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是什麼意思
呵呵,這記得老師曾經講過: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種關於世界起源的樸素辯證法觀點,意思是指和諧、融合才能產生、發展萬物,如悅耳動聽的音樂是「和六律」的結果,香甜可口的佳餚是「和五味」的結果。
和諧才是創造事物的原則,同一是不能連續不斷永遠長有的。把許多不同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使它們得到平衡,這叫做和諧,所以能夠使物質豐盛而成長起來。
出自:
《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
②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什麼哲學原理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出自《國語·鄭語》,為周太史史伯提出。
意為實現了和諧,則萬物即可生長發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則無法發展、繼續。強調「和而不同」這是對「和」最好的詮釋。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繼,是多樣性的統一,它承認矛盾,是矛盾發展的協調統一;同,是相同事物的疊加,它迴避矛盾,掩蓋事物之間的差異。表現在處理人際關繫上,「同」是唯唯諾諾,無原則的苟合或同流合污;「和」則是有原則的和諧相處,就是說,凡無關原則的小事,要理解忍讓,不要小題大做、鬧不團結;凡事關原則性的大事,則要堅持原則,一絲不苟。表現在上下級關繫上,「同」是是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和死氣沉沉、緊張壓抑的一言堂;「和」則是上下級的互相尊重和坦誠議政、集思廣益的「眾言堂」。
③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的哲學道理:同一性和斗爭性相反相成;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變化發展。
這句話出自《國語·鄭語》,為西周末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原文為:「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白話譯文:和諧才能生成萬物,同一就不能發展。把不同的東西加以協調平衡叫做和諧,所以能豐富發展而使萬物歸於統一;如果把相同的東西相加,用盡了之後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萬物。
和實生物中的「和」指的是和諧,和諧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從馬克思的角度來說,指的是矛盾的平衡性,或者說各方面矛盾共同作用之下的平衡,所以和實生物其實是指斗爭、矛盾在達到平衡之後的一種積極的狀態。事物得以聯系和發展,發展才能」生物「,所以才說」和實生物「。
而與之相反,相同的事務是不會產生矛盾與斗爭的,而沒有矛盾,事物就無法聯系和發展(馬克思的觀點),無法發展就叫」不繼「,所以說」同則不繼「。
綜上所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的哲學道理是強調了矛盾與斗爭的存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史伯已經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根本法則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對立統一。事物的不斷生成,不斷豐富,不斷發展,也就是「和」的不斷展現,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的不斷展現。這既是客觀世界的自在過程,又是人的主觀世界的能動過程。
從人的認識和實踐來說,一方面要尊重客觀世界自然的「和」,不能從根本上加以人為的破壞,一方面要創造各種各樣、方方面面的「和」。最簡單的事例,土加土,還是土,水加水,還是水,只有量的增加,沒有質的變化;土加水,則成泥,便可壘牆築屋,再加火燒,則成各種陶器及磚瓦,便可方便生活、美化生活。總之,人要認識「和」的本質,運用「和」的法則。
史伯正是以「和」的思想為指導,給鄭伯友分析王朝之弊的,指出周幽王的要害是「去和而取同」。史伯用大量的事實說明,周幽王拋棄光明正大,喜好鬼鬼祟祟和邪惡的讒言;討厭賢明正直的忠臣,而親近愚頑智昏和無知鄙陋的小人。斷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二百多年後,齊國思想家、政治家晏嬰對齊景公講的和同之別,與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見,晏嬰是在看到相關記載之後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觀點。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是這一思想的延續。
④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體現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意思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種關於世界起源的樸素辯證法觀點,意思是指和諧、融合才能產生、發展萬物,如悅耳動聽的音樂是和六律的結果,香甜可口的佳餚是和五味的結果。
和實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種關於世界起源的樸素辯證法觀點,意思是指和諧、融合才能產生、發展萬物,如悅耳動聽的音樂是和六律的結果,香甜可口的佳餚是和五味的結果。
語出:《國語鄭語》,史伯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稗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詳細解釋史伯嚴格區別和與同這對范疇的涵義,反對去和而取同。和即以一種元素同另一種元素相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統一。同是簡單的重復。他謂諸物互為他物,善於以他平他,致力於矛盾的均衡和統一。以此指導生產,就能豐長而物歸之;以此治理國家,就能傾聽順逆之言,從而求得和樂如一的局面。
⑤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是什麼含義
和諧才是創造事物的原則,同一是不能連續不斷永遠長有的。把許多不同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使它們得到平衡,這叫做和諧,所以能夠使物質豐盛而成長起來。
出自《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國語·鄭語》記錄的是鄭國的歷史。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左丘明所撰,但現代有的學者從內容判斷,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依據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相較《左傳》,《國語》所記事件大都不相連屬,且偏重記言,往往通過言論反映事實,以人物之間的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全書二十一卷,《周語》三卷,記載了西周穆王、厲王直至東周襄王、景王、敬王時有關「邦國成敗」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從西周到東周的社會政治變化的過程。《魯語》二卷,則著重記載魯國上層社會一些歷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時期這個禮義之邦的社會面貌。《齊語》一卷,主要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採取的內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導思想。
《晉語》九卷,篇幅佔全書三分之一強,它比較完整地記載了從武公替晉為諸侯,獻公之子的君權之爭,文公稱霸,一直到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家滅智氏的政治歷史,從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時間長,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國語》稱為「晉史」。《鄭語》一卷記周太史伯論西周末年天下興衰繼替的大局勢。
《楚語》二卷,主要記靈王、昭王時的歷史事件。《吳語》一卷、《越語》二卷記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史實。《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國語體例上最大的特點。
⑥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引語出自《國語.鄭語》.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種關於世界起源的樸素辯證法觀點,意思是指和諧、融合才能產生、發展萬物.
「和實生物」首先表達了矛盾對立的思想.矛盾雙方共存才能生長出萬物.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