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補體主要存在於血清中,是一種具有免疫作用的蛋白質。
補體系統可通過3條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途徑被激活,從而發揮調理吞噬、裂解細胞、介導炎症、免疫調節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中和病毒;細胞溶解作用;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等。
Ⅱ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活性
補體的生物學活性主要有:
(1)細胞溶解作用。
(2)促進抗體中和及溶解病毒。補體可明顯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可溶解滅活某些病毒。
(3)介導調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
(4)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
(5)清除免疫復合物是補體重要的功能,經典途徑可防止形成大的免疫復合物,旁路途徑可增加免疫復合物的溶解性。
(2)補體如何被激活發揮生物學作用擴展閱讀
補體活化途徑大致可分為兩種途徑,第一補體途徑和第二途徑,第二途徑亦稱為代替途徑。據說第二途徑與彼列莫等所提倡的備解素系統據說是同一途徑,與第一補體途徑相比,可由更單純的物質引起,在比較低等的動物中也能看到。
補體在溶菌或溶血反應時被激活的過程中,11種成分可分為3個功能單位,即:識別單位:包括C1q、C1r、C1s;活化單位:包括C2、C3、C4,膜攻擊單位:包括C5、C6、C7、C8和C9。
同一功能單位的補體成分彼此間有化學親和性,激活後可相互結合在一起,共同執行使細胞溶解這一生物學功能。因此,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可分為識別、活化和膜攻擊3個階段。這3個階段一般在靶細胞膜的3個不同部位進行。
補體在激活過程中C2、C3、C4、C5均分別裂解成2個或2個以上的片段,分別標以a、b等符號,如 C3a、C3b、C3c等。其中C2b、C3b、C4b、C5b直接或間接結合在靶細胞上,以固相的形式參與溶細胞過程,C3a、C5a游離在液相。
補體在激活過程中, C5、C6、C7經活化後還可聚合成 C567.並與C3a、C5a一起發揮特殊的生物學功能.
參與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成分包括C1-C9。按其在激活過程中的作用,人為地分成三組,即識別單位(Clq、Clr、Cls)、活化單位(C4、C2、C3)和膜攻擊單位(C5-C9),分別在激活的不同階段即識別階段、活化階段和膜功擊階段中發揮作用。
Ⅲ 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補體系統可通過3條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途徑被激活,從而發揮調理吞噬、裂解細胞、介導炎症、免疫調節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中和病毒;細胞溶解作用;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等。
補體C3(C3)和補體C4(C4)在血清中的含量高於其他補體分子,二者在完成補體系統的多種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測定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病因探討具有重要作用。
(3)補體如何被激活發揮生物學作用擴展閱讀:
補體的組成
脊椎動物血液或新鮮制備的血清中存在的血清蛋白質系統,由血漿補體成分、可溶性和膜型補體調節蛋白、補體受體等30餘種糖蛋白組成,是一個具有精密調控機制的蛋白質反應系統。
或多分子系統,包括可溶性蛋白、膜結合性蛋白和補體受體,故稱為補體系統。根據補體系統各成分的生物學功能,可將其分為補體固有成分、補體調控成分和補體受體(CR)。
Ⅳ 補體系統的生物學作用
一、細胞毒作用 補體通過經典途徑和旁路途徑的激活導致靶細胞的溶解。這種補體介導的溶菌、溶細胞作用是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禦手段。補體系統激活後可使各種血細胞、病毒感染細胞及病原微生物等各種靶細胞裂解。其中對革蘭氏陰性苗的溶菌作用比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溶菌作用大得多,這可能與其細胞的結構有關。某些自身免疫病可引起自身細胞的裂解,從而導致自身組織的損傷,也與補體的參與有關。
二、調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 抗原和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後,可與兩條激活補體的途徑中形成的C3b結合,即抗原-抗體-C3b,再藉助吞噬細胞和紅細胞表面的CR而與細胞結合,即C3b一端與免疫復合物結合,另一端與具有C3bR的細胞結合,C3b在抗原(靶細胞)和吞噬細胞或紅細胞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這種免疫復合物粘附到細胞表面,形成較大復合物的現象稱為免疫粘附。這種較大的聚合物,便於吞噬細胞的捕獲和吞噬清除。 如果C3b使免疫復合物與吞噬細胞結合,則能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稱之為補體的調理作用。這種調理作用對於全身性感染的細菌和真菌,可能是主要的防禦作用機制之一。
Ⅳ 補體的生物學作用表現為
補體是存在於正常人和動物血清與組織液中的一組經活化後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質補體激活過程依據其起始順序不同,可分為三條途徑:①從C1q-C1r2-C1s2開始的經典途徑(classic pathway),抗原-抗體復合物為主要激活物;②從C3開始的旁路途徑(alternative pathway),其不依賴於抗體;③通過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annan binding lectin, MBL)糖基識別的凝集素激活途徑(MBL pathway)。上述3條途徑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膜攻擊復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細胞效應。
補體的生物學效應有:1。增強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趨化性;2。增加血管的通透性;3。中和病毒;4。細胞溶解作用;5。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
Ⅵ 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補體是一類二十多種的血漿蛋白質,它的作用是免疫。補體蛋白質可以被病原體激活,聚合在一起形成補體復合體,嵌入病原體的細胞膜,使外界的離子和水進入細胞,最後使病原體膨脹,破裂死亡。這些活化的補體分子,包括已經裂解的碎片,還能吸引巨噬細胞前來將其吞噬。
Ⅶ 補體系統經過什麼途徑來活化
正常情況,補體以未活化形式儲存於體液中,當受到不同激活物作用後可以遵循不同激活途徑依次被激活,形成級聯反應,參與機體免疫作用。
補體系統的活化依據其起始的順序不同,一般可分為三條途徑,即:
1.經典途徑是利用抗原抗體復合物作為激活劑,介導C3活化,然後逐次激活C4、C2、C3等等進行免疫反應,介導溶菌溶細胞作用。
2.替代途徑(旁路途徑)是通過病原微生物膜表面物質進行激活,主要是細菌細胞壁成分,如肽糖、脂多糖等,首要啟動因子是C3,其次由B、D因子逐步參與逐步反應。此途徑也被稱為第二途徑,而且不依賴抗體的生成,當患者在感染早期,就可見該機制活化,從而抵禦外界環境干擾。
3.MBL途徑是指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結合至細菌啟動的途徑。其誘導物或激活劑是機體的炎症反應急性期時相性蛋白產生的MBL與細菌甘露醇殘基結合後啟動C4開始活化,參與機體抵禦作用。
因此,通過不同激活劑啟動對應因子可以介導不同的激活途徑,主要功能是溶菌溶細胞作用,當機體抗感染過程中,首先活化和發揮作用的是旁路途徑和MBL途徑。而在特異性抗體產生時,經典途徑方可發揮作用。
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
Ⅷ 簡述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1、溶解靶細胞
2、促進吞噬
3、中和、溶解病毒
4、炎症介質作用
1. 溶解靶細胞
所有類型的細胞
有包膜病毒
2. 促進吞噬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
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
①免疫調理:補體裂解產物(C3b、C4b)與病原性微生物結合後,可促進吞噬細胞對其吞噬;
②免疫粘附:AgAbCco─C3b受體(CR1)─促進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清除
3. 中和病毒、溶解病毒──某些病毒表面存在C1受體;
4. 炎症介質作用
激肽樣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過敏毒素──C3a,C5a,使吞噬細胞易透過血管壁
趨化因子──C3a,C5a,C5b67使吞噬細胞集中於抗原周圍
Ⅸ 試述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過程
激活過程:
1、識別階段抗原與抗體結合後,C1q能識別抗體上的補體結合點,並與之結合。由於C1q的構型發生改變,可激活C1r和C1s;在Ca2+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1s。
2、活化階段C1s 將C4分解成小碎片的C4a 和大碎片的C4b,C4b可與細胞膜結合;C1s 激活C4後,再激活C2(分解成C2a和 C2b);C2b與C4b結合,形成有酶活性的C4b2b(C3轉化酶)。
C3被C4b2b裂解在C3a和C3b兩個片段,C3b與C4b2b相結合產生的C4b2b3b為經典途徑的C5轉化酶。
3、攻膜階段C5在 C4b2a3b的作用下裂解為C5a和C5b,C5b與細胞膜和 C6、C7結合,形成C5b67復合物,進而與 C8、C9分子聯結成 C5b6789復合體,即為攻膜復合體,造成細胞膜溶解。
(9)補體如何被激活發揮生物學作用擴展閱讀:
補體激活途徑:經典途徑
補體在溶菌或溶血反應時被激活的過程中,11種成分可分為3個功能單位,即識別單位:包括C1q、C1r、C1s;活化單位:包括C2、C3、C4;膜攻擊單位:包括C5、C6、C7、C8和C9。
同一功能單位的補體成分彼此間有化學親和性,激活後可相互結合在一起,共同執行使細胞溶解這一生物學功能。因此,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可分為識別、活化和膜攻擊3個階段。這3個階段一般在靶細胞膜的3個不同部位進行。
補體在激活過程中C2、C3、C4、C5均分別裂解成2個或2個以上的片段,分別標以a、b等符號,如 C3a、C3b、C3c等。其中C2b、C3b、C4b、C5b直接或間接結合在靶細胞上,以固相的形式參與溶細胞過程,C3a、C5a游離在液相。
補體在激活過程中, C5、C6、C7經活化後還可聚合成 C567.並與C3a、C5a一起發揮特殊的生物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