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生物分類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各級的分類依據各是什麼
自然分類法:人們根據生物界自然演化過程和彼此之間親緣關系進行分類,稱為自然分類法。從形態,生理遺傳,進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親緣關系來確定在生物界的系統地位。自然分類法又稱系統分類法,分類等級的順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各級單位以下又分亞級:亞門、亞綱、亞目、亞科等。
植物的自然分類法是以植物的形態結構作為分類依據,以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作為分類標準的分類方法。從生物進化的理論得知,種類繁多的植物,實際上是大致同源的。物種之間相似程度的差別,能夠顯示出它們之間親緣關繫上的遠近。判斷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根據植物之間相同點的多少。例如,菊花和向日葵在形態結構等方面有許多相同點,如它們都具有頭狀花序,花序下有總苞,雄蕊5枚,花葯合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接近;而菊花與大豆相同的地方就比較少,如大豆花是大小和形狀都不相同的蝶形花瓣,二體雄蕊(花絲9枚合生,一枚離生),於是就認為它們的親緣關系比較疏遠。
隨著科學的發展,植物的分類已經不僅以形態結構為依據,而且得到了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古植物學等學科的密切配合。各國植物學家正在這方面繼續展開深入的研究,以便使植物分類的方法更加完善。
動物的自然分類方法更加復雜,主要是根據同源性進行分類。分類學家必須考慮多種多樣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結構、功能、生物化學、行為、營養、胚胎發育、遺傳、細胞和分子組成、進化歷史及生態上的相互作用。特徵越穩定,在確定分類時就越有價值。
人為分類法:主要是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於人為分類體系。
例如,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准,將生物劃分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系統。他還根據雄蕊的有無、數目,把植物界分為一雄蕊綱、二雄蕊綱等24個綱。16世紀我國李時珍(1518—1593)在他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將植物分為五部,即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將動物也分為五部,即蟲部、鱗部、介部、禽部和獸部;人另屬一部,即人部。又如,亞里士多德根據血液的有無,把動物區分為有血液的動物和無血液的動物兩大類,等等。
㈡ 生物學上的界門綱目科屬種是按什麼劃分的,請分別敘述
生物學的分類是按照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來劃分的。我們把更相似的生物歸為一類,把有不同特點的生物分成不同的類別。一般生物的分類等級有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等級,兩種生物的相同點越少,所處的最低共同分類等級越高,例如只要是細胞結構中沒有細胞壁,沒有葉綠體的生物,都屬於動物界;但是體內有脊柱的動物才能劃到脊索動物門之中。
每一種生物都能找到不同的分類等級,例如貓(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貓屬-貓);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虎);豹(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豹)。這三種生物都有食肉、夜行等特點,但是貓屬的動物體型較小而豹屬的動物體型較大。我們可以通過動物的不同分類等級來確定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遠近,或者相似程度的大小。
當然了,基因也可以作為分類的一種依據,基因越相似的動物,親緣關系越近。
至於為什麼叫做界門綱目科屬種,可能是因為命名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