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信息學的定義是什麼

生物信息學的定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4 07:22:53

❶ 什麼是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學已成為當今世界科學的流行語。十年前,人們將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視為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前者可以了解生物及其功能,而後者可以了解計算機和基礎理論,這兩個領域之間似乎沒有交集。然而,這個新領域-生物信息學,是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學的完美結合。這種學科的結合也是一種必然趨勢。隨著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的實施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生物分析導致「遺傳數據爆炸」,從而產生數量的生物數據,而使用手動方法分析它們變得非常困難,這就是計算機科學可以拯救的方面。各種計算技術用於通過自動化過程更准確和有效地分析生物數據,因此,生物信息學可以被認為是用數據科學技術來解決醫學問題的學科。現已迅速發展成為當今生命科學最具吸引力的、重大的前沿領域。生物信息學為生物學、計算機科學、數學、信息科學等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為什麼要研究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應用可以在精準醫學和預防醫學領域中找到。精準醫學包括為個別患者定製的醫療保健技術,包括治療和實踐,發現個體的模式從而提高醫療水平。

生物信息學已被證明擁有巨大的潛力,以事先確定疾病,確定治療和幫助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憑借計算機科學的靈感和知識,基因技術,醫學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可以從治療個體患者到治癒整個人群。

生物信息學發展現狀

如今,很多生物醫葯學的研究機構都在產生海量的數據,而且希望通過計算生物學家來弄懂這些數據。因為完成一項大數據產出的實驗課題,必然需要耗費大量的心血和資金投入,但是如果不能分析、了解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那工作不能算真正完成。

因此,生物醫學研究的未來不僅依賴於可以設計出優秀實驗並產生高質量數據的實驗生物學家,還要依賴於會對產生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挖掘的計算生物學家。

❷ 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有什麼區別

一、專業性質不同

1、生物信息學:是研究生物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傳播,分析和解釋等各方面的學科,是,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新學科。

2、計算生物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是指開發和應用數據分析及理論的方法、數學建模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等,用於生物學、行為學和社會群體系統的研究的一門學科。

二、研究內容不同

1、生物信息學:通過綜合利用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而揭示大量而復雜的生物數據所賦有的生物學奧秘。

2、計算生物學:運用計算機的思維解決生物問題,用計算機的語言和數學的邏輯構建和描述並模擬出生物世界。

三、研究方法不同

1、生物信息學:以數據(庫)為核心,資料庫的建立,生物學數據的檢索,生物學數據的處理,生物學數據的利用:計算生物學。

2、計算生物學:各種計算方法已開始廣泛應用於葯物研究,以及研發創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疾病靶標和信息學分析系統等。同時,運用計算生物學,科學家有望直接破譯在核酸序列中的遺傳語言規律,模擬生命體內的信息流過程,從而認識代謝、發育、進化等一系列規律。

❸ 什麼是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以計算機為工具對生物信息進行儲存、檢索和分析的科學。它是當今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前沿領域之一,同時也將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核心領域之一。其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Genomics)和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兩方面,具體說就是從核酸和蛋白質序列出發,分析序列中表達的結構功能的生物信息。

❹ 生物信息學是干什麼的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研究生物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傳播,分析和解釋等各方面的學科,也是隨著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新學科。

它通過綜合利用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而揭示大量而復雜的生物數據所賦有的生物學奧秘。

生物信息學經歷的階段:

1、前基因組時代(20世紀90年代前) 這一階段主要是各種序列比較演算法的建立、生物資料庫的建立、檢索工具的開發以及DNA和蛋白質序列分析等。

2、基因組時代(20世紀90年代後至2001年) 這一階段主要是大規模的基因組測序,基因識別和發現,網路資料庫系統地建立和交互界面工具的開發等。

3、後基因組時代(2001至今)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完成,各種模式生物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生物科學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基因組學研究的重心由基因組的結構向基因的功能轉移。



(4)生物信息學的定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物信息學專業:

主幹課程: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基因組學、生物晶元原理與技術、蛋白質組學、模式識別與預測、資料庫系統原理、Linux基礎及應用、生物軟體及資料庫、Perl編程基礎等。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在各級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在研究和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涉及到生物信息學的相關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工作。

學生主要學習生物信息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相關科學實驗和科學思維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和統計學素養,具備生物信息的收集、分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好的業務素質。

網路-生物信息學

網路-生物信息學專業

❺ 什麼是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研究生物信息的採集、處理、存儲、傳播,分析和解釋等各方面的學科,也是隨著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新學科。它通過綜合利用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而揭示大量而復雜的生物數據所賦有的生物學奧秘

❻ 什麼是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
一, 生物信息學發展簡介

生物信息學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學的基礎上的,因此,要了解生物信息學,就

必須先對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研究生物細胞的生物大分子的結

構與功能很早就已經開始,1866年孟德爾從實驗上提出了假設:基因是以生物

成分存在[1],1871年Miescher從死的白細胞核中分離出脫氧核糖核酸(DNA),

在Avery和McCarty於1944年證明了DNA是生命器官的遺傳物質以前,人們

仍然認為染色體蛋白質攜帶基因,而DNA是一個次要的角色.

1944年Chargaff發現了著名的Chargaff規律,即DNA中鳥嘌呤的量與胞嘧

定的量總是相等,腺嘌呤與胸腺嘧啶的量相等.與此同時,Wilkins與Franklin

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了DNA纖維的結構.1953年James Watson 和Francis

Crick在Nature雜志上推測出DNA的三維結構(雙螺旋).DNA以磷酸糖鏈形

成發雙股螺旋,脫氧核糖上的鹼基按Chargaff規律構成雙股磷酸糖鏈之間的鹼基

對.這個模型表明DNA具有自身互補的結構,根據鹼基對原則,DNA中貯存的

遺傳信息可以精確地進行復制.他們的理論奠定了分子生物學的基礎.

DNA雙螺旋模型已經預示出了DNA復制的規則,Kornberg於1956年從大

腸桿菌(E.coli)中分離出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能使4種dNTP連接

成DNA.DNA的復制需要一個DNA作為模板.Meselson與Stahl(1958)用實驗

方法證明了DNA復制是一種半保留復制.Crick於1954年提出了遺傳信息傳遞

的規律,DNA是合成RNA的模板,RNA又是合成蛋白質的模板,稱之為中心

法則(Central dogma),這一中心法則對以後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的發展都起

到了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經過Nirenberg和Matthai(1963)的努力研究,編碼20氨基酸的遺傳密碼

得到了破譯.限制性內切酶的發現和重組DNA的克隆(clone)奠定了基因工程

的技術基礎.

正是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對生命科學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生物信息

學的出現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2001年2月,人類基因組工程測序的完成,使生物信息學走向了一個高潮.

由於DNA自動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DNA資料庫中的核酸序列公共數據量以每

天106bp速度增長,生物信息迅速地膨脹成數據的海洋.毫無疑問,我們正從一

個積累數據向解釋數據的時代轉變,數據量的巨大積累往往蘊含著潛在突破性發

現的可能,"生物信息學"正是從這一前提產生的交叉學科.粗略地說,該領域

的核心內容是研究如何通過對DNA序列的統計計算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DNA

序列,結構,演化及其與生物功能之間的關系,其研究課題涉及到分子生物學,

分子演化及結構生物學,統計學及計算機科學等許多領域.

生物信息學是內涵非常豐富的學科,其核心是基因組信息學,包括基因組信

息的獲取,處理,存儲,分配和解釋.基因組信息學的關鍵是"讀懂"基因組的核

苷酸順序,即全部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確切位置以及各DNA片段的功能;同時在

發現了新基因信息之後進行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和預測,然後依據特定蛋白質的

功能進行葯物設計[2].了解基因表達的調控機理也是生物信息學的重要內容,根

據生物分子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描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內在規律.它的研

究目標是揭示"基因組信息結構的復雜性及遺傳語言的根本規律",解釋生命的遺

傳語言.生物信息學已成為整個生命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生命科學研

究的前沿.

二,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信息學在短短十幾年間,已經形成了多個研究方向,以下簡要介紹一些

主要的研究重點.

1,序列比對(Sequence Alignment)

序列比對的基本問題是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符號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

性.從生物學的初衷來看,這一問題包含了以下幾個意義[3]:

從相互重疊的序列片斷中重構DNA的完整序列.

在各種試驗條件下從探測數據(probe data)中決定物理和基因圖

存貯,遍歷和比較資料庫中的DNA序列

比較兩個或多個序列的相似性

在資料庫中搜索相關序列和子序列

尋找核苷酸(nucleotides)的連續產生模式

找出蛋白質和DNA序列中的信息成分

序列比對考慮了DNA序列的生物學特性,如序列局部發生的插入,刪除(前

兩種簡稱為indel)和替代,序列的目標函數獲得序列之間突變集最小距離加權

和或最大相似性和,對齊的方法包括全局對齊,局部對齊,代溝懲罰等.兩個

序列比對常採用動態規劃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在序列長度較小時適用,然而對於海

量基因序列(如人的DNA序列高達109bp),這一方法就不太適用,甚至採用算

法復雜性為線性的也難以奏效.因此,啟發式方法的引入勢在必然,著名的

BALST和FASTA演算法及相應的改進方法均是從此前提出發的.

2, 蛋白質結構比對和預測

基本問題是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是密切相關的,一般認為,具有相似功能的蛋白質結構一般

相似.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長鏈,長度從50到1000~3000AA(Amino Acids),

蛋白質具有多種功能,如酶,物質的存貯和運輸,信號傳遞,抗體等等.氨基酸

的序列內在的決定了蛋白質的3維結構.一般認為,蛋白質有四級不同的結構.

研究蛋白質結構和預測的理由是:醫葯上可以理解生物的功能,尋找docking

drugs的目標,農業上獲得更好的農作物的基因工程,工業上有利用酶的合成.

直接對蛋白質結構進行比對的原因是由於蛋白質的3維結構比其一級結構

在進化中更穩定的保留,同時也包含了較AA序列更多的信息.

蛋白質3維結構研究的前提假設是內在的氨基酸序列與3維結構一一對應

(不一定全真),物理上可用最小能量來解釋.

從觀察和總結已知結構的蛋白質結構規律出發來預測未知蛋白質的結構.同

源建模(homology modeling)和指認(Threading)方法屬於這一范疇.同源建模用

於尋找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蛋白質結構(超過30%氨基酸相同),後者則用於比較

進化族中不同的蛋白質結構.

然而,蛋白結構預測研究現狀還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3, 基因識別,非編碼區分析研究.

基因識別的基本問題是給定基因組序列後,正確識別基因的范圍和在基因組

序列中的精確位置.非編碼區由內含子組成(introns),一般在形成蛋白質後被丟

棄,但從實驗中,如果去除非編碼區,又不能完成基因的復制.顯然,DNA序

列作為一種遺傳語言,既包含在編碼區,又隱含在非編碼序列中.分析非編碼

區DNA序列目前沒有一般性的指導方法.

在人類基因組中,並非所有的序列均被編碼,即是某種蛋白質的模板,已

完成編碼部分僅占人類基因總序列的3~5%,顯然,手工的搜索如此大的基因序

列是難以想像的.

偵測密碼區的方法包括測量密碼區密碼子(codon)的頻率,一階和二階馬爾

可夫鏈,ORF(Open Reading Frames),啟動子(promoter)識別,HMM(Hidden

Markov Model)和GENSCAN,Splice Alignment等等.

4, 分子進化和比較基因組學

分子進化是利用不同物種中同一基因序列的異同來研究生物的進化,構建進

化樹.既可以用DNA序列也可以用其編碼的氨基酸序列來做,甚至於可通過相

關蛋白質的結構比對來研究分子進化,其前提假定是相似種族在基因上具有相似

性.通過比較可以在基因組層面上發現哪些是不同種族中共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早期研究方法常採用外在的因素,如大小,膚色,肢體的數量等等作為進化

的依據.近年來較多模式生物基因組測序任務的完成,人們可從整個基因組的角

度來研究分子進化.在匹配不同種族的基因時,一般須處理三種情況:

Orthologous: 不同種族,相同功能的基因

Paralogous: 相同種族,不同功能的基因

Xenologs: 有機體間採用其他方式傳遞的基因,如被病毒注入的基因.

這一領域常採用的方法是構造進化樹,通過基於特徵(即DNA序列或蛋白

質中的氨基酸的鹼基的特定位置)和基於距離(對齊的分數)的方法和一些傳統

的聚類方法(如UPGMA)來實現.

5, 序列重疊群(Contigs)裝配

根據現行的測序技術,每次反應只能測出500 或更多一些鹼基對的序列,

如人類基因的測量就採用了短槍(shortgun)方法,這就要求把大量的較短的序列

全體構成了重疊群(Contigs).逐步把它們拼接起來形成序列更長的重疊群,直

至得到完整序列的過程稱為重疊群裝配.從演算法層次來看,序列的重疊群是一個

NP-完全問題.

6, 遺傳密碼的起源

通常對遺傳密碼的研究認為,密碼子與氨基酸之間的關系是生物進化歷史上

一次偶然的事件而造成的,並被固定在現代生物的共同祖先里,一直延續至今.

不同於這種"凍結"理論,有人曾分別提出過選擇優化,化學和歷史等三種學說

來解釋遺傳密碼.隨著各種生物基因組測序任務的完成,為研究遺傳密碼的起源

和檢驗上述理論的真偽提供了新的素材.

7, 基於結構的葯物設計

人類基因工程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人體內約10萬種蛋白質的結構,功能,

相互作用以及與各種人類疾病之間的關系,尋求各種治療和預防方法,包括葯物

治療.基於生物大分子結構及小分子結構的葯物設計是生物信息學中的極為重要

的研究領域.為了抑制某些酶或蛋白質的活性,在已知其蛋白質3級結構的基礎

上,可以利用分子對齊演算法,在計算機上設計抑制劑分子,作為候選葯物.這一

領域目的是發現新的基因葯物,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

8, 其他

如基因表達譜分析,代謝網路分析;基因晶元設計和蛋白質組學數據分析等,

逐漸成為生物信息學中新興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學科方面,由生物信息學衍生的

學科包括結構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比較基因組學,蛋白質學,葯物基因組

學,中葯基因組學,腫瘤基因組學,分子流行病學和環境基因組學.

從現在的發展不難看出,基因工程已經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我們也有應對

與生物信息學密切相關的如機器學習,和數學中可能存在的誤導有一個清楚的認

識.

三, 生物信息學與機器學習

生物信息的大規模給數據挖掘提出了新課題和挑戰,需要新的思想的加入.

常規的計算機演算法仍可以應用於生物數據分析中,但越來越不適用於序列分析問

題.究竟原因,是由於生物系統本質上的模型復雜性及缺乏在分子層上建立的完

備的生命組織理論.

西蒙曾給出學習的定義:學習是系統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使系統做相同工作

時更有效[4].機器學習的目的是期望能從數據中自動地獲得相應的理論,通過采

用如推理,模型擬合及從樣本中學習,尤其適用於缺乏一般性的理論,"雜訊"

模式,及大規模數據集.因此,機器學習形成了與常規方法互補的可行的方法.

機器學習使得利用計算機從海量的生物信息中提取有用知識,發現知識成為可能

[5].

機器學習方法在大樣本,多向量的數據分析工作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大量的基因資料庫處理需要計算機能自動識別,標注,以避免即耗時又花

費巨大的人工處理方法.早期的科學方法—觀測和假設----面對高數據的體積,

快速的數據獲取率和客觀分析的要求---已經不能僅依賴於人的感知來處理了.因

而,生物信息學與機器學習相結合也就成了必然.

機器學習中最基本的理論框架是建立在概率基礎上的,從某種意義來說,是

統計模型擬合的延續,其目的均為提取有用信息.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和統計推

理密切相關.學習方法包括數據聚類,神經網路分類器和非線性回歸等等.隱馬

爾可夫模型也廣泛用於預測DNA的基因結構.目前研究重心包括:1)觀測和

探索有趣的現象.目前ML研究的焦點是如何可視化和探索高維向量數據.一般

的方法是將其約簡至低維空間,如常規的主成分分析(PCA),核主成分分析

(KPCA),獨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局部線性嵌套(Locally

Linear embedding).2)生成假設和形式化模型來解釋現象[6].大多數聚類方法可

看成是擬合向量數據至某種簡單分布的混合.在生物信息學中聚類方法已經用於

microarray數據分析中,癌症類型分類及其他方向中.機器學習也用於從基因數

據庫中獲得相應的現象解釋.

機器學習加速了生物信息學的進展,也帶了相應的問題.機器學習方法大多

假定數據符合某種相對固定的模型,而一般數據結構通常是可變的,在生物信息

學中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不依賴於假定數據結構的一般性方法來尋

找數據集的內在結構.其次,機器學習方法中常採用"黑箱"操作,如神經網路

和隱馬爾可夫模型,對於獲得特定解的內在機理仍不清楚.

四, 生物信息學的數學問題

生物信息學中數學佔了很大的比重.統計學,包括多元統計學,是生物信息

學的數學基礎之一;概率論與隨機過程理論,如近年來興起的隱馬爾科夫鏈模型

(HMM),在生物信息學中有重要應用;其他如用於序列比對的運籌學;蛋白質

空間結構預測和分子對接研究中採用的最優化理論;研究DNA超螺旋結構的拓

撲學;研究遺傳密碼和DNA序列的對稱性方面的群論等等.總之,各種數學理

論或多或少在生物學研究中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但並非所有的數學方法在引入生物信息學中都能普遍成立的,以下以統計學

和度量空間為例來說明.

1, 統計學的悖論

數學的發展是伴隨悖論而發展的.對於進化樹研究和聚類研究中最顯著的悖

論莫過於均值了,如圖1:

圖1 兩組同心圓的數據集

圖1是兩組同心圓構成的數據集,顯然,兩組數據集的均值均在圓點,這也

就說明了要採用常規的均值方法不能將這兩類分開,也表明均值並不能帶來更多

的數據的幾何性質.那麼,如果數據呈現類似的特有分布時,常有的進化樹演算法

和聚類演算法(如K-均值)往往會得錯誤的結論.統計上存在的陷阱往往是由於

對數據的結構缺乏一般性認識而產生的.

2, 度量空間的假設

在生物信息學中,進化樹的確立,基因的聚類等都需要引入度量的概念.舉

例來說,距離上相近或具有相似性的基因等具有相同的功能,在進化樹中滿足分

值最小的具有相同的父系,這一度量空間的前提假設是度量在全局意義下成立.

那麼,是否這種前提假設具有普適性呢

我們不妨給出一般的描述:假定兩個向量為A,B,其中,

,則在假定且滿足維數間線性無關的前提下,兩個

向量的度量可定義為:

(1)

依據上式可以得到滿足正交不變運動群的歐氏度量空間,這也是大多數生物信息

學中常採用的一般性描述,即假定了變數間線性無關.

然而,這種假設一般不能正確描述度量的性質,尤其在高維數據集時,不考

慮數據變數間的非線性相關性顯然存在問題,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一個正確的

度量公式可由下式給出:

(2)

上式中採用了愛因斯坦和式約定,描述了變數間的度量關系.後者在滿足

(3)

時等價於(1),因而是更一般的描述,然而問題在於如何准確描述變數間的非線

性相關性,我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五, 幾種統計學習理論在生物信息學中應用的困難

生物信息學中面對的數據量和資料庫都是規模很大的,而相對的目標函數卻

一般難以給出明確的定義.生物信息學面臨的這種困難,可以描述成問題規模的

巨大以及問題定義的病態性之間的矛盾,一般從數學上來看,引入某個正則項來

改善性能是必然的[7].以下對基於這一思想產生的統計學習理論[8],Kolmogorov

復雜性[98]和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109]及其存在的問題給出簡要介

紹.

支持向量機(SVM)是近來較熱門的一種方法,其研究背景是Vapnik的統計

學習理論,是通過最大化兩個數據集的最大間隔來實現分類,對於非線性問題則

採用核函數將數據集映射至高維空間而又無需顯式描述數據集在高維空間的性

質,這一方法較之神經方法的好處在於將神經網路隱層的參數選擇簡化為對核函

數的選擇,因此,受到廣泛的注意.在生物信息學中也開始受到重視,然而,核

函數的選擇問題本身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從這個層次來看,最優核函數的選

擇可能只是一種理想,SVM也有可能象神經網路一樣只是機器學習研究進程中

又一個大氣泡.

Kolmogorov復雜性思想與統計學習理論思想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學習

的性質,前者從編碼的角度,後者基於有限樣本來獲得一致收斂性.Kolmogorov

復雜性是不可計算的,因此由此衍生了MDL原則(最小描述長度),其最初只

適用於離散數據,最近已經推廣至連續數據集中,試圖從編碼角度獲得對模型參

數的最小描述.其缺陷在於建模的復雜性過高,導致在大數據集中難以運用.

BIC准則從模型復雜性角度來考慮,BIC准則對模型復雜度較高的給予大的

懲罰,反之,懲罰則小,隱式地體現了奧卡姆剃刀("Occam Razor")原理,近

年也廣泛應用於生物信息學中.BIC准則的主要局限是對參數模型的假定和先驗

的選擇的敏感性,在數據量較大時處理較慢.因此,在這一方面仍然有許多探索

的空間.

六, 討論與總結

人類對基因的認識,從以往的對單個基因的了解,上升到在整個基因組水平

上考察基因的組織結構和信息結構,考察基因之間在位置,結構和功能上的相互

關系.這就要求生物信息學在一些基本的思路上要做本質的觀念轉變,本節就這

些問題做出探討和思索.

啟發式方法:

Simond在人類的認知一書中指出,人在解決問題時,一般並不去尋找最優

的方法,而只要求找到一個滿意的方法.因為即使是解決最簡單的問題,要想得

到次數最少,效能最高的解決方法也是非常困難的.最優方法和滿意方法之間的

困難程度相差很大,後者不依賴於問題的空間,不需要進行全部搜索,而只要能

達到解決的程度就可以了.正如前所述,面對大規模的序列和蛋白質結構數據集,

要獲得全局結果,往往是即使演算法復雜度為線性時也不能夠得到好的結果,因此,

要通過變換解空間或不依賴於問題的解空間獲得滿意解,生物信息學仍需要人工

智能和認知科學對人腦的進一步認識,並從中得到更好的啟發式方法.

問題規模不同的處理:

Marvin Minsky在人工智慧研究中曾指出:小規模數據量的處理向大規模數

據量推廣時,往往並非演算法上的改進能做到的,更多的是要做本質性的變化.這

好比一個人爬樹,每天都可以爬高一些,但要想爬到月球,就必須採用其他方法

一樣.在分子生物學中,傳統的實驗方法已不適應處理飛速增長的海量數據.同

樣,在採用計算機處理上,也並非依靠原有的計算機演算法就能夠解決現有的數據

挖掘問題.如在序列對齊(sequence Alignment)問題上,在小規模數據中可以採用

動態規劃,而在大規模序列對齊時不得不引入啟發式方法,如BALST,FASTA.

樂觀中的隱擾

生物信息學是一門新興學科,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至今已進入"後基因

組時代",目前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均呈普遍樂觀態度,那麼,是否存在潛在

的隱擾呢

不妨回顧一下早期人工智慧的發展史[11],在1960年左右,西蒙曾相信不出

十年,人類即可象完成登月一樣完成對人的模擬,造出一個與人智能行為完全相

同的機器人.而至今為止,這一諾言仍然遙遙無期.盡管人工智慧研究得到的成

果已經滲入到各個領域,但對人的思維行為的了解遠未完全明了.從本質來看,

這是由於最初人工智慧研究上定位錯誤以及沒有從認識論角度看清人工智慧的

本質造成的;從研究角度來看,將智能行為還原成一般的形式化語言和規則並不

能完整描述人的行為,期望物理科學的成功同樣在人工智慧研究中適用並不現

實.

反觀生物信息學,其目的是期望從基因序列上解開一切生物的基本奧秘,從

結構上獲得生命的生理機制,這從哲學上來看是期望從分子層次上解釋人類的所

有行為和功能和致病原因.這類似於人工智慧早期發展中表現的樂觀行為,也來

自於早期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成就.然而,從本質上來講,與人

工智能研究相似,都是希望將生命的奧秘還原成孤立的基因序列或單個蛋白質的

功能,而很少強調基因序列或蛋白質組作為一個整體在生命體中的調控作用.我

們因此也不得不思考,這種研究的最終結果是否能夠支撐我們對生物信息學的樂

觀呢 現在說肯定的話也許為時尚早.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生物信息學並不是一個足以樂觀的領域,究竟原因,

是由於其是基於分子生物學與多種學科交叉而成的新學科,現有的形勢仍表現為

各種學科的簡單堆砌,相互之間的聯系並不是特別的緊密.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方

面,沒有行之有效的一般性方法;而對於大規模數據內在的生成機制也沒有完全

明了,這使得生物信息學的研究短期內很難有突破性的結果.那麼,要得到真正

的解決,最終不能從計算機科學得到,真正地解決可能還是得從生物學自身,從

數學上的新思路來獲得本質性的動力.

毫無疑問,正如Dulbecco1986年所說:"人類的DNA序列是人類的真諦,

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這一序列息息相關".但要完全破譯這一序列

以及相關的內容,我們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來源 ------[InfoBio.org | 生物信息學研討組])http://www.infobio.org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以計算機為工具對生物信息進行儲存、檢索和分析的科學。它是當今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前沿領域之一,同時也將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核心領域之一。其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Genomics)和蛋白學(Proteomics)兩方面,具體說就是從核酸和蛋白質序列出發,分析序列中表達的結構功能的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學是一門利用計算機技術研究生物系統之規律的學科。

目前的生物信息學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學與信息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結合體。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材料和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學數據,其研究工具是計算機,研究方法包括對生物學數據的搜索(收集和篩選)、處理(編輯、整理、管理和顯示)及利用(計算、模擬)。

1990年代以來,伴隨著各種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展開和分子結構測定技術的突破和Internet的普及,數以百計的生物學資料庫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和成長。對生物信息學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數以億計的ACGT序列中包涵著什麼信息?基因組中的這些信息怎樣控制有機體的發育?基因組本身又是怎樣進化的?

生物信息學的另一個挑戰是從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這個難題已困擾理論生物學家達半個多世紀,如今找到問題答案要求正變得日益迫切。諾貝爾獎獲得者W. Gilbert在1991年曾經指出:「傳統生物學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實驗的。現在,基於全部基因都將知曉,並以電子可操作的方式駐留在資料庫中,新的生物學研究模式的出發點應是理論的。一個科學家將從理論推測出發,然後再回到實驗中去,追蹤或驗證這些理論假設」。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基因組學 - 蛋白質組學 - 系統生物學 - 比較基因組學

❼ 什麼是生物信息學

生物學與信息科學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大的兩門科學。而這兩門科學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廣義的生物信息學,正以嶄新的理念吸引著科學家的注意。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新興學科,面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所產生的龐大的分子生物學信息,生物信息學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它無疑將會為生命科學的研究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生命現象是在信息控制下不同層次上的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與傳遞過程。不同層次是指核酸、蛋白質、細胞、器官、系統、整體等,而目前一般意義的生物信息學是基因層次的。生物與信息相交叉的領域是正在發展中的前沿領域。美國已決定設立「生物、信息和微電子邊緣領域的基礎研究」計劃,共包括7個方面: 生物的遺傳信息指DNA―RNA―蛋白質、遺傳信息――轉錄、翻譯 、遺傳密碼 、「第二遺傳密碼」 、生物信息學 、遺傳語文等。 生命活動的調控則包括基因的功能、表達和調控;蛋白的結構、功能和調控;細胞活動(分化、發育、衰老、死亡)的調控;器官、系統、整體活動的調控;節律、生物鍾;分櫱、生長、開花、結果;營養的吸收、傳輸、轉化;對外界信號的反應如含羞草、抗逆性等。 生物電磁學與電磁生物學包括1、生物電磁:生命活體在不同層次(電子、離子、原子、基因、細胞、組織、整體等)的活動和不同屬性(包括思維、精神)活動時以及和外界環境(生命體周圍直至宇宙)相互作用時反映出來的各種電磁信息。2、人體的電磁輻射(包括發光):頻率、強度、頻譜 。3、人體信號的調制方式:調幅、調頻、編碼 4、電磁生物學:電磁輻射對生物體的影響 。5、電磁場導致DNA突變。6、體內電、離、細胞等分布、極化狀態變化導致疾病等。 視覺系統與光信息處理包括視網膜神經元迴路與信息處理,彩色視覺及彩色圖像的編碼、變換機制, 眼動成象機制及寬視場、消色差動態成象系統,視覺認知機制及其圖像信息的智能模式識別 ,不同狀態立體視覺機制和靜態、動態立體視銳度等。 腦和神經系統與信息包括:腦的感知覺信息處理原理及其應用 ,學習、記憶、思維 ,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思維模型與信息處理系統新原理的研究,新的計算模型、新型計算機如:神經計算機等。 生物體結構與微光機電系統包括:微光機電系統是當代科技前沿,人能製造出生物體的微細結構嗎?DNA驅動的微細機器人 ,生物大分子到細胞基本結構體系的自組裝自組織 ,創造新物質的分子工程學研究 ,分子聚集體的化學等。 生物晶元、蛋白質晶元等等。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時代,也是信息時代。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有關核酸、蛋白質的序列和結構數據呈指數增長。面對巨大而復雜的數據,運用計算機管理數據、控制誤差、加速分析過程勢在必行。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逐漸興起並蓬勃發展。近年來,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為生物信息的傳遞提供了硬體基礎和便利。

❽ 生物信息學是什麼專業啊

http://ke..com/view/7303.htm#sub7303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生物信息學
英文名稱:
bioinformatics
定義1:
綜合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和數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物信息的交叉學科。包括生物學數據的研究、存檔、顯示、處理和模擬,基因遺傳和物理圖譜的處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新基因的發現和蛋白質結構的預測等。
所屬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定義2:
運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開發新的演算法和統計方法,對生物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數據所含的生物學意義,並開發新的數據分析工具以實現對各種信息的獲取和管理的學科。
所屬學科: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定義3:
運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開發新的演算法和統計方法,對生物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數據所含的生物學意義,並開發新的數據分析工具以實現對各種信息的獲取和管理的學科。
所屬學科:
遺傳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以計算機為工具對生物信息進行儲存、檢索和分析的科學。它是當今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前沿領域之一,同時也將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核心領域之一。其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Genomics)和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兩方面,具體說就是從核酸和蛋白質序列出發,分析序列中表達的結構功能的生物信息。
具體而言,生物信息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領域,它是把基因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為源頭,在獲得蛋白質編碼區的信息後進行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和預測,然後依據特定蛋白質的功能進行必要的葯物設計。基因組信息學,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以及葯物設計構成了生物信息學的3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生物信息學研究的具體內容上看,生物信息學應包括這3個主要部分:(1)新演算法和統計學方法研究;(2)各類數據的分析和解釋;(3)研製有效利用和管理數據新工具。
生物信息學是一門利用計算機技術研究生物系統之規律的學科。
目前的生物信息學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學與信息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結合體。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材料和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學數據,其研究工具是計算機,研究方法包括對生物學數據的搜索(收集和篩選)、處理(編輯、整理、管理和顯示)及利用(計算、模擬)。
1990年代以來,伴隨著各種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展開和分子結構測定技術的突破和Internet的普及,數以百計的生物學資料庫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和成長。對生物信息學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數以億計的ACGT序列中包涵著什麼信息?基因組中的這些信息怎樣控制有機體的發育?基因組本身又是怎樣進化的?
生物信息學的另一個挑戰是從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這個難題已困擾理論生物學家達半個多世紀,如今找到問題答案要求正變得日益迫切。諾貝爾獎獲得者W. Gilbert在1991年曾經指出:「傳統生物學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實驗的。現在,基於全部基因都將知曉,並以電子可操作的方式駐留在資料庫中,新的生物學研究模式的出發點應是理論的。一個科學家將從理論推測出發,然後再回到實驗中去,追蹤或驗證這些理論假設」。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基因組學 - 蛋白質組學 - 系統生物學 - 比較基因組學,1989年在美國舉辦生物化學系統論與生物數學的計算機模型國際會議,生物信息學發展到了計算生物學、計算系統生物學的時代。
姑且不去引用生物信息學冗長的定義,以通俗的語言闡述其核心應用即是:隨著包括人類基因組計劃在內的生物基因組測序工程的里程碑式的進展,由此產生的包括生物體生老病死的生物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遞增,目前已達到每14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以百計的生物學資料庫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和成長。然而這些僅僅是原始生物信息的獲取,是生物信息學產業發展的初組階段,這一階段的生物信息學企業大都以出售生物資料庫為生。以人類基因組測序而聞名的塞萊拉公司即是這一階段的成功代表。
原始的生物信息資源挖掘出來後,生命科學工作者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數以億計的ACGT序列中包涵著什麼信息?基因組中的這些信息怎樣控制有機體的發育?基因組本身又是怎樣進化的?生物信息學產業的高級階段體現於此,人類從此進入了以生物信息學為中心的後基因組時代。結合生物信息學的新葯創新工程即是這一階段的典型應用。

❾ 生物信息學的定義

一.生物信息學是一門收集、分析遺傳數據以及分發給研究機構的新學科(Bioinformatics is a new subject of genetic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林華安,Dr. Hwa A. Lim,1987)
二.生物信息學特指資料庫類的工作,包括持久穩固的在一個穩定的地方提供對數據的支持(Bioinformatics refers to database-like activities,involving persistent sets of data that are maintained in a consistent state over essentially indefinite periods of time)。(林華安,Dr. Hwa A. Lim,1994)
三.生物信息學是在大分子方面的概念型的生物學,並且使用了信息學的技術,這包括了從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以及統計學等學科衍生而來各種方法,並以此在大尺度上來理解和組織與生物大分子相關的信息。(Luscombe,2001)
具體而言,生物信息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領域,它是把基因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為源頭,在獲得蛋白質編碼區的信息後進行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和預測,然後依據特定蛋白質的功能進行必要的葯物設計。基因組信息學,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以及葯物設計構成了生物信息學的3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生物信息學研究的具體內容上看,生物信息學應包括這3個主要部分:⑴新演算法和統計學方法研究;⑵各類數據的分析和解釋;⑶研製有效利用和管理數據新工具。
生物信息學是一門利用計算機技術研究生物系統之規律的學科。
生物信息學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學與信息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結合體。生物信息學的研究材料和結果就是各種各樣的生物學數據,其研究工具是計算機,研究方法包括對生物學數據的搜索(收集和篩選)、處理(編輯、整理、管理和顯示)及利用(計算、模擬)。
1990年代以來,伴隨著各種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展開和分子結構測定技術的突破和Internet的普及,數以百計的生物學資料庫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和成長。對生物信息學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數以億計的ACGT序列中包涵著什麼信息?基因組中的這些信息怎樣控制有機體的發育?基因組本身又是怎樣進化的?
生物信息學的另一個挑戰是從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這個難題已困擾理論生物學家達半個多世紀,如今找到問題答案要求正變得日益迫切。諾貝爾獎獲得者W. Gilbert在1991年曾經指出:「傳統生物學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實驗的。現在,基於全部基因都將知曉,並以電子可操作的方式駐留在資料庫中,新的生物學研究模式的出發點應是理論的。一個科學家將從理論推測出發,然後再回到實驗中去,追蹤或驗證這些理論假設」。
生物信息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基因組學 - 蛋白質組學 - 系統生物學 - 比較基因組學,1989年在美國舉辦生物化學系統論與生物數學的計算機模型國際會議,生物信息學發展到了計算生物學、計算系統生物學的時代。
姑且不去引用生物信息學冗長的定義,以通俗的語言闡述其核心應用即是:隨著包括人類基因組計劃在內的生物基因組測序工程的里程碑式的進展,由此產生的包括生物體生老病死的生物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遞增,已達到每14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以百計的生物學資料庫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和成長。然而這些僅僅是原始生物信息的獲取,是生物信息學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生物信息學企業大都以出售生物資料庫為生。以人類基因組測序而聞名的塞萊拉公司即是這一階段的成功代表。
生物信息學產業的高級階段體現於此,人類從此進入了以生物信息學為中心的後基因組時代。結合生物信息學的新葯創新工程即是這一階段的典型應用。

❿ 生物信息學的概念

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從事對基因組研究相關生物信息的獲取、加工、儲存、分配、分析和解釋。這一定義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對海量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服務,也就是管好這些數據;另一個是從中發現新的規律,也就是用好這些數據。
具體地說,生物信息學是把基因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為源頭,找到基因組序列中代表蛋白質和RNA基因的編碼區;同時,闡明基因組中大量存在的非編碼區的信息實質,破譯隱藏在DNA序列中的遺傳語言規律;在此基礎上,歸納、整理與基因組遺傳信息釋放及其調控相關的轉錄譜和蛋白質譜的數據,從而認識代謝、發育、分化、進化的規律。
生物信息學還利用基因組中編碼區的信息進行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模擬和蛋白質功能的預測,並將此類信息與生物體和生命過程的生理生化信息相結合,闡明其分子機理,最終進行蛋白質、核酸的分子設計、葯物設計和個體化的醫療保健設計。

閱讀全文

與生物信息學的定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