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生物蛋白質合成加工的主要場所
答: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細胞內的蛋白質一經合成,就會被運輸到細胞的既定部位,發揮其功能。游離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多數用來建造細胞自身(如伸縮蛋白質)。附著在粗面內質膜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進入內質網,經粗面內質網加工後,按照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的方向運輸到細胞外(如抗體、蛋白類激素、某些酶)。
內質網是蛋白質加工的主要場所,在粗面內質網上的核糖上合成的蛋白質進入內質網腔中,加上二硫鍵,糖基、醯基等成為較成熟的蛋白質。
⑵ 蛋白質合成開始是在細胞的什麼部位最後在哪裡完成整個合成
蛋白質在核糖體里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再到內質網里折疊盤曲形成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再由囊泡帶到高爾基體里最後加工形成可以工作的蛋白質,在由胞吐的形式送到細胞外工作。
⑶ 蛋白質在哪裡合成
蛋白質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大分子的組合,含有碳、氫、氧、氮,通常還有硫,磷。蛋白質是生命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是生物化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 結構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有序連接而形成的多肽鏈。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縮合失水後形成肽鍵,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稱為多肽形成多肽鏈。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可劃分為四級: 一級結構:組成多肽鏈的線性氨基酸序列。 二級結構:依靠不同肽鍵的C=O和N-H基團間的氫鍵形成的穩定結構。 三級結構:由一條多肽鏈的不同氨基酸側鏈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穩定結構。 四級結構:由不同多肽鏈亞基間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質分子。 一級結構依靠轉錄過程中形成的共價鍵維持。通過蛋白質折疊形成高一級結構。特定的多肽鏈可能有多於一個的穩定構型,每種構型都有自己特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只有一種具有天然活性。 如果一個蛋白質某個區域具有二級結構,通常是α螺旋或β折疊。隨機的區域被稱為隨機捲曲。多肽鏈進一步折疊成更大的三維結構,依靠氫鍵,疏水作用或二硫鍵結合。 性質蛋白質通常被分為可溶性,纖維狀或膜結合蛋白(參看整合膜蛋白)。幾乎所有的生物催化劑,即酶,都是蛋白質(20世紀晚期,人們發現某種RNA序列也具有催化活性)。與膜結合的轉運結構和離子通道,可以將底物從一個位置轉移到另一個位置而不改變它們;受體,通常也不改變它們的底物,僅僅是改變自身的形狀與底物結合;以及抗體,看來似乎只有結合功能;這些都是蛋白質。最後,構成細胞骨架和動物大部分結構的纖維物質也是蛋白質:膠原和角蛋白組成了皮膚,毛發和軟骨;肌肉大部分也是由蛋白質組成。 蛋白質對於它周圍的環境十分挑剔。它們僅在一個很小的pH范圍內並且含有少量電解質的溶液中保持他們的活性或天然狀態,許多蛋白質不能存在於蒸餾水中。蛋白質失去了它的天然狀態就稱為變性。變性的蛋白質通常除了隨機捲曲以外沒有其他的二級結構。處於天然狀態的蛋白質通常都是折疊的。 蛋白質的合成是通過細胞中的酶的作用將DNA中所隱藏的信息轉錄到mRNA中,再由tRNA按密碼子-反密碼子配對的原則,將相應氨基酸運到核糖體中,按照mRNA的編碼按順序排列成串,形成多肽鏈,再進行折疊和扭曲成蛋白質。蛋白質為生命的基礎大分子。可視為生命體的磚塊。 通過基因工程,研究者可以改變序列並由此改變蛋白質的結構,靶物質,調控敏感性和其他屬性。不同蛋白質的基因序列可以拼接到一起,產生兩種蛋白屬性的「荒誕」的蛋白質,這種熔補形式成為細胞生物學家改變或探測細胞功能的一個主要工具。另外,蛋白質研究領域的另一個嘗試是創造一種具有全新屬性或功能的蛋白質,這個領域被稱為蛋白質工程。 營養作用蛋白質可以用來產生能量,但是它們必須首先被轉化成為一些普通的代謝媒介。這個過程需要脫氨,一種毒性非常大的物質。氨在肝臟中被轉化為尿素,毒性減弱,被排入尿中。另一些動物將尿素轉化為尿酸。 蛋白質是動物膳食的必需成份,對成長和組織發育至關重要,它可從肉類、魚、雞蛋、牛奶和豆類食品中攝取。 蛋白質缺乏通常涉及營養學,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飢餓和營養不良。甚至在發達國家例如美國,這也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因素。因為社會的壓力造成減肥時,食物嚴重依賴於碳水化合物,缺少必需氨基酸。蛋白質缺乏可以致病,例如疲勞,胰島素耐受,脫發,頭發掉色(應當是黑發的變為紅色),肌肉重量減輕(蛋白質可以修復肌肉組織),體溫低,激素失調。嚴重的蛋白質缺乏將會致命。 蛋白質過多也會造成問題,例如馬由於腳的問題翻倒。 通常造成對某種食物過敏以及過敏反應的元兇是蛋白質。因為每種蛋白質的結構都略有不同,某些蛋白質會引起一些免疫系統的反應,而其他一些十分安全。許多人都對花生中的某種蛋白質,或者貝類或其他海鮮的蛋白質過敏,但是很少有人對所有這三種都過敏。 植物性蛋白質會使用大量的身體熱量去消耗,因此多吃也可以增加本身的飽足感。且蛋白質需要維他命B群作轉換, 因此在食用蛋白質補充食品時,建議與維他命B群搭配,將使蛋白質發揮到最大的功效。 蛋白質當中,又以植物蛋白質對人體較好,其中黃豆提煉出的蛋白質,較不會因人體體質造成排他性,因此建議要補充蛋白質,選購適合自己的蛋白質,以免花了錢又傷身。
⑷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在哪裡合成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在線粒體中合成。線粒體(mitochondrion)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其直徑在0.5到1.0微米左右。
細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構成的富有彈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對於動物細胞來說,其膜外側與外界環境相接觸。其主要功能是選擇性地交換物質,吸收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分泌與運輸蛋白質。
⑸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發生在細胞內的什麼部位
合成部位在核糖體,加工部位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整個過程由ATP供能。
⑹ 蛋白質在哪裡合成
蛋白質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核糖體就像一個小的可移動的工廠,沿著mRNA這一模板,不斷向前迅速合成肽鏈。氨基醯tRNA以一種極大的速率進入核糖體,將氨基酸轉到肽鏈上,又從另外的位置被排出核糖體,延伸因子也不斷地和核糖體結合和解離。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非常重要的組成成分,是一種有機大分子,是人體必須的物質。那麼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蛋白質是在哪裡合成的。
蛋白質合成是指生物按照從脫氧核糖核酸 (DNA)轉錄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遺傳信息合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生物合成亦稱為翻譯(Translation),即把mRNA分子中鹼基排列順序轉變為蛋白質或多肽鏈中的氨基酸排列順序過程。
這是基因表達的第二步,產生基因產物蛋白質的最後階段。不同的組織細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是因為它們表達不同的基因,產生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質,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成份至少有200種,其主要體是由mRNA、tRNA、核糖核蛋白體以及有關的酶和蛋白質因子共同組成。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有很多的區別,真核生物此過程更復雜,下面著重介紹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並指出真核生物與其不同之處。蛋白質生物合成可分為五個階段,氨基酸的活化、多肽鏈合成的起始、肽鏈的延長、肽鏈的終止和釋放、蛋白質合成後的加工修飾。
核糖體就像一個小的可移動的工廠,沿著mRNA這一模板,不斷向前迅速合成肽鏈。氨基醯tRNA以一種極大的速率進入核糖體,將氨基酸轉到肽鏈上,又從另外的位置被排出核糖體,延伸因子也不斷地和核糖體結合和解離。核糖體和附加因子一道為蛋白質合成的每一步驟提供了活性區域。
在進行合成多肽鏈之前,必須先經過活化,然後再與其特異的tRNA結合,帶到mRNA相應的位置上,這個過程靠tRNA合成酶催化,此酶催化特定的氨基酸與特異的tRNA相結合,生成各種氨基醯tRNA.每種氨基酸都靠其特有合成酶催化,使之和相對應的tRNA結合,在氨基醯tRNA合成酶催化下,利用ATP供能,在氨基酸羧基上進行活化,形成氨基醯-AMP,再與氨基醯tRNA合成酶結合形成三聯復合物,此復合物再與特異的tRNA作用,將氨基醯轉移到tRNA的氨基酸臂(即3'-末端CCA-OH)上。
⑺ 蛋白質是在哪裡合成的
蛋白質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當合成蛋白質的雛形後就運輸到內質網上進行加工,再運輸到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才形成接近成型的蛋白質,所以最初的蛋白質還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必修二也有提及mRNA的翻譯過程,也就是翻譯成蛋白質的過程,裡面明確的指出了合成場所就是核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