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人類古生物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什麼

人類古生物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8 09:29:30

⑴ 有關人類起源的最新進展

人類起源的研究進展
李曉晨
有關早期人類的起源有三種學說 ,即裂谷學說、勞動創造學說和突變選擇學說。人類的進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的四個發展階段。關於現代人的起源有二種假說 ,即系統說和遷徒說。現代人類的起源地一般認為在非洲。
【作者單位】: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副教授、博士西安710062
【關鍵詞】:人類起源;裂谷學說;夏娃假說
【分類號】:Q981
【DOI】:cnki:ISSN:1009-3826.0.2003-02-032
【正文快照】:
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進化生物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雖然我們還不十分了解人類起源的全部細節 ,但在人類起源和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進展 ,對人類進化譜系的主線目前已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即人類的進化經歷了南方古猿 ( Australopithecus)、能人 ( H omo ha-bilis)、直立人 ( H omo erectus)和智人 ( H omosapiens)四個發展階段。早期人類的起源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是什麼因素促使人類從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中分化產生出來 ,看法不一 ,有許多學說 ,其中影響最大的三種學說是 :裂谷學說、勞動創造學說、突…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3-SXSD200302032.htm

⑵ 科學家通過對古生物什麼的考證,證明了恐龍的存在 急急急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⑶ 北京人頭蓋骨有何重要意義

北京人頭蓋骨
【名稱】:北京人頭蓋骨
【拉丁名】:Homo erectus pekinensis

【概述】

20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開始在周口店挖掘,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正式名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現在在科學上常稱之為「北京直立人」,屬舊石器時代。

【發現過程】

1929年12月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村的龍骨山上的北京猿人遺址,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北京人的第一個頭蓋骨化石後來又發現了5個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和200多塊骨化石,還有大量打制石器,動物化石和灰燼.周口店開掘化石工作規模之大、延續時間之長是一個創舉,當時在中國無成法可遵。

後來龍骨山上陸續發現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遺址。通過對這些考古資料的研究,證明北京猿人距今約69萬年,屬直立人種。他們過著以狩獵為主的洞穴生活,能夠使用和製造粗糙的石制工具,並已學會使用火取暖和吃熟食。

大約早在北宋時代,北京周口店一帶就有出產「龍骨」的流傳。人們把「龍骨」當作天賜的良葯,據說把它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就可以止痛和利於癒合。因為盛產龍骨,所以人們就把這里的一座山稱為龍骨山。到了近世,經過古生物學家的研究,認為所謂「龍骨」不過是古生物的骨骼化石。這就吸引了不少古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來到周口店地區,進行發掘和考察。

1926年,科學家在周口店發現了屬於早期人類的兩顆牙齒。同年10月,北京科學界報道這一重要發現時,立即轟動了國內外。後來科學家決定把這兩顆牙齒的主人,就命名為「北京人」,以後又定名為「北京中國猿人。」這樣,所謂「龍骨」的謎揭開了。這不是天賜神物的骨骼,而是人類祖先和與他們同時代的動物的化石。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大規模發掘工作開始了。發掘的主持單位是中國地質調查所和協和醫學院。第二年,我國兩位能乾的青年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和裴文中,參加了周口店的發掘工作。他們精力充沛,給整個現場帶來了生氣。到了1929年,震撼世界學術界的奇跡終於發生了:在周口店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時間是這一年的初冬,工作人員在發掘過程中,突然看到一個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為了探明虛實,裴文中來到洞里,仔細一看,高興極了,原來在這里意外地發現了許多動物化石。他顧不得寒冷,決定把挖掘工作繼續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點,已經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漸漸暗下來,呼嘯的寒風在山野吹著,洞里覺得更冷了,但人們依舊在昏黃的蠟燭光下聚精會神地工作。突然,裴文中高興地喊叫起來:「是猿人!」大家圍攏過來,果真發現一個猿人的頭蓋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還埋在硬土裡。人們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時天色越來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經急不可耐。裴文中毅然決定,繼續挖下去,一直到把這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完全出土為止。這一夜大家都沒睡好。第二天一清早,裴文中就派專人把這個大喜訊報告給北京城裡的地質調查所。又過了幾天,12月6日,裴文中親自坐著汽車,用他自己的兩床被子和褥子、氈子,包著這稀世珍寶護送到城裡。

1936年賈蘭坡又先後在猿人洞發現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二戰期間,周口店猿人洞先後出土的全部5個完整和比較完整的頭蓋骨神秘失蹤,再度震驚了世界。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頷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腥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考古學者同時發現10萬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煙遺址和燒石、燒骨等。北京猿人製造出頗具特色的舊石器文化,並對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丟失】

「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協和醫院,1940年12月26日,日軍佔領了北平,美日戰事一觸即發。「頭蓋骨」若繼續留在北平很不安全,當時身在重慶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副所長尹贊勛致信給中央地質調查所技術研究員,時在北平的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裴文中,述說險惡形勢和對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保存的擔憂,並提出托美國友人運往美國學術機關暫存。

國民黨中央行政秘書長翁文灝也開始積極協調將「頭蓋骨」運送至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暫存。1941年1月10日,翁文灝和尹贊勛致信給協和醫學院院長胡頓、新生代研究室名譽主任魏敦瑞,「鑒於美日關系日趨緊張,美國正與中國站在一條戰線共同抗日,我們不得不考慮在北平新生代研究室的科學標本安全問題。我們准備同意將它們用船運往美國,委託某個學術研究機關在中國抗戰期間替我們暫為保管。」

同時,翁文灝還直接寫信給美駐華大使詹森闡明自己希望轉移「頭蓋骨」的意思。但是,根據先前達成的協議,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周口店發掘工作,其發掘出的實物必須留在中國,不得出口。美國方面婉言拒絕。

胡頓在給翁文灝的回信中寫道:「企圖將這批化石轉移出北京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將它們運出中國或日本佔領區很易遭到被沒收的危險。」考慮到「頭蓋骨」的安全,胡頓和魏敦瑞都認為不要轉移和無法轉移。最好放在保險櫃再將保險櫃放入學校地下室的保險庫。

翁文灝等中方人員的努力依然沒有停止,他們一再申請,美方官員和科學家一再婉拒,往來切磋數月時間。1941年11月,經翁文灝的一再協調,最後又經過蔣介石點頭,重慶國民黨政府才明確表態,允諾「頭蓋骨」出境。在翁文灝的一再懇請和調停下,美國方面終於同意了頭蓋骨由領事館安排、由美國人帶出中國,暫存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據李樹喜公布的檔案資料記載,「頭蓋骨」轉移行動按計劃開始,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護衛,乘北平到秦皇島的專列到達秦皇島港,在那裡登船,船名「哈德遜總統號」,預定12月8日抵秦皇島。8日上午,列車抵達秦皇島。此時,日本對珍珠港的空襲已經開始,隨即,駐在秦皇島山海關一帶的日軍突然行動襲擊美軍,美海軍陸戰隊的列車和軍事人員包括美在秦皇島的霍爾姆斯兵營的人員頃刻成為日軍的俘虜,包括「北京人」在內的物資和行李當然成為日軍的戰利品,從此不見蹤影,至今66年……

丟失的北京人頭蓋骨一共有5個;山頂洞人頭蓋骨3個;北京人頭蓋骨碎片數十片;北京人牙齒近百顆;北京人的殘下頜骨13件;北京人的上鎖骨1件;北京人的上腕骨1件;北京人的上鼻骨1件;山頂洞人盆骨7件;山頂洞人肩胛骨3件;山頂洞人膝蓋骨3件,還有碩猴頭骨化石2件;碩猴下頜骨化石5件;碩猴殘上頜骨化石3件;碩猴頭骨化石殘片1小盒;山頂洞人下頜骨4件,還有大量其他珍貴化石。

【尋找】

二戰結束後,美國、中國、日本都開展了對北京人頭蓋骨的尋找工作,但至今沒有這些珍貴化石的下落。多年來,尋找「北京人」一直停留在民間操作和學者呼籲的層面。1998年,以「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者之一、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為首的1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呼籲有關人士行動起來尋找「北京人」化石。1999年,房山區有關部門也發出「世紀末的尋找」的呼籲。但由於牽涉到日本、韓國等國外政府和相關人士,所以單純靠民間的努力,很難取得進展。

2005年07月02日「北京人」的老家北京市房山區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工作委員會。至此,一個在政府領導下、統一協調民間力量的尋找「北京人」行動機構誕生了。

房山區政府介紹,房山區委書記聶玉藻和區政府代區長祁紅將分別擔任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工作委員會的政委和主任,委員會的專家顧問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古人類學家吳新智,人類學、史前考古學教授周國興等。而此項工作將由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口店古人類學研究中心負責具體實施。

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和尋找工作隊,職責是:制定尋找計劃,上報批准後,外出調查;實地線索追蹤後,進行資料整理,及時上報;針對有價值的重要線索,經上報批准後,進行深入挖掘,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協助下,對國內線索進行搜尋。

【北京人頭蓋骨的意義】

根據對文化沉積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之間。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 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北京人還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在龍骨山頂部於1930年發掘出生活於2萬年前後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山頂洞人」。1973年又發現介於二者年代之間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續和發展。

北京人遺址及化石的發現,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史上的大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古人類遺址像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古人類、古文化、古動物化石和其它資料。北京人化石就成為世界科學界眾所矚目的稀世瑰寶。,「北京人」雖然不是最早的人類,但作為從猿到人的中間環節的代表,被稱為「古人類全部歷史中最有意義最動人的發現」,因此,「北京人頭蓋骨」的珍貴可想而知。

但是,也正由於這樣,它也成為一些投機商和帝國主義者所覬覦(ji yu計余)的對象。裴文中等發掘出來的五個北京人頭蓋骨和一批化石,在抗日戰爭期間竟然奇怪地「失蹤」了。這事件,成為震驚世界的失竊案。五十年代以來,人們繼續尋找著;令人氣憤的是,至今仍無結果。這一案件目前已引起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北京人頭骨化石理當回到他們的後代手裡。

【北京人頭蓋骨失蹤之謎】

7種版本使歷史撲朔迷離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到底在哪裡?自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下簡稱"北京人")不知所蹤後,這個謎就一直在破解之中,但到現在都未能如願。1998年,包括有"北京人"之父之稱的賈蘭坡院士在內,14名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發起的"世紀末大尋找"同樣無果而終。

近日,隨著北京市房山區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北京人"去向之謎的老話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北京人」也許已被毀壞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否還存在世上?」面對晨報記者這樣的詢問,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主任楊海峰態度非常樂觀,「我個人認為,『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不但在世,而且應該不難尋找,因為現在距離失蹤的時間並不長,找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據悉,對於「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否在世這個問題,有關專家多年來基本持3種態度,一種認為化石還在世,另一種認為化石已經毀於戰火,再一種就是對化石的去向態度模糊,認為無法推測。

「我之所以認為它還在世,就是化石包裝得相當考究。」楊海峰補充說,「即使沒有多少文化素養的人看到,也不會輕易將其扔掉或毀壞。」他認為,根據中國古人類學家、最後一個見到化石的胡承志老人講述,包括「北京人頭蓋骨」在內的化石當時包了整整6層,而且由內到外相當仔細,即使裝到兩個沒有特殊標志的木箱里,相信就是當時一般的日本兵發現也會上報的。

「我不敢,也不能隨便下結論。」談及化石的去向,88歲的胡承志態度卻相當謹慎,「因為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推測化石的去向。」他表示,當時戰爭非常殘酷、戰事頻繁,如果是金銀珠寶書畫,倒還可能保存下來,但對於幾個死人骨頭(「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難說日軍有如此高的辨別能力。對此,曾給父親賈蘭坡做了十年秘書的賈玉彰也持同樣態度,表示不好對化石去向下結論。

「綜合目前各種信息和線索,我認為,化石極有可能毀於戰火了。」對此,上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北京人之父」賈蘭坡的學生陳淳說,「找到化石的希望應該比較渺茫。」在1998年,老師賈蘭坡聯合其他十餘名院士發起「世紀末的大尋找」,但最後卻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陳淳表示,從目前的資料判斷,「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當時應該放在協和醫院地下室保險庫,日軍突然發動戰爭並佔領醫院,而化石根本沒來得及運走,日軍就在地下室將其毀掉了。另外,他還舉例說,當時連協和醫院的院長、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都被俘虜,連逃命都來不及,誰還能顧及化石呢。

化石埋在日壇公園

「那是1996年,有個日本老兵臨死前,向中國有關部門傳遞消息,稱化石埋在日壇公園的一棵松樹下,這顆松樹還做了特殊記號。」談及那次挖掘,賈玉彰回憶到,「開始大家都不信,但確實找到了那棵松樹。」

1996年5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電震探測組,對埋藏區域進行了兩次高密度電法、面波、多道淺層地震法的探測,並很快得出了結論,經過協商,最終與北京日壇公園管理處達成了1996年6月3日上午正式發掘的協議。

「當時,專家們對於挖掘非常低調,現場四周都用塑料布遮擋,」賈玉彰說,「因為感覺可能性不大,但還要找一找,所以沒有對外聲張。」

但是,一直挖到2米多深時,專家們仍未發現有任何埋藏物,更未見有動土現象。根據這一情況,專家們經過商議,再往下挖一段,結果都是細黃砂岩。隨後,再次擴大挖掘范圍,仍未發現有埋藏物,現場專家由此判斷,當時物探異常應是地表下大量灰白色鈣質結核層引起的,所以決定停止發掘尋找。

化石裝在沉船「阿波丸」號上

「據美國提供給中國的信息,化石很有可能在『阿波丸』號上。」說起化石的去向,歷史學者李樹喜對媒體不止一次地透露,他研究尋找化石已經多年。據悉,美國總統尼克松當年訪華時,曾將美方認為的化石下落作為絕密禮物送給了中國政府,稱化石可能在日本沉船「阿波丸」號上。

據了解,「阿波丸」號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是一艘日本遠洋油輪。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徵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軍官和要人駛向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該船行至中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襲擊,3分鍾後迅速沉沒。

令李樹喜堅信「北京人頭蓋骨」就在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國交給中國方面的資料。李樹喜對媒體說,1996年,他在整理資料時突然發現了從未見過的內容,其中有這樣一層意思:當年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很可能就在沉沒的「阿波丸」上。

1977年,中國曾對「阿波丸」沉船進行過一次初步打撈,但由於當時潛水技術的限制,只發現了3000噸錫錠和一些其他東西,並未找到「北京人頭蓋骨」。但是,打撈人員卻找到了偽滿洲國政要鄭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圓硯,由此推斷,該船印證了攜帶大量中國北方寶物的猜測,也成為「阿波丸」可能裝載「北京人頭蓋骨」的有力旁證。

「我認為不大可能!」賈玉彰態度明確。他認為,如果日本人得到「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何必要等到1945年才運回日本呢,何況這還是一艘從新加坡繞道過來的船隻。「不過,這也是一個尋找線索。」他對晨報記者表示,「只是估計可能性很小。」

化石在「哈里遜總統」號上

有學者認為,「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應該丟失在從北平到秦皇島的運送船隻「哈里遜總統」號上,而「哈里遜總統」號由於受到日艦追逐,半途被擊沉。

據說,1941年12月5日,帶著「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乘坐專用列車前往秦皇島,准備在那裡把化石送上一艘由上海開來的美國定期航輪———

「哈里遜總統」號。當時,這艘船預定在12月8日到達秦皇島碼頭。

「這艘船根本沒到秦皇島。」對此,陳淳教授堅定地表示。他說,「哈里遜總統」號一直沒有駛到目的地秦皇島港去接應美國海軍陸戰隊,它從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開航以後,一直被一艘日本軍艦追逐,最後,擱淺在上海以東長江口附近,隨後被日軍擊沉。

化石在「里斯本丸」號上

最近,浙江舟山傳出消息,稱「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可能在「里斯本丸」號沉船上。

據有關資料記載,1942年10月2日凌晨,裝載著700多名日軍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國被俘人員和財物的「里斯本丸」號運輸船,途經舟山附近海域時被魚雷擊沉,船上所載大量文物和奇珍異寶隨之葬身海底。後來,附近漁民救起英軍官兵384人,而據獲救的英國戰俘回憶,船上載有大批被日軍掠奪的黃金財寶和文物,還可能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聽到這個消息,賈玉彰表示懷疑,因為這些年來從沒有聽說過該船,從地點、航行路線上判斷也不可能。舟山當地「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歷史調查研究會一位負責人也表示,「頭蓋骨」在「里斯本丸」沉船上可能是流言,英軍戰俘的說法值得懷疑。

化石在天津美兵營

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夏皮羅在《北京人》一書中說,一位原海軍陸戰隊軍人曾告訴他,化石曾輾轉到了駐天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營。

1971年10月21日,據護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國轉移任務的執行人、美國醫生費利說,裝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兵營大院里的6號樓地下室木板層下面。

「後來,那裡專門給我來過消息,說根本沒有化石。」賈玉彰透露。據悉,舊時兵營已是幾經易主,現屬天津衛生學校,6號樓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後夷為平地改作了操場,在修大樓時連地基都挖開了,結果啥也沒有。但賈玉彰表示,有一點可以確認,父親賈蘭坡也考證過,化石確實運到了該兵營。

化石在原美駐北平領事館

據稱,古人類學家周國興教授後來得到一條重要線索,化石可能就在原美駐北平(北京)領事館里。由於周國興教授出國訪問,此說暫未得到證實。

胡承志透露,他在把化石包裝好後,運到醫院辦公室就走了,此後他再也未見過。「至於以後怎麼運,我並不清楚。」

據賈玉彰透露:「我父親賈蘭坡考證過,化石後來運到了天津的美海軍陸戰隊兵營,並從那裡運到秦皇島,但半路該部隊被日軍俘虜,化石從此不知下落。」「由此看來,化石還在美領事館的說法也不可信。」

化石將運往美國

1929年12月2日,是古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時刻,北京人頭蓋骨被發掘出來!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為從猿到人的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1936年,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又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這一年發現了三個成年猿人的頭骨化石。

1937年本是遺址發掘的黃金時期。然而盧溝橋事變之後,在周口店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斷,但研究人員還可在設在北平協和醫院的新生代研究室對化石進行整理研究。

到1941年,日美關系日趨緊張。在當時被日軍佔領的北平,日軍開始佔領中立國美國駐北平的一些機構。存放和保管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北平協和醫院雖屬美國財產,但看來也難以倖免。在這種情況下,新生代研究室決定為北京人化石找一個更為安全的存放地點。

當時有三種處理方案。第一,把化石運往抗戰的後方重慶,但在戰爭環境下,長途運送安全難以保證;第二,在北平就地掩埋,但在淪陷區安全同樣無法保證;第三,運往美國保存。從當時的情況看,第三種處理方案是最好的選擇。

據古人類學家胡承志回憶,由於在合作挖掘化石時中美簽的合同規定,在周口店發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國財產,禁止運送出境。所以當時美國公使館的人拒絕接收。後經國民政府協調,遠在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同意並授權,駐北平的美國公使館才接收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化石,並准備將其安全運往美國保存。

運走前,胡承志對化石進行了精心包裹。他感嘆,大概我是最後一個見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國人,以後沒有中國人看見或知道它的下落了。

美軍隊秘密押運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海軍陸戰隊專列駛出北平,據說車上裝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按計劃列車到秦皇島後,化石運到「哈利遜總統」號輪船,然後運往美國。

此次托運的負責人是即將離華赴美的海軍陸戰隊退伍軍醫弗利,兩箱化石就是被混裝在他的27箱行李中被送上火車的。

弗利說:這件事在當時相當秘密。在秦皇島,弗利的助手戴維斯負責接收這批特殊的行李。戴維斯說:我去取了那些行李,有27箱,我把它們都放在了我的房間里。

弗利等待著第二天坐「哈里遜總統」號回國。然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軍迅速佔領了美國在華的機構,美海軍陸戰隊在秦皇島的兵營也被日軍侵佔,弗利和戴維斯成了俘虜。在天津的戰俘營中,弗利他們陸續收到從秦皇島兵營運送來的行李,但北京人頭蓋骨已不見蹤跡。

日軍的反常行為

化石是否落入日軍手中?事隔半年,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常谷部和助教高景東二突然在英文版的北平新聞上聲稱,保存在協和醫院的北京人頭蓋骨被竊。日本人似乎傳達出這樣的信息:日軍並沒有在秦皇島發現頭骨化石。

很快,一場追尋北京人頭蓋骨的行動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對追尋工作格外賣力,幾乎所有參與發掘工作的人員都受到審查。

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獄中被關了48天,他的孩子回憶了那段經歷:那是1944年5月初的一個早晨……一些日本人穿著軍裝,帶著槍沖到我爸爸媽媽住的北屋,過了十多分鍾,日本人推著我父親出去了。在日本憲兵隊,追問我父親「北京人」的下落,我父母都說:「不知道」。一說不知道,日本人就動手打,最厲害的時候還灌辣椒水,一直把我父親灌暈過去。最可惡的是,據我父親講,就是臨出來那一天,又來審問,說裴文中要槍斃你了,你還有什麼話可說的,這兒給你留下了紙和筆,你寫遺書吧。我父親開始寫起來,結果日本人哈哈大笑說,裴文中今天放你回家了。

古人類學家周國興回憶說:當時曾經傳出一個消息,這些東西已在天津找到了……之後,就莫名其妙地把很多被拘留的人都放了……如果說日本憲兵隊沒得手的話,怎麼那麼輕易地放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日本發布的公告聲稱,已將劫掠到東京的一批古人類化石連同劫掠的發掘工具一起,移交給了盟軍當局,以便歸還中國。然而中國政府從盟軍總部接收到的日本歸還物品清單中,卻沒有北京人化石。盟軍總部也應中國政府之邀,動用駐日盟軍參與廣泛搜尋,結果一無所獲。

⑷ 北京周口店猿人是怎麼被發現的

1918年,中國北洋政府礦政顧問、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在周口店發現一處含動物化石的裂隙堆積。1921年,安特生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等人在當地群眾引導下,在龍骨山北坡又找到一處更大、更豐富的含化石地點,即後來聞名於世的北京人遺址——「周口店第 1地點」。1921和1923年,先後發掘出兩顆人牙,並定為人屬。由於這一發現,1927年在周口店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系統發掘,由瑞典古脊椎動物學家B.步林和中國地質學家李捷主持。當年又發現 1顆人的左下恆臼齒。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籍解剖學家步達生,對先後發現的 3顆牙齒進行了研究,給這一從未見到過的古人類定了個拉丁語化的學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曾譯「北京中國猿人」,原意應為「北京中國人」)。美國古生物學家葛利普(1870~1946)則給了它一個俗名:「北京人」(Peking man)。現在已把他的「屬」、「種」和爪哇人合並,另建立了一個「亞種」,改稱為「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
1929年,在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獨自主持下,於12月2日下午發現了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這一消息的公布,震動了世界學術界。在此之前,雖然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爪哇的「直立人」(見爪哇人)和德國的海德堡人的遺骨已經問世,但這些發現由於保守思想的束縛並未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即使在持進化論的學者當中,對於人類的起源問題和這些發現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地位,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自從北京人頭蓋骨發現以後,特別是隨後又發現了石器和用火遺跡,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從而基本上明確了人類進化的序列,為「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1937年,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了侵華戰爭,周口店的發掘工作被迫中斷。當時已發現的北京人頭蓋骨共有5個,此外還有頭骨碎片、面骨、下頜骨、股骨、肱骨、鎖骨、月骨等以及牙齒147顆。這些珍貴的標本,於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全部在幾個美國人手裡弄得下落不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口店的發掘得到恢復。多次發掘,又發現北京人的牙齒5顆,下頜骨一具;1966年還從靠頂部的堆積中發現一個殘破的頭蓋骨。此外,又從1937年前發現的碎骨中認出一段上臂骨和一段脛骨。如果把前後的發現都計算在內,總共得到了屬於40多個個體的北京人化石。同時,發現了不下10萬件石製品,以及豐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遺跡。北京人遺址的材料,在全世界發現的同一階段人類遺址的材料中,是最豐富也是最系統的,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北京人的下肢骨髓腔較小,管壁較厚(股骨的髓腔只佔骨幹最小直徑的三分之一,現代人則佔二分之一;脛骨的髓腔更小),但在尺寸、形狀、比例和肌肉附著點方面都已和現代人相似,這證明他們已經善於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上肢骨除了髓腔較小管壁較厚外,和現代人的接近程度更甚於下肢骨,說明他們的上肢已能進行與現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動。北京人的身高,從發現的一條比較完整的股骨長度推算,約為1.56~1.57米。
北京人的文化 北京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製品、骨角器和用火遺跡。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石核石器較少,且多為小型。原料有來自洞外河灘的脈石英、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礫石,也有從兩公里以外的花崗岩山坡上找來的水晶。北京人用礫石當錘子,根據石料的不同,分別採用直接打擊法、碰砧法和砸擊法打制石片。其中,用砸擊法產生的兩極石核和兩極石片,在全部石製品中佔有很大比重,並構成北京人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第二步加工多用石錘直接打擊,以一面打制為主,並且絕大多數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
北京人的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錘和石砧等多種類型。他們挑選扁圓的砂岩或石英礫石,從一面或兩面打出刃口,製成砍斫器。這類石器的尺寸較大。「刮削器」系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盤狀、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等形狀,是石器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尖狀器」和「雕刻器」數量不多,但製作比較精緻,尺寸小,有的只有一節手指那麼大小,製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術水平。(見彩圖「北京人」的尖狀器)在世界上已知的同時期的遺址中,還從沒有聽說過精緻程度堪與相匹的同類石器。石錘和石砧是他們製作石器的工具。從石錘上留下的敲擊痕跡可以看出,北京人善於用右手操作。此外,在一些未經第二步加工的石片上,往往也發現使用過的痕跡。
[編輯本段]北京猿人的石器
以細小石器為主要成分的北京人石器,是華北舊石器時代兩大文化傳統之一,即「周口店第1地點(北京人遺址) -峙峪系」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個傳統不但在華北,而且自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後在西南、東北等地區也有著廣泛的影響(見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
北京人的洞穴堆積中,有許多破碎的獸骨。有的研究者認為,其中某些是北京人製作和使用過的骨器。例如,截斷的鹿角根既粗壯又堅實,可以當錘子使用,截斷的鹿角尖可以作挖掘工具。從這些鹿角上可以看出,北京人已掌握了在要截斷的地方先用火燒,使之容易截斷的方法,又例如,許多鹿頭骨只保留著象水瓢似的頭蓋,上邊有清楚的打擊痕跡,多數經過反復加工,保留部分的形狀也相當一致,可以看作是舀水的器皿。有的肢骨順長軸劈開,把一頭打擊成尖形或刀形;有的骨片在邊緣有多次打擊痕跡,也可作工具使用。不過,有些學者對北京人是否製作和使用骨器持相反意見。
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燼層中,發現許多被燒過的石頭、骨頭和朴樹籽,還有一塊紫荊木炭。灰燼有的成堆,說明他們已能很好地管理火。雖然目前還無法證明北京人已能人工取火,但他們顯然學會了保存火種的方法。
自然環境 北京人住地的北面是重疊的高山,西面和西南為低緩的群山所環繞,東南方是廣大的平原,在龍骨山的東邊有一條河流。北京人在這里居住的時期,氣候和自然環境屢經變化。早期偏冷,可能還處於明德-里斯間冰期的初期,喜冷的動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在動物化石中占優勢。中、晚期較溫暖,喜暖的動物如竹鼠、碩獼猴、德氏水牛、無頸鬃豪豬等占優勢。由於發掘出安氏鴕鳥和巨副駝等動物化石,證實這里有過乾旱的時期,出現過草原甚至沙漠。而水獺、居氏巨河狸、河狸等喜水棲動物的發現,又表明這里也曾出現過大面積的水域。
生活 北京人穴居,從事狩獵和採集。在灰燼中發現的敲破的燒骨,表明他們已經知道熟食。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北京人依靠群體的力量進行著艱難的生存頭爭。季節變化、自然災害、猛獸侵襲、疾病困擾,無一不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威脅。從化石測知的數十個北京人個體的年齡告訴我們,他們的死亡率極高,這也可反映出他們的生活條件相當惡劣。
[編輯本段]北京猿人生活時期的部分動物
當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附近的時候,那一帶的氣候比現在溫和濕潤。當時的地形,北邊是高高的群山,連接著北京的西山,西邊和西南是婉蜒起伏的山丘。山上山下長滿了各種樹木和豐茂的野草。兇猛的劍齒虎和狼、熊等野獸,聚生於森林中,出沒於山野間,威脅著北京人的安全。當時劍齒虎的形態和大小同現代的虎近似,上犬齒扁平,有的前後有鋸齒,利如短劍。劍齒虎捕捉食物時,口張得很大,非常兇猛。北京人因為常常同猛獸搏鬥,而喪失生命。他們成群地出去打獵,主要是獵取腫骨鹿、梅花鹿、野羊和野馬等。
不是中國人的祖先?
按照現在學術界最廣泛承認的說法,現代東亞人是大約五萬年前從非洲到達東亞的人類的後代。而研究發現,北京猿人和今天的中國人也沒有關系。
這一點遠未定論。
國際學術界對於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問題爭論不多,但近幾年對於現代人起源問題卻有較激烈的爭論。以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科學家為典型的不少學者以基因檢測得出的數據為依據,認為大約2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的現代人,其後代在大約13萬年前走出非洲,遷徙並取代了歐洲、亞洲的古人類。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人類遺傳學中心的科學家金力與中國一些科研單位合作研究後也撰文指出,目前的基因證據並不支持中國的智人(亞洲黃種人)有獨立起源的說法,相反他們認為,4萬年到6萬年前源於非洲的現代人到達中國南部,並逐漸取代了亞洲大地上的古人。
然而基因研究的可靠性存在爭議,科學家們通常只關注占線粒體DNA序列7%的「控制區」,其他區域的變異情況被忽略了。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研究員表示,與基因證明相比化石證據更重要,因為它們更直接。許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在那裡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年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他認為化石證據表明,中國的現代人類起源於本土的早期智人。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大量化石和考古證據證明,從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沒有間斷,是河網狀不斷推進附帶少量雜交而來的。
法國古生物學家伊夫·科龐也認為,現階段化石比基因證據更能說明問題。他認為亞洲的現代人與亞洲的古人類之間確實存在連續演化關系,在中國看到的各時期亞洲人化石有一系列共同特徵。「很難相信我們現代人都是起源於非洲的」。
基因檢測推斷人類起源只是看問題的一個角度問題,這只是一種間接證據,仍屬於推測。科學家檢測同屬非洲種的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古鹼基對只有380左右,而人體的鹼基對共有約30億個。以檢測少量的遺傳物質來推測整個人類的起源,其可靠程度可想而知。
非洲說之所以流傳廣泛,主要是媒體斷章取義大力宣傳的結果,從事基因推測工作的科學家對其工作的可靠程度和制約因素是有所交代的,但媒體宣傳時往往對這一部份避而不談以達到其吸引視聽的目的。
19世紀中葉,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尋找人類祖先的風潮,從歐洲到非洲的廣大區域,遍布了西方探險家的足跡,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謎。
19世紀末,苦苦尋覓的探險家最終將注意力轉向了東方,而中國,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開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魏敦瑞,德國人,國際知名的古人類學家,1935年的春天,他也趕到了中國。在北京協和醫學院B樓的辦公室里,他接手了一項夢寐以求的工作,全面負責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掘和研究。
上世紀20年代,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在周口店的山洞,發現了一枚類似人類的牙齒化石,於是在1927年展開了一場正式的發掘。
然而發掘的結果令世界震驚。從石器、用火的遺跡到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周口店將人類的歷史起碼向前推進了50萬年,立刻,這里被認定為人類起源的聖地。
面對這樣一個難得的研究契機,魏敦瑞感到異常興奮,他夜以繼日地投入了工作。但是,後來的發現給他帶來了更加巨大的驚喜。
1936年的冬天,中國學者賈蘭坡連續找到了三顆猿人頭蓋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回一次發現如此多的古人類頭骨。
魏敦瑞整天對頭骨愛不釋手,在他眼中,它們非常完美,但奇怪的是,頭骨上總有一些裂紋和孔洞,看起來竟象是傷痕,這讓魏敦瑞一時迷惑不解。
而就在北京的魏敦瑞不斷迎來好消息的時候,世界各地對祖先的尋找也從沒有停止過,雖然很多發現都無法與北京猿人媲美,但史前世界也開始被一點點披露出來。
只是,隨著人們對原始人類的了解越來越多,一種不安的感覺彌漫開來。
1899年在克羅埃西亞的克拉皮納山洞考古學家發現了歐洲的史前人類——13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四肢骨骼,只是他們異常破碎,足足有650塊,而且骨骼上還布滿了擊打過和燒過的痕跡。
1909年在法國的費拉西山洞發掘出的另一顆尼安德特人頭骨,破裂的也很嚴重,以至於有人猜測是被人砸破頭吃了腦漿。
1924年在南非還發現了距今數百萬年的南方古猿化石,可是對於他們頭上圓形尖狀物打擊的痕跡,發現者之一雷蒙·達特博士肯定地說:顯然,他們的腦袋都被同類打破過。
越來越多的發現都指向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在幾萬年乃至上百萬年的歲月里,原始人可能普遍參與了一件世上最駭人聽聞的事情——人吃人!
那麼,史前時代的北京猿人也和人吃人有關嗎?
但是,北京猿人的發現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代表著一種榮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歷了近百年內憂外患的中國社會積貧積弱,1929年北京周口店發現了第一顆猿人頭骨,當時所有人立刻意識到了它意義非凡,甚至在場的攝影師激動到連發現者的頭部都沒有拍到。
北京猿人將人類歷史提前了50萬年,這一發現使中國成為了當時全人類的發源地,那種驕傲和自豪多年都保留在中國人的心中。
備受贊譽的北京猿人怎麼會和人吃人有關,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史前世界籠罩的陰影也還不會影響魏敦瑞,他滿懷著期待,原始人類的生活畫卷已經開始在他面前緩緩展開。
50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山間鳥語花香,北京猿人就在這里創造了燦爛的生活。
他們會打制各種工具,周口店猿人遺址還保留著大小不同,材質不同,用處也不同的各種石器。
他們也能夠獵取種類繁多的動物,甚至兇猛的劍齒虎,在猿人們團結一致的行動中都會淪為被捕殺的對象。
北京猿人更會靈活地使用火,火不僅給他們帶來光明和溫暖,也孕育了人類文明的誕生。
在周口店發掘出的這些灰燼層中,人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炭灰留下的深色痕跡。
但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爆發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從此改變了北京猿人的研究走向(15「)。
由於日本人的入侵,周口店的發掘工作被迫停止,魏敦瑞將所有的出土物送到了美國人的協和醫學院里保存起來。
在清點遺骨時,他注意到,十多年的發掘累計出土頭蓋骨14件,其中比較完整的5件,肢骨殘片14件,還有一些牙齒和下頜骨。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頭骨數量,因為頭骨最能反映人類的體質特徵,可是仔細想過之後,魏敦瑞卻又感到奇怪,為什麼其它部位的骨骼會如此之少呢?
在周口店出土的其他動物化石就表現出完全相反的結果。它們的軀干骨和四肢骨都是多於頭骨,這也符合一般的常理,因為每個動物的肢體骨骼在塊數和體積上都比頭骨多得多,只是北京猿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常呢?
魏敦瑞仔細回憶當時遺骨出土時的情形,這些北京猿人的遺骨埋藏在兩萬多立方米的區域,散布在15個地方,他們埋藏的情形十分特別:
這是一個埋藏猿人下頜骨的地方,可是在他旁邊,考古人員發現了石器,而在稍遠一點,又發掘出了動物化石,這並不符合通常的情形。
通常的情況下,原始人捕獲了獵物,就會用石器剔肉削骨,再砸開動物的頭顱和骨骼,吸食腦髓和骨髓,吃完後就留下了石器和動物骨骼。
因此,人類化石是不會同動物化石和石器一起出土的,因為只有動物才是人類捕食的對象。
可是北京猿人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尋常的發現呢?
會不會是發掘時遺漏了肢骨?這似乎不可能,因為發掘出的骨塊,無論多麼破碎,都不會被隨意拋棄;更何況標本運到北京後,又要經過研究人員的按類分選,連細小的骨碴他們都能挑的出來。
難道是受到了自然力的破壞?可是這里卻發現了大量的動物肢骨,自然力絕不會單單破壞北京猿人的骨骼。
那麼是某種外力將猿人頭骨帶進山洞的?比方說水。然而,考古發現,凡是出人骨的地方都沒有水流經過的跡象,那究竟還能有什麼原因呢?
義大利羅馬,享譽世界的文明古城,但1939年在這里卻有了一個同北京猿人極為相似的奇特發現。
那是在羅馬西南部的一個美麗小島,齊爾切奧角,1939年2月25日,一次日常的考察工作,考古人員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20萬年前的神秘山洞。
在山洞深處一個用石塊圍成的圓圈中心,底朝上擺放著一顆人的頭顱。在離石圈不遠的地方,彷彿陪葬似的,放著三堆動物的骨骼,它們分別是赤鹿、牛和豬。可是,讓人驚異的是,那顆人的頭顱底部有一個大洞,整個頭顱也破裂的很嚴重,象是遭受過有力的打擊。而且,整個山洞中沒有發現人體其餘部位的任何骨骼,竟然孤零零地只剩下了一顆頭顱!
義大利的發現和北京猿人在這一點上非常相似:他們的頭骨和肢骨數量的比例都極為不相稱,齊爾切奧角的山洞中只留下了1顆頭骨,而北京猿人有5個比較完整的頭骨和極少量的肢骨。不過義大利的發現,還帶著一種暴力的痕跡,莫非這里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
果然,沒多久,義大利的專家就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論!
研究人員首先測定這是一個20萬年前的歐洲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可是接著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們卻斷定,他頭部的右側明顯遭到過兇狠的擊打。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專家認為,這顆頭顱底部大洞的邊緣,參差不齊,而不象自然力作用的那樣相對平滑。
因此,在20萬年前的義大利,很可能這個尼安德特人喪生在同類手下,還被殘忍地割下頭帶回洞里,砸開顱底吸幹了腦髓!
雖然義大利尼安德特人和北京猿人的現場情形極為相似,但是魏敦瑞當時也還沒有將北京猿人和人吃人聯系在一起,他認為,如果發掘遺漏、洞穴坍塌、水流的原因都無法解釋北京猿人頭骨和其他部位骨骼的數量不相稱,那麼還有一種可能。
今天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甚至讓獅子都望而生畏的動物,它們就是地球上最兇殘的食肉動物之一——鬣狗。
而史前時期的鬣狗更加讓人膽戰心驚。從周口店的發掘來看,那個時期的鬣狗體格極為龐大,甚至超過了今天的東北虎,並且這種也愛吃死屍的動物牙齒尖利,撕咬力驚人,在周口店遺址中就發現了大量鬣狗帶有碎骨的糞便化石,說明鬣狗嗜血成性,甚至連骨頭也不會放掉。
而鬣狗和北京猿人的關系極為密切。在猿人洞遺址中,北京猿人和鬣狗相互交錯的化石堆積層清晰地表明,洞穴最早的主人應該是鬣狗,50萬年前的時候,北京猿人開始入住這里,從此,雙方交替佔領洞穴,進行了長達數十萬年的殊死搏鬥。
那麼,在爭奪洞穴的過程中,兇殘的鬣狗會不會連猿人屍體中的肢骨也一起吞掉,只留下了沒有肉的頭蓋骨呢?若真是這樣,它們就一定會在猿人的骨骼上留下齒印或爪印,魏敦瑞開始仔細尋找。
但是,魏敦瑞翻來覆去都沒有在北京猿人的骨骼上找到鬣狗咬過的痕跡,因此不可能是鬣狗吃了人的肢骨,那麼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是北京猿人自己,將頭顱帶到洞穴里的!
難道,北京猿人會是專門獵人頭顱的食人族?接下來的發現似乎更加支持了這種觀點。
根據當時對古人類的了解,魏敦瑞認為,出土的北京猿人的頭骨和肢骨發展極不平衡。北京猿人的頭骨是一種既保留了猿的特徵,同時也具有人的性質的頭骨,但是它顯然與猿頭更加接近。
他們的腦殼很厚,大約是現代人的一倍。尤其他們下部膨大,上部收縮,而現代人恰恰相反,下部窄小,上部膨大,因此北京猿人的腦子不算大,只有現代人的一半。
但是,雖然北京猿人的頭部顯現出更多猿類的特點,可他們的肢骨卻和現代人的極為接近,已經基本具備了現代人的結構,也就是說,北京猿人完全可以象現代人一樣行走甚至奔跑。
這不禁使魏敦瑞產生了疑惑。
當時通常認為,人能成為萬物之靈,因為人的活動由大腦支配,因此,在進化中,大腦的發展應該走在肢體的前面。可是,北京猿人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難道,在50萬年前的周口店曾經同時生存著兩類人,一類人頭腦發達,另一類四肢發達卻頭腦簡單,而這種大腦的差距可能導致了在飢餓狀態時人吃人慘劇的發生,頭腦簡單的淪為了頭腦發達的猿人的獵物?
又一個的冬天過去了,魏敦瑞在北京的時間眨眼也有3年了,此刻窗外春意已現,魏敦瑞卻無心欣賞,北京猿人身上不斷出現的問題,使他感到有些疲憊。
當魏敦瑞抱著心中始終存在的謎團,進行更細致研究的時候,他突然在頭骨上看到了觸目驚心的傷痕!
1929年發掘的第一個頭骨頂骨表面有多處鑿痕;
而在1936年發現的第一個頭蓋骨的額骨左側和頂骨上有很深的切痕;
第二個頭骨的頂骨中部有一塊陷下去的、大約1.5厘米直徑的,淺而不平的圓凹痕,而且從凹痕處發散出裂紋,彷彿是遭到了某種尖狀物的擊打,並且在這個頭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最後在第三個頭骨的頂骨上居然有一個近三厘米的矢狀深切痕!
[編輯本段]北京猿人頭蓋骨失蹤之謎
「人類有許多東西都可以不要,但有一樣東西卻永遠不能舍棄,那就是延續我們血脈的老祖宗。『北京人』丟失之謎,是一個包含著創造與毀滅、文明與野蠻的跨世紀之謎。」
對於為什麼要在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發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76年後,遺失化石64年後,再度尋找「北京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如是說。
7月2日,在「北京人」的老家,北京市房山區,當地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工作委員會。至此,中國首個在政府領導下,統一協調民間積極性和政府力量,在全球范圍尋找「北京人」的機構誕生了。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對「北京人」的尋找、再發掘似乎變得比它的發現還要重要。難道這一切只是單純地為了化石本身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嗎?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位於北京房山區的周口店發現了一顆完整的頭蓋骨,這就是「北京人」頭蓋骨。這一發現把最早的人類化石歷史從距今不到10萬年推至距今50萬年。「北京人」頭蓋骨的出土被學術界譽為「古人類研究史中最為動人的發現之一」。
根據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提供的資料,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27年正式開始發掘,此後的10年間,周口店猿人洞中先後發掘出土5顆完整和比較完整的頭蓋骨。
發掘出的「北京人」化石起初一直保存在北京協和醫院。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隊侵佔了北京,但當時協和醫院是美國的機構,懸掛星條旗,侵華日軍鐵蹄一時不敢踏入。這時,「北京人」化石在這個「保險箱」里還安然無恙。到了1941年,日美關系越來越緊張,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軍搶走,協和醫院與重慶政府協商後,決定把化石送到美國暫時保管。
然而,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日本軍隊迅速出動,佔領了北京、天津等地的機構。極具科研價值的5顆「北京人」頭蓋骨,連同牙齒147顆、頭骨碎片、面骨、下頜骨、股骨、鎖骨等,以及全部山頂洞的人類資料,就在這次轉移到美國的途中神秘失蹤,留下了一樁至今難解的歷史懸案。
對於頭蓋骨丟失的巨大遺憾,裴文中先生痛心不已。在去年舉行的裴文中誕辰百年生平事跡展上,高星對記者說,「1982年9月,裴先生彌留之際牽掛的還是這件事。」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者之一、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之子賈彧彰說,從日本投降以後,一些學者和民間組織一直在搜尋這些頭蓋骨化石,但到現在都沒有結果。房山區相關部門在1999年也發起過「世紀末的尋找」,後來可能因為資金不足也沒有持續下去。
賈彧彰說,從目前來看,有些線索都不太真實,找到「北京人」「我覺得希望不是特別大」。其實,找「北京人」有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自我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民族意識。今年正好是抗戰勝利60周年,讓全民族都意識到「北京人」頭蓋骨這個寶貴財富是在日本侵華期間丟失的,我覺得這是它的意義。
據高星介紹,關於「北京人」的去向,各種推測很多。有的說它們已被日軍破壞,有的說它們被運到了日本,有的則認為已被送抵美國。此外,還有猜測化石已石沉大海、在日軍撤退時被留在韓國釜山、可能仍在天津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高星說,我們曾追蹤過許多線索,最後證明都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頭蓋骨丟失時間長,目前有價值的線索不多,這次再度搜尋「北京人」將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找到的可能性有多大還不敢說。但是尋找「北京人」並不是單純地為了化石本身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它們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情結和民族情結,如果能找回化石,不但是一批文物的回歸,而且是找到日本侵華的又一個罪證。
多年來,尋找「北京人」的工作一直停留在民間操作和學者呼籲的層面。1998年,以賈蘭坡為首的1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呼籲有關人士行動起來尋找「北京人」化石。此次房山區成立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工作委員會,是第一個由政府領導的行動機構。
已經丟失的「北京人」倘若有知,也會感覺到這64年的尋覓,是中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

⑸ 61年前的神秘化石,身長30厘米,為什麼科學家研究後稱其為「怪物」呢

眾所周知,古生物學是一個非常無聊的理論,如果您想非常深入地研究古生物學,您必須具有很好的專業精神和想像力。畢竟,對於當前社會中尚不存在的生物來說,如果您不依靠人類的想像力來組合某些特定數據並對其進行可視化處理,那麼幾乎無法獲得一些古代生物的圖像。

對古生物或者化石的研究,是件極其需要想像力的事,要不然研究只能中止。比如有著3億年歷史的“怪物塔利”,這種動物的化石發現至今已經61年了,但是科學家連它是脊椎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都還沒能搞清楚,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怪物塔利變得越來越神秘。

那麼塔利怪獸是哺乳動物還是爬行動物?還是其他種類的物種?科學家們討論了很長時間,並且閱讀了許多古代書籍,但依舊沒有找到任何答案。這一直是科學史上的一個謎。最後,科學家只能稱它為怪物塔利。畢竟,除了“怪物”,還有什麼其他話可以形容它?

⑹ 科學家發現了2億年前昆蟲偷吃葉片內蟲卵的證據!這一發現有什麼意義

這一發現證實了約2億年前物種繁衍模式就已經相當成熟,對於人類研究古生物有一定幫助。

隨著人類對古生物的不斷研究,未來將會有更多發現。這些發現或能推動古生物學發展,或能給人類帶來一定積極意義,而這些發現也同樣能夠促使人類更願意去研究古生物學。

⑺ 人類的史主是

人類的起源一直是科學上的謎團。達爾文說,人類是從猿猴的一支進
化而來的。可人們在不斷地追問:剩下的猿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的跡象?
基因科學產生以後,人們又問:人可以像機器一樣被制適嗎?為什麼所有
的神話都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人」?

第一節 達爾文進化論是唯一正確的嗎

19世紀,在英國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博物學家,發現了一套轟動全世界的生物進化理論,他的名字叫達爾文。
1831年,他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海軍「貝格爾」號戰艦的環球航行,在南美洲地區整整航行了5年,對熱帶與亞熱帶動植物進行了廣泛的考察。1836年回國以後,達爾文主要從事科學實驗與著述。他根據對生物界大量的觀察與實驗,認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的主要原因在於自然選擇,生物為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而不斷發生變異。適於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而逐代加強,反之則被淘汰。歸納起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達爾文的這套學說,奠定了進化生物學的基礎。他還將進化論用於人類發展的思考,闡明了人類在動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依據,得出了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結論。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理論,經過一番激烈的學術和宗教的大動盪、大爭論後,漸漸被科學界所接受。在以後的歲月里,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達爾文學說的基礎上,形成了現代人類起源說。他們認為,人類是古猿經過數百萬年的漫長歲月,在萬物更迭交替變化中逐漸進化而來的。這一理論,從其他學科,比如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現代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等學科中尋找到了證據。根據這些證據,人們推測地球生物進化的總模式是: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靈長類動物——猿猴類動物——人類。馬克思十分欣賞達爾文的進化論,同時認為,在由猿到人的進化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現代一般認為,人類是由古猿中的一支進化而來的,古猿早在3000多萬年以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體形較現代猿類小。考古學通常講的「臘瑪古猿」,大約生活在1400萬一1000萬年前,身高僅1米多一點,體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謂的「南方古猿」,大約生活在距今500萬—100萬年以前。我們人類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大約200萬—3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脫離了古猿類,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根據化石發現,現在一般將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猿人階段,大約開始於距今200萬—300萬年以前,這時的猿人會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腦量大約在630—700毫升,會狩獵。晚期猿人化石發現較多,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尚尼亞發現的利基猿人,都是這個時期的化石代表。這時的猿人已經很接近現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較多樣化,有用於狩獵和劈裂獸骨的砍砸器,用來剖剝獸皮和切割獸肉的刮削器。最有進步意義的是,此時的猿人已經懂得了使用火,並知道如何長期保存火種。猿人階段一般認為到大約30萬年前結束。
第二階段是占人階段,或稱早期智人階段。我國已經發現的馬壩人(廣東)、資陽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這一時期發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徵是腦量進一步增大,已經達到現代人的水平,腦結構比猿人復雜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規整,有石球和各種尖狀的石器,能人工生火,開始有埋葬的習俗,並且不知是為了遮羞還是為了保溫,已經開始穿所謂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體。並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體質也開始了分化,出現明顯差異。古人生活於大約20萬一5萬年前。
第三階段為新人階段,又稱晚期智人階段。大約開始於5萬年以前,新人化石在體態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其打制的石器相當精緻,器形多樣,各種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並且出現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會製造裝飾品,進行繪畫、雕刻等藝術活動。大約在皿萬年以前,已經出現了磨製石器。新人又稱克魯馬努人,這是因為1868年,在法國西南部克魯馬努地區的山洞裡發現了5具骨架,這些骨架與現代人已經很難區分,但比現代人高大。據分析,其生存年代大約在3.1萬—4萬年以前,被認為是新人的化石代表。我國發現的柳江人(廣西)、山頂洞人(北京)化石也屬於這個時期的代表。此後,人類便進入了現代人的發展階段。
不可否認,這個進化體系的完善,許多科學家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如此,在維護生物進化論的過程中,不少社會學家,尤其是一些哲學家也作出了許多貢獻。由於這些傑出人物的努力,生物進化論成了當今世界不可動搖的理論之一。
但是,無論有多少人來維護它,它始終不過是一種假設而已,而且是世界眾多假設中的一種,我們應該始終牢記一句話,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他說:「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既然是假設,那麼就應該允許別人有探討的餘地,允許別人發表不同的觀點。一味地用一種假設去排斥其他假設,這是不科學的,本身是對馬克思精神的嘲笑。
那麼,以上這套由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哲學家共同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體系,它真的牢固嗎?

第二節 現在的猿猴可以變成人嗎

達爾文創建的整個人類進化學說,其中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當時氣候的巨大變遷使森林大片消失,類人猿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迫從樹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進化過程就從此開始了。如果這個條件不存在,那麼整個人類進化體系就不能成立。
起源於東非大裂谷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的始祖,「露露」的化石就在此處發現。因此,東非大裂谷自然環境的變遷,成了支撐人類進化學說的關鍵。科學家稱,500萬—12萬年之前,由於東非氣候突然變冷,大片的熱帶雨林消失了,這就迫使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從樹上下到開闊的大草原,從四肢攀援到練慣用兩足行走,於是乎,古猿脫掉身上的獸毛,最後變成了人。
進化論的這個前提只是一個假設,當然許多人都希望這個假設可以成立,以便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起源問題。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在東非地區的考察,卻使達爾文的人類進化學說中環境變遷這個至關重要的前提一下子變得不存在起來。
美國耶魯大學金斯頓考古隊對東非的地理、氣候做了十分細致的考察研究。他們對肯亞大裂谷南端的圖根山丘的碳化士壤進行了同位素檢測,結果發現,自從1550萬年以來,大裂谷地區的雨林和草原的混合就跟今天完全相同,根本不存在上述傳統所說的氣候大變化。要知道,東非古人類的考古化石最上限也不過400萬年,也就是說,非洲的古猿竟然可以在虛擬的自然條件之下完成從獸類向人的進化,這是不是太荒唐了?這支考古隊在最後的報告中寫到:「人類的進化是相當復雜的過程。這(指東非大裂谷地區氣候的考察結果)可能迫使我們要尋找其他的因素來解釋人類下地行走的原因:為了食物和為了佔領更加優越的生態環境;受到其他物種的競爭,等等。」如此說來,人們要想使自己的學說成立,非要迫使東非古猿下地行走不可,不論這些古猿是否願意,非下來不行,即使不是真的自然環境變遷,我們也要虛擬出一個自然環境變遷的事實出來。看來,我們這套進化理論過分脆弱了,也過分霸道了。
不僅如此,考古學所發現的古化石,是支撐人猿同祖進化理論的主要證據,但正是在這方面,更顯示出其脆弱的本性。
首先,現在我們考古中發現的人類化石量極少,越是往前,化石量就越少,考古學家往往根據幾顆牙齒或一個、半個頭蓋骨化石為依據,進行洋洋灑灑地推論,明顯證據不足。
1995年初,中國科學院發表了一篇總結性的文章,介紹中國古人類考古50年來的主要成績。讀著這篇文章,明顯感覺證據不足。比如,著名的元謀猿人,也就發現了兩顆內側門牙,一左一右;藍田猿人只有一個下頷骨;丁村人,只有三顆牙齒,一小塊頭蓋骨;馬壩人,只有一個不完整的頭蓋骨;柳江人,只有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四個完整胸椎及五段肋骨;資陽人,只有一塊頭蓋骨,一塊完整的硬齶;山頂洞人略多一些,有三個完整的頭蓋骨,幾十顆牙齒和一些脊椎骨。要知道,從元謀猿人到山頂洞人中間有150萬年的時間,我們僅憑一點點資料竟然能勾畫出人類150萬年的發展史,真有些不可思議。你怎麼能用一小塊頭骨就確定它是人還是猿,或者是其他什麼東西?無論如何,讀著古人類學家給我們的結論,總有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
外國的古人類研究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化石》雜志1995年第一期曾報道,衣索比亞的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會上,科學家展示了大約450萬年前人類始祖的化石,命名為南方古猿,其證據:頭城後部一小塊,耳骨和牙齒的一些碎片。1856年,在德國迪賽爾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山洞裡,人們發現了一塊不完整的頭骨和幾根腿骨化石,從此,尼安德特人竟然成了早期智人的代名詞,雖然後來又有少量發現,但證據乃不充分。
事實上,關於人類進化體系中的化石不完整性,早在19世紀英國的郝胥黎就曾指出過,人類不能直接從猿進化而來,中間存在一個巨大的化石空白區。至今的考古學也同樣證實,所謂的新人之後有4萬年的化石空白,這4萬多年裡,正在進化中的猿類跑到哪裡去了呢?難道是跑到另外一顆星球去完成進化了嗎?實際上,不但是人類,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沒有進化中期的化石,為解決這種尷尬,科學家只有提出「突變學說」,即生物的進化不是逐漸完成的,而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突然發生的。但這也是假設,而且更加沒有證據。
其次,在考古測定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目前我們考古測定通常使用碳—14測定法,但碳—14很不穩定,年代越遠,差距也就越大,在人類化石的測定方面,有的誤差幾萬年或幾十萬年。比如,元謀猿人170萬—100萬年,相差了70萬年,藍田猿人115萬—75萬年,相差了40萬年。
還有,關於人類起源的研究時間並不算長,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一些學者認為,人類大約出現於4000多年以前,後來經過考古發現,把這個年代逐步高移1萬年、2.5萬,結果定為4萬年。再往後,美國科學家提出了10萬年說,現在又提出了450萬年說,這種大動盪的本身也說明了一些問題,而且在這其中也伴隨著相當大的學術爭論。
因此,有不少人對這套進化模式持懷疑態度。盡管從猿到人的進化中有許多諸如考古等方面的證據,但仔細分析起來,其中仍不難發現許多問題,如猿人和古人之間的過渡類型是什麼?古.人是如何向新人飛躍的?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們變化的?為什麼缺少中間類型的化石?
有人從進化的角度提出疑問:脊椎動物的四肢都著地,這樣分散了脊椎骨的壓力,這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是合理的。而人卻是直立行走的,直立人的脊椎所承受的壓力過分集中,反而不如四肢行走的脊椎動物合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進化呢?它是進化還是退化?
現在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由於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在外形上)就是人能直立行走,而動物則是爬行,因此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去解釋這種區別,由於人比動物要先進得多,因此在解釋時,我們總是首先確定這種區別的合理性,總是將這種區別看成是首尾相接的進化證據,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誤區呢?大家都在討論直立行走的好處,那是因為我們人就是直立行走的,為什麼不去分析一下四肢行走的好處呢?
按照一般觀念認為,人類手腳的分工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環境的變化將古猿趕出叢林,從而使前肢進化為手臂。而東非大裂谷地區的考察已經證實,這個前提條件至少在東非是不存在的,那麼促使猿人手腳分工的環境又在哪裡呢?同時,我們發現,藍田猿人和山頂洞人,他們生活的地區並不是大平原或草原,而是植物比較茂密的山區,世界其他地區的猿人生活環境也基本與此相類似。而在這種自然條件之下,用四肢行走難道不比只用後肢行走更為有利一些嗎?怎麼會發生手腳分化的進化呢?
再者,用血漿蛋白分子差異程度的定量測定發現,人與現在的大猿、黑猿最為接近,大約在4000萬年以前,人與大猿、黑猿分手。可奇怪的是,經過4000萬年漫長的歲月,大猿和黑猿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它們永遠屬於靈長類哺乳動物,照目前的進化程度看,它們再經過4000萬年也不會進化成智人和現代人。如果進化論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那麼這個規律應該適合所有生物的進化,既然已經有一支猿類進化為人,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發現正在進化的其他猿類呢?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其他猿類進化成人的趨勢?為什麼地球上只有人類的進化獲得了如此速度?
如果從整個地球生物界來考慮,動物的進化雖然在體形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功能和特點上卻是應該有同步進化的特點,看一看我們周圍的動物吧!哺乳類動物中有許多特點和功能是相同的,從中可以看出它們是沿著一條本質相同的軌跡在進化。而我們人類卻是整個動物界的奇跡,我們進化的軌跡與它們根本不同,簡直就是兩回事,除了人以外,我們再也找不著直立行走的動物。如果說直立行走標志著動物的進化,那麼這種進化就不應該單單反映在人類身上,而在其他動物之間也應該有類似的進化發生,這才符合整個地球動物進化的規律。然而在其他動物中,我們看不到一點點直立行走的趨向,這是為什麼呢?如此追問下去,我們人類的進化譜系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⑻ 葛利普與李四光:發表中國最早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論文

在中國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學者,應該不會忘了1923年,因為在1923年中國古生物學研究開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曾經在中國工作幾十年並最終安葬在中國的葛利普教授在當時的熱河省凌源進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當時凌源含狼鰭魚的地層為「熱河系」;1928年他進而提出「熱河動物群」之名。從此經過百年的考古發現和研究「熱河生物群」早已名揚天下。

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誕生了中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最早發表的古生物學學術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學地系教授李四光於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國地質學會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發表了《鑒定䗴類的圖解法及其對華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結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屬種的拉丁文名稱,有化石特徵的詳細描述、比較、討論,有產地層位的具體記載,有圖版和圖版說明。該文首先敘述了這類屬於原生動物門有孔蟲綱化石的特徵,其外形像一紡錘(紡織機上的線筒),因此叫它「紡錘蟲」。李四光根據中文古代紡錘稱為「筳」,在它左邊加了一個「形旁」——「蟲」,而右邊的「筳」是聲旁,兩者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形聲字——「䗴」,李四光所造的這個字,從那時起就在中國古生物學界沿用至今。論文對8個種及變種都做了描述,並有兩個圖版(共19個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論文記載這些種產自直隸(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甘肅諸省的十多個地點,含化石層層數最少為一層,最多達4層(山西陽泉)。論文將這些種與國外各地之鏈作了對比,認為它們都屬於上石炭統——太原統(相當於烏拉爾統)。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地質匯報》第5號第2冊("Bull. Geol. Surv. China,No.5,pt.2」)上有一篇中國地質學家周贊衡寫的題為「山東白堊紀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論文,文中描述了產自山東下白堊統的如下植物化石屬共計7屬11種(其中1舊種,4新種,2相似種,4未定種)。有兩頁圖版,為手描圖。李四光和周贊衡的文章發表幾乎是同時的,可以並列稱為「中國人最早發表的古生物學學術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者和領路人德日進與桑志華在寧夏靈武水洞溝發現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動物、鳥類及舊石器等,稱為「水洞溝文化」。

另外,中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所寫的第一部古生物學專著應該是1924年12月孫雲鑄發表於《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1號第4冊的論著,題目是《中國北部寒武紀動物化石》這標志著中國古生物學家也能從事深入的古生物鑒定和研究,寫出大部頭的著作。該書首先簡述了中國北方,主要是華北的直隸(河北)省、東北的奉天(遼寧)省和山東省泰安地區與張夏地區的寒武紀地層。

其實早在1920年葛利普剛到中國,就在《地質匯報》第2號上發表了兩篇古生物學論文,一篇是「中國二疊紀新發現之闊翅類化石」,另一篇是「直隸開平之下二疊紀動物化石」。在前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一個闊翅類昆蟲的新種——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sp.nov.)。在後一篇論文中,描述了苔鮮動物的Polypora屬。這應該是中國發表的最早的兩篇古生物學論文了

這里介紹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葛利普是一專多能的地質學家,他一生發表近300種學術著作,當時已經50歲的葛利普辭別故園與妻女,於1920年來到中國,任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學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後,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通訊研究員。1934年任北京大學地質系系主任,從此他為中國地質事業以及古生物研究事業貢獻了後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國地質學會在北京成立,學會的刊物是《中國地質學會志》,許多古生物學研究論文在這一刊物上發表。該年4月葛利普在中國地質學會的會議上宣讀「論震旦紀」的論文,這是對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總結。《中國古生物志》創刊,出版了甲種第一號第一冊「南滿第三紀初期之植物化石」(傅蘭林著),乙種第一號第一冊(總第一號)「中國北部奧陶紀動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號第一冊「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蘭林和葛利普是外國人,雖然在中國受中國政府邀請搞研究, 他 們發表的論文是職務行為,這也屬於中國發表的最早的幾篇古生物學論文。

中國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學專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學專著《中國北部奧陶紀動物化石》,以《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1號第1冊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為北京大學的地質系古生物學教授、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國土地上為中國地質古生物科學事業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為該所的系列出版物而問世,所以,他以上兩篇文章和一部專著的出版就標志著中國地質古生物科學事業的發端。

李四光

說起葛利普他還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現在仍在挖掘,人們仍然在不斷尋找那丟失的北京猿人頭蓋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當年周口店發現人類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傳遍全世界,與這一簡單易記的名稱是分不開的。第二中國的古生物學者不斷在國外權威雜志《自然》、《科學》等雜志上發表根據在遼西發現的恐龍化石的研究成果,而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熱河動物群」。」 1928 年,美國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學巨著--《中國地質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譯為《中國地層學》 ) 。在這部書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熱河動物群"這一名詞, 用來代表分布於東亞狼鰭魚岩系的綜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後重新開館的中國地質博物館里, 也陳列著葛利普先生鑒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疊層石, 時代: 前寒武紀, 產地: 遼寧金州)第四中國浙江省長興縣人民塑造了一個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長興「金釘子」博物館里。 這是因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確定了「長興灰岩」地層, 它是「二疊繫到三疊系地質連續剖面」的代名詞。 此後「長興灰岩」, 成為地質學上一個專用名詞,從而載入國際地層學史冊,並得到世界公認。 2001 年 3 月,國際地科聯過投票,正式將浙江長興灰岩的 D 剖面確定為全球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及點(英文簡稱"金釘子")。長興「金釘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斷代界線之一, 也是地球 歷史 上六次生物大滅絕中最大的一次絕滅事件和全球變化相聯系的點位,2001 年 3 月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正式確定為全球對比標准點位。其意義相當於大英博物館的鉑金米達尺,成了世界標准。第五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網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側」,一個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經多年,人們仍然在不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網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側」,一個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的中國地質學先驅之一朱森曾經回憶著名的美籍地質學家A. W. 葛利普 (Grabau) 為他們講授古生物學、葛利普老師不僅學問淵博,而且待人誠懇,使他們受到很大的教益,他們不僅重視課堂學習而且躬行實踐,重視野外現場考察。北京西山是他們實習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灝曾帶他們去熱河實習。

有媒體報道:1923年11月初,中國的東北大地被層銀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嬈,早晨的屋檐下還掛著晶瑩的冰柱。在這個時節,從來沒有考察隊進人熱河省進行野外發掘工作。而北京大學的一支小型地質野外考察隊此時卻悄然抵達此地。他們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灝帶隊,乘著吉普車,向熱河省凌源縣進發。葛利普是國際上大名鼎鼎的地質學家,他此行是為了考察1880年由法國魚類學家索瓦士研究的發現於此地的狼鰭魚化石的地層。在凌源附近的山頭,葛利普發現並採集了大量狼鰭魚與尾類蜉蝣化石,但並無其他斬獲。遼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國地質學》中,把當時熱河省凌源縣附近含化石的地層定名為熱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熱河動物群」的名稱,用來代表分布於東亞狼鰭魚岩系的綜合動物化石群。後來, 中國的顧知微院士把與熱河動物群同時期的植物群也包括進來,統稱為熱河生物群。

⑼ 古生物學家在哪裡發現了迄今最大恐龍足印

美國學術期刊24日發表研究報告:美國古生物學家稱,懷俄明州的「大腳怪」腳印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恐龍足印。

《今日美國》消息稱,學術期刊Peerj當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通過3D掃描技術測量和比較,美國古生物學家認為,20年前,在懷俄明州發現的一個長約1米的足印屬於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蜥腳類恐龍。科學家暫無法判斷其確切的種類,但他們分析認為,這只「大腳怪」是電影《侏羅紀公園》的食草恐龍――腕龍的近親。研究報告指出,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恐龍足印。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自然博物館研究員Emanuel Tschopp表示,這個足印必定屬於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蜥腳類恐龍。

該報告還指出,距今1.5億年前,這種蜥腳類恐龍生活在猶他州東部到懷俄明州西北部的廣袤大陸上。Tschopp表示,相較之下,在此期間的其他蜥腳類恐龍生活范圍較小。

蜥腳類恐龍曾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包含100多個種類。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用四肢行走的巨型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呈小匙狀。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是「巴塔哥尼亞泰坦龍」(Patagotitan),體長37米。

據《科學新聞》報道,研究小組還將繼續在懷俄明州的黑山地區工作,希望發現更多的恐龍化石。

閱讀全文

與人類古生物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