或雞腸衣、雞蛋卵殼膜、透析膜)是一種半透膜。
擴散:某種物質的分子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移動的過程。
(二)材料用具
質量分數為15%的硫酸銅溶液,質量分數為30%的蔗糖溶液,蒸餾水,紅墨水;250mL燒杯,長頸漏斗,鐵架台,玻璃紙(或雞腸衣、雞蛋東卵殼膜、透析膜),棉線。
(三)方法步驟
1、取兩個長頸漏斗,分別在漏鬥口處封上一層玻璃紙;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銅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並加入少許紅墨水,使其略呈紅色;
3、將兩個漏斗分別浸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在兩漏斗的液面處做標記;
4、靜置一段時間後,觀察燒杯中蒸餾水顏色的變化及長頸漏斗的液面變化,並將觀察結果填入下表。
實驗步驟 裝置A 裝置B
實驗現象 蒸餾水顏色 變藍 不變
長頸漏斗液面變化 下降 上升
結果分析 長頸漏斗中的銅離子和水分子通過玻璃紙進入燒杯內的蒸餾水中。 水可以通過玻璃紙向漏斗內擴散,而蔗糖和紅墨水的染料分子不能透過玻璃紙。
(四)討論
如果將玻璃紙換成塑料膜,裝置A、B中的蒸餾水的顏色將都不發生變化。原因是因為塑料膜不是半透膜。
實驗六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實驗原理
當細胞液的濃度低於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由於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收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即發生質壁分離。
當細胞液的濃度大於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液泡中,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地恢復成原來的狀態,即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常用的化學試劑:0.3g/mL蔗糖溶液。(試劑濃度越高,發生現象就越明顯。但如果試劑濃度過高,則細胞會因為過度失水而死亡,不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二、實驗過程
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顯微鏡觀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質層的位置
滴入蔗糖溶液 顯微鏡觀察(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滴入清水 顯微鏡觀察(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實驗七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一、實驗原理
澱粉遇碘後,形成紫藍色絡合物。澱粉酶可以使澱粉逐步水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這兩種物質遇碘後,形成紫藍色的復合物,但是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二、實驗過程
(一)探究溫度對澱粉酶活性的影響
序號 項目 試管1 試管2 試管3
1 注入可溶性澱粉液 2 mL 2 mL 2 mL
2 置於不同溫度的條件下 60℃左右的熱水中 沸水中 冰塊中
時間 5min 5min 5min
3 注入澱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4 振盪搖勻保持各自的溫度 5 min 5 min 5 min
5 加入碘液 1滴 1滴 1滴
6 觀察顏色變化 不變藍 變藍 變藍
(二)探究pH對澱粉酶活性的影響
順
序 項目 試管
1 2 3
1 注入可溶性澱粉溶液 2mL 2mL 2mL
2 注入蒸餾水 1mL
3 注入5%氫氧化鈉溶液 1mL
4 注入5%鹽酸溶液 1mL
5 注入新鮮的澱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6 保溫60℃時間 5min 5min 5min
7 注入斐林試劑 2mL 2mL 2mL
8 隔水煮沸 1min 1min 1min
9 實驗現象 有磚紅色沉澱產生 無 無
三、結論:酶的活性受溫度和pH的影響。
實驗八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實驗原理
酵母菌屬於真核單細胞生物,在有氧、無氧條件下都能生存,屬於兼性厭氧菌。可用於探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通過控制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的呼吸產物。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因此可用這兩種溶液來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的CO2產生情況。
橙色的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可用來檢測乙醇的產生情況。
二、實驗過程
1、酵母菌培養液的配製:目的是保證酵母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正常生活。
兩份:10g新鮮食用酵母菌+240mL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液。
2、檢測CO2的產生
安裝好實驗裝置:如下圖
甲 乙
甲圖用於檢測有氧條件下CO2的產生;乙圖用於檢測無氧條件下CO2的產生。
裝置甲設置左邊第一個錐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氣中的CO2。
裝置乙的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這樣做的目的是是空氣中殘余的O2消耗盡。
甲、乙裝置石灰水都變混濁,裝置甲混濁快且程度高。
得出結論: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CO2比無氧條件下產生的CO2多。
3、檢測酒精的產生
A試管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濾液+溶有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混合均勻):顏色不變。
B試管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濾液+溶有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混合均勻):顏色變灰綠色。
得出結論: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不產生酒精,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酒精。
實驗九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一、實驗原理
剪碎葉片並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壞葉表皮、細胞壁、細胞膜、液泡膜,使研磨充分。
葉綠體中的色素都能夠溶解於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加入碳酸鈣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壞。
綠葉中的各種色素都能溶解於層析液中,但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這樣,各種色素會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因擴散速度不同而分離開。
二、實驗步驟
①提取綠色葉片中的色素(研磨綠葉,同時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無水乙醇,過濾得到色素濾液);②制備濾紙條;③畫濾液細線;④利用層析液分離色素;⑤觀察實驗結果。
三、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葉片要新鮮,顏色要深綠。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濾液收集後,要及時用棉塞將試管塞緊,以免濾液揮發。④濾液細線不僅細、直,而目含有比較多的色素(可以畫二三次)。⑤濾紙上的濾液細線不能浸入層析液,否則色素會溶解在層析液中。
四、實驗結果
濾紙條上色素帶有四條,分別是(由上到下)
橙黃色的胡蘿卜素;黃色的葉黃素;
藍綠色的葉綠素a;黃綠色的葉綠素b。
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統稱為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葉綠素a和葉綠素b通常為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說明: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③葉綠素a,色素帶最寬的也是③葉綠素a;含量最少(色素帶最窄)的是①胡蘿卜素,擴散速度最快的也是①胡蘿卜素;擴散速度最慢的是④葉綠素b;相鄰兩條色素帶之間距離最遠的是①胡蘿卜素和②葉黃素,最近的是③葉綠素a和④葉綠素b。
實驗十 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一、實驗原理
在相同時間內,物質擴散進細胞的體積與細胞的總體積之比可以反映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用含酚酞的不同大小的瓊脂塊模擬不同大小的細胞,酚酞與NaOH相遇,呈紫紅色,以紫紅色出現的深度,模擬物質擴散進細胞的快慢。
二、方法步驟
將瓊脂塊切成三種正方形——用NaOH浸泡10min——觀察各塊切面上NaOH的深度。
三、實驗結論
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少;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少。
四、相關知識
制約細胞體積的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是兩者成反比,細胞體積越小,其相對表面積越大,細胞與周圍環境交換物質的能力越大。二是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一個細胞中二者體積之比一般為1/3,細胞核所含遺傳信息有一定限度,對細胞活動的控制能力有一定限度。三是細胞內物質的交流受細胞體積制約,細胞體積過大,會影響物質流動速度,細胞內的生命活動就不能靈敏地控制和緩沖。
《生物》必修一知識歸納
(一)走近細胞
一、 比較原核與真核細胞(多樣性)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 較小(1—10um) 較大(10--100 um)
細胞核 無成形的細胞核,核物質集中在核區。無核膜,無核仁。DNA不和蛋白質結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有核仁。DNA不和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細胞質 除核糖體外,無其他細胞器 有各種細胞器
細胞壁 有。但成分和真核不同,主要是肽聚糖 植物細胞、真菌細胞有,動物細胞無
代表 放線菌、細菌、藍藻、支原體 真菌、植物、動物
二、生命系統的層次性
植:營養、保護、機械、輸導 植:根、莖、葉
細胞 組織 分泌 器官 花、果、種
動:上皮、結締、肌肉、神經 動:心、肝……
運動、循環
消化、呼吸 病毒
系統(動) 個體 單細胞 種群 群落
泌尿、生殖 多細胞
神經、內分泌
非生物因素 Ⅰ號
生態系統 生產者 生物圈
生物因素 消費者 Ⅱ號
分解者
三、細胞學說內容(統一性)
○從人體的解剖和觀察入手:維薩里、比夏
○顯微鏡下的重要發明:虎克、列文虎克
○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施來登、施旺
1. 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 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在修正中前進: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註:現代生物學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 細胞學說 2.1859年 達爾文 進化論 3.1866年 孟德爾 遺傳學
四、結論
除病毒以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組成細胞的分子
基本:C、H、O、N (90%)
大量:C、H、O、N、P、S、(97%)K、Ca、Mg
元素 微量:Fe、Mo、Zn、Cu、B、Mo等
(20種) 最基本:C,占乾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物質 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基礎 水:主要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動離不開水
無機物 無機鹽: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 蛋白質:生命活動(或性狀)的主要承擔者/體現者
核酸:攜帶遺傳信息
有機物 糖類:主要的能源物質
脂質:主要的儲能物質
一、蛋白質 (占鮮重7-10%,乾重50%)
結構 元素組成 C、H、O、N,有的還有P、S、Fe、Zn、Cu、B、Mn、I等
單體 氨基酸 (約20種,必需8種,非必需12種)
化學結構 由多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多肽。
多肽呈鏈狀結構,叫肽鏈。一個蛋白質分子含有一條或幾條肽鏈。
高級結構 多肽鏈形成不同的空間結構,分二、三、四級。
結構特點 由於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次序不同,於是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極其多樣的。
功能 ○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決定了它的特異性/功能多樣性。
1.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如細胞膜、染色體、肌肉中的蛋白質;
2. 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如各種酶;
3. 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如血紅蛋白、載體蛋白;
4. 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等;
5. 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如抗體。
備注 ○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叫肽鍵。
○各種蛋白質在結構上所具有的共同特點(通式):
1. 每種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同一碳原子上;
2. 各種氨基酸的區別在於R基的不同。
○ 變性(熟雞蛋)&鹽析&凝固(豆腐)
計算 ○由N個aa形成的一條肽鏈圍成環狀蛋白質時,產生水/肽鍵 N 個;
○N個aa形成一條肽鏈時,產生水/肽鍵 N-1 個;
○N個aa形成M條肽鏈時,產生水/肽鍵 N-M 個;
○N個aa形成M條肽鏈時,每個aa的平均分子量為α,那麼由此形成的蛋白質
的分子量為 N×α-(N-M)×18 ;
二、核酸
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
元素組成 C、H、O、N、P等
分類 脫氧核糖核酸(DNA雙鏈) 核糖核酸(RNA單鏈)
單體
成分 磷酸 H3PO4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含氮
鹼基 A、G、C、T A、G、C、U
功能 主要的遺傳物質,編碼、復制遺
傳信息,並決定蛋白質的合成 將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
蛋白質。
存在 主要存在於細胞核,少量在線粒
體和葉綠體中。甲基綠 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吡羅紅
△ 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三、糖類和脂質
元素 類別 存在 生理功能
糖類 C、H、O 單糖 核糖C5H10O5 主細胞質 核糖核酸的組成成分;
脫氧核糖C4H10O5 主細胞核 脫氧核糖核酸的組成成分;
六碳糖:葡萄糖
C6H12O6、果糖等 主細胞質 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70%以上);
二糖
C12H22O11 麥芽糖、蔗糖 植物
乳糖 動物
多糖 澱粉、纖維素 植物 (細胞壁的組成成分),
重要的儲存能量的物質;
糖原(肝、肌) 動物
脂質 C、H、O
有的 還有N、P 脂肪 動、植物 儲存能量、維持體溫恆定;
類脂/磷脂 腦、豆 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膽固醇 動物 動物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 促性器官發育和第二性徵;
維生素D 促進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 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四、鑒別實驗
試劑 成分 實驗現象 常用材料
蛋白質 雙縮脲 A: 0.1g/mL NaOH 紫色 大豆
雞蛋
B: 0.01g/mL CuSO4
脂肪 蘇丹Ⅲ 橘黃色 花生
還原糖 班氏(加熱) 磚紅色沉澱 蘋果、梨、白蘿卜
澱粉 碘液 I2 藍色 馬鈴薯
○具有還原性的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
五、無機物
存在方式 生理作用
水
結合水4.5%
自由水95% 部分水和細胞中
其他物質結合。 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絕大部分的水以
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 1.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2.參與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
3.水是細胞生活的液態環境;
4.水的流動,把營養物質運送到細胞,並把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
無機鹽 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如K+、
Ca2+、Mg2+、Cl--、PO2+等 1.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
2.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3.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酸鹼平衡;
六、小結
化合 有機組合 分化
化學元素 化合物 原生質 細胞
○原生質 1.泛指細胞內的全部生命物質,但並不包括細胞內的所有物質,如細胞壁;
2.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為核酸、蛋白質(和脂類);
3.動物細胞可以看作一團原生質。
○細胞質 : 指細胞中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質。
○原生質層:成熟的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為一層半透膜。
(三)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植物特有): 纖維素+果膠,支持和保護作用
成分:脂質(主磷脂)50%、蛋白質約40%、糖類2%-10%
細胞膜
作用:隔開細胞和環境;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間信息交流;
真核 基質: 有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等
細胞 細胞質 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分工:線、內、高、核、溶、中、葉、液、
細胞器
協調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生物膜系統
核膜:雙層膜,分開核內物質和細胞質
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流和信息交流
細胞核 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一、 細胞器 差速離心:美國 克勞德
線粒體 葉綠體 高爾基體 內質網 液泡 核糖體 中心體
分布 動植物 植物 動植物 動植物 植物和某
些原生動物 動植物 動物低等植物
形態 橢球形、棒形 扁平的球形或橢球形 大小囊泡、扁平囊 網狀 橢球形粒狀小體
結構 雙層膜,有少量DNA 單層膜,形成囊泡狀和管狀,內有腔 沒有膜結構
嵴(TP酶復合體)、基粒、基質 基粒(類體)、基質(片層結構)、酶 外連細胞膜,內連核膜 液泡膜、細胞液 蛋白質、RNA、和酶 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場所 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細胞分泌,
成細胞壁 提供合成、運輸條件 貯存物質,調節內環境 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與有絲分裂有關
備注 在核仁
形成
△ 細胞器是指在細胞質中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執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結構單位,
三、協調配合 分泌蛋白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羅馬尼亞 帕拉德
有機物、O2
葉綠體 線粒體
能量、CO2
基因調控 初步合成 加工 修飾
細胞核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胞外
氨基酸 肽鏈 一定空間結構
○生物膜系統:細胞器膜 + 細胞膜 + 核膜等形成的結構體系
四、細胞核 = 核膜(雙層) + 核仁 + 染色質 + 核液
美西螈實驗、蠑螈橫縊實驗、變形蟲實驗、傘藻嫁接與移植實驗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代謝活動和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 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周期不同階段相互轉變的形態結構。
DNA 螺旋
○ + = 核小體(串珠結構) 染色質 30nm纖維
組蛋白 非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圓筒形) 2-10um染色單體(圓柱狀、桿狀)
二、樹立觀點(基本思想)
1.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對應 功能的存在○結構和功能相統一 2.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1.各種細胞器既有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
2.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體現細胞各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
○生物的整體性: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組成一個整體的時才能體現出生命現象。
1.結構:細胞的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如分布在細胞質的內質網內連核膜,外接細胞膜。
2.功能:細胞的不同結構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卻是協調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
3.調控: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其DNA通過控制蛋白質類物質的合成調控生命活動。
4.與外界的關繫上:每個細胞都要與相鄰細胞、而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的細胞都要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轉換。
六、總結
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四)細胞物質的運輸
○科學家研究細胞膜結構的歷程是從物質跨膜運輸的現象開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結構的基礎,現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結構的線索。人們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假說,又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來修正假說,其中方法與技術的進步起到關鍵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質和糖類
結構:單位膜(三明治)→ 流動鑲嵌模型
細胞膜 特性 結構特點:具有相對的流動性
生理特性:選擇透過性(對離子和小分子物質具選擇性)
保護作用
功能 控制細胞內外物質交換
細胞識別、分泌、排泄、免疫等
㈥ 高中生物要記住的細菌和它們的作用
藍細放乳支,真酵霉(順口溜:藍細放乳汁,真叫美)前邊是原核,後邊是真核的
藍藻,細菌,放射線菌,乳酸菌,支原體軍,
真菌,酵母菌,黴菌
㈦ 高中生物里用到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有哪些
1.光合作用中釋放出的氧來自水還是二氧化碳: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這個問題,證明得到氧全部來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用大腸桿菌t2噬菌體作為試驗材料,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35和放射性同位素p32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菌.然後用t2噬菌體分別浸染上述細菌,從而制備出dna中含有p32或蛋白質中還有s35的噬菌體.接著,他們分別用被p32或s35標記的t2噬菌體去感染未被標記的細菌,經過短時間的保溫,用攪拌器攪拌,離心,這時,離心管的上清液中就會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澱物中則含有被感染的細菌.從而證明dna才是真正的遺傳物質!
3.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途徑標記的c的放射性同位素,從而證實c4植物光合作用中的c4途徑發生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內,c3途徑發生在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內,兩者共同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
4.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科學家在豚鼠的胰臟腺細胞中注射h3標記的亮氨酸結果別標記的氨基酸分別出現在附著於內質網上的核糖體,高爾基體,細胞膜.從而證明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是有聯系的
5.用含有15n標記的nh4cl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讓它繁殖幾代,再將它轉移到14n普通培養液中.然後在不同時刻收集它並提取dna,再將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記錄dna位置.這個是來證明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
㈧ 高中生物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標記蛋白質外殼的,上清液的放射性高,因為S35主要存在於蛋白質外殼中;
標記DNA的,沉澱中的放射性高,因為噬菌體侵染細菌後,將遺傳物質注射到了細菌的細胞中,離心後,細菌細胞比較沉,所以沉澱到了下面。
㈨ 高中生物學史理論總結科學家做了什麼實驗,驗證了什麼
詳細的總結:
一、細胞學說:
維薩里 揭示了人體在器官水平的結構。
比夏 指出器官低一層次的結構-組織。
羅伯特·虎克 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細胞的發現者、命名者。 列文·虎克 用自製顯微鏡觀察了不同形態的細菌、紅細胞和精子等。
馬爾比基 用顯微鏡廣泛觀察了動植物微細結構。
施萊登& 施旺 通過研究植物的生長發育,首先提出了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
本單位。 提出「細胞學說」
魏爾肖 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修正「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的意義: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
二、細胞世界探微三例
克勞德 採用不同的轉速對破碎的細胞進行離心的方法,將細胞內的不
同組分分開。
德迪夫 發現某種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內,當膜破裂後,酶得以釋放。這
層膜經其他科學家證實存在,並命名此細胞器為「溶酶體」。
帕拉德 發現了核糖體、線粒體的結構,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的合成、 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同位素示蹤)。
上述事例說明:科學研究離不開探索精神、理性思維和技術手段的結合。
三、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歐文頓 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其中脂溶性物質比非
脂溶性物質更易進入細胞膜。由此提出膜是脂質組成的。
兩位荷蘭科學家 提出細胞中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羅伯特森 提出所有生物膜均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描述生物膜為「靜態統一結構」。
桑格、尼克森 提出「流動鑲嵌模型」。
四、酶的本質
巴斯德 提出釀酒中的發酵是由於酵母菌的存在,沒有活細胞的參
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的。
李比希 提出引起發酵的是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只有在酵母菌
死亡並被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 證實酵母菌中存在引起發酵的物質,稱之為「釀酶」。
薩姆納 認為酶是蛋白質、並證明脲酶是蛋白質。
切赫、奧特曼 發現少數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五、光合作用
薩克斯 在法國科學家首次分離出葉綠素後發現葉綠素集中在一個更小的
結構中,後來人們稱之為「葉綠體」。
普利斯特 通過實驗證實植物可以更新因蠟燭燃燒或小鼠呼吸而變得
污濁的空氣,但忽略了光對植物更新空氣的作用。
英格豪斯 發現普利斯特的實驗只有在光照下才能成功;植物體只有
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
梅耶 根據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提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把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
薩克斯 葉片半遮光處理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氧氣還有澱粉。
魯賓、卡門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證實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卡爾文 同位素標記法&對照法研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探明了二氧化碳在 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即「卡爾文循環」。
六、植物細胞全能性:
斯圖爾德 對胡蘿卜韌皮部細胞進行植物組培,形成新植株,證實了高度分化
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這就是細胞全能性。
七、豌豆雜交實驗:
孟德爾 用統計學的方法、假說演繹法提出了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
定律。
1、在觀察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性狀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說:
(1)生物性狀由遺傳因子決定。
(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包括純合子、雜合子。
(3)生物體形成配子時遺傳因子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對遺傳因
子中的一個。
(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2、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
設計了測交實驗,驗證了他的假說。
3、設計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對性狀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並設計測交實驗
驗證,提出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基因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
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配
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形成配子時,
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 的遺傳因子
自由組合。
註:丹麥生物學家約翰遜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做「基因」,並提出了表現形和基因型的概念。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證明:
薩頓 用蝗蟲細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發現基因與染
色體的行為有驚人的一致性。因此得出推論:「基因是由染色體攜
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在染色體上,因為基
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這是典型的「類比推理
法」。
摩爾根 此人不相信孟德爾的遺傳理論,也對薩頓假說持懷疑態度。
他以果蠅為實驗材料,發現果蠅眼色和性染色體相關。通過假說演繹、
實驗(測交)的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他還發明了測定基因位
於染色體上相對位臵的方法,並繪出了第一個果蠅各種基因在染色體
上的相對位臵,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現代解釋: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雜合體內,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在減數分裂生成配子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
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
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
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八、紅綠色盲症:
道爾頓 發表了《論色盲》,成為第一個發現色盲症的人。
九、探究DNA的本質:
格里菲斯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得出推論:被加熱殺死的S型菌中,必然有
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這種轉化因子將無
毒性的R型活菌轉化為有毒的S型活菌。
艾弗里 將S型菌內物質進行提純鑒定,將不同物質分別放入R型活菌培養
基內,發現只有加入DNA的培養基內長有S型活菌。如果用DNA
酶分解從S型菌內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細菌發生轉化。由此
得出結論: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因為
DNA提純度不是很高,故有人對實驗結論表示懷疑。)
赫爾希、蔡斯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實驗表明:噬菌體侵染細菌時,DNA進入
到細菌的細胞中,而蛋白質外殼仍留在外邊。因此,子代噬菌體的各
種性狀,是通過親代的DNA遺傳的。DNA才是真正的遺傳物質。
註:後來的研究表明,RNA也可作為遺傳物質。因此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沃森 &克里克 通過物理模型法構建了DNA分子的模型:將磷酸-脫氧核糖骨架
安排在螺旋外部,鹼基安排在螺旋內部的雙鏈螺旋。根據查哥夫(奧
地利)的信息,A=T,C=G。
、
十、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拉馬克 1、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來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
3、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徵的形成都是由於用盡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斷進化的,並且對生物進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釋。它揭示了生命現象的統一性是由於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生物界千差萬別的種類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從而大大促進了生物
學各個分支學科的發展。他著有《物種起源》一書。
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未能正確解釋遺傳變異的本質,這是他提出的進化論的局限性。
註:(1)遺傳與變異的作用:
遺傳:微小變異得到積累加強
變異:具有不定向性,為自然選擇提供大量原材料。
(2)達爾文對生物進化的解釋:
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內因: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自然選擇是一個長期、緩慢、連續的過程。
(3)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意義與不足:
意義:能夠解釋生存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不足:不能對遺傳變異本質做出科學解釋
對進化的解釋局限在個體;
強調物種形成是漸變的結果,不能很好解釋物種大爆發等現象。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1)(2)生物進化的研究以種群為單位
註:(1)突變和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
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3)能夠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基因交流(交配)並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
稱為物種。
(4)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叫隔離。隔離是物種
形成的必要條件。
(5)不同物種間、生物與無機環境間在相互影響中(競爭、互助)不斷進化和發展,
這就是共同進化。
(6)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
(7)有人主張:中性突變(無利也無害)的積累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十一、激素的發現:
沃泰默 通過實驗發現:把稀鹽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腸腸腔內,會引起胰腺分泌胰
液。若直接將稀鹽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則不會引起胰液的分泌。他進而切
除了通向該段小腸的神經,只留下血管,再向腸內注入稀鹽酸時,發現
這樣仍能促進胰液分泌。他的解釋是:這是一個十分頑固的神經反射。
(因小腸上微小的神經難以剔除干凈)
斯他林&貝利斯 提出假設:這不是神經反射而是化學調節-在鹽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
可能產生了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進入血液後,隨血流到達胰腺,引
起胰液的分泌。為此做的實驗是: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
成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條狗的靜脈中,發現能促進胰腺分泌胰液。這證實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他們將這種物質稱為「促胰液素」,這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
十二、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達爾文 結論:單側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產生某種刺激,當這種刺激傳遞到下
部的伸長區時,會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詹森 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拜爾 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麴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
不均勻造成的。
註:這些實驗初步證明尖端產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的分布不 均勻造成了胚芽鞘的彎麴生長。
溫特 通過實驗進一步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他認
為這可能是一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1934年 科學家首先從人尿中分離出生長素,命名為吲哚乙酸(IAA)
十三、能量流動特點的發現:
林德曼 對一個結構相對簡單的天然湖泊-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了定量
分析,發現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㈩ 高中生物的實驗方法 具體到一些著名實驗
常規實驗方法:
(1)顯微觀察法,如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等。
(2)觀色法,如觀察動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遺傳等。
(3)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示蹤法),如噬菌體浸染細菌的實驗,用18O2和14CO2追蹤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轉移途徑的實驗等。
(4)等組實驗法,如小麥澱粉酶催化澱粉水解的實驗,發現生長素的燕麥胚芽鞘實驗等。
(5)加法創意法,如用飼喂法研究甲狀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動物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6)減法創意法,如用閹割法、手術摘除法、注射法、器官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實驗,雌蕊受粉後除去正在發育著的種子等。
(7)雜交實驗法,如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的植物雜交、測交的實驗,小麥的雜交等。
(8)化學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對Ca和Si選擇性吸收,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等。
(9)理論分析法,如大、小兩種草履蟲競爭的實驗,植物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的實驗,植物向光性實驗等。
(10)模擬實驗法,如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分離定律的模擬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