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什麼是生物發生率

什麼是生物發生率

發布時間:2023-01-03 05:39:36

A. 什麼叫生物發生律,它對了解動物的演化與親緣關系有何意義

生物發生率(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是德國人赫克爾(E.H.Haeckel)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總結了當時胚胎學方面的工作提出來的。
生物重演律對了解各動物類群的親緣關系及其發展線索極為重要。因而對許多動物的親緣關系和分類位置不能確定時,常由胚胎發育得到解決。生物重演律是一條客觀規律,它不僅適用於動物界,而且適用於整個生物界,包括人類在內。
簡而言之,生物發生率揭示了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快速的重演。

B. 什麼是生物發生率

生物發生率(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是德國人赫克爾(E.H.Haeckel)用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總結了當時胚胎學方面的工作提出來的。 當時在胚胎發育方面已揭示了一些規律,如在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各綱脊椎動物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開始發育的,在發育初期極為相似,以後才逐漸變得越來越不相同。達爾文曾作過一些論證,認為胚胎發育的相似性,說明它們彼此有親緣關系,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個體發育的漸進性是系統發展中漸進性的表現。達爾文還指出了胚胎結構重演其過去祖先的結構,「它重演了它們祖先發育中的一個形象」。海克爾明確地論述了生物重演律。1866年他在《有機體普通形態學》書中說:「生物發展史可分為2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如青蛙的個體發育,由受精卵開始,經過囊胚、原腸胚、三胚層的胚,無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體青蛙。這反映了它在系統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像單細胞動物、單細胞的球狀群體、腔腸動物、原始三胚層動物、魚類動物,發展到有尾兩棲到無尾兩棲動物的基本過程。說明了蛙個體發育重演了其祖先的進化過程,也就是個體發展簡短重演了它的系統發展,即其種族發展史。 生物重演律對了解各動物類群的親緣關系及其發展線索極為重要。因而對許多動物的親緣關系和分類位置不能確定時,常由胚胎發育得到解決。生物重演律是一條客觀規律,它不僅適用於動物界,而且適用於整個生物界,包括人類在內。 簡而言之,生物發生率揭示了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快速的重演

C. 什麼是生物發生律

生物發生律 recapitulation
指生物個體發育重演種族發生的歷史。由19世紀德國生物學家F.繆勒(1821~1897)和E.H.海克爾(1834~1919)所揭示。
繆勒在《支持達爾文》一書中,以甲殼類為例,論證了C.R.達爾文關於在動物發育史中能保存祖先體制的思想。他發現許多極不相同的甲殼類均具有無節幼體型的幼蟲階段,並認為個體發育是其祖先經歷的變化的歷史記錄。

D. 以蛙的個體發育為例,說明「生物發生律」(重演律)。

海克爾重演率:生物的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簡單而快速的重演。
首先是蛙卵的階段代表了生物早期的單細胞時代,蝌蚪是先長出外腮再長出鰓蓋,代表魚類的進化過程,像原始的軟骨魚(鯊魚)是不具有鰓蓋的,而後來的硬骨魚有鰓蓋,然後就是進入更高等的兩棲類。總之是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
重演率用哺乳動物做例子說明比較好吧。

E. 生物發生律的定義

生物發生律 biogenetic law生物發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1866年德國人海克爾(E. Haeckel)在《普通形態學》中提出「生物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展,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例如,蛙的個體發育經歷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三胚層的胚、無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體青蛙。分別相當於系統進化過程中的單細胞動物、單細胞的球狀群體、腔腸動物、原始三胚層動物、低等脊椎動物及魚類發展到兩棲類的基本過程。意義生物發生律對了解各生物類群的親緣關系及發展線索極為重要,它可以通過胚胎的相似性,揭示動物間的親緣關系,確定動物的分類位置,但我們不能把重演律這一客觀規律機械地理解為簡單的重復,應該考慮到個體發育中也會有新的變異出現,個體發育又不斷地補充著系統發展。[1]編輯本段來源繆勒繆勒在《支持達爾文》一書中,以甲殼類為例,論證了C.R.達爾文關於在動物發育史中能保存祖先體制的思想。他發現許多極不相同的甲殼類均具有無節幼體型的幼蟲階段,並認為個體發育是其祖先經歷的變化的歷史記錄。海克爾海克爾(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為重演說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這一學說的中心內容是:「個體發生是系統發生的簡單而短暫的重演,這種重演是由遺傳(生殖)及適應(營養)的生理機能所決定的。」陸生脊椎動物胚胎期的鰓裂以及其他一些同類器官的形成,或類緣動物發生初期的相似,都是這方面有力的例證。海克爾曾根據系統發生是原樣重演還是參加著看不到的新的變化,而把發生區別為原形發生和變形發生。海克爾的生物發生率,作為其前身的是馮·貝爾(K.E.Von·Baer)和繆勒(F.Müller)的學說。馮·貝爾馮·貝爾在未想到進化的情況下,提出了各種動物類群的個體發生,越是早期互相間的差異越小。繆勒則根據進化的觀點,以甲殼類等動物的發生為例,闡述了種的歷史的發生反映於個體發生過程(1864)。海克爾的生物發生律,從以個體發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統的這一觀點,大大促進了十九世紀後期的胚胎學,特別是無脊椎動物比較胚胎學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對生物發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發生律以個體發生的種種變化去詳細研究系統發生過程,似乎受到了許多批判。編輯本段正文生物發生基本律海克爾在《有機體普通形態學》一書中,把胚胎史和種系史的關系概括為「生物發生基本律」,並給予如下定義:「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的簡短而迅速的重演,這種重演為遺傳(生殖)和適應(營養)的生理機能所制約。有機體在它的個體發育的簡短而迅速的過程中重復著最重要的類型變異,這些變異是它的祖先在其古生物發育的緩慢而漫長的過程中按照遺傳和適應的規律所經歷的」。按照海克爾的重演概念,受精卵相當於原始單細胞動物,卵裂相當於從單細胞發展到多細胞的過程,囊胚期是原始多細胞動物階段,原腸期是原始二胚層動物階段。在高等脊椎動物和人類胚胎發育的器官發生階段,可以看到許多低等動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徵,如人體胚胎的脊索、鰓和尾等。 海克爾認為,由於在胚胎發育史中所保存的種的歷史階段常有遺漏、胚胎因適應特殊生存環境可獲得其祖先類型所沒有的性狀,因此胚胎發育不完全重復系統發育。他把從遠古祖先遺傳下來的原始性狀的發育稱為重演性發生,以區別於胚胎由於適應所獲得的性狀的發育,即新性發生,如人體胚胎的卵膜、卵黃囊和胎盤等。在他看來,只有重演性發生保持了系統發育的重演,而新性發生只是暫時的適應性狀,不具有系統發育意義。胚胎學與生物發生律海克爾在概括「生物發生律」時,利用了19世紀胚胎學積累的事實。1828年,E.von倍爾已發現高等動物早期的胚胎階段與低等動物胚胎階段的相似性,指出在胚胎發育中首先出現門的性狀,而後出現綱、目、科的性狀,最後才表現出屬和種的特徵。19世紀下半葉,Α.Ο.科瓦列夫斯基(1840~1901)和 И.И.梅奇尼科夫(1845~1916)關於無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研究表明,所有的無脊椎和脊椎動物基本上有著共同一致的發育方式。胚胎學的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海克爾提出的「生物發生律」中,就包含了個體發育反映系統發育進程的合理思想。他的這一學說多年來一直是胚胎學的指導原則,並被作為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之一。 從進化的觀點看,生物的個體發育與系統發育是辯證的統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系統發育所具備的遺傳特徵能影響相應的個體發育;個體發育中出現的有利變異,經過自然選擇和遺傳,也能影響系統發育的進程。但在海克爾的「生物發生律」中,只是單方面地說明個體發育決定於系統發育,強調個體發育重演了系統發育中成體類型的性狀,而未說明系統發育也受到個體發育的制約。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生物發展史可分為2個相互密切關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也就是個體的發展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育史的簡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種動物的個體發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進化路程。

F. 生物發生率 是什麼

生物發生率揭示了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快速的重演

G. 生物中 群體發病率 如何理解

群體發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發生的病例出現的頻率。是反映疾病對人群健康影響和描述疾病分布狀態的一項測量指標。

H. 生物效應發生的概率 後果 劑量的關系

輻射效應按效應發生概率、後果與劑量的關系,可分為隨機性效應和確定性效應。

Ø 隨機性效應

隨機效應是指生物效應的發生沒有劑量閾值,只要受到照射就有發生的可能,發生的概率與劑量大小有關,而嚴重程度與劑量大小無關。表1列出了輻射引發隨機性效應的概率(源自ICRP Publication No. 103,2007)。

表1隨機效應標稱概率系數

隨機效應標稱概率系數 (10-2/Sv)
受照人群
癌症
遺傳疾病
合計
全部
5.5
0.2
5.7
成年
4.1
0.1
4.2
Ø 確定性效應

確定性效應有劑量閾值,即達到或超過某一劑量數值後才會發生,在劑量閾值之下不會發生;確定性效應的嚴重程度與輻射劑量大小有關。表2列舉了一些人體確定性效應及其劑量閾值(源自ICRP Publication No. 103,2007)。

表2確定性效應的閾值

確定性效應的閾值 (Sv)
效應
單次吸收 (Sv)
長期吸收 (Sv-year)
睾丸
不育
3.5 - 6.0
2
卵巢
不育
2.5 - 6.0
> 0.2
眼睛晶狀體
可見渾濁
白內障
0.5 - 2.0
5.0
> 0.1
> 0.15
骨髓
造血功能障礙
0.5
> 0.4

圖1 劑量-效應關系圖
表3 輻射引起的健康效應概述

預期劑量
效應
後果
很低劑量
約10mSv(有效劑量)或更小
無急性效應,極小的附加癌症危險。
甚至在涉及大人群時,可能也不能察覺癌症發生率增加
低劑量:
接近100mSv(有效劑量)
無急性效應,附加癌症危險小於1%
如果受照人群大(可能大於10萬)可能觀察到癌症發生率增加
中度劑量
接近1000mSv(急性全身劑量)
惡心,可能嘔吐,中度骨髓阻抑,隨後附加癌症危險約10%。
如果受照人群大於幾百人,可能觀察到癌症發生率增加
高劑量
1000mSv(急性全身劑量)
一定惡心,可能發生骨髓綜合症;受到4000mSv急性全身照射,不進行醫學治療,死亡危險大。
明顯的附加癌症危險

I. 生物發生律的基本概念

生物發生律 biogenetic law
例如,蛙的個體發育經歷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三胚層的胚、無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體青蛙。分別相當於系統進化過程中的單細胞動物、單細胞的球狀群體、腔腸動物、原始三胚層動物、低等脊椎動物及魚類發展到兩棲類的基本過程。 海克爾(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為重演說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這一學說的中心內容是:「個體發生是系統發生的簡單而短暫的重演,這種重演是由遺傳(生殖)及適應(營養)的生理機能所決定的。」陸生脊椎動物胚胎期的鰓裂以及其他一些同類器官的形成,或類緣動物發生初期的相似,都是這方面有力的例證。
海克爾曾根據系統發生是原樣重演還是參加著看不到的新的變化,而把發生區別為原形發生和變形發生。海克爾的生物發生率,作為其前身的是馮·貝爾(K.E.Von·Baer)和繆勒(F.Müller)的學說。 馮·貝爾在未想到進化的情況下,提出了各種動物類群的個體發生,越是早期互相間的差異越小。
繆勒則根據進化的觀點,以甲殼類等動物的發生為例,闡述了種的歷史的發生反映於個體發生過程(1864)。海克爾的生物發生律,從以個體發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統的這一觀點,大大促進了十九世紀後期的胚胎學,特別是無脊椎動物比較胚胎學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對生物發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發生律以個體發生的種種變化去詳細研究系統發生過程,似乎受到了許多批判。

J. 生物發生律名詞解釋

生物發生律(biogenetic law)也叫重演律(recapitulation law),1866年德國人海克爾(E. Haeckel)在《普通形態學》中提出「生物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相互密切聯系的部分,即個體發育和系統發展,也就是個體的發育歷史和由同一起源所產生的生物群的發展歷史,個體發育史是系統發展史的簡單而迅速的重演」。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基因確實更為相似,而較晚出現的基因則更為不同。基因並不是像按照先來後到的次序表達,而是存在插隊的現象。那些古老的基因恰恰就是喜歡在發育的中間階段表達,而新來的基因則喜歡在兩頭表達。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生物發生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