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中學生生物實驗技能
本文闡述了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各項實驗技能,通過實驗目的的明確,科學的實驗方法和態度的培養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實驗的基本過程的規范和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實驗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關鍵詞: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培養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不僅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窗口。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實驗能力。一、 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生物學知識的首要步驟。科學研究中,問題的提出和假設是通過仔細觀察產生的,結論也是從實驗過程中的精細、系統的觀察中獲得的。即使是學習課本上大量的,早已驗證的生物學事實時,也同樣要重視觀察。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採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2、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求實態度觀察能力的提高,有賴於正確的觀察程序和方法,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觀察,對培養學生觀察力是很必要的。(1)先整體觀察後局部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2)對比觀察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例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形態、結構時,首先向學生強調兩種植物顯著區別,一是葉脈的結構:平行脈與網狀脈;二是莖的結構:有無形成層;三是種子胚的結構:一片子葉與兩片子葉。另一方面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在葉序上講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綠色植物,葉序相似之處是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這樣通過對比觀察,學生對各科、種的生物特徵就易掌握。二、思維能力的培養1、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興趣是思維活性的觸發劑,求知的需要是學習動機的基礎。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發生興趣時,就會圍繞著這個問題積極地思考起來。但是,單純由「實驗」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興趣,如果沒有更深層次內涵的吸引,維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學生持久的興趣,就要善於「創造」種種誘因。配合教材內容,補充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實驗;增加實驗內涵,拓展實驗外延;變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打破按部就班進行實驗操作的傳統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好的滿足他們的求知慾。例如:根據七年級生物教材中光對鼠婦的影響教學內容,增加了一個設計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和操作步驟,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大大地調動起來了。他們絞盡腦汁,展開想像的翅膀,設計實驗方案,尋找實驗材料,自己操作。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評比,評出最佳設計獎,最佳效果獎,最佳創意獎……。又如:學習了植物分類之後,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動手為校園內的植物掛牌。讓學生一走進校園就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一種自豪感由然而生。2、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科學思維方法的首要問題是明確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解決問題的程序。 例如,《觀察鼠婦活動》的實驗設計思路。 首先,通過觀察發現問題。為什麼在花盆下、石塊下等處容易找到鼠婦?這些地方有什麼特點? 其次,提出假設(對發現的問題大膽提出猜測和解釋)。 1.鼠婦的活動可能與光照條件有關。 2.鼠婦的活動還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關,等等。 第三步,設計實驗,驗證假說。在這個階段,實驗的目的任務、方法、材料、裝置等等都是根據假設來確定的。所以,實驗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假設(當然還有賴於學生對有關科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1.先檢驗「光照」對鼠婦活動有無影響。 2.為了消除無關變數的干擾,突出自變數,找出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因果聯系,必須創造一個除「光照」以外其它條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兩處相通的場所。把一定數量的鼠婦放在其中,觀察鼠婦在明暗兩處的數量分布情況。 第四步,分析、討論實驗結果,推導結論驗證假設的真偽。 通過「鼠婦實驗」,要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問題→假設→實驗→結論需要說明一點,科學的「假設」絕不是無根據的憑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學根據的。這種根據來源於頭腦中已有的知識,或者來源於別人的研究成果,或者來源於對客觀實際的觀察。例如,在研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里所提出的假設:「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適宜的溫度」 這個假設的理論根據是:①許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種的,天寒地凍不適於播種;②在播種前往往要在地里澆一些水,是土壤潮濕,如果剛下過一場小雨,不用澆水就可以播種了,但是過於潮濕又容易使種子霉爛;③播種前往往要鬆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氣。通過生物實驗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經過反復訓練,完全可以把這種思考問題的程序內化為學生的思維習慣。3、訓練學生的思維操作技能 思維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幾個步驟。在生物實驗中要實現對某生命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就要對實驗中的感性材料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操作才能實現。首先,是對要研究的事物進行分析。根據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一個生命體或一種生命現象都是由部分、層次、要素組成的開放的有序整體。對於這樣一個整體如果囫圇吞棗地研究是無法進行的。只有將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內部,發現其本質。在頭腦中把整體分解為部分而進行逐個研究的過程就是分析。比如,在研究「影響鼠婦活動的外部條件」時,必須先把「外部條件」分析成光、水、化學物等單個因子, 然後逐一考查和鼠婦活動的關系;在研究「光合作用」時,也是將其分解為原料、條件、產物幾部分,而這每一部分又是由次一級的成分組成。為了便於研究還須進行更深層次的分解。所有的科學實驗都離不開分析。綜合,在頭腦中把生命體的各部分,把生命現象的各個方面和屬性聯合起來,形成對生命體和生命現象整體的認識,這就是綜合。比如在了解了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器、細胞核等構造之後,再把它們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活的細胞的概念。分析和綜合是相反相成、緊密聯系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是思維活動的基礎。比較,是把生物各部分構造、功能和某些屬性加以對比,並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就為進一步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規律、進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礎。例如,比較各種細胞在形態構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各種種子的構造,比較澱粉酶在不同條件下對澱粉的作用情況,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的過程。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種生物體或各種生命現象中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找出各部分構造之間,功能與構造之間,生物與環境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拋開次要的、非本質屬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聯系。並且,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必然聯系加以綜合形成概念和判斷,達到對生物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比如,在研究了植物的各種花之後,捨去顏色,形狀等次要屬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擔負「有性繁殖」功能這兩個最本質的 特徵,形成花的一般概念,這就是對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維活動中都是共同參與,緊密結合。一般說來,分析、比較 、綜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礎,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維的核心。只有通過抽象和概括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形成概念和原理,從而達到對事物理性的認識。 三、綜合實驗能力的培養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綜合實驗能力不僅局限於實驗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方面的實驗能力。它包括:通過實驗獲取知識的能力;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通過實驗尋求解答疑難問題的能力等等。通過實驗課能夠使學生逐步掌握這種手段。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在動手過程中促使學生動腦。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心率的有關知識之後,從運動能夠使心率加快,聯想到當自己緊張恐懼時也會心跳加速,老師進行啟發:「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到心率呢?可以做哪些測定心率的比較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講開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討論列出許多比較項目。例如:飲食前後的心率比較、不同情緒下的心率比較、煙酒對心率的影響……。教師在肯定了學生的回答之後,再稍加啟發:哪些不同狀況的人可做心率方面的比較呢?學生在經過交流討論後,又提出一系列可比較項目,如不同年齡段或不同性別人的心率比較等。最後集中列出幾個比較項目:1、 清晨清醒和平常狀況心率的不同。2、 體育特長生和一般學生心率的不同。3、 同齡男生和女生心率的不同。4、 不同年齡段的人(老、中、青、幼)心率的不同。5、 吃飯前後心率的不同。6、 飲酒前後心率的不同。7、 喝可樂前後心率的不同。8、 吸煙前後心率的不同。9、 考試前後心率的不同。10.安靜狀態和劇烈運動時心率的不同。11.健康人和心臟病人心率的不同。12.身材高和身材矮的人心率的不同。13.肥胖的人和瘦弱的人心率的不同。而後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認領一個項目,將其轉變為實踐性的研究課題,分工合作進行檢測,並分析差異造成的原因,得出結論,寫出實驗報告。所有的工作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完成後,召開答辯會,匯報研究成果,並回答其他學生的質疑。整個過程從實驗課題的提出,設計方案到完成課題全由學生完成,教師只是一個啟發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整個過程的實踐者,體現了他們較強的綜合實驗能力。在實踐階段,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分工明確。整個課題的完成,凝聚著全班每個學生的汗水,使學生親身體會到在學習和生活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B. 如何提升初中生物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
生物課堂上開展演示實驗主要有這樣兩個目的:一是作為 理論知識講解的輔助工具;二是傳授學生基本的實驗設計、實 施技巧。這兩個目的恰巧都是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重要構 成,因此,演示實驗教學自然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目標實現的必 要手段。
教師是課堂演示實驗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要 想保證演示實驗作用的有效發揮,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演示實驗 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注意實驗活動的教學目的性 演示實驗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它的設計和實 施當然要符合整體課堂教學目的的設置。因此,教師在選擇實 驗課題、實驗內容、實驗材料的時候,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目 的,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實驗的設計和實施。 通過演示實驗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更輕松地幫助學生突破難 點知識,使得整堂課的教學重點突出,結構分明,有利於學生 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到光合作用這部分內容 時,就會涉及很多演示實驗,但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演示實 驗的內容和目的也不盡相同,有的演示實驗是為了說明在光合 作用的過程中,二氧化碳的參與情況,有的演示實驗是為了證 明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會產生氧氣,還有的演示實驗是為了說明 光合作用需要陽光,等等。除此以外,根據不同的實驗目 的,實驗材料的選擇也會有所差異,有時需要整個植物植株, 有時僅需要一片葉子,還有的時候需要的是植物提取液。 總之,根據教學目的不同,演示實驗的內容和方法也會有所差 異,教師在設計實施演示實驗教學時,一定要保證演示實驗活 動符合既定的教學目的。
二、注意實驗操作的嚴謹性 生物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它所涉及的每個實驗活動都 是一個極其嚴謹的科學活動過程,對於實驗活動的操作者來 說,嚴謹性是保證實驗活動順利完成、實驗目標順利實現的首 要原則。對於教師來說,在演示實驗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嚴謹 規范的實驗操作方法也是演示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師 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每個實驗環節都要做到嚴謹規范,這 樣在保證實驗結果准確,實現實驗目標的同時,能讓學生逐漸 養成嚴謹規范的科學素養。
三、注意實驗操作的簡潔性 演示實驗的目的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再加上課堂教 學時間有限,因此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操作越簡潔越好,只要在 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實驗操作越簡單越好,這樣佔用的課 堂時間較少,學生容易掌握,也就越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 率。教師在設計演示實驗之前,要盡量摒棄那些復雜的實驗儀 器、繁復的實驗操作方式,設計一些實驗方案精巧,操作起來 簡單方面的實驗活動,這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才有可能 熟練地掌握整個實驗過程和方法,進而強化演示實驗教學效
四、注意實驗活動的趣味性在生物課堂上開展實驗活動,除了能把實驗作為分析講解 生物理論知識的手段來用以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也是演示實驗活動的重要任務。為了完成這些任 務,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選擇那些現象明顯、趣味性較強的實 驗。這種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實驗可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 更好地完成演示實驗活動的任務。例如,筆者在講到「呼吸作 用」的時候,就在課堂上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演示實 驗:將兩支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裝有萌發種子和煮熟種子的玻 璃瓶中,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蠟燭在兩個瓶子中的燃燒情況 。由於萌發的種子的呼吸作用,瓶子中的蠟燭會逐漸熄 滅,而伴隨著熄滅的過程,學生的興趣也開始不斷提高,大家 紛紛想要對剛才有趣的實驗現象一探究竟。就這樣,學生在思 想上做好了充分准備,再進行接下來「呼吸作用」的知識講 解,學生就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思考和探究中。
五、注意演示實驗的探究性 如今大多數的生物演示實驗都屬於驗證性的實驗活動,這 些實驗活動一味強調驗證結果,而忽視探究過程,這樣會影響 學生主動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努力改變演示實驗 偏重驗證而忽視探究的現狀對於提高演示實驗教學質量非常關 鍵。教師在設計和實施生物實驗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把一些具備探究價值的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並鼓勵 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例如,筆者在講到「光合作用產生 氧」的實驗時,就把原本的驗證性實驗經過改進變成了具有一 定探究性的實驗,並且實驗活動交由學生自己演示完成。在活 動前,筆者首先給出明確的實驗目的,然後把學生分成幾個實 驗小組,並給他們提供一些材料和實驗工具,接下來給學生一 些討論時間,讓每個小組討論這樣幾個問題:你們准備選擇哪 些實驗裝置?你們想要做的實驗會不會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 選擇什麼樣的水草實驗效果最顯著?這幾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 的實驗思路更明確。經過一輪的實驗操作,最終有些小組的實 驗非常成功,而有些小組的實驗效果不太理想。面對不同的實 驗結果,筆者進一步組織學生討論剛才的實驗活動,讓成功的 小組和不成功的小組分別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經過這次探 究實驗,學生的收獲非常大。
與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活動過程往往需要教師在課前做更 多准備工作,在課中發揮更強的課堂把控能力,在課後做好實 驗總結工作。由此可見,對於教師而言,演示實驗教學對教師 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好演示實驗課對每個 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教師一定要從多方面提高自身 綜合素質,更加符合生物學科素質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
C. 如何在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生物教學成功的保證,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物學科的實驗非常重要且多,教師可針對這一特點,讓學生先預習,然後課上做演示實驗,給學生展示真實的生物現象和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觀察現象和探索問題時,學生經歷了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從濃厚的學習興趣中產生深入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入學後的第一節生物課中增加一系列趣味性實驗:(1)顯微鏡使用;(2)測體溫;(3)驗血型,即先針取自己的手指血液,放在載玻片上,然後加試劑,觀察現象,確定血型。這樣使學生覺得新奇,會被無比奧妙的生物現象所吸引,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這樣的教學方法,效果甚佳,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21世紀需要的是創新人才,中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在中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條件,引導、啟發學生去模擬、探究科學家的實踐活動過程,就像是自己發現「新」現象一樣,並通過聯想、判斷、推理和綜合分析,歸納出物質呈現現象的本質和規律。這種創新教育,對教學的成功尤為重要。我們國家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各種人才需要非常多,特別是創新型人才。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努力地學習。如2008年北京綠色奧運、生態農業、糧食危機的解決等就需要很多人才,說明生活與生物聯系緊密。這樣聯系生產實際和社會生活的應用,讓學生了解了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習熱情。
又如,學習「細胞呼吸」時,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和特點,自己設計方案驗證產物有二氧化碳。完成實驗後,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缺點等。對有創新的方案,教師要及時進行表揚和獎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例如,做「探究溫度對酶的活性的影響」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以下問題:(1)原理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如何設計步驟?(2)單一變數是什麼?(3)加碘檢驗生成物時有什麼現象?然後讓學生動腦設計過程,設計必須符合邏輯,最後通過實驗檢驗。在實驗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敢想、敢做、敢於突破「老師沒講過」的束縛,從而主動地獲得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四、注重教師創造性的提高
教育教學成功關鍵在教師。21世紀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教師。做一個創造型的生物教師,既要懂得生物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以實驗為主要手段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又要通過介紹實驗引導學生發現新知識。要讓學生富有創造力,教師自己要先做一個有創新能力的人。
五、注重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
鄧小平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中華民族的復興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因此,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尤為重要。生物的學科特點,在科技素質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環保到生命,無不凝聚著生物知識;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生物知識。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既可以培養、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步驟,自己操作、觀察、記錄、分析,得出結論。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時,教師要設計一系列問題,循循善誘,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光合作用的發現」實驗,可通過不同年代科學家的實驗發現,使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實質有更深的了解:(1)每個科學家的實驗設計如何?如何操作?(2)實驗開始後,有何現象?(3)實驗得出了什麼結論?提問後教師應及時評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懂得科學的發現和發展離不開科學實驗。科學精神是人類科學文化的靈魂,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弘揚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徑和所運用各種方式及手段的總稱,所以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六、注重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學習知識既要動腦,也要動手。手和腦一起協同作用
,是創造教育的開始。例如,可以將「DNA的分子結構」這課內容設計為科學探究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確定分子結構的過程,形成和發展探究能力。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引入。
師:請同學們分析DNA分子的結構和特點。
2.創設情境 。
教師簡單介紹科學家發現DNA分子結構的過程,並問學生:「請同學們猜想可能有什麼樣的結構,並設計簡單的模型來支撐你的猜想。」
3.學生活動:獨立畫出平面結構並動手設計DNA分子的結構模型。
4.學生討論設計出DNA分子的結構和模型。
5.展示學生猜想的結構和設計的模型,並引導他們思考設計模型的過程,討論設計方法。
6.分析討論DNA分子的結構和特點。
7.總結探究思路: 提出問題 → 作出假設 →設計模型驗證→ 得出結論。
在這節課教學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只作為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分析,最後解決問題。而解決生物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動手設計模型,這節課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驗證自己的猜想,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以實驗為基礎」是生物學科的特徵,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科發展最現實、最生動、最有效的物質載體,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認知事物的科學方法,更有利於學生進行生物探究性學習。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評價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實驗既是生物的魅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源泉,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更是進行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重要陣地,是中學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中學生物實驗教學這個渠道,可以給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認知事物的科學方法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品質。
D.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突破難點
我覺得要分類去看,比如:書上提到的實驗的大致步驟及相關的實驗器材與數量之類的;書上的大部分常考的要記住,還有選考部分要很么熟練,錯題你可以把它們放到一起考前或者無聊的時候看下你錯在哪裡。早上的時候你可以讀下背下書上的要考的內容或者參考書上總結的知識點。其實生物很好學,而且生物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
E.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突破難點
初中生物教學如何突破難點
難點多為教科書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點以及過於復雜的知識
點,因而突破難點必須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明。
關
鍵詞
轉化
抽象
具體
當某個學生的能力不能夠理解某個知識點時,
該知識點就是
該學生學習的難點。
初中學生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
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差;初中學生知識積累少,幾
乎沒有物理學和化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積累,
所以認知水平
較差;而初中生物教科書中有大量的抽象的、晦澀難懂的生
物學概念、原理、規律和方法等生物學知識;初中生物教科
書中還有大量的涉及物理學和化學等基礎學科的概念和原
理,例如,有機物、無機物、能量、氣壓、濃度等概念;氫
氧化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等原理。因而,初中教科書中就有
大量的知識點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
直接向他們灌輸或迴避
這些生物學知識,不僅不利於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
且還會挫傷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
降低他們學習生物學
的興趣,甚至會導致他們對生物學的反感。因此,初中生物
學教學必須突破難點。
難點多為教科書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點
以及過於復雜的知識點,因而突破難點必須化抽象為具體、
化復雜為簡單。
1
、利用實驗引領學生感悟微觀世界
濟南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生物學》
(以下簡稱「教科書」
)
: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
遺傳信息。
「遺傳物質」
、
「遺傳信息」
、
「遺傳物質能夠傳
遞遺傳信息」相對初中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需要藉助具
體事例讓學生感悟。能夠說明「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遺
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
的具體事例是幾個經典的細胞核
移植實驗。教科書第
22
頁思考與練習的第
4
題圖《克隆羊
多莉的培育過程》
就是一個經典的直觀的細胞核移植實驗圖
解。
直接讓初中學生回答「克隆羊多莉的培育過程說明了什麼」
比較難;教師可以將該問題轉化為幾個具體的、簡明的、學
生能夠解決的小問題引領學生感悟。
問題引領:
閱讀教科書第
22
頁思考與練習的第
4
題圖《克隆羊多莉的
培育過程》
,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克隆羊多莉的形成與
哪幾只羊有關?
2
、母羊
A
為多莉提供了什麼?
3
、母羊
B
為多莉提供了什麼?
4
、母羊
C
為多莉提供了什麼?
5
、多莉與哪只母羊的長相最像?它為多莉提供了什麼?這
說明決定長相的物質一定位於細胞哪種結構中?
6
、猜一猜,多莉除長相與那母羊相似;它們的運動能力會
相似嗎?性別會相同嗎?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學生會領悟到:決定長相、
性別、運動能力的物質在細胞核內,這樣的物質就叫遺傳物
質;長相、性別、運動能力等就叫遺傳信息。這樣抽象的問
題也就具體化了,學生不理解的問題也就能夠理解了。
同時,由於問題的相對梯度較小,較易解決,因而能夠增強
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又如,
教科書:
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
細胞的作用。
「細胞壁位於細胞的表層,對細胞有保護作用」學生較易接
受,而「細胞壁具有支持細胞的作用」
學生很難想像到。能
夠說明細胞壁具有支持細胞的作用的典型事例有
「植物細胞
不會因為吸水而漲破,而動物細胞則會吸水漲破」
。學生在
做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實驗時,常有「為什麼把洋蔥鱗片葉的
表皮置入清水中製成臨時裝片,
而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生理
鹽水中製成臨時裝片」的疑惑,需要解答。教師可以有意識
地讓學生探究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中製成臨時裝片會是
什麼結果
,
並藉此機會探究細胞壁的功能。
問題引領:
1.
把人的口腔上皮置入清水中製成臨時裝片,你會觀察到什
么現象
?2.
把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置入清水中製成臨時裝片,
你會觀察到什麼現象
?3.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有何
區別?想一想,為什麼動物細胞在清水中會吸水漲破,而植
物細胞在清水中則不會吸水漲破呢?
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生會意識到植物細胞不會吸水漲破是因
為細胞膜的外面有細胞壁,進而領悟到「細胞壁具有支持細
胞的作用」
;同時,學生也會從中感悟到一點利用實驗探究
微觀世界的方法。
F. 如何設計生物實驗
例如,檢驗"反硝化細菌對總氮的降解效率"的實驗。您需要准備一些器材與葯劑:
1. 20L實驗桶(透明最好),若是其他體積的實驗桶可同比例增加投加菌種和葯劑量。
2. 攪拌器一個
3. 少許磷酸二氫鉀
4. 少許食用級葡萄糖
5. 少許反硝化菌種
緊接著,實驗步驟:
1. 取缺氧池泥水混合物20L於實驗桶中靜置一段時間,倒出上清液,再取好氧池出水(清液)倒入實驗桶中;
2. 放入攪拌器,並設置轉速為50轉每分鍾;
3. 加入反硝化細菌2g~20g(100ppm~1000ppm),加入2g磷酸二氫鉀,加入一定量葡萄糖Ng(葡萄糖你Ng=根據所需脫除總氮的濃度(C*20L/1000)*7);
4. 隔天檢測總氮數據,若總氮降低至要求范圍,則進行換水(靜置一段時間,倒出清液,並補充好氧池出水清液);
5. 根據缺氧池停留時間進行總氮檢測;
然後,對實驗進行記錄,可以制定一個表格的形式:
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
1、水溫要保持在15°~35°之間,最好保持在30°左右。
2、PH控制在6~9之間。
G. 求:高中生物實驗實驗方法匯總
專題七 實驗專題復習
一、常規實驗的復習:
1、實驗中常用器材和葯品的使用:
一般實驗設計此類題目會提供所需的器材和葯品。因此,如果能夠熟悉這些常用器材和葯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往往能從中發現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甚至具體的實驗步驟。現在總結如下:
NaOH:用於吸收CO2或改變溶液的pH。 Ca(OH)2:鑒定CO2
HCl:解離或改變溶液的pH。 NaHCO3:提供CO2
濾紙:過濾或紙層析。 紗布或尼龍布:過濾
斐林試劑:可溶性還原性糖的鑒定。 碘液:鑒定澱粉。
蘇丹Ⅲ、Ⅳ:脂肪的鑒定。 雙縮脲試劑:蛋白質的鑒定。
二苯胺試劑:鑒定DNA。 檸檬酸鈉:血液抗凝劑。
NaCl:配製生理鹽水及其它不同濃度的鹽溶液,可用於動物細胞內液或用於提取DNA。
瓊脂:激素或其它物質的載體,用於激素的轉移或培養基。
亞甲基藍:用於活體染色或檢測污水中的耗氧性細菌(細菌的氧化可使之褪色)。
酒精:用於消毒處理、提純DNA、葉片脫色及配製解離液。
蔗糖:配製蔗糖溶液,用於測定植物細胞液濃度或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或改良苯酚品紅染液:鹼性染料,用於染色體染色。
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
2、常規實驗方法:
(1)顯微觀察法,如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等。
(2)觀色法,如觀察動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遺傳等。
(3)原子示蹤法,如噬菌體浸染細菌的實驗,用18O2和14CO2追蹤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轉移途徑的實驗等。
(4)等組實驗法,如小麥澱粉酶催化澱粉水解的實驗,發現生長素的燕麥胚芽鞘實驗等。
(5)加法創意法,如用飼喂法研究甲狀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動物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6)減法創意法,如用閹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實驗,雌蕊受粉後除去正在發育著的種子等。
(7)雜交實驗法,如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的植物雜交、測交的實驗,小麥的雜交等。
(8)化學分析法,如番茄和對Ca和Si選擇吸收,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等。
(9)理論分析法,如大、小兩種草履蟲競爭的實驗,植物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的實驗,植物向光性實驗等。
(10)模擬實驗法,如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分離定律的模擬實驗等。
上述內容基本上可以包括一般的實驗方法,通過這次復習理解了這些方法,將有助於認識、分析和設計新的實驗內容。此外,上述多數的實驗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實驗結論的得出,都是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或者說都是一個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思維推理的過程。因此,在復習中要充分體會和體驗這種過程。可以說,構建實驗的方法體系,為分析、解決、設計新的實驗,以及形成實驗能力,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基礎和思維基礎。
3、實驗中常用的一些基本的實驗方法和技術:
熟悉常用的實驗方法和技術,理解每種方法和技術的適用情況並熟練掌握其操作技能,以便在設計實驗時能進行遷移和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光學顯微鏡的使用:[來源:Zxxk.Com]
顯微鏡的取送:①右手握鏡臂;②左手托鏡座;③置於胸前。
顯微鏡的旋轉: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後;②置於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便於左眼向目鏡內觀察;③置於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
對光:①轉動粗准 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
低倍物鏡的使用:①用手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下降,同時兩眼從側面注視物鏡鏡頭,當物鏡鏡頭與載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時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鏡內注視(注意右眼應該同時睜著),並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如果不清楚,可調節細准焦螺旋,至清楚為止。
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並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准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
反光鏡的使用:反光鏡通常與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調節視野內的亮度。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對光時,如果視野光線太強,則使用反光鏡的平面,如果光線仍舊太強,則同時使用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視野內光線較弱,則使用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鏡的凹面。
鏡頭的擦拭:①用專門的擦鏡紙;②擦鏡頭時,先將擦鏡紙折疊幾次,然後朝一個方向擦,不可來回擦或轉動擦;③如果鏡頭被油污污染,則可在擦鏡紙上滴幾滴二甲苯,然後按上述方法擦拭。
顯微鏡的放大對象:是物體的長和寬,不是面積,更不是體積。
顯微鏡的焦距問題:物鏡離裝片的遠近,准焦螺旋的使用。
顯微鏡使用時物象移動方向:相反,即物象在視野何方,則裝片即向該方向移動。
顯微鏡使用時異物的判斷:目鏡、物鏡或裝片上,通常通過移動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轉動目鏡(是否在目鏡上)來判斷,剩下在物鏡鏡上。
實驗後顯微鏡的安置:顯微鏡使用完畢後,應將玻片取嚇,將其機械部分用白紗布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讓兩個物鏡偏於兩旁;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最低點,將反光鏡豎起,蒙上紅綢布,然後將顯微鏡鎖入箱內。
(2)臨時裝片、切片和塗片的製作:適用於顯微鏡觀察,凡需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材料,必須先製成臨時裝片、切片和塗片,如「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中要製作洋蔥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在「生物組織中脂肪的鑒定」中要製作花生種子的切片,在「觀察動物如人體血液中的細胞」中要製作血液的塗片等等。
(3)研磨,過濾:適用於從生物組織中提取物質如酶、色素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研磨、過濾的方法,如研磨時要先將生物材料切碎,然後加入摩擦劑(常用二氧化硅)、提取液和其它必要物質,充分研磨之後,往往要進行過濾,以除去渣滓,所用過濾器具則根據需要或根據試題中提供的器材加以選用,如可用濾紙、紗布、脫脂棉、尼龍布等。
(4)解離技術:適用於破壞細胞壁,分散植物細胞,製作臨時裝片。
(5)恆溫技術:適用於有酶參加的生化反應,一般用水浴或恆溫箱,根據題目要求選用。
(6)紙層析技術:適用於溶液中物質的分離。主要步驟包括制備濾紙條、劃濾液細線、層析分離等。
(7)植物葉片生成澱粉的鑒定:適用於光合作用的有關實驗,主要步驟包括飢餓處理、光照、酒精脫色、加碘等。
另外還有根尖培養、幼小動物的飼養、植物必需元素的鑒定、同位素示蹤技術等。
二、教材實驗歸類
(一)顯微觀察類
實驗名稱 細胞的狀態 染色劑 生物材料
觀察DNA.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 死細胞 甲基綠
吡羅紅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觀察線粒體 [來源:學科網][來源:學&科&網][來源:Zxxk.Com] 活細胞 健那綠 [來源:學科網]
觀察細胞的 減數分裂 死細胞 無(為固 定裝片) 蝗蟲精母細胞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死細胞 改良苯酚品紅染液 洋蔥根尖細胞
觀察細胞的
有絲分裂 死細胞 龍膽紫(或
醋酸洋紅)
觀察多種
多樣的細胞 活或死細胞
酵母菌細胞、水綿細胞、葉的保衛細胞、魚的紅細胞等
觀察葉綠體 活細胞 蘚類的葉(或菠菜葉、黑藻葉)
觀察植物細胞的
質壁分離與復原 活細胞 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說明:(1)以上實驗除了「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使用低倍鏡即可外,其餘均需使用高倍鏡。(2)鑒定類實驗中的「脂肪的切片法鑒定」、探究性實驗中的「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都需用顯微鏡觀察。
(二)鑒定類實驗
1.實驗歸類
實驗名稱 鑒定對象 試劑 顏色 生物材料 備注
澱粉的鑒定 澱粉 碘液 藍色 脫色的葉片 無
還原糖的鑒定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澱 蘋果或梨
的勻漿等 甲乙液現混
現用、水浴
加熱
脂肪的
鑒定 脂肪 蘇丹Ⅲ
(或Ⅳ)
染液 橘黃(或
紅)色 花生種
子切片 需用高倍
鏡觀察
蛋白質
的鑒定 蛋白質 雙縮脲
試劑 紫色 豆漿、稀
蛋清等 先加A液,
後加B液,
搖勻後使用
尿糖的
檢測 葡萄糖 葡萄糖
試紙 有色 水、葡萄
糖溶液、
三份模擬
「尿樣」 無
葉綠體中
色素的提取
和分離 四種色素 提取液:無水乙醇;分離液:層析液 胡蘿卜素:
橙黃色;葉
黃素:黃色;
葉綠素a:
藍綠色;葉
綠素b:黃
綠色 新鮮的綠
葉(如菠
菜葉) 加入二氧化硅是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鈣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
2.注意問題
(1)有關蛋白質的鑒定
①若用蛋清進行蛋白質鑒定時,需將雞蛋清用水稀釋,通常是0.5 m L蛋白液加入5 mL水,攪拌均勻。如果蛋白液稀釋程度不夠,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後會粘固在試管的內壁上,使反應不容易徹底,並且 試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凈。
②鑒定蛋白質時,向樣液中加入2 mL雙縮脲試劑A搖勻,再向樣液中加入3~4滴雙縮脲試劑B搖勻。其中雙縮脲試劑B不能過量,因為過量的雙縮脲試劑B會與試劑A反應,使溶液呈藍色,從而掩蓋生成的紫色。
(2)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①區分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原理:色素提取的原理——無水乙醇提取法;色素分離的原理——紙層析法。
②注意事項:a.濾液細線要畫得細且直,以防止色素帶重疊而影響分離效果;待濾液乾燥後要再畫一兩次,目的是積累更多的色素,使分離後的色素帶明顯。b.分離色素時,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以防止色素溶解於層析液中而無法分離。
(三)調查類實驗
實驗名稱 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調查對象 隨機確定的人群;一定數量的家族 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動物
調查方法 匯總法 用取樣器取樣進行採集
統計方法 發病率=(患病人數/被調查人數)×100% 記名計演算法;目測估計法
注意事項 ①調查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白化病等;②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時,要隨機抽樣調查,且要保證調查的群體足夠大 ①取樣時應注意隨機取樣,避免人為心理作用;②動物類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異較大;③樣土塑料袋上標明取樣的地點和時間;④不知名的動物標記為「待鑒定XX」;⑤調查的指標是動物種類的豐富度和數量豐富度
(四)探究類實驗
實驗名稱 自變數 因變數 無關變數
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半透膜兩
側溶液的
濃度差 漏斗玻璃管液面的上升高度 半透膜的種類、開始時的液面、溫度等條件
探究溫度對澱粉酶活性的影響 不同溫度
(至少三種) 酶的活性(加碘液後溶液顏色的變化) pH、底物量、酶量、試管的潔凈程度、反應時間、操作程序等
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不同pH
(至少三種) 酶的活性(氣泡的數量或帶火星的衛生香燃燒的猛烈程度) 溫度、底物量、酶量、試管的潔凈程度、反應時間、操作程序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氧的有無 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混濁程度等);酒精的產生(重鉻酸鉀檢測) 葡萄糖溶液、石灰水的量、溫度、pH、錐形瓶的潔凈程度、連接導管的大小等
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細胞體積的大小 物質運輸的效率 瓊脂塊的一致性、NaOH溶液的量、浸泡的時間、測量的准確性等
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不同濃度
的生長素
類似物 扦插枝條的生根數量或長度 實驗材料的一致性、激素濃度的准確性、處理時間的一致性等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時間 酵母菌種群數量 培養液的成分、培養條件、空間等
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的演替 時間 群落的演替 水族箱的培養條件和環境等
2.注意問題
1)探究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必須在達到預設的溫度(pH)的條件下,再讓反應底物與酶接觸,避免在未達到預設的溫度(pH)時反 應底物已與酶接觸發生反應,影響實驗結果。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時:①新配製的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先加熱煮沸(殺死裡面的微生物、除去溶液中的空氣),等冷卻(防止高溫殺死酵母菌)後再將食用酵母菌加入;
②酵母菌培養液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後,待酵母菌將瓶內的氧氣消耗完,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以保證檢測到的一定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
(3)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①裝置的設計應有利於觀察,如觀察促進生根的實驗可以用水培法。
②所設組別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外,還要增加一組蒸餾水處理的做空白對照。
(4)探究培養液中的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①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要輕輕震盪幾次,使酵母菌均勻分布,以確保計數准確,減少誤差。
②該探究不需要設置對照,因為隨著時間的延續,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在時間上形成前後自身對照,但要獲得准確的實驗數據,必須重復實驗,求得平均值。
③對於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只計算相鄰兩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
④實驗結束後,用試管刷蘸洗滌劑擦洗血球計數板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浸泡和沖洗。
三、實驗題解答思路和基本解題技巧:
1、認真審題——審准實驗目的和原理:
明確驗證的「生物學事實是什麼,」或「生物學事實」的哪一方面;實驗所依據的生 物學(或其它知識)原理是什麼。如「探索酶活性與溫度關系」的實驗原理為澱粉遇碘變藍,澱粉酶可催化澱粉水解為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2、找出自變數(實驗變數或實驗條件)和因變數(反應變數):
找出自變數(實驗變數或實驗條件)和因變數(反應變數),以及影響本實驗的無關變數,然後構思實驗變數的控制方法和實驗結果的獲得手段。如驗證「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必需原料」,首先明確該實驗的條件是CO2,結果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影響結果的條件變化應該是CO2的有無兩種情況,那麼對照的設計就應該為空白對照。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變數有溫度、pH、實驗用植物的生長狀況、飢餓處理的環境、吸收CO2的NaOH的量及濃度等因素,這些無關變數中任何一種因素的不恰當處理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和真實性,因此實驗中必須嚴格控制無關變數,做到平衡和消除無關變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常常採用對照的方法——即在保證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無關變數相同的條件下,觀察實驗變數(實驗條件)的不同情況對反應變數(實驗結果)的影響。
3、實驗對象和實驗條件:
實驗所用的生物學材料,如光合作用所用的葉片、驗證質壁分離所用的成熟植物細胞、鑒定脂肪所用的花生種子等。
實驗條件是完成這一實驗所必需的理化條件及生物學處理方法,如光照、溫度、pH、酶、緩沖劑、離心等。
4、設計實驗方法和步驟:
這一環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設計對照原則、單一變數原則、可重復性原則,使實驗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注意:①後面步驟中要用到的東西,如果題目沒有給出,則必須在前面的步驟中准備好,如實驗中要用蔗糖液,而題目中只給出蔗糖,我們就要先配製好蔗糖液;②題目中如果已經給好(如給的是配好的試劑),則不能再配製了。
5、預測實驗結果或分析實驗結果:
二者是有區別的:①預測實驗結果——根據實驗原理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理性分析,從而預先猜測可能是什麼樣的結果、有幾種結果可能性,都要事先預測到;②分析實驗結果——是從結果出發去尋找事物間的相互關系,或者推導出一般性的結論或規律等。它是分析應有的實驗結果,對意料之外的結果乃至失敗的情況作出恰當的分析和推論。
二者是相反的兩個過程:因此解決此類問題時要根據題意注意用詞的科學性和准確規范性。當然無論是預測實驗結果還是分析實驗結果,都要既考慮最後的結果,也要考慮中間步驟的結果。
6、注意事項和補救措施:
實驗中若要使用有毒物質,應怎麼使用?加熱酒精應採用水浴法隔水加熱。一旦燃燒怎麼辦?這些注意事項都應該在實驗前有所准備,這些方面常常需要相關學科實驗能力的滲透。
實驗完畢後如果時間容許,還應該從以下方面來回顧回顧:
①實驗原理及方法是否符合題 目要求(正確性 );
②實驗步驟是否科學,有無少做了步驟或順序顛倒的現象;
③有無充分利用實驗條件或超出題目給的實驗條件;
④有無設置對照(參照系)或可能造成誤差;
⑤有無更為簡單的實驗方案——創新實驗得分;
⑥實驗是否具有偶然性——是否符合可重復性原則;
⑦實驗能否順利完成;
⑧實驗的安全性如何。
四、設計型實驗題:
由於高考側重於對實驗能力的考查,設計型實驗題是近幾年高考的一個熱點。因此,我們對實驗的復習,應該立足於對基本實驗方法、實驗技能、實驗思維的強化和鞏固著手,培養我們的實驗分析、實驗改錯、實驗設計等實驗能力。
所謂設計型實驗題——就是要求考生設計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器材,安排實驗步驟,設計數據處理的方法及分析實驗現象。包括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設計實驗改進方法等。主要 考查我們是否理解實驗原理和會分析實驗結果,是否具有靈活運用實驗知識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遷移知識的能力。
1、生物學實驗的一般程序:
一個完整的生物學實驗包括以下七個基本步驟:
(1)實驗名稱、目的:指出是什麼實驗,明確實驗要解決什麼問題。
(2)假設:是「可能會怎麼樣」,對可見現象提出一種可檢測的解釋。具體為:
(3)預期:在檢測提出的假設以前,先提出實驗的預期結果(一個或幾個假定的結果),若預測沒有實現,則說明假設 不成立;若預測得到實現,則假設成立。
(4)實施實驗過程:根據實驗目的和提出的假設,來設計實驗的具體方法步驟,並按設計的方案進行操作。
(5)觀察和收集數據:客觀如實地觀察、記錄實驗的現象,得出實驗結果,並通過一定方式將實驗結果呈現出來。
(6)分析、推論:對記錄的數據(包括現象、結果)進行整理分析,進行推導得出結論。
(7)交流:寫出實驗報告。
2、生物學實驗設計的要求:
(1)在實驗設計之前,應掌握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和技術。
(2)要有明確的實驗目的,根據目的確定研究內容。
(3)實驗設計要科學合理,注意設計合適的實驗變數,控制其他變數,盡量減少實驗誤差,確保實驗得出明確的結果。
(4)設計實驗要注意設置對照,適當增加重復,保證實驗的准確性。
(5)實驗取樣要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
(6)實驗設計要考慮運用統計學進行分析的可能性。分析的樣本要有一定的數量,使所得數據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H. 高中生物實驗如何去做及幾個重要步驟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I. 求高中生物的實驗設計題的解析思路指導
高考生物實驗試題分類解析
生物實驗是歷年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實驗試題所佔比分較大,而且是以考查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實驗的考查試題材料背景豐富,動作技能、心智技能與創新能力都在考查范圍之內。「3+2」考試對實驗的考查,已從了解實驗原理、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方法與步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逐步過渡到能夠根據實驗目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合理利用實驗材料,得出科學結論。
根據生物實驗試題的考查方式和要求,大致可以把生物學實驗試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實驗改錯或實驗改進
解析:此類試題要求學生對實驗的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實驗現象、結果或結論等內容熟悉,能找出錯誤的地方並給予改正。這類試題多為驗證性實驗,是以生物學中一些經典實驗或學生實驗為基礎而設計,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對「雙基」的考查。
例1:為證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學制訂了下列實驗方案:
該實驗方案有幾項明顯錯誤,請指出錯誤並改正。
(1)實驗目的(略)
(2)實驗材料和用具(略)
(3)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用一適當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長正常的盆栽綠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氣。
②將上述植物及裝置放在暗室中飢餓,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暗室內裝有紅色安全燈。
③飢餓一定時間後,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時,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使葉綠素溶於酒精中。
⑤將已脫綠的葉片取出,平鋪在一個培養皿內,用碘-碘化鉀溶液,檢測有無葡萄糖的特異顏色反應出現。
例2:證明「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學制訂了下列實驗方案:
(1)實驗目的(略)(2)實驗材料和用具(略)(3)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取1支試管,注入2ml漿糊。
②用涼開水漱口後,用小燒杯收集唾液。
③向試管內加入2ml唾液。
④往試管中滴加2滴碘液。
⑤將試管振盪後放十分鍾。取出試管,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4)結論:唾液中含有澱粉酶能將澱粉分解成麥芽糖。
該實驗的方法和步驟以及結論有沒有錯誤?如果有,請指出並改正。
例3:植物根系對外界環境中礦質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即使同一種鹽類,植物對其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吸收量也可能不相同。如果吸收同一種鹽類中的陽離子多於陰離子,該鹽類稱之為生理酸性鹽;如果吸收同一種鹽類中的陰離子多於陽離子,該鹽類稱之為生理鹼性鹽。根據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簡單實驗,驗證植物根系對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1)實驗材料和用具:
①完好的小麥種子若干粒;②0.01mg/mL(NH4)2SO4(生理酸性鹽);③0.01mg/mL NaNO3(生理鹼性鹽);④蒸餾水;⑤精密pH試紙;⑥移液管、廣口瓶(200mL)
(2)實驗步驟:
①材料准備:在實驗前培養出發育良好具完善根系的小麥植株若干。
②實驗過程:
第一步:取2個廣口瓶,分別編1號和2號。
第二步:用移液管分別向2個廣口瓶內注入等量且適量的(NH4)2SO4溶液(1號瓶)、NaNO3溶液(2號瓶)。
第三步:取二株根系發育完善,大小及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麥,放在2個廣口瓶中並固定好,置於適宜的相同的環境條件中培養。
第四步:過一段時間後取出植物,測定1號瓶和2號瓶內的pH值。
實驗結果:1號瓶pH值下降。2號瓶pH值上升。
結論:1號瓶中植物吸收陽離子多於陰離子,2號瓶中植物吸收陰離子多於陽離子。植物根系對不同離子的吸收是有選擇性的。
我們認為,該同學的實驗方法和步驟還不足以嚴密論證以上結論,請指出上述實驗中兩點明顯的不足之處,並闡述其理由。
例4:為驗證「鎂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學進行了實驗設計,下列是實驗的基本思路。請分別指出三個實驗思路能否達到實驗目的,為什麼?再寫出你的設計思路。
(1)實驗一: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實驗要求的容器進行培養。對照組容器內只盛有蒸餾水,實驗組盛有用蒸餾水配製的鎂鹽溶液。兩組置於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並對溶液通氣,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育情況。
答:
(2)實驗二: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勻,容器符合實驗要求),對照組澆以蒸餾水,實驗組澆以蒸餾水配製的鎂鹽溶液,兩組置於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育情況。
答:
(3)實驗三: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勻,容器符合實驗要求),對照組澆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種元素的完全營養液,實驗組澆以不含鎂離子的完全營養液,兩組置於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育情況。
答:
(4)下面由你進行實驗設計,請寫出你的設計思路。
答:
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實驗過程,解釋原因,得出結論
解析:此類試題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正確地解釋實驗現象及原因。通過解題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及對實驗結果的正確解釋。此類實驗不一定是學生已做過的實驗,但其實驗原理是學生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題時一定要用所學生物學知識,結合題中的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這類現象、原因的解釋通常是一些結論性的語句,切忌就事論事,答案中要體現出實驗現象的本質。
例5:「水往低處流」,但是植物體內的水卻往高處流,動力從何而來?某同學為此做了兩個實驗。
實驗一:將一枝條插入充滿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銀的容器中。不久水銀柱上升,如圖一所示。
實驗二:將同一植物在靠近莖的基部切斷,套上一個彎曲的玻璃管,管內裝有水和水銀。不久,玻璃管內水分增加,水銀柱上升。如圖二所示,請回答:
實驗一說明
實驗二說明 。
根據這兩個實驗,你對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動力有何新的認識?
例6:(09福建卷)26.(25分)
回答下列Ⅰ、Ⅱ題
Ⅰ.右圖表示的是測定保濕桶內溫度變化實驗裝置。某研究小組以該裝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條件下呼吸作用的情況。材料用具:保溫桶(500mL)、溫度計活性乾酵母、質量濃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蠟油。
實驗假設: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比無氧條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更多。
(1)取A、B兩裝置設計實驗如下,請補充下表中內容:
裝置 方法步驟一 方法步驟二 方法步驟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
(2)B裝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這是控制實驗的 變數。
(3)要測定B裝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溫度變化量,還需要增加一個裝置C。請寫出裝置C的實驗步驟:
裝置 方法步驟一 方法步驟二 方法步驟三
C ③ ④ 加入石蠟油,鋪滿液面
(4)實驗預期:在適宜條件下實驗,30分鍾後記錄實驗結果,若裝置A、B、C溫度大小關系是: (用「<、=、>」表示),則假設成立。
例7:將青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開脊椎骨,剝離出脊髓一側鄰近的兩對脊神經根(一對脊神經根包含一個背根和一個腹根,見圖)。分別電刺激每對脊神經根的背根與腹根均可引起蛙同側後肢發生運動反應。然後進行下列實驗:
①在第一對脊神經根的背根中央處剪斷,電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電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後肢不發生運動反應。
②在第二對脊神經根的腹根中央處剪斷,電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後肢不發生運動反應;電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後肢發生運動反應。
試分析回答:
(1)根據實驗①判斷背根的功能是 。
因為
(2)根據實驗②判斷腹根的功能是 。
因為
三、分析實驗數據、圖表,得出實驗結論
解析:考查學生運用數據或圖表進行比較、判斷、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要求學生能正確的分析所給實驗數據或圖表,並得出正確的結論。解答此類題時,要善於從完備的知識網路體系中迅速而准確地提取信息,並處理信息。
例8:用蛋清制備一定量的混濁液,然後用其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一 單位:mL
處理 試管號
1 2 3 4
水 2 0 0 0
蛋清混濁液 0 2 2 2
A酶溶液 1 1 1 0
煮沸後冷卻的A酶溶液 0 0 0 1
稀鹽酸溶液 0.5 0.5 0 0.5
碳酸鈉溶液 0 0 0.5 0
37℃水浴30min
結果 無變化 液體變清 無變化 無變化
實驗二 單位:mL
處理 試管號
5 6 7 8
水 2 0 0 0
蛋清混濁液 0 2 2 2
B酶溶液 1 1 1 0
煮沸後冷卻的B酶溶液 0 0 0 1
碳酸鈉溶液 0.5 0.5 0 0.5
稀鹽酸溶液 0 0 0.5 0
37℃水浴30min
結果 無變化 液體變清 無變化 無變化
根據實驗結果回答:
(1)A酶發揮作用所需要的pH環境為____________;B酶發揮作用的pH環境為____________。
(2)第4管和第8管液體不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第2管反映的是胃內的消化過程,那麼A酶是____________,蛋清的分解產物主要是____________。
(4)如果第6管代表小腸內消化過程,且B酶由多種消化酶組成,其消化產物能否被吸收?為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氮是植物生活必需的重要元素。為了研究植物體氮元素的含量與植物生長狀態之間的關系。人們對某地區生長在不同田塊里的同一品種水稻施加不同數量的氮肥,並在某一時期同時測定不同田塊水稻體內氨基氮含量,並收獲後統計其產量,實驗結果如下表:
氨基氮含量
(ppm,百萬分之一) 90 130 160 200 150 300
水稻產量
(千克/畝) 250 390 446 448 447 400
(1)根據表中數據繪制曲線,表示水稻產量與體內氨基氮含量的關系。
(2)水稻體內氨基氮含量低於 時,生長不夠良好,原因是影響了水稻體內 ,從而使水稻生長受到影響。
四、完成實驗設計,預測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解析:考查實驗設計的原理及實驗結果的預測和分析。這是「3+X」高考試題能力立意的出題方向,屬應用層次的高要求題目。要求實驗者具有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能根據給定的實驗用品,來設計、完成實驗,預測可能的結果並分析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要正確解答實驗設計類試題,首先應加強實驗基本理論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實驗設計原則和技巧,以提高解題能力。
例10:血液中的鈣離子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則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鉀溶液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發生的反應,形成草酸鈣沉澱,起抗凝作用,請根據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簡要寫出第二步及以後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驗證鈣離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並回答問題。
一、驗材料和用具
(1)兔 (2)生理鹽水 (3)酒精棉 (4)適宜濃度的草酸鉀溶液 (5)適宜濃度的氯化鈣溶液 (6)試管、注射器(針管、針頭)
二、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
第一步:在A、B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草酸鉀和生理鹽水(見下圖)
問題:設置B管的目的是________
例11: (2)有人設計了下列實驗,試圖證明「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如生長素只能從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運輸)」。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瓊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驟與結果:
(一)制備瓊脂塊
(二)取一段胚芽箱中間部分,上面放合IAA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
(三)取步驟(二)下面瓊脂塊(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側
三.結論:以上實驗證明了「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我們認為,僅用該實驗步驟(一)、(二)、(三)還不足以嚴密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實驗方法、步驟和結果。
例12:現有一種植物的種子,已經知道它的萌發受水分、溫度和氧氣的影響,但不了解其萌發與光是否有關。為探究光的有無對該種子萌發的影響,請你依據所給材料和用品設計出實驗的方法步驟,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並分別得出相應的結論。
材料和用品:數量充足的鋪有濾紙的培養皿、無菌水、表面消毒過的種子等
方法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實驗結果及相應的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胰高血糖素對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為了驗證「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請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設計實驗步驟,預測和解釋實驗應出現的結果,並寫出實驗結論。
(一)實驗材料和用具:
正常實驗小白鼠2隻,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製的適宜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試劑,注射器,試管,燒杯等。
(二)實驗步驟:
(實驗提示:採用腹腔注射給葯,給葯劑量不作實驗設計要求;給葯1小時後,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處穿刺取尿液。)
(三)實驗結果的預測、解釋和結論:
五、綜合類
解析:此類試題考查學生的實驗綜合能力。可同時考查多個方面,如實驗改錯、完成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等。
例14:(09廣東卷)31.(8分)
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後,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發現它們的含量發生了明顯得變化(如下圖)。請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隨培養時間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於在原培養液中沒有尿素,推測其是 的產物。
(2)培養液中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後,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
通過 作用,為細胞提供 。
(3)轉氨酶是肝細胞內參與氨基酸分解與合成的一類酶,正常情況下這類酶不會排出胞外,若在細胞培養液中檢測到該類酶,可能的原因是 。
(4)由(1)和(3)可初步判斷,細胞膜對物質的轉運具有 的特性。
例15:蠶豆染色體數目為2n=12,蠶豆根尖在19℃的條件下,一個細胞分裂周期所佔時間為19.3 h。
大多數致癌物質都能提高生物的突變頻率,癌症是由體細胞遺傳物質的改變所引起的,吸煙者容易患肺癌,其得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8倍。
某中學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的染色體變異,需在課前製作細胞的臨時裝片。現有如下材料:10粒乾的蠶豆種子(假設發芽率為100%)、煙草浸出液、蒸餾水及必須的實驗設備和葯品,請你幫助老師完成上述的課前准備工作。
(1)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蠶豆作為實驗材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寫出實驗課前准備工作過程中的3個主要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光鏡檢查染色體時,應找到處於細胞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______期的細胞。
(5)為了得到更多的蠶豆根尖,你應如何處理實驗材料?_________。
(6)蠶豆根尖的培養至少需要多少時間?_________。
例16:根據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並完成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材料用具:試管、量筒、燒壞、酒精燈、溫度計、新鮮唾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澱粉溶液,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質量分數為5%的Na0H溶液,清水、碘液.用正確方法完成實驗中的一些步驟:
(1)第一步:實驗至少要取_________支潔凈的試管,編號後分別注入1mL新鮮唾液.
(2)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步:分別向試營中注入2mL澱粉溶液,振盪後將試管下部浸入裝有_______________的燒壞中,這樣處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步:10min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結果及分析:
(6)實驗結論應符合下列曲線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例1參考答案:
(1)實驗步驟②中暗室內紅色安全燈是錯誤的,應改為綠色安全燈。
(2)實驗步驟⑤中「葡萄糖」是錯誤的,應改為澱粉。
(3)未設對照。對照的作法是:
a.裝置同題干中的步驟①,但玻璃罩內用同一種生長狀況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題目干中的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
b.將上述植物及裝置放在暗室中飢餓,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暗室內裝有綠色安全燈。
c.重復題干中步驟③、④。
d.重復改正後的題干中的步驟⑤。
例2參考答案:
有三處錯誤:
(1)未設立對照實驗,步驟①還應取1支試管,③往這支試管中加入2ml清水 ;
(2)步驟順序顛倒,步驟④應與步驟⑤對調;
(3)實驗結論錯誤,本實驗只能證明澱粉被水解,而不能證明水解產物是什麼。
例3參考答案:
第一,該同學在放入植物之前未測試實驗前兩溶液中的pH值,故不能說明實驗結果pH值是否上升或下降。
第二,該同學未設置對照實驗,即在3號瓶中裝入蒸餾水,同樣放入相同的植物加以培養。培養相同時間後測定pH值,以便與其它兩瓶的pH值比較,才能消除植物根系呼吸作用等各種生理活動對外界溶液pH值的影響。
例4參考答案:
(1)不能。
因為蒸餾水和鎂鹽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而使兩組植物生長均不正常。
(2)不能。
因為兩組容器內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鎂離子。
(3)不能。
因為兩組容器內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鎂離子。
(4)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實驗要求的容器,對照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種礦質元素的完全營養液,實驗組盛有不含鎂離子的完全營養液,兩組置於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並對溶液通氣。觀察比較兩組植物的生長發育情況。
例5參考答案:
實驗一說明:枝條葉片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所產生的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體內向上運輸的動力。
實驗二說明:根部生理活動(答「根部滲透吸水」或只答「根部」也給分)能產生推動水分向上運動的壓力。
根據這兩個實驗說明: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不但有蒸騰拉力,還有根部產生的向上壓力。
例6參考答案:
Ⅰ.(1)①不加入石蠟油 ②加入10g活性乾酵母
(2)去除氧氣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後冷卻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乾酵母
(4)A>B>C
例7參考答案:
(1)傳入功能
電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進入脊髓中樞並通過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入功能。電刺激背根外周段不發生反應,表明背根無傳出功能。
(2)傳出功能
電刺激腹根向中段不發生反應,而電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產生後肢運動反應,表明神經興奮沿傳出神經引發肌肉收縮,因此是傳出功能。
例8參考答案:
(1)酸性鹼性(2)高溫煮沸使A酶及B酶均失去活性(或答酶失去活性)(3)胃蛋白酶多肽(4)能吸收蛋清已被分解成氨基酸
例9參考答案:
(1)曲線標注及形態正確,基本反映表中數據給分
(2)130ppm 蛋白質的合成(或代謝)
例10參考答案: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兔血(3分)
第三步:立即將等量的鮮血分別加入到A、B試管中,經過一段時間後,結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3分)
第四步:將等量的CaCl2溶液分別加入到A、B兩試管中 結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2分) (第四步中B管中不加溶液CaCl2不扣分)
問題:作為A管的對照(2分) 註:①試劑用量對實驗結果是有影響的,本題對此不作要求 ②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實驗題,學生設計的實驗步驟可能有多種情況,請參照上述答案和評分標准適當給分。
例11參考答案:
(2)補充方法、步驟與結果(一):(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間部分倒放。上面放含 IAA 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
補充方法、步驟與結果(二):(4分)取補充步驟(一)下面瓊脂塊(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側
註:考生只用文字或圖示答題均給滿分。
例12參考答案:
方法步驟:
①向培養皿中倒入適量的水,將等量的種子分別放入兩組培養皿中。
②將一組置於有光照的環境中,另一組置於黑暗環境中,在培養過程中,使兩組所處溫度、水分、空氣狀況適宜且相同。
可能的實驗結果及相應的結論:
①有光組萌發,無光組也萌發(或答發芽率差異不顯著),該種植物的種子萌發不受光的影響。
②有光組萌發,無光組不萌發(或答有光組發芽率高於無光組,差異顯著),光是該種植物的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③有光組不萌發,無光組萌發(或答無光組發芽率高於有光組,差異顯著),光抑制該種植物種子的萌發。
例13參考答案:
(1)確定1隻鼠為實驗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隻鼠為對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2)將兩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號和2號,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試劑。
(3)給葯1小時後,對兩只小白鼠采尿液,實驗鼠尿液放入1號試管內,對照鼠尿液放入2號試管內。
(4)將兩支試管搖勻後,放入盛有開水的燒杯內加熱煮沸,待冷卻後,觀察兩支試管溶液顏色的變化。
(三)
1號試管中應該出現磚紅沉澱,青蛙實驗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號試管中仍為藍色溶液,表明對照鼠尿液中無葡萄糖。
實驗結論:實驗鼠血糖升高,超過一定數值而出現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例14參考答案:
(1)降低 增加 細胞代謝(代謝)
(2)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原料 呼吸(分解) 能量(ATP)
(3)肝細胞膜受損(或細胞裂解)
(4)選擇透過(選擇通透)
例15參考答案:
(1)利用煙葉細胞中的誘變物質引起根尖細胞的染色體變異
(2)染色體數目少,便於辨認染色體變異
(3)加蒸餾水使種子吸水膨脹萌發,長出幼芽;將發芽的種子分為二等份,一份放在蒸餾水中培養,一份放在煙草浸出液中培養;按觀察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要求製作裝片,以供觀察
(4)中
(5)剪去主根,讓其長出更多側根
(6)19.3 h或20 h
例16參考答案:
(1)三
(2)分別向 1、2、3號試管中注1mL鹽酸溶液、lmLNaOH溶液、1mL清水
(3)35℃溫水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
(4)取出試管,分別滴入1滴碘液並搖勻
(5)1、2號試營變藍,澱粉末被分解,因為過酸過鹼的環境都會影響唾液澱粉酶的活性。3號試管不變藍,澱粉已被分解
(6)B
J. 突破初中生物教學行之有效方式方法包括哪些
突破初中生物教學行之有效方式方法包括哪些
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可以促使學生對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假設,實驗設計和得出結論等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解和應用。如在「觀察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中,教材設計了清水和唾液的相互對照,學生「照方抓葯」,不難看到明顯的實驗現象。但在實驗中,學生常常忽視對照原則:即兩支試管中糨糊的量完全相等,一支試管中加入清水的量和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的唾液的量完全相等。加入的時間完全相同;同時堵住試管口,輕輕振盪,兩試管同時各滴人兩滴碘液,觀察比較哪支試管里的糨糊變色。事實上,有的學生用相互對照的兩支試管做這個實驗,實驗不同步,甚至先後做,液體的總量不等,甚至相差一倍;表面上也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實際上這樣操作既缺乏嚴謹的科學態度,又沒有確保兩支試管中除一支試管中是清水,另一支試管中是唾液」這一因素外,其他因素完全相同。因此作出的實驗結論是不科學的。教學實踐表明,此實驗若改為學生自行設計的實驗,學生在操作時「心中有數」,實驗操作就更科掌嚴謹了。「探究種子的成分」、「探究根是否具有向地生長的特性」、「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等實驗都可改為學生自行設計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