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生物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的腸道裡面同樣存在很多微生物,人腸道里的微生物有哪些呢
細菌對於人類有益的有:
大腸桿菌和乳鏈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葉酸及VitC、K等。雙岐桿菌產酸造成酸性環境可促進對 VitD、Ca、Fe的吸收。 唾液鏈球菌產生的H2O2抑制腦膜炎球菌生長,大腸菌素可抑制痢疾桿菌生長。
細菌對於人類有害的有:
耐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優勢菌而發生腹瀉,偶爾發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膿毒血症;變形桿菌和假單胞菌生長旺盛並侵入組織發生腎炎或膀胱炎;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腸道、肛門或陰道感染,也可發展成全身感染;艱難梭菌在結腸內大量繁殖,並產生一種腸毒素及細菌毒素,導致假膜性腸炎。
真菌對於人類有益的有:
黴菌可用以生產工業原料(檸檬酸、甲烯琥珀酸等),進行食品加工(釀造醬油等),製造抗菌素(如青黴素、灰黃黴素)和生產農葯(如「920」、白僵菌)等。酵母菌是重要的發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啤酒酵母可用來發酵生產酒精或葯用酵母,也可通過菌體的綜合利用提取凝血質、麥角固醇、卵磷脂、輔酶甲與細胞色素丙等產品。紅麴黴可制紅曲、釀制紅乳腐和生產糖化酶等。抗生菌能抑制別種微生物的生長發育,甚至殺死別種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產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線菌及若干真菌和細菌等。抗菌素廣泛地應用抗菌素以治療許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在畜牧獸醫學方面,不僅用來防治某些傳染病,有些抗菌素還可用以促進家禽、家畜的生長。在農林業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業上,則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劑。
真菌對於人類有害的有:白色念珠菌存在於正常人的口腔、腸道、上呼吸道等處,能引起鵝口瘡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黃麴黴其中某些菌株會產生引起人、畜肝臟致癌的黃麴黴毒素。病原性真菌,對人類致病的真菌分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膚、毛發、指甲,為慢性,對治療有頑固性,但影響身體較小,後者可侵犯全身內臟,嚴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於糧食、飼料、食品中,能產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Ⅱ 消化道有哪些細菌
人的消化道腸胃中一般有500多種細菌,總體分為3類:有益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的細菌,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條件性有害菌,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體有害,但在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稍微有點好處,如大腸桿菌;致病菌,對人產生危害的細菌,如產氣夾膜桿菌、綠膿桿菌等。實驗證明,在人的腸道里保持較多數量的有益菌群,將非常有利於維持身體健康,而且雙歧桿菌能延長人的壽命,像長壽老年人的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都比較多。 大約200種,其中約80種生活在人的口腔里。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微生物工廠,每天生產出一千億到一百萬億個細菌。在每平方厘米腸子表面上生活著一百億微生物,而在每平方厘米皮膚表面生活著一千萬個細菌。 在人的牙齒、咽喉和消化道里細菌的數量最多,數量超過皮膚表面一千倍。
Ⅲ 能產生腸毒素的細菌有哪些
A霍亂弧菌——霍亂腸毒素(劇烈的嘔吐與腹瀉)
B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C痢疾志賀菌——志賀毒素(類似霍亂腸毒素)
D傷寒沙門菌——腸毒素(水樣腹瀉-類似腸產毒型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
腸毒素是一種外毒素,通常指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一種相對熱穩定的毒素。根據抗原性分為A-E,G-I8個血清型。腸毒素是蛋白質,溶於水,相對分子質量約為30000,耐熱(目前有一種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新興突變體),食品中的毒素不因加工而滅活;對蛋白酶與有耐性,故在消化道中不易被破壞。食入腸毒素可引起劇烈嘔吐和腹瀉,是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腸毒素有時也指專對腸粘膜細胞具有特殊毒性作用的毒素。腸組織產生的毒素。
腹瀉是全球范圍內引起5歲以下幼童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而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是引起腹瀉的最常見病原菌,其產生的細菌定植因子(CFs)和腸毒素是關鍵的毒力因子。CFs介導細菌黏附宿主小腸上皮細胞並完成定植,產生熱敏腸毒素(LT)和熱穩定腸毒素(ST)破壞宿主上皮細胞內的體液平衡,使體液和電介質過量分泌從而導致腹瀉。預防ETEC腹瀉的首選方法是使用能激發宿主產生抗黏附素免疫力和抗腸毒素免疫力的疫苗,阻斷ETEC黏附和定植並中和腸毒素。目前一種名為Dukoral的霍亂疫苗因能刺激機體產生抗熱敏毒素免疫,已經被一些國家批准用於短期保護和預防旅行者腹瀉。
Ⅳ 人類大腸中微生物的種類繁多,主要有那些菌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中,超過99%都是細菌,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能培養出來的有400多種。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益菌,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種維生素,參與食物的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有害、有毒物質等。有害菌,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中性菌,即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
Ⅳ 腸道中有哪些微生物
不同的身體情況有不同的菌群,目前主要分為三類。
主要有的微生物還是大腸桿菌 沙門氏菌
鏈球菌
Ⅵ 人體腸道細菌有多少哪些有益,哪些有害^-^
1. 形成保護屏障 益生菌進入腸內後,能在腸壁上形成一道「菌膜屏障」,猶如在人體腸內構築起「鋼鐵長城」,能抵禦致病菌入侵,同時還能有效阻止多餘的膽固醇吸收,加速腸內有害物質和毒素排除體外,起到通便,排毒,防病,保健,延緩衰老作用。 2. 抑制致病菌對人體的侵害 益生菌在腸內大量生長繁殖,在人體腸腔內形成絕對優勢菌種,能有效排斥有害菌,抑制致病菌對人體的侵害,維持人體腸內微生態的平衡,預防,治療腸道感染性疾病,如嬰幼兒腹瀉,病毒性腸炎,以及腸功能紊亂引起的慢性腹瀉。 3.生產人體必要的營養物質 益生菌在腸腔內生長繁殖時,能產生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如葉酸,煙酸,維生素B1,B2,B6,B12,起到營養補充作用。同時還能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促進人體對鈣鐵和維生素D的吸收,幫助消化,增進食慾。 4. 促進腸蠕動 益生菌在人體腸腔內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如乳酸,醋酸等,促進腸蠕動以治療便秘。 5. 促進毒素排泄 人體腸內有害菌產生吲哚,胺類,氨,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對心,肝,腎等主要器官的組織細胞有損害作用,導致人體疾病,衰老。腸內益生菌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並能促進體內毒素向腸腔轉移,減少毒素對心,肝,腎的損害,保健,延緩衰老。此外,益生菌代謝產物能將N-亞硝胺降解為無毒物質,消除致癌因子,起到防癌抑癌作用。 6.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益生菌能刺激腸到免疫系統,淋巴組織,產生分泌性抗體-免疫球蛋白A(lgA)。LgA對致病菌有殺滅作用。更重要的是益生菌還能激活T細胞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引起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增殖,從而提高殺滅致病菌的戰鬥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抗病能力,有效地增強人體抗感染,抗腫瘤等重要生理功能 特點: 1- 源於人體;2-抗胃酸和膽汁;3-能附在人的腸道細胞上;4-能在腸道中定殖;5-能產生抗菌物質;6-抗齲齒菌和致病菌;7-對人體安全;8-具有臨床證實的各種保健作用,包括:抑制腸道致病菌,控制內毒素血症與腹瀉;酶解膳食纖維,生成短鏈脂肪酸,為腸道上皮細胞提供能量,生成表面活性物質,維持屏障作用;調節腸道免疫功能;促進生長,控制感染與增加營養素的消化利用率;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和胃腸脹氣;促進鈣鎂鐵鋅和維生素D的吸收;減輕乳糖不耐受症;降低高血壓;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抗腫瘤作用;提高對放射線的耐受性。 人體腸道及體表棲息著數以億計的細菌,其種類多達400餘種,重達兩公斤。這當中有對人有害的,被人們稱為有害菌;有對人有益的,被稱為有益菌(即:益生菌);也有介於二者之間的條件致病菌,即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人體生病的細菌。人體內對人有益的細菌主要有:乳酸菌、雙歧桿菌、放線菌、酵母菌等。 益生菌的作用研究 自90年代初以來,形形色色的「益生菌」類保健品風靡了整個世界。與此同時,「益生菌」的研究業已成為國際上的熱門研究課題。 何謂益生菌?國際營養學界普遍認可的定義是:益生菌系一種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它們可直接作為食品添加劑服用,以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在國外已開發出數以百計的益生菌保健產品,其中包括: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種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劑、膠囊、粉末劑等等。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發現的益生菌大體上可分成三大類,其中包括: ①乳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詹氏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等); ②雙歧桿菌類(如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等); ③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此外,還有一些酵母菌與酶亦可歸入益生菌的范疇。 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 國外一些學者認為,其作用可以概括為: ①防治腹瀉;②緩解不耐乳糖症狀;③預防陰道感染;5增強人體免疫力;⑤緩解過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膽固醇;⑦預防癌症和抑制腫瘤生長。 病人經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預防與治療腹瀉症。正常人體腸道內棲息著500多種、數十萬億個不同的細菌,它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互相制約、共存共榮的。一旦腸道菌叢平衡被打破,就會引起腹瀉。其次,濫用抗生素也會引起腹瀉。歐洲一些醫療中心試用以乳桿菌、雙歧桿菌與菊糖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療旅行者腹瀉,也取得良好效果。 益生菌的另一作用是,可預防陰道感染症。歐洲所做的雙盲對照試驗(46名有陰道黴菌感染史的婦女參加了試驗)證實了這一點。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結果陰道感染發生率大大低於安慰劑組婦女。這是因為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桿菌可抑制陰道內白色念珠菌的繁殖。 科學家認為: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大量繁衍可促進並提高人體的全身免疫能力。在歐洲一些著名長壽之鄉(如高加索山區、地中海沿岸國家),當地人常飲自製的酸牛奶,極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症,研究認為這與酸牛奶中含大量益生菌有關從70年代到90年代,國外所做的大量試驗證實:喝益生菌飲料確實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最近國外又有學者發表論文指出:每天喝200毫升加入嗜酸乳桿菌以及菊糖後發酵的酸牛奶,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平均下降4.4%左右。因為嗜酸乳桿菌與菊糖兩者均有降脂作用。 此外,研究性報道說,長期飲用含大量益生菌的飲料,有預防癌症和腫瘤疾病以及防止骨質丟失與骨質疏鬆症的作用。 人體為什麼要補充益生菌? 由於人體在生病的時候,通常使用一些抗生素葯品進行治療感染症,其不僅殺死了致病菌,同時也將一些原本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益生菌一起給殺滅了,從而導致人體的抵抗力減弱,病越治越多。國家醫葯衛生管理部門已對此引起高度重視,並出台了一些相關規定,要求購買抗生素必須憑醫師處方等,一方面起到防止患者濫用抗生素,同時也在警示大家:抗生素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可小視的副作用。在大量抗生素的作用下,我們非常有必要及時補充益生菌,以維護人體的動態平衡,恢復人體應有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人體因逐步走向衰老,益生菌的數量也會不斷減少。補充益生菌可以進一步提高「機體防禦能力」而對預防疾病有益處。 補充益生菌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嗎? 雖然我們很少聽說益生菌,但我們卻在有意和無意之間,經常在接觸和補充益生菌,只不過我們平時補充的是單一種類的益生菌而已。比如我們稱之為「開胃菜」的泡菜,其之所以「開胃」便是其中富含乳酸菌的緣故;酸奶中也因為含有豐富的乳酸菌而被有關專家大力推薦作為保健飲用;食醋之所以具有軟化血管、養顏、降血脂等作用,主要還是歸功於其中的醋酸桿菌等等。我們通過吃酵母片來給人體補充酵母菌以幫助消化;我們發饅頭、包子麵粉時要用到酵母菌;我們釀白酒、啤酒,做豆歧等等,無一不是依靠益生菌幫忙。可以說益生菌是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親密夥伴。而菌王益生只不過是把很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細菌科學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相互作用,功能更強大。我們吃泡菜、喝醋、喝酸奶對人體有益無害,飲用益生菌產品是沒有一點副作用的。 舉世矚目的益生菌健康法 日本也與全球一樣迎來了急速發展的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據去年日本的統計包含潛在性糖尿病人數在內的糖尿病患者已高達1620萬人,同時佔全日本人數 10%左右的人患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病。醫葯費支出的上漲問題也隨之而來。並且也出現了類似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耐抗生素菌群的出現。而這些問題也並不僅僅只是在日本出現。為了保持人類的健康,21 世紀可以說是個從治療醫學不得不向預防醫學轉變的時代。 從推廣預防醫學的角度上考慮,益生菌健康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最初關於乳酸菌方面是完全沒有任何知識的,只是在公元前僅僅知道發酵乳的現象。這之後通過微生物先驅者的不斷努力發現了乳酸菌與雙岐桿菌。此後於1907 年梅切尼科夫提出了「喝酸乳可以長壽不老學說」, 1930 年代 田稔博士發現了可以活著到達小腸的養樂多菌,並對其功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後,顯示了乳酸菌並不僅僅只是用來發酵乳品的細菌,而是有益於腸道菌群平衡,對於人類健康很有幫助的菌種。這種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細菌被稱為益生菌。如果講抗生素是治療醫學的代名詞,那麼益生菌則是預防醫學的代名詞。在日本特定保健食品的許可是基於預防醫學的考慮而表示有助於人體健康的許可標志,而大多數的益生菌食品都獲得了特定保健食品的表示許可。 在人體的腸道內棲息著100種,100兆個腸內細菌,這些細菌形成了腸內菌群。在這腸內菌群之中除了對身體有益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外還混雜了對身體有害的細菌。所謂益生菌了就是能活著到達小腸,並且抑制有害菌在腸內的繁殖,促進腸道運動,從而提高腸道機能,改善排便狀況的有益菌。 在腸道內存在著非常發達的免疫系統。益生菌可以通過刺激腸道內的免疫機能,將過低或過高的免疫活性調節至正常狀態。 益生菌這種免疫調節的作用也被認可有抗癌與抑制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效果!
Ⅶ 哪些細菌會產生腸毒素
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