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學習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的奧秘在於目標的堅定。這是我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整理,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 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 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一、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七年級生物 知識點總結整理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2.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知識點總結
3.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4.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5. 詳細的初一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6. 七年級上冊生物精華知識點匯總
7.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8.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9.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10.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2. 關於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總結
成績不理想的背後,就是問題的暴露,自己必須找出問題所在,立即採取 措施 ,加以補救。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 七年級生物 教學 反思 總結 ,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篇一
旺盛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益。進入初一下學期的教學後,發現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在一天天的削減。從剛進入初一時的興趣昂然到現學生在課堂上思想不集中、對教學內容索然無味,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使學生在課程深入的同時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呢?為了今後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益,增強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反思一年教學的點點滴滴,總結 經驗 教訓,查找原因並提出對策如下:
A、經驗教訓:
第一、教學方式未能適合學生的發展要求。
由於初中生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各方面都處於發展的態勢,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有較強的可塑性,是介乎於小學生與高中生的一個特殊、可變化群體。初一上半年學生仍保持著小學的學習習慣、 學習態度 較認真並服從教師的安排、 學習 方法 以模仿為主、自我獨立意識尚未萌發,自學要求較低。下半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伴隨逆反心理的產生,學生開始改變服從教師的學習習慣並嘗試通過自身獨立學習獲取知識並提高科學素養。
在初一上學期的教學中,雖藉助多媒體課件教學,用各種多媒體手段刺激學生的感官,利用生動有趣的資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教學中仍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學習為主的方法,提供給學生施展才能的空間狹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沒有得到充分的考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沒能充分體現,沒有體驗到通過努力自主獲得知識的正向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習興趣、慾望在不斷的下降。
第二、學習態度沒有端正。初中生物由於不參與中考,在學生心目中是一門邊緣科,因此對生物學習不太重視,如果能提高心理上的重視程度,學業成績必然有較大的提高。正確的歸因傾向恰好能產生良好的動機,並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
第三、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較差。
由於考慮到學生中有部分識字水平較差及課時教學任務的完成要求,因此教學中依靠教師講解學習較多,放手提供學生動手動腦的鍛煉機會少,致使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薄弱,雖獲取了知識但不牢靠,過後即忘較多。
第四、 課前預習 設計不足、課後鞏固練習不及時,造成課前准備差課後遺忘較多。
以至於到下半學期仍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以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上神遊的、張望的、睡覺的開始逐漸多起來了,課時內的學習效益下降,在積累作用下導致了學生出現了分化現象。
B、今後教學上的決策和思考。
(1)加強生物學科的理想前途 教育 ,明確學科地位。
1)適當介紹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給學生以啟迪。
例如,當人們的器官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病變,生命受到威脅時,挽救生命的唯一辦法就是器官移植。為了解決器官的來源問題,也為了預防移植後出現的排異現象,科學家採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帶有人類某些基因的動物。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心」、「豬腎」等,可望在不久的將來進入人體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事實證明,適當介紹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給學生以啟迪。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生物學與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從而提高生物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2)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介紹一些當今生物科學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讓學生觀看錄像了解影響環境保護,資源問題,能源短缺等都與生物有著緊密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求證慾望和學習興趣。
(2)多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成功體驗。
成功容易使人產生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因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動機,最終導致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及設置不同的考核方式讓學生取得成功體驗,會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有了成功的經歷後,他們會對學習產生更高的期望,並願意為學習付出更大的努力。
(3)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成就動機水平高的人在失敗時往往歸因於努力不夠,即使失敗也不灰心,相信努力與結果之間有依隨性,表現出積極的行為。成就動機水平低的人在失敗時往往把原因歸於能力不足,容易灰心喪氣,認為努力也不會帶來相應的結果,容易產生無力感。所以,應該關注和承認的是學生的努力。因為努力這一內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減少的。從提高學習積極性的角度考慮,使學生學會積極努力的歸因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後進生,應把他們的成敗歸因引導到努力程度這個因素上來,我們通常說的「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培養學生良好的歸因觀可以通過歸因訓練來完成。歸因訓練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觀察學習法,即讓學生觀察、模仿身邊由於學習努力而導致成績好的同學,學會正確歸因。二是團體討論法,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學業成敗的原因,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引導,指出歸因誤差,鼓勵符合實際的歸因。三是強化矯正法,老師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對有歸因偏差的學生予以暗示和引導,鼓勵作出正確歸因的學生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歸因。
(4)教給學生科學學習的方法。
學生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僅是靠增強努力是不夠的。如果學生更大的努力仍然不能帶來進步,就會陷入更大的無力感中。所以,我們不僅要告訴學習需要努力的道理,還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實際困難或問題,進行具體的幫助指導,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如:
(1)在學習新知識時,採用五段學習法,即是將學習過程分為預習、上課、復習、作業、總結等五個階段。
(2) 記憶方法 的指導:
a、是採取先密後疏的記憶方法。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後慢的。因此,記憶就應該先密後疏。
b、是編制記憶口訣。
c、是聯想記憶法,即引導學生把記憶材料與其相互聯系的材料結合起來。
d、是形象記憶法。
(3)閱讀方法指導:在閱讀時讓學生做到眼、口、腦、手並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可要求學生閱讀後能提出問題並能提綱挈領地歸納大意,形成知識結構。此外還要指導學生重視圖表的閱讀,明確其意,領會其質。
(4)加強課前預習,課中突出重、難點,課後鞏固。
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不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減少過高要求和過多的學習容量,突出重、難點,讓學生能清晰領會學習內容。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篇二
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生物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潛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但是,如果生物教師對於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後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麼,又怎能轉變學生被動理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生物問題的空間呢?那麼,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認識到這一點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就十分注意從 教學方法 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兩方應對學生興趣和潛力的進行培養並進行了反思。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導課即一堂課的開始,心理學研究證明:精彩而藝術的開課,往往給學生帶來新奇親切的感受,不僅僅能使學生的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迅速由抑制轉為興奮,而且還會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新課的導入是生物學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導課激趣激疑,激活學生的「動情點」,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可採用問題型、娛樂型、直觀型、實驗型和說課型等開課方式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振作學生精神,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究慾望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在師生互動配合下,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正所謂良好的開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問題是教學的核心。教師把課前精心准備的相關教學資料以思考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並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思考,尋求答案。同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簡單、愉快的教學情景,幫忙學生 消除緊張 、壓抑、沉悶的情緒。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變異」等,可採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思考後進行討論作答,並相互修正,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進行啟發誘導,既要引導學生進行 發散思維 ,又要啟發學生進行聚合思維,同時還要贊賞學生的大膽見解,並及時指正,整個過程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的氣氛,組織好課堂秩序。最後,師生一齊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出現的相關問題,將課堂訓練引入競爭氛圍,以不同方式讓學生作答,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防止學生對教師的依靠性,防止養成思維隋性。
學生在學習中主要場所是在教室,中學生物學教學絕大部分時間也在教室里,黑板粉筆,重復一年又一年。學生在教室里是死板板坐著,應對黑板,應對書本,單調地重復學生像籠中小鳥,我發現適當改變教學環境對活而有效課堂教學也起了很重要作用。並且在實踐當中,根據教學需要大膽離開教室,更換教學場所。如實驗室就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教學場所,那裡有做各種實驗的儀器設備,那裡有用於課堂教學的各種模型、標本、教具,那裡有研究生物學的科學氛圍,所以我有很多課是把學生帶到實驗室上課,效果很好,學生能夠動動手,培養操作潛力,學生可動動眼,培養觀察潛力,學生也不是一向坐著,根據需要時站時坐。再如:參觀大棚蔬菜 種植 和管理,是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兩者關系及受哪些因素影響,最理想的地方,我試著把同學們帶到農民大棚里,為他們上課,使他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對知識學習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並且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求知慾增強,教學效果如願以償。改變教學環境,對活而有效課堂教學的作用表此刻:(1)教室是學生必需去又有所厭倦的地方,適當更換教學環境具有調節作用(2)在新的環境里,有新的情境,易激起學習熱情和求知慾。(3)在教室里可能接觸不到新
環境中的信息,教學資料單調。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篇三
在本周的學習中,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很多優點,他們有了很多的進步!我看到了學生們對期中考試有了緊迫感,看到了學生們的激情,看到了學生們學習的勁頭!這周講的裸子植物和珍稀植物這一課,在課上只有一名學生沒聽講沒有寫,其餘的全部在自學,在填導學案!而且在課上學生總是積極、踴躍、爭著回答問題,學生們的這種狀態,看得我很欣慰!而且在展示時竟然一個後進生跟我說讓他展示下一題!當時都給我震住了,我就馬上答應了他!作為一個實習生我很擔心他們不好好配合我,我也擔心他們的成績,而在課上竟出現這種情況,我還擔心什麼呢?即使後進生他們的成績不會迅速提升,但他們的學習勁頭讓我看的很舒服!我也很感謝他們這樣積極的配合我!
雖然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畢竟人無完人,他們身上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1、學生的導學案整理得不夠全面、不夠好,有待提高導學案的質量2、糾錯本不能好好利用,總是馬馬虎虎的寫上,也不能很好地利用雙色筆3、還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寫作業的熱情還是不夠高4、有的生物小組長還不能做好自己的職責,不能及時的收作業判作業!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5篇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5篇針對學生出現的缺點,我初步設想了一下改進措施:1、在課上一定要讓39名學生都動起來,慢慢的那一名他就會有觸動,慢慢地會被感染,達到全動!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大家擁有一個這么好的學習環境,希望他們珍惜吧!2、糾錯本要每天堅持,這是項作業,但更是一種習慣,這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3、小組長一定要負起責任來,認真檢查作業,督促組員認真完成作業!
七五班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他們有著一個認真負責,嚴格要求學生,關心學生,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優秀班主任!在這樣的班主任的帶領下,培養出了一批很懂事的孩子,一批優秀的學子!期中考試就要來了,寄語五班的學生們:每位老師都很喜歡你們,用你們的努力,發揮出你們自己最出色的成績來吧!
加油吧,相信通過一步步改進努力,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篇四
在新的學期里本人將繼續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生物教學工作,為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特將本學期的 教學 工作計劃 如下:
一、教學總體要求和教學目標
繼續認真學習《生物課程標准》,該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生物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該在認真學習和領悟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進行教學。生物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特別是一個公民終身發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素養,同時在思想方面教育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
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生物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教學目標: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教學,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這些知識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初步具有生物實驗的操作能力,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理解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具體目標:知識方面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能力方面初步學會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了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進度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上冊)。
三、教學措施
教師通過上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主要包括: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評價、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狀況的評價。
四、教材及學生分析
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生活情景圖片化;進一步加強了可讀性。
七年級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應增加趣味性。學生比較喜歡動手在教學中應增加學生實踐內容。讓學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生物學習思維。
新的學期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在開始將工作一步一步努力做好,用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3.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匆匆過去了,你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總結嗎?以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水平可以登上一個新台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本學期教學工作已經順利結束,通過對教案、試卷、課件資源的整理,先對本學期初一生物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
一、常規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本學期初一生物每周三課時,按照開學初制定的計劃,教學任務基本完成。
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學生評價體系的設計和嘗試工作
在開學初,我對所教授的四個班在班級分組前提下進行了建組工作。然後利用課堂向學生解釋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去年嘗試後經驗總結),並與期末考評、學期成績掛鉤。
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學慣用具、作業、課堂表現、實驗操作、復習反饋情況等;評價形式簡單易行,以好、中、差三種符號,個人、小組相結合評比,科代表統一記錄。在此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小組意識、表達能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尤其是在期末復習階段,課堂因為及時地獎勵而熱烈,學生沒有感覺到復習課的枯燥。
三、加強了實驗課的開設
基於學校實驗條件的改善,為了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我盡力開設了一部分實驗。同時制定了新的實驗室規范要求,比如學生座位的安排和登記、實驗課記錄、實驗室器具損壞登記和賠償等。以保障實驗課開展的順利有序。
四、積極參加備課租活動
共同商討課時重難點及其突破技巧、檢測要求等細節;將個人基本功大賽培訓內容有重點地進行傳授;確定組內獻課的課題和展示內容。
五、參加了市基本功大賽選拔,接受了為期6個月的培訓
有教育法、心理學、教育學、基本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說課等專題培訓。其中關於概念圖、教學目標的制定、說課等問題都有專向聯系,受益匪淺。
總的說來,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很忙碌也比較順利,個人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但是受到時間的限制,還有一些問題比如期末復習的個別生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的改進和探索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這也將成我下個學期工作的重點。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匆匆過去了,在這為期半年的教學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吸取,也有失敗的教訓可以借鑒,先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深刻的總結,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以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水平登上一個新台階。
一、教學方面
1、充分備課
在備課方面我投入了較多的精力,熟悉大綱要求,熟悉教材知識體系,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以便更好更細致地設計課堂環節,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還要設計出文字簡潔,脈絡清晰的板書,讓學生對知識體系一目瞭然。
2、向課堂要效率
要想有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課堂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角色是一個引導者,或者說是一個主持人或組織者,尤其是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組織引導能力很重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同學的興趣,組織學生有效討論,高效閱讀與思考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嚴格按照新課程標准要求自己,盡量做到先學後教,少講精講,讓每個學生親歷學習,探究以及與人合作的過程。向課堂要效率,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給他們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給他們更多思考的時間,給他們更多質疑的引導,他們的主動性和邏輯思維能力會更好一些。
3、教後記反思
教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每天上完課後及時總結一下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將是提高教學水平與教育境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學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
1、優點
二十一世紀,生物科學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生物學知識正在成為普通公民應當具備的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滲透一些前沿知識,著力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生物科學素養的人。
課堂氣氛活潑熱烈,學生參與度高。在教學時運用實物對照、調查、實驗等方法,藉助實物、掛圖、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讓學生走出課室,調查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讓他們認真地觀察自己身處的環境
2、不足
教學環節銜接不夠自然,課堂秩序性稍差一些,學生背記稍差一些,檢查監督力度較小,對課堂上學生的反應觀察得不夠細,對個別有潛力的學生沒有做好引導。教學工作,永無止境,常做常新,在新的學期,我將更好的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學成績。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教育局、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使所任班級教學質量有了大面積提高,現就將一年以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每周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准與構建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
2、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准》,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也是檢驗一個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一年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充分運用學校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二)發揮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1、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中年級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3、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公開課多次,使我明確了今後講課的方向和以後生物課該怎麼教和怎麼講。
4、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現形式,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不強求一律。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讓學生在視、聽、觸覺中培養了創造性思維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相應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作為教師,應該明白任何學生都會同時存在優點和缺點兩方面,對優生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後進生則易於發現其缺點,尤其是在學習上後進的學生,往往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而後進生轉化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全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所以,一年來,我一直注重從以下幾方面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1、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應當縱向地看到:後進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應相信他的明天會比今天好。
2、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首先幫助後進生找到優、缺點,以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其次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後進生也是孩子,厭惡、責罵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應該享有同其它學生同樣的平等和民主,也應該在稍有一點進步時得到老師的肯定。
3、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教師不應有絲毫虛偽與欺哄,一旦學生發現「有假」,那麼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會被看作是在「演戲」。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他們,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
應試教育轉軌於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來實現的。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反思。
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
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採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
2.對每個實驗,應首先把重點、難點提前告訴學生,同時圍繞重點、難點提出思考題或應注意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目的、有思考的內容、有議論的話題。並經常參與學生們的討論,指導課外興趣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幹,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乾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著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於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體觀察後局部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局部觀察即細微觀察,要求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質的屬性,捕捉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形態和解剖花的結構實驗中,首先觀察水稻花與桃花的形態,我們向學生提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桃花盛開的時候會招引許多蜜蜂前來傳粉?為什麼水稻花盛開的時候卻很少見到蜜蜂及其它昆蟲前來傳粉?從而使學生認識和掌握風媒花與蟲媒花的形態特徵上的區別。緊接著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兩種類型花的解剖,仔細觀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結構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產生的原因。而觀察水稻花結構時卻沒有這種蜜腺結構,使學生弄清蟲媒花與風媒花的結構差異。通過解剖觀察使學生認識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花在本質屬性方面的區別
5.重復觀察
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由於學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識水平的不同,在實驗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速度上的差距。對待這種現象筆者的做法是:劃分實驗小組時要根據以往了解的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速度特別慢的小組再進行強化指導,或把他們落下的個別次要步驟「演示」完成,以幫助他們在實驗結束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今後的學習樹立信心。
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應講清楚道理布局嚴格要求,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規范化操作。對每個實驗,允許各實驗小組在結果上出現一定的偏差,但實驗步驟非經允許不得更改(探性實驗除外)。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操作並且會影響實驗結論時,應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防學生一錯再錯,偏離正確方向,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形成相關知識的錯誤定勢。
此外,在實驗完成後還進行了必要的總結,以活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結合具體、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時得當的點撥、引導,有助於他們將平時所學的被肢解了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維輻射的作用。
總之,只要老師開動腦筋,就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具有學習生物的濃厚興趣,有助於他們形成生物學概念,獲得生物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觀察、實踐、探究和創新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就將結束了,本學期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的《生物課程標准》,已經如期完成了初一年級生物下冊的教學任務,現在期末復習工作也正順利進行。回顧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在這學期教育教學方面的心得和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備課——周到細致,找准重點、難點
開學初,我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一周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也堅持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課程標准》,虛心向同學科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點、難點。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經常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常常忙到夜裡十一、二點。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還積極查找課件,製作課件,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增強學生感受知識的能力。復習階段,我把全書及每一單元的重點內容、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予以概括和總結,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思路。
二、上課——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准備,不打無准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後進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上課後及時做課後反思和寫教後感,找出不足之處。
三、作業布置——有針對性和有層次性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和作業負擔,每次布置作業時,我都會精心地挑選,認真地選擇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有利於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作業批改後,我又能及時給予講解;對於作業錯誤教多的學生,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這樣雖然作業量不多,但是作業的質量很高,學生通過不多的練習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四、輔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
在課後,我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視優生忽視後進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課後的輔導中我加大了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我對後進生的輔導,主要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的同時,不斷的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事實證明,我的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為教學服務,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了學校校本課程的編寫,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同時也幫助其他老師製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生物使命。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成績已經成為過去,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XXX中學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4. 初一下生物總結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人教版)
人的由來
1、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關系接近
人類的進化過程:
樹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概念: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也是種族延續的過程。
2)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睾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內生殖器 附睾: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陰囊:保護睾丸
陰莖: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內生殖器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陰道:月經流出,胎兒產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陰
精子、卵細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長尾,能游動
卵細胞:球形,人體內最大的細胞,細胞質中的卵黃為胚胎初期發育提供營養
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場所:輸卵管
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分娩
發育:受精卵 胚胎 胎兒 嬰兒
營養: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
3、青春期
青春期發育:
3、青春期的衛生:
1)遺精: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組成,呈乳白色
衛生保健:
2)月經:女子進入青春期以後,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形成過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細胞發育成熟從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減少 子宮內膜壞死、 脫落 出血
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連同血液一起從陰道流出,形成月經。
衛生保健:
4、計劃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齡晚2到3年結婚
晚育:提倡婚後推遲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小孩,穩定低生育水平
優生:婚前體檢、孕婦定期檢查。科學分娩、禁止近親結婚
二、人體的營養
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的發育,增強抵抗能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缺乏時,皮膚粗糙,夜盲症
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時,神經炎,腳氣病
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
缺乏時,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缺乏時,佝僂病(如雞胸、X形或O形腿等)、骨質疏鬆症
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消化系統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分泌消化液,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脂肪消化
2)小腸的結構特點: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腸壁構造(由內向外):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
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1)最長;
2)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於吸收營養物質;
4)有各種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並與消化液混合。
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唾液澱粉酶 酶(腸液、胰液)
澱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澱粉 麥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腸液)
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 氨基酸
膽汁(肝臟) 酶(腸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腸):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4)營養物質的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從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環)吸收;
其他從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
大腸: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
3、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 按時進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餿飯菜、發芽的馬鈴薯)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廚房和炊具的干凈
三、人體的呼吸
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呼吸系統 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
(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肺泡外麵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3)功能:氣體交換
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
2)人在平靜呼吸時,肋間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變化:
3)原理:呼吸肌收縮和舒張 胸廓擴大和縮小 肺被動地擴大和回縮 形成壓力差
吸氣和呼氣
4) 體內氣體的交換:
(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二氧化碳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 肺泡
氧氣
氧氣
(3)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3、空氣的質量與健康
1)空氣的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大氣中的污染物危害人體健康極大
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當地空氣污染的原因
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四、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1、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 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紅細胞
血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血液的功能:運輸、防禦保護、調節體溫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構成
有四個腔:左心室 主動脈
右心房 上、下腔靜脈
右心室 肺動脈
左心房 肺靜脈
瓣膜:房室瓣(位於心房和心室之間,只朝向心室開) 保證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
動脈瓣(位於心室與動脈之間,只朝向動脈開)
心臟的功能: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
**:心房、心室與瓣膜的活動關系:
血液循環
(1)血液循環的概念和途徑:
概念: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
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各級動脈 身體各處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毛細血管
肺循環:左心房 肺靜脈 肺部的毛細血管 肺動脈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護理:
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然止血,應消毒;
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猛急,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止血;
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緩和,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止血。
4輸血與血量
1) 血型的發現:1900年,蘭德斯坦納發現了ABO血型
2)血量:占體重的7~8%
3)輸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與排出
1)概念: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餘的水分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
途徑:1)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無機鹽、尿素
2)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臟:形成尿的場所
輸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貯尿的作用
尿道
3)腎單位的結構與功能
腎小球:由進球小動脈分出的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而成,另一端匯集成出球小動脈
腎單位 腎小囊:腎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內、外兩層,內層緊貼腎小球,外層與腎小管相連
腎小管:腎小囊內外兩層之間的囊腔與腎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的血漿成分都可以濾過,形成原尿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
(3)腎小管的分泌作用: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氨等物質,形成尿液
**區別:血液、血漿、原尿和尿液
2、人糞尿的處理
1)人糞尿的價值:作為農家肥。特點是:肥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 方法: 建沼氣池
高溫堆肥
建生態廁所
作用:殺死各種病菌、蟲卵,分解有機物和其他有害物質。
六 、人類生命活動的調節
人體堆外界環境的感知
1)人的視覺和聽覺
(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鞏膜: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顏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狀體:虹膜稍後部,內有平滑肌,能收縮舒張,調節晶狀體的曲度
脈絡膜:佔中膜2/3的後部,有血管(營養眼球)、色素細胞(遮光並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內膜:視網膜,內有大量感光細胞
房水
內容物 晶狀體:雙凸鏡,依靠韌帶與睫狀體相連
玻璃體
附屬結構:眼肌、眼瞼、睫毛、結膜、淚器(淚腺、淚點、鼻淚管)
(2)視覺的形成:
經折光 沿著視神經傳導
外界光線 在視網膜上成像 產生神經沖動 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3)眼的衛生保健:
近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矯正:戴凹透鏡
遠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
矯正:戴凸透鏡
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瞼內面的結膜
耳的結構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傳導聲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聲波,產生振動
(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
聽小骨:三塊,將鼓膜的振動傳導至內耳
半規管
內耳 前庭
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2)聽覺的形成
沿外耳道 沿著聽小 沿著與聽覺
聲波 鼓膜 產生振動 耳蝸 產生神經沖動 聽覺中樞 骨傳導 有關的神經 (形成聽覺)
2、神經系統的組成
1)神經系統的組成 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
2)神經元的結構、功能:
(1)結構 細胞體
突起 軸突:一條,長而分支少
樹突: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
軸突 集結成束,外包上結締組織膜
髓鞘 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為神經末梢) 神經
(2)功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的)
**區別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神經中樞: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叫神經中樞。
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動物(包括人)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區別於:應激性
射弧的概念: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
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書P81)
膝跳反射的過程:扣擊部位:膝蓋下位的韌帶
現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頭肌及肌腱內的感覺神經末梢
神經中樞:位於脊髓灰質中
效應器:(下肢的)股四頭肌及其內的運動神經末梢
3)反射的類型 簡單的反射
復雜的反射
激素調節
1)、人體主要內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稱:
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內分泌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
3)、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4)、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
5)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的調節
7、人類活動隊生物圈的影響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人類活動改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
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 森林遭到嚴重濫伐
沙塵暴危害嚴重
大量捕殺野生動物
何時還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環境污染: 概念:指人們在生產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類型 大氣污染 溫室效應和臭氧破壞
水污染:太湖水出現水花
固體廢棄物污染:廢舊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業廢渣
噪音污染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5. 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
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是接觸生物的第一個學期,因此打好基礎是十分的重要的。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上生物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1.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 生物的特徵: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
人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准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 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
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
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13.做完實驗後,要把小動物(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
14.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探究實驗中,使這兩種環境中除(光照)外,濕度、溫度等其他
條件都相同。也就是說,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這個實驗中的(變數)。
15.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例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中,設計(陰暗)、(
明亮)兩種環境,其他條件都相同,就是對照實驗。
16.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還有(競爭)關系,
如稻田裡的水稻和雜草;(合作)關系如螞蟻、蜜蜂等昆蟲組成的大家庭。
17.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18.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駱駝尿液少,體溫升到46°C時才出汗;沙漠中的植物大多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刺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19.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0.(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和(水)等。
21.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22.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23.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4.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
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25.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叫做(生
物富集)。會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最終威脅人類自身。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
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越多。
26.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27.(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28.使用顯微鏡:
一、取鏡和安放:
1、右手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一隻眼注視(目鏡內),另一隻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6、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
一定要看著物鏡。)
7、一隻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清潔收鏡: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凈。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擦鏡紙
)。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
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29. 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
數。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大,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體積就越小,顯微鏡下的細胞數目就(越多)。
30.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用從生物體上的薄片製成;(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塗抹製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製成。這三
種玻片標本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或臨時的。玻片標本的製作,需要載玻片和蓋玻片。
31.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擦拭乾凈。
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台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通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
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6、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
32.製作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或黑藻葉片細胞臨裝片:1、用刀片將洗凈的黃瓜表皮刮掉,洗凈刀片後,再用刀片輕輕刮取少許黃瓜表層果肉,均勻塗抹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好蓋玻片,製成臨時裝片。2、或用鑷子取一片黑藻的細嫩小葉,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蓋好蓋玻片,製成臨時裝片。
33.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有哪些相同的結構?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結構。
34.觀察動物細胞中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與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不同之處:(1)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2)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 動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35、水和糖都是細胞中的重要物質。細胞中還有其他物質一類:(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無機物);另一類分子比較大(含碳如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
36、細胞膜作用(控制物質進出使得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內部環境)。
37.細胞質中有(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線粒體將細胞中的有機物當作燃料,使有機物與氧結合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為細胞提供動力。
38、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它的載體是(DNA)。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39 、DNA分子很長,每一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就叫(基因)。
40、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每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數量是(一定的)。人有(23對)染色體,有的人細胞中多一條患上(遺傳病)。
41、生物體的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有關。分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裂兩個,(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有一個(細胞核),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變化最明顯。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形態和數目相同)的兩份,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都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42、多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43、人體和動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是結締組織。結締組織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44、(心臟、肝、肺、腎、眼、耳、甲狀腺、唾液腺、皮膚)是器官。如:心臟主要是由(肌肉組織)構成,還有(結締、神經)組織。胃壁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還有(上皮、神經、結締)組織。
45、人體及動物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植物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46、植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是(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內部結構)的功能。貫穿於根莖葉中的導管屬於(輸導組織)。能夠運輸水和無機鹽。莖尖和根尖的分生區屬於(分生組織),能分裂產生新細胞。葉肉、果肉屬於(營養組織),有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47、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其中草履蟲結構、功能示意圖見書70頁。草履蟲的主要食物是(細菌),對污水有(凈化作用)。
48、(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叫(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叫(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49.病毒對人類既有(害處也有益處)。
50.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單細胞的如:(衣藻),有多細胞的如:(水綿、海帶);(沒有根莖葉),全身都能吸收(水和無機),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51.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有(莖和葉,無根)。(沒有輸導組織,長得矮小)。如葫蘆蘚、地錢等。(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可以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2.蕨類植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長得高大。如(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等。(煤和石油)也是古代高大的(蕨類植物)埋藏在地層中形成的。
53.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種皮保護細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菜豆種子(子葉兩片),沒有胚乳;玉米種子(子葉一片),(有胚乳)。子葉和胚乳里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種子植物比苔蘚和蕨類植物更高等,能產生(種子)是一個重要原因。
54.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側柏、銀杏和蘇鐵)種子裸露,外面沒有保護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都是被子植物。
55.種子萌發所需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干癟的種子或胚被昆蟲咬壞的種子不能萌發)(儲存時間過長的種子,胚已經死亡)也不能萌發;(正在休眠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
56.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後,(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57.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8.芽中也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細嫩的莖、葉和芽組成,枝條上的(芽)又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59.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綠葉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植物的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60.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葯和花絲)組成,花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子房裡有胚珠。
61.一朵花經過(傳粉和授精)才能結果。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
62.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
63.受精完成後,其餘部分凋落,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玉米、向日葵種子空癟常是由(傳粉不足)引起的。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增產。
64.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即使是曬乾的種子,裡面仍然含有(少量的水)。
65、根吸收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66、取一段帶葉的莖剪斷,將頂端一段放入滴有紅墨水的水中,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橫切、縱切,紅色部分就是(水分和無機鹽)在莖內木質部運輸途徑——(導管)。韌皮部里的(篩管)是有機物從葉運輸到其他器官的通道,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能使木本植物加粗。
67、(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白天張開,夜晚閉合。
68、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還產生(氧氣)。
69、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
;6. 初一生物學調查報告總結怎麼寫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總結資料(基因戰者整理)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徵
一、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 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6、生長發育 7、能繁殖 8、遺傳變異
二、 觀察法 P2
第二節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二、 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四、 對照實驗 P15
五、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第四節 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組成:
1、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
1、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 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二、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1.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准焦螺旋(又稱細調)。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三、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的圖要掌握
1、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
2、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3、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第二節 觀察植物細胞
一、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P42
二、 實驗過程P43-44
三、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 細胞壁:支持、保護
2、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4、 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
5、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 液泡:細胞液
7、 線粒體:呼吸的場所
第三節 觀察動物細胞
一、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二、 動物細胞的結構
1、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2、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3、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
分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 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四、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並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第二節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 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1、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三、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2、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3、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四、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第三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二、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期中考後內容(重點復習)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
三、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四、 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
五、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六、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七、 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
八、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九、 P65題3
十、 八大系統的名稱
第二節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 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養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 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第三節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二、草履蟲
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筆記
三、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 有益方面:筆記
2、 有害方面:筆記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 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 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三、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時可見到,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
四、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於: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葯;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五、 苔蘚植物的植物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有莖、葉的分化,但莖很細小,葉又小又薄,如葫蘆蘚、牆蘚;另一種沒有莖、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
六、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七、 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十一、 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葯上使用
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二、 病毒的結構
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三、 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看筆記
第二節 種子植物
一、 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二、 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筆記)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一、 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子粒飽滿,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過休眠期。
二、 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和抽樣檢測
三、 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
第二節 植株的生長
一、 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長
1、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2、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三、 芽的結構
1、 芽軸——發育成莖
2、 芽原基——發育長成側芽
3、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並產生出新的芽原基和葉原基
4、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四、 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氮、磷、鉀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一、 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二、 花的結構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葯、花絲)、雌蕊(子房、花柱、柱頭)
三、 傳粉和受精
看筆記
四、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 受精卵——胚 受精極核——胚乳
胚珠——種子 珠被——種皮
五、 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循環
第一節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1、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
3、 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
4、 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二、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節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結構
從外到里: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
三、 水分的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第三節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 葉片的結構
上下表皮、葉肉(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氣孔
二、 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三、 蒸騰作用的意義:
1、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4、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一、 天竺葵的實驗
1、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2、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3、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二、 光合作用
1、 產生了澱粉等有機物
2、 並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里
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一、 綠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1、 用來構建之物體
2、 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線粒體里進行
2、 有機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儲存的能量也被釋放,供生命活動需要。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光
無機物+水 ———— 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 (儲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1、 植被覆蓋率低
2、 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7. 七年級上冊生物整本書的總結有哪些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
生物七年上冊級知識點總結: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顯微鏡的構造。
二、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1、取鏡和安放2、對光3、觀察
三、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越大,看到的細胞數量越少。
第二節觀察植物細胞
一、玻片標本。
1、種類:切片、塗片、裝片
2、製作:需要載玻片和蓋玻片
二、植物細胞的結構。
1、模式圖。細胞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細胞質內含有液泡、葉綠體
2、細胞壁的作用: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細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細胞的各種結構分別具有各自的功能,它們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第三節觀察動物細胞
一、人和動物的細胞形態不同,基本結構是一樣的。
動物細胞模式圖。主要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
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不同點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植物細胞有液泡,動物細胞沒有液泡;植物細胞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
第二章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細胞中含有兩類物質。
1、無機物:水和無機鹽2、有機物:糖、脂類、蛋白質、核酸
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三、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1、葉綠體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
2、細胞都含有線粒體,線粒體將有機物與氧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3、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理轉換器。
第二節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遺傳信息的定義: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長發育的信息傳給下一代,這樣的信息就叫做遺傳信息。
二、遺傳信息儲存在細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三、細胞核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DNA
1、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DNA存在於細胞核中。
2、DNA的每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
1、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如人體細胞內含有23對染色體。水稻有12對。
2、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3、DNA上的遺傳信息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
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不開的。
二、細胞的生長:新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通過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並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
三、細胞的分裂: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分成四個。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第三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在發育過程中,某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2、組織的定義: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3、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義: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例如:大腦、胃、心臟、肝、肺、腎、眼、耳等。
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1、系統的定義: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2、人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這八大系統協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植物體是由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最終形成植物體。
二、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三、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1、分生組織:位於根尖的分生區就是分生組織。
2、另外幾種: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第三節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水裡,有些生活在我們身上。
二、單細胞生物的結構和生活。
以草履蟲為例:如圖。草履蟲的結構和生活。
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數浮游生物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2、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體內寄生蟲危害人類健康。如:瘧原蟲、痢疾內變形蟲等。
2、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漁業。
第四章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種類。
1、根據它們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
一類是專門寄生在細菌內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二、病毒的結構和生活
1、病毒的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的。沒有細胞結構。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細胞里。離開了活細胞會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侵入活細胞就會重新開始生命活動。
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給人類、飼養動物、栽培植物帶來了極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雞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預防疾病。疫苗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病毒。
單元小結
1、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是絕大多數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
3、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內含有遺傳信息。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4、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5、生物體的結構是有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