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學免疫學該怎麼學啊
免疫學的理論性比較強,因此加強理解是學好免疫學的根本。如何來理解免疫學的理論呢?我認為,在整個免疫學體系中,貫穿著一個基本點,那就是,所有免疫學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抗原與機體的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展開的。現代人們認為免疫就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自己」和「非己」的識別,這里的「自己」指的自身物質成分,一般情況下它不會刺激免疫系統發生反應,機體對自身物質成分呈免疫耐受狀態。而「非己」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抗原物質。免疫學全部內容就是要告訴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對抗原物質進行反應的。由此,基礎免疫學的內容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介紹靜態的,另外一部分就是介紹動態的。所謂靜態的部分,是指抗原物質的特點及免疫系統的組成,而動態的部分就是指抗原和免疫系統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即免疫應答。只要我們能夠把握這一點,那麼,對整個免疫學內容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免疫應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機體天生就具有的,稱為先天性免疫。這是機體的重要自我保護反應,如完整的皮膚粘膜,有利於保護我們不受外來致病菌的感染;在淚液、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夠起到殺菌作用;血液、組織中還有像單核巨噬細胞、NK細胞等,能夠對外來抗原物質起到吞噬或殺滅的作用,這些都屬於先天性免疫,它們在反應中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可以對外來所有的抗原物質都可以起作用,是沒有特異性的,因此,先天性免疫也叫非特異性免疫。還有一類就是在後天與抗原物質接觸後才獲得的免疫能力,稱為獲得性免疫。如接種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後,我們就可以獲得針對該病毒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能力是針對特定抗原發生的,因此也叫特異性免疫。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免疫應答指的是特異性免疫。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抗原。簡單地說,抗原就是那些能夠刺激機體發生免疫應答的物質。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質都可以成為抗原,如可以引起人類傳染病的微生物、引起人類疾病的毒素、引起過敏反應的花粉、塵埃中的真菌孢子以及雞蛋、海鮮等食物,這些都是抗原,能夠刺激機體發生免疫應答。當然,對於同一種抗原物質,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免疫反應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不同個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免疫細胞,在對抗原的識別上是有差異的。
在抗原部分里,我們除了要掌握抗原的概念、特點、免疫原性的決定條件外,一些常見的抗原也有了解,如異嗜性抗原、血型抗原以及白細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特別是HLA,它是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是引起排斥反應和調節機體免疫應答的重要蛋白物質。HLA分子對免疫應答的調節作用主要是通過在抗原遞呈過程中對抗原肽的結合來完成的。抗原物質需要經過加工處理以後,與HLA分子結合,然後再被T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所識別結合。T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只能識別自身HLA分子遞呈的抗原,然後才能進一步啟動免疫應答,而不同個體的HLA分子在結構上是不同,它們對同一種抗原的結合能力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機體對同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也就不同。HLA是位於人類細胞表面的蛋白質成分,它可以分為兩類,即HLA-I類分子和HLA-II類分子,HLA分子的分布和功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對於它的編碼基因,只要理解就可以了。
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組成的。對於免疫器官,我們要重點熟悉不同免疫器官在免疫反應的作用,如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產生、分化和發育成熟的場所,而外周免疫器官則是免疫應答發生的場所。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體的免疫應答就是由免疫細胞來介導的。免疫細胞包括特異性免疫細胞和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特異性免疫細胞主要指T細胞和B細胞。它們的細胞表面具有抗原識別受體,能夠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這里要特別注意特異性,這是免疫反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前面我們提到過,抗原有很多種類,不同的抗原,它們的結構是不同的,因此,只有當一種抗原在結構上能夠與T細胞或B細胞表面的受體相互配合的時候,才能發生結合。我們的體內存在大量的能夠表達不同抗原識別受體的T、B細胞,它們只能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結合,而與其它抗原的親和力很低,這就是T細胞和B細胞在與抗原反應時的特異性。這種特性只有T、B細胞具有,其它的免疫細胞則不具有。因此,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主要由T、B細胞來介導完成的。對於T細胞部分,我們要重點掌握它的亞群及其功能。T細胞的發育則屬於了解內容,雖然不少考試的重點,但是這部分內容是理解免疫學內容的重要基礎,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理解一下。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的免疫細胞,我們就稱之為非特異性免疫細胞,主要包括巨噬細胞、NK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等等。免疫分子包括很多,如免疫球蛋白、補體成分、粘附分子、CD分子(即分化抗原,是細胞表面的分子,種類很多,實際上,粘附分子就是其中一類)和細胞因子。我們的教材中分不同的章節對它們逐一做了介紹。其中,免疫球蛋白是最為重要的一章,我們應該通過對免疫球蛋白的學習來對免疫系統和抗原的相互作用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它的分子結構、生物學活性以及各類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是我們都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內容。補體部分則主要掌握補體活化的兩條途徑之間的比較,活化的具體過程以理解為主。粘附分子主要掌握它的概念和分類。對於細胞因子,則需要掌握它的概念和共同特點。細胞因子的種類繁多,如像干擾素、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以掌握其概念為主。前面這些內容,主要介紹了免疫反應中的靜態部分。同學們可以對它們的各自特點加以比較。
有了對抗原和免疫系統組成的認識,再來理解免疫應答就簡單了。其實免疫應答也是機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而已。我們吃飯喝水,是由消化系統來完成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統來完成的,等等,這些生理功能我們都很容易理解。免疫應答就是完成對抗原反應的一種生理功能,這種功能和其它生理功能有什麼不同呢?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特異性。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抗原的識別是由免疫細胞來完成的,抗原物質首先被抗原遞呈細胞所捕獲,經過加工處理以後再由T細胞來識別、結合的。T細胞對抗原完成識別以後,還有一系列重要的事情要去進行,那就是細胞要從原來相對靜止的狀態開始活化、分化和分裂,產生大量的子代細胞。B細胞可以直接識別天然的抗原,但是B細胞的活化則需要T細胞的輔助作用。包括T細胞和B細胞之間的直接接觸或者T細胞通過產生細胞因子來促進B細胞的活化。T、B細胞活化、增殖、分化以後就可以產生能夠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分子,如抗體,還有一些免疫反應細胞,如CD8+細胞。然後抗體或CD8+細胞再去與抗原發生作用,最終達到清除抗原的目的。從而保證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描述,其過程要復雜的多。我們先有了這樣一個輪廓後,然後通過閱讀教材,把細節內容補充進去,就是整個免疫應答的過程了。在免疫應答這一章節中需重點掌握的是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Th細胞活化的雙信號、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等。機體的免疫應答過程是受到嚴格的調節的。因為機體的免疫應答既有對機體有益的一面,可以維持內環境的穩定,排除對機體有害的成分,同時對機體也有有害的一面,免疫應答反應過高會引起超敏反應或者自身免疫病,過低則容易發生感染或腫瘤等。所以,機體對免疫應答的反應過程必須進行調節,使得免疫應答既能排除外來抗原,在免疫反應完成之後使得活化的細胞恢復原來的靜止狀態。基礎免疫學主要就包括這些內容。
如果有了對基礎免疫學的理解,對於臨床免疫學部分的內容就不難掌握了。臨床免疫學包括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缺陷病,另外還有免疫學防治和免疫學檢測。這其中,超敏反應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因為它與許多臨床疾病的發病機制有關。我們一定要掌握每一種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臨床常見疾病,對於I型超敏反應,還要掌握其防治原則。而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移植免疫和免疫缺陷病其實就是機體的免疫應答過程在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自身免疫病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發生了反應,腫瘤免疫則是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失去了監視作用,移植免疫則是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由於機體對外來成分發生的免疫應答,免疫缺陷病是因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發育不良或後天損傷因素而導致的免疫功能缺失,從而使得機體易發生機會感染。免疫學防治和免疫學檢測主要掌握其中的一些概念,如主動免疫、被動免疫、疫苗、類毒素、血清學反應、凝集反應、沉澱反應、ELISA(酶聯免疫吸附反應)等。
❷ 怎樣學好醫學免疫與微生物學
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其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因其研究范圍廣、發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及其機能,又涉及它與人體的相互作用,並與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傳染病學和流行病學等多學科緊密聯系,內容豐富,機理復雜,許多學生反映該學科難學。因此,如何教與學好這門學科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這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與學相輔相承。現僅就如何學習這門課程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明確目的是前提
要學好一門課程,首先要充分認識學科的性質及其重要性,才會有學習的動力,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這樣,你才能認真地、刻苦地去鑽研它。這就要求你要聽好第一堂即「緒論」的講解,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的興趣。明確醫學微生物學僅為病理學、葯理學、預防醫學等基礎學科打基礎,且與臨床各學科緊密聯系,故有「橋梁」學科之稱。如病理學中的「炎症」、葯理學中「抗生素的作用機制」、預防醫學中「流行病的病因病機」都與微生物密切相關;各種傳染病如霍亂、結核、白喉、菌痢、病毒性肝炎及目前正流行的「非典」等都是微生物所致,它們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要診斷、治療、控制與消滅傳染病,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與技術。 微生物所致疾病涉及臨床各學科,將來要當好醫生,為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都離不開微生物學的知識與技能。
二、認真聽課是基礎
目前,「講課」仍是高校教學中最普遍採用的教學形式,教師經過熟悉、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課堂上講清重點、難點,學生認真聽課,適當作筆記,課後加以復習、思考,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微生物「看不見,摸不著」,許多問題學生自學難以弄懂,通過教師的講解,可加深理解,便於記憶。所以聽好每堂課是學好該課程的基本要求。
三、學習得法是關鍵
有些學生很認真聽課,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個人的記憶、思維、綜合等能力不同之外,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學習方法不對頭,死記硬背,抓不住重點,往往事與願違,事倍功半;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因此,學習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這里,結合醫學微生物的專業特點,談談學習的方法:
(一)聽課三要素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除了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外,與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及學習方法也密切相關。聽課要做到以下三點:
1.精聽:就是要注意力集中,特別要注意授課教師反復強調的問題,抓住重點,聽懂難點。
2.巧記:即在聽課時適當作筆記,而不是全部抄錄講課內容。可在教材中巧設符號標志,如:列出小標題;使用不同的字體;不同顏色的字;突出關鍵詞語;使用不同的下劃線等,由於符號標志有助於對教材的理解,使之對內容又便於課後復習。符號可根據個人喜好靈活運用。
3.釋疑:這里有兩層含意,一是課前預習教學內容,帶著問題聽課,二是聽課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聽課中不斷得到答案,這樣可大大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課堂吸收率。
(二)學習八要點
⒈基本概念要記牢:微生物學中有許多名詞概念,有些也是臨床常用的,如消毒、滅菌、菌血症、毒血症、膿毒血症等等,都有必要反復復習,牢固掌握。
⒉特殊特徵勿忘掉:病原菌的種類多,教材中編排及講解時是分開敘述,但它們的生物學性狀既有共同點也有特殊性,要全部記住,確實很難。學習時注意記住它們各自的突出特點。如破傷風桿菌有芽胞,對理化因素抵抗力強;腦膜炎雙球菌有自溶酶,在外界低抗力弱;結核桿菌耐乾燥,在乾燥的痰液中存活時間長,在傳播上很重要等等。
⒊共同特徵條理化:因各種微生物的致病性很復雜,如一種細菌可引起多種病症,某種病症也可由多種病原體所致。不少學生反應很難記,老師改卷中也常碰見學生把甲菌的特點答作乙菌的「張冠李戴」現象。在學習時要注意把相似的性質,分散在各章節的內容條理歸納,即俗話說的「梳辮子」,如哪些細菌主要以外毒素致病?它們具什麼特點?哪些細菌既有內毒素又可產生外毒素?哪能些細菌可引起敗血症?哪些細菌可引腦膜炎?等等。這樣既便於掌握它們的共性,又有利於培養綜合歸納的能力。
⒋比較鑒別不可少:微生物學中有些內容須對比分析,這樣就更易於掌握它們的特點。如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結構的特點:內毒素與外毒素的特點等等,「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對比自然就記住了它們的不同點。
⒌致病機理列表記:各種病菌原體的致病機制或致病特點都是學習的重點,且這些內容很都復雜,教師講解時多採用圖表講解,復習時也應列出圖表,這樣可化繁為簡,一目瞭然,既便於掌握全面,又記住各步要點。
⒍唯物辨證看問題:病原微生物能否侵入機體,能否致病,不僅取決於微生物的致病力等因素,還取決於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況,二者相互作用是很復雜的過程,且矛盾的雙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受到社會因素、自然條件、環境因素等影響。如鼠疫桿菌、天花病毒都屬於甲類病原體,具有極強的致病性,但通過人類的努力,鼠疫、天花這兩種烈性傳染病早已得到控制與消滅。而目前正在流行的「非典」病菌原體SARS病毒,過去只是引起普通感冒或一般的肺炎,傳染性弱,不具流行性,且SARS病毒在不同的人其感染的嚴重程度也不盡一致等等。因此,我們不僅在學習微生物學中,且在今後的醫療實踐中都要學用辨證唯物主義觀念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⒎理論實驗相結合:醫學微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認真積極上好實驗課,不僅可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與掌握,且也是學習掌握基本技能的極好機會,通過實驗,還有利於培養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認真學習,積極動手,真實地記錄、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⒏能力培養最重要: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自學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創造力、研究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等等。愛因斯坦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醫學是研究疾病的防治問題,為了揭示復雜疾病過程中的內在聯系,提高醫療預防工作的質量,及時搶救病人並使之轉危為安,必須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與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教師的的指導與培養外,個人的訓練至關重要。如前面所述,聽課及實驗中獨立思考,正確地分析判斷實驗結果,獨立完成實驗報告,還可自學相關的課外書,如「微生物與人類」、「現代微生物學」,參加課外興趣小組,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等,這些活動都有利於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要學好微生物學,首先要重視學習,系統聽好課,且聽課、實驗、自學、復習都要講究方法,掌握要領,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❸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介紹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為免疫學、微生物學及微生物在葯學中的應用三大部分。為突出其實用性,本版教材刪除「感染與免疫」部分,而將其相關內容分別貫穿於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章節中,以進一步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又是緊密聯系實際的交叉型應用學科,其理論和實驗技術的發展迅猛,成績斐然。同時為了跟蹤國際先進水平和我國醫葯學工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更新教材內容,並強調理論與葯學應用相結合,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新理論、新技術,特別是其滲透到葯學中的應用等方面作了適當增補。
❹ 你好,請問怎麼樣才能學好醫學免疫學呢,我覺得對這門課挺感興趣的,而且老師教的挺好,要你自己的想法
免疫的難學之處在於許多名詞都是初次接觸,短時間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絕非易事。
你是本科的吧!
1.本科所學的免疫學是醫學免疫學中的基礎免疫學中的免疫學基礎部分,是圍繞免疫應答展開的。關鍵注意一條主線——抗原進入機體後如何被清除,在整個清除過程中哪些免疫細胞參與、免疫分子之間如何相互作用,最終產生哪些效應。從本科免疫學的學習順序來看,都是先介紹相對「零散」的知識,即:抗原、免疫分子、免疫細胞,然後在免疫應答中將它們串起來。所以,學生一般在前面的學習中會感到一頭霧水,似乎各章節沒有聯系,等學完免疫應答的過程後會豁然開朗!
所以,如果你在認真看書之後有些問題仍然不明白,請在學完免疫應答過程後再回來仔細看書;也可以跟老師探討一些問題!
2. 激發興趣:免疫學中許多知識都是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涉及到相關的臨床疾病。如艾滋病是怎麼診斷的?艾滋病為什麼可怕?病毒性肝炎是怎樣診斷的?乙肝應怎樣預防?花粉為什麼可致人哮喘?以此激發對免疫學學習的興趣和認識到免疫學的重要性。
3. 深入淺出的理解和記憶
4. 摸清難點,有針對性地學習:最難理解的章節是免疫應答.次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再次為補體系統。最難記憶的章節是免疫應答,次為補體系統,再次為免疫細胞。
❺ 微生物怎麼學(我對微生物學的認識)
1、從微生物學我們能學到什麼。
2、對微生物學課程的認識。
3、微生物學怎麼學。
4、為什麼要學微生物學。
1.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
2.它是一門在細胞、分子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生物(包括原核類的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藍細菌、古細菌,真核類的真菌、原生動物、顯微藻類(單細胞藻類),以及非細胞類的病毒和亞病毒)的形態構造、生理代謝、生物化學、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進化分類等生命活動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工業發酵、醫葯衛生、生物工程和環境保護等實踐領域)的科學。
3. 微生物學是高等院校生物類專業必開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也是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4.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及發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學原理和技術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微生物學》也是高 等農林院校生物類專業發展及農林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
❻ 什麼是免疫學免疫學的原理是什麼
免疫學是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醫學科學.免疫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即經驗免疫學時期、經典免疫學時期、近代免疫學時期和現代免疫學時期.
免疫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只有100年左右的歷史,最早只是細菌學的一部分,隨後又作為微生物學的一部分來看待.它是以研究抗微生物感染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隨後發現與微生物無關的抗原物質也引起機體的免疫應答,使得免疫學內容得到擴充,就有了現代免疫的概念,即「識別自己和對非己物質的清除」.
隨著近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免疫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受到廣泛的關注.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被稱作推動現代生命科學前進的三駕馬車.如今,免疫學理論和技術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深度上看,它已從整體水平、細胞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從廣度上看,它已滲透到許多相關學科,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分子免疫學、細胞免疫學、免疫生物學、免疫組織學、免疫生理學、免疫化學、免疫葯理學、免疫病理學、免疫分類學、免疫遺傳學和臨床免疫學等學科.
❼ 微生物免疫學名詞解釋 免疫什麼解釋
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即機體區分自己與非己進而排除異己的功能。通常對機體有利,但在某些條件下也可對機體有害。
❽ 免疫學,微生物,寄生蟲難嗎怎麼學好
免疫很難,主要是那些表面分子很多,CD20啊,CD4啊,CD8啊還有那些免疫細胞相互作用那我感覺特別難。微生物,寄生蟲好學,畢竟看得見,摸得著(還是別摸的好)。免疫那就是空的,畫圖的,不實在。辦法就是多看,沒辦法,死記硬背的東西。不過考了以後基本就用不到了,哈哈
醫學臨床(人)
❾ 急求:臨床本科的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的學習策略!
去年剛學的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總的來說,雖說知識點雜了些,但仔細些還是蠻好學的,我就都考了90多分。不要擔心。按大綱掌握知識就好,要把每一章的知識聯系起來才好。給你發個大綱吧,那個「目的要求」里的「掌握」一項,就是你要背記的。
《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第五版)教學大綱
(供臨床、口腔、預防、檢驗、影像等專業用)
第一章 免疫學概論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系統的基本功能以及免疫應答的特點。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系統的基本功能,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2、了解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學應用;
3、了解免疫學發展簡史和現代免疫學的發展。
【教學內容】
1、免疫與醫學免疫學概念;
2、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3、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組織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其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熟悉免疫器官和組織的組成;
2、了解中樞和外周免疫的基本功能;
3、自學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途徑。
【教學內容】
1、中樞免疫器官和組織;
2、外周免疫器官和組織;
3、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途徑。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三章 抗原
【預習要求】
預習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表位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異物性與特異性。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表位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異物性與特異性,根據誘生抗體時需否Th細胞參與而分的抗原的種類;
2、熟悉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應;
3、了解超抗原、佐劑的概念和表位-載體作用;
4、自學影響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因素。
【教學內容】
1、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
2、抗原的異物性:異物的概念;
3、抗原的特異性:抗原表位、抗原的結合價、抗原表位的類型、T細胞表位與B細胞表位、共同抗原表位與交叉反應;
4、抗原的種類:根據誘生抗體時需否Th細胞參與而分的TD抗原、TI抗原;
5、超抗原:超抗原的概念;
6、佐劑:佐劑的概念;
7、表位-載體作用。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球蛋白基本結構、水解片段、J鏈和分泌片;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熟悉單克隆抗體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J鏈和分泌片;
3、了解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4、自學免疫球蛋白的異質性。
【教學內容】
1、 抗體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3、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域;
4、 J鏈和分泌片;
5、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6、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7、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8、 單克隆抗體的概念。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五章 補體系統
【預習要求】
預習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補體系統的概念,補體活化的三條途徑的特點及比較,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2、熟悉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共同終末過程;
3、了解補體系統的組成、命名,補體與疾病的關系。
【教學內容】
1、補體系統的概念、組成、理化性質和命名;
2、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
3、補體活化的MBL途徑(簡要介紹);
4、補體活化的旁路途徑(簡要介紹);
5、補體活化的共同末端效應;
6、補體的生物學作用:溶解細胞、細菌和病毒,調理作用,免疫黏附,炎症介質作用。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六章 細胞因子
【預習要求】
預習細胞因子的概念、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生長因子)。
【目的要求】
1、 掌握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2、 細胞因子的概念;
3、 熟悉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
4、 了解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細胞因子受體,細胞因子與臨床。
【教學內容】
1、細胞因子的概念 ,共同特點;
2、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預習要求】
預習白細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
【目的要求】
熟悉白細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
了解CD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的臨床應用。
【教學內容】
1、白細胞分化抗原、CD的概念,常用CD分子;
2、黏附分子的概念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八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預習要求】
預習HLA基因復合體中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的定位和結構,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目的要求】
1、掌握HLA基因復合體中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的定位和結構,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2、熟悉MHC的概念,抗原加工提呈相關基因:PSMB基因、TAP基因、HLA-DM基因;
3、了解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學功能,HLA與臨床醫學。
【教學內容】
1、MHC的概念
2、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
3、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4、免疫功能相關基因:抗原加工提呈相關基因:LMP基因、TAP基因、HLA-DM基因;
5、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學功能。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九章 B淋巴細胞
【預習要求】
預習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參與B細胞活化及免疫應答的分子。
【目的要求】
1、掌握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
2、熟悉B細胞共受體、協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3、了解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B淋巴細胞的功能。
【教學內容】
1、B淋巴細胞表面分子: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
2、參與B細胞活化及免疫應答的其它分子:B細胞共受體、協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3、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章 T淋巴細胞
【預習要求】
預習T淋巴細胞在胸腺內的發育與成熟。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T淋巴細胞的亞群的分類,CD4+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CD8+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
【目的要求】
1、 掌握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CD28;
2、 熟悉T淋巴細胞亞群的分類,CD4+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CD8+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
3、 了解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的發育;
4、 了解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及其他協同刺激分子。
【教學內容】
1、T淋巴細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CD28、CTLA-4、CD40L、CD2、LFA-1、ICAM-1、絲裂原結合分子:PHA受體、ConA受體;
2、T細胞亞群的分類;
3、T細胞功能:CD4+輔助性T細胞、CD8+殺傷性T細胞;
4、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的發育:胸腺微環境、T細胞在胸腺中的選擇。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的處理及提呈
【預習要求】:
預習MHC I和MHC II類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提呈細胞、專職性APC、非專職性APC的概念;
2、掌握MHC I和MHC II類分子途徑;
3、熟悉APC的種類;
4、了解非經典的抗原提呈途徑,脂類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徑。
【教學內容】:
1、抗原提呈細胞的概念、種類和特點:APC、專職性APC、非專職性APC的概念及其主要代表細胞;
2、MHC I類分子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3、MHC II類分子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4、MHC 分子對抗原的提呈。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二章 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Th細胞的效應: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和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CTL細胞的效應,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
【目的要求】
1、掌握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 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CTL細胞的效應;
2、熟悉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
3、了解Th17細胞的生物學活性,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抗原特異性T細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教學內容】
1、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APC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
2、T細胞活化的過程: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T細胞活化的雙信號);
3、效應性T細胞的應答效應:
(1)Th細胞的活性:①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Th1細胞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通過多種途徑作用於巨噬細胞引起炎症、Th1細胞對淋巴細胞的作用、Th1細胞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②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輔助體液免疫應答、參與超敏反應性炎症③Th17細胞的生物學活性;
(2)CTL細胞的效應:①效-靶細胞結合;②CTL的極化;③致死性攻擊:A:穿孔素、顆粒酶途徑;B:Fas/FasL途徑
(3)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三章 B淋巴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B細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目的要求】
1、掌握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初次應答、再次應答的概念,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2、熟悉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3、了解B細胞增殖和終末分化;B細胞在生發中心的分化成熟。
【教學內容】
1、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1)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Th細胞在B細胞免疫應答中的輔助作用;
(2)B細胞增殖和終末分化;
2、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3、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統及其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模式識別受體的概念和種類,病原相關模式分子的概念;
2、熟悉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NK細胞殺傷作用的機制;
3、熟悉固有體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4、熟悉固有免疫應答的特點及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主要特點的比較;
5、了解巨噬細胞的調理性受體和細胞因子受體;
6、了解NK細胞活性的調節;
7、了解固有免疫應答作用時相。
【教學內容】
1、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
2、巨噬細胞及其受體;
3、NK細胞殺傷作用的機制;NK細胞活性的調節;
4、固有體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5、固有免疫應答作用時相,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主要特點的比較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教學內容】
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
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十六章 免疫調節:自學
第十七章 超敏反應
【預習要求】
預習各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超敏反應的基本概念、分型和Ⅰ、Ⅱ、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2、熟悉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3、了解常見的各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教學內容】
1、超敏反應、變應原的概念;超敏反應類型;
2、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特徵;
3、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變應原、IgE、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4、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5、臨床常見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全身過敏反應:葯物過敏性休克(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局部過敏反應;
6、Ⅱ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7、臨床常見的Ⅱ型超敏反應性疾病: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葯物過敏性血細胞減少症(青黴素)、Graves病;
8、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9、臨床常見的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Arthus反應、全身性免疫復合物病:血清病(青黴素引起的血清病反應)、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10、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11、臨床常見的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感染性遲發型超敏反應、接觸性遲發型超敏反應:接觸性皮炎。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預習要求】
預習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
【目的要求】
1、掌握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抗原方面的因素;
3、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類;
4、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及典型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免疫系統方面的因素。
【教學內容】
1、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和分類;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及典型疾病;
4、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免疫隔離部位抗原的釋放、自身抗原的改變、分子模擬。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病
【預習要求】
預習X性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症、DiGeorge綜合征、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及免疫學特點,AIDS的發病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缺陷病概念、分類;AIDS的傳播途徑;AIDS的發病機制:HIV侵入免疫細胞的機制;
2、熟悉X性聯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DiGe orge綜合征、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及免疫學特點;誘發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AIDS的預防和治療;
3、了解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AIDS的發病機制:HIV損傷免疫細胞的機制;HIV誘導的機體免疫應答;臨床分期及免疫學特徵。
【教學內容】
免疫缺陷病概念、分類;
原發性B細胞缺陷:X性聯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原發性T細胞缺陷:DiGeorge綜合征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補體系統缺陷,吞噬細胞缺陷;
誘發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AIDS的概念;
HIV侵入免疫細胞的機制;
HIV誘導的機體免疫應答;臨床分期及免疫學特徵;
AIDS的預防和治療。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十章 腫瘤免疫
【預習要求】
預習機體對腫瘤抗原的免疫應答、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腫瘤抗原,TSA,TAA的概念;
2、熟悉腫瘤抗原的分類,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應答;腫瘤的的免疫逃逸機制;
3、了解腫瘤抗原產生的分子機理;腫瘤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及預防。
【教學內容】
1、腫瘤抗原產生的分子機理;
2、腫瘤抗原:腫瘤抗原的分類和特徵;
3、機體對腫瘤抗原的免疫應答:(1)體液免疫應答;(2)細胞免疫應答;
4、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1)與腫瘤細胞有關的因素;(2)與宿主免疫系統有關的因素;
5、腫瘤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及預防。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十一章 移植免疫
【預習要求】
預習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本質;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
【目的要求】
1、掌握T細胞識別同種抗原的機制: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GVHR和HVGR的概念;
2、熟悉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
3、了解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教學內容】
1、移植、供者、受者的概念;
2、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
3、T細胞識別同種抗原的機制: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
4、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
5、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GVHR和HVGR的概念;
6、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實驗小班講課)
【預習要求】
預習凝集反應,沉澱反應,酶免疫測定。
【目的要求】
1、掌握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凝集反應(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沉澱反應(對流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酶免疫測定:雙抗體夾心法和間接法);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外周學單個核細胞的分離;
2、熟悉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沉澱反應(單向瓊脂擴散、雙向瓊脂擴散、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免疫熒光技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化學發光免疫技術、免疫膠體金技術、免疫印跡技術);體外抗原抗體結合反應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3、了解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T細胞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教學內容】
1、體外抗原抗體結合反應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2、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凝集反應(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沉澱反應(對流免疫電泳、單向瓊脂擴散、雙向瓊脂擴散、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酶免疫測定:雙抗體夾心法和間接法、免疫熒光技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化學發光免疫技術、免疫膠體金技術、免疫印跡技術);
3、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外周學單個核細胞的分離;T細胞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
3、課堂討論。
第二十三章 免疫學防治(實驗小班講課)
【預習要求】
預習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計劃免疫。
【目的要求】
1、掌握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和計劃免疫的概念。
2、熟悉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類毒素、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細胞因子與單克隆抗體;疫苗的基本要求,我國兒童計劃棉衣的常用5種疫苗;
3、了解新型疫苗及其發展(亞單位疫苗、結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應用以及免疫治療的概念和分類。
【教學內容】
1、人工免疫: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計劃免疫。
2、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類毒素、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細胞因子與單克隆抗體;疫苗的基本要求,我國兒童計劃棉衣的常用5種疫苗;
3、新型疫苗及其發展(亞單位疫苗、結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應用以及免疫治療的概念和分類。
❿ 談談對微生物免疫學的認識
微生物類群十分龐雜,包括: 硝化細菌、無細胞結構的病毒、類病毒、擬病毒等,屬於原核生物的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等,屬於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黴菌,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