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包括的是什麼
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等。
生物由非細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組成,生物的最基本特徵是新陳代謝。
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會進行新陳代謝及遺傳兩點,前者說明所有生物一定會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兩個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生理反應過程),並且可以將遺傳物質復制,通過自我分裂生殖(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滅絕,這是類生命現象的基礎。
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中,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130萬),其中650萬種物種在陸地上,220萬種生活在水中。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現存的動物急劇減少,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十分之一。
人與其它生物共同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岩石圈的上層,水圈。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生物圈。人類經過多次文明發展,使人類在自然界面前不再僅僅是自然的產物,而且能夠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作為一種新的地質力量參與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被稱為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它包含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簡單地說,物種多樣性表現的是千千萬萬的生物種類。在地球上熱帶雨林中生活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物種(約500萬種),因此,那裡的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生物多樣性具有很多的價值,它不僅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如膠、油脂、芳香油、纖維等,還可以為人類提供各種特殊的基
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動植物新品種成為可能。許多野生動植物還是珍貴的葯材,為治療疑難病症提供了可能。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進化歷程。
隨著環境的污染與破壞,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壞、濫捕亂獵等,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天幾十種的速度消失。這是地球資源的巨大損失,因為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種不僅會使人類失去一種自然資源,還會通過食物鏈引起其他物種的消失。如今,人類都在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並為之付諸行動。2008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IUCN)公布了哺乳類動物種群的全球調查結果:「在不久的將來,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哺乳類動物會走向滅絕。」多項調查數據表明,地球上的動植物每天都在消失。古道爾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加州禿鷹的世界最大的羽毛不斷地向世人發出警告,瀕危動物正在逝去。同時,她也在告訴人們,瀕危滅絕的禿鷹是人類從其滅絕的邊緣拯救回來的物種之一。人類的行為正在不斷實踐其對生命的偉大承諾,人類不會放棄對生命的挽救行動。
㈡ 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為
1、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細菌界,病毒界。 2、擴充回答:(1)動物界:均屬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運動、以(復雜有機物質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食的所有生物。(2)植物界: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生物的總稱。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統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類群也不一樣。(3)真菌界:屬真核生物,真菌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帶的土壤、水體、動植物及其殘骸和空氣中,營腐生、寄生和共生生活。(4)細菌界:在生物圈內廣泛生存的單細胞原核生物。個體小,直徑大多為0.3~2.0微米,種類多。(5)病毒界:比病菌更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病原體。能通過濾菌器,所以又叫濾過性病毒。
㈢ 常見的生物有哪些
常見的生物有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螺旋體等。動物:科學家們把現存的人類已知的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植物: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真菌: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細菌: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螺旋體: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常見的生物有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螺旋體等。
1、動物:科學家們把現存的人類已知的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科學家已經鑒別出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鳥類以及紅熊貓等哺乳類動物等。
2、植物: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
3、真菌: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另外真菌也包括黴菌和酵母。現在已經發現了七萬多種真菌,估計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動物或植物,現在成為自己的界,分為四門。
4、細菌: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於細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約有5x10^30個。細菌的形狀相當多樣,主要有球狀、桿狀,以及螺旋狀。
5、螺旋體: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學位置上介於細菌與原蟲之間。螺旋體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常見於水、土壤及腐敗的有機物上,亦有的存在人體口腔或動物體內。
㈣ 自然界的生物種類有哪五種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動物。
植物。
真菌。
㈤ 生物有哪些
生物是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分類等級包括域(總界)、界、門、綱、目、科、屬、種。在每一級里,都可插入一個亞級。
(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生物起源
生物(英語:Biology,又稱生命體、有機體)是有生命的個體。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進行新陳代謝(又稱分泌物)及遺傳。
生物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這是互相相反的兩個過程,並且可以繁殖下去, 這是生命現象的基礎。
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的,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有5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現存的動物急劇減少,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十分之一。
人類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這個美麗家園中。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
二、生長發育
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1、被子植物:
凡是胚珠有子房壁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2、胚胎發育:
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
3、胚後發育:
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並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4、變態發育:
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種胚後發育叫做變態發育。昆蟲又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如蝴蝶)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
㈥ 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為什麼
植物,動物,微生物。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 350 000個物種。綠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溫度、濕度、光線、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2、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徵(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在人類出現以前,史前動物便已出現,並在各自的活動期得到繁榮發展。
3、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在中國大陸地區及台灣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6)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壁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胚胎發育: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
胚後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並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種胚後發育叫做變態發育。昆蟲又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如蝴蝶)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
㈦ 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為什麼生物
根據形態結構,把生物劃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環境是水生還是陸生,可以將生物劃分為: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產中的用途,可以分為實驗生物、經濟生物、野生生物、觀賞生物.按照生物的結構分為兩類就是: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如植物、動物、細菌、真菌和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如病毒。
㈧ 大自然的物種有哪些
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昆蟲等。
1、哺乳類
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2種類型。
2、鳥類
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僅保留右體動脈弓,左體動脈弓退化。骨多空隙,內充氣體。
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我國的鳥類分為游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此六類統稱為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全世界已發現有超過一萬種;中國有1400多種。
3、兩棲類
兩棲綱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其個體發育周期有一個變態過程,即以鰓(新生器官)呼吸生活於水中的幼體,在短期內完成變態,成為以肺呼吸能營陸地生活的成體。
現生的有3目約40科400屬4000種。除南極洲和海洋性島嶼外,遍布全球。中國現有11科40屬270餘種,主要分布於秦嶺以南、華西和西南山區屬種最多。
4、魚類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無頜總綱包括圓口綱、甲胄魚綱,有頜總綱包括盾皮魚綱、軟骨魚綱、輻鰭魚綱,大多數魚類是終年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輔助身體平衡與運動的變溫脊椎動物
5、昆蟲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㈨ 地球上的已知生物主要包括哪些
總的說來,地球上約有1000萬種已知的生物、約1000萬種未知的生物,以及約1億種已經埋沒於歷史長河中的生物---由此蓋估一下,自地球形成至今,地球上共計出現了大約1億2000萬種的生物!
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微生物
三、微生物
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統稱。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
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機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拓展資料:
生物的共性
可是對「生命」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十分困難,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的關於生命的定義。但是從錯綜復雜的生命現象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基本特徵:
①除病毒外,均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
②生命表現出嚴謹的結構性和高度的有序性
③具有新陳代謝作用
④具有應激性,能適應環境並影響環境
⑤具有生長、發育、生殖的特性
⑥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徵。生物是指能獨立、自主生存的生命體。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
⑦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⑧生物能進行呼吸
㈩ 在自然界有哪些動物
人類已知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
科學家已經鑒別出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草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鳥類以及紅熊貓等哺乳類動物。
發現了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這些動物中多數是昆蟲,昆蟲中多數是甲蟲。鼻涕蟲、蚯蚓,烏賊、牡蠣、紅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蟲、放射蟲、蛔蟲、豬肉絛蟲、沙蠶、蝸牛、蛞蝓等都屬於無脊椎動物。
(10)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動物之最:
1、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脊椎動物是藍鯨。它身長33米,重達181噸。
2、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是阿馬烏童蛙。它身長僅7.3毫米。
3、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是大王酸漿魷。它身長15米,重達400公斤。
4、世界上最小的無脊椎動物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它的身長僅280微米。
5、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易碎雙腔龍。它身長62米,重達180噸。
6、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是秀頜龍。它身長0.75米,體重只有3.5公斤。
7、世界上最小的昆蟲是膜翅目纓小蜂科的一種卵蜂。它的身長只有0.21毫米。體重只有0.00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