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是指某種生物 突然出現在以前沒有這種生物的地方
對當地生物及生態環境造成比較大的破壞,比如滅絕當地的某些物種
甚至改變當地的生態結構.很多生物入侵者在其原始生存地並不是危險
的物種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地有可以制約它的天敵或條件.而被入侵
地 沒有這種天敵或條件 造成其大量繁殖和巨大的生態破壞
對付生物入侵者的方法並不容易 因為主要的辦法:引進其天敵等極其有可能造成被入侵地更大的難以預料的生態災難.比如100多年前一個歐洲人為其孫女從歐洲帶了10幾只兔子去澳大利亞,孫女放掉了兔子,在澳洲因為沒有狼老鷹等兔子天敵 兔子大量繁殖 破壞草地
和本土綿羊搶食物,成災後政府想了很多方法消滅兔子甚至動用了轟炸機,結果仍然不理想,直至現在
㈡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是怎樣造成的
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外來入侵物種具有生態適應能力強,繁殖能力強,傳播能力強等特點;被入侵生態系統具有足夠的可利用資源,缺乏自然控制機制,人類進入的頻率高等特點。外來物種的「外來」是以生態系統來定義的。
首先,外來物種包括:
入侵微生物:主要是指對農作物、林木及經濟魚蝦類帶來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未包括人類和家畜疾病。 入侵植物:主要是指在農業、林業、濕地、草原、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態系統中帶來危害與威脅的有害植物,如草本、藤本、灌木、藻類等植物及部分有明顯危害性的喬木。 入侵動物:主要是指對農林牧漁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有害昆蟲、蟎、魚、兩棲爬行類等。 德國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國小蠊,原產於德國,故稱「德國小蠊」。因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在商品流通運輸的過程中輸入中國,由於其體態與美洲大蠊極為相似,個體的大小如美洲大蠊四分之一,屬蟑螂的一個品種。 生物入侵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數千倍,經半個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長成成蟲,群體數量比一般蟑螂多幾倍乃至幾千倍。小蠊的生活習性與一般蟑螂相似,喜在賓館、酒店的中西廚房、酒吧、餐廳、包房等場所活動。它對人們造成的危害與蟑螂類似,主要是它們在活動其間將許多有害物質及病菌等傳播到人們的食品及用具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國小蠊是室內蟑螂中最小的一種,體長在15毫米以下。成蟲為棕黃色。在前胸背板上有兩條平行的褐色縱紋。 德國小蠊一年能經歷4-5個世代。 德國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蟲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蟲才脫落。若蟲因此隨母體到處擴散。 若蟲經5—7次蛻皮後成為成蟲,若蟲期為30-56天。 德國小蠊正式大規模入駐中國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從開始的少數大城市蔓延到幾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鎮和農村地區,據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德國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只後代。隨著防治用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德國小蠊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抗葯性,多數殺蟲劑對其無效。因德國小蠊的存在和難以防治,導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為四害之首! 德國小蠊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隨著全球環境不穩定因素的不斷增多,一切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 被喻為「紫色惡魔」的鳳眼蓮(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國人俗稱的「水葫蘆」)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1884年,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鳳眼蓮被送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見其花朵艷麗無比,便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帶回了各自的國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極強的鳳眼蓮便從此成為各國大傷腦筋的頭號有害植物。在非洲,鳳眼蓮遍布尼羅河;在泰國,鳳眼蓮布滿湄南河;而美國南部沿墨西哥灣內陸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層層的鳳眼蓮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導致船隻無法通行,還導致魚蝦絕跡,河水臭氣熏天;而中國的雲南滇池,也曾因為水葫蘆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此外,美國曾經引進葛藤,葛藤不僅有極強的生長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環境。1930年從美國再從日本引進後,使許多被破壞的農地和沙坡變成草木繁盛的肥沃土地,被人譽為「大地的醫生」。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近萬棵。然而,葛藤向野獸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短短二十年間,便從大地的醫生淪為全美通緝的綠怪,亞拉巴馬州政府宣布葛藤成為非法移民。 此外,澳大利亞的「兔災」,地中海的「毒藻」,美國五大湖的「斑馬貽貝」,夏威夷的「蛙聲」以及入侵中國的「紫莖澤蘭」、「大米草」、「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克氏螯蝦」、「美國白蛾」等等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的制約,這些外來入侵者不僅破壞食物鏈,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還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㈢ 五個我國的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紫莖澤蘭
紫莖澤蘭(學名:Eupatorium adenophoraSpreng.):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狀植物。根莖粗壯發達,直立,株高30-200厘米,分枝對生、斜上,莖紫色、被白色或銹色短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狀卵形,腹面綠色,背面色淺,邊緣有稀疏粗大而不規則的鋸齒,在花序下方則為波狀淺鋸齒或近全緣。頭狀花序小,直徑可達6毫米,在枝端排列成傘房或復傘房花序,約含40-50朵小花,管狀花兩性,白色。子實瘦果,黑褐色。每株可年產瘦果1萬粒左右,藉冠毛隨風傳播。花期11月-翌年4月,結果期3月-4月。
主要分布於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是一種重要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是中國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典型例子。原產於墨西哥,自19世紀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種後,因其繁殖力強,已成為全球性的入侵物種。在2003年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名列第一位。
2. 薇甘菊
薇甘菊((學名:Mikania micranthaKunth),也稱小花蔓澤蘭或小花假澤蘭。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狀攀緣藤本,平滑至具多柔毛;莖圓柱狀,有時管狀,具棱;葉薄,淡綠色,卵心形或戟形,漸尖,莖生葉大多箭形或戟形,具深凹刻,近全緣至粗波狀齒,或牙齒,長4.0-13.0厘米,寬2.0-9.0厘米。圓錐花序頂生或側生,復花序聚傘狀分枝;頭狀花序小,花冠白色,喉部鍾狀,具長小齒,彎曲;瘦果黑色,表面分散有粒狀突起物;冠毛鮮時白色。
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印度洋聖誕島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包括斐濟、西薩摩亞、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地區,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大約在1919年薇甘菊作為雜草在中國香港出現,1984年在深圳發現,2008年來已廣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該種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3. 空心蓮子草
空心蓮子草,原名:喜旱蓮子草,別名:空心莧、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拉丁文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莧科、蓮子草屬多年生草本;莖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狀,不明顯4棱,具分枝,幼莖及葉腋有白色或銹色柔毛,莖老時無毛,僅在兩側縱溝內保留。葉片矩圓形、矩圓狀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基部連合成杯狀; 退化雄蕊矩圓狀條形,和雄蕊約等長,頂端裂成窄條;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側扁,頂端圓形。果實未見。花期5-10月。 1930年傳入中國,是危害性極大的入侵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其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莖葉、洗凈、沸水燙,清水漂洗後切斷,可涼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豬飼料。
4. 豚草
豚草(拉丁文: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被子植物門菊科屬下的物種,為高20-150厘米的一年生草本。花為集成團傘狀花,葉子為全緣圓形至倒披針形的羽狀分裂葉。原產於北美,在中國長江流域已馴化野生成為路旁雜草。豕草花粉中的抗原(AgE)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過敏性疾病(如枯草熱,外源型哮喘等)的診斷、治療和對發病機理研究。豚草是一種普遍的花粉過敏原。
5. 毒麥
毒麥(學名:Loliumtemulentum)又名小尾巴麥、毒麥草、黑麥子。禾本科黑麥草屬一年生或越年生檢疫性植物,屬於田間常見的雜草,盛產於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毒麥的莖可以長到一米高,穗狀花序長達10~25厘米。其穎果呈紫色。毒麥經常和重要的農作物小麥混生在一起。
毒麥的外形非常類似小麥,然而其子粒中含有能麻痹中樞神經、致人昏迷的毒麥鹼,被認為是惡性雜草。
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系統中的物種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現在相互依賴又互相制約的密切關系。
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後,有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
㈣ 生物入侵者的大致內容 百度知道
教學目標 :
1、了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3、重點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了解科學的引進生物物種。
教學重點:
1、1、了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教學難點 :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想:
在自然的環境中,生物除了遷徙性動物,變動並不大,都是生活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長途的旅行越來越頻繁,生物入侵現象越來越多,對人類產生的損害也越來越大。19世紀,有位歐洲的爵士在美洲有一塊領地,這為爵士非常喜歡打獵,而美洲的當地又沒有野豬。這位爵士就從歐洲帶了滿滿的一船野豬到美洲飼養。後來這位爵士死後,家人把這篇領地給賣了。結果,這些野豬沒有人看管,就逃走了。由於沒有天敵。野豬越繁衍越多,對當地的畜牧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害。由於找不到足夠的食物,這些野豬就捕捉綿羊。給農民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夏威夷,由於野貓的入侵,給當地的鳥類帶來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災害。另外,大洋州的野兔,我們一些地方出現的食人魚等都給當地的生物平衡性帶來了巨大的破壞。這篇文章在教學上可以以事例講析為主。
課前准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驚(y )( )、繁(y n)( )、貿( )易、斑(l n)( )、(x y )( )、(h o)( )資、檢(y )( )、(q )()息、鳥(ch o)( )、平(h ng)( )、(y )( )棄、物(j ng)( )天擇、( )( )運、( )( )制、無動於衷()、(y n ni ng)( )
2、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1)難: ( ) ( )
(2)量: ( ) ( )
3、辨析形似字:
(1)斕 ( )瀾 ( )
(2)扼 ( )厄 ( )
(3)侵 ( )浸 ( )
(4)競 ( )競 ( )
4、詞語積累
(1)尋常:平常。(2)難以估量:不容易估計到。(3)安家落戶:在他鄉安置家庭並定居。落戶,在他鄉安家長期居住。(4)種種:各種各樣。(5)於預:過問 (別人的事);(6)失衡:失去平衡:(7)節制:限制或控制。(8)困擾:圍困並攪擾;(9)劫掠:掠奪:(10)棲息:本指鳥停在樹上,泛指居住或停留。(11)趕盡殺絕: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餘地。(12)與日俱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少。與,跟著;俱,一起,、(13)扼制:抑制,控制。(14)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為命中註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劫,大災難。(15)歸咎:歸罪。咎,過失,罪過,(16)防範:防備,戒備。(17)斑斕:燦爛多彩。(18)束手無策: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策,計謀。(19)遵循:遵照。(20)為所欲為: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任意行事。(21)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22)無動於衷:一點也不動心,不為感情所動。衷,內心。(23)監控:監測和控制。(24)醞釀: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准備工作。
教學過程 :
導入 :教師講幾個生物入侵的例子來作為導入 。
(一)文章整體把握:
文章主旨和結構
本文介紹的是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以引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
全文一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解釋什麼是「生物入侵者」,文章首先從日常生活人手,引出本文話題,接著為「生物入侵者」下定義,並用一個遞進復句,點出其嚴重危害:「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1、根據第①段內容的表述,給「生物入侵者」下一個定義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並對新的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
答:解釋說明。
3、為什麼把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入侵者」?
答:因為他們不僅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第二部分(第2—4段),具體寫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2段先指出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用蒲公英種子遷移的例子來說明這屬於自然途徑,而「沒有人為干預」正照應上段的「非自然途徑」,所以像早期物種遷移不在「生物入侵者」之列。第3段主要說明「如果—…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接著用幾只斑貝的遷移事例,說明它們「無節制地繁衍」,並用「耗資十億美元」與「幾只」對比,來突出其危害及造成的經濟損失之重大,第4段先用一個過渡句,引出本段要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的問題。與上一段所談內容比較而言,這種「威脅」更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作者舉出「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的事例,用「捕食」、「偷襲」、「吞食」等動詞來說明棕樹蛇對其他物種的嚴重威脅,並用「不僅如此」一詞指出其已造成的破壞。下文說其潛在的威脅更大。
根據第②段內容,試推斷「生物入侵」是怎樣造成的?
答:交通工具的發達導致。
5、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種種」指代哪些內容?在文中用「 」線標出。
答: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安家落戶……
6、第③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答: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7、第③段舉「斑貝」的例子是要說明什麼?
答:說明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若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給人類造成危害和損失。
8、「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答:不能夠,如果刪去,說明人們在清理和更換管道上只花了十億元,與實際情況不符,反之,更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嚴密性。
9、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10、第④段舉出棕樹蛇的例子是要說明什麼?
答:說明「生物入侵者」會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威脅。
11、閱讀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②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12.統括下文。
12、聯系整個選文,說說第①段中「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句話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答:領起下文。
13、針對「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提出一條或幾條防範措施。
答:①加大宣傳人們防範「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②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第三部分(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作者通過對「生物入侵者」的詳細介紹,並舉出恰當的事例加以說明,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它的嚴重危害,自然會聯想到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什麼.因此作者也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了本段要說明的問題。這樣巧妙地安排,把讀者的認識引向深入,電的確引人人勝: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應當「歸咎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途徑是它們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雖然海關「嚴加防範」,但「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侵入防不勝防,也使每位讀者在頭腦中畫出了問號:對待「生物入侵者」應當怎麼辦?
第四部分 (第6—7段),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這兩段寫人們的認識,有同有異;其中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段尾處運用列數字的方法.具體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並運用反問句,鮮明有力地表明大多數人的觀點。
第五部分(第8段),寫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舉出美國對此採取措施的事例,以說明人類已開始採取相應措施,使讀者形成較完整的認識過程。
1.面對「生物入侵」這一問題,學術界有兩種態度,他們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答:一種依據是生態平衡的原則;另一種則是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太漫長,人類社會會損失慘重。
2.「生物入侵」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是什麼?
答:一種是某些本土物種滅絕,一種是耗費大量錢財。
3.生物學與生態學有什麼區別?
答:生物學: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等。生態學: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4.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種的遷移與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完全一致嗎?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常態下的物種遷移是純自然的,不依賴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這種生物物種遷移則是被人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種繁衍的法則與規律。
5.作者用什麼說明方法來談「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的?
答:舉例子與列數字。
6、調查一下你的身邊,看看有沒有生物入侵的現象?
答:略
7、通過本文的學習,請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資源的同時,避免產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略
文章結構思路:
《生物入侵者》
(一)引出話題:什麼是「生物人侵者」(1自然段)
(二)介紹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層:(2段)生物在自然條件下遷移、繁衍不會造成生
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二層:(3-4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
說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
態環境中會造成人侵現象及其危害。
(三)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5段)
(四)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6-7段)
(五)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8自然段
(二)寫作特點:
1、整體邏輯順序
第一步給「生物入侵者」下定義,這是認識事物的前提;文中第2段排除了古代生物的「自然途徑遷移」,使概念的外延更明確。第二步,說明「生物入侵者」兩大危害——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對某個地區原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這是「入侵者」這一貶義詞語的自然延伸。第三步由害及因——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引導讀者由表及裡,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會地深化認識。第四步,介紹學者對「生物入侵者」的基本認識和對策,使讀者的認識進入「改造世界」的層次,從而使整個認識過程體現出邏輯性。
2.局部邏輯順序
第4段中「尤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一句體現出程度差異,這正是安排述說兩種危害的順序的邏輯依據;第5段舉例說明「生物入侵者」日益猖獗的原因,作者先說「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它們數量大,危害重;次說「跨國寵物貿易」,因為這是「近年來」發生的,數量和程度都居次位。這種根據不同程度安排材料的寫法,是常見的邏輯順序法。文章結尾介紹美國的兩條對策,先寫加強對交通部門的監控,再寫制定跨部門的監控計劃,也體現了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
3.事例安排有詳有略
本文舉例子安排詳略有別,舉二戰期間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例子十分詳細,因為這個例子非常典型,而又是多數讀者不了解的。而對「地中海果蠅」則一提而過,因為有段時間對地中海果蠅的報道充斥著媒體,人們已知之較多。看來.說明文詳略的安排,既要考慮說明對象的特點,又要兼顧讀者的知識背景。
(三)重點語句:
重點語句分析
1.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是一個遞進復句,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文章第4段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文中舉了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事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用這個數字的急劇變化,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另外,文章第3段介紹了「幾只」斑貝遷移到北美大陸後,無節制地繁衍,為了清除它,耗資「數十億美元」。這兩個數字的懸殊,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之大,非常有說服力。
全文正是圍繞著「生物入侵者」的這兩大危害,來提出相應的問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和途徑,生物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採取的相應措施。
2.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一個物種「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必然會瘋狂地繁衍,無法加以節制,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四)指點迷津
①為什麼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為這「不是件尋常的小事」?
普通人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裡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里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②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於進行緩慢,並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麼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③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人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㈤ 警惕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者究竟會帶來哪些 生態災難
等那個時候在說吧
㈥ 生物入侵者的途徑及特點,危害和防治方法
途徑:主要是人類活動,如進出口水果、人為攜帶寵物和花草等。
特點嘛…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便捷的交通,不可避免地使本來沒有交集的各物種產生交叉。很難杜絕。
危害:一旦環境適宜,外來物種因為沒有天敵,大肆繁殖,打破了原有的食物鏈,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危害。
防治方法:
1.增強人們的生態防禦意識。有些人不知道外來物種的厲害,以為沒什麼。所以加強生態防禦意識極其重要。
2.為我所用。既來之則安之,可以對入侵物種加以利用,如用水葫蘆做飼料養豬。
3.大肆捕殺。不要留情,遇見就殺!!! 如大名鼎鼎的巴西龜,作為入侵生物,大家可以養,但是不要放生!(我就親眼看見過別人放生巴西龜)大家不要心慈手軟,入侵的生物就應該趕盡殺絕。
4.生物防治。從入侵物種的原產地引入其天敵。這個方法有奇效,但也十分危險,需要嚴謹分析其可行性。畢竟都是入侵物種,如果引入失敗就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㈦ 關於"生物入侵者"的事例
水葫蘆
水葫蘆原產於南美,在原產地巴西由於受生物天敵的控制,僅以一種觀賞性種群零散分布於水體,1844年在美國的博覽會上曾被喻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後,水葫蘆被作為觀賞植物引種栽培,現已在亞、非、歐、北美洲等數十個國家造成危害,在北緯40(葡萄牙)至南緯(紐西蘭)之間的大部分熱帶、亞熱帶地區均在分布,並形成患害。19世紀期間引入東南亞,1901年作為花卉引入中國,30年代作為畜禽飼料引入中國內地各省,並作為觀賞和凈化水質的植物推廣種植,後逃逸為野生。由於其無性繁殖速度極快,現已廣泛分布於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的19個省市,尤以雲南(昆明)、江蘇、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嚴重,並已擴散到溫帶地區,如錦州、營口一帶均有分布。
由於繁殖迅速,又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和天敵(雖然有多種野生、家養動物以其莖葉為食,但取食量較小,與其龐大的生長量相比毫無影響),在我國南方江河湖泊中發展迅速,成為我國淡水水體中主要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鳳眼蓮主要在中國南方分布;由於北方河流有凍結期,鳳眼蓮無法在自然狀態下生存。但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和它的自然選擇進化,其危害區有向北拓展的趨勢。
目前,我國有這種水葫蘆184萬噸,其中,為了防止水葫蘆的危害加強,政府投資數億元捕捉水葫蘆,捕捉出了60多萬噸。
入侵最嚴重的地區,最早被報道的有滇池,其它還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視報道了水浮蓮對福建閩江流域水口電站和沙溪口水電站的巨大壓力,在庫區已經形成數萬畝的水浮蓮聚集帶,壯觀之極,猶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撈需要2個月以上,對發電航運和生態環保構成極大壓力。水浮蓮的瘋長和水電發展飽和、大壩過多、水體流動緩慢、水體富營養化、COD含量嚴重超標有關。
德國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國小蠊,原產於德國,故稱「德國小蠊」。因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在商品流通運輸的過程中輸入中國,由於其體態與美洲大蠊極為相似,個體的大小如美洲大蠊四分之一,屬蟑螂的一個品種。 生物入侵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數千倍,經半個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長成成蟲,群體數量比一般蟑螂多幾倍乃至幾千倍。小蠊的生活習性與一般蟑螂相似,喜在賓館、酒店的中西廚房、酒吧、餐廳、包房等場所活動。它對人們造成的危害與蟑螂類似,主要是它們在活動其間將許多有害物質及病菌等傳播到人們的食品及用具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國小蠊是室內蟑螂中最小的一種,體長在15毫米以下。成蟲為棕黃色。在前胸背板上有兩條平行的褐色縱紋。
德國小蠊一年能經歷4-5個世代。
德國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蟲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蟲才脫落。若蟲因此隨母體到處擴散。
若蟲經5—7次蛻皮後成為成蟲,若蟲期為30-56天。
德國小蠊正式大規模入駐中國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從開始的少數大城市蔓延到幾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鎮和農村地區,據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德國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只後代。隨著防治用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德國小蠊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抗葯性,多數殺蟲劑對其無效。因德國小蠊的存在和難以防治,導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為四害之首! 德國小蠊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隨著全球環境不穩定因素的不斷增多,一切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
此外,美國曾經引進葛藤,葛藤不僅有極強的生長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環境。1930年從美國再從日本引進後,使許多被破壞的農地和沙坡變成草木繁盛的肥沃土地,被人譽為「大地的醫生」。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近萬棵。然而,葛藤像猛獸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短短二十年間,便從「大地的醫生」淪為全美通緝的「綠怪」,亞拉巴馬州政府宣布葛藤成為非法移民。
此外,澳大利亞的「兔災」,地中海的「毒藻」,美國五大湖的「斑馬貽貝」,夏威夷的「蛙聲」以及入侵中國的「紫莖澤蘭」、「大米草」、「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克氏螯蝦」、「美國白蛾」等等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的制約,這些外來入侵者不僅破壞食物鏈,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還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㈧ 在我們身邊還有什麼「生物入侵者」,它對人類造成了什麼危害
會因其可能攜帶的病原微生物而對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如起源於東亞的「荷蘭榆樹病」曾入侵歐洲,並於1910年和1970年兩次引起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榆樹死亡。又如40年前傳入我國的豚草,其花粉導致的「枯草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飄散的7—9月,體質過敏者便會發生哮喘,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甚至由於導致其它並發症的產生而死亡。 外來物種入還會給受害各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想要徹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來物種是相當困難的,實際上,僅僅是用於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費用就相當昂貴。在英國,為了控制12種最具危險性的外來入侵物種,在1989—1992年,光除草劑就花費了3.44億美元,而美國每年為控制「鳳眼蓮」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萬美元,同樣,我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5—10億元,由於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接近100億元。 據美國、印度、南非向聯合國提交的研究報告顯示,這三個國家每年受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4]而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報告,外來物種在非洲蔓延迅速,已嚴重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和經濟發展,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數十億美元,且報告的起草人霍華德認為,目前所了解到的外來物種給非洲造成的破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對非洲生態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要比估計的大得多。
㈨ 生物入侵者,也就是外來生物,到底有沒危害請以「外來生物不一定有危害」的觀點回答,拜託!!!
生物入侵弊大於利,但還是有一點好處的,引進新物種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條件和機會,給世界各國和地區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據一些例子把(在外來物種的繁衍沒有形成一定規模上可人工控制的時候):
1。作為牧草或飼料
因作為牧草或飼料引進的例子很多,例如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紫苜蓿、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賽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大黍(Panicum maximum)、梯牧草(Phleum pratense)、牧地狼尾草(Pennisetum setosum)、蘇丹草(Sorghum sudanense)、波斯黑麥草(Lolium persicum)、大漂(Pistia stratiotes)、芒穎大麥草(Hordeum jubatum)、鳳眼蓮等。我國畜牧業長期過度放牧,草場退化,加大了各地對新的優質速生牧草的需求,這給國外草種公司向中國傾銷草種提供了一個極好時機。現在正在開展的大量新牧草實驗,多是測試國外草種公司提供的品種是否能夠在我國的土地上迅速生長,令人憂慮的是其中一些草種已成為危險的外來入侵種。
2。作為觀賞植物
如如熊耳草(Ageratum houstonianum)、劍葉金雞菊(Coreopsis lanceolata)、秋英(Cosmos bipinnata)、堆心菊(Helenium autumnale)、萬壽菊(Tagetes erecta)、加拿大一枝黃花、牽牛(Pharbitis nil)等。海里如海洋館引進的一系列水生植物。
3。作為葯用植物
我國傳統中醫葯所採用的超過12000多種生物絕大部分為中國原產,也有部分為外來物種,其中一些已經成為入侵種,如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含羞草決明(Cassia mimosoides)、決明(Cassia tora)、土人參(Talinum paniculatum)、望江南、垂序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洋金花(Datura metel)、澳洲茄(Solanum laciniatum)等。
4。作為改善環境植物
為快速解決生態環境退化、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水域污染等長期困擾著我們的問題,人們往往片面地看待外來物種的某些特點,這就為外來物種的入侵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現在很多地區都在積極地進行植被恢復工作,但其中使用的一些物種是危險的外來物種。目前已經有一些物種形成入侵,典型的案例有互花大米草、薇甘菊和鳳眼蓮等。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自1979年從美國東海岸鹽沼植被後被引進。首先於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試種,之後得到大規模宣傳,1982年擴種到江蘇、廣東、浙江和山東等地。當初引種的目的是為保灘護岸、改良土壤、綠化海灘與改善海灘生態環境。現在這個物種已經在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大面積逸生,1990年僅福建寧德東吾洋一帶的水產業一年的損失就達1000萬元以上。這個物種已經成為沿海地區影響當地漁業產量,威脅紅樹林的一個嚴重問題。
城市景觀建設和園林綠化也大量使用外來種,常常造成當地生態系統和景觀的徹底改變。如草坪。
5。作為食物
美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對食品多樣性的講究是世界任何其他民族都無法比擬的。人們為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新、奇,大量引種食用植物和動物,殊不知,這樣也會造成生物入侵,如作為蔬菜引進的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尾穗莧(Amaranthus caudatus)、落葵 (Basella alba);作為水果引進的番石榴(Psidium guajava)、雞蛋果(Passiflora elis)、作為產生「涼粉」原料的假酸漿(Nicandra physaloides)以及作為食用動物的大瓶螺、褐雲瑪瑙螺等。有一些哺乳動物的皮張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如麝鼠和海狸鼠,人們在大范圍內推廣飼養以獲取皮張,結果也形成生物入侵。
6。作為寵物
一些動物作為寵物而在城市中廣泛養殖,生存能力較強的一些鸚鵡,如小葵花鳳頭鸚鵡(Cacacatua sulpurea)和虹彩吸蜜鸚鵡(Trichoglossus haematotus),在當地野化後,數量大增,過度利用結果實的灌木,或者過度採食嫩葉,危害當地植被。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已經是全球性的外來入侵種,目前在我國從北到南的幾乎所有的寵物市場上都能見到巴西龜的出售。雖然我國還沒有報道關於巴西龜的危害,但這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1)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種之一,同時巴西龜也是疾病傳播的媒介。台灣引進南美洲產「寵物鼠」,也曾引起疾病傳播的恐懼。
7。作為水產養殖品種
水產養殖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幾乎所有可以利用開展養殖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池塘、水庫、稻田和公園都或多或少地在開展養殖業。涉及到的外來物種包括從國外引進的,如克氏原螯蝦(Procambius clarkii)、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紅螯螯蝦(Cherax quadricianalus)、虹鱒魚(Oncorhynchus mykiss)、口孵非鯽(Tilapia sp.)、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等。
8。植物園、動物園、野生動物園的引入
我國許多城市都有動物園、植物園、鳥園。已經有許多外來植物從植物園逃逸歸化,也有形成入侵的事例。動物園雖然還沒有報道有入侵問題,但也有一些物種在野外自然繁殖,如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已經在北京形成了自然種群。特別是現在各地時興建立野生動物園,大量物種被散放到自然區域中,如不加強管理措施,防止動物園、植物園、鳥園和野生動物園外來物種的逃逸(其中可能會攜帶外來的野生生物疾病),這些潛在的外來入侵種源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生態入侵。
㈩ 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其實就指的是外來生物物種因為人類的活動有意或無意的將產於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這些生物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由於沒有天敵而危害到本地生物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