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單性生物為什麼還會存在

單性生物為什麼還會存在

發布時間:2022-11-21 11:23:10

Ⅰ 為什麼生物只有單性雙性,沒有三性,四性

假設有三性、兩性、單性的生物生存,單性的缺點是生物的多樣性無法保證,對環境變化的變化不足更容易被淘汰,大部分單性生物似乎集中在於微生物、植物;而三性生物雖然多樣性得到保障,但是生物的繁衍必須得得到三個個體才能延續,故而在遭受大的危害,比如自然災害、生物之間的競爭等時,表現的更為脆弱,在演化的過程中也會被淘汰;而兩性生物則綜合了這三者之間的優勢得以發展迅速,並逐漸成為多細胞生物的主要形式。目前就想到這些。

Ⅱ 地球上有單性生殖的生物嗎

有啊,不過樓上說的不對,蚜蟲是,不過蜜蜂是兩性生殖的,只不過蜂後一生只交配一次罷了,還有一些蜥蜴的亞種存在孤雌個體(就是整個種群全是雌性)他們也靠單性繁殖,比如說華麗尼羅河巨蜥(不知道什麼東西的問廣大爬友們)

Ⅲ 動物界是如何分化出單性生物的呢即個體只擁有單種性別而非像蚯蚓那樣……當然神吐槽也可,但最好科學的

估計是偶然基因變異產生的雙性生物,然後根據達爾文的理論。他們適者生存就被保留下來了

Ⅳ 單性居然也可以繁殖,有哪些動物是可以單性繁殖的

非常多,無性繁殖分很多種類型。無性繁殖是一種直接由母體細胞分裂後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比起有性繁殖來說,這種方式更加快,缺點是,後代很容易因為無法適應急速變化的新環境導致滅絕。


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優缺點

從短期來看,無性繁殖是占據優勢的,但是有性繁殖能夠產生遺傳多樣性、允許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提供凈優勢。在多細胞生物中,尤其是動物中,完全缺乏有性生殖是比較罕見的。

Ⅳ 繁衍後代只能靠異性嗎哪些生物是靠自己的

縱觀自然界,絕大多數種類的動物需要通過雌雄配合來完成後代的繁衍。從生物學上來講,這是因為雌雄雙方只能各自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只有精子和卵子結合後才能湊成完整的遺傳物質,因此後代的誕生需要上一代雌雄的共同努力。但古生物學家通過對一些遠古時期的簡單生物發現,有性生殖似乎並非一開始就出現,這種較為高級的生殖方式是一些無性生殖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轉變而來的。也就是說,地球上最早的生殖方式應該無性生殖。

總的來說,有性生殖還是自然界中的主旋律,這種高級的生殖方式讓生物的多樣性更加豐富。

Ⅵ 為什麼地球上的有性生物都只有兩種性別

因為已經滿足繁衍要求了,物競天擇

Ⅶ 任何生物都是由單細胞逐漸進化而成的,那為什麼現在這些單細胞還存在著呢,怎麼還沒有進化,還沒有進化呢

都隨著環境在進化(改變),只是進化的方向不同,如果所有物種都一起向著同一方向進化,那地球上就只有一種物種了,人也是由猩猩進化來的,但現在不也有猩猩嗎,地球的生態環境多種多樣,所以物種也各有千秋,不同生物處在進化樹的不同位置,但也不是說位置越高這個生物就越高等,萬物皆平等。

Ⅷ 人類單性生殖有可能嗎

通過有性生殖,來自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發生重組。人類生殖需要父親和母親雙方的遺傳物質的結合,單性胚胎是不能發育成為後代的。然而,無性生殖(asexual reproction)是許多低等動物正常繁殖現象。無性生殖是指親體不通過性細胞(精子和卵子)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後代的生殖方式,包括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孤雌生殖又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卵子經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激活後,啟動胚胎發育,由此發育而來的胚胎是一種純孤雌胚。這種胚胎在整個發育過程沒有任何雄性配子的參與。另一種是雌核發育(gynogenesis),精子正常地進入並激活了卵子,但精子的細胞核並沒有參與胚胎的發育,來自精子的染色體很快消失,胚胎的發育僅在雌核的控制下進行。無性生殖過程中不發生來自父母雙方遺傳信息的重組,所以子代遺傳物質基礎和親代完全相同。自然條件下的無性生殖在低等的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和低等脊椎動物中是十分常見的生理現象[1]。某些魚類(如某些鯊魚)和爬行類(如某些蜥蜴)正常情況下是通過孤雌生殖繁殖後代的。銀鯽的成體都是雌性的,它們的卵子通過其他魚的精子激活,而發生孤雌發育。大多數泥鰍都產生單倍體的卵子,受精後發育為後代,但有些雌性泥鰍產生雙倍體卵子,精子可以進入卵子,但其遺傳物質不參與發育,逐漸退化消失[2]。在人工輔助條件下,也可以誘導單性生殖。我國已故著名實驗生物學家朱洗等在20世紀60年代,用針刺塗血的蟾蜍卵而獲得一批孤雌生殖的小蟾蜍。經放射處理魚類的卵子,使卵子遺傳物質失活,受精後增加水壓抑制卵子的第一次卵裂,恢復二倍性,孤雄生殖也能完成,胚胎可以發育為完全表現父本遺傳性狀的純合個體。在脊椎動物,孤雄生殖也能被誘導發生。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生物學家童第周教授及其學生在魚類的核移植研究上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就,他們成功地獲得了發育正常的克隆魚和異種克隆魚[1]。哺乳動物自發的無性生殖主要是指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在哺乳動物中有少數成功的報道,都沒有被重復出來。所以,一般認為,哺乳動物不能進行孤雌生殖。自發的孤雌胚在子宮內可以著床,而且至少也能發育到肢芽期,但最終發育失敗。人工誘導的孤雌胚在母體的子宮內均可以著床,但只能發育到一定的階段,而不能正常出生。例如,將孤雌激活的小鼠卵移入受體內,可以發育並著床,直到第11天;兔的孤雌激活胚在體內也可發育11天;綿羊的孤雌激活胚在妊娠21天時,有心臟跳動,但在25-26天死亡。豬的孤雌激活胚移植後,18%的胚胎可以發育到第29天,超越心跳期,至少發育到肢芽期[1,3]。應用顯微操作方法直接將小鼠受精卵中的雄原核去除,然後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這樣就可以得到二倍體的雌核發育胚胎,經體外培養它們可以發育到囊胚期,也可以在子宮內著床,但不能發育到出生。哺乳動物孤雌發育胚在早期致死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致死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很清楚,但可能與基因印跡有關。利用自發的孤雌發育胚與正常受精的胚胎進行嵌合,胚胎移植後可以獲得成活的嵌合體小鼠,說明孤雌發育胚來源的細胞可以嵌合到包括生殖細胞系在內的所有組織中。那麼人類未來是否可以在沒有異性參與的情況下獲得後代呢?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類生殖需要父母雙親生殖細胞的有性結合,因為雌性和雄性生殖細胞都建立了自己的特異性表觀遺傳修飾,使父母雙方的等位印跡基因不對稱表達,父本印跡阻止孤雌發育。但是最近的技術突破使單性生殖有了可能性。1997年,威Wilmut等獲得體細胞克隆動物多莉羊。他們通過體細胞核移植的方法,把供體的細胞核移植到一個去核的未受精的卵細胞中,讓這個重構卵在體外發育到一定階段後,移植到代孕受體中,在沒有雄性生殖細胞參與的情況下成功地獲得後代[4]。2004年,日本科學家河野(Kono)等報道了基因來自兩位「母親」,而沒有 「父親」的小鼠的降生。在他們的實驗中,經過遺傳改造使一隻母鼠的印跡基因的表達發生改變,用其早期卵子與一個來自未經改造母鼠的充分長大的卵子融合,實現卵子DNA的重組,繼而以化學方式激活,結果成功培養出幼鼠並使其發育成具有生殖能力的成年鼠,實現了哺乳類的單性生殖,從而打破了哺乳類生殖必須依賴雌雄雙方的遺傳規律[5]。並且隨著技術的改進,沒有「父親」的胚胎發育率與經體外受精獲得的胚胎發育率沒有差別[6]。上述兩項最新研究成果似乎預示著人類單性生殖可能實現,然而至少在目前階段,人類的無性生殖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目前克隆技術在醫學上存在不安全性,如上所述,這種不安全性源於表觀遺傳修飾的問題,而對人類生殖細胞的相關基因進行改造是不被允許的。第二,人類的無性生殖涉及重要的倫理道德問題。目前,有許多克隆人胚胎的報道,但都是在體外的培養,尚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胚胎被移植到母體中發育。然而,我們無法判斷未來人類的價值取向。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無性生殖技術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有效。未來的關鍵是充分了解以下問題:已經分化的體細胞在卵子中如何被重新程序化?關鍵控制因子是什麼?如何大幅提高孤雌生殖效率?如何對生殖細胞(而不是在個體水平)進行印跡基因的修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人類對無性生殖的態度可能也會有所變化。例如,假設生殖性克隆和自然生殖的成功率一樣的話,目前有34%的美國人可以有條件地接受人類生殖性克隆[2]。但從進化角度講,在持續環境變化和競爭的條件下,與有性生殖比較,無性生殖總體上處於劣勢。

Ⅸ 世界上為什麼每種動物都有雄性和雌性之分

無脊椎動物中的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和所有脊椎動物都分雌雄.其他低等動物如草履蟲,海綿和細菌、病毒等不分雌雄,多採用分裂生殖的方法繁衍後代。

Ⅹ 為什麼昆蟲能單性生殖

近日,莫斯科國立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與他的俄羅斯同事們解釋了昆蟲的單性生殖現象。他們表示,研究這一現象有助於控制那些對農業造成損害的昆蟲。他們的研究結果被發表在《動物分類與進化研究》期刊上。

有翅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而其中有一些昆蟲種類還需要經歷孤雌生殖。莫斯科國立大學的研究員們描述了這些昆蟲不同群體的單性生殖模式。一般來說,單性生殖分為三種模式:產雄單性生殖、產雌單性生殖、產兩性單性生殖。
產雄單性生殖,也就是意味著只有雄性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目前,人們在黃蜂、蜜蜂和熊蜂群體里觀察到了這種模式。通常,這些物種中的雄性是由只含有單個染色體組的未受精卵(單倍體)發育而來的,而雌性則由含有雙染色體組的受精卵(二倍體)發育而來。產雌單性生殖,則與產雄單性生殖恰恰相反,是雌性由只含有單個染色體組的未受精卵發育而來。這種模式目前只出現在象鼻蟲、蓑蛾身上,而這兩種昆蟲都不是群居昆蟲。產兩性單性生殖,雄性和雌性生物體都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而來,這種模式只在癭蜂身上被發現過。

莫斯科國立大學植物園的主要研究員——生物學家Vladimir
Gokhman說道:「當種群密度比較低或者需要在有利條件下迅速繁殖特定基因型時,單性生殖有利於種群的誕生和進一步擴張。另一方面,當有些有性生殖的昆蟲種群數量非常大時,這也會導致單性生殖種群的發展。」這也就是說,出現單性生殖現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當種群密度比較低時,昆蟲們不那麼容易找到交配的對象,這種情況在極端環境下很常見。而在種群密度比較高時,許多阻礙單性生殖發展的進化禁令被解除了,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植食性昆蟲身上。

Gokhman說道:「許多對農林業危害比較嚴重的害蟲,以及它們的昆蟲天敵,都是單性生殖的。因此,研究各種類型的單性生殖是成功控制這些害蟲的必要條件。如今,世界上致力於研究生態和昆蟲的單性生殖等方面的科學文獻正在迅速增長。這些信息都需要得到及時且充分的總結與解釋,但事實上,有關這些方面的各種調查很快就會過時。」

Gokhman還表示,依靠產雌單性生殖模式繁衍的植食性昆蟲對林農業的危害是最大的,因為一些雌性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很快就能繁衍出一個數量龐大的害蟲種群。

閱讀全文

與單性生物為什麼還會存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