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體免疫系統三大防線是什麼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
而且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並稱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有防禦作用)。
(1)微生物的四道防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人體的三道防線幫助人體抵禦自然界外和人體內數以億記的各種類型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互相依賴、和平共處在這個地球村,維持人們身體的健康;防線一旦崩潰,則各種感染接踵而來。
人們往往很擔心外來感染,像現在流行的新冠病毒(來自動物界),當然外來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的確是人類很重要的一類威脅,但是真當防線崩潰時,內源性感染其實同樣、甚至更加可怕,比如我們人體的腸道、呼吸道、口腔等都定植有大量的各種類型微生物,正常情況下正是有這三道防線的存在,不但使得它們不能「作亂」,反而讓他們「乖乖聽話」構成我們人體的一道防禦屏障。
『貳』 人體與微生物的對抗是怎樣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人體處在一個充滿微生物、充滿危險的世界中。人類的致病與治病是同病原微生物的一場永不停止的斗爭,在這場斗爭中,人類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對策,這就是人體的免疫,它包括2種:①非特異性免疫,這是人們生來就有的免疫力,它為人體建立了3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的防禦機能,對微生物的侵襲起到機械的屏蔽作用,同時還能分泌殺菌物質。第二道防線是吞噬作用,如果皮膚和黏膜被病原微生物突破了,人血中的白細胞就要馬上趕到,將侵入的病菌吃掉。還有一道防線是體液殺菌,在正常人的血液和人體組織所含有的體液都含有多種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的物質,它們具有中和毒素和溶解細菌的本領。但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年齡不同,神經類型不同,其自然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也就不同,所以才會有的人得病,有的人不得病。②還有一種免疫功能叫特異性免疫功能。在人體經預防接種,或感染了某種病原微生物以後,產生的特定的免疫力,使人不患某種傳染病,或戰勝某種傳染病而康復。現在人們常打的預防針就是一種增強人體特異性免疫功能的方法。雖然人體有兩種免疫能力,但一旦有了病,仍要及時找大夫醫治,以免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
『叄』 人體免疫防線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線的分類
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是白細胞中的一種)組成的。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特點是出生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肆』 抵禦微生物侵襲的三道防線是什麼
物理屏障,先天性免疫系統,獲得性免疫系統。
『伍』 人體為什麼會遭受微生物入侵
人在出生時身體上是沒有微生物的,但隨後幾小時內,微生物便通過呼吸、母乳等各種渠道進入人體、占據合適的位置開始生息繁衍,這便是人體正常微生物的來源,並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在人體順利定殖,比如皮膚上分泌的油脂就能殺傷一些微生物,唾液中除營養外也含有大量的抗菌物質,能在人體上定殖的微生物都是能克服人體這些阻障的種群,這或許也可以看成人體對微生物的選擇吧,科學家懷疑,對於那些人體需要的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人體可能通過某種化學信號不斷地與它們對話,這樣就可引導它們到達合適的位置定居,若非此,很難解釋微生物那麼精確地定位以及人體免疫系統為何不對付這些外來者等一系列問題,科學家現在發現一些哺乳動物腸道組織甚至發生了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的變化,這更堅定了科學家的這種想法。
(5)微生物的四道防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人體許多部位都生活著微生物,其中以腸道中的微生物數量最多、種群最豐富,大約80%的人體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這里,它們的數量超過100萬億個(這個數字大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總重量超過一公斤,種類有四五百種,絕大部分是不需要氧氣的厭氧細菌。人的皮膚上也生活著許多微生物(膚表微生物),有細菌也有真菌,人體汗液中的無機離子和有機物是這些微生物愜意的食物,唯一令膚表微生物感到缺憾的是皮膚上的水分太少,不時要忍受乾渴的折磨,視水分的充足程度,每平方厘米皮膚上的微生物從1萬到100萬不等,膚表微生物容易被水洗脫,淋浴可除掉絕大部分膚表微生物,但8小時內皮膚上又可迅速重建起一個蓬勃的微生物世界。口腔是微生物生存的好地方,唾液給這里的微生物帶來豐富的營養和充足水分、口腔高低不平的表面又為各類微生物提供了棲身之所,因此近百種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都能在這里安詳地生活,此外,鼻腔、咽腔以及女性泌尿生殖道也是一些微生物定居的場所,人體的胃不是微生物的好去處,這里沸騰著的胃酸使大部分微生物都受不了,因此在這里僅生活有少量的耐酸細菌和酵母菌,它們粘附在胃壁上生長。
『陸』 人體是怎麼防禦病毒入侵的
免疫系統抵抗病毒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是指不分病毒種類,對所有病毒都有效果。
第一道防線:機械和化學屏障。
皮膚黏膜對病毒有直接阻擋作用,皮膚和黏膜產生的分泌物對病毒和細菌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體內有一些特殊結構也能夠起到直接阻擋微生物入侵的作用,比如血-腦屏障,血-胎屏障等等。
第二道防線:干擾素,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
他們可以直接破壞、殺死、吞噬病毒。
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
特異性免疫是針對特定病毒的定向殺滅,具有非常高效的特點。我們注射疫苗就是利用了特異性免疫的原理。
1 體液免疫。
病毒表面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統形成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壽命短,產生具有專一性的抗體 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後清除抗原。記憶細胞在血液和淋巴中長期"巡邏",如有同樣抗原再度入侵,立即發生免疫反應快速消滅之。
2 細胞免疫。
T細胞受到病毒的抗原刺激後,分化、增殖,轉化為致敏T細胞。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致敏T細胞對抗原具有直接殺傷作用,其所釋放的淋巴因子具有協同殺傷作用。
加強身體的免疫力
中醫說松衛氣 ,西醫說免疫系統。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
正常情況下,當我們的皮膚黏膜發現有病毒入侵時,緻密的皮膚和黏膜組織可以直接阻擋病毒的入侵。皮膚黏膜分泌物如唾液、胃酸、眼淚等,含有很多的殺菌、抑菌的物質,再加上皮膚黏膜上還有一些正常的菌群,都可以阻擋或殺死入侵的病毒。
當我們的自身免疫力下降、或皮膚有傷口等情況下,病毒就有可能突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進入我們體內。
這時,我們的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
我們身體中有上百萬個巡邏兵,比如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他們來自我們的胸腺和骨髓,他們在血管和淋巴管中巡邏。
淋巴系統像管道一樣分布在我們身體每個部位,可以幫助我們清楚體內的毒素和廢物。
吞噬細胞在血液循環中,遇到任何外來的細胞都會一口「吞掉」,並通過巨噬細胞內的酶蛋白將病原體消滅。
不僅如此,吞噬細胞在吞入病毒後,還能夠識別吞入病毒的抗原(病毒表面的一些蛋白),讓後將這個信息傳送給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作用范圍很廣,但是精度和殺傷力不夠高。
T淋巴細胞可以精確命中目標,但是個臉盲,需要吞噬細胞幫忙辨認目標。淋巴細胞中又分工為 T 細胞和 B 細胞。
當吞噬細胞傳送了病毒的抗原信息後,T細胞就開始在身體里搜索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並且快速的殺死它們,最終與病毒同歸於盡。
與此同時,B 細胞開始根據抗原信息製作特殊的蛋白質武器——抗體。
B 細胞可以產生上百萬個抗體,它們在全身各處限制病毒的侵染和移動,與病毒結合,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並消化掉,直到機體最後戰勝病毒。
第三道防線:
T 細胞和 B 細胞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記住」這些入侵病毒,當他們再次入侵時,就會快速產生抗體進行應對,人體再次感染。例如感染過水痘的患者終身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水痘(終身免疫),疫苗就是利用這個原理發揮保護作用的。
但須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病毒感染後都會獲得終身免疫,比如感染流感後只能獲得一個月到數個月的免疫力,之後抗體濃度會逐漸下降,還可能導致再次感染。
除此之外,在免疫系統工作的同時,往往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症狀——發熱。
這種症狀是為了協助免疫系統的工作,因為病毒往往對溫度比較敏感,較高的體溫會使病毒難以繁殖和傳播。
因此,並不是出現發熱就需要治療,只有體溫過高會導致其他危害時才需要降溫處理。
是的,免疫力就像我們身體的警察,能迅速反應病毒的存在,從而防禦和處理病毒。靈芝(孢子油)具有較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現在病毒那麼猖狂,我們得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好好保護自己才行!
可以吃點提高免疫、調理身體的食物或滋補品,如吃點聚集靈芝核心精華營養成分的廣葯那個靈芝(孢子油)能提高免疫力。這次疫情,就比較多人吃廣葯那個靈芝(孢子油),提高免疫,強化免疫。
一、物理屏障形成扺抗力的第一層次
1、粘液分泌。
2、受刺激,隨咳嗽、噴嚏等動作排出。
二、血液中的補體形成抵抗力第二層次
1、補體介導在被感染細胞表面打孔,誘導被感染細胞死亡,細胞在死亡過程中,進入其中的病毒也隨之被分解、清除。
2、補體介導巨噬細胞吞噬被感染的細胞,從而在巨噬細胞內部將所吞噬的細胞連同病毒一起降解。
3、C4能夠對一些具有包膜的病毒,起到中和作用,阻止病毒進入細胞。
三、肺上皮細胞自身形成抵抗力第三層次
激活I型干擾素(細胞產生的一種核心的抗病毒蛋白質分子)。
四、固有免疫細胞形成抵抗力第四層次
1、巨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與降解。
2、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在感染部位上千萬倍地產生釋放I型干擾素。
3、自然殺傷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的殺傷。
五、B細胞和T細胞形成抵抗力第五層次
1、B細胞產生的抗體就是病毒特異性的,即這些抗體能夠識別病毒的某種成分--阻止病毒進入細胞。
2、T細胞殺死進入細胞的病毒。
很簡單嘛,有事沒事先打支抗生素再說,還不行,就下葯化療,再不行就開刀把那細菌病毒挖出來,我就不信治不了它
『柒』 高中生物:溶菌酶是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嗎為什麼
是,因為唾液溶菌酶作為一種具有酶特性的陽離子鹼性蛋白,主要來源於吞噬細胞它廣泛分。具有抗茵抗炎作用,同時也是機體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體第一道免疫防線是皮膚、粘膜;因為皮膚和粘膜上有三道屏障,物理屏障、化學屏障、生物屏障;物理屏障,當然就是說皮膚和粘膜像一道城牆,能抵擋致病微生物。
化學屏障,即皮膚粘膜表面有很多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有很好的殺菌抑菌作用;生物屏障,即皮膚和粘膜表面寄居有很多的不致病微生物,那些微生物同樣也起到殺菌抑菌作用。這就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溶菌酶
又稱胞壁質酶(muramidase)或N-乙醯胞壁質聚糖水解酶,是一種能水解細菌中黏多糖的鹼性酶。溶菌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醯胞壁酸和N-乙醯氨基葡萄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導致細胞壁破裂內容物逸出而使細菌溶解。溶菌酶還可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合,與DNA、RNA、脫輔基蛋白形成復合體,使病毒失活。
『捌』 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三道防線,其中最先接觸外界入侵者的就是第一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擋幾乎所有的入侵者,它所使用的有三道屏障:物理防禦,化學防禦以及生物防禦,如同一座城堡外面的城牆一樣,保護者內部的安全,說到這里,我們也就知道了這第一道防線就是我們的皮膚。
免疫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可以清除異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物理防禦就是單純的將他們阻隔在皮膚之外或者在皮膚上,按照免疫學來說就是對病原生物等抗原異物侵入機體發揮機械阻擋和排除作用。
化學防禦是指在皮膚的黏膜分泌的某些化學物質構成的屏障結構。具有抑制、殺傷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最後一個生物防禦就是在皮膚和粘膜表面寄居有很多的不致病微生物,那些微生物同樣也起到殺菌抑菌作用。
皮膚總重量占體重的5%~15%,總面積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部位而異,為0.5毫米~4毫米。皮膚覆蓋全身,它使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襲。皮膚具有兩個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體內水份、電解質、其他物質丟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皮膚保持著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同時皮膚也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皮膚有幾種顏色(白、黃、紅、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種、年齡及部位不同而異。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一個成年人的皮膚展開面積在2平方米左右,重量約為人體重量的16%。最厚的皮膚在足底部,厚度達4毫米,眼皮上的皮膚最薄,只有不到1毫米。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並含有附屬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等。
表皮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根據細胞的不同發展階段和形態特點,由外向內可分為5層:
第一層:角質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
第二層:透明層由2~3層和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細胞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電解質、化學物質的通過,故又稱屏障帶。
第三層:顆粒層由2~4層扁平梭形細胞組成,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
第四層:棘細胞層由4~8層多角形的棘細胞組成,由下向上漸趨扁平,細胞間借橋粒互相連接,形成所謂細胞間橋。
第五層:基底層又稱生發層,由一層排列呈柵狀的圓柱細胞組成。此層細胞不斷分裂(經常有3%~5%的細胞進行分裂),逐漸向上推移、角化、變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層,最後角化脫落。
真皮來源於中胚葉,由纖維、基質、細胞構成。接近於表皮之真皮乳頭稱為乳頭層,又稱真皮淺層;其下稱為網狀層,又稱真皮深層,兩者無嚴格界限。
纖維:有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網狀纖維三種。
基質:是一種無定形的、均勻的膠樣物質,充塞於纖維束間及細胞間,為皮膚各種成分提供物質支持,並為物質代謝提供場所。
在真皮內的細胞有:成纖維細胞,組織細胞以及肥大細胞。
皮下組織來源於中胚葉,在真皮的下部,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小葉組成,其下緊臨肌膜。皮下組織的厚薄依年齡、性別、部位及營養狀態而異。有防止散熱、儲備能量和抵禦外來機械性沖擊的功能。
黏膜是生物體(口腔、器官、胃、腸、尿道等器官裡面)中由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狀結構。其結締組織部分被稱為固有層,其上皮組織部分被稱為上皮,內有血管和神經,能分泌黏液。其作用是作為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
『玖』 人生病是細菌突破了幾道防線。
人體的免疫系統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指人體對一般疾病的抵抗力。特異性免疫是人體的主動防禦體系,能對進入的一些不是人體自身存在的細菌、微生物等進行鑒別和殺滅。共由三道防線構成:
第一道防線:是一個機械屏障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膚中汗液和皮脂中的抗菌物質會捉住病原微生物,阻擋它們侵入體內。氣管、支氣管的管腔黏膜分泌黏液分解侵入者的細胞壁,氣管的纖毛擺動排除侵入者。胃酸、腸道正常菌群對抗進入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血腦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進入腦組織,起到保護大腦的作用。孕婦的胎盤屏障,能夠保護胎兒免受母體感染的影響。
第二道防線的成員是:吞噬細胞和各種抗體(免疫球蛋白)。各種抗體(免疫球蛋白)是體內搜索敵人的導彈,鎖定入侵目標,觸發免疫反應;再由吞噬細胞負責吞噬清理敵人。
第三道防線是由許多免疫器官組成,在這個家族成員中有集合淋巴結、脾臟、骨髓、胸腺、扁桃體、闌尾等:它們具有淋巴液和血液,是一個可循環的通行系統,他們的任務是對進入的病原微生物在其繁殖前進行阻殺。
一般生病只會有一道防線被破壞,而其他兩到防線就無法發揮正常的免疫作用
『拾』 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是什麼是屬於什麼免疫
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屬於非特異性免疫。
免疫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可以清除異物。
免疫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多數情況下,這兩道防線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
(10)微生物的四道防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防禦外敵入侵,保持機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免疫系統,我們的身體就會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外來攻擊。免疫系統遍布全身,涉及許多類型的細胞、器官、蛋白質和組織。
這個巨大的細胞和組織網路一直在尋找入侵者,一旦發現敵人就會發起復雜的攻擊。免疫系統是智能的,可以區分我們自身的組織與外來組織,可以識別正常的細胞與死亡和有缺陷的細胞。當免疫系統遇到病原體,例如細菌,病毒或寄生蟲,即產生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