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洋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由於海水中生活條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種類的成分與陸地成分迥然不同。就植物而言,陸地植物以種子植物占絕對優勢,而海洋植物中卻以孢子植物占優勢。海洋中的孢子植物主要是各種藻類。由於水生環境的均一性,海洋植物的生態類型比較單純,群落結構也比較簡單。多數海洋植物是浮游的或漂浮的。但有一些固著於水底,或是附生的。
海洋植物區系的地理分布也服從地帶性規律。與陸地植物區系不同的是寒冷的海域區系成分較為豐富,熱帶海洋中種屬反而比較貧乏,這一點與陸地植物區系恰好相反。
海洋生物群落也像湖泊群落一樣分為若干帶:
潮間帶或沿岸帶即與陸地相接的地區。雖然該帶內的生物幾乎都是海洋生物,但那裡實際上是海陸之間的群落交錯區,其特點是有周期性的潮汐。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除要防止海浪沖擊外,還要經受溫度和水淹與暴露的急劇變化,發展了許多有趣的形態和生理適應。潮間帶的底柄生物又因底質為沙質、岩石和淤泥分化為不同類型。
淺海帶或亞沿岸帶包括從幾米深到200米左右的大陸架范圍,世界主要經濟漁場幾乎都位於大陸架和大陸架附近,這里具有豐富多樣的魚類。
淺海帶以下沿大陸坡之上為半深海帶,而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區為深海帶深海帶的環境條件穩定,無光,溫度在0~4℃,海水的化學組成也比較穩定,底土是軟的和粘泥的,壓力很大(水深每增加10米,壓力即增加101.325千帕)。食物條件苛刻,全靠上層的食物顆粒下沉,因為深海中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由於無光,深海動物視覺器官多退化,或者具發光的器官,也有的眼極大,位於長柄末端,對微弱的光有感覺能力。適應高壓的特徵如薄而透孔的皮膚,沒有堅固骨骼和有力肌肉。
大洋帶從沿岸帶往開闊大洋,深至日光能透入的最深界限。大洋區面積很大,但水環境相當一致,唯有水溫變化,尤其是暖流與寒流的分布。大洋缺乏動物隱蔽所,但動物保護色明顯。
紅樹林、珊瑚礁、馬尾藻海都屬於海洋中特殊的生物群落類型。河口灣是大陸水系進入海洋的特殊生態系統,由於許多河口灣是人類海陸交通要地,受人類活動干擾甚深,也易於出現赤潮,河口灣生態學是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海洋生態環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生態環境的任何改變都有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的變化,海水的有機統一性及其流動交換等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的有機聯系,使海洋的整體性和組成要素之間密切相關,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變化(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都不可能僅僅局限在產生的具體地點上,都有可能對鄰近海域或者其他要素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和作用。生物依賴於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當外界環境變化量超過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要直接影響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從而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
海洋生態平衡的打破,一般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二是來自人類的活動,一類是不合理的、超強度的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例如近海區域的漁業濫捕,使海洋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另一類是海洋環境空間不適當地利用,致使海域污染的發生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例如對沿海濕地的圍墾必然改變海岸形態,降低海岸線的曲折度,危及紅樹林等生物資源,造成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是人類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惡化的一個信號,這一趨勢目前還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影響固然直接危及當代人的利益,但更為主要的是對後代人未來持續發展的積累性後果。因此,只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真正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持續性體現在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與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兩個方面。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是建立在海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基礎之上的,即海洋生態系統的構造完整和功能的齊全。只有維持生態構造的完整性,才能保證海洋生態系統動態過程的正常進行,使海洋生態系統保持平衡。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是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但人類對海洋資源的強大需求與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海洋資源的多用途引發的不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以及人類利用海洋資源的觀念、方式和方法,都直接關繫到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此,一方面要正確解決資源質量、可利用量及其潛在影響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在利用資源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護資源種群多樣性、資源遺傳基因多樣性;另外還要在不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前提下整合資源方式,減少資源利用中的沖突和矛盾,提高資源的產出率。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性首先是海洋資源的利用應與海洋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保持協調與和諧。表現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協調;陸地系統與海洋系統以及各種利益之間的協調。只有協調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公平性是當代人之間與世代人之間對海洋環境資源選擇機會的公平性。當代人之間的公平性要求任何一種海洋開發活動不應帶來或造成環境資源破壞,即在同一區域內一些人的生產、流通、消費等活動在資源環境方面,對沒有參與這些活動的人所產生的有害影響;在不同區域之間,則是一個區域的生產、消費以及與其他區域的交往等活動在環境資源方面,對其他區域的環境資源產生削弱或危害。世代的公平性要求當代人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應對後代人對海洋資源和環境的利用造成不良影響。
㈡ 在海洋下10米的生物怎麼生存
首先,海底的生物量不是很多,有一些底棲型的深海生物,它們的生存是不需要光線的,而且在長期的無光條件下生存,它們進化成為沒有眼睛或是眼睛很大(在弱光條件下)的模樣,它們主要以從海洋上層掉落的動物殘渣,碎屑為食.有一些生物身上還具有發光器,用以引誘其它魚類,或是用來警戒,求偶.它們的能量來源還是間接的依靠太陽能.
在這些異養生物外,深海海底還具有另外一套生態系統,一種完全不需要太陽能的生態系統,熱液口和黑煙囪,這些其實是海底的火山,它們往外噴出高溫的含硫物質,深海熱液口附近的溫度高達335攝氏度,但是因為那裡的壓力比海平面高200倍,海水並沒有沸騰.而在熱液口稍遠一些,溫度就降為正常,有很多可以消化分解硫元素的細菌分布在熱液口周圍,同時還有以這些細菌為食的管狀生物和水母,蝦類,蟹類等等.它們的能量來源是海底熱液口及黑煙囪所冒出的硫,不依靠太陽能
㈢ 海底的生物是怎樣生存的
海里雖然有無數大魚、小魚和其他生物,但它們從來不會為糧食發愁,因為海里有無數可供小魚吃的浮游動物,而且,供浮游動物吃的浮游植物,其繁殖率大得驚人,30天內就有1億後代被繁殖出來。不過,卻一定要有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才能使浮游動物獲得糧食。所以,一般來說,海洋里的生命是要依賴陽光的。
浮游動物隨晝夜日光的變化在海中沉浮,這種在海中上下移動的幅度,大約為150米,因此海洋生物多數生長在這樣深度的海中。
然而在1977年2月間,當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在太平洋東邊,厄瓜多以西,赤道附近的加拉巴哥地殼裂縫一帶,第一次調查和研究深海的溫水出口處時,卻無意中在250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5個「沃洲」,每一處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生物,如蛤、蟹、管形蟲等。
25位科學家,對這項新發現都深感驚奇。在那樣深的海里,既然沒有食物,就不會有生物存在,但那些動物從何而來,它們何以生存呢?
他們打開由小型研究潛艇「阿爾文」號帶上來的深海水樣時,那充滿臭蛋氣味的硫化氫終於使他們的理論獲得了有力的支持。
他們認為,海水經地殼裂縫,在高度的壓力和熱度下,水裡所含的硫酸鹽便變成硫化氫。而這種含有臭味的化合物,就隱藏著深海里有生物存在的奧秘。某種細菌借硫化氫而產生代謝變化,得以繁殖;而較大的生物,甚至蛤則從細菌獲得所需的營養。這么一來,在漆黑的深海底下,一種陽光以外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維持了一系列的生命。這種程序叫「化學合成」。在深海里發現這種作用,這還是第一次。
2400米深的海底,水的壓力大約達到每平方厘米0.3噸。在那裡,水溫本應接近冰點,但溫水出口處附近的水溫則約為12℃~17℃。在加拉巴哥裂縫約幾英里的范圍內,在生物生存的區域,由西邊起,第1區有很多比餐碟還大的蛤(35厘米左右)。第2區有很多已死的牡須,可能因那一區內的溫水已停止流出,沒有支持生命的硫化氫,於是海底便有一堆像古代野火會後遺下的殘物。第3區有些外表像蒲公英的生物,可能是一種最新發現的原生動物,它們有放射狀的細絲附在岩石上。第四區雖然定名為蚝場,實際上卻布滿了我們俗稱淡菜的貽貝。第五區定名伊甸樂園,巨型管形蟲是那裡最主要存在的生物。而每一個這種海底的「沃州」都有蟹的蹤跡。大體而言,差不多每一區都有不同的生物聚集,有些生物學家認為,當海底溫水開始湧出時,剛巧有動物幼體漂流到那附近,它們便留下來,就好像其他生物一旦發現了適合的環境,便定居下來一樣。
「沃州」以外的深海,真像沙漠一般荒蕪,只是偶爾有幾只紅色的八角珊瑚、脆弱的海星或海葵點綴在海底玄武岩石上。
全世界海洋中共有長達6.4萬公里的地殼裂縫,到底有多少海底溫水出口處呢?其中又有多少有生物存在呢?它們會使我們對深海里的生命有新的認識嗎?這些都是一些未知的謎,只有靠科學家以後的研究來揭開這個謎底。
㈣ 海洋動物的生存本領
1、金箭毒蛙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背部。金箭毒蛙的身長只有5厘米左右,但是它們的皮膚下面隱藏著致命的毒腺。如果其它動物直接觸碰到這個毒腺,那麼短時間內就會喪命。一些長期居住在南美洲叢林中的土著部落會在弓箭上塗上金箭毒蛙的毒液,從而中箭的毒物瞬間倒下。
2、刺豚
刺豚的身長只有20至90厘米,它們主要生活在海洋底層,獵食小魚和小蝦為食。
刺豚的身體構造非常特殊,在它腸子的下方,有一個向後擴大成帶狀的氣囊。刺豚一旦遇到天敵,立即沖向水面,張嘴吸入空氣,使氣囊中充滿氣體,或者張開小嘴吸入大量海水,使胸腹部膨大變成球狀,身上的刺也豎起來,當刺豚成為一個刺球的時候。
豎起的硬刺可以扎傷天敵或起到警告作用,其體積增大也使一些小型天敵無法下口,可助其逃離敵害。等危險過後,刺豚就把吞進去的海水和空氣再吐出來,身體又恢復原狀。但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將體內的氣體排出,也會因身體過度膨脹而死。
2、海水魚
海水魚除了從腎臟排除掉一部分鹽分外,主要還是依靠鰓組織中的「泌氯細胞」來完成排鹽任務。
海水魚體內組織的含鹽濃度比外界海水的含鹽濃度要低得多,這是由於海水中有大量鹽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據滲透壓原理,海水魚魚體組織中的水分,將不斷地從鰓和體表向外滲出。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海水魚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彌補體內的失水。
然而,由於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進入魚體內的鹽分也大大增加了,這樣,海水魚除了從腎臟排除掉一部分鹽分外,主要還是依靠鰓組織中的「泌氯細胞」來完成排鹽任務。
3、南極冰魚
南極冰魚竟能在冰點或接近冰點的水溫中生活,甚至在結凍的冰中呆上數周也不死。南極魚的體內能合成脂類的防凍液,它的防凍效率是人們在汽車散熱器中所用的亞乙基二醇的300多倍。
更為重要的是南極魚類的體內含有一種特殊的糖蛋白分子,也就是由糖和蛋白質組成的化學物質,實際上是一種生物化學的「抗凍劑」,起抗凝結的作用,即使溫度到冰點時,魚體的細胞也不會凝結。
4、招潮蟹
招潮蟹可隨著潮水的漲落安排自己的生活節奏,可謂潮退而出,潮漲而歸。除此以外,每一天,招潮蟹的體色都會隨白天黑夜的交替准確無誤的發生變化。這種極富規律的生活節奏顯然是生物鍾控制的結果,是該物種歷經億萬年的進化所得。
5、章魚
擬態章魚,自然界中頂級的偽裝高手。可以任意改變自身的顏色和形狀,模擬各種環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擬態章魚的身體有數萬個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個復雜的肌肉網路控制。色包含色素,並靠色素來表現多種色度。
通過放鬆或收縮色袋,擬態章魚僅用不到1秒就能讓自身與任何背景顏色及圖案相一致。同時,其他的肌肉還能改變章魚的皮膚構造。結合偽裝技巧,一條擬態章魚片刻間就能從一個平滑的沙海底或岩石的暗礁下「消失」。
㈤ 海底深處的生物沒有太陽是靠什麼生存的
自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在東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隆水深2500m處的熱液噴口發現眾多的生物群落以來,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地球上存在著藍色和黑色兩種大洋,並存著兩種初級生產力及其食物鏈。藍色大洋以浮游生物為初級生產力,靠吸收陽光獲取能量;而黑色大洋則以熱液細菌為初級生產力,主要依靠微生物通過化學合成作用還原海底熱液系統中硫的氧化物獲取能量。
義大利科學家研究表明,死生物體的DNA為海底生存的微生物分別提供它們所需碳的4%、氮7%和磷47%。當微生物「吃掉」這些細胞外的DNA後,它們很快地「再生」磷,也就是說它們將DNA中的磷轉化成一種能被浮游植物和其他生存在海洋表面的光合作用生物體利用的無機形式。
㈥ 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海洋浩瀚無垠,海洋生物可以在廣闊的大海中盡情遨遊。但是,海洋中卻並非處處都有海洋生物,生物分布還要受許多環境因素的制約。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必須生活在有光照的水域中,因為它們必須依靠光合作用來製造營養,維持生命,因而浮游植物白天一般多生活在洋面區上層的光亮帶,即100米以內的淺水層中,夜間可下沉至200米以內的稍深水層中。浮游動物大多以浮游植物為食,由於其攝食活動大多是在夜間進行,因而夜間它們大多活動在200米以內、有浮游植物分布的水層中,白天則下沉至200米以下的弱光區生活。
魚類大多以浮游動物或者小型魚蝦等為食物
魚類大多以浮游動物或者小型魚蝦等為食物,因而其分布水域大多在距海岸幾百千米、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及其附近海區。大陸架水域分布的魚類數量大約可占魚類總數的2/3以上,只有一部分大洋性洄遊魚類,如金槍魚、旗魚、鰹魚等,可分布至廣闊的大洋水域。還有部分魚類幾乎長年都生活在海底,成為底棲性魚類,如比目魚。此外,還有少數魚平時都生活在海洋中,但繁殖季節則需要溯游至江河內產卵繁殖,如鮭鱒魚類。在更深的海底水域,雖然也曾發現過魚類,例如,深海潛艇曾在數千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發現過形狀怪異的魚,1978年在南極羅斯冰架下597米的冷水團中發現過魚,但大洋深處究竟有多少魚類,至今仍然是個未知數。
貝類中絕大多數都生活在海底,這也是由其生活習性所決定的。貝類需要濾食浮游性微藻類或者捕食其他貝類,其生存水域中必須有足夠的食物,因而它們大多也只能分布在水深100~200米以內的海域。蝦蟹類大致上也是如此。至於深海中有多少生物,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為直至目前為止,全球海洋中大約只有5%左右的水體被人類基本上探明,而佔全球海洋80%以上的深海區,除了少數探險家偶爾光顧之外,基本上還屬於未知的空白區,人類對深海的了解僅知之皮毛。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溫一般只有2℃左右
深海中一片漆黑,水溫一般只有2℃左右,而壓力卻高達30~110MPa,是正常大氣壓(0.1MPa)的幾百倍乃至上千倍,深海下層的海水中含氧量僅為表層海水的1/10左右。如此惡劣的環境條件普通海洋生物是根本無法存活的。據計算,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產生的壓力就相當於一個大氣壓(0.1MPa)。在水深超過30米的海底,未經特殊訓練的潛水員就很難承受海水的巨大壓力;在水深1,000米的深處,海水的壓力可達100個大氣壓(10MPa),如此大的壓力足以使木材的體積被壓縮至一半,變得像金屬一樣不能漂浮而只能下沉;在水深10,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壓力超過1,000個大氣壓(100MPa),曾在該深度考察過的用特殊鋼製造的直徑218厘米、壁厚8.7厘米的深潛器,大小被壓縮了2毫米,同時深潛器的外部塗層也在巨大的壓力下全部剝落。
根據深海探險家描述,為適應深海中這種特殊環境,深海生物的體色多呈紅色、黑色或者無色,有些種類還能發出磷光;深海魚的眼很小或者全盲,嘴大,顎寬闊,胃容量很大,以便能獲取並容納更多的食物;由於深海中食物稀少,深海生物的體型一般都不太大,新陳代謝遲緩,生長也極其緩慢;可能因深海中生物密度較小、同類難求的緣故,許多深海生物的配偶常常是終身的,有的種類雄性個體還以寄生的方式終生依附於雌性個體身上,成為永不分離的終身伴侶。
奇異的深海生物
深海生物由於長期生活在低溫、高壓、少氧的環境中,採集上來後會很快死亡並腐敗解體,因而能保留下來的標本就極為罕見。1996年一艘科學考察潛艇在馬里亞納海溝查林傑海淵中第一次在11,000多米深的海底收集到微生物樣品,該樣品在實驗室經培養後,被鑒別出多種原始細菌類和真菌類,其中還包括一些抗寒菌類及其孢子。這些菌類能承受比海面高1,000多倍的壓力和2℃左右的低溫,並且在這種苛刻的環境條件下仍能正常地生活與繁衍。
㈦ 海洋植物依靠什麼生存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
海洋綠色植物在它的生命過程中,從海水中吸收養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質(糖、澱粉等),以滿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要。
㈧ 為什麼海洋生物能在那麼深的情況下還可以存活。
海洋動物生存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食物來源。海洋生態鏈以小型浮游生物為基礎才建立起來的。深海中幾乎沒有小型浮游生物,因而建立起生態鏈極為困難。但這也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在深海中,有許多像雪花一樣的物體在飄落下沉,其中有礦物結晶,也有許多是上層海洋生物死亡後的碎屑,這些碎屑都可以作為深海生物的營養來源和生存基礎。其次,深海中也有一些獨立於上層海洋生物的生態系統。如海底火山附近,以深海自養型微生物和管狀蠕蟲為基礎的深海局部生態系統,其中以耐高溫的蠕蟲和蝦、蟹類為主。一旦有深海海底火山噴發,這樣的生態系統很快就能建立起來。而一旦海底火山停止噴發,這類小型局部生態系統也會隨之解體。
二是深海水壓。這個應該不成問題,只要深海動物體內壓力與外界水壓相平衡就可以了。生存於深海的海洋動物都能夠適應深海水壓,它們的體內壓力與外界水壓是平穩的。當然,它們也只能在深海高水壓的地方生存,到不了淺海。這也是淺海動物到不了深海,而深海動物也到為了淺海的原因。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形,深海魚類在打撈出水後,其內臟會從口中翻出體外,就是因為外界水壓突然下降,而體內壓力過高,內臟就被內部壓力壓出體外了。也因此,深海動物在打撈出水後,極少有活的。
㈨ 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一、海星
海星有著奇特的星狀身體,它盤狀身體上通常有5隻長長的觸角,但看不著眼睛。人們總以為海星是靠這些觸角識別方向,其實不然。美、以兩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海星渾身都是「監視器」。海星緣何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洞察一切?是的,海星緣何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洞察一切。
原來,海星在自己的棘皮皮膚上長有許多微小晶體,而且每一個晶體都能發揮眼睛的功能,以獲得周圍的信息。
科學家對海星進行了解剖,結果發現,海星棘皮上的每個微小晶體都是一個完美的透鏡,已知它的尺寸遠遠小於人類利用現有高科技製造出來的透鏡。海星棘皮中的無數個透鏡都具有聚光性質,這些透鏡使海星能夠同時觀察到來自各個方向的信息,及時掌握周邊情況。
二、烏賊
烏賊肝臟一對,甚大,為黃色腺體,占據內臟囊的前半部,位食管兩側。前端圓,後端尖。一對肝臟導管沿腸的兩側向後行,後兩管會合,通人胃的盲囊。
在肝臟導管上被有分支的腺體為胰臟。肝可分泌酶輸入胃中,進行消化作用。肝管有節律收縮,可自盲囊和胃中吸收養分,故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
胰分泌澱粉酶及蛋白酶亦入胃中。消化後的食物入盲囊吸收,殘渣由肛門排出體外。在直腸的末端近肛門處有一導管,連一梨形小囊,即墨囊(Ink Sac),位內臟團後端,實為一極發達的直腸盲囊。囊內腺體可分泌墨汁,經導管由肛門排出使,周圍海水成墨色,藉以隱藏避敵,烏賊之名來源於此。
三、刺魨
刺魨身披的棘刺是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由鱗片慢慢演化而形成的,這是它唯一的自衛武器。也就是說,刺魨的鱗就是可以活動的棘刺。平時,這些棘刺就像其它魚兒身上的鱗片一樣,平平地貼在身上,順溜溜、光滑滑的,看不出來。它沒有腹鰭,靠著背鰭和臀鰭的擺動在海水裡游泳。
游泳能力弱。每當敵害來侵襲的時候,刺魨就大口咽下海水和空氣,使身體脹得圓鼓鼓的,棘刺也跟著膨脹了的皮膚豎立起來,就像一個帶刺的球,「球」內充滿了空氣和水,它就肚皮朝上漂浮在水面,彷彿漂在海上的一個大毛栗子,還會從嘴裡不斷發出「咕咕」的叫聲。
有時遇到一大魚襲擊一群小刺魨,它們全都豎起了刺並聚集成團,似一大刺球,使敵害望而生畏。
這種「恐嚇術」雖然不能給敵害以損傷,卻也能防身,那些兇猛的海洋動物如雙髻鯊等遇上了它,也難以下嘴,只好悻悻地遊走。
當危險過去了,刺魨就將吞進肚中的水和空氣吐出來,恢復了原形,棘刺倒伏緊貼身上,慢慢沉向海底。
四、小丑魚
小丑魚身體表面擁有特殊的體表粘液,可保護它不受海葵的影響而安全自在地生活於其間。因為海葵的保護,使小丑魚免受其它大魚的攻擊,同時海葵吃剩的食物也可供給小丑魚,而小丑魚亦可利用海葵的觸手叢安心地築巢、產卵。
對海葵而言,可借著小丑魚的自由進出,吸引其它的魚類靠近,增加捕食的機會;小丑魚亦可除去海葵的壞死組織及寄生蟲,同時因為小丑魚的游動可減少殘屑沉澱至海葵叢中。小丑魚也可以借著身體在海葵觸手間的摩擦,除去身體上的寄生蟲或黴菌等。
五、比目魚
剛孵化出來的小比目魚的眼睛也是生在兩邊的,在它長到大約3厘米長的時候,眼睛就開始「搬家」,一側的眼睛向頭的上方移動,漸漸地越過頭的上緣移到另一側,直到接近另一隻眼睛時才停止。
比目魚的生活習性非常有趣,在水中游動時不像其它魚類那樣脊背向上,而是有眼睛的一側向上,側著身子游泳。它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體上覆蓋上一層砂子,只露出兩隻眼睛以等待獵物、躲避捕食。這樣一來,兩隻眼睛在一側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當然這也是動物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結果。
㈩ 海洋生物的生存方式是什麼
任海洋生物群落中,從植物、細菌或有機物開始,經植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動物,依次形成被食者與攝食者的營養關系稱為食物鏈,亦稱為「營養鏈」。食物網是食物鏈的擴大與復雜化,它表示在各種生物的營養層次多變情況下,形成的錯綜復雜的網路狀營養關系。物質和能量經過海洋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各個環節所進行的轉換與流動,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一個基本過程。
營養層次海洋浮游植物和底棲植物是最主要的初級生產者。它們為植食性動物,如鉤蝦、哲水蚤等浮游甲殼動物,蛤仔、鮑等軟體動物,鯔、遮目魚等魚類,提供食料。植食性動物為一級肉食性動物所食,如海蜇、箭蟲、海星、對蝦、許多魚類、須鯨等。一級肉食性動物又為二級肉食性動物(大型魚類和大型無脊椎動物)所食。隨後,它們再被三級肉食性動物(兇猛魚類和哺乳動物)所食。依此構成食物鏈,食物鏈中的各個生物類群層次,叫做營養層次。
類別海洋中的初級生產者——海洋植物,很大部分不是直接被植食性動物所食用,而是死亡後被細菌分解為碎屑,然後再為某些動物所利用。因此,如同在陸地上和淡水中的情況,在海洋生態系中也存在著相互平行、相互轉化的兩類基本食物鏈:一類是以浮游植物和底棲植物為起點的植食食物鏈,另一類是以碎屑為起點的碎屑食物鏈。
海洋中無生命的有機物質除以碎屑形式存在外,還有大量的溶解有機物,其數量比碎屑有機物還要多好幾倍。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聚集物,成為碎屑有機物,而為某些動物所利用。所以,在海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碎屑食物鏈的作用不一定低於植食食物鏈。
此外,在海域中還存在一條腐食食物鏈。它以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以化學能合成的細菌為起點,在海洋生態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特點海洋食物鏈較長,經常達到4~5級。而陸生食物鏈通常僅有2~3級,很少達到4~5級。海洋食物鏈的許多環節是可逆的、多分枝的,加上碎屑食物鏈、植食食物鏈和腐食食物鏈相互交錯,網路狀的營養關系比陸地的更多樣、更復雜。因此,在海洋中用食物網更能確切表達海洋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
食物網在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往往攝食多種生物,而它本身也為多種生物所食。因而每種生物在一個海域中是處於不同食物鏈的不同環節,或者說處於不同的營養層次之中。這樣,整個海域中各種生物彼此之間的食物關系就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路結構。事實上,同一種魚也依其發育生長階段、季節和所在海域的不同,其餌料也各異,因而食物網的結構是可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