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實驗室生物感染的途徑一般有哪些

實驗室生物感染的途徑一般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30 03:18:20

1. 實驗室的生物危害有哪些類型,人們會通過那些途徑感染這些危害

做分子實驗用的菌、小白鼠啊、還有轉基因得到的植物啦,動物啦都可能產生危害。

1、實驗室生物安全內容主要涉及微生物危害分類、危險度評估、實驗室生物安全級別、標准操作規范和人員安全等.
2、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點任務是控制實驗室感染、控制實驗室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以及管理、控制實驗室感染性實驗材料.

--「廣州洛可特實驗室」

2. 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主要有:空氣傳染、飛沫傳染、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垂直傳染、血液傳染

一、空氣傳染

1、有些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游於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二、飛沫傳染

1、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原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三、糞口傳染

1、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如霍亂、A型肝炎、小兒麻痹、輪狀病毒、弓型蟲感染症,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發生。

四、接觸傳染

1、經由直接碰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摸、親吻患者,也可以透過共享牙刷、毛巾、刮鬍刀、餐具、衣物等貼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觸後,在環境留下病原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此類傳染病較常發生在學校、軍隊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場所。

五、垂直傳染

1、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內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

2、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雖較罕見於垂直感染,但是梅毒螺旋體可在分娩過程,由於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

六、血液傳染

1、主要透過血液、傷口的感染方式,將疾病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身上的過程即血液傳染。常見於醫療使用注射器材、輸血技術之疏失,因此許多醫療院所要求相關醫療程序之施行,必須經過多重、多人的確認以免傷害患者。

2、在捐血、輸血時,也針對捐贈者和接受者進一步檢驗相關生理狀況,減低此類感染的風險,但由於毒品的使用,共享針頭的情況可造成難以預防的感染,尤其對於艾滋病的防範更加困難。

3. 實驗室生物危害最主要的途徑

一是導致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主要操作,如使用注射器和針頭時刺傷皮膚。二是導致感染最多的4種實驗室事故,如溢出和潑灑、針頭和注射器、銳器和碎玻璃、動物咬傷或抓傷以及動物體外寄生蟲咬傷。

實驗室生物危害最主要的途徑為化學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

化學危害:

主要是吸入刺激性氣體,引起窒息、昏迷等現象,更有甚者會發生爆炸事件。

應對措施:熟悉使用化學品的管理規范,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注意分類存放,做好標簽標記,每周檢查一次。

將生產或使用的化學用品設備放置單獨的空間,工作人員在操作中不得直接接觸,做好防護措施。做好通風要求,控制實驗室的有害氣體的流通,通風有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可根據不同種類的實驗室選擇通風要求。

物理危害:

主要包括電氣安全危害,劃傷、割傷等機械損傷、放射性核素、等相關的人體工程學危害。主要是在實驗室中注意避免被尖銳物品劃傷、碰傷、砸傷。

應對措施:尖銳物容器在實驗室中無處不在,遵循一些安全規則可以幫助防止事故。實驗室中使用帶有明確標簽的防刺和防漏容器。容器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可隨意挪動。容器滿四分之三時,注意更換防止過度填充。從安全有序的存儲區域開始。材料儲存不應產生危害。

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包括微生物,重組生物和病毒載體。

應對措施: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有效衛生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實驗中在處理生物危害時,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執行程序。

4. 實驗動物感染法的原理

實驗動物感染法的原理,動物感染實驗:指以活病毒感染動物、感染動物取樣、感染性樣本處理和檢測、感染動物特殊檢查、感染動物排泄物處理等實驗操作,應當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操作。實驗室開展相關活動前,應當報經國家衛生健康委批准取得。

5.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哪幾種途徑

一、垂直傳播:
1.病原微生物通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
2.分娩時產婦產道病原菌感染胎兒
3.乳母喂養新生兒時發生的傳播
二、水平傳播:
呼吸道(飛沫)傳播、消化道(糞-口)傳播、性傳播、血液/體液傳播、接觸傳播、蟲媒傳播。

6. 實驗室感染途徑有哪些

實驗室相關感染的原因
實驗室相關感染的原因主要有誤食,皮膚切割,針刺,動物抓、咬,氣溶膠吸入等。尤其以吸人氣溶膠感染最為常見,也難預防。這是因為實驗室操作中產生的氣溶膠和由此引起的感染比較難以察覺。其特點主要有:

1.生物氣溶膠無色無味、無孔不入,不易發現,實驗人員在自然呼吸中不知不覺吸人而造成感染。若治療控制不及時會造成嚴重後果。

2.與其疾病自然感染相比,有些微生物氣溶膠感染的症狀不典型,病程復雜,難以及時診治,影響預後。

3.有些氣溶膠感染只有呼吸道粘膜免疫才有預防作用,非呼吸道免疫途徑預防作用效果欠佳。現有常規疫苗的預防效果不理想,如肺炭疽。

4.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的微生物特別是高致病性病毒常常發生變異,尤其是其抗原性、致病性都可能發生改變,在空氣中存活力也可能增強。

5.氣溶膠傳播容易發生病原體在人與人、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傳播。

6.氣溶膠可以遠距離或較遠距離傳播,這是其與其他傳播途

7. 實驗室微生物感染發生的來源有哪些

主要就是空氣,水,實驗操作人員的接觸,某些微生物實驗的實驗對象

8. 病原菌感染的途徑有哪些

病原菌感染的途徑有:
(1)外源性感染:一般病菌通過皮膚或黏膜面的傷口侵入有機體某部,隨循環帶至其他組織或器官內的感染過程。
(2)隱性感染:一是侵入有機體內的致病菌當時未被消滅而隱藏存活於某部,如腹膜粘連部位、形成瘢痕的潰瘍病灶和膿腫內、組織壞死部位、作結扎和縫合線上、形成包囊的異物等,當有機體全身和局部的防衛能力降低時則發生隱性感染。

9. 微生物的感染途徑是什麼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或稱病原體。
病原體中,以細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體、寄生蟲(原蟲、蠕蟲、醫學昆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
病原體在宿主中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這一過程稱為感染。不過人體或動物不像人工培養細菌的培養基,可以讓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長繁殖,輕易地導致機體死亡。病原體入侵人體後,在發生感染的同時,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與之對抗,這稱之為免疫。至於途徑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微生物傳染途徑不同,大多通過性傳染,還可以通過手、眼、毛巾、浴器、衣物、便具、游泳等途徑傳染。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生物感染的途徑一般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