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上好一堂生物課
怎樣上好一堂生物課
【摘 要】:生物是一門知識系統性強,涉及面廣且又相對獨立的學科。它屬於理科,題型多樣靈活,學好它更多的是需要理解;但它又像文科中的歷史政治,需要記憶。一堂好的課應該要具備以下幾點:成功的導課,高效的教學過程,課堂上學生的輕松無負擔,以及針對性強到位的相應練習。
【關鍵詞】:導課 生活教學 成語教學
一、導課要簡捷直入有藝術
導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對教師自身的素養要求很高,包括教師對生活方面的體驗積累,對業務水平方面的精通掌握。導課太簡短,激發不起學生對課題的興趣,導致一開課就顯得枯燥無味;導課太冗長,浪費學生的時間,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引領學生入主題的效果。導課一定要設置好,好的導課對一堂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導課就像一面鮮紅的旗幟,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探取收獲。導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利用生活現象導入新課, 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使用故事導入新課,利用詩句導入新課等等。
例:講生物的遺傳定律時,我們可以這樣導課:小明的爸爸是高鼻子雙眼皮,媽媽是是扁鼻子單眼皮,那小明應該是高鼻子還是雙眼皮呢?(學生先是愕然,轉而興趣湧起,然後亂猜一通,再就是急切的期盼老師的答案了),想知道結果嗎?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生物的遺傳定律。遺傳定律是那位科學家,做了什麼實驗,又是怎樣發現的呢?這樣就利用了生活現象,設置疑問導課法,效果很好。
二、教學過程要高效易懂
1.結合生活教學
生活經驗人人都有經歷都有感覺,盡量把課堂上的講的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掌握。比如我們講呼吸作用時,可以把短跑長跑與有氧呼吸結合起來,把運動的肌肉傷痛,熟料袋裡水果發出的酒精味,以及釀酒焉泡菜結合起來,掌握有氧無氧呼吸的現象特點。又如我們講光合作用時可以與「大樹底下好乘涼」,早晨做運動鍛煉身體與傍晚做運動鍛煉身體的比較結合起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借自己的生活經驗解來理解解釋書本知識,激發了對生物的興趣,又學會用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碰到的問題現象,學以致用。
2.巧用詩詞成語教學
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插入一兩句與自然有關的詩詞,既可豐富教學內容,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頑強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詞「雙蛾來翩翩,慕此堂上燭,附炎盡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飛蛾的夜生活習性和趨光性描述的維妙維肖。這樣的詩詞,只要我們平時注意收集,在課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課變得生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適當引用成語、諺語,也能增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描述食物鏈的關系,通過「樹→蟬→螳螂→黃雀」這一食物鏈的有機聯系,引伸出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轉遞過程,學生聽來有趣,簡明易懂。
三、課堂上要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
1.幫學生歸納一些知識要點特例便於記憶
例:(如下圖)
2.運用諧音幫助學生記憶
例:線葉雙(線粒體、葉綠體有雙層膜);無心糖(沒有膜結構的是中心體和核糖體) ; 原核生物:藍(藍藻)細(細菌)線(放線菌)織(支原體)毛衣(衣原體);真核生物:一(衣藻)團(藻)酵母(菌)發霉(菌)了 ;葉綠素的四種及層析的'順序: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胡葉?a,b也。) ;遺傳病與優生中的各種遺傳病 : 仙(顯性致基因遺傳)單(單基因)不夠(佝僂病)吃軟(軟骨發育不全)餅(並指);白(白化病)龍(先天性聾啞)笨(苯丙酮尿症); 青少年(糖尿病)無腦(兒)唇裂多(多基因遺傳)怨(原發性高血壓)啊 ;八種必須氨基酸: 纈 氨酸 異亮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甲硫氨酸(蛋氨酸 ) 色氨酸 蘇氨酸 賴氨酸 (借一兩本單色書來);在「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可以這樣記:「少數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失去電子,變成了強盜(強氧化劑),就從水分子身上奪得電子,使水分子妻(氫)離子(氧)散。」 3.運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法
例: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間:染體復制加合成,前:膜仁消失顯兩體,中:形數清晰赤道齊,後:點裂數增均兩極,末:膜仁重現失兩體。又如:人類遺傳病系譜圖遺傳型判斷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形,隱性遺傳看女病,父無女病非伴性,顯性遺傳看男病,父病女無非伴性。
四、練習要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目前,不少學校已明確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少於15分鍾。這就要求教師還必須在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和靈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要靈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剛上課的復習鞏固時,可以穿插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也可以放在課堂教學內容完成後。課堂練習題的提前設計和課堂上的靈活使用,能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據此調整教學節奏,及時進行矯正教學等。這對確保生物課堂教學優質、高效十分必要。例如,在講解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概念時,列舉嬰兒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動,請學生辨別等,其檢測和鞏固效果都非常好。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
總之,上好一趟生物課的方法技巧有多,只要用心去教,設計著去教,相信你一定能教出好成績,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貳』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課
上好初中生物課的方式:
一、 生物要調控好生物課堂氣氛首先要認真備課。 如果教師不認真備課,課堂教學隨意性就強,學生聽課就會霧里看花,反應冷淡,課堂氣氛肯定就差。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應該先做准備,才會把事情辦得更好。因此,生物教師認真備課是調控課堂氣氛上好生物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備課要以教材為依據,適度開拓認知面。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依據,老師應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課程標准,鑽研教材內容,並進行合理的重組,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既符合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學年計劃、學期計劃和單元計劃,要安排好不同時間的實習實驗活動。通過學習,讓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以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方面的知識,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自己親手操作,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生物實驗操作能力。同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向三個方面進行拓展。一是向前沿領域拓展,如生命工程,太空育種,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等,目的是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習興趣。二是向社會領域拓展,如讓學生調查水資源情況,垃圾處理情況,農業生產現狀,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等,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三是向應用領域拓展,如引導學生走訪果農,菜農,思考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目的是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要調控好生物課堂氣氛其次要營造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氛圍。 初中學生學習生物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剛接觸生物時,因富有新鮮感,總是興致勃勃,後來隨著知識的增長,難度的提高,興趣銳減,甚至厭倦放棄。如何使學生對生物產生持久的興趣呢?我認為營造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氛圍是一劑良葯。由於年齡特徵所致,許多初中學生做事或學習常從情緒出發,感情用事,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徵,來調控課堂氣氛。 1、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由於生物學科具有名詞概念多、知識內容抽象,與自然、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等特點,如果生物教師長時間地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會感到厭倦,就不會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所以作為一名生物教師要充分挖掘有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極其多樣的,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歸納總結法、實驗教學法、多媒體應用法等。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可能有一種萬能的普遍適用的教學方法,任何教學方法都有長處和不足。但教學原則卻有,就是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知識掌握的層次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認知心理學表明:學生對於提供的認知材料,由於出現形式不同,認知和理解的速度也就不同,只有當學生對呈現的材料與呈現方式發生興趣時,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認知材料的呈現方式,大致有語言文字、實物和掛圖等基本方式,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呈現都應慣徹形象、直觀、新穎、有趣的原則,尤其在生物學科中,大量的語言描述無論如何也不如掛圖、標本、模型、實物、板畫、實驗和多媒體應用等將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現象生動、形象、直觀的展現出來,直觀教學由於眼、耳、手等多種器官的並用,使知識多途徑刺激大腦,增強了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從而能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因此,生物學科除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外,還應該多創造條件進行直觀教學,尤其是實驗教學。但是農村中學實驗設備和材料十分匱乏,因此,生物教師平時要注意及時搜集、保存和培養實驗材料。例如,到野外採集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鼠婦、蚯蚓、昆蟲等動植物,製作成標本、或者種植、培養、飼養它們,以供實驗之用。還要根據教學需求,利用一些簡單的材料製作一些簡易的實驗設備,保證實驗能正常進行。 3、創設良好的課堂情景誘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學生對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好奇和求知慾構成了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只有當生物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時,才能使他們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像,才能使他們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表現出喜悅的心情和求知慾,課堂氣氛才會良好。因此,生物教師必須依據教材的不同,創設不同的情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例如,上蕨類植物部份,採集腎蕨、鐵線蕨等蕨類植物標本,讓學生觀察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這是利用實物誘發學生興趣和好奇。上兩棲類,帶領學生到稻田、小溪捕捉青蛙、小蝌蚪,觀察雌雄抱對、搜集青蛙的卵,孵化、培育。這是利用參與實踐誘發學生興趣和好奇。上綠色開花植物開花結果,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製作課件,讓學生觀賞開花結果過程,這是利用形象直觀誘發學生興趣和好奇。探究光對鼠婦的影響,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這是利用自己動手誘發學生興趣和好奇。 4、師生互動能激活課堂氛圍。課堂氣氛好壞,最重要一點是師生是否互動。要做好這一點,教師引導工作要到位,首先教師提出問題要從淺到深,其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第三要及時給予表揚。例如,我上《食品與安全》這節公開課,講到合理膳食時,先提問學生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學生對這問題有一定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我引導學生討論,討論後原先只有個別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時我及時鼓勵並給予表揚,後來許多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我把學生不同看法逐一寫在黑板上,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什麼是合理膳食,這節課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深受師生好評。 5、生物教師要有駕馭課堂能力。課堂突發事件屢有發生,生物教師要對症下葯。例如,學生無意或故意違反課堂紀律。如果教師聲色俱厲的批評,這不但破壞了課堂氣氛,也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此時幽默感可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溫厚和善意,使學生在微笑的同時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同時有利於課堂氣氛的調控。例如,前幾年有位學生平時表現就欠缺些,那天晚自習課我下班輔導,其他學生都在做作業,而他又吵鬧,因此我大聲地對他說:「請你出去!」「老師,您不能剝奪我學習權利。」他很平靜地應運法律回答我。我既氣又好笑地也不客氣地應運法律對他說:「現在是8小時工作之外,不存在剝奪你學習權利問題。」他聽後無法反駁,就乖乖地出去了。我原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但是第二天我又到他班級上生物課,其他學生都坐好等待上課,而他故意敲打課桌看你老師怎樣處理。「大家聽,富有激情的敲打聲,聲聲催人振奮;看來今天老師不拿出十二分的激情把這節課上好,會對不起你的熱情歡迎。」我這段幽默的話,說得故意敲打課桌的同學和其他的同學都樂壞了。課繼續上著,學生們情緒高昂、氣氛活躍。顯然,教師的幽默使他樂意接受了批評。從此該生在課堂上不在調皮搗蛋,認真上課,學習成績也進步很快。 總之,在生物教學過程,教師搞好本職工作,採取恰當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課堂情景,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好奇、思維、想像和探索,都能創造出師生互動、平等、和諧、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氣氛,從而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
『叄』 如何上好一堂生物課
近段時間我通過學習生物國培新課改,結合我平時的課堂教學,感觸頗多。下面,我就以我任教的生物教學為例,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和想法。 教學的本質是一種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因此,學生學習活動的表現以及經過學習活動後得到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失敗的關鍵要素。新課程標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我個人認為,要上好一節生物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與教師的教學密切相關,教師不能以自己預設的教學方案和思路去取代學生的思路,更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而應該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去參與教學過程,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應保持有效的互動傳統課堂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活動和感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從而抑制了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師生交流互動、共同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但是,這種交流是基於有效的師生、生生之間互動基礎上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實現有效的互動與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創設的問題與布置的作業大多數是回憶、描述事實、教學的判斷和教學程序性的,或一味純模仿性的,那麼這樣的問題與作業很難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真正的交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的問題與討論話題,才能夠實現師生、生生之間有效的互動。第二.交流應是雙向的。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學生經過思考或小組討論,在完成問題回答後,教師應給予有效的反饋,而不是僅僅簡單地判斷學生回答的對與錯,或簡單地予以更正。教師的介入行為應是: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完整,則一定要給予明確、積極的評價。如果學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錯誤,則要引導其找出錯誤並加以改正,或指導學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據和理由,通過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學生補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教師這一行為介入,有助於發展學生評價、判斷和交流的能力,有助於他們建構知識。好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它通過多樣、豐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協作、分享的合作意識和交往技能。 三、教學過程應為學生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本來應該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活動只是走走過場,沒有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留下空間。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過程中應該留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課前,動員學生收集、整理有關的信息,爭取能在課堂上展示。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較多,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盡可能多地開設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生物學研究的艱辛,並從中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結合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學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起點和歸宿。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潛能得以發揮。我們知道,課堂教學的最終結果不在於教師「教」得如何,而在於學生「學」得如何。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決策者和創造者,因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對教材進行研究的同時,還應根據課改精神和課標要求,以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使教學內容更加切合實際,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對自己及他人學習過程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讓學生獨立思考,強調對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從而使學生在各個不同的層次上了解自己學習的程度,促進部分學生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同時,還要提倡學生對他人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以便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實踐證明,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通過教學活動的實施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經驗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是不斷得到提高的,這不僅僅在知識方面,還應該體現在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課本知識准確地教給學生,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不要「授之以魚」。同時,在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知識點可以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靈活滲透,將思想教育貫穿於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做到「三個多一點」能有效地和學生溝通情感,從而創設愉快的環境。 「多一點微笑」、「多一點尊重」、「多一點贊美」,教師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將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一節好的生物課不僅要能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各項技能都有所提高。今後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想只要能在上面這些環節上做好精心准備和設計,上好每一堂課,我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更上一層樓。
『肆』 作為一個生物老師,怎樣才能把生物課上得很有趣
作為一個生物老師,怎樣才能把生物課上得很有趣?生物學已成為高中入學考試的考試主題,如何提高生物課的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我們每個生物教師的問題。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努力迎接某種事物或愛好,對行動的心理傾向,這是一個涉及學習的強大內部電力力量。有趣的學習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發展學生情報的關鍵。托爾特爾說:成功的教學不需要強迫,而是激勵學生的興趣。教學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利息培訓是完成這項活動的基礎。只有通過注意培養學生對學生的興趣,他們只能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強烈的好奇心。我開始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刺激他們的思想,並取得了更好的教學結果。
如「種植瓜,種子豆」來衍生遺傳;用「鶩鶩相,漁業」,衍生軟血動物或鳥類;隨著「山清水世旺舒翔」出口森林的生態效果;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出口食品鏈; 「螂螂蟬,黃在」之後「導致生物邊界競爭; 「母親九個種子,九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生物變化;使用」野火,春風「可以反映草原生態系統的復制力,以穩定的草地生態系統;」橙色淮南是橙色,出生於淮北「反映了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使用」一山不是Bonji「來解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使用」兩個黃色黃翠翠,一排綠色天空中的一排白鷺「而不是生物多樣性的審美價值,相信秩序學生留下這種感受和美好的形象欣賞。
『伍』 生物興趣小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如何有效的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呢?筆者通過長期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課,認為以下幾點做法效果較好:
一、避免學生選擇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級新生入校後,每位學生都有選擇參加興趣小組的自主權。正確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興趣才不會朝三暮四。有些學生在選擇興趣小組時,要麼太隨意,要麼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聽父母意見或盲從,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不會持久。所以,指導教師在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前應對學生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選拔那些對生物學習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只有這些學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恆地完成一系列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二、重視上好第一節生物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小組活動課畢竟有別於平常上課,大多數時間需要在實驗室和戶外活動,動手操作要求較高。另外,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班級,為了順利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應使成員之間相互熟悉並融合為一個新的集體,而且應盡快制定出活動課的活動計劃和活動要求。
1、選拔班干,制定活動課規章制度
第一節課,可首先安排學生自我介紹,然後通過民主選舉,確立班長和小組長。班長即是小老師,與教師密切配合並指導小組長進行各種小組活動。小組長為從每個班級的成員中選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協助教師督促本小組成員完成分組活動。另外,在需要進行校外活動時也要求建立小組長督察制,由小組長協助班長和教師共同做好小組成員外出安全。
為了圓滿的完成興趣小組各項活動,需要制定活動課各項規章制度。如服從教師和班乾的管理,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注意小組活動安全等。
2、制訂合理有趣的活動計劃
學生們既然報名參加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必然是抱著探索生命世界的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來。在興趣小組活動中他們最希望了解什麼?最希望進行何種探究實驗?最渴望獲得什麼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哪些幫助?此時傾聽學生的心聲顯得尤為重要。
在第一節課時,不妨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計劃。教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活動計劃的可行性,並當堂制訂一學期大致的小組活動計劃,如採集並製作動、植物標本,舉辦標本展;為校園植物掛牌;觀察青蛙的發育;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率的影響;調查本校學生的早餐營養狀況,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宣傳愛滋病的預防知識;欣賞資料《奇趣的生命世界》;舉辦生物論壇討論當前熱點生物學知識,撰寫生物小論文並交流心得、體會等。這些只是大致的學習計劃,如果學生們在興趣小組的進行過程中有「金點子」出現,可以在討論後對以上的學習計劃進行補充、完善。
三、重視進行戶外實踐活動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離不開對生物圈的實地觀察和研究。平時的生物課堂由於受到時間、教學任務等限制,很少有機會讓學生進行戶外觀察、實驗等活動,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在小組成員的強烈建議下,只要天氣情況允許,我總是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奔向大自然。小組成員們個個興致高漲,對周圍曾熟視無睹的生命世界充滿好奇,在認真完成活動目標後,學生們會提出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如怎樣認識野外的動植物?有些昆蟲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蟲等動物體表的花紋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勢利導,教會他們使用動植物檢索書等,並且鼓勵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去尋找答案,然後再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對有價值的問題,我還引導他們邊探究邊撰寫成小論文。通過開展這些戶外活動,學生們觀察和認識到了許多書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現象,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生物學,更細心的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重視與高校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學的生物實驗內容相對較簡單、材料也有限,與附近高校生物實驗室協商後帶領學生參觀了標本室、組織培養室、觀察小白鼠在相關實驗中的反應等,這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將來爭取成為一名傑出的生物科學家,立志解決各種生命奧秘。
五、學生的進步離不開教師的督促和鼓勵
學生對生物學有興趣是好事,但有些學生耐心不足。有些實驗活動需持續較長時間,如探究酸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調查居民陽台的綠化、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以及指導學生撰寫生物小論文等活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誠的鼓勵,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探究精神。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今天,在初中階段,通過多種途徑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學效果。因此,可以說,開展初中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陸』 淺談如何開展生物課外活動
如何有效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習也不例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倡導的教育理念,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外,還可有效地利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課時間。如今,興趣小組活動已成為素質教育一塊必不可少的陣地。初中階段開展的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是科學研究的基本雛型,富於趣味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專長,培養未來的生物學人才,還可鞏固、加深和擴大學生課內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如何有效的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呢?筆者通過長期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課,認為以下幾點做法效果較好:
一、避免學生選擇的盲目性
在我校,通常七年級新生入校後,每位學生都有選擇參加興趣小組的自主權。正確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興趣才不會朝三暮四。有些學生在選擇興趣小組時,要麼太隨意,要麼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或聽父母意見或盲從,這樣,學生的興趣就不會持久。所以,指導教師在組建生物興趣小組前應對學生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選拔那些對生物學習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只有這些學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恆地完成一系列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二、重視上好第一節生物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小組活動課畢竟有別於平常上課,大多數時間需要在實驗室和戶外活動,動手操作要求較高。另外,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班級,為了順利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應使成員之間相互熟悉並融合為一個新的集體,而且應盡快制定出活動課的活動計劃和活動要求。
1、選拔班干,制定活動課規章制度
第一節課,可首先安排學生自我介紹,然後通過民主選舉,確立班長和小組長。班長即是小老師,與教師密切配合並指導小組長進行各種小組活動。小組長為從每個班級的成員中選出的一名代表,主要協助教師督促本小組成員完成分組活動。另外,在需要進行校外活動時也要求建立小組長督察制,由小組長協助班長和教師共同做好小組成員外出安全。
為了圓滿的完成興趣小組各項活動,需要制定活動課各項規章制度。如服從教師和班乾的管理,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注意小組活動安全等。
2、制訂合理有趣的活動計劃
學生們既然報名參加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必然是抱著探索生命世界的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來。在興趣小組活動中他們最希望了解什麼?最希望進行何種探究實驗?最渴望獲得什麼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哪些幫助?此時傾聽學生的心聲顯得尤為重要。
在第一節課時,不妨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計劃。教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活動計劃的可行性,並當堂制訂一學期大致的小組活動計劃,如採集並製作動、植物標本,舉辦標本展;為校園植物掛牌;觀察青蛙的發育;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率的影響;調查本校學生的早餐營養狀況,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宣傳愛滋病的預防知識;欣賞資料《奇趣的生命世界》;舉辦生物論壇討論當前熱點生物學知識,撰寫生物小論文並交流心得、體會等。這些只是大致的學習計劃,如果學生們在興趣小組的進行過程中有「金點子」出現,可以在討論後對以上的學習計劃進行補充、完善。
三、重視進行戶外實踐活動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離不開對生物圈的實地觀察和研究。平時的生物課堂由於受到時間、教學任務等限制,很少有機會讓學生進行戶外觀察、實驗等活動,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恰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在小組成員的強烈建議下,只要天氣情況允許,我總是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奔向大自然。小組成員們個個興致高漲,對周圍曾熟視無睹的生命世界充滿好奇,在認真完成活動目標後,學生們會提出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如怎樣認識野外的動植物?有些昆蟲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七星瓢蟲等動物體表的花紋有哪些作用?我便因勢利導,教會他們使用動植物檢索書等,並且鼓勵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去尋找答案,然後再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對有價值的問題,我還引導他們邊探究邊撰寫成小論文。通過開展這些戶外活動,學生們觀察和認識到了許多書本中不曾提到的有趣的生命現象,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生物學,更細心的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重視與高校合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中學的生物實驗內容相對較簡單、材料也有限,與附近高校生物實驗室協商後帶領學生參觀了標本室、組織培養室、觀察小白鼠在相關實驗中的反應等,這些活動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將來爭取成為一名傑出的生物科學家,立志解決各種生命奧秘。
五、學生的進步離不開教師的督促和鼓勵
學生對生物學有興趣是好事,但有些學生耐心不足。有些實驗活動需持續較長時間,如探究酸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調查居民陽台的綠化、調查包河水質污染情況以及指導學生撰寫生物小論文等活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誠的鼓勵,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探究精神。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今天,在
『柒』 淺談怎樣上好生物課
上好一節生物課,功夫在課外和課內。課外要認真備課,安排好學生的預習。課內抓好「開始、中間和結束」三個環節。
[關鍵詞] 生物課、課外、課內、開始環節、中間環節、結束環節
生物課,就我們學校而言,學校、學生都不夠重視,教師配備上很少有專業教師。教師的不專業,學生的不重視,加上生物課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節或下午第一、二、三節,這正是學生飢餓,泛困的時候,有時即使不是這樣,學生也會對所學知識感到枯燥無味,所以上課打不起精神,導致不想上課或無心聽課。而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認真聽課,希望自己的學生青睞生物課,這就要求生物老師要上好每節課。在2009年我縣實行了以「目標落實、討論交流、展示提升、點拔拓展、達標測評、布置預習」六環節教學模式的課堂改革,其目的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但我認為,課不管怎樣改革,都要求老師把每一節課上好。通過自己幾年的生物教學,我認為上好每一節生物課,功夫可以用在課外和課內,現在此發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課外
上課前,要認真備課。把課堂每個環節穿插的問題研究清楚。如目標落實,要清楚自己在這一節課到底要干什麼,學生要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這是上好一節課的根本,也是當好教師的基本素質。只有教學目標明確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選擇,整合教學資源,圍繞教學目標分配展示內容,組織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要讓學生備好課,即在上每節生物課前,要讓每位學生把要學習的內容預習一下。像我們有時用導航的形成展示預習內容,也可以要學生出預習提綱,在上課之前,讓同學之間互相檢測一下預習的效果。另外有很多生物課,裡面安排了很多探究討論活動,根據探究內容可適當的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課外試著探究。為上好新課打下基礎。還有在我們使用的人教版生物課本里,有很多實驗是要在課前准備或完成。如,探究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或條件等實驗、必須要學習小組在上課前的一天或兩天前做好准備工作。這樣既為上課打下基礎,也增加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二、課內
課內既要遵循「六環節」教學模式的全部或幾個環節,本人認為要上好一節生物課,課堂中要注意下面幾個環節。即開始環節、中間環節、結束環節。
(一)開始環節。要使一節課成為好課,開始環節是比較重要的,開始順了,一順再順。如果開始環節不行(不順),很多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會被打消。那麼,怎樣做好上課的開始環節呢?我一般用下列方法:1、直接導入法:用已知的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引起學生的回憶,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
2、「溫故而知新」——即新舊知識聯系方法。任何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然與其他知識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內在聯系,在導入新課時,以復習、提問等教學活動開始。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如在講「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二節「血液循環」時,先提問心臟的有關知識和心臟各腔相連的血管分別是哪幾種?學生回答後,教師可設疑:「那麼血液如何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呢?血液流動時,它的成分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接著進入新課內容的學習。這樣的過度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3、運用典故導入:本人通常根據教材內容,通過故事、寓言、謎語或成語等典故來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創設一種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4、還可以用幽默的話語或一個幽默的動作;創設懸念或設疑等導入新課,可以使學生產生共鳴,產生好奇和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飢餓,泛困的情緒,為上好課打下基礎。
5、用生活實際。利用生活實踐中學生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現象、事物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因為這些事物雖然熟悉,但學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這樣的現象作為新課切入口,必然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主動性。如「蒸騰作用」一節時,問學生在炎熱的夏天裡,你坐在大樹下與從在太陽傘下相比較,哪種感覺好?學生會回答:「在大樹下」。我追問:「為什麼?」這時學生就不知所措了,從而導入新課。
6、能做實驗的一定做實驗。通過不同形式的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神經系統的調節方式》時,發給每人一粒酸梅糖,當學生吃糖後問:「口中有什麼東西分泌?受什麼調節?是一種什麼現象?」等問題提出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總之,首先應該根據教材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
(二)上好一節生物課還要重視上課的中間環節。
一堂好課應把課堂每個環節穿插有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和掌握生物技能的過程中,懂得自主學習生物學的方法,並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樹立生物對人類、對社會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還要利用網路等新的資源注意廣泛收集生物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科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生物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表演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式學習中解脫出來、進行研究性學習、對生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還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因為生物教科書中有很多生物歷史趣聞,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再就是在上課中,還要注意教學評價。以往教學中,由老師來完成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消極被動的地位,很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在學生的討論交流或展示中,盡量要學生點評、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互評,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成為評價的主人。最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將思想教育貫穿於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進行感情投資,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微笑多一點,尊重多一點,贊美多一點」教師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將促進學生積極求知的良好狀態。
(三)結束環節。
精心設計結束這一環節(即結課),對於良好教學的鞏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結課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課時,我常採用:(1)設置懸念。好的懸念設置能誘發學生的求知興趣,能誘發學生思維想像的浪花,能使學生產生急於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如:在講完《最微小的生物——病毒》有關知識後,結尾時,我說:「病毒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就早已存在,在千百萬年中人們不斷地與病毒作斗爭,而且目前許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是無法醫治的,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最終能否完全消滅病毒?這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引起學生反思,引發聯想,使學生課後探究,並造成懸念,期待著在下一節課能得到解決。(2)用一些謎語、俗語等結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完《開花和結果》:教師以「麻房子,紅帳子,裡面躺著一個白胖子」要學生猜後,又問麻房子是由什麼發育而來,指果實中的什麼結構,「紅帳子」是由什麼發育而來的,在果實中是什麼結構。「白胖子」是什麼發育而來的,在果實中是什麼結構?以練習的方式「收尾」,從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本人認為一場課能以「預習為先導,以思維為核心,以揭示規律為重點,以精講精練為策略,以學生參與為途徑。」就是一場好課
『捌』 誰有初中生物興趣小組教案啊,幫幫我吧。。。
第1章 走進細胞
第1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關於"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這一觀點,是為深入學習細胞的知識作鋪墊,屬了解水平。教材通過事例從幾個方面提供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因此,該內容的教學目標定為"舉例說出"。
在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只有種群和群落是學生沒有學習過的,這些結構層次都屬於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學習。不僅理解生命系統的這些結構層次的含義,還應理解這些結構層次是層層相依,緊密相聯的,同時,還應初步理解生命系統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教學目標定為"舉例說明"。
在分析組成生命系統的多層次關系的基礎上,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教學設計思路
三、教學實施的程序
教學內容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問題探討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國流行爆發,部分城市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產、商場停業的現象,很多與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離在家。為什麼人們對非典型性肺炎這么恐懼呢?這是因為它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致死率,而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教師播放與SARS病毒有關的錄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結構示意圖、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提問:1.結合初中所學病毒的知識,談談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樣的結構?它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體哪些部位的細胞?
4.如果離開了活細胞,病毒能夠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嗎?
總結: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貯存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新的病毒,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細胞,使人發生呼吸困難而死亡。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生命現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呢? 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病毒的知識、觀察圖片,並根據已有的社會經驗回答。 考查學生初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從社會生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離不開活細胞這一基本事實。
由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轉入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教師呈現資料分析中的實例和圖例進行分析。
1.針對實例1,教師可以設問:
(1)草履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還有哪些生物體的結構與草履蟲相似?
(2)這些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生活,也應該具有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這些基本特徵是什麼呢?
2.針對實例2,教師可以設問:
與草履蟲相比,人是多細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從什麼細胞開始的?
(受精卵)
總結:人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和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的發育其本質是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由此可見,多細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也離不開細胞。
3.針對實例3,教師可以設問:
(1)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細胞的參與?
(2)我們現在的學習活動,又有哪些細胞的參與呢?
4.針對實例4,教師採取的策略為:
教師介紹艾滋病病毒的相關知識,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種攻擊人體的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的病毒,從而引導學生思考:生物體的某一種細胞受到損害,也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導致其死亡。
提問:除艾滋病外,你還能舉出特定的細胞受到損害導致疾病的例子嗎?
教師展示小兒麻痹症患者及相關的脊髓細胞受到損害的圖片。
教師總結上面的四個實例,指出這四個實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這一基本事實。另外,生命活動還有賴於生物體周圍的環境,依靠環境提供物質和能量(構成生物體的細胞也是生活在一個液體環境中)。
學生閱讀實例,觀察圖示。結合生物的基本特徵自由回答,也可以舉例回答。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回答。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回答。
可以先讓學生簡單介紹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識。 考查和幫助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知識,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強調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有其共性,即都離不開細胞這一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從人也是從一個細胞(即受精卵)開始的這一事實,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
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與學習活動相聯系,有利於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艾滋病病毒攻擊人的淋巴細胞的知識較深,學生不宜深入學習。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圖1-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生命系統分為哪幾個層次?它們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2.請說出除種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幾個層次的生命系統的概念。(教師簡單舉例說明什麼是種群和群落,例如,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鯉魚就是一個種群,而這個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構成了一個群落。)
3.請盡量列舉除教材中呈現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這4個生命系統例子外,其他的具體例子。例如,細胞這個系統,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細胞外,還有骨骼肌細胞、平滑肌細胞、神經細胞、血細胞,等等。
4.你是怎樣理解細胞是生命系統的最基本層次的?
(比細胞再小的結構層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5.請以一個人,一棵松樹或一隻草履蟲為例,列出生命系統的不同層次。
教師可以呈現教學策略中的表格,引導學生填表。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體的生命系統,這說明了什麼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統越復雜,而低等生物則比較簡單。由此說明生命系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總結:由上可知,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具有層次性、復雜性和多樣性。從小小的細胞開始,到最大的系統生物圈,盡管生命系統復雜多樣,大小不同,但它們層層相依,緊密聯系,都離不開細胞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本模塊的學習,我們就從細胞這一基本的生命系統開始。 學生根據圖片和社會經驗回答。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讓學生嘗試舉例說明什麼是種群和群落。
學生討論填表。 從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理解生命系統的層次,同時理解生命系統的復雜多樣。
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訓練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四、教學中的其他問題及對策
本節教材涉及較多的初中知識,同時,由於時間相隔較長而容易遺忘,因此,本節教學除完成知識上的教學目標之外,還具有熟悉學生,了解學生,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基於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盡量幫助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的知識,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二是不要僅僅拘泥於具體的知識,還應該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以及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三是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教學策略,並注意教師列舉的事例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相聯系,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舉例說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3、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2、教學難點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三、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及討論法相結合
四、課前准備:有關內容的各種教具及錄像圖片
五、教學設計
1、設計思路
(1)問題探討--SARS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作法:展示SARS病毒的圖片,學生討論
再共同總結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作法: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教師總結,從具體事例上升普遍意義。
(3)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作法:認力學觀察、具體分析概念,拓展補充列表比較,在全面理解基礎上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2、具體實施過程:
(1)問題探討
教師:簡介2003年非典型肺炎,給人們的生命生活、工作等帶來的危害,而這一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同時,給學生播放與SARS病毒有關的錄像圖片,如其結構示意圖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學生:結合初中所有關病毒的知識,以及觀察能展示的圖片,思考討論後回答下列問題:
I、談談你所了解的ARS病毒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II、SARS病毒具有怎樣的結構?後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
III、SRS病毒主要侵害人體哪裡部份的細胞?
IV、如果離開了活細胞,病毒能夠很好地生活和每繁殖嗎?
總結: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與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特刊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貯存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新的病毒,這就是病毒辣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細胞,使人發生呼吸困難而死亡,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生命現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呢?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教師:展示資料分析中的實例和圖片進行分析。
學生:閱讀"資料的分析"的實例,觀察圖示。
結合生物的基本標准,回答以下回答。
實例I、(1)草履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即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還有哪些生物體的結構與草屐相似?
(2)這些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生活,也應該是有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這些基本特徵是什麼呢?
實例2:與草履蟲相比,人是各細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從什麼細胞開始的?
總結:人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和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或為受清卵。受清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的發育其本質是細胞的分裂,生女和分化,由此可見,可細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也離不開細胞。
實例3:(1)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細胞的參與?
(2)我們現在的學習活動又有哪些細胞的參與?
實例4:教師是介紹艾滋病毒的相關知識,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種改善人體的病毒的相關知識,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種改善人體的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的病毒, 而影響生物的生命。
提問:那麼,除了艾滋病毒外,同學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說明細胞受害而其特定部位發病的?
總結:指出以上四個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這一基本事實。
即:沒有細胞就沒有生命,所以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3)生命系統的層次
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圖1-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I、生命系統分為哪幾個層次?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II、說出各個層次的生命系統其中的種群和群落教師的要舉例說明清楚。
III、請問你是怎樣理解細胞是生命系統的最基本層次?
(比細胞再小的層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獨立生存)
IV、請以一個人(或任何一生物)為例,列出生命系統的不同層次。
V、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體的生命系統,這說明了什麼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統越復雜,而低等生物則比較簡單,從而說明了生命系統復雜性和多樣性。)
最後總結:由以上所學知識,知道了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具有層次性,復雜性和多樣性,從最小的細胞開始,到最大的系統生物圈盡管生命系統復雜多樣,大小不同,但它們層層相依,緊密聯系,都離不開細胞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3、鞏固練習P2
教案三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初步了解生物的結構是由細胞組成的,了解生命活動是離不開細胞,地球是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二、教學重點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三、教學難點
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2.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掛出多種生物體的彩圖)
師:同學們認識這些生物嗎?
生:兜蘭、大猩猩、水草……
師: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除病毒外,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是病毒必須依賴細胞才能生存。所以,我們說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投影人的發育過程)
受精卵→胚泡→5周胚胎→10周胚胎→新生兒→成熟個體
又如SARS病毒,是非細胞結構,是一種冠狀病毒。
病毒的生命活動,也是在細胞基礎是進行的。
在生物體種。有許多化合物,如核酸、蛋白質、糖類、脂肪,水以及無機鹽。但,這些化合物並沒有生命,只有細胞才有生命。
生命是千姿百態的,但生命系統卻是有一定的結構層次。以松樹林為例子,其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如下:
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群落→生命系統→生物圈
問:假如上面的松樹林換成了人,或者是草履蟲,他們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一樣嗎?如果不一樣該又如何呢?
(學生思考)
生甲:如果是人,應該為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群落→生命系統→生物圈。
生乙:如果是草履蟲,就為細胞→組織→個體→種群→群落→生命系統→生物圈。
師:大家是否認同呢?
生丙:我認為如果是草履蟲,應該是細胞→個體→種群→群落→生命系統→生物圈。因為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它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個體。
師:大家覺得誰對呢?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甲和丙)
小結:生命系統是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組成。
地球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的單細胞生物。其進化過程是由單細胞原始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低等到高等。不管從哪個層次,都離不開細胞。
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練習: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情況是哪個層次?
1.一個大腸桿菌
2.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
3.培養皿被污染後,除大腸桿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
六、板書設計
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除外)。
2、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
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群落→生命系統→生物圈。
小結: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說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
2、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3、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 點
4、認同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討論技術進步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
(2)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2、教學難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方法:實驗法
四、課前准備:實驗材料和用具,細胞圖片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如下)
問題探討 →回憶初中實驗中用低倍鏡觀察過的幾種細胞
↓
觀察細胞 →嘗試用高倍鏡下觀察幾種細胞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總結、比較兩大細胞類型
↓
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的探索一個不斷開拓、 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兩課時連接進行)
一、"問題探討"--關於顯微鏡下的幾種細胞
作法:讓學生看教材中,提供的幾張細胞圖片。
回憶、思考、討論、完成有關回簽,使學生們大體知道在低倍鏡下所觀察細胞的形態,進而引入高倍鏡的使用。
二、讓學生領悟顯微鏡的原理,熟練使用細心操作,在已經使用低倍的基礎上學會使用高倍鏡。
1、課前教師要准備好材料,使學生做實驗時使用。
(1)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蟲
(2)多細胞生物:水綿、洋蔥鱗片葉表及細胞,人的上皮細胞裝片。
2、由於學生對於顯微鏡的操作技能並未熟練,所以,教師在實驗操作前示範顯微鏡的操作步驟,要領,指出某些注意事項及提出下列問題:
(1)是低倍鏡還是高倍鏡的視野大、視野明亮?(低倍境的視野大,通過的光多,放大的倍數小,高倍鏡視野小,通過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數高)
(2)為什麼要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後,把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鏡觀察,往往由於觀察的對象不在視野范圍內而找不到。因而,需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並把要放大觀察的物象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3)用轉換器轉過高倍鏡後,轉動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鏡觀察,只需微調,若轉動粗難焦螺旋,容易壓環坡片)
(4)注意提醒學生:製片時材料不宜過多,切片不能太厚;要正確蓋蓋玻片,壓片用力均勻,不能用力過大。
三、同時提供有關高倍鏡下觀察的幾種細胞的圖片,利於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參考、對照。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酵母菌、草履蟲、洋蔥鱗片計表皮細胞。人的上皮細胞永久焦片。
三、比較總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先從書面上,分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由於這兩天是生物的最主要區別在於細胞核,那麼,所消的原核是指原始的細胞核,而真核是指真正的細胞核。
2、教師比時展示細菌細胞和藍 細胞和核式圖,讓學生通過識圖、辨認、歸納和總結得出原核細胞的"核"就叫擬核。
(1)細胞核和擬核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
(2)擬核的成分是什麼?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有何不同?
(3)原核細胞中有什麼結構?
(4)你認為原核細胞的結構簡單,還是真核細胞的結構簡單?
(5)以藍藻為例,具體說明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徵
四、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1、此內容可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主要討論完成"資料分析"中的幾個討論問題
2、教師簡單小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1)科學合理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涉及到許多科學家的辛勤工作。
(2)科學家的觀點並不全是真理,還必須通過實踐驗證。
(3)科學學說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修正和發展。
(4)科學發展與技術有很大的關系。
『玖』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生物課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生物課
上好一節生物課,肯定要對教學進行設計,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制定教學目標;進行任務分析;教學方法選用;開展教學評價.首先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標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主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維度來實現課程目標.其次是選好合適的教法和學法.一般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訓練和實踐法、合作學習法、示範模仿法、強化法、實驗法、練習法等.常用的教學策略有:「如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掌握學習教學策略、情境-陶冶教學策略、示範-模仿教學策略;再如建構主義中的自主學習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學策略、拋錨式教學策略、隨機進入教學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自我反饋式教學策略、基於Internet的探索學習策略;還有協作式教學策略包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競爭、協同和夥伴等.還有探究型教學策略等等.」最後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評價.對於文科生,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學習理科的時間相對很少,所以我們要定時定量的進行教學評價,及時反饋教學效果.主要是課堂練習和默寫等.高中生物與初中相比主要有幾個大部分,如分子與細胞,遺傳與變異,穩態與環境等.如何學好這幾部分,高中生物的特點是記憶和理解的東西繁多,但文科生從心裡根本上就排斥理科,他們多以在中學畢業考試過關為目標,對於生物學習沒有任何的心裡准備.所以文科班對生物的閱讀和練習都少.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樹立學好生物的信心俗語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句古訓在授課角度上講,應該反過來說,只有讓學生對老師感興趣,才能在老師的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可見,興趣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做到培養學生的興趣呢?(1)巧妙的導入.導語的設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干勁,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精彩的導入能使學生進入興奮狀態.導入的方法有多種,比如提問、討論、設疑、講故事等,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二生物關注人類遺傳病這一節內容時.用歐洲皇室血友病遺傳的小故事開端,一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2)採用生動有趣的實例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聯系實際,靈活運用一些生動有趣的實例.比如說我在講解生殖隔離的離子的時候,就播放了一個動物世界的片段,講解鳥類由於求偶方式的不同而有生殖隔離(不同種類的鳥之間求偶方式不同,如跳舞與鳴叫不同,從而無法自由交配),使學生一下就在歡聲笑語中理解了這個概念.(3)錘煉教學藝術,幽默教學,做學生的良師.生動風趣,可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良好的幽默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講授「緒論」課時,不僅告訴學生什麼是生物學,而且讓他們知道生物學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語言詼諧幽默,做好「演員」角色,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保持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肢體語言來強調問題.也可以穿插一些成語典故、幽默笑話、順口溜、歇後語,生物學史、科學家生平事跡等.還可以採用問題討論、分組競賽等手段,隨時變換教法,抓住學生眼球,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導演,緊跟教師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和學習任務.結合生物的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小常識,使學生認識到生物既神秘又實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說到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就可以提醒說: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水做的,所以要多喝水,每天要喝八大杯水,常有人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水就是最天然的美容品.又譬如說到血糖,就可以提到低血糖的一些相關體會和預防的知識等.(4)挖掘教材內涵,增加學習興趣.中學生的興趣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他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教學內容是否有興趣,興趣的大小如何,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生物教學中若能經常保持刺激的新穎和變化,就能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於學習.譬如可以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途徑感知事物,避免空洞的說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5)多做實驗.我們是生物教師,生物是一門實驗課堂.對與文科生來說,使他們最興奮的生物課就是實驗課了.因此,我們應盡量多的展開實驗,尤其是學生實驗,讓學生多動手,、一方面培養了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鞏固了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優化課堂教學時間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實踐表明,中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中,思維活動大致分三個階段:課堂初期五分鍾的思維逐漸集中階段、中期五分到三十分鍾思維處於高度集中階段、最後十分鍾思維活動逐漸轉為疲勞階段.根據這一規律,在開始教學的五分鍾內,教師應用貼切而精煉的語言、精美的教具、精巧的小實驗及生動誇張的事例等等,把處於思維離散、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引導到學習中來,並激發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從而使他們愉快的主動進入到學習之中.3.指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使知識形成網路學生每節學到的知識的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因此在他們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後,非常有必要要求他們把零散的知識,歸納總結出包含知識間內在聯系的具有網路結構的知識體系,從而便於知識的記憶和綜合應用.在總結知識時要求學生從六方面進行總結: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公式及圖像、習題種類、解題思路、畫知識的網路圖.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不斷分析和研究探索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拾』 怎麼樣上好生物課
親,以生物為樂,你會發現生物很有意思的。慢慢地你會喜歡上生物課的!
生物其實是很有趣的科目,它是我們了解了自然界生物及我們人類的奧秘。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學植物類的時候,你學會很多有關花、莖等的結構名稱,你自己的知識豐富了許多吧?!學基因類的時候,你可以根據所學的基因知識對周圍的疾病做自己的調查,是不是很有趣呢?
其實,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你,學習你所感興趣的科目,學習才會趣味無窮喔~~
至於如何上好生物課,這算是老生常談啦!預習——用心聽老師,所講的知識,所用的方法,所考慮問題的思維——復習老師所講內容,思考自己獨特的方式
也許,會很麻煩,但是,你還有時間喔 ~形成了習慣,你會發現受益終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