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海里的浮游生物長大了是什麼

海里的浮游生物長大了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9 05:36:18

㈠ 什麼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無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移動,包括細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動物(如水母、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翼足類、異足類,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等)。多數終生營浮游生活,稱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數種類僅於生活史的某個階段營浮游生活,稱為階段性浮游生物,如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沖盪而出現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殼類的介形類、漣蟲類等,稱為暫時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層;浮游動物則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數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動。浮游生物一般體重輕(外殼重量輕、體內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體相對面積大,體表多刺毛、突起,群體連成片)或者具有纖毛、鞭毛而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㈡ 丁香魚長大了是什麼魚

丁香魚也被叫做「小銀魚」、「抽條」、「海蜒」等,指的是鯡形目鯷科鯷屬之中的魚。丁香魚的身體形狀比較圓,也比較粗壯。它們的眼睛比較大,吻部比較突出;它們的身體表面沒有棱鱗。丁香魚的背部顏色一般是綠色的,腹部則是白色的。由於它們的身體聞起來比較像是丁香花的味道,所以人們在給它們命名時就充分考慮了這個特點。丁香魚的體型是非常小的,成年丁香魚的長度也只有十幾厘米而已,比較大的個體也只能達到20多厘米;它們的體重則只有80-150克左右。
丁香魚在我國東海海域之中分布最為廣泛,最主要的產地就是浙江省和福建省這兩個省份。丁香魚在繁殖的時候,一般是在鹹水和淡水交界地區,也就是河流的下游跟海洋交匯的地方。當小魚被孵化出來的時候,它們需要過冬,會進入海洋之中。丁香魚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由於它們本身體型是比較小的,所以也無法將體型很大的動物作為食物,反而會成為其它大型魚類的食物。丁香魚還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魚,是一類有名的食材。

㈢ 生活在海里的動物有哪些

1、鯊魚,是大型海洋魚類,其骨骼完全由軟骨組成。2、水母,是海里的重要浮游生物。3、海馬,是小型的海洋動物,形狀和馬相似,利用尾部固定身體。4、烏賊,長有較多觸手,遇到天敵會噴墨逃脫。5、章魚,智商較高,觸手靈敏。

海里有什麼動物

1、鯊魚

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的小型海洋生物,其身長為5-30厘米,且海馬的吻部呈現管狀,其胸鰭較為發達,主要生活在長有珊瑚礁的緩流中,而且海馬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蝦類的幼體、藤壺幼體、浮游生物為食。

㈣ 蜉蝣是浮游生物嗎

不是。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形較小或中等,細長,體壁柔軟。頭部小,觸角短,剛毛狀。復眼發達,雌性的復眼常左右遠離;雄性的復眼常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復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於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單眼3個。口器為咀嚼式,因成蟲不取食,沒有咀嚼能力,上顎退化消失,下顎也退化,常有下顎須。胸部以中胸最大,亞成蟲和成蟲都能夠在空中飛行。成蟲體壁薄而有光澤,常見為白色和淡黃色。有翅一對或兩對,飛行時振動頻率很小。前、後胸小而不顯著,翅有兩對,呈三角形,脆弱,膜質,多為前翅大,後翅小,亦有後翅退化者,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蜉蝣翅脈相及翅的關節不發達,翅脈最為原始,翅脈極多,多縱脈和橫脈,呈網狀。翅的表面呈摺扇狀。足細弱,僅用於攀附。跗節1一5節,末端有爪1對。
腹部11節,第11節僅存窄環形背板。雄性第10節後緣有1對由前足延長形成的抱器,3一4節,少數1節,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在其內側有二對短小簡單的陽莖。雌性生殖孔1對,開口於第7、8腹節之腹面。卵巢按節排列。兩性生殖孔均成對。腹末有1對分節的長絲狀尾須,第11節背板常延長形成中尾絲。尾須和中尾絲細長多節,與纓尾目昆蟲相似。

㈤ 海洋浮游生物的種類組成都有哪些

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兩大類。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

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這類生物總稱為浮游生物。


分布特徵

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隨時間(主要是季節分布)和空間(主要是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而變。


海洋浮游生物按緯度不同大致分為寒帶種、溫帶種和熱帶種3類。它們之間不論在種類上或數量上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一般說,寒帶浮游生物的種類少,每種的數量大;熱帶浮游生物相反,種類多而每種的數量少;溫帶浮游生物則介於兩者之間。

例如翼足類在黃海北部迄未發現,黃海南部僅8種、東海有31種,而南海則有50種。溫度顯然是形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因子。

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與寒流和暖流密切相關,因而有些種類常可作為寒流和暖流的指示種。例如管水母類的帆水母和銀幣水母可作為東海黑潮暖流的指示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洋浮游生物

㈥ 水中的浮游生物,有哪些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
一、浮游動物:浮游生物多種多樣,特別是動物,幾乎可以見到全部動物類群:體型微小的原生動物,也包括某些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某些動物的幼體。它們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如:巨型浮游生物,大於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橈足類、磷蝦類;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橈足類。
二、浮游植物:屬於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藍藻居多,還有不少附著在懸浮物上的細菌。如: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藍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於5微米,如細菌。一般浮游生物是小型的。從形態上看,浮游生物為適應浮游,體表常有復雜的突起,或在體內貯存著大量的水、油滴、脂肪和氣體等。

㈦ 海洋深層的許多浮游物體是生物嗎

有生物,也有非生物。

深海中同樣生活著許多生物,有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等。其中浮游生物主要是細菌、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甲殼動物、毛顎動物等,其中多數是水蚤等橈足類浮游生物,種類和生物數量均較少。深海浮游動物多為雜食或肉食性。

在深海中,還有許多雪花一樣不斷飄落的碎屑,由有機物組成,稱作海洋雪。海洋雪可以被視作深海和底部棲生態系統的基礎,因為陽光不能到達這里,深海生物嚴重依賴海洋雪作為能量來源。

海洋雪的組成包括:已死的動植物(浮游生物)、原生生物(如硅藻)、細菌、糞便顆粒、泥沙和塵土等。「雪花」(多成團或絲)是較小的顆粒被含多糖的黏性物質粘在一起形成的大的聚集體。隨時間推移,這些聚集體直徑可長到幾厘米,需要幾周時間才能飄到海底。這些物質曾經是生物,但現在已經不是生物了,只能稱為有機物。

海洋雪

㈧ 這種生活在海里的動物叫什麼

【名稱】蝠鱝
【學名】devil ray
【讀音】fú fèn
【別名】亦譯毯魟。亦作manta ray。
【科屬】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亞門
魚綱
軟骨魚綱(Selachii)
軟骨魚亞綱(Chondrichthyes)
(次亞綱:板鰓類)Elasmobranchii
鱝形目(Myliobatiformes)
蝠鱝科(Mobulidae)
【種類】3屬約10種,中國有2屬4種
【分布區域】暖溫帶及熱帶沿大陸及島嶼海區
【形態特徵】軟骨魚綱、蝠鱝科幾個海產屬魚類的統稱。體平扁,寬大於長,可達6米,體重3000千克。體盤菱形,一頭寬大平扁;吻端寬而橫平;胸鰭長大肥厚如翼狀,頭前有由胸鰭分化出的兩個突出的頭鰭,位於頭的兩側;尾細長如鞭,具一小型背鰭,一些種類的尾上具一個或更多的毒刺;口寬大,前位或下位;牙細而多, 近鋪石狀排列;上、下頜具牙帶,或上頜無牙;鼻孔恰位於口前兩側,出水孔開口於口隅;噴水孔較小,三角形,位於眼後,距眼有一相當距離;鰓孔寬大;腰帶深弧形,正中延長尖突。卵胎生。化石見於第三紀至近代。
【生存現狀】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被當地人稱為「水下魔鬼」。它的身體略呈菱形。盡管蝠鱝有一張50厘米寬的大嘴,可蝠鱝卻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它緩慢地扇動著大翼在海中悠閑游動,並用前鰭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撥進它寬大的嘴裡。當游泳時,頭鰭從下向外捲成角狀,向著前方;有時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殼動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魚類。鰓耙多少角質化,呈一系列羽狀篩板,起濾水留食作用。在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肉足,是它的頭鰭,頭鰭翻著向前突起,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由於它的肌力大,所以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在英語中,被錯稱為「魔鬼魚」,主要是其形狀嚇人。 蝠鱝游泳時,扇動著三角形胸鰭,拖著一條硬而細長的尾巴,象在水中飛翔一樣。蝠鱝成魚的體長可達7米,體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蝠鱝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鱝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在空中翻筋斗,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至於,蝠鱝為什麼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個謎。 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雖然,它沒有攻擊性,但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一旦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
蝠鱝的習性也十分怪異。它性情活潑,常常搞些惡作劇。有時它故意潛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體翼敲打著船底,發出「呼呼,啪啪」的響聲,使船上的人驚恐不安;有時它又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 肉角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把小鐵錨拔起來,使人不知所措;又或是它又用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這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
最小的蝠鱝是澳大利亞的無刺蝠鱝(Mobula diabolis),體寬不超過60公分(2呎)。大西洋的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種類,寬可達7米(23英尺)。體黑或褐色,強大但不傷人。
【生長繁殖】母體子宮壁上具乳頭狀突起,分泌營養液以滋養發育後期的胎兒。胎兒體盤寬0.41米,仔魚體盤寬1.13米;幼體體盤寬1.44米。
兇猛 鯊魚也讓它三分
據專家介紹,蝠鱝在海洋中已有1億年歷史,為原始魚類的代表,雖然它們都是大傢伙,但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且性情溫和。雖然,它們沒有攻擊性,但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蝠鱝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實它是很溫和的,僅以甲殼動物或成群的小魚小蝦為食。在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肉足,是它的頭鰭,頭鰭翻著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由於它的肌力大,所以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蝠鱝喜歡成群游泳,有時潛棲海底,有時雌雄成雙成對升至海面。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在空中翻筋斗,能躍出水面,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至於,蝠鱝為什麼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個謎。蝠鱝在南海整年可見到,每年6月-7月洄遊至福建、浙江沿海,於8月-9月去黃海。10月-11月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月-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返。肉可食、肝可制油,內臟和骨骼可制魚粉。
最大的蝠鱝
最小的蝠鱝體長不超過60厘米,而最大的則可超過7米。如大西洋毯魟。大西洋毯魟也叫巨蝠鱝,它們體力強大,連兇猛的鯊魚也不敢對它怎麼樣。蝠鱝也稱毯魟,英文的意思是魔鬼魟。一是人們覺得它們的頭部太怪,二是人們傳說它們會吃人。其實這是冤枉了它們的。我國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可見某些種類的蹤影。因為它們有洄遊的習慣,所以在一個地方不會常年見到它們。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黃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來年2~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下。
雙吻前口蝠鱝
[形態特徵]: 雙吻前口蝠鱝又稱鬼蝠魟,屬於蝠鱝科,本科包含的種類在一打左右。這些魚尺寸最小的為大洋洲蝠鱝,兩翼張開的長度為60厘米,最大的為鬼蝠魟,兩翼張開可達6.7米,體重為1820千克,雖然鬼蝠魟尺寸極大,但它通常是一種無害的魚,以小魚及甲殼動物為食,它以頭鰭(頭上的一對「角」)將這些食物引到嘴部。鬼蝠魟漫遊於中層水域及表層水域之間,經常跳到空中,可能是想除去身上的寄生蟲,也可能只是為了好玩。
[產地]: 全世界暖溫帶及熱帶水域。
[釣法]: 大部分的魟為底棲或底食魚,因此底釣為最好的釣法。鬼蝠魟通常在中層水域或水面附近攝食,因此有時亦可用拖釣法來釣。它們可能非常危險,上鉤時很難處理。
[釣具]: 釣棘背魟、斑點魟及圓扁魟時,用一根重型岸釣得志或9.1千克級船釣竿、4/0-6/0強力卷線器、11.3千克單纖母線及一根13.6千克單纖引線、2/0-4/0號釣鉤及一個子彈形鉛錘。釣鋸鰩及鬼蝠魟時,可用36.3-59千克級釣竿、36.3-59千克單纖母線及一根粗鋼絲或尼龍線,及8/0-14/0號釣鉤。
[釣餌]: 軟蟹、海蚯蚓及鯖魚等魚條。

閱讀全文

與海里的浮游生物長大了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