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牛
草食性反芻家畜。哺乳綱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 (Bovidae)牛屬(Bos)和水牛屬(Bubalus)家畜的總稱。具多種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皮屬工業原料;牛還可提供役力和為農業生產提供等。
牛屬包括4個種:①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頭數最多,如各種、、兼用牛、中國以役用為主的以及日本的和牛等,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② (B.indicus),亦稱駝峰牛。耐熱、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熱帶地區特有的牛種。③(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山地區空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獨特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④野牛 (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圖1[美洲野牛])、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水牛屬中的 (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世界上牛頭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1984年有牛18220萬頭(其中水牛6200萬頭)。以下依次為巴西 13302萬頭(其中水牛72萬頭)。蘇聯 11988.8萬頭(其中水牛33萬頭)。美國 11404萬頭,中國7808萬頭(其中水牛1900萬頭,氂牛約1300萬頭)。印度養牛頭數雖多,但由於宗教習俗等原因,生產性能較低。
編輯本段1、起源與馴化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圖2[原牛])。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均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 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 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馴化了的普通牛,在外形、生物學特性和生產性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野牛體軀高大(體高 1.8~2.1 米)、性野,毛色單一、多為黑色或白色,乳房小、產乳量低、僅夠牛犢食用。經馴化後的牛體型比野牛小(體高在 1.7米以下),性情溫馴,毛色多樣,乳房變大,產乳量和其他經濟性能都大大提高。
關於其他牛種的起源問題,凱勒(1909)曾認為印度瘤牛系由爪哇野牛馴化而來,但據近代對顱骨類型和角型的研究,以及對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能產生後代並育成新品種的分析,證明瘤牛也起源於原牛,其在南亞馴化的時間大致與普通牛相同或稍遲。中國古書記載的「牛」,即現代的瘤牛中國水牛的毛色、顱骨和角形等特徵同印度野水牛極相似,故以前學者都認為中國水牛起源於印度的野生平角水牛——亞尼水牛(Bubalus arne)。但近期對華北、東北、內蒙古以及四川等地更新世不同時期地層中發掘出的不下 7個水牛種的化石研究,可證明其中至少有1~2種後來進化而成為現代的家水牛。中國水牛起源於南方。這可能是由於更新世晚期亞洲北部受冰川侵襲,使原屬熱帶性氣候的黃河流域以北廣大地區變得干寒,以致古代水牛等動物被迫向南方遷移的結果。中國氂牛系由野氂牛馴化而來。至今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高寒地區和藏北高原海拔4 000~5 000米高山峻嶺之間,以及蒙古和蘇聯的西伯利亞東北部仍有野氂牛分布。
編輯本段2、生物學特性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1~2%。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㈡ 動物牛的資料
牛,中國詞語。牛,草食性反芻家畜。牛屬和水牛屬家畜的總稱,包括4個種,具多種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皮屬工業原料;牛還可為農業生產等提供役力。此外,」牛「在中國也是一個姓氏,也可作為一個形容詞使用,在物理學中,作為力學單位來使用。 ①普通牛郵票牛照片集錦(14張)(Bos taurus)。分布較廣,頭數最多,如各種、兼用牛、中國以役用為主的以及日本的和牛等,牛(20張)與人類生活地關系最為密切。 ② 駝牛(B.indicus),亦稱駝峰牛。耐熱、抗蜱,是印度和非洲等熱帶地區特有的牛種。 ③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山地區空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獨特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④野牛 (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圖1[美洲野牛])、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⑤水牛屬中的 (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牛頭數最多的國家 世界上牛頭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1984年有牛18220萬頭(其中水牛6200萬頭)。以下依次為巴西 13302萬頭(其中水牛72萬頭);美國 11404萬頭;中國7808萬頭(其中水牛1900萬頭,氂牛約1300萬頭)。印度養牛頭數雖多,但由於宗教習俗等原因,生產性能較低。 起源與馴化 國畫牛照片集錦(20張)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剪紙牛照片集錦(20張)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圖2[原牛])。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均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 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 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牛的剪紙 馴化了的普通牛,在外形、生物學特性和生產性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野牛體軀高大(體高 1.8~2.1 米)、性野,毛色單一、多為黑色或白色,乳房小、產乳量低、僅夠牛犢食用。經馴化後的牛體型比野牛小(體高在 1.7米以下),性情溫馴,毛色多樣,乳房變大,產乳量和其他經濟性能都大大提高。 其他起源 關於其他牛種的起源問題,凱勒(1909)曾認為印度瘤牛系由爪哇野牛馴化而來,但據近代對顱骨類型和角型的研究,以及對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能產生後代並育成新品種的分析,證明瘤牛也起源於原牛,其在南亞馴化的時間大致與普通牛相同或稍遲。中國古書記載的「牛」,即現代的瘤牛中國水牛的毛色、顱骨和角形等特徵同印度野水牛極相似,故以前學者都認為中國水牛起源於印度的野生平角水牛——亞尼水牛(Bubalus arne)。但近期對華北、東北、內蒙古以及四川等地更新世不同時期地層中發掘出的不下 7個水牛種的化石研究,可證明其中至少有1~2種後來進化而成為現代的家水牛。中國水牛起源於南方。這可能是由於更新世晚期亞洲北部受冰川侵襲,使原屬熱帶性氣候的黃河流域以北廣大地區變得干寒,以致古代水牛等動物被迫向南方遷移的結果。中國氂牛系由野氂牛馴化而來。至今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高寒地區和藏北高原海拔4 000~5 000米高山峻嶺之間,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北部仍有野氂牛分布。 生物學特性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㈢ 氂牛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
由於特殊生態環境和極強的自然選擇,使氂牛形成了不同於其他畜種的生物學特性,對適應高寒草地有一整套獨特的體質形態結構和生理機制。
(1)氂牛適應高山草原少氧環境的生物學特性氂牛生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暖季可上升到5000米以上。這些地區空氣中含氧量只及海平面的1/3~1/2。氂牛之所以能夠適應於空氣稀薄、大氣壓低的缺氧環境,是由它的生理特點決定的。氂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在高山草原生態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系列適應特性,在軀體結構上相應發生某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氣管、胸腔的結構及呼吸、脈搏、血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指標上。氂牛的氣管較普通牛短而粗大,由50~53個軟骨環組成,長44~51厘米,較普通牛短14~21厘米。斷面呈半月形,口徑為13~14.5厘米。氣管軟骨環兩端間的距離大,且軟骨環兩端間的肌肉長而發達。使其能適應頻速呼吸,在高原少氧環境下較普通牛單位時間增加了氣體交換量,以獲得更多的氧。氂牛胸腔比普通牛大而發達。心臟發達,脈搏血輸出量大,血液循環快,能滿足機體在寒冷條件下對熱量的需要。肺活量大,由於呼吸頻率的增加,相應增加了氧氣含量,能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氂牛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白細胞的含量高,能使血液中結合較多的氧氣,增加血液中氧的容量,加快氧的運輸,補償其維持生理活動和生產過程對氧的需求。氂牛具有呼吸、脈搏快,血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高的生理特點,使它在少氧環境中,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形成代償性機能,因而能適合海拔高、氣壓低和氧氣少的高寒地區。
(2)氂牛適應高山草原寒冷氣候環境的生物學特性高山草原上,氣候寒冷、潮濕,年平均氣溫0℃左右,溫度變化劇烈。氂牛在-30~-40℃仍可照常生活,產區冷季漫長,半年冰凍雪封,有些地區甚至全年無絕對無霜期,氂牛仍能適應。氂牛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表現在散熱機能不發達。因而氂牛是一個極不耐熱的畜種,相反氂牛對低溫環境具有適應性。氂牛的皮膚比較厚,真皮層及下面的脂肪層發育較好,容易沉積皮下脂肪,脂肪層是熱的不良導體,能防止體熱過度地散發,形成機體的貯能保溫層。氂牛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為了適應高寒地區惡劣的氣候條件,形成了外形緊湊、垂皮小、外周附件和體表皺褶少的體態,因此散熱量小。在氂牛同寒冷氣候條件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保存了有利於耐寒的被毛變異。氂牛全身著生長而密的粗毛,長而粗的被毛有良好的保溫性能。進入冷季後,粗毛間密生絨毛,使軀體免受風雪嚴寒凍害。氂牛被毛是由不同毛纖維類型組成的混型被毛,較單一纖維類型被毛增加了絕熱層次和厚度,具有很高的保溫性能。同時,肩部、胸腹下部和大腿部還密生長毛,便於保溫。另外,氂牛汗腺發育差,可減少體表的蒸發散熱,降低因嚴寒而對熱能和營養物質的消耗。氂牛怕熱,遇到氣溫升高,天氣悶熱時,則表現煩躁不安,停止採食,向山頂或山口轉移,以求涼爽,躲避蚊蠅襲擾。因此,氂牛對低溫環境具有驚人的適應性和很大的可塑性。
(3)氂牛適應高山草原矮草採食的生物學特性氂牛對高山草原矮草的採食有良好的適應特性,主要表現在氂牛鼻鏡小、嘴唇薄而靈活、口裂亦較小。舌稍短,而舌端寬而鈍圓有力,舌面的絲狀乳頭發達而角質化。牙齒齒質硬而耐磨。氂牛既能卷食高草,也能用牙齒啃食3~5厘米高的矮草,冬春季還能用舌舔食被踏碎或被風吹、鼠咬斷的浮草。這樣多種採食方式的結合,才能充分利用不同草層的牧草,盡可能多採食。高山草原的冬春季,牧草往往被積雪覆蓋。在飢餓的情況下,氂牛可以用蹄子刨開10~20厘米厚的積雪,也可以用顏面撞開堆積的厚雪啃食枯萎矮草。夏秋可用舌卷食高草,採食能力極強,且行動敏捷。善於走高山險路、陡坡及沼澤地,也能鑽入荊棘灌木叢中採食。夏季遇到天氣驟變,雨、雪、冰雹交加時仍照常採食。由於氂牛瘤胃蠕動頻率較恆定,幾乎不受採食與否和飢飽的影響,因而能終年放牧。氂牛的牧食過程,隨年齡、性別、個體等有一定差異。一般成年母牛、公牛、馱牛能勤奮採食,較青年牛遊走少。年齡大的牛牧食周期長,這是由於年齡大、體大、消化道容量大,但採食速度較慢,只有多採食,減少遊走,才能飽腹。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土種志》
㈣ 牛是什麼樣的動物
牛以愚忠聞名。人們常把不智不肖,愚笨者稱為「蠢牛」或「飼牛」。古時譏笑目不識丁者為「青瞑牛」(瞎眼牛)。世人謂不明話意為「對牛彈琴」。稱毀譽由人為「呼牛呼馬」。正如從《莊子》所雲:「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謂之馬。」形容賢愚利鈍不分為「牛驥共宰」。形容貌丑或宵小朋友摯為「牛鬼蛇神」(後老師意得以辱名)。報恩於人寧「做牛做馬」,即做牛馬為人耕作馱行之意。
漢書中有「獨念牛衣涕泣時邪」一句,故後人形容貧賤為妻之貧苦境況為「牛衣對泣」。
孟子雲「牛山之木嘗美矣」,本是指山東臨淄縣的牛山地方林木之美,後人借喻人之禿頂。
韓愈雲:「牛溲、馬勃、敗鼓之皮」,後人遂形容極細微之物著也有用處,所謂「牛溲馬勃」。
此外,「歸馬放牛」比喻戰事結束,士兵解甲歸田永息兵弋。「九牛一毛」言極多數中的一小部分。「九牛一虎」形容極大的力量。「土牛林木馬」比喻有形而無實質。「騎牛找牛」比喻忘其本而有他求之意。「吳牛喘月」形容過分的懼怕。「老牛推車」譏人力盡無能。
在民間俚諺中,「黑漢、犁牛、鐵青馬、一個作活就頂兩」喻人身強體健,力氣大,一人做兩人的事。「有錢買牛馬,不如牛生氣」,謂人當選用有肚量的幹才,而不必人做事不把握重點,卻專門注意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謂不切實際。「牛吃稻草,鴨吃魚蝦」,及謂各人福氣不用。
㈤ 牛的簡介!!!!!!!!!急!
牛是一種家畜,狗馬牛羊豬雞合稱為六畜
㈥ 牛的資料
牛(拉丁學名:Bovine),屬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染色體數為56的野牛、60的黃牛和58染色體的大額牛,雜交有可育後代,為哺乳動物,容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絲粒融合)改變染色體數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
(6)牛生物學特性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㈦ 牛是什麼動物
中文學名:牛
界:動物界
目:哺乳綱偶蹄目(Artiodactyla)
科:牛科(Bovidae)
屬:牛屬(Bos),水牛屬(Bubalus)
生物學特性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佔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㈧ 牛身體有哪些部分
一、牛的身體部分有牛頭、牛腿、牛尾、牛身、牛耳朵、牛鼻子、牛眼睛、牛脖子、牛角、牛腳、牛屁股、牛生殖器。
二、牛為哺乳動物,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世界上牛頭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
馴化了的普通牛,在外形、生物學特性和生產性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野牛體軀高大(體高1.8~2.1米)、性野,毛色單一、多為黑色或白色,乳房小、產乳量低、僅夠牛犢食用。經馴化後的牛體型比野牛小(體高在1.7米以下),性情溫馴,毛色多樣,乳房變大,產乳量和其他經濟性能都大大提高。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
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外邊包著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脫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做「洞角」動物。
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著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做「洞角類」。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換角套外,一般牛類的洞角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而且不更換角套。鼻頸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
㈨ 矮牽牛的生物學特性是什麼
矮牽牛(見下圖),茄科矮牽牛屬植物,原產南美洲,為多年生草本,株高15~45厘米。全株上下都有粘毛。莖直立。葉卵形、全緣,幾無柄,互生,嫩葉略對生。花單生葉腋及頂生。花朵碩大,花冠漏斗狀。花瓣變化多,有單瓣、半重瓣、瓣邊呈皺波狀,色彩豐富,有紫紅、鮮紅具白色條紋、淡藍具濃紅色脈條、桃紅、純白、桃紅具白色斑紋、肉色等。花期4~10月底,如室內溫度達15℃以上可四季開花。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霜凍,怕雨澇。生長適溫為13~18℃,冬季溫度在4~10℃,如低於4℃,植株生長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溫。夏季生長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梅雨季節雨水多,對矮牽牛生長十分不利,盆土過濕,莖葉容易徒長,花期雨水多,花朵易退色或腐爛。盆土若長期積水,則爛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牽牛宜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矮牽牛是長日照植物,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在正常光照條件下,從播種至開花約需100天左右。冬季大棚內栽培矮牽牛時,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莖葉生長很茂盛,但著花很難,當春季進入長日照,很快就從莖葉頂端分化花蕾。
彩圖98 矮牽牛
㈩ 生物學特性是什麼
(一)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根系分布較淺,根毛壽命約3個月,簇狀小根壽命也只有一年,根系穿透硬土層的能力較差。中心干較明顯,直立,高19m左右,樹皮深褐色,分枝低並向四方擴展。小枝圓柱形,具突起皮孔,周年抽生新梢,而以春、秋季為旺盛,一般在二年生枝條上結果。光殼種葉片三葉輪生、革質、綠色、披針形,長12~36cm,寬2.5~5.5cm,全緣或具疏刺狀鋸齒;粗殼種四葉輪生,嫩葉紅色,葉片較細長,邊緣有細密刺狀鋸齒。第三個疊生於葉腋,均可成枝,但著生角度從內向外依次增大。總狀花序腋生,長10~30cm,有花200~300朵。花兩性,小,乳黃色(粗殼種淡紫紅色),無花瓣,由4個花瓣狀萼片形成花被管。雄蕊4枚,初與花柱抱合,成熟時彎曲下垂,每雄蕊具2個花葯囊。花柱長於雄蕊,子房下位,具胚珠二,通常僅一個發育形成果實。蓇葖果圓形,頂部略尖,果皮由革質外果皮與柔軟內果皮組成,外胚珠發育成褐色的種子硬殼,頂部具發芽孔。光殼種種殼圓而光滑,粗殼種則粗糙、凹凸不平。種仁白至乳黃色(圖2-15,彩圖37)。
(二)生長發育特性
1.開花及結果習性
單花從花穗基部向上逐步開放,上午始花,下午出現高峰,雄蕊先熟。主要靠蜜蜂傳粉,風媒授粉率低,有一定程度的自交不孕性,故需品種交叉配置。廣東湛江11月末至1月初始花,3月上、中旬盛花,但花期隨樹齡及氣候而有變異。花後2~3d花被開始凋落,10~15d大多數花凋落,剩下受精的子房膨大成幼果。一般每花穗能結果3~10個。
圖2-15 澳洲堅果
1.葉 2.花 3.果 4.帶皮果 5.殼果 6.果仁
(李佳寧仿)
2.果實生長發育及落果
受精後約50~60d,幼果迅速膨大,這時生長最快,種殼逐步形成,顏色由白轉褐;至約80d生長趨慢,種仁明顯成形,種殼變硬,果皮變薄,並形成黃褐色內層;215d種子完全成熟,干物質含量達68%。幼果速長時,落果也最嚴重,花後60d左右的落果量占落果總數的54%,以後花序軸開始木質化,肥大,掛果趨於穩定。花後130d左右又有一個落果小高峰,這段落果數占落果總數的27%左右,研究這兩個階段,尤其是後一階段的保果措施至為重要。
3.果實含油量的變化
據Jones和Shaw(1943)的研究,花後90d果仁含油量為4%、111d31%、136d48%、185d67%、215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