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生物中哪些科學家使用假說演繹法哪些
假說演繹法具體過程如下:發現問題→提出假說→實驗檢驗→驗證假說→得出結論。
高中生物教材中,運用假說演繹法的實驗有: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DNA復制的方式探究、摩爾根驗證基因在染色體上等等。
② 高中生物中用到假說演繹法同位素標記法的實驗都有哪幾個啊
在高中教材中運用到此法的有下列:
案例1:孟德爾做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兩種親本雜交實驗中,發現F1表現一致,F2出現性狀分離且分離比為3∶1的現象,提出對分離現象解釋的假說:F1形成配子時,成對的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演繹推理的過程: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則測交後代會出現兩種性狀且比例接近1∶1,最後通過具體測交實驗檢驗假設,從而得出分離定律。
案例2:孟德爾在做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觀察到F1表現一致,F2出現性狀分離且分離比為9∶3∶3∶1的現象,提出對分離現象解釋的假說:F1形成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遺傳因子自由組合,F1產生4種比例相等的配子。演繹推理的過程是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不同對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則測交後代會出現四種性狀,比例為1∶1∶1∶1,最後通過具體測交實驗檢驗假設,從而得出自由組合定律。
案例3:摩爾根的果蠅眼色遺傳雜交實驗中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結果:F1全為紅眼,F2的眼色表現為與性別相聯系——白眼性狀僅表現在雄性果蠅中。
針對上述遺傳現案例4:DNA分子復制方式的提出與證實也是採用假說——演繹法。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在發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那篇著名的論文的最後寫道:「在提出鹼基特異性配對的看法後,我們立即又提出了遺傳物質進行復制的一種可能機理。」他們緊接著發表了第二篇論文,提出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假說:DNA分子復制時,雙螺旋解開,解開的兩條單鏈分別作為模板,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新鏈,因而每個新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被稱為半保留復制。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設計了巧妙的實驗,實驗結果與根據假說演繹推導的預期現象一致,證實了DNA的確是以半保留方式復制的。
象,摩爾根提出假說: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用到同位素標記法的
1.光合作用中釋放出的氧來自水還是二氧化碳: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這個問題,證明得到氧全部來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用大腸桿菌T2噬菌體作為試驗材料,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35和放射性同位素P32的培養基中培養細菌。然後用T2噬菌體分別浸染上述細菌,從而制備出DNA中含有P32或蛋白質中還有S35的噬菌體。接著,他們分別用被P32或S35標記的T2噬菌體去感染未被標記的細菌,經過短時間的保溫,用攪拌器攪拌,離心,這時,離心管的上清液中就會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澱物中則含有被感染的細菌。從而證明DNA才是真正的遺傳物質!
3.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途徑標記的C的放射性同位素,從而證實C4植物光合作用中的C4途徑發生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內,C3途徑發生在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內,兩者共同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
4.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科學家在豚鼠的胰臟腺細胞中注射H3標記的亮氨酸結果別標記的氨基酸分別出現在附著於內質網上的核糖體,高爾基體,細胞膜。從而證明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是有聯系的
5.還有一個就是用含有15N標記的NH4CL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讓它繁殖幾代,再將它轉移到14N普通培養液中。然後在不同時刻收集它並提取DNA,再將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記錄DNA位置。這個是來證明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如果你不是這個教材,我想應該都差不多。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