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地球上能有生物生存
大約30億年以前,大雨停止後,地球進入了另一個發展階段。地球的原始大氣中含有氨、甲烷、氰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碳、氫氣、水等成分,但沒有游離的氧氣,大氣中一些氣體和地殼表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質溶於水中,在宇宙射線、太陽紫外線、閃電、高溫等的作用下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單糖、脂肪酸等,匯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爾丹所謂的「原始湯」,從而為生命的誕生准備了必要條件。
當氨基酸、核苷酸、單糖、脂肪酸等有機小分子形成後,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們可以進一步形成復雜的有機物質。例如蛋白質、核酸、多糖、類脂等大分子物質。其中蛋白質和核酸的形成對於生命現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它們的形成主要有兩種觀點。
(1)陸相起源:他們認為聚合反應是發生在火山的局部地區,聚合生成的生物經雨水的沖刷匯集到海洋,並在一定的條件作用下,繼續發展成為復雜的有機物質。
(2)海相起源:認為在原始的海洋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機物可以被吸附於粘土一類的物質的活性表面,而在適當縮合劑存在時,可以發生聚合反應。
生物大分子不能獨立表現生命現象,只有形成了眾多的、乃至成百萬的一蛋白質、核酸為基礎的多分子體系時,才能表現生命萌芽。
而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大量聚集,從而形成各種獨立的多分子體系,出現團聚體或微球體。由於多分子體系可以起到有機表面的催化作用,而反過來作用與各類單體的聚合,促使產生更高級的蛋白質和核酸,然後通過有序性逐漸提高的長期過程,其結構、機能便愈益復雜和完善,由此產生出原始生命地球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並不特殊,卻是一顆適於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雖然我們懷疑宇宙間可能有繁殖生命的星球,但至今還未發現它們。
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生物?這與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本身的條件有關。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地球與太陽相距1.5億千米,這樣的距離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保持在15℃左右,有利於生命的發生和發展。如果距離太陽太近,溫度過高,則由於熱擾動太強,原子根本不能結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說復雜的生命物質了。如果太遠,溫度過低,分子將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態和晶體存在,生物則無法生存。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你別小看這個大氣層,它的作用可大哩!一是提供了以氮、氧為主的適合生物呼吸的空氣;二是保護生命安全,使其不受隕石和宇宙射線損傷;三是保護地球表面的熱量。
在地球演化的歷史中,由於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使地球內部溫度升高,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下降,水汽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低窪處,形成原始的大洋。有了液態水,就有了生物體絕對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地球上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就出現在大洋中。
由此可見,地球處在一個比較穩定和安全的宇宙環境中,自身又具備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溫度、大氣、水等條件,生物的出現和進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⑵ 地球為什麼最適宜生物的存在和繁衍
地球是九大行星中的一個適宜生物 存在和繁衍的行星,因為在地球上面有 空氣,有水和適宜的溫度,從太空看地球,看到的是一個蔚藍色的球體。地球 的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最外面的是厚度為21. 4千米的地殼,中間一層為地幔,最中心部分為地核。地核中心的溫度很 高,估計可達4000到5000度,主要由鐵、 鎳組成。地球的平均直徑約為12700多 千米,表面積的70. 8%為海洋覆蓋,並 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地球繞太陽公轉,又有自身的旋轉。繞太陽公轉這是從人造衛星上拍攝的地球,從中 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一周為一年,公轉的速度為每秒29.8千 米。在九大行星中除了火星和金星外,地球的公轉速度是最快的。自轉的時 候,轉一圈為23小時56分4秒。為了計算方便,人們規定一年為365天,一天 為24小時。由於地球自轉的軸線與地 球公轉的軌道不垂直,產生了地球的四 季變化和熱、寒、溫氣候「帶」的區分。更為可貴的是,地球上適宜的環境養育 了人類。人類創造了超越自身體力的科學技術,了解地球、保護地球、利用地球, 把地球建設成了宇宙間最美麗的星球。1.穩定的光照條件 2. 安全的宇宙環境 . 3. 適宜的溫度 . 4. 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 5. 液態水的產生 . 地球的宜居性非常好,孕育了多樣的生物,對外星人提出標准時,我們可以用來作參照。比如它們都離不開水,我們就會自然聯想到外星生物的存在極有可能也是需要水的,這非常符合人的思維習慣。對於溫度和氧氣的要求,一些低等的嗜極生物可以適應較惡劣的環境。
⑶ 地球為什麼能在不平靜的宇宙中穩定進化30億年
不是黑洞、不是中子星,也不是能夠發光發亮的恆星,而是我們所在的地球。地球本質上只是一顆普通的岩質行星,而之所以說它特別,是因為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且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生命在一個星球上誕生需要極其苛刻的條件,而從最初的生命形式發展進化為智慧生命,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以地球為例,生命歷經了35億年的時間,才最終完成了這個蛻變。
而在地球生命35億年的歷程中,面臨著諸多的潛在危險,任何一個來自宇宙的危險都可以將這個過程中斷,若如此,人類便不可能出現。可事實上地球在這30多億年的時間里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進化環境,為智慧生命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地球曾經出現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似十分慘烈,但實際上卻也未必,因為五次生物大滅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留下了生命的種子。
沒有任何一次大滅絕能夠徹底消滅地球生命,沒有一次大滅絕真正打斷了生命的進化歷程。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第五次生物大滅絕還為人類的出現鋪平了道路,因為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前,恐龍已經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如果恐龍不滅絕,哺乳動物就沒有進化的空間,而恐龍憑借力量已經實現了對地球的絕對統治,也不可能再向智慧方向演化了。而恐龍就是那麼恰到好處的消失了。
所以,雖然地球曾經出現過一些或大或小的災難,但總體來說,地球在30多億年的時間里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進化環境,所以才能夠誕生獨一無二的智慧生命,這十分有趣,而且耐人尋味。
⑷ 生命遍布整個宇宙,太陽系最安全
生命無處不在,遍布整個宇宙,有人說,太陽系最為安全。我覺得,只不過太陽系的條件適合了生命的演化,所以才有了人類。在人類之前,地球經歷過幾次生物大滅絕。所以,不是太陽系安全,而是現階段太陽系的環境適合生命的演化。過幾億年,如果太陽系的環境不適合生命演化,生物也會滅絕。在宇宙其他地方,又會出現適合生命演化的環境,生物又會在那個地方出現。
地球是一顆帶磁場的行星,是一顆有大氣層的行星,是一顆有著大量水的行星,是一顆有著月亮這個不太成比例的衛星,而月亮的圍繞降低了地球自轉的速度從而使地球絕大部分火山沉寂,所有的這些巧合,彷彿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的。宇宙中有無數宜居帶,地球也只是千千萬萬行星中處於宜居帶的其中一個,就比如中大獎的機率只有一億分之一,但如果有一億億人參加抽獎,那中大獎的人數還是很多的。
上帝早就把太陽系安排到銀河系的角落,不但避勉了是非災禍,還有利於生命的繁殖和進化。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雖然在宇宙中不如太平洋里一滴水,但是離開地球,人類無法生存,是誰創造了宇宙,星系,到底有多少,有多遠,我們永遠不可想像。只有太陽永遠照耀著我平安生活,其它的統統扯淡。太陽系很穩定,地球很安全,它們的壽命長得很,沒必要為它們操心,人類更應當擔心自己,能源,環境,大規模殺傷武器。
生命的形成,只有在第二代恆星出現之後,因為構成生命所需的元素需要第一代恆星爆炸來提供。有了這些元素,遇上合適的環境,著床,重力,溫度,濕度,生命的進化就水到渠成,就像咱地球。觀測所及的宇宙中有約2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有約2000億個恆星,按0.001‰的概率來算,宇宙中的生命星球還是蠻可觀的,按照二代恆星生命來算,外星文明程度最高可以比地球文明高上萬年。
太陽系外圍,類木大行星也功不可沒,阻擋了闖入太陽系的流浪漢們,例如秀梅克列維。不過就宇宙尺度而言,一切都是偶然。地球安全有幾個巧合。有木星或月球吸收或阻擋小行星,使大量小行星不會對地球進行沖擊。地球處於剛剛好的位置,不會離太陽太遠或太近而對地球造成氣候影響,使地球處於35度以下恆溫。地球有濃厚的大氣層,剛剛可以鎖住地球上的水份不會因溫度導致汽化跑出太空,而大氣層是因為地心引力的原因,不會跑向太空。
大氣層太厚會導致氣壓過大,像金星,木星,土星裡面的大氣壓強壓死一個人是綽綽有餘的,地球處於剛剛好的狀態。太陽系這么安全,主要是離主星系太遠,也就是離銀河系太遠。基本是在銀河系的邊緣,所以太陽系目前是比較安全。安全的系數離不開穩定和平衡的作用。太陽系的平衡確保了安全的攀升。太陽系是有規律的運動,凡是有規律的運動都是被人作用。太陽系在不停的運動著,平衡也是太陽系的首要因素。
太陽除了自轉以外,他還以巨大的質量和能量帶動著八大行星、彗星、小行星等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不停的運轉,旋轉一周需要2.4億年的時間。這本身就是一種平衡。在太陽系平衡現象的掩蓋下,包括地球在內的各個行星又在動著自己的衛星實現著它們小區域的局部平衡:有的行星,比如土星,由於它本身質量的不足為了實現平衡它不得不「佩戴」上一條看似多餘的光環:而木心由於本身質量的不足,要保持平衡,他就必須長得又高又大,實際上它是外強中干。
許多行星為了確保能夠穩定地安全地圍繞著太陽運轉,它們的平衡需要有衛星的幫助才能實現,這就是部分行星擁有衛星的原因。當然,水星和金星因為距離太陽較近,為了保持平衡安全穩定,他們不需要擁有衛星。作為整個太陽系來說,要保持自身的平衡,僅有行星及其衛星是不夠的。由於八大行星的運行軌軌道基本上處於同一軌道面上,於是,就有了與八大行星處於不同軌道面的各種彗星的長距離拉動,這也是為了在運動中實現太陽系的安全穩定的平衡。
在地球太空上安全系數也存在了一些問題。1957年,人類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開始了 探索 外層空間的旅行。在人類 探索 外太空的幾十年間,遺留在外太空的垃圾很多,幾厘米大小的碎片就有幾千塊,像一輛小轎車或者一棟別墅般的肺快也不在少數。這些太空垃圾主要是月球車、照相機、手錶、衛星零部件、實驗設備,甚至還有旗子和高爾夫球等。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垃圾碎片也是一種天體。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人類與行活動遺流的太空垃圾,在圍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由於互相吸引、互相作用,居然圍繞地球形成相對固定的運行軌道,出現一條圍繞地球運動的垃圾環,而且這個環是有規律的控制的,為了確保安全和穩定和平衡的狀態,就有人來控制這一切隔作用這一切,人們應該理解是如何的人去控制,這也是保護太陽系穩定平衡和安全。
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表示,人類 歷史 才多少年。僅僅通過人類 歷史 的者點點年限就妄加評論太陽系安全完全就是不靠譜的。舉個例子。一個正在加速的 汽車 。總共用60秒加速到100KM/s。但是這60秒里有那麼0.001秒 汽車 減速了。人類存在的時間和太陽系存在的時間可以這樣比喻。那麼僅僅靠0.001秒就斷言減速是不是顯得很不科學呢。我非常贊同你的觀點。僅僅靠人類觀察的這么幾百年,和整個太陽系存在時間來微不足道。
⑸ 地球上的生物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我們只知道,地球是由水和岩石組成了,它與其他的星體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孕育生命,它是千千萬萬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地方,是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惟一的安全的港灣。但是地球是怎樣的發展的呢?在浩瀚的宇宙中又是哪種力量造就了這顆神秘的行星呢?
地球為人類提供了水、空氣、和食物,地球彷彿就是專門為人類的誕生所打造的。在50億年前,地球還沒有誕生。當時在銀河系中,地球目前所在的位置只是一團氣體和空氣。科學家們稱其為分子雲,它是由數百顆死亡的恆星的碎片組成的,這團分子雲開始慢慢自轉,在分子雲慢慢縮小後,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同時又在太空中吸收物質能量,使分子雲中心溫度上升,最後這團縮小後的分子雲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太陽,剩餘的分子雲由於高速運轉,經過氣體和灰塵擴散成了一個大圓盤,就變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
有的科學家認為,月球的誕生是由於地球的作用。大約在38億年前,某星體突然與地球碰撞,許多的飛散的碎片在地球的吸引下,就變成了的月球。
在地球誕生了5億年之後,地球上有了海洋。在海洋里,各種物質相互作用,產生了有機物,誕生了最原始的生命。大約在20億年前,海洋中的海藻類大量繁殖,產生的光合作用形成了氧氣供給大氣。
在海洋里,部分物質下沉,較輕的物質上升,海洋中形成了海嶺的兩側運動,大約在19億年前,生成了超大陸。那個時候的超大陸上還沒有真正的生命物種,由於地球磁場和臭氧層形成,生物避免了宇宙射線和紫外線的輻射。大約在5億年前,生物的種類逐漸增加。
首先是植物,接著是魚類和兩棲動物開始由海洋轉向陸地生活。大約在2億年前,超大陸又進行了一次分裂。由於火山的頻繁爆發和地震,適者生存,許多的低級植物開始滅絕,只有高級植物才適應了環境,生存了下來,於是就開始出現了爬行類植物。
就這樣,地球上的生物大量的生物滅絕,而後又出現了較高級生物出現。大約在2億8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出現,到了侏羅紀,由於地球氣候變暖,許多的恐龍開始大型化。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在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佔到了主導地位,不斷的進化、繁榮。
有的人認為,大約在500萬前,哺乳動物類的部分靈長類動物在非洲進化成了猿人。在1萬2000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人類就開始各地遷徙擴散。
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地球村」,都知道地球是屬於宇宙的一顆行星,但是你對地球的認識有多少呢?
⑹ 宇宙外面是什麼啊,宇宙怎麼發展的,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在地球上怎麼就安心呢, 任其宇宙發展,地球在
因為我們的科技只能觀測到宇宙內的情況,而且大部分都處於推測狀態,所以宇宙之外是什麼,有沒有宇宙之外做個還不好說。而且,我認為即使到地球生命結束的那一天,我們也不一定可以弄明白這個問題,因為相對於宇宙來說,地球是在是太渺小了。
假如把人體比喻為宇宙的話,那麼地球相當於一個人體細胞中的分子、電子、離子這種最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你要讓一個分子上的生物去理解人體的結構和人體之外的世界,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
宇宙是怎麼發展的呢?相對於我們人類的生命周期而言,宇宙的發展是相當緩慢的,以至於你一輩子過去了,宇宙相對於你就像不動一樣,是宇宙生命的一瞬間的一瞬間。所以你不用杞人憂天的擔心宇宙會影響到你。
引力之所以是萬有引力,是因為只要有質量的物流都會有引力,所以地球只要還在,就會有引力。
宇宙安全嗎?相對於太陽處在宇宙中的位置而言,是相對安全的,太陽現在處於銀河系一個比較稀疏的恆星群中,最近的恆星都有4.22光年,與恆星相撞這種事情在幾億年之內幾乎不會發生。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安全度可能會稍微低一些,但是也不會有致命的危險,一些小隕石影響不了地球的發展。但是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不明因素,比如脈沖星發出的脈沖波肯能會影響到地球,但是這也僅僅是猜測,況且在那麼大的宇宙中能幾種那麼小的地球的概率低到極點。
宇宙有多大?現在科學家的觀測和預測,大概是145億光年左右,145億光年有多遠呢?我把地球處於宇宙中的位置給你說一下吧。
地球處於太陽系,太陽系處於銀河系(10萬光年直徑)的4條懸臂之一的獵戶臂上的一個比較空曠的本星際泡(300光年)中的本星際雲(30光年)之中。
銀河系是本超星系團(1-2億光年)中的室女座星系團(大約2000多個星系)外圍的本星系群(大概50個星系)中的一個較大的星系。
地球-太陽系-本星系雲-本星際泡-獵戶臂-銀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團-本超星系團-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