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微生物學家 有哪些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原是化學家,曾在化學上做出過重要的貢獻,後來轉向微生物學研究領域,為微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主要集中在下列三個方面: ① 徹底否定
了「自然發生」學說 。「自生說」是一個古老學說,認為一切生物是自然發生的。到了17世紀,雖然由於研究植物和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生活循環,是「自生說」逐漸消弱,但是由於技術問題,如何證實微生物不是自然發生的仍是一個難題,這不僅是「自生說」的一個頑固陣地,同時也是人們正確認識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一大屏障。巴斯德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試驗,其中著名的曲頸瓶試驗無可辯駁地證實,空氣內確實含有微生物,他們引起有機質的腐敗。巴斯德自製了一個具有細長而彎曲的頸的玻瓶,其中盛有有機物水浸液,經加熱滅菌後,瓶內可一直保持無菌狀態,有機物不發生腐敗,一旦將瓶頸打斷,瓶內浸液中才有了微生物,有機質發生腐敗。巴斯德的試驗徹底否定了「自生說」,並從此建立了病原學說,推動了微生物學的發展。
② 免疫學——預防接種 。Jenner雖然早在1798年發明了種痘法可預防天花,但卻不了解這個免疫過程的基本機制,因此,這個發現沒能獲得繼續發展。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雞霍亂,發現將病原菌減毒可誘發免疫性,以預防雞霍亂病。其後它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並首次製成狂犬疫苗,證實其免疫學說,為人類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貢獻。
③ 證實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究竟發酵是一個由微生物引起的生物過程還是一個純粹的化學反應過程,曾是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激烈爭論的問題。巴斯德在否定「自生說」的基礎上,認為一切發酵作用都可能與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關。經不斷地努力,巴斯德終於分離到了許多引起發酵的微生物,並證實酒精發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還研究了氧氣對酵母菌的發育和酒精發酵的影響。此外,巴斯德還發現乳酸發酵、醋酸發酵和丁酸發酵都是不同細菌所引起的。為進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奠定了基礎。
④ 其它貢獻 。一直沿用至今天的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時間加熱處理,殺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種消毒法)和家蠶軟化病問題的解決也是巴斯德的重要貢獻,它不僅在實踐上解決了當時法國酒變質和家蠶軟化病的實際問題,而且也推動了微生物病原學說的發展,並深刻影響醫學的發展。
柯赫
柯赫是著名的細菌學家,由於他曾經是一名醫生,因此對病原細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①具體證實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發現了肺結核病的病原菌,這是當時死亡率極高的傳染性疾病,因此柯赫獲得了諾貝爾獎;③提出了證明某種微生物是否為某種疾病病原體的基本原則——柯赫原則:首先在患病肌體里存在著一種特定的病原菌,並可以從該肌體里分離得到純培養;然後用得到的純培養接種敏感動物,表現出特有的性狀;最後從被感染的敏感動物中又一次獲得與原病原菌相同的純培養。由於柯赫在病原菌研究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自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成了發現病原菌的黃金時代,所發現的各種病原微生物不下百餘種,其中還包括植物病原菌。柯赫除了在病原菌方面的偉大成就外,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術方面的貢獻更是為微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這些技術包括:①用固體培養基分離純化微生物的技術,這是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的基本前提,這項技術一直沿用至今;②配製培養基,也是當今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技術之一。這兩項技術不僅是具有微生物研究特色的重要技術,而且也為當今動植物細胞的培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巴斯德和柯赫的傑出工作,使微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形成,並出現以他們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支學科,例如細菌學(巴斯德、柯赫等)、消毒外科技術(J. Lister),免疫學(巴斯德、Metchnikoff、Behring、Ehrlich等)、土壤微生物學(Beijernck Winogradsky 等)、病毒學(Ivanowsky、Beijerinck等)、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Bary、Berkeley等)、釀造學(Hensen、Jorgensen 等)以及化學治療法(Ehrlish 等)。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日趨豐富,使微生物學發展更加迅速。
魏岩壽,1900年-1973年,中國微生物學家、應用化學家,是中國近代工業微生物的先驅。字孟磊,浙江省鄞縣(今寧波市)人。父親魏伯楨,民族資本家。魏岩壽並是原(台灣)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是中國第一位在Science上發表科學論文的微生物學家。
2. 誰是「微生物學之父」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是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
巴斯德曾任里爾大學、巴黎師范大學教授和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在他的一生中,曾對同分異構現象、發酵、細菌培養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被後人譽為「微生物學之父」。
3. 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的微生物專業的 導師又哪些 啊,這個學校怎麼沒有列出來呢
袁生,戴傳超,陳雙林,賈永,黃鷹,陸玲,張石柱,徐旭士,陳育如,閻淑珍,商巾傑,林玲。
南京師范大學微生物學專業的研究生導師是伴隨研究生學習的指導者,往往可以給考生帶來很大的幫助,使研究生在學習中達到一定的學術高度。不同於本科教育模式中要求學生對本專業廣泛學習與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對本專業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故選擇導師是每一個研究生不可避開的重要抉擇,具體的選擇方式,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考前選擇或考後選擇等都有,但不論如何選擇,對導師有一定的了解是必須的。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細胞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原生動物以及單細胞藻類)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並將其應用於工業發酵、醫學衛生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
4. 為什麼說科赫和巴斯德是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偉大的巴斯德
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200年後,通過許多科學家的努力,特別是法國偉大的科學家巴斯德的一系列創造性的研究工作,人們才開始認識微生物與人類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們把研究微生物的科學稱作微生物學,巴斯德和科赫是公認的微生物學奠基人。他的工作為今天的微生物學奠定了科學原理和基本的方法。
巴斯德在大學里學的是化學。由於他不到30歲便成了有名的化學家,法國里爾城的酒廠老闆便要求他幫助解決葡萄酒和啤酒變酸的問題,希望巴斯德能在酒中加些化學葯品來防止酒類變酸。巴斯德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善於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使他在化學上有過前人沒有的重要發現。所以在解決葡萄酒變酸問題時,他首先也是用顯微鏡觀察葡萄酒,看看正常的和變酸的葡萄酒中究竟有什麽不同。結果巴斯德發現,正常的葡萄酒中只能看到一種又圓又大的酵母菌,變酸的酒中則還有另外一種又小又長的細菌。他把這種細菌放到沒有變酸的葡萄酒中,葡萄酒就變酸了。於是巴斯德向釀酒廠的老闆們指出,只要把釀好的葡萄酒放在接近50℃的溫度下加熱並密封,葡萄酒便不會變酸。釀酒廠的老闆們開始並不相信這個建議。巴斯德便在酒廠里做示範。他把幾瓶葡萄酒分成兩組,一組加熱,另一組不加熱,放置幾個月後,當眾開瓶品嘗,結果加熱過的葡萄酒依舊酒味芳醇,而沒有加熱的卻把人的牙都酸軟了。從此以後,人們把這種採用不太高的溫度加熱殺死微生物的方法叫做巴斯德滅菌法。直到今天,我們每天食用的牛奶還是採用巴斯德滅菌法來保鮮的。
因為解決了葡萄酒變酸問題,巴斯德在法國的名聲大振。正好這時法國南部的絲綢工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為用做原料的蠶繭大幅度減產。減產的原因是一種叫做「微粒子病」的疾病使蠶大量死亡。人們又來向巴斯德求援了。1865年,巴斯德受農業部長的重託,帶著他的顯微鏡來到了法國南方。經過幾年的工作,其間他還得過嚴重的腦溢血病,但是,他發現微粒子病的病根是蠶蛹和蠶蛾受到了微生物的感染。針對病因,巴斯德向蠶農們表演了如何選擇健康蠶蛾的方法,要求他們把全部受感染的蠶和蠶卵,連同桑葉都燒掉,只用由健康蠶蛾下的卵孵化蠶。蠶農們依照巴斯德的辦法,果然防止了微粒子病,挽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為此,巴斯德受到了法國皇帝拿破崙3世的表彰和人民的熱烈稱頌。
研究葡萄酒和蠶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巴斯德開始主張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正因為微生物能夠通過身體接觸、唾液或糞便散布,便可以從病人傳播給健康的人而使人生病。這種觀點後來被許多醫生的觀察和治病經驗證實了。其中德國醫生科赫和他的老師貢獻最大。為此德國聘請巴斯德擔任波恩大學教授並授予他名譽學位,可是,這時普法戰爭已經爆發,法國大敗,熱愛祖國的巴斯德拒絕了德國給他的榮譽。1873年,巴斯德當選為法國醫學科學院的院士,雖然他不是醫生,連行醫的資格都沒有,但歷史已經證明,巴斯德是最偉大的「醫生」。
19世紀70年代,巴斯德開始研究炭疽病。炭疽病是在羊群中流行的一種嚴重的傳染病,對畜牧業危害很大,而且還傳染給人類,特別是牧羊人和屠夫容易患病而死亡。巴斯德首先從病死的羊血中分離出了引起炭疽病的細菌--炭疽桿菌,再把這種有病菌的血從皮下注射到做試驗的豚鼠或兔子身體內,這些豚鼠或兔子很快便死於炭疽病,從這些病死的豚鼠或兔子體內又找到了同樣的炭疽桿菌。在實驗過程中,巴斯德又發現,有些患過炭疽病但僥幸活過來的牲口,再注射病菌也不會得病了。這就是它們獲得了抵抗疾病的能力(我們今天叫做免疫力)。巴斯德馬上想起50年前詹納用牛痘預防天花的方法。可是,從那裡得到不會使牲口病死的毒性比較弱的炭疽桿菌呢?通過反復試驗,巴斯德和他的助手發現把炭疽桿菌連續培養在接近45℃的條件下,它們的毒性便會減少,用這種毒性減弱了的炭疽桿菌預先注射給牲口,牲口就不會再染上炭疽病而死亡了。1881年,巴斯德在一個農場進行了公開的試驗。一些羊注射了毒性減弱了的炭疽桿菌;另一些沒有注射。4個星期後,又給每頭羊注射毒力很強的炭疽桿菌,結果在48小時後,事先沒有注射弱毒細菌的羊全部死亡了;而注射了弱毒細菌的則活蹦亂跳,健康如常。在現場的專家和新聞記者歡聲雷動,祝賀巴斯德偉大的成功。的確,巴斯德的成就開創了人類戰勝傳染病的新世紀,拯救了無數的生命,奠定了今天已經成為重要科學領域的免疫學的基礎。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用同樣的方法治好了被瘋狗咬傷了的9歲男孩梅斯特。後來梅斯特成了巴斯德研究院的看門人,1940年,當法國被德國佔領時,64歲的梅斯特因為拒絕法西斯軍人強迫他打開巴斯德的陵墓而自殺了。
1996年巴斯德逝世100周年時,全世界微生物學和醫學工作者舉行了許多活動來紀念他,因為他的研究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幸福。
5. 2000年到如今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理獎涉及微生物的的人物有哪些
2005年,巴里·馬歇爾與羅賓·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及這種細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被授予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8年,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發現了導致宮頸癌病毒(HPV)」;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與他的同事呂克·蒙塔尼耶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0年10月5日,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阿爾特、邁克爾·霍頓和查爾斯·賴斯獲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是因發現丙型肝炎病毒(HCV)。
2020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6. 暨南大學微生物有哪些老師比較好
廣東 > 暨南大學 > 導師介紹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導師介紹:龔映雪
2012-10-01
姓名:龔映雪 性別:女
職稱:副研究員 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研究方向:微生物學
導師簡介:
龔映雪 女 副研究員 博士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命與健康工程研究院[email protected],85222863-811
一、學習背景:
2005年:博士 中山大學 微生物學
2002年:碩士 中山大學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2000年:學士 華中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
二、工作經歷:
2008至今:副研究員,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命與健康工程研究院
2005-2008:Research Fellow, School of Chem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三、研究方向:微生物學
1. 分子微生物學與功能基因: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
2. 微生物分子酶學與酶工程:產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
四、主要論文:
發表論文20篇,其中SCI收錄12篇,EI收錄2篇,核心期刊6篇。近5年發表論文14篇。
1.龔映雪等. 酵母多基因表達載體在纖維素生物轉化中應用.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 2010, 27(1):82-87.(EI)
2.Xiao W, Gong Y, et al.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s of TLR6 gene in Chinese Cantonese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genetics, 2010, 37(4): 245-251.(SCI)
3.Cai N, Gong Y, et al. Adhesion dynamics of porcine esophageal fibroblasts on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functionalized poly(lactic acid). Biomedical Materials. 2008, 3(1): 015014.(SCI)
4.Cai N, Wong CC, Gong Y, et al. Molating Cell Adhesion Dynamics on Carbon Nanotube Monolayer Engineered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0, 2(4): 1038-1047.(SCI)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導師介紹:龔映雪_研招網_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考研網
http://yz.kaoyan.com/jnu/shi/10/44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