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圈的污染對生物來說是一場滅頂之災嗎
不同意,因為大氣的更新周期相對於其他圈層的更新周期是短的,可在生物圈中,有氧呼吸是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大氣運動范圍大,污染擴散也快,這就意味著大氣圈的污染對生物來說是一場滅頂之災。
大氣污染是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其中大氣污染和水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圍內四個主要環境問題之二。
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首先是感覺上不舒服,隨後生理上出現可逆性反應,再進一步就出現急性危害症狀。大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大致可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種。
大氣污染物主要分為有害氣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物、光化學煙霧和鹵族元素等)及顆粒物(粉塵和酸霧、氣溶膠等)。它們的主要來源是工廠排放,汽車尾氣,農墾燒荒,森林失火,炊煙(包括路邊燒烤),塵土(包括建築工地)等。
② 如何區別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從概念上看,環境污染是指,由於人民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噪音等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環境質量惡化,影響了人體健康、生命安全或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以至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現象。而,生態破壞是指,由於人類對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活動所造成的現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從表現形式看,環境污染是低層次的、偶然突發的。生態破壞是長期的污染或者破壞造成的,一般短期內不可恢復。
更通俗一點,就是你拋開書本,用自己的常識判斷一下,環境污染程度比較輕,生態破壞就嚴重了。好比,施工隊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這個就是環境污染。某地常年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就是生態破壞。
其實挺好辨別的哦~
PS:純手打,沒有復制黏貼哦
③ 什麼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哪些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簡介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的統合整體,是地球的一個外層圈,其范圍大約為海平面上下垂直約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過程變化和轉變的空氣、陸地、岩石圈和水。從地質學的廣義角度上來看生物圈是結合所有生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與岩石圈、水圈和空氣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個封閉且能自我調控的系統。地球目前是整個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的。
詞源與應用
地質學家愛德華·蘇威斯於1875年最早使用生物圈這個詞。它本來是一個地質學的詞。它顯示了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和馬修· 方丹· 莫里的理論對地球科學的影響。1920年代生物圈這個詞獲得它的生態意義。1935年生態系統這個詞被引入。弗拉基米爾·沃納德斯基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生物圈的科學。生物圈這個概念今天集合了天文學、地質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地理學、演化論、地質學、地質化學、水文學等多項科學,可以說它集合了所有與地球和生命有關的科學。
定義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 是所有生物鏈的一個統稱,他包含了 生物鏈和所有細微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生物圈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范圍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處,包括大氣圈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點」),水圈的大部(距離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層的交界處,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裡繁衍著各種各樣的生命,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支持生命活動,在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關系。但是,要維持整個龐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動,這么簡單的關系顯然是不行的。生物圈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按其在物質和能量流動中的作用,可分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它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人當然也包括在內)。有的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生,叫做一級消費者,比如羚羊;有的動物則以植食動物為生,叫做二級消費者;還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動物,被稱做三級消費者。至於人,則是雜食動物。
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這三類生物與其所生活的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生產者從無機環境中攝取能量,合成有機物;生產者被一級消費者吞食以後,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一級消費者;一級消費者被捕食後,再將能量傳遞給二級、三級……最後,當有機生命死亡以後,分解者將它們再分解為無機物,把來源於環境的,再復歸於環境。這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完整的物質和能量流動。只有當生態系統內生物與環境、各種生物之間長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生產能力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時,系統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才能達到平衡;反過來,只有能量達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才能相對穩定。所以,生態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壞,否則,就會打亂整個生態系統的秩序。請大家善待所有的動物。
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必須明白,人也是生態系統中扮演消費者的一員,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整個生物圈的繁榮。因此,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所以,從現在開始,關心愛護你身邊的生態環境,共同營造我們的綠色家園吧!
結構
地球表層由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構成,三圈中適於生物生存的范圍就是生物圈。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主要集中於表層和淺水的底層。世界大洋最深處超過11000米,這里還能發現深海生物。限制生物在深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光、缺氧和隨深度而增加的壓力。大氣圈中生物主要集中於下層,即與岩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米,花粉、昆蟲以及一些小動物可被氣流帶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層中還發現有細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記錄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處石油中的石油細菌,但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限制生物向土壤深處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由此可知,雖然生物可見於由赤道至兩極之間的廣大地區,但就厚度來講,生物圈在地球上只佔據薄薄的一層。
人與生物圈
綜述
人是生物圈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規模地改變生物圈,使其為人類的需要服務。然而,人類畢竟是生物圈中的一個成員,必需依賴於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資料。人類對生物圈的改造應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破壞生物圈的動態平衡,造成嚴重後果。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後大約300萬年的時期里,人類與其周圍的生物和環境處於合理的平衡之中。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從對生物圈能施加的影響而言,並不明顯地超過其他動物。食物缺乏以及疾病等因素限制著人口密度。
糧食問題
大約1萬年以前,人類學會栽培植物。農業技術和貯存方法的改善,使人類生活不再局限於天天採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夠從事更多的創造性活動。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口逐漸增加並向城市集中,製造商品的手工業日益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和沖擊也日益增加。尤其是產業革命以後的近幾百年,開礦、挖煤、採油、伐林、墾荒、捕撈等規模迅速擴大,生物圈的面貌也發生了極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影響著其中的其他成員,也對人類自身產生巨大影響。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的膨脹、世界資源的相對短缺和大范圍的環境污染,迫使人們從生物圈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70年代相繼召開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如1971年聯合國創議的「人與生物圈會議」、1972年的「人類環境會議」、1974年的「世界人口會議」等,便反映了上述認識。
世界人口正以大約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卻是有限的,這必然造成全球范圍的糧食問題。濫墾、濫牧、濫伐的日益嚴重,建設用地的高速擴展,都使全球植被減少。隨之而來的後果是大范圍的水土流失,耕地質量下降甚至發生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調節氣候的作用,氣溫波動增大,水旱災害增多;太陽輻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綠色植物固定CO、產生O的能力隨植被減少而等比地喪失。水域捕撈也已接近極限,某些魚類多次大規模減產。化石燃料是現代工業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蘊藏量畢竟是有限的。隨著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長,燃料危機不斷加劇。
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工業排放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煙霧而造成酸雨波及數百里之外;燃燒油、煤及翻耕土地排出的CO彌散於全球大氣中,有可能因向下反射地表的紅外輻射而提高氣溫;噴氣式飛行器排放的氮氧化物可能減少高空的臭氧,從而削弱對太陽紫外線的屏蔽作用;很多污染物隨水流擴散到遠處,造成明顯為害。目前世界癌瘤發病率的升高,可能與環境污染有關。
總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經不起日益膨脹的人口任意浪費;世界上現存的生態系統面對著工業傾吐出來的大量污染物,顯得相當脆弱。自工業革命以來,都市不斷擴大,自然保護的呼聲也隨之增高。然而只有到了生態學高度發展以後,人們才對自然保護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自然保護並不是對自然資源棄置不用,任其自生自滅,而是積極地進行合理開發。
自然生態系統
自然生態系統達到成熟階段時,其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輸出之間往往保持相對平衡,而系統中的生物種數以及各種群的數量比例也相對穩定。這種生態平衡狀態給生態學家以很大的啟發:人類不僅要力求增進能利用的效率(生態效率),還要維持物質循環源源不斷,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人類今天要處理的是「人與生物圈」系統中,人的物質要求與環境的穩定供應之間的平衡。為此,某些自然系統一定要被生產效率更高的人工系統取代,原有的生態平衡要打破,而代之以人為干預下的新型平衡。例如在人為的農業生產系統中,取得最大產量所利用的並不是系統的成熟階段,而往往是發展過程中的中間階段。人類不僅要求生物圈能長期穩定地滿足其不斷增長的物質要求,而且要求環境質量不降低。造成這樣的「人與生物圈」系統的總體平衡是人類的主要目標。
④ 關於生物圈和植物的知識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生物圈指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是自然災害主要發生地,它衍生出環境生態災害。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現並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層。它也是人類誕生和生存的空間。生物圈的范圍是: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⑤ 你知道有哪些因素會造成生物圈被破壞(急急急)
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的排放造成大氣污染;大量使用農葯,生活污水,工廠污水的任意排放會造成水污染;亂砍濫伐,盲目開發經濟區,不合理的放牧等都會造成植被,森林,草原的破壞,從而導致荒漠化.濫用激素,城區大量使用幕牆玻璃,不經處理的各類廢舊電池,工業垃圾,生活垃圾,醫用垃圾等也可導致激素污染,光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非生物成分組成的環境一旦遭到破壞,都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依賴於它的各種生物的生存,最終影響人類自己的生存.
樓主做的是不是以下網里的試題啊,裡面有題目也有答案的,可以去看看:
http://www.diseasedoc.com/health/articles/shayan/2318712524.shtml
⑥ 污染指示生物有那些
您好:
⌒_⌒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希望您會滿意⌒_⌒ 水污染指示生物 在一定的水質條件下生存、對水體環境質量的變化反應敏感而被用來監測和評價水體污染狀況的水生生物。
20世紀初德國學者B.科爾克維茨和M.馬松提出指示生物的概念,並把能夠表示河流污染特性的生物稱為水污染指示生物。以後,許多學者相繼補充和發展了這一概念。
浮游生物、水生微型動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顫蚓、溞、搖蚊幼蟲、硅藻、小球藻、柵藻、水生維管束植物等均可用來作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水體嚴重污染的指示生物,如顫蚓類、毛蠓(Psуchoda alternata)、細長搖蚊幼蟲(Tendipes attenuatus)、綠色裸藻(Euglena viridis)、靜裸藻(E.caudata)、小顫藻(Oscillatoria tenuis)等,均有在低溶解氧條件下生活的能力。顫蚓類在溶解氧為15%的水體中,仍能正常生活,所以成為受有機物污染十分嚴重的水體的優勢種。美國學者提出以單位面積顫蚓的數量作為評價水體污染的指標,顫蚓數量愈多,表示水體污染愈嚴重。中國學者曾以顫蚓為指示生物,對第二松花江等水系進行監測和評價。中國常見的顫蚓類有霍甫水絲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中華擬顫蚓(Rhуacodrilus sinicus)和正顫蚓 (Tubifex tubifex)等。
指示水體中度污染的生物,如居櫛水虱(Asellus communis)、瓶螺(Phуsaheteroteropha)、被甲柵藻(Scenedesmus armatus)、四角盤星藻(Pediastrum tetras)、環綠藻 (Ulothrix zonata)、脆弱剛毛藻(Cladophora fracta)、蜂巢席藻(Phormidium favo-sum)和美洲眼子菜(Potamogeton americanus)等,對低溶解氧也有較好的耐受能力,會在中度有機物污染的水體中大量出現。 指示清潔水體的生物,如紋石蠶(Hуdropsуche sp.)、扁蜉(Heptagenia)和蜻蜓 (Anax junius)的稚蟲以及田螺(Compeloma decisum)、肘狀針桿藻 (Synedra ulna)、簇生竹枝藻(Drapar naldia glomerata)等, 只能在溶解氧很高、未受污染的水體中大量繁殖。 利用指示生物可以對水體污染程度作出綜合判斷,而且還可以利用某些生物的行為變化和生理指標等對水體污染進行定性分析。如牡蠣(Ostrea)肉體顏色的改變可以反映海水中銅離子的污染,白鰱、鯉魚、團頭魴的腦膽鹼酯酶活力的變化可以反映有機磷農葯的污染。
各種生物雖然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但生物種類和數量的分布並不單純決定於污染,其他條件如地理、氣候,以及河流的底質、流速、水深等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也有重要影響,而且河流上游和下游的生物區系也存在天然差異。利用指示生物監測和評價水體質量必須注意這些因素。
參考書目
津田松苗:《水質污濁の生態學》,公害對策技術同友會,東京,1972。
大氣污染指示生物 對大氣污染反應靈敏,用來監測和評價大氣污染狀況的生物,包括大氣污染指示植物和大氣污染指示動物。
大氣污染指示植物 19世紀中期,就有人注意到城市中地衣植物逐漸消失,在燒煤的煙囪附近,植物葉片出現「病斑」,後發現這與空氣污染有關,並認為可利用植物來監測和評價空氣污染狀況。到20世紀40~50年代,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對指示植物的研究也進一步開展起來。70年代初,中國也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例如用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等指示植物監測大氣的氟化物污染;分析加拿大白楊(Populus canadensis)、懸鈴木 (Platanus orientalis)等植物葉片的氟和硫的含量來監測較大范圍大氣中的氟化物和二氧化硫 (SO2)的污染; 測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皂角(Gleditsia sinensis)等植物葉片中鉛、鎘等的含量以監測大氣中的重金屬污染等。同時,選擇出適合於一些地區應用的指示植物,如金蕎麥(Fagopуrum cуmosum)等。
指示植物的作用 植物生長發育與周圍環境有密切的聯系,環境條件的變化、生態平衡的破壞都會在植物體內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大氣受到污染時,敏感的植物反應最快,最先發出污染信息,如出現污染症狀,生長發育受阻,生理代謝過程發生變化和污染物在體內發生積累等。人們可以根據植物發出的各種信息來判斷大氣污染的狀況,對大氣質量作出評價。
指示植物對大氣污染的指示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①能夠綜合反映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強度。這種影響強度一般是無法用理化方法直接進行測定的。大氣受到多種污染物復合污染時,一些污染物之間會發生協同作用,使它們的影響比它們各自單獨的影響強烈;有時則產生拮抗作用,其影響要比它們各自的影響微弱。這些影響只有通過對生物各種反應進行觀察、分析和測定來了解。②能較早地發現大氣污染。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反應比人敏感得多,人在SO2濃度達1~5ppm時才能嗅到,接觸3~10ppm超過8小時,才對健康有影響;而一些植物接觸0.5ppm,在2~4小時內就會出現傷害症狀。因而利用植物能及時發現污染,盡早防治。③能檢測出不同的大氣污染物。不同污染物會使植物的葉片出現不同的受害症狀。SO2污染常使葉片的脈間出現有色的斑點或漂白斑;氟污染常使葉片的頂端和邊緣出現傷斑,受害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有明顯的界線;臭氧引起的典型症狀是葉表面近小葉脈處產生點狀或塊狀傷斑,因為柵欄組織對臭氧敏感,所以症狀大多出現在上表面;受到過氧乙醯硝酸酯(PAN)急性危害後,大部分雙子葉植物在葉片背面出現玻璃狀或古銅色傷斑。④能反映一個地區的污染歷史。通過對植物進行年輪生長量的分析以及測定積累在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的數量,能夠推測過去的污染狀況和污染的歷史,對大氣質量做出回顧評價。
常用指示植物 大氣污染指示植物應具備的條件是:對污染物敏感;受污染後的症狀明顯;干擾症狀少;生長期長,能不斷萌發新葉;栽培管理和繁殖容易;並盡可能具有一定的觀賞或經濟價值,以起到美化環境和監測環境質量的雙重作用。指示植物可以通過人工熏氣試驗、污染地區的植物調查、污染區栽培比較試驗和葉片浸蘸等方法進行篩選。那些最易受害、反應最快的植物便是敏感植物。較常用的指示植物如下:
SO2污染指示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蕎麥(Fagopуrum esculentum)、金蕎麥、芝麻(Sesamu mindicum)、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等;
氟化氫(HF)污染指示植物──唐菖蒲、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金蕎麥、小蒼蘭(Freesia refracta)、 杏(Prunus armeniaca)、葡萄(Vitis vinifera)等;
臭氧(O3)污染指示植物──煙草(Nicotiana tabacum)、矮牽牛 (Petunia hуbrida)、光葉櫸 (Zelkova serrata)、牽牛花(Pharbitis nil)等; 乙烯(C2H4)污染指示植物──芝麻、香石竹(Dianthus fragrans)、番茄(Lуcopersicum esculentum)等;
PAN污染指示植物──早熟禾(Poa annua)、矮牽牛、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等。
此外,地衣對大氣污染也很敏感,在SO2年平均濃度為 0.015~0.105ppm時就無法生存。但是它對污染的反應緩慢,適於監測濃度低、時間長的污染。
利用生物特別是利用植物指示大氣污染的優點是:指示植物種類多,取材容易,監測方法簡單,費用低廉並能美化環境;它可以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長期地觀察污染的積累性影響。缺點是:環境條件的變化和植物本身生長發育的狀況都會影響植物對污染的敏感性,使結果出現誤差;在污染嚴重時,植物本身還會受害致死,失去繼續監測的能力等。
利用指示植物監測大氣污染的方法見大氣污染的生物監測。
大氣污染指示動物 動物對大氣污染的敏感性一般比植物低,而且動物活動性大,在環境質量惡化時會遷移迴避,因此,通常不大用來指示或監測大氣污染。但是有些小動物對一氧化碳(CO)的反應比人和植物靈敏得多。例如金絲雀、鼷鼠、麻雀、鴿子和狗等可用來作為CO的指示動物。狗的嗅覺特別靈敏,經過訓練可以用來監測煤氣管道漏氣和CO污染源。
近年來,一些動物生態學家提出以小動物分布的多樣性指數來指示大氣污染。他們用燈光誘捕昆蟲,統計一定時期內捕集到的昆蟲種類和個體的數目,求出多樣性指數,用以表示大氣污染程度。
參考書目
松中昭一:《環境污染と指標生物》,朝倉書店,東京,1979。
⌒_⌒祝福您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一路拼搏,一路精彩⌒_⌒
⑦ 環境污染引起的生物變異現象有哪些
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溫室效應導致地球大氣層溫度升高並會對生態環境產生連鎖影響。如北極圈內特有的植物開花期提前,致使按期而來的蜜蜂因錯過開花期而不能授粉,使這些植物數量銳減。世界各地發現的各種生物體異常,說明環境污染對生物物種的影響已經很嚴重。英國、法國、日本等很多國家對境內河流中生物的性態進行過調查。在英國的愛爾河,發現100%的石斑魚雄魚變雌魚,還有部分平眼魚出現雌化現象。法國塞納河中的雄鰈魚出現排卵現象。在日本,流經東京都的7條河流也發現有25%的雄鯉魚血清中含卵黃素。1995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河流和濕地里發現三條腿的畸形青蛙,隨後在美國南部、東部、中西部和加拿大發現畸形青蛙,其所佔比例達10%。其中有一種叫雕蛙,畸形個體達75%。後來明尼蘇達州的研究人員把產生畸形青蛙地區的水取來,用於培養體態正常的非洲瓜蛙,實驗結果證明在這種水體里培養的瓜蛙100%的胚胎畸形,這說明不是生物個體的畸變,而是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物物種變態的結果。1998年挪威科學家在北極發現6隻北極雌性小熊長出雄性器官,這一消息在全世界科學家中曾引起轟動。
環境污染對人類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有一些事例為證:1984年4月26日,原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露事故後的7年裡,有7000多清理人員死亡,在15年後,參加救援的83.4萬人中,有5.5萬人死亡,15萬人殘疾。在附近10千米以內的土地,50年內不適於耕作和放牧;附近100千米范圍內,10年內不能生產牛奶。這是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對人類生存影響的明顯例證。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的影響也是漸變的:中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對1981—1996年的16年中,北京、上海、天津等39個大城市的11726名健康男性的調查表明,由於環境污染,男子的平均射精量(每次)在16年內下降了10.3%,每次射精的平均精子數目減少了18.6%;每次射精的精子活動率降低10.4%,正常形態精子減少8.4%。這和國外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丹麥科學家的統計認為,由於環境污染,在1938—1990年的50多年內,成年男子每次射精量平均減少了20%,精子數目減少40%。另外畸形怪胎發生率的增加也有環境污染的背景。
附錄6 環保運動1970年4月22日,由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發起並組織,全美國共有1萬所中小學、2000多所大學的2000多萬人遊行集會,群情激動。人們高舉著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圖畫、各種表格,高呼口號,進行集會和演講,強烈要求政府採取措施保護生存環境。第二天,並不關心環境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主持召開了會議,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稍後成立了美國國家環保局。4月22日的行動,也促使美國議會開始制定環保法規。1972年全球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此後保護環境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增加。正是因為這次行動產生了這樣的結果,人們將4月22日命名為「地球日」,這一天也成為140多個國家的民眾進行大規模環保活動的共同紀念日。我國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
1972年6月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次全世界范圍的「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提出了人類面臨多方面的環境污染和廣泛的生態破壞,呼籲人們要共同珍惜環境。這一天,被第2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年份「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年份「世界環境日」的主題1974隻有一個地球1980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1975人類居住1981保護地下水和人類的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1976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2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十周年—提高環境意識1977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1983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1978沒有破壞的發展1984沙漠化1979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1985青年·人口·環境
附表1 歷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續表年份「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年份「世界環境日」的主題1986環境與和平1996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1987環境與居住1997為了地球上的生命1988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1998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1989警惕全球變暖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1990兒童與環境2000環境千年行動起來1991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2001世間萬物生命之網1992隻有一個地球—一齊關心,共同分享2002讓地球充滿生機1993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2003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1994一個地球,一個家庭2004海洋存亡,匹夫有責1995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2005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
附表1 歷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續)-11972年起,成立了許多的國際環保組織,專門研究生態環境問題,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理事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人與生物圈計劃」、「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全球環境基金(GEF)」、「國際地球之友(FoEI)」等。1990年6月在馬來西亞東盟組建東盟環境高級官員委員會。許多民間的非政府環保組織也紛紛成立,在保護全球生態環境、普及環境教育、推動全球環境保護合作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世界「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青少年環保志願者」、為保護藏羚羊而疾呼吶喊的「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
國際社會經過協商還簽定了各種國際環保公約與協定書。據統計,全球目前有180多個環保公約。另外,還確定了許多的環境日,開展宣傳活動,以喚起和增強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多的人和組織正在加入保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活動中。
日期節日名稱日期節日名稱2月2日世界濕地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3月12日中國植樹節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3月21日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9月16日保護臭氧層國際日3月22日世界水日9月27日世界旅遊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10月4日國際動物日4月的某一周全國各地的愛鳥周10月14日國際減災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0月17日根除貧困國際日6月4日受侵略戕害無辜兒童國際日10月24—30日裁軍周6月5日世界環境日11月16日國際寬容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11月11—18日國際科學與和平周6月25日中國土地日12月29日生物多樣化國際日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附表2 與環保有關的節日
⑧ 如何檢舉環境污染
這個問題太大了。環境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室外環境又分為大氣、土壤、水、生物圈、微生態等。污染物又分為很多種。一般而言,想判斷環境污染的發生,需要確定環境類型及污染物種類,根據分析結果、結合國際或國家標准,判斷污染物含量有沒有超標,進而判斷環境污染及其嚴重程度。
⑨ 地球環境污染
什麼是環境問題
概括地講,環境問題是指全球環境或區域環境中出現的不利於人類生存 和發展的 各種現象。環境問題是目前世界人類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之一。
環境問題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為兩類: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 題。由自 然力引起的為原生環境問題,也稱第一環境問題,如火山噴發、地 震、洪澇、乾旱、 滑坡等等引起的環境問題。由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引 起生態系統破壞和環境污染, 反過來又危機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為次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二環境問題。 次生環境問題包括生態破壞、環境污 染和資源浪費等方面。目前人們所說的環境問題一 般是指次生環境問題,以 下本文中提到環境問題也採用這種用法。
生態破壞是指人類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生態系統的生產 能力顯著減 少和結構顯著改變,從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過度放牧引起草原 退化,濫采濫捕使珍惜 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生產力下降,植被破壞引起水土 流失等等。環境污染則指人類活動 的副產品和廢棄物進入物理環境後,對生 態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擾亂和侵害, 特別是當由此引起的環境質量的惡化反過 來又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質量時。 環境污染不僅包括物質造成的直接污染, 如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也包 括由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引起 的污染,如熱污染、雜訊污染、電磁污 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環境污染還會衍 生出許多環境效應,例如二氧化硫造成 的大氣污染,除了使大氣環境質量下 降,還會造成酸雨。
應當注意的是,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往往難以截然分開,它們 之間常常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因果關系和相互作用。
2. 環境問題的發生和發展
環境問題是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 高,人口數量也迅速增長。人口的增長又反過來要求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 如此循環作用,直至現代,環境問題發展到十分尖銳的地步。環境問題的歷 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 生態環境的早期破壞
此階段從人類出現開始直到產業革命,跟後兩個階段相比,是一個漫長 的時期。在該階段,人類經歷了從以採集狩獵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種和養 殖為生的定居生活的轉變。隨著種植、養殖和漁業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第 一次勞動大分工。人類從完全依賴大自然的恩賜轉變到自覺利用土地、生 物、陸地水體和海洋等自然資源。人類的生活資料有了較以前穩定得多的來 源,人類的種群開始迅速擴大。人類社會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擴大物質生產規 模,便開始出現燒荒、墾荒、興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動,引起嚴重的水土流 失、土壤鹽漬化或沼澤化等問題。但此時的人類還意識不到這樣做的長遠後 果,一些地區因而發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生態退化。較突出的例子 是,古代經濟發達的美索不達米亞,由於不合理的開墾和灌溉,後來變成了 不毛之地;中國的黃河流域,曾經森林廣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發源地, 而西漢和東漢時期的兩次大規模開墾,雖然促進了當時的農業發展,可是由 於森林驟減,水源得不到涵養,造成水旱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 橫,土地日益貧瘠,給後代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但總的說來,這一階段 的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還是局部的,沒有達到影響整個生物圈的程度。
(2) 近代城市環境問題
此階段從工業革命開始到八十年代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洞為止。工業革 命(從農業占優勢的經濟向工業占優勢的經濟的迅速過渡稱為工業革命)是 世界史的一個新時期的起點,此後的環境問題也開始出現新的特點並日益復 雜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的一系列發明和技術革新大大提高了人類 社會的生產力,人類開始插上技術的翅膀,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開采和消耗 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新技術使英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 間里先後進入工業化社會,並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發達國 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別。工業化社會的特點是高度城市化。這一階段的環境 問題跟工業和城市同步發展。先是由於人口和工業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劇 增,發達國家的城市飽受空氣污染之苦,後來這些國家的城市周圍又出現日 益嚴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業三廢、汽車尾氣更是加劇了這些污染公害 的程度。在後來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達國家普遍花大力氣對這些城 市環境問題進行治理,並把污染嚴重的工業搬到發展中國家,較好地解決了 國內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發達國家環境狀況的改善,發展中國家卻開始步 發達國家的後塵,重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環境問題有過之而無不 及,同時伴隨著嚴重的生態破壞。
(3) 當代環境問題階段
從1984年英國科學家發現、1985年美國科學家證實南極上空出現的"臭 氧洞"開始,人類環境問題發展到當代環境問題階段。這一階段環境問題的 特徵是,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徵兆,目前這些徵兆 集中在酸雨、臭氧層破壞和全球變暖三大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上。與此同 時,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環境問題和生態破壞、一些國家的貧困化愈演愈烈, 水資源短缺在全球范圍內普遍發生,其他資源(包括能源)也相繼出現將要 耗竭的信號。這一切表明,生物圈這一生命支持系統對人類社會的支撐已接 近它的極限。這還表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長遠性。
⑩ 人類對生物圈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有哪些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破壞性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大規模地把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人工生態系統,嚴重干擾和損害了生物圈的正常運轉,農業開發和城市化是這種影響的典型代表。
(2)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種資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森林砍伐、水資源過度利用是其典型的例子。
(3)向生物圈中超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嚴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包括人類自己,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工業三廢和城市三廢是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