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腸道微生物
就是生活在腸道里的微生物,種類非常多。比如人腸道里有大腸桿菌、乳酸菌等細菌,牛的腸道里有纖毛蟲。。。。。。
㈡ 微生物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的腸道裡面同樣存在很多微生物,人腸道里的微生物有哪些呢
細菌對於人類有益的有:
大腸桿菌和乳鏈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葉酸及VitC、K等。雙岐桿菌產酸造成酸性環境可促進對 VitD、Ca、Fe的吸收。 唾液鏈球菌產生的H2O2抑制腦膜炎球菌生長,大腸菌素可抑制痢疾桿菌生長。
細菌對於人類有害的有:
耐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優勢菌而發生腹瀉,偶爾發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膿毒血症;變形桿菌和假單胞菌生長旺盛並侵入組織發生腎炎或膀胱炎;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腸道、肛門或陰道感染,也可發展成全身感染;艱難梭菌在結腸內大量繁殖,並產生一種腸毒素及細菌毒素,導致假膜性腸炎。
真菌對於人類有益的有:
黴菌可用以生產工業原料(檸檬酸、甲烯琥珀酸等),進行食品加工(釀造醬油等),製造抗菌素(如青黴素、灰黃黴素)和生產農葯(如「920」、白僵菌)等。酵母菌是重要的發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啤酒酵母可用來發酵生產酒精或葯用酵母,也可通過菌體的綜合利用提取凝血質、麥角固醇、卵磷脂、輔酶甲與細胞色素丙等產品。紅麴黴可制紅曲、釀制紅乳腐和生產糖化酶等。抗生菌能抑制別種微生物的生長發育,甚至殺死別種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產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線菌及若干真菌和細菌等。抗菌素廣泛地應用抗菌素以治療許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在畜牧獸醫學方面,不僅用來防治某些傳染病,有些抗菌素還可用以促進家禽、家畜的生長。在農林業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業上,則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劑。
真菌對於人類有害的有:白色念珠菌存在於正常人的口腔、腸道、上呼吸道等處,能引起鵝口瘡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黃麴黴其中某些菌株會產生引起人、畜肝臟致癌的黃麴黴毒素。病原性真菌,對人類致病的真菌分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膚、毛發、指甲,為慢性,對治療有頑固性,但影響身體較小,後者可侵犯全身內臟,嚴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於糧食、飼料、食品中,能產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㈢ 如何看待腸道菌群它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微生物庫。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體胃腸道、皮膚、生殖器官、口腔、鼻子和喉嚨中。它們的體重超過1.27公斤,其中腸道微生物約占總體重的80%,重量為1公斤。健康人的腸道中存在多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它們統稱為腸道微生物。我們通常所說的腸道菌群是指寄生在腸道內的細菌。
㈣ 人的哪些器官有微生物,哪些器官沒有微生物
人體正常情況下有微生物的器官組織很多,外耳、胃、皮膚、尿道、陰道、眼睛的結膜、鼻腔、口腔和咽、大腸小腸都有微生物正常棲息與繁殖。有些是條件致病菌,一旦你身體虛弱時會得病。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器官沒有微生物,比如說腦,心臟,肝等~
㈤ 人體中的微生物
人體許多部位都生活著微生物,其中以腸道中的微生物數量最多、種群最豐富,大約80%的人體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這里,它們的數量超過100萬億個(這個數字大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總重量超過一公斤,種類有四五百種,絕大部分是不需要氧氣的厭氧細菌。人的皮膚上也生活著許多微生物(膚表微生物),有細菌也有真菌,人體汗液中的無機離子和有機物是這些微生物愜意的食物,唯一令膚表微生物感到缺憾的是皮膚上的水分太少,不時要忍受乾渴的折磨,視水分的充足程度,每平方厘米皮膚上的微生物從1萬到100萬不等,膚表微生物容易被水洗脫,淋浴可除掉絕大部分膚表微生物,但8小時內皮膚上又可迅速重建起一個蓬勃的微生物世界。口腔是微生物生存的好地方,唾液給這里的微生物帶來豐富的營養和充足水分、口腔高低不平的表面又為各類微生物提供了棲身之所,因此近百種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都能在這里安詳地生活,此外,鼻腔、咽腔以及女性泌尿生殖道也是一些微生物定居的場所,人體的胃不是微生物的好去處,這里沸騰著的胃酸使大部分微生物都受不了,因此在這里僅生活有少量的耐酸細菌和酵母菌,它們粘附在胃壁上生長。 人在出生時身體上是沒有微生物的,但隨後幾小時內,微生物便通過呼吸、母乳等各種渠道進入人體、占據合適的位置開始生息繁衍,這便是人體正常微生物的來源,並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在人體順利定殖,比如皮膚上分泌的油脂就能殺傷一些微生物,唾液中除營養外也含有大量的抗菌物質,能在人體上定殖的微生物都是能克服人體這些阻障的種群,這或許也可以看成人體對微生物的選擇吧,科學家懷疑,對於那些人體需要的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人體可能通過某種化學信號不斷地與它們對話,這樣就可引導它們到達合適的位置定居,若非此,很難解釋微生物那麼精確地定位以及人體免疫系統為何不對付這些外來者等一系列問題,科學家現在發現一些哺乳動物腸道組織甚至發生了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的變化,這更堅定了科學家的這種想法。 口腔中繁茂的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顯然也懂得雙贏的道理,人體正常微生物在享受人體提供的生存空間時自然也感恩戴德極力回報人體,首先它們能夠抑制外來病原微生物,外來病原微生物要想在人體內搗蛋就必須先在人體內找到立足點,但人體既然已生活著正常的微生物菌群,病原微生物要奪取一個立足點必須要和這些微生物進行惡戰,但大部分情況都是這些病原微生物敗下陣來,因為人體正常微生物以逸待勞自然很容易打敗外來的入侵者,人體正常微生物還能合成一些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腸道微生物在這方面更是能力超凡,許多腸道細菌能製造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並為人體吸收,此外,腸道微生物還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通過降解食物中亞硝胺等致癌物質防止腫瘤,科學家現在發現一些中葯葯效的發揮還得靠腸道微生物,大黃是中葯中一味很有名的瀉葯,它的葯效成分到達大腸後被這里的一種叫螺旋鏈球菌的細菌分解成羧酸蒽酮,這種物質方才真正具有下瀉的功能。 科學家對人體正常微生物的研究刺激了一門新學科的誕生—微生態學,這門學科將微生物與其生存的人體環境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一個微觀或細胞水平的生態系統,同宏觀生態系統一樣,微生態系統也應保持平衡,這種平衡對於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如果微生態平衡被打破,人體必然遭殃,例如濫用抗生素常使腸道菌群失調,因為它們能殺死很多正常的腸道微生物從而使那些有害微生物繁衍壯大,此時人體最常見的反應是腹瀉不止,除了抗生素,年齡也可能影響到菌群的變化,科學家發現,由母乳喂養的嬰兒腸道中98%以上的細菌都是雙歧桿菌,這是一種對人非常有益的細菌,隨著年齡的增長,雙歧桿菌逐漸減少,成人體內雙歧桿菌比例為10%,和年輕人相比老人腸道中的雙歧桿菌已十分稀少,有的甚至已經檢測不出來,但長壽老人卻又減少得不是那麼劇烈,這提示科學家補充雙歧桿菌或許能延年益壽,通過調節飲食習慣可以增加腸內雙歧桿菌數量,比如少吃肉、多吃蔬菜、多喝酸奶,另外,服用市面上的補充腸道有益菌的微生態制劑也不失防治菌群失調的輔助方法。許多口腔疾病也往往並非是由於外來有害微生物的入侵而是口腔微生物種群發生了變化,如果人食物中糖分尤其是蔗糖含量提高而又不注意口腔衛生的話,牙齒表面將形成一個產酸的細菌菌落,這些酸可以溶解牙齒表面的釉質(由礦物質結晶體構成),這層堅固的防護層被細菌攻破後,細菌就可輕而易舉分解牙齒內部物質,最終造成齲齒,氟能提高牙齒的抗腐蝕能力以及抑制細菌對糖的代謝,因此飲用水和牙膏中加入適量的氟化物有助於防止齲齒。 人體微生物還與很多人體生理現象有關,如「屁」的形成就與腸道微生物有關,正如人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要呼出二氧化碳,細菌在其生命過程中也要呼出氣體,但不光是二氧化碳,還有甲烷、硫化氫等,這些氣體再加上人吞入的空氣排出人體後就形成所謂的「屁」。 一些人體微生物為科學家所鍾愛,在更大層面上造福著人類,腸道中的大腸桿菌就是一個典型,這種聞名遐邇的細菌是一種被人類了解得最清楚的生命,對一些生命現象的研究往往用它作為模式生物,科學家也喜歡將一些外源基因導入這種細菌來生產有價值的生物物質,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技術產品人胰島素就是用這種細菌生產的,大腸桿菌在環境檢測中還經常被作為一種指示菌來指示水或食品被糞便污染的程度,它與其它腸道病原菌的生活習性和環境都非常相似,因此它的數量能反應樣品中病原菌的數量。 需要提及的是,人體正常微生物若要名副其實的「正常」必須老老實實地呆在它們的居住地,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它們跑到人體其它地方去溜達就往往釀成禍害,它們也就成了讓人體致病的罪魁禍首,這就是常被醫生提起的內源性感染,例如有時大腸桿菌跑到男性前列腺中引起細菌性前列腺炎,這可並不是容易治療的疾病,將給人體帶來極大的痛苦,因為一些正常微生物也可能致病,它們又有了一個「機會致病菌」的名字,不過慶幸的是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很少。
㈥ 人體消化吸收與腸道微生物的關系
人體的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就是從口到肛門的一條中空的管道,開口與出口都與外界相同,可以理解為皮膚的延續,它被解剖學家從上到下分為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消化腺就是分布在消化道旁邊的和消化道管壁內的腺體,可以理解為長江的各個支流和長江邊的滲水。消化道和各種消化腺由特定的排列順序和分布組成一個精密的系統----消化系統,主要起消化和吸收兩個功能,消化過程又包含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是口腔咀嚼和胃腸道蠕動研磨食物,後面還會講到被主流醫學忽視了的其他幾大功能,如:內分泌、免疫、內外界環境信息交流的節點等等。
消化系統的主要結構和功能。口腔是消化道的開端,它的主要功能是咀嚼、研磨食物並將食團與唾液充分混合,咀嚼動作能反射性引起胃腸、胰、肝、膽囊等消化器官的活動,為迎接食團進入胃及腸道做熱身的准備。唾液里含有很多種類的酶和免疫球蛋白,起到較弱的化學系消化作用和一定的抗菌作用。食管是口腔和胃的連接管道,在食管與胃連接的位置,有一處生理性的高壓區,盡可能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從而引起胃食管反流甚至食管病變。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具有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的功能,食物進入胃內後,胃壁內的化學感受器和張力感受器感受到食物進入胃內後,會促進胃內各種分泌腺大量的分泌,同時會促進胃蠕動,幫助研磨食團及促進食團與胃液充分的混合,部分蛋白質被少量的分解成肽類。再次同時,胰腺和膽囊已經得到食物進入胃內的消息,熱身活動進一步的加強。胃內的食團被有序的一團一團的隨著胃蠕動通過胃腸連接的部位----幽門,進入小腸。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小腸內壁成毛毛蟲樣,我們稱之為小腸絨毛,目的是極大擴大小腸表面積,小腸絨毛這樣結構的存在使得小腸內面積約為人體表面積的130倍。小腸內最重要的消化液就是胰液,略呈鹼性,可中和食物從胃液中帶來的胃酸,胰液中含有豐富的蛋白水解酶、澱粉酶、脂肪酶等多種消化酶,可以將澱粉分解為葡萄糖、麥芽糖、糊精和麥芽寡糖等等,可以將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小腸內還有通過膽囊收縮擠壓出的膽汁,主要將脂類分割成細小的脂肪顆粒,極大增大脂類的表面積,方便胰脂肪酶跟小脂肪顆粒的接觸面積,從而分解成甘油、甘油一脂和脂肪酸。這些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的物質才能被小腸吸收。小腸吸收後的食物殘渣通過回盲部進入大腸,大腸沒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但是大腸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可以將食物殘渣中部分消化不了或者消化不幹凈的糖類發酵,生成短鏈脂肪酸,作為腸上皮細胞活動的能量來源,微生物通過消化食物殘渣產生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並排出體外進入腸管供人體吸收,還有腸道內微生物產生的神經遞質約占人體內總神經遞質的四分之三,神經遞質是體內各器官組織進行溝通的信使,相當於是郵遞員。它們除此之外還產生其他一線尚未被我們發現的有利代謝產物,所以我們吸收的是腸道微生物排出的對人體極其有利甚至不可缺少的「大便」,它們其實跟人類是共生的關系。所以將腸道類按一定比例和數量分布的菌群統稱為人體的另一大「器官」一點都不過分。
古人說,病從口入。腸道是食物進入機體的門戶,因而是人體中直接接觸各類外在細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質最多的地方,處理要消化吸收營養物質,還要承受各種有害物質的入侵。但是,為什麼我們絕對部分人還能保持較健康的狀態呢?原來,我們腸道有四個屏障保護,如下圖。第一個就是微生物屏障,其他幾個屏障我們的主流醫學已經研究得相對比較透徹,那麼今天就著重講解微生物菌群失調對現代一些疾病的發生所產生的影響。
微生物分布在全身分布范圍廣、種類和數量多。微生物在人體的不同部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各菌群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保持生態平衡,一道機體內外發生變化,正常的生理組合就被打破,從而形成病理性的組合,我們稱之為菌群失調。它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暴露的位置,如生殖道、肺部、鼻腔、耳朵、指甲或眼睛粘膜表面,最主要發生在腸道和皮膚。同一種微生物生態失調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的症狀不一定一樣,比如在一病人身上發生皮炎,但是在另一個人身上可能表現為周圍神經炎或類風濕關節炎。傳統觀點認為腸道菌群只是具有發酵和腐敗的作用,現在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平衡對我們胃腸道屏障和防禦體系的構建、腸道功能、機體營養、細菌感染、葯物效應、免疫反應、腫瘤的發生、衰老過程和應激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腸道微生態菌群到底有什麼作用?它們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如:將殘留的不能消化的物質發酵、幫助合成維生素(維生素K、維生素B族包括生物素、B12、葉酸、B6、核黃素等)、幫助合成有益的短鏈脂肪酸(能為結腸提供能量、阻止病原微生物在腸道內定植和大量繁殖、減少對氨的吸收預防老年痴呆和帕金森、降低腸漏和結腸癌幾率)、促進消化酶的產生從而改善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對腸道粘膜的保護(為常住有益菌和病原菌提供競爭生存空間、中和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從而減少對機體的損害)、免疫調節作用(腸道菌群能夠增加白介素-10細胞因子的合成,它能調節細胞生長和分化,是目前公認的炎症與免疫抑制因子,還與心血管系統疾病密切相關)、營養刺激(能夠刺激上皮細胞分化,和腸道尿液能形成一個約30微米厚的生物膜,就是我們說的第一道屏障,當出現炎症、感染時,生物膜消失)。
腸道菌群紊亂是現代慢性代謝性疾病發生有著怎樣的關系?腸道菌群改變與肥胖的關系:腸道菌群能夠調控食物熱量的吸收,能夠通過調控脂肪合成和儲存功能的Fiaf基因表達,直接導致肥胖,這個在現代養殖業中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最有說服力,還有一些肥胖的患者當中通過接種有益的細菌進而達到減肥目的的案例。腸道菌群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胃腸道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激素、腦腸肽、胰多肽、胃腸激素肽等,腸道菌群對以上激素有調控的作用,同時高脂飲食可減少胃腸道有益細菌的數量,升高內毒素脂多糖水平,誘發慢性炎症,從而引起胰島素抵抗和肥胖。腸道菌群與真菌感染的關系:在臨床工作幾年後發現,大量長期應用抗生素的病人特別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可能的原因是大量抗生素殺死機體內正常菌群後導致體內的真菌大量滋生繁殖,從而成為優勢物種侵犯人體。腸道微生物與乳腺癌之間的關系:無論男女,體內都會分泌雌激素,只不過女性體內雌激素含量更高,雌激素隨血液循環進入肝臟,在肝臟內和一種多糖結合,此過程我們稱之為雌激素滅活,通俗講就是失去生物活性,滅活的雌激素隨著膽汁分泌到腸道,此時腸道正好有一種細菌以滅活的多糖為食,從而滅活的雌激素再次變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雌激素,這樣的雌激素更容易被腸道吸收入血,維持較高的雌激素水平,當以多糖為生的微生物被抗生素殺滅後,這部分可利用的雌激素變流失掉了,從而影響人體的內分泌,導致比如乳腺癌的發生。
既然我們了解到現代慢性病很可能是有腸道菌群紊亂導致,那麼我們可不可以人為的補充有益微生物或者有益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素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目前所投入的益生菌在臨床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比如醫療機構使用的雙岐三聯活菌、雙岐桿菌、活菌散等逐步的被醫療機構所使用。
凡此種種,還有很多微生物導致的疾病尚未被人們發現,人類在與體內微生物的漫長演化過程中,我們和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在共同發育,它們參與了我們的代謝、免疫及認知方面的發育過程,隨著現代醫療和農業大量使用抗生素,人體內的菌群也在發生著劇烈的改變,包括種類和數量,現代慢性病如洪水猛獸一樣沖擊著現代人。
㈦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土壤、空氣、江河、海洋等都有數量不等、種類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其中以土壤中微生物最多。在人體、動植物的體表以及人體和動物體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等,均有多種微生物存在。正常情況下寄居於人體表面及與外界相通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中的微生物稱之為「正常菌群」。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對人類動植物是有益的、必需的。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動植物的有機蛋白質轉化為無機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長的需要,而植物又為人類和動物所食用。空氣中的大量氮氣,只有依靠固氮菌等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能合成維生素B、維生素K,供機體所利用並具有拮抗某些病原菌的作用,目前受到廣泛應用的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用於治療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因此,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
自然界中除了一部分對人類有益的微生物外,還有一部分能引起人類和動植物的病害,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病原微生物」。例如,能引起人類痢疾、傷寒、結核、病毒性肝炎,對動植物可引起雞霍亂、鴨瘟、水稻白葉枯病等。
病原微生物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屬於這類微生物。其體積微小沒有典型的細胞結構,沒有產生能量的酶系統,只能在宿主活細胞內生長繁殖。第二類是原核細胞型微生物:這類微生物僅有核質、無核膜或核仁,細胞器不完善,包括細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和放線菌。第三類是真核細胞型微生物:這類微生物細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細胞質內細胞器完整。真菌屬於這類微生物。
細菌和病毒個體微小。細菌一般以微米為其測量單位,肉眼不能看見,必須藉助光學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1)細菌: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菌,需使用放大800~1000倍的鏡頭才能看清。按其外形可分為球菌、桿菌、螺形菌三大類。球菌根據其菌細胞分裂平面及分裂後排列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雙球菌(如腦膜炎雙球菌)、鏈球菌(如溶血性鏈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等。桿菌,如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百日咳桿菌。螺形菌菌體彎曲,可分為二類:弧菌菌體有一個彎曲,呈弧形或逗點狀,如霍亂弧菌;螺菌菌體較長而硬,有幾個彎曲,如鼠咬熱螺菌。
(2)病毒:比細菌更微小,以納米(nm)為測量單位,除了較大的痘病毒其直徑約為300nm,能勉強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其病毒顆粒外,其他絕大多數病毒均小於150nm,已超出普通光鏡的分辨范圍,因此,要用電子顯微鏡放大幾千到幾萬倍才能看見。病毒大多數為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數為桿狀(如煙草花葉病毒),或絲狀(如流感病毒),磚塊狀(如痘病毒)或者蝌蚪狀(如噬菌體)。
在適當的條件下,細菌從外界環境吸收營養,一是通過分解代謝獲得原料和能量,二是通過合成代謝合成本身的菌體成份,維持細菌的生長繁殖。
細菌能夠生長繁殖,首先需要充足的營養,如水分、蛋白質、糖類、脂肪和鈉、鉀、鈣等無機鹽,還有各種生長因子如維生素B、氨基酸等。還需要合適的酸鹼度,一般在中性或弱鹼性(pH7.2~7.66)時,細菌的酶活性最強。不同的細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致病菌已適應人體環境,因此,多數致病菌最適於人體的溫度(37℃)。
細菌生長繁殖還需要氣體,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需氧菌要供給氧氣,而厭氧菌則要在無氧環境中才能生長。
(二)細菌感染後引起的全身反應
細菌引起感染後,如果數量多、毒力強,加之人體抵抗力弱,病原菌及其產生的毒性產物可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狀,常見的有毒血症、菌血症和敗血症。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1.毒血症:是指病原菌在局部組織中生長繁殖,本身並不進入血流,而是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外毒素侵入血流,到達特定的組織及細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狀。如破傷風桿菌的破傷風毒素作用於人體脊髓和腦干組織的神經節苷脂受體,使人的肢體屈肌與伸肌的配合失調,以致屈肌與伸肌同時強烈收縮,肌肉痙孿強直,造成破傷風特有的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症狀。
2.敗血症:是指病原菌本身侵入血流,並在血流中大量生長繁殖,再產生毒性產物,引起嚴重全身中毒症狀,如高熱、皮膚有出血斑點,肝脾腫大等。葡萄球菌,鼠疫桿菌都可引起敗血症。
3.菌血症:是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由此播散到體內的其他組織器官再進行繁殖致病,而細菌並未在血中生長繁殖。例如,傷寒桿菌感染早期存在菌血症期。
(三)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
用革蘭氏染色法可把所有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種常規染色法。細菌經過結晶紫、碘液先後染色後,都被染成深紫色。這時再用95%酒精脫色,有些細菌可脫掉紫色,用復紅再染後變為紅色,稱為革蘭氏陰性菌(簡寫為G- 菌)。有些細菌不被酒精脫色,仍然保留深紫色,稱革蘭氏陽性菌(簡寫為G+菌)。
區分這兩類細菌對於鑒別細菌,分析細菌的致病作用和選擇抗菌葯物都有重要意義。將所有細菌初步分成G+和G-兩大類後,一方面便於進一步鑒定細菌種類;另一方面由於G+菌和G-菌對抗生素敏感性不同,這樣便於選擇有效葯物進行及時治療。G+菌對青黴素、頭孢菌素敏感,而G- 菌對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較敏感,可供治療時用葯的參考。化驗室尚可通過分離培養細菌進行葯物敏感試驗,幫助正確選擇有效葯物,達到合理治療不同傳染病的目的。此外,在細菌的致病作用方面G+菌和G-菌也有不同,如G+菌一般以外毒素致病,G-菌則主要以內毒素致病。
(四)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
食物中毒是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症狀,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細菌性食物中毒(或稱為毒物性食物中毒,如誤食毒蕈,或誤食農葯,或誤食含有劇毒化學葯品的食品等)。
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毒素性食物中毒和感染性食物中毒)除肉毒桿菌所產生的肉毒毒素外,其他細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臨床表現均為急性胃腸炎症狀,以腹痛、腹瀉、嘔吐等為主(少數伴發燒)。一般症狀較輕,預後良好,1~2天可自愈,極少有引起死亡的報道。
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由細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很常見的。有多種細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最常見的是沙門氏菌。它廣泛存在於各種動物,如豬、牛、羊、雞、鴨、鵝及鼠類的腸道和糞便里,蛋類也容易被這種菌污染。金黃色葡萄菌也是引起食物中毒常見病原菌之一,它常常存在於正常人的鼻腔、咽喉部和皮膚化膿病灶中。奶牛的乳房化膿皰里也存在大量葡萄球菌。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以A型引起者最多,B和C型金黃葡萄球菌次之。
此外變形桿菌以及蠟樣芽孢桿菌,各種海產品、鹽腌漬品中有一種副溶血性弧菌、肉類食品中的產氣莢膜桿菌,發酵的豆、面製品、罐頭食品、腌肉中的肉毒桿菌都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平常我們見到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病很急,大多在吃了不潔食物幾小時後就可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但恢復也較快,1~2天就可自愈。但是,有一種毒素性食物中毒(一般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被肉毒桿菌的芽孢污染,在厭氧條件下細菌生長繁殖產生的一種劇烈外毒素,稱肉毒毒索),如果人食入含有這種外毒素的食物,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即使這種毒素僅1微克,也可使人致命,因此,它就是食物中毒中的最危險的「刺客」。
在國外,這種食物中毒主要是以臘腸、家制罐頭、肉製品為主,但在我國此類食品引起肉毒中毒很少見,大多是由發酵的豆製品和面製品所致。如臭豆腐、豆鼓(佔80%)、甜面醬(佔10%)等。我國十幾個省均有發現,以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省為多見。肉毒桿菌只有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下才能生長,當它存在於土壤和家畜的糞便這些對它不利的有氧環境中,就會在體內產生一個卵圓形小體,叫做芽孢。這樣肉毒桿菌就能存活很長時間,幾年甚至幾十年,若製作加工時食品被肉毒桿菌芽孢污染,在厭氧條件下就可以在其中大量生長繁殖,產生毒性強烈的肉毒毒素。由於它是神經毒素,人攝入後導致特殊的神經中毒症狀,眼部、咽部的肌肉麻痹造成復視、斜視、眼睜不開、進食困難、阻嚼無力,30%以上的病人腦神經可受損。
(五)性傳播疾病常見病原體
性病是一種傳染病,解放前俗稱花柳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以前性病常指淋病、梅毒、軟性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腫及腹股溝肉芽腫等「經典」性病。 1975年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性病」改體為「性行為傳播的疾病」,簡稱為「性傳播疾病」,即指以性行為為傳播途徑的各種疾病,在病種上由原來的5種增加到20多種。
性傳播疾病具有多種多樣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真菌、螺旋體、衣原體、支原體、病毒、寄生蟲等各類病原微生物。常見的病原體有:
①細菌:淋病雙球菌、杜克雷嗜血桿菌、陰道加特納氏桿菌等。②真菌:念珠菌等。③螺旋體:梅毒螺旋體。④衣原體:眼生殖器衣原休、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衣原體。⑤支原體:解脲支原體、生殖道支原體、人型支原體。⑥病毒:人乳頭瘤病毒(6、11、 16、18型)、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傳染性軟疣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等。⑦寄生蟲:滴蟲、陰虱、疥蟲等。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性病患者為多種病原體的混合感染。因此,進行性病病原體檢查需要有全面的醫學微生物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明確診斷,防止漏診,並對不同病原體引起的性病採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達到有效治療目的。
(六)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專指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病變為主的全身性傳染病。臨床上以食慾減退、惡心、乏力、肝臟腫大壓痛及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人有發熱及黃疸,少數病人可演變為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細胞癌。至於EB病毒、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埃可病毒(ECHO6,19)、柯薩奇病毒B 組、風疹病毒、黃熱病毒、腮腺炎病毒及腺病毒等都可引起肝臟炎症。但這類病毒所致的肝炎屬於其全身感染的一部分,並不隸屬於這一特定的范疇。
病毒性肝炎根據其病原不同分為7型:①甲型肝炎(簡稱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②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由乙型炎病毒(HBV)引起;③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④丁型肝炎即δ肝炎,由δ病毒(HDV)引起;⑤戊型肝炎則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所致;⑥庚型肝炎由庚型肝炎病毒引起;⑦TTV肝炎由非甲非庚型肝炎病毒所致。按臨床表現不同,病毒性肝炎又可分為:①急性肝炎:又分為急性黃疽型及急性無黃疽型肝炎;②慢性肝炎:又分為慢性遷延性和慢性活動性(包括輕、中、重型);③重型肝炎:又分為急性重型(通常稱為暴發型)、亞急型重型(即亞急性肝壞死)和慢性重型(包括重型慢性活動性肝炎或具有高度活動型的肝硬化)。④淤膽型肝炎;⑤肝炎後肝硬化(包括活動性肝硬化和靜止性肝硬化)。
(七)流腦與乙腦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雖然都是腦部急性傳染病,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病原體引起的兩種疾病,臨床表現、傳染途徑及其防治措施也截然不同。
(1)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脊髓膜炎,由內毒素致病。病菌存在於患者或帶菌者鼻咽部。帶菌者對周圍人群的危險性大於病人。在流行期間,人群帶菌率顯著提高,可達50%以上。病菌主要通過飛沫直接經空氣傳播,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兒童易受傳染。病菌自鼻咽部粘膜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症,最後侵犯腦脊髓膜形成化膿性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然高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症狀。流腦以普通型為最多見,有時可出現暴發型。此型以休克型和腦膜腦炎型為主,若不及時搶救,於24小時可危及生命。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白細胞總數在20000/μl以上,中性粒細胞>80%~90%。腦脊液經離心取沉澱物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如發現中性粒細胞內、外有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即可作出診斷。此外,出血瘀斑處無菌消毒後挑破瘀斑,擠出少量血液或組織液塗片,找到革蘭氏陰性雙球菌有助於診斷,其陽性率約80%。必要時可分離培養細菌進一步確診。
(2)乙腦:是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首先在日本死者腦組織分離到此病毒,又稱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通過蚊子傳播,多見於兒童(近年成人及老人患者相對增加),流行於夏秋7~9月份。臨床上有高燒、意識障礙、驚厥、昏迷等嚴重症狀,重者常發生呼吸衰竭,死亡率很高。無皮膚粘膜瘀斑,腦脊液多數澄清,白細胞很少超過1000/μl,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以上幾點有助於與流腦區別。
(八)人畜共患病
在自然情況下,大多數致病性細菌只對人類或動物引起感染。但也有少數動物源性病原菌使人類患病。這類由同一種病原菌引起的家畜(或野生動物)和人類共患的疾病,稱為人畜共患病。例如,家畜的布魯氏菌病主要是牛羊、豬等家畜的病原菌,患病後表現為流產、睾丸炎、副睾炎、子宮炎等;當人類與病畜接觸或通過其污染的乳製品,病菌可通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等途徑傳染給人,出現菌血症,發熱呈波浪型,稱為波浪熱。人畜共患病還可由鼠疫桿菌、炭疽桿菌引起。鼠疫桿菌是鼠類病原菌之一,亦可經染菌鼠蚤叮咬人類發生人類鼠疫。炭疽桿菌主要引起草食動物炭疽病,也可傳給人類和肉食動物,引起人類炭疽病。
㈧ 世界上一共有幾種細菌具體有哪些
細菌的分類
細菌(Bacterium)是屬於原核型細胞的一種單胞生物,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無成形細胞核、也無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體外無其他細胞器。在適宜的條件下其相對穩定的形態與結構。一般將細菌染色後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可識別各種細菌的形態特點,而其內部的超微結構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細菌的形態對診斷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細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一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觀察細菌常用光學顯微鏡,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為測量它們大小的單位.內眼的最小分辯率為0.2mm,觀察細菌要用光學顯微鏡放大幾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細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類,球菌、桿菌、螺形菌。
一、球菌(Coccus)
呈圓球形或近似圓球形,有的呈矛頭狀或腎狀。單個球菌的直徑約在0.8~1.2um左右。
由於繁殖時細菌細胞分裂方向和分裂後細菌粘連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為:
(一)雙球菌(Diplococcus):在一個平面上分裂成雙排列,如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
(二)鏈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個平面上分裂 ,成鏈狀排列,如溶血性鏈球菌。
(三)四聯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個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聯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個菌體重疊呈立方體狀,如藤黃八疊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幾個不規則的平面上分裂,則菌體多堆積在一起,而呈葡萄狀排列,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球菌是細菌中的一大類。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症,又稱為化膿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蘭氏陽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革蘭氏陰性菌包括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二、桿菌(Bacillus)
各種桿菌的大小、長短、彎度、粗細差異較大。大多數桿菌中等大小長2~5um,寬0.3~1um。大的桿菌如炭疽桿菌(3~5um× 1.0~1.3um),小的如野兔熱桿菌(0.3~0.7um×0.2um)。菌體的形態多數呈直桿狀,也有的菌體微彎。菌體兩端多呈鈍圓形,少數兩端平齊(如炭疽桿菌),也有兩端尖細(如梭桿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狀(如白喉桿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無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對或鏈狀,個別呈特殊的排列如柵欄狀或V、Y、L字樣。
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菌體彎曲,可分為:
(一)弧菌(Vibrio)菌體只有一個彎曲,呈弧狀或逗點狀。如霍亂弧菌。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主要致病菌為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鹽菌)。前者引起霍亂;後者引起食物中毒。
(二)螺菌(Spirillum)菌體有數個彎曲。如鼠咬熱螺菌。彎麴菌屬(Camphlobacter)形態似弧菌,因G C含量與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屬為彎麴菌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腸彎麴菌和腸道彎麴菌。前者引起急性腸炎,較為常見;後者是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的機會致病菌,較少見。
細菌形態可受各種理化因素的影響,一般說來,在生長條件適宜時培養8~18小時的細菌形態較為細菌形態較為典型型;幼齡細菌形體較長;細菌衰老時或在陳舊培養物中,或環境中有不適合於細菌生長的物質(如葯物、抗生素、抗體、過高的鹽分等)時,細菌常常出現不規則的形態,表現為多形性(Pleomorphism),或呈梨形、氣球狀、絲狀等,稱為衰退型(Involutionform),不易識別。觀察細菌形態和大小特徵時,應注意來自機體或環境中各種因素所導致的細菌形態變化。
細菌的結構
細菌的結構對細菌的生存、致病性和免疫性等均有一定作用。細菌的結構按分布部位大致可分為:表層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莢膜;內部結構包括細胞漿、核蛋白體、核質、質粒及芽胞等;外部附件,包括鞭毛和菌毛。習慣上又把一個細菌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細菌通常具有的結構稱為基本結構,而把某些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特有結構稱為特殊結構。
一、基本結構
細菌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漿及核質。
(一)細胞壁(Cell wall)細胞壁為細菌表面比較復雜的結構。是一層較厚(5~80nm)、質量均勻的網狀結構,可承受細胞內強大的滲透壓而不破壞。細胞壁堅韌而有彈性。
1.細胞壁主要組份: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稱粘肽(Mucopetide)。細胞壁的機械強度有賴於肽聚糖的存在。合成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特有的能力。肽聚糖是由N-乙醯葡萄糖胺和N-乙醯胞酸兩種氨基糖經β-1.4糖苷鍵連接間隔排列形成的多糖支架。在N-乙醯胞壁酸分子上連接四肽側鏈,肽鏈之間再由肽橋或肽鏈聯系起來,組成一個機械性很強的網狀結構。各種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支架均相同,在四肽側鏈的組成及其連接方式隨菌種而異。
革蘭氏陽性菌例如葡萄球的四肽側鏈氨基酸由D-丙-D-谷-r-L-賴-D-丙組成。初合成的肽鏈末端多一個D-丙氨酸殘基。肽橋是一條5個甘氨酸的肽鏈,交聯時一端與側鏈第三位上賴氨酸連接,另一端在轉肽酶的作用下,使另一條五肽側鏈末端D-丙氨酸脫去,而與側鏈第四位D-丙氨酸連接。從X光檢查可見肽聚糖的多糖鏈是一條較硬而又呈螺旋狀捲曲的長桿,由於其呈螺旋狀,連接在其上的肽鏈才伸向四方,使交聯受到一定了限制,只有鄰近的肽鏈才可交聯。但葡萄球菌的肽橋較長,有可塑性,使遠距離的肽鏈間也可交聯,交聯率達90%,形成堅固緻密的三維立本網狀結構。
而革蘭氏陰性大腸桿菌的四肽側鏈中第三位的氨基酸被二氨基庚二酸(DAP)所取代,以肽鏈直接與相鄰四肽側鏈中的D-丙氨酸相連,且交聯率低,沒有五肽交聯橋,形成二維平面結構,所以其結構較革蘭氏陽性的葡萄球疏樺。
凡能破壞肽聚糖結構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質,都能損傷細胞壁而使細菌變形或殺傷細菌,例如溶菌酶(Lysozyme)能切斷肽聚糖中N-乙醯葡萄糖胺和N- 乙醯胞壁酸之間的β-1.4糖苷鍵之間的聯苷鍵之間的聯結,破壞肽聚糖支架,引起細菌裂解。青黴素和頭孢菌素能與細菌競爭合成胞壁過程所需的轉肽酶,抑制四肽側鏈上D-丙氨酸與五肽橋之間的聯結,使細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細胞壁,可導致細菌死亡。人和動物細胞無細胞壁結構,亦無肽聚糖,故溶菌酶和青黴素對人體細胞均無毒性作用。除肽聚糖這一基本成份以外,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還各有其特殊結構的成分。
2.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特殊組份細胞壁較厚,約20~80mm。肽聚糖含量豐富,有15~50層,每層厚度1nm,約占細胞壁乾重的50~80%。此外,尚有大量特殊組份磷壁酸 (Teichoic acid)。(圖2-6)磷壁酸是由核糖醇(Ribitol)或甘油(Glyocerol)殘基經由磷酸二鍵互相連接而成的多聚物。磷壁酸分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和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兩種,前者和細胞壁中肽聚糖的N-乙醯胞壁酸連結,膜磷壁酸又稱脂磷壁酸(Lipteichoic acid)和細胞膜連結,另一端均游離於細胞壁外。磷壁酸抗原性很強,是革蘭氏陽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在調節離子通過粘肽層中起作用;也可能與某些酶的活性有關;某些細菌的磷壁酸,能粘附在人類細胞表面,其作用類似菌毛,可能與致病性有關。
此外,某些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表面還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如A蛋白等,都與致病有關。
3.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特殊組份 細胞壁較薄,約10~15nm,有1~2層肽聚糖外,約占細胞壁乾重的5~20%。結構比較復雜。尚有特殊組份外膜層位於細胞壁肽聚糖層的外側,包括脂多糖、脂質雙層、脂蛋白三部分。
脂蛋白(Lipoprotein)一端以蛋白質部分共價鍵連接於肽聚糖的四肽側鏈上另一端以脂質部分經共價鍵連接於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穩定外膜並將之固定於肽聚糖層。
脂質雙層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主要結構,除了轉運營養物質外,還有屏障作用,能阻止多種物質透過,抵抗許多化學葯物的作用,所以革蘭氏陰性菌對溶菌酶、青黴素等比革蘭氏陽性具有較大的抵抗力。一些化學物質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與2%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或45%酚水溶液可以將外膜除去,而留下堅韌的肽聚糖層。此外,外膜蛋白質還可作為某些噬菌體和性菌毛的受體。
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由脂質雙層向細胞外伸出,包括類脂A、核心多糖、特異性多糖三個組成部分,習慣上將脂多糖稱為細菌內毒素。
①類脂A:為一種糖磷脂,是由焦磷酸鍵聯結的氨基葡萄糖聚二糖鏈,其上結合有各種長鏈脂肪酸。它是脂多糖的毒性部分及主要成份。為革蘭氏陰性菌的致病物質。無種屬特異性,各種革蘭氏陰性菌內毒性引起的毒性作用都大致相同。
②核心多糖:位於類脂A的外層,由已糖、瘐糖、2-酮基—3—脫氧辛酸(KDO)、磷酸乙醇胺等組成。經KDO與類質A共價聯結。核心多糖具有屬特異性,同一屬細菌的核心多糖相同。
③特異性多糖:在脂多糖的最外層,是由數個至數十個低聚糖(3~5單糖)重復單位所構成的多糖鏈。革蘭氏陰性菌的菌體抗原(O抗原)就是特異多糖。各種不同的革蘭氏陰性菌的特異性多糖種類及排列順序各不相同,從而決定了細菌抗的特異性。
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顯著不同,導致這兩類細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對某些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很大差異。
5
評論
分享
舉報
youzi67
2007-10-20 · TA獲得超過2078個贊
關注
展開全部
細菌種類多、繁殖快、適應環境能力強,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群微小生物。在水、土壤、空氣、食物、人和動物的體表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種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上起重要作用,不少是對人類有益的,對人致病的只是少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概括為:「無孔不入,無處不有」。
第一節 土壤中的細菌
土壤是細菌生存的天然場所: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自然界中,以土壤的含菌量(種類)最多,土壤素有「天然培養基」之稱。土壤也是一切自然環境中細菌的總發源地,也是人類利用細菌的主要來源。在肥沃的土壤中,每克土壤含菌量達幾十億-幾仟億(沙漠含菌量僅10萬/g)。
土壤中的細菌來源:一是動物體,二是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養菌和
腐物寄生菌。
細菌在土壤各層分布不均:表面含菌量少;距表面10-20cm土壤含菌
量最多。土層越深,菌數越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細菌為主,放線菌次之,另外還有真菌、螺旋體等絕在多數為非病原菌,對人和動植物是有益的,它們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們參與大自然的物質循環,分解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物;固定大氣中的氮,供給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離出許多能產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僅有少數病原菌,它們來自人和動物體(糞、尿、痰、屍體等)。進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抵抗力較強的球功及能形成芽胞的細菌如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病原菌、肉毒桿菌、炭疽桿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與創傷及戰傷
的厭氧性感染有很大關系,應嚴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感染。
第二節 空氣中的細菌
一、空氣中細菌來源
空氣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種類和數量因環境不同有所差別。空氣中的微生物來源於人畜呼吸道的飛沫及地面飄揚起來的塵埃。尤其是動物周圍、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醫院病房、門診等處,容易受到帶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飛沫、皮屑、痰液、膿汗和糞便等攜帶大量的微生物,可嚴重污染空氣某些醫療操作也會液成空氣污染,如高速牙鑽修補或超聲波清潔牙石時,可產生微生物氣溶膠;穿衣、鋪床時使織物表面微生物飛揚到空氣中,清掃及人員走動塵土飛場也是醫院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
二、空氣中的病原菌及空氣感染
空氣中因缺乏營養物及適當的溫度和常因陽光照射和乾燥作用而被消滅。只有抵抗力較強的細菌和真菌或細菌芽胞才能存留較長時間。室外空氣中常見產芽胞桿菌、產色素細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室內空氣中常見的病原菌有腦膜炎奈瑟氏菌、結核桿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百日咳桿菌等。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程度與醫院感染率有一定的關系。空氣細菌衛生檢查有時用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作為指示菌,表明空氣受到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在疫區或患者周圍空氣中有大量病原菌。如乳牛的唾液沫(結核)隨咳嗽或噴啑可噴射5m遠,且飄浮很長時間。帶有病原菌的塵埃也會飛揚到大中。
空氣中非病原菌常常污染葯物制劑、培養基、生物制劑(品),引起食品、飼料變質以及造成手術感染。所以在外科手術、細菌接種、制備生物葯劑及生物製品等工作中,應嚴格無菌操作杜絕污染。
三、空氣消毒法
1、紫外線照射:在工作前照射0.5-1h,停照後0.5h方可入內工作。
2、化學噴霧:用3-5%來蘇兒或石碳酸(酚)或2%乳酸葉霧。
3、化學葯物熏蒸:KMnO4+福爾馬林按1:2混合熏蒸:1000m³用250g
(高)+500ml(福)→熏蒸24h;1-2ml乳酸/㎡熏蒸
第三 節水中的細菌
一、水中細菌來源
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環境,水中的細菌來自土壤、塵埃、空氣、人畜排泄物及垃圾、工廠和生活污染水等。
二、水中的病原菌
水中微生物種類及數量因水源不同而異。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數量多,並易被病原菌污染。水中的病原菌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鉤端螺旋體等主要來自人和動物的糞便及污染物。因此,糞便管理在控制和消滅消化道傳染病有重要意義。
三、水的自潔作用
在自然界中,水源雖不斷受到污染,但也經常地進行著自凈作用。
1、水中泥沙沉降作用;
2、水面日光紫外線照射;
3、水中有機物分解營養物耗盡;
4、水中生物拮抗作用;
5、水中噬菌體滅菌作用;
6、原生生物吞(藻類和噬菌)噬作用;
7、水源清潔支流沖淡作用。
四、水的細菌學檢查
水的細菌學檢查,是水質衛生評定的中心環節。因為水源,在傳染病的發生、流行及對人畜健康的威脅上均佔有重要的作用,水質污染常常可引起消化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因此,必須對水源進行微生物學(細菌學)檢查。但直接檢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較困難的。水的微生物學檢查,以大腸桿菌為指標。
水的微生物學檢查常用測定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菌群數來判斷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國規定生活飲用水的標准為(水質細菌學檢查三項指標):
①菌總數:1m1水中各種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②大腸桿菌價:檢測出1個大腸桿菌的最小水量不超過300 m1。
③大腸桿指數:每1000 m1水中大腸菌群數不超過3個。
第四節細菌在動物體的分布
一、人體正常菌群的分布的分布(見表)
部 位
常 見 菌 種
皮膚
表皮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綠膿桿菌、恥垢桿菌等
口腔
鏈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桿菌、螺旋體、梭形桿菌、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類白喉桿菌等
胃
正常一般無菌
腸道
類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厭氧性鏈球菌、糞鏈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桿菌、變形桿菌、破傷風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
鼻咽腔
甲型鏈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乙型鏈球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
眼結膜
皮表葡萄球菌、結膜乾燥桿菌、類白喉桿菌等
陰道
乳酸桿菌、白色念球菌、類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等
尿道
表皮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恥垢桿菌等
二、正常菌群的概念
人和動物自出生後,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漸進入機體。在正常人和動物皮膚、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種控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著對機體無害且有益和必需的微生物群,包括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等。它們在與宿主的長期進化過程中,微生物群的內部及其與宿主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能進行物質、能量及基因交流的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習慣稱之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長期居留於機體又稱為常居菌,也有少數微生物是暫時寄居的,稱為過路菌。
三、正常菌群與機體的意義
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有利作用;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致病菌;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症。
1.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有利作用
①促消化作用:降解食物殘渣。腸道中正常菌群可互相配合,降解末
被機體消化食物殘渣,將不溶必蛋白和糖類轉化為可
溶性狀態,便於機體進一步吸收。
②營養作用: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維生素,如核黃素、生物素、葉酸、吡哆醇及維生素K等,供機體吸收利用。如大腸桿菌及乳鏈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葉酸及VitC、K等,供機體利用;雙岐桿菌產酸造成酸性環境可促進對VitD、Ca、Fe的吸收。
③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通過粘附和繁殖能形成一層自然菌膜,是一種非特異性的保護膜,可促機體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及定植,從而對宿主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正常菌群除與病原菌爭奪營養物質和空間位置外,還可以通過其代謝產物以及產生抗生素、細菌素等起作用。如大腸菌素可抑制痢疾桿菌生長;唾液鏈球菌產生的H2O2抑制腦膜炎球菌生長。可以說正常菌群是人體防止外襲菌侵入的生物屏障。
④免疫作用: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和佐劑的作用。可剌激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和成熟。如正常菌群釋放的內毒素等物質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保持活躍狀態,是非特異免疫功能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病原菌
正常菌群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在特定條件下,正常菌群與機體之間的生態平衡可被破壞。
正常菌群轉化為條件性致病的特定條件通常是:
①機體免疫機能低下:例如皮膚粘膜受傷(特別是大面積燒傷)、身
體受涼、過度疲勞、長期消耗性疾病等,可導致正常菌群的自身感
染。
②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發生變遷:正常菌群發生定位轉移也可引起疾
病。例如外傷,手術,留置導尿管等使大腸桿菌進入腹腔或泌尿
道,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
③不適當的抗菌素葯物治療:如長期或濫用抗菌素治療。
3、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症
菌群失調:在正常情況下,機體、正常菌群和環境三者之間,保持一
定的生態平衡。如果生態平衡發生改變,將導至體內某一
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種細菌的比例關系發生數量和質量上的
變化,這種生態體系表現出的不平衡狀態,稱菌群失調。
菌群失調的常見誘因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同位素、激素、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時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失常也是重要原因。去除誘因後一般可使菌群復常,也有長期失調難於逆轉的情況。
菌群失調症:指嚴重的菌群失調使機體發生功能紊亂表現出明顯臨床
症狀者。菌群失調症又叫菌群交替症(二次感染或二重
感染)。
臨床上常見的菌群失調症有:①耐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優勢菌而發生腹瀉,偶爾發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膿毒血症;②變形桿菌和假單胞菌生長旺盛並侵入組織發生腎炎或膀胱炎;③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腸道、肛門或陰道感染,也可發展成全身感染;④艱難梭菌在結腸內大量繁殖,並產生一種腸毒素及細菌毒素,導致假膜性腸炎。
菌群失調經常發生而菌群失調症則少見。患二重感染的機體抵抗力很弱,細菌對抗菌素葯物不敏感,治療難度大,應嚴加預防,避免發生。
第五節畜產品中的細菌
一、乳汁中的細菌
健康動物乳汁中細菌數量和種類少。乳汁易被污染,其原因(來源)有:皮毛、容器工具、擠奶員衛生習慣及擠奶前的塵埃等。傳染病和乳房炎病畜帶金葡、rts、結核、布氏桿菌等。
肉(蛋)中的細菌:健康肉(蛋)無菌。但污染環節多。傳染病肉含相應病原菌(尤其是沙門氏菌)。
第六節細菌在物質轉化中的作用
蛋白質是動物生命的基礎,CHO是動物能量的來源。
有機物的徹底分解是微生物作用的結果。
任何生命現象,都是有機元素在物質循環中不斷發展的結果。正是這一循環的不斷發展,才使得自然界有限的營養物質變成了無窮無盡的來源可以說,假若地球上沒有微生物,那麼,其它生物的存在是不可思意的。
㈨ 細菌的哪些特點和他們的分布有關
細菌種類多、繁殖快、適應環境能力強,因此,細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在水、土壤、空氣、食物、人和動物的體表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種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上起重要作用,不少是對人類有益的,對人致病的只是少數。
一、細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細菌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細菌來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養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隨動物排泄物及其屍體進入土壤的細菌。它們大部分在離地面10~20厘米深的土壤處存在。土層越深,菌數越少,暴露於土層表面的細菌由於日光照射和乾燥,不利於其生存,所以細菌數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細菌為主,放線菌次之,另外還有真菌、螺旋體等。土壤中微生物絕大多數對人是有益的,它們參與大自然的物質循環,分解動物的屍體和排泄物;固定大氣中的氮,供給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離出許多能產生抗生素的微生物。進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細菌如破傷風桿菌、氣性壞疽病原菌、肉毒桿菌、炭疽桿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與創傷及戰傷的厭氧性感染有很大關系。
(二)水中的細菌
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環境,水中的細菌來自土壤、塵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水中微生物種類及數量因水源不同而異。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數量多,並易被病原菌污染。在自然界中,水源雖不斷受到污染,但也經常地進行著自凈作用。日光及紫外線可使表面水中的細菌死亡,水中原生生物可以吞噬細菌,藻類和噬菌體能抑制一些細菌生長;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常隨一些顆粒下沉於水底污泥中,使水中的細菌大為減少。
水中的病菌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鉤端螺旋體等主要來自人和動物的糞便及污染物。因此,糞便管理在控制和消滅消化道傳染病有重要意義。但直接檢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較困難的,常用測定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菌群數,來判斷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國規定生活飲用水的標准為1m1水中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每1升水中大腸菌群數不超過3個。超過此數,表示水源可能受糞便等污染嚴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三)空氣中的細菌
空氣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種類和數量因環境不同有所差別。空氣中的微生物來源於人畜呼吸道的飛沫及地面飄揚起來的塵埃。由於空氣中缺乏營養物及適當的溫度,細菌不能繁殖,且常因陽光照射和乾燥作用而被消滅。只有抵抗力較強的細菌和真菌或細菌芽胞才能存留較長時間。室外空氣中常見產芽胞桿菌、產色素細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醫院病房、門診等處,容易受到帶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飛沫、皮屑、痰液、膿汗和糞便等攜帶大量的微生物,可嚴重污染空氣。某些醫療操作也會液成空氣污染,如高速牙鑽修補或超聲波清潔牙石時,可產生微生物氣溶膠;穿衣、鋪床時使織物表面微生物飛揚到空氣中,清掃及人員走動塵土飛場也是醫院空氣中微生物的來源。室內空氣中常見的病原菌有腦膜炎奈瑟氏菌、結核桿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百日咳桿菌等。空氣中微生物污染程度與醫院感染率有一定的關系。空氣細菌衛生檢查有時用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作為指示菌,表明空氣受到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二、細菌在人體的分布
(一)正常菌群的含義
人自出生後,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漸進入人體。在正常人體皮膚、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種控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著對人體無害的微生物群,包括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等。它們在與宿主的長期進化過程中,微生物群的內部及其與宿主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能進行物質、能量及基因交流的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習慣稱之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長期居留於人體的又稱為常居菌,也有少數微生物是暫時寄居的,稱為過路菌。
(二)人體正常菌群的分布
皮膚上的細菌 往往與個人衛生及環境情況而有所差異。最常見的是革蘭氏陽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為多見,有時亦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當皮膚受損傷時,可引起化膿性感染,如癤、痛。在外陰部與肛門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恥垢桿菌。
口腔中的細菌,口腔溫度適宜,含有食物殘渣,是微生物生長的良好條件。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種球菌、乳酸桿菌、梭形菌、螺旋體和真菌等。
胃腸道的細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殺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腸常無菌。若胃功能障礙,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時,往往出現八疊球菌、乳酸桿菌、芽胞桿菌等。成年人的空腸和回腸上部的細菌很少,甚至無菌,腸道下段細菌逐漸增多。大腸積存有食物殘渣,又有合適酸鹼度,適於細菌繁殖,菌量占糞便的1/3。大腸中微生物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大腸桿菌、脆弱類桿菌、雙歧桿菌、厭氧性球菌等,其他還有乳酸桿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細菌,鼻腔和咽部經常存在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等。在咽喉及扁桃體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鏈球菌和卡他球菌占優勢,此外還經常存在著潛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桿菌、乙型鏈球菌等。正常人支氣管和肺泡是無菌的。
泌尿生殖道的細菌,正常情況下,僅在泌尿道外部有細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恥垢桿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蘭氏陰性球菌及桿菌;女性尿道外部與外陰部菌群相仿,除恥垢桿菌外,還有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和大腸桿菌等。陰道內的細菌隨著內分泌的變化而異。從月經初潮至絕經前一般多見的為陰道桿菌(乳酸桿菌類);而月經初潮前女孩及絕經期後婦女,陰道內主要細菌有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大腸桿菌等。
機體的多數組織器官是無菌的,若有侵入的細菌未被消滅,則可引起傳染。因而在醫療實踐中,當手術、注射、穿刺、導尿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防細菌感染。
㈩ 微生物在人體主要分布於哪裡
一、皮膚
我們體表會在新陳代謝產生分泌物,而微生物會盡情地享用這些分泌物,最終讓分泌物的味道更濃——這就是體味的產生。蚊子正是根據不同人身上的體味,選擇叮咬對象的。
二、鼻子
我們的鼻孔是溝通外界的腔道,也是很適合微生物安家的宜居之地。但由於此地空間狹小、資源有限,所以寄生在鼻子里的細菌常常具有排他性。
三、口腔
口腔里寄居著很多微生物菌群,食物殘渣在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會形成酸性物質,它們會包裹並不斷腐蝕著牙齒,最後就形成了蟲牙,這便是我們經常要刷牙的原因。此外,口腔里有一種叫做變異鏈球菌的細菌,它是誘發齲齒和牙周疾病的罪魁禍首,糖分會促進該細菌的繁殖,這便是「吃糖對牙齒不好」這種說法的由來。
四、胃部
胃部是一個高度酸性的環境,不太適合微生物居住,胃裡微生物種類並不太多。值得一提的是,胃裡的有一種叫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跟胃潰瘍的產生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