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陸生生物有哪些,水生生物有哪些(急急急!!!!!)
陸生生物,泛指在陸地上生活的生物。他們通常具備以下特點: 1、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 2、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如:爬行、行走、跳躍、奔跑等,以便覓食和躲避敵害; 3、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壁呼吸); 4、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對多變的環境做出及時的反應。 陸地環境與水域環境相比,要復雜得多。 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生動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 陸地上的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 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
水生生物是生活在各類水體中的生物的總稱。水生生物種類繁多,有各種微生物、藻類以及水生高等植物、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其生活方式也多種多樣,有漂浮、浮游、游泳、固著和穴居等。有的適於淡水中生活,有的則適於海水中生活。雖然種類繁多,按功能劃分,不外包含自養生物(各種水生植物)、異養生物(各種水生生物)和分解者(各種水生微生物)。不同功能的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構成特定的生物群落,不同生物群落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進行著相互作用、協調,維持特定的物質和能量流動過程,對水環境保護起著重要作用。水生生物為人類提供蛋白質和工業原料,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2. 生活在潮濕陸地上的藻類植物有哪些
藻類的概念古今不同。中國古書上說:「薻,水草也,或作藻」。可見在中國古代所說的藻類是對水生植物的總稱。在中國現代的植物學中,仍然將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稱中貫以「藻」字(如金魚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來源於此。與此相反,人們往往將一些水中或潮濕的地面和牆壁上個體較小,粘滑的綠色植物統稱為青苔,實際上這也不是現在所說的苔類,而主要是藻類。 藻類植物並不是一個純一的類群,各分類系統對它的分門也不盡一致,一般分為藍藻門、眼蟲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綠藻門、褐藻門、紅藻門等。藻類的分類有其特殊性,由於它們均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所以它們的分類一般只能根據它們的形態結構、細胞內所含色素、貯藏養料和生殖方式以及生活史等來進行。 藻類涵蓋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藍綠藻和一些生活在無機動物中的原核綠藻。屬於原生生物界中的藻類有裸藻門、甲藻門(或稱渦鞭毛藻)、隱藻門、金黃藻門(包括硅藻等浮游藻)、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而生殖構造復雜的輪藻門則屬於植物界。屬於大型藻者一般僅有紅藻門、綠藻門和褐藻門等為大型肉眼可顯而易見之固著性藻類。此類大型藻幾乎99%以上之種類棲息於海水環境中,故大型藻多以海藻稱之。另外,有些肉眼可見的固著性藍綠藻和少數之硅藻嚴格而言應該亦屬於大型藻的范圍。
海產的種類很少,主要分布在淡水水體中,或生於潮濕的地面、樹乾和牆壁上。
氣球藻屬(Botrydium)屬氣球藻目。植物體是單細胞的多核體。生於潮濕土壤上。細胞上部球形、倒卵形或為分葉的囊狀體,黃綠色或淡綠色,露出土壤表面,為肉眼可見;下部是分枝的假根,伸入土壤中。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混合構成。壁內有1薄層原生質,中央有1大液泡,原生質內有無數個細胞核和多數盤狀載色體。無性生殖產生游動孢子、不動孢子和多核孢子。在有水的環境下,細胞內產生大量單核的游動孢子,由母體頂部形成1穿孔放出,固著潮濕的土壤上發育成新個體。在乾燥的條件下或植物生長的末期,全部原生質都流入假根,然後原生質分成很多塊,每塊含有很多核,外面分泌出厚壁,形成多核厚壁孢子,度過不良環境。環境好轉時,多核孢子萌發形成許多單核游動孢子,發育成新植物體。有性生殖是同配或異配。
本屬約有7個種,全部為氣生藻類,生於潮濕土壤表面,如水邊或稻埂上。中國常見有1種,即氣球藻。多分布於溪流或坑水的將要乾燥的泥質岸邊,或光滑的潮濕土壤表層上。環境適宜時,可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綠色被蓋。最常見的為顆粒氣球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