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物因素即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有哪些
生物因素(biotic factor),影響生物生長、形態、發育和分布的任何其它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動,屬生態因素中的一類因素,可分為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
種內關系指的是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或群體之間的關系,叫做種內關系。生物在種內關繫上,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斗爭。
種內互助
種內互助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種內關系,表現為同一種群內部個體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抵抗不利因素。具有明確社會分工的動物(如螞蟻、蜜蜂、獅子、狼等)往往集群生活,群體中有的負責捕食、有的負責防衛,共同維系種群的存在,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常見的種內互助。沒有社會分工的動物種群內互助關系也是常見的,例如食草動物羚羊、斑馬等通常集中取食,發現捕食者後通過叫聲、警惕行為等向其他同伴報警[1]。
種內斗爭
種內斗爭(有時也表述為「種內競爭」)是另一個種內關系,是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為爭奪光照、食物、空間、配偶、權利等發生的個體相互對抗的關系。例如,植物為了爭奪陽光、水分、營養物質,個體間相互制約甚至某些植物會釋放有毒化學物質,抑制周圍個體的生長;蟋蟀、雄海狗等為爭奪配偶,以及雄性猴為爭奪「王位」打得頭破血流。種內斗爭激烈程度是由種群的密度決定的,這是因為在資源一定的前提下,種群密度越大個體平均資源越少,更易造成對資源的爭奪[1]。
其餘關系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種內關系:
①同類相食:肉食性鱸魚在水體中沒有其他獵物存在時,會以本種幼魚為食;雄螳螂在完成交配後往往是雌螳螂的一頓美餐,這些現象被稱作「同類相食」
②種內寄生:生長在大海深處的鮟鱇,其雄性發育至一定程度,就會選擇一條合適的雌魚,咬破雌魚腹部的組織並貼附在上面,而雌魚的組織生長迅速,很快就包裹住雄魚。最後,雌魚帶著自己體內的雄魚一齊遨遊海底,雄魚一生的營養也由雌魚供給,這被稱作「種內寄生」 。
種間關系
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正相互作用和負相互作用。所謂正相互作用就是生物之間彼此有利或其中一方有利另一方無害,按其作用程度分為偏利共生、原始協作和互利共生三類。而負相互作用是一方的存在對另一方有不利,包括競爭、捕食、寄生和偏害等
❷ 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什麼關系還有什麼什麼什麼等
生物之間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競爭、合作等關系。物種間競爭的能力取決於其生態習性、生活型和生態幅度等,具有相似生態習性的植物種群,在資源的需求和獲取資源的手段上競爭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密度大的種群更是如此。
生物之間的關系
1關系
①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如七星瓢蟲與蚜蟲。
②寄生關系:一種生物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並且從這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攝取營養物質維持生存的現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體內。
③共生關系:兩種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離開後一方或雙方都難以生存的現象。如清潔蝦在魚類的體表。以吞食細菌為生,兼為有類「治病」。
④競爭關系: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爭奪資源、空間等的現象。如雜草和農作物爭奪養料和生存空間。
⑤合作關系: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為有利的生活關系。兩者彼此分開後仍能獨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❸ 簡述種群關系
高中課本中講種群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時生活著的同種個體的集群,所以種群關系有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原始協作,捕食,寄生,偏害作用,和相互間沒有影響
❹ 生物種群內個體間是叫做競爭還是斗爭,競爭應該是生物的種間關系吧
如果是同一種群內個體之間的爭斗,稱為種內斗爭,例如雄羚羊為爭奪雌羚羊而爭斗,這種關系屬於種內關系;如果是不同種群之間發生的,則稱為競爭,如水稻和稗草爭奪陽光、肥料等,這種關系屬於種間關系。
❺ 物種,種族,種群之間是什麼關系,怎樣區分
物種,種族,種群之間是什麼關系,怎樣區分
種群是指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影響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物種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並在自然狀態下能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可代的生物個體.
由上可知,物種強調的是個體,而種群強調的是群體.
此外,不同自然區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是一個物種,但卻是不同的種群.
❻ 群落內部物種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
物種是生物分類學的基本單位。物種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體,與其他相似群體在生殖上相互隔離,並在自然界占據一定的生態位。生態學上,把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稱為種群,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律的組合,具有復雜的種間關系。
就是說一定時間空間內,所有相同的物種構成了一個種群;而不同的物種的種群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
❼ 生物中「種間關系」和「種內關系」有什麼區別
生物中「種間關系」和「種內關系」的區別有:
1、存在的范圍不同: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物種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存在於幾個不同的種群之間。存在於生物種群內部個體間的相互關系稱為種內關系,所以種內關系是存在於一個種群內部的關系;
2、包括的行為不同:種間關系包括:共生、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關系。種內關系包括:密度效應、動植物性行為、領域行為、社會等級、通信行為以及利他行為等;
3、有無捕食行為的不同:種間關系包括捕食行為,捕食關系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種間關系,是一種種間的對抗性相互關系。而種內關系不包括捕食行為,一個種群間沒有相互捕食的情況。
(7)生物種群內部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一些其他的種間關系:
除上所述,生物種間還可以列舉出一些其他的關系形式。例如,兩種共居,一方抑制另一方,這叫做偏害,亦稱他害,微生物學又常稱拮抗。一種生物附生於另一種生物體上,但並無物質交流,稱之為附生;
還有,不同生物共居一處,但無直接聯系,互不影響,保持相對獨立,這叫做中立關系或中性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種內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種間關系
❽ 生物中的種內、種外關系。
種內斗爭: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由於爭奪食物,空間或配偶等,有時也會發生斗爭.
如成魚捕食幼魚;蝌蚪密度過大的池塘里,蝌蚪腸道會排出毒素等;農田裡的相鄰的植株之間會發生對陽光,水分和養料的爭奪等等.
種間關系: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1)互利共生: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間,地衣中的藻類和菌體之間,人體內的有些細菌與人之間,都屬於互利共生.
(2)寄生:在生物界中非常普遍.
常見的寄生類型有:①體內寄生,如蛔蟲,血吸蟲,小麥線蟲,豬肉絛蟲等
②體表寄生,如虱子,跳蚤以及體蘚等.
③體外寄生,如蚊子等等.
(3)競爭: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間爭奪資源和空間等.
如水稻和稻田中的雜草之間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爭奪居住空間和食物等等.
競爭的結果是:競爭能力強的一方生存下來,而弱的一方則遭到淘汰.
(4)捕食: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
如兔以草為食,狼以兔為食,等等.
(5)比較種內斗爭和競爭之間的區別:
種內斗爭發生於同種生物個體之間,是「人發內部的矛盾」;而競爭則發生於兩個物種之間,屬於「敵我矛盾」.如大鱸魚吃小鱸魚即為種內斗爭,而鱸魚與其他魚類間因爭奪食物,棲息場所等發生的斗爭即為競爭.
(6)比較捕食與寄生的區別
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將被殺死或造成身體器官的明顯殘缺,寄生中的寄主不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捕食中會使被捕食者致死或致殘,而寄生中的寄主則是致病)
❾ 什麼叫生物種內關系及種間關系
一,種內關系(同種生物間的關系)
種群: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
例:一個池塘里的鯉魚.
關系:互助關系
,
例:螞蟻
競爭關系,
例:植物中的大苗抑制小苗
.
競爭原因:爭奪資源和空間
二,種間關系(不同種生物間的相互關系)
群落:是一定地區內所棲息的各種生物種群的自然組合.
例:一個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❿ 種群的種內關系
主條目:集群
集群(aggregahon或society、colony)現象普遍存在於自然種群當中。同一種生物的不同個體,或多或少都會在一定的時期內生活在一起,從而保證種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因此集群是一種重要的適應性特徵。在一個種群當中,一些個體可能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群體,但是另一部分個體卻可能是孤獨生活的。例如:盡管大部分獅子以家族方式進行集群生活,但是另一些個體則是孤獨生活著。
分類
根據集群後群體持續時間的長短,可以把集群分為臨時性和永久性兩種類型。
①永久性集群
永久性集群存在於社會動物(蜜蜂、螞蟻、白蟻等)和高等動物(靈長目動物)。社會昆蟲由於分工專化的結果,同一物種群體的不同個體具有不同的形態。例如,在螞蟻社會當中,有大量的工蟻和兵蟻以及一隻蟻後,工蟻專門負責採集食物、養育後代和修建巢穴;兵蟻專門負責保衛工作,具有強大的口器;蟻後則成為專門產卵的生殖機器,具有膨大的生殖腺和特異的性行為,採食和保衛等機能則完全退化。
②臨時性集群
大多數的集群屬於臨時性集群,臨時性集群現象在自然界中更為普遍,如遷徙性集群、繁殖集群等季節性集群以及取食、棲息等組成的臨時性群體。
產生原因
生物產生集群的原因復雜多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對棲息地的食物、光照、溫度、水份的共同需要。例如:潮濕的生境使一些蝸牛在一起聚集成群,一隻鹿的屍體作為食物和隱蔽地,招攬來許多食腐動物而形成群體;
②對晝夜天氣或季節氣候的共同反應。例如非洲草原上的角馬大遷徙;
③繁殖的結果,由於親代對某環境有共同的反應,將後代(卵或仔)產於同一環境,後代由此一起形成群體。例如大西洋鮭魚的洄遊產卵後幼鮭魚的集群。家族式的集群也是由類似原因所引起的,但是家族當中的個體之間具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④被動運送的結果。例如強風、急流可以把一些蚊子、小魚運送到某一風速或流速較為緩慢的地方,形成群體;
⑤由於個體之間社會吸引力相互吸引的結果。集群生活的動物,尤其是永久性集群動物,通常具有一種強烈的集群慾望,這種慾望正是由於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所引起的。當一隻離群的鴿子,遇到一群素不相識的鴿子時,毫無疑問,這只離群的鴿子將很快地加入到素不相識的鴿子群當中。有時候,由於強烈的聚群慾望,離群的個體在沒有其他同種生物可以聚群時,有些動物甚至加入到其他物種的群體,以滿足其聚群慾望,如離群的海鷗加入到海燕群中;
動物群體的形成可能是完全由環境因素所決定的,也可能是由社會吸引力所引起,根據這兩種不同的形成原因,動物群體可分為兩大類,前者稱為集會,後者稱為社會。
集群效應與生態學意義
動物界許多動物種類都是群體生活的,說明群體生活具有許多方面的生物學意義,群體優點的適應價值促進了動物社會結構的進化,目前已經知道許多種昆蟲和脊椎動物的集群能夠產生有利的作用。同一種動物在一起生活所產生的有利作用,成為集群效應。集群的生態學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集群有利於提高捕食效率;
②集群可以共同防禦敵害;
③集群有利於改變小生境;
④集群有利於某些動物種類提高學習效率;
⑤集群能夠促進繁殖。 若動物保衛一區域,不允許其他動物(通常是同種動物)進入,那麼該區域或空間就稱為領域,而動物佔有領域的行為則稱為領域性。領域行為是種內斗爭的表現之一。
一些領域是暫時的,例如大部分鳥類都只是在繁殖期間才建立和保衛領域。一些領域則是永久的,如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建立的領域。同種動物的資源需求相同,領域性由種內斗爭引起,領土的所有者排斥其他相同物種個體的進入,這樣能減少競爭,並獲得更多的資源。此外,行為相似的物種間也有領域性行為,但這已經屬於群落范疇 。 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的全部基因,就被稱為該種群的基因庫。在一個種群的基因庫中,某個基因佔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叫做基因頻率。
例如:在豌豆中,決定豌豆顏色的等位基因為:R(顯性,綠色)r(隱形,黃色)。假設從一個豌豆種群中隨機抽取2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RR、Rr、rr的個體數分別為80、40、80,那麼,可以計算得出:
R的基因數量=80×2+40=200(個)
r的基因數量=40+80×2=200(個)
R的基因頻率=200÷(200+200)=0.5
r的基因頻率=200÷(200+200)=0.5
註:此處僅是舉例說明,並非真實情況
哈代-溫伯格定律
哈代-溫伯格定律,也稱「遺傳平衡定律」,1908年,英國數學家戈弗雷·哈羅德·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最早發現並證明這一定律;1909年,德國醫生威廉·溫伯格(Wilhelm Weinberg)也獨立證明此定律,故得名。哈代-溫伯格定律主要用於描述群體中等位基因頻率以及基因型頻率之間的關系。內容為:
①一個無窮大的群體在理想情況下進行隨機交配,經過多代,仍可保持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
②在一對等位基因的情況下,基因p(顯性)與基因q(隱形)的基因頻率的關系為:
(p+q)^2=1
二項展開得:p^2+2pq+q^2=1
可見,式中「p^2」為顯性純合子的比例,2pq為雜合子的比例,「q^2」為隱形純合子的比例。
哈代-溫伯格定律在多倍體等更加復雜的情況下也可應用。 主條目:生殖隔離、地理隔離
不同種群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無法相互交配或相互交配無法產生可育後代(如驢與馬雜交產生騾)的情況被稱作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可以區分不同物種或亞種,也就是說,生殖隔離是區分物種的標志。
生殖隔離往往由地理隔離產生,同一種群,因地理因素(造山運動、大陸漂移等)被強行分開後,經過數億萬年的變異與自然選擇,就會形成不同的物種,比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兩側的Kaibab松鼠與Abert松鼠,原先就是一個物種,後因為大峽谷河流的形成,它們的祖先被分為兩個隔離的種群,最後,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種群中每個個體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種群基因庫的一個組成部分。某個基因在某個種群基因庫中所佔的比例,叫做該基因的頻率。所有不同基因在種群基因庫中出現的比例,就組成了種群基因頻率。在自然界中,由於存在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自然選擇等原因,種群基因頻率總是在不斷變化的。自然選擇實際上是選擇某些基因,淘汰另一些基因,所以自然選擇必然會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