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是如何劃分河、海、湖、等的
「江」的最初本義是指:長江,如同「河」是指黃河。江河的區別可從兩個角度來看:
① 地域上的區別(南「江」,北「河」)
比如中國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例如:長江、珠江、錢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灕江、麗江、九龍江等等。可見南方人一般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江」。
北方的河流人們多稱為「河」,例如:黃河、淮河、渭河、經河、洛河、汾河、青河、遼河、飲馬河、沁河、柴達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見北方人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河」。
人們對江河名稱上的劃分區域和傳統南北劃分略有不同
西藏、四川、重慶、湖北、江西、浙江(含)以南多稱「江」,以北多稱「河」。這是南方北方對河流命名習慣上的區別。
② 規模上的區別(大「江」,小「河」)
雖然有地域的大致劃分,但凡事沒有絕對。人們在對河流命名時也會根據河流的大小規模來區別稱之為「江」或「河」。
我們看看例外:北方的嫩江、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南方有象瀏陽河之類的河),這些河流在北方被稱為「江」,而這些「江」的共同之處在於長度、流量、流域,規模上是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對河流命名的習慣外,人們通常會把一些小的河流稱為「河」,而對於大一點的「河」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江」。
什麼是「海」?在現代人觀念里,是指「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但在古人的認識里,類似於海的大湖也叫做「海」,「裏海」、「青海」、「洱海」之類稱名傳承至今。「海」是廣大的,因此,它又可以指稱具有「大」或「多」的意義特徵的事物:可稱「連成大片的很多同類的事物」,如「人海」、「火海」之「海」;可指「大的容量、口氣「,如「海碗」、「海量」、「誇下海口」之「海」。值得注意的是,「海」還可以表示「國外的「,如「海棠」、「海棗」之「海」。與此相應,「海內」指中國之內,「海外」指中國境外,「海關」則是設在國境上的國家行政監督機關。顯然,「海」的這種用法表明,人們似乎把「海」看成了中國與外國的分界線。這種奇特的認識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不瀏覽一下「海」的歷史。
「海」曾經是方向的代名詞,古書中有「四海猶四方」的說法。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海是天下的盡頭,所以可成為方向的名稱。古人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空間概念,答案可以從古人對於「海」字的聲訓中求得:「梅者,晦也。「"海者,晦暗無知也。」古人聲訓,意在揭示詞語的得名因由。所以以「晦」釋「海」,實際表明了這樣一種歷史事實:由於缺乏航海能力,先民面對茫無際涯的大海,唯有望洋興嘆而不得知其詳,更不了解大海之外另有新大陸,所以便將它視為天下的盡頭了。
華夏先民以為自己所居的黃河流域中原一帶為天下的中心,故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而中國四周的異族則被認為處於大地周邊,因為他們近於海,所以也被稱之為「海」,古書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的說法。這樣一來,「海」就很自然成了「中國」的界限;「海內」、「海外」等一系列詞語,實際上都是古人透過其有色眼鏡來看「海」的觀感表述。
什麼是湖?
陸地上窪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在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露天采礦場凹地積水和攔河築壩形成的水庫也屬湖泊之列,稱人工湖。湖泊因其換流異常緩慢而不同於河流,又因與大洋不發生直接聯系而不同於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湖泊不斷演變。湖泊稱呼不一,多用方言稱謂。中國習慣用的陂、澤、池、海、泡、盪、淀、泊、錯和諾爾等都是湖泊之別稱。
分布 世界湖泊分布很廣,著名湖泊如表1 世界主要湖泊 。中國湖泊眾多,面積大於 1平方公里的約2300個,總面積達 71000多平方公里。另一說為2848個,面積為83400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積為4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湖泊。西藏的納木錯,湖面高程為4718米,在全球湖面積為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中,是海拔最高的湖泊。位於白頭山上的天池(中國朝鮮界湖),水深達 373米,是中國最深的湖泊。柴達木盆地的察爾彝鹽湖,以豐富的湖泊鹽藏量著稱於世。中國主要湖泊見表2 中國主要湖泊 。
湖盆 指蓄納湖水的地表窪地。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態,在頗大程度上取決於湖盆成因。根據湖盆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湖盆概括為以下幾類:由地殼的構造運動(如斷裂和褶皺等)形成的構造湖盆;因冰川的進退消長或冰體斷裂和冰面受熱不勻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噴發後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噴發使物質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沖淤或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風力吹蝕形成的風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隕石湖盆等。
湖泊演變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各種過程的持續作用而不斷演變。入湖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殘骸年復一年在湖內沉積,湖盆逐漸淤淺,變成陸地,或隨著沿岸帶水生植物的發展,逐漸變成沼澤;乾燥氣候條件下的內陸湖由於氣候變異,冰雪融水減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補給水量不足以補償蒸發損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縮乾涸,或鹽類物質在湖盆內積聚濃縮,湖水日益鹽化,最終變成乾鹽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乾涸。此外,由於地殼升降運\動,氣候變遷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湖泊會經歷縮小和擴大的反覆過程,不論湖泊的自然演變通過哪種方式,結果終將消亡。
湖泊形態參數 湖泊的形態決定於其成因和發展過程。構造湖一般水深岸陡,但隨著湖泊的變遷,有的構造湖的某些特徵可逐漸消失。火口湖通常面積小,深度大。如中國白頭山天池面積僅9.8平方公里,而深達373米。湖泊形態特徵影響湖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水生生物的分布規律。湖泊形態參數有:面積,一般系指最高水位時的湖面積。容積,指湖盆儲水的體積,它隨水位而變化。長度,沿湖面測定湖岸上相距最遠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根據湖泊形態,可能是直缐長度,也可能是折缐長度。寬度,分最大寬度和平均寬度,前者是近似垂直於長度缐方向的相對兩岸間最大的距離,後者為面積除以長度。岸缐長度,指最高水位時的湖面邊缐長度。岸缐發展系數,指岸缐長度與等於該湖面積的圓的周長的比值。湖泊補給系數,湖泊流域面積與湖泊面積之比值。湖泊島嶼率,湖泊島嶼總面積與湖泊面積之比值。最大深度,最高水位與湖底最深點的垂直距離。平均深度,湖泊容積與相應的湖面積之商。湖泊形態參數定量表徵湖泊形態各個方面,是湖泊(水庫)規劃、設計和管理的基本數據,也可用來對比不同湖泊的水文特性。
湖泊分類 按湖盆成因湖泊可分為:構造湖、冰川湖、火口湖和堰塞湖等。按湖水排泄條件分:湖水通過江河排入海洋的外流湖和不能流入海洋的內陸湖。按湖泊熱狀況分:湖水平均溫度全年均在 4C以上,除秋冬全同溫以外均為正分層的熱帶湖;湖水平均溫度有時在4C以上,有時在4C以下,夏季正分層,冬季逆分層,春秋兩季為全同溫的溫帶湖,和平均溫度全年均在4C以下,除春夏全同溫外均為逆分層的寒帶湖。按湖水上、下循環現象分:湖面終年封凍,湖水穩定無循環期的無循環湖;水溫在 4C以下,僅在夏季出現一個循環期的冷單循環湖;水溫在4C以上,僅在冬季出現一個循環期的暖單循環湖;春秋兩季經歷兩個循環期的雙循環湖;水溫在4C以上,分層穩定、偶爾可能發生循環的寡循環湖;水溫年變化小,分層弱,白晝獲得充分熱量,夜間散熱產生循環的多循環湖。按湖水礦化度分:礦化度〈1克/升的淡水湖;礦化度為1~35克/升的鹹水湖;礦化度〉35克/升的鹽湖。按湖水中的營養物質分:富營養湖、中營養湖和貧營養湖。還有一些按其他標准劃分的各類湖泊。
湖水運動 按運動要素隨時間的變化的特性,分為周期性運\動,如湖泊波浪、湖泊波漾、伴隨波漾產生的湖流;非周期性運動,如漂流、吞吐流等。按運\動方式分為混和、湖流、增減水、波浪和波漾等。按運動發生在湖水中的垂直位置可分為表面運\動與內部運動。各種形式的運\動常互相影響,互相結合。湖水運動形式取決於湖水成層結構,內部密度分布,作用力的性質、歷時、周期性、空間分布,湖盆形態等因素。外力作用停止後,湖水運\動受黏滯力與摩擦力作用和湖泊邊界的阻礙而逐漸衰減,以至最後消失。
湖泊水位 按變化規律分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兩種,周期性的年變化主要取決於湖水的補給。降水補給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補給的湖泊,水位變動一般不大。有些湖泊因受湖陸風、海潮、凍結和冰雪消融等影響產生周期性的日變化,非洲維多利亞湖因湖陸風作用,多年平均水位日間高於夜間9.9厘米。非周期性的變化往往是因風力、氣壓、暴雨等造成的。中國太湖在持續犟勁的東北風作用下引起的增減水,在同一時段中,能使迎風岸水位上升 1.1米,背風岸水位下降0.75米。此外,由於地殼變動、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發電等人類活動也可使水位發生較大變化。
湖水熱學特性 湖面吸收太陽能,獲得熱量,而通過水面蒸發、水面有效輻射和水面與大氣的對流熱交換等失去熱量。湖泊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可以用湖泊熱量平衡方程來表達和計算(見湖水熱動態)。由於湖泊熱量平衡的某些要素(如湖泊蒸發率)不易精確測定,因而通常用水溫來表達湖中的熱動態。太陽輻射主要是增高湖水表層的溫度,而下層湖水的溫度變化主要是湖水對流和紊動混合造成的。湖水因溫度不同也可造成密度差異,在水層不穩定狀態下產生對流循環,在對流循環達到的深度以上,水溫趨於一致。風的擾動可使淺水湖泊在任何季節產生同溫現象;而風的擾動對於深水湖泊只能涉及湖水上層,因而在垂向上會產生上層與下層不同的溫度分布。上、下水層之間溫度變化急劇的中間層稱為溫躍層。湖水溫度具有一定的年變化和日變化,這種變化在湖水表層最為明顯,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弱。湖水的冰點取決於湖水鹽度和靜水壓力。此外,湖水結冰還與風力有關,在相同的氣候條件下,不同的湖泊或者一個湖泊中的不同部分,結冰現象並非同時出現(見湖泊冰情)。
湖水的輻射和光學特性 湖水的輻射特性決定湖水溫度,影響湖水物理化學性質的分布,而湖水中各種生物的繁殖、生長和發展也都與湖水輻射特性有關。射在湖面的太陽光部分進入水體,部分被反射。進入水體內的太陽光部分被吸收,部分散射,即使在淺水湖泊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透過水層被湖底吸收。射入湖水中的太陽光極大部分為水的最上層所吸收,只有 1~30%達到1米深處的水層,透入5米深處的只有0~5%,而進入10米深處的不足 1%。湖水吸收太陽光和使太陽光散射的能力與水中的各種懸浮質的數量和顆粒大小有關,懸浮質越多、顆粒越大,對光的吸收和散射能力越犟,同時散射到水面的分量也越小。光缐透入水中的深度,隨湖水的混濁度增加而減少(見湖水光學現象)。在渾濁不清的湖水中光缐只能深入數米,而在清澈的湖水中,200米深水中尚能存在微弱的光缐。
湖水化學特性 根據湖水所含主要離子的種類不同,湖水通常分為碳酸鹽水、硫酸鹽水和氯化物水等。湖水的化學類型反映了隨湖水含鹽量變化而引起的水質變化過程。湖水含鹽量地區差異懸殊,也有季節變化。中國的淡水湖泊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湖水的礦化度一般為 150~500毫克/升。鹹水湖和鹽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內蒙古和新疆地區。鹹水湖的礦化度大多為1~20克/升,濃度有日益增高的趨勢。鹽湖的礦化度一般為300克/升左右,化學類型齊全。溶解氣體中的氧、游離二氧化碳,水中氮、磷、硅、鉀、鋅、鐵等生物營養元素和有機質的含量,對於湖中水生生物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湖泊資源 湖水是全球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湖泊 (包括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總面積約為2058700平方公里,總水量約 176400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儲量約佔52%,約為全球淡水儲量的0.26%。湖水可以不斷更新,不同湖泊的更新期不一,湖水更換期的長短取決於其容積和入湖、出湖年徑流量。中國鄱陽湖水更新一次僅9.6天,太湖水更新一次約299天。湖泊淡水儲量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和蘇必利爾湖等40個世界大湖儲存的淡水量佔全球湖泊淡水總量的 4/5。中國的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澤湖的淡水總量約為553億米。湖泊利於舟楫,是水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湖泊盛產魚、蝦、蟹、貝,生產蓮、藕、菱、芡和蘆葦等,是水產和輕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湖泊作為旅遊資源,正日益受到重視。湖泊資源的不合理開發會造成湖泊漁業資源衰減,湖泊面積縮小和湖泊周圍土地的沼澤化等不良後果。
❷ 根據生物圈的范圍示意圖回來問題水圈包括全部的什麼和陸地上的什麼
根據生物圈的范圍示意圖回來問題:水圈包括全部的( 海洋 )和陸地上的( 江河湖泊冰川等 )。
水體存在方式不同,其作用方式也有比較大的差別,按照水體存在的方式可以將水圈劃分為:海洋、河流、地下水、冰川、湖泊等五種主要類型。
❸ 生物圈中的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有什麼區別
按水的鹽分高低可分為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 海水生態系統與淡水生態系統的差別就是水的鹽分不同。 海洋生態系統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動物種類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動. 淡水生態系統, 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與淡水生物組成. 動植物種類較多,結構穩定。
❹ 湖和海的區別是什麼
一、二者周圍地質不同
湖:一般是在環繞的大陸內地。
海:是在廣袤的大陸板塊之間。比如岳陽湖在中國大陸上,而太平洋則在亞洲與北美洲的環抱中。
二、面積不同
湖:面積一般都比較小。
海:面積比較大。
三、水質不同
湖:水一般是淡水的。
海:水都是鹹水的。因為地球長期演化的結果,海水成了含鹽豐富的鹹水湖。
湖泊的特點
1、顏色和透明度湖泊的顏色一般呈淺藍、青藍和黃綠色等,跟湖泊中含沙量、泥沙顆粒物質、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多少而發生變化。透明度一般與太陽深淺、湖水含沙量、溫度及浮游生物有關。
2、溫度太陽輻射是湖水的主要熱量來源。
熱量收入主要來源於水汽凝結潛熱、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熱量、地表傳導熱。熱量損耗則表現在湖水向外輻射和蒸發。
❺ 古代沒有測量儀,古人是如何區別湖泊和海洋的呢
雖然說古人他們沒有測量儀,但是古人他們有眼睛有舌頭呀,他們可以通過舌頭來品嘗湖水的味道,除此之外湖泊它是可以一望到邊的,而海洋則是一望無際的,非常的遼闊,因此對於湖泊和海洋是非常容易判斷的出來的。就算是這個湖泊非常的大,那麼這個人他可以用自己的腳一步一步的丈量,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腳下,這個湖泊就算再大,它也不可能大到沒有邊際,而且在我國也不存在這么大的湖泊,因此古人他們雖然沒有測量儀,在日常生活之中,他們也能夠輕易的判斷出什麼是湖泊什麼是海洋。
綜上所述,就算是沒有測量儀,人們依然也可以憑借著自己的身體感官去感覺這些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也正是因為古人的不斷實踐,才發現了我國這么多美麗的湖泊,比如說洞庭湖,鄱陽湖,這些都孕育了人類的早期文明。這些湖泊和這些海洋它們一同構成了地球上的海陸間循環,讓我們地球上的降水周而復始的循環著,這也讓我們的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
❻ 湖泊的資源分類方法有哪些,各分哪幾種類型
(1)以湖盆開、閉相對關系劃分,湖泊可分為閉流湖和出流湖。
地表徑流量等於零的湖泊稱為閉流湖;反之稱為出流湖。
(2 )以含鹽量高低劃分,湖泊可分為淡水湖(湖水礦化度< 1 g/L )、 鹹水湖(湖水礦化度<35g/L)和鹽湖(湖水礦化度彡35g/L)。
(3)以面積大小劃分,湖泊可分為特大型湖泊(湖泊面積> 1 000km2)、大型湖泊(湖泊面積500〜1 000 km2)、中型湖泊(湖 泊面積100〜500km2)和小型湖泊(湖泊面積<100km2)。
此外,根據湖泊起源,可分為海源湖與陸源湖;根據湖泊形成方 式,可分為堰塞湖與凹陷湖;根據湖水深淺,可分為深水湖和淺水湖;根據營養狀態分,可分為貧營養湖、中營養湖、富營養湖;按水生植 物優勢種分,可分為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根據湖泊與海洋的關系, 可分為外流湖與內流湖;根據湖泊與河流的相互關系,可分為河口湖、 河源湖與連河湖;根據湖水水量變化,可分為常年湖與時令湖;根據 湖水的熱狀況及水溫變化,可分為暖湖、冷湖與混合型湖等。
❼ 如何劃分一個地區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與種群一樣,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徵,這些特徵不是由組成它的各個種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說,只有在群落總體水平上,這些特徵才能顯示出來。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包括群落中物種的多樣性、群落的生長形式(如森林、灌叢、草地、沼澤等)和結構(空間結構、時間組配和種類結構)、優勢種(群落中以其體大、數多或活動性強而對群落的特性起決定作用的物種)、相對豐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種的相對比例)、營養結構等。
作為一般名詞時與群落同義。現在使用的生物群落一詞,只限於強調沿襲克列門茨和謝爾福德(F.E.Clements & V.E.Shelford,1939)的考慮方法。克列門茨認為,植物群落並不是個體和種的組合,而是用生長形(growth form)為代表的生態群組合,這種必須以生物個體為准據的新階段的有機體,稱之為復合生物(complex organism)。謝爾福德(1912)對動物曾使用了生理活動型這個名詞,它相當於植物的生長型,並稱之為生態種群(mores,用復數形,單數形為mos,涵義不同),它的組合即是動物群落。以後把植物和動物作為mune的機能生活形的集群,而進一步強調了統一性。演替是復合生物的發育、成長,相當於它的成體的頂極群落是僅僅由氣候決定的。也有把這種觀點特稱之為生物生態學(bio-ecology)的。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的概念不同。後者不僅包括生物群落還包括群落所處的非生物環境,把二者作為一個由物質、能量和信息聯系起來的整體。因此生物群落只相當於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
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主要有3類:①營養關系,當一個種以另一個種,不論是活的還是它的死亡殘體,或它們生命活動的產物為食時,就產生了這種關系。又分直接的營養關系和間接的營養關系。採集花蜜的蜜蜂,吃動物糞便的糞蟲,這些動物與作為它們食物的生物種的關系是直接的營養關系;當兩個種為了同樣的食物而發生競爭時,它們之間就產生了間接的營養關系。因為這時一個種的活動會影響另一個種的取食。②成境關系,一個種的生命活動使另一個種的居住條件發生改變。植物在這方面起的作用特別大。林冠下的灌木、草類和地被以及所有動物棲居者都處於較均一的溫度、較高的空氣濕度和較微弱的光照等條件下。植物還以各種不同性質的分泌物(氣體的和液體的)影響周圍的其他生物。一個種還可以為另一個種提供住所,例如,動物的體內寄生或巢穴共棲現象,樹木干枝上的附生植物等。③助布關系,指一個種參與另一個種的分布,在這方面動物起主要作用。它們可以攜帶植物的種子、孢子、花粉,幫助植物散布。
營養關系和成境關系在生物群落中具有最大的意義,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礎。正是這兩種相互關系把不同種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把它們結合成不同規模的相對穩定的群落。
編輯本段種類劃分
劃分方式 主要是按氣候條件劃分的生物帶(lifezone),也就是凍原、夏季綠林、熱帶雨林、稀樹乾草原(savannah)等劃分范圍內的生物的群落單位。F.E.Elements(1916)提出這個術語,當時是指一般生物群落,強調具有與生物棲息場所相關連的形態構造,並向頂極發展。然而V.E.Shelford(1932)以後,多局限於與植物社區(formation)相對應的大型動植物構成的群落(biotic forma- tion,生物社區), 而Clements和Shelford(1939)等,根據植物的頂極,提出群落外貌(physiognomy)特徵,並根據動物的影響種所鑒別的單位,把兩者合並起來加以命名,例如stipa-antilocapra群落這種稱呼。但是現在,以它作為群落基本單位的看法,幾乎不再存在,而是以氣候區分作為生物群落型,而應用於類型的區分。至於對動植物間的關系,則不予以特別考慮,而具有專對種類組成、生活型或生活型組成,以及群落外貌等進行論述的強烈傾向。
種類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首先分為陸地群落和水生群落兩大類。它們之間盡管基本規律有相似的表現,但存在本質的差別。這些差別基本上是由環境的不同所引起的。水生群落的結構比陸地的簡單些。在水中,水底土質不同於陸地的土壤。植物和底棲動物與水體土質的聯系主要帶有機械性質。水生群落生物所經受的環境因素十分不同於陸生生物所經受的。在研究陸地群落時,首先必須研究環境的降水量和溫度,而在研究水生群落時,光照、溶解氧量和懸浮營養物質更為重要。
周圍環境的差別也決定了組成陸地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生物種類有很大的差別。在水生生物群落中占優勢的是低等植物,尤其是藻類起的作用最大;而在陸地生物群落是高等有花植物占優勢。水生生物群落的動物棲居者種類極為廣泛,但高等節肢動物和高等脊椎動物僅具有次要的意義;在陸地生物群落中則相反,昆蟲(高等節肢動物),特別是鳥類和哺乳動物起主要作用。
在典型的水生生物群落和陸地生物群落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過渡形式。例如,沼澤的生物群落,河漫灘階地的水淹地段和遭受漲潮退潮影響的海岸部分的生物群落等。
動植物的分布受許多因素的控制,但從全球或整個大陸來看,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全球氣候。由氣候制約的全球生物群落的最大和最易識別的劃分是生物群域。生物群域按照佔優勢的頂極植被劃分。分布於不同大陸的同類生物群域,其環境條件(氣候和土壤)基本相似。因而有著相同的外貌。年平均溫度和降水量被認為是決定外貌的主要因素。在這兩個因素的基礎上表示出主要外貌類型之間的大致邊界。正如R.H.惠特克自己所指出的,該模式有一定的局限,它不能充分地表示:①溫度和降水的不同季節配合 的影響;海洋氣候和大陸氣候的顯著對比;②火在決定許多地區出現草類占優勢的群落的影響;③土壤差別的影響;④群域之間連續的逐漸變化。
世界主要生物群域有:①陸地生物群域:熱帶雨林、熱帶季節林和季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泰加林或北方針葉林、多刺林、亞熱帶灌叢、熱帶稀樹草原、溫帶草原、凍原、荒漠、極地-高山荒漠。②水-陸過渡性生物群域:內陸沼澤(包括酸沼和普通沼澤)、沿海沼澤(鹽沼,包括熱帶亞熱帶的紅樹林)。③水生生物群域:靜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動淡水(河流)、河口灣、沿岸海、大洋或深海。
編輯本段空間分布
一個地區總由許多生境組成鑲嵌結構,它們沿環境梯度(隨高度、土壤特徵、地表水分狀況等的變化形成)相互聯系。盡管有時這種梯度可能被某種障礙所打斷。但多數情況是形成連續的梯度。每一個生境可能發展出一個與它相適應的頂極自然群落。沿一連續的環境梯度,一個群落的特徵常常是平滑地改變到其他群落的特徵中。如果沿一環境梯度每隔一定距離對群落取樣(樣條),統計出現的植物種類和數量,就可以觀察到種群沿梯度分布的升降情況。根據植物種出現的多度繪制的種群曲線,大多數呈對稱的鍾形。曲線一般彼此重疊很大一部分,但在一個種排除另一個種的地方形成突然的中斷。
當沿一樣條觀察種群的分布或沿一氣候梯度觀察植物生長型的變化時,大多數情況下看到的是群落的連續變化,即作為連續體出現。這便是群落連續性原理。按照這一原理,沿連續的環境梯度,自然群落一般是連續地相互漸次變化,而不是以清晰的邊界突然地讓位於其他種的組合。當然,在自然界也可觀察到這一原理的許多例外。例如地形的突然變化(峭壁)、岩石性質的突然改變(酸性的花崗岩或砂頁岩改變成基性的石灰岩)、水狀況的截然變更(水體到岸邊)、森林和草地之間的林緣(火災引起的)等等產生的群落不連續性。在這些情況下,一種群落突然地讓位於另一種群落。
急劇的群落過渡(如森林和草地之間的林緣)被稱為生態交錯區。在這里常常表現出一種「邊界效應」,即交錯區的物種多樣性特別高:既有出現在林緣本身的種,也有來自相鄰兩個群落的種。
編輯本段群落結構
包括空間結構、時間組配和種類結構。
空間結構 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喬木、灌木、草本)生活在一起,它們的營養器官配置在不同高度(或水中不同深度),因而形成分層現象。分層使單位面積上可容納的生物數目加大,使它們能更完全、更多方面地利用環境條件,大大減弱它們之間競爭的強度;而且多層群落比單層群落有較大的生產力。
分層現象在溫帶森林中表現最為明顯,例如溫帶落葉闊葉林可清晰地分為喬木、灌木、草本和苔蘚地衣(地被)4層。熱帶森林的層次結構最為復雜,可能有的層次最為發育,特別是喬木層,各種高度的巨樹、一般樹和小樹密集在一起,但灌木層和草本層常常不很發育。草本群落一樣地分層,盡管層次少些(通常只分為草本層和地被層)。
群落不僅地上分層,地下根系的分布也是分層的。群落地下分層和地上分層一般是相應的;喬木根系伸入土壤的最深層,灌木根系分布較淺,草本植物根系則多集中土壤的表層,蘚類的假根則直接分布在地表。
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層與光照條件密切相關,每一層的植物適應於該層的光照水平,並降低下層的光強度。在森林中光強度向下遞減的現象最為明顯。最上層樹處於全光照之中,平均說來,到達下層小樹的光只有上層樹(全光照)的10~50%,灌木層只有5~10%,而草本層則只剩1~5%了。隨著光照強度的變化,溫度、空氣濕度也發生變化。
每一層植物和被它們所制約的小氣候為生活於其中的特有動物創造一定的環境,因此動物在種類上也表現出分層現象,不同的種類出現於不同層次,甚至同一種的雌雄個體,也分布於不同的層次。例如,在森林中可以區分出3組鳥種:在樹冠中採食的,接近地面的,以及生活在其間的灌木和矮樹簇葉中的。
林地也由於枯枝落葉層的積累和植物對土壤的改造作用,創造了特殊的動物棲居環境。較高的層(草群,下木)為吃植物的昆蟲、鳥類、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所佔據。在枯枝落葉層中,在腐爛分解的植物殘體、蘚類、地衣和真菌中,生活著昆蟲、蜱、蜘蛛和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上層,擠滿了植物的根,這里居住著細菌、真菌、昆蟲、蜱、蠕蟲。有時在土壤的某種深度還有穴居的動物。
當然,也存在一些層外生物,它們不固定於某一個層。例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以及從一個層到另一個層自由活動的動物。它們使劃分層次困難化;在結構極其復雜的熱帶雨林中經常見到這種情況。
因為下層生物是在上層植物遮蔭所形成的環境中發育起來的,所以生物群落中不同層的物種間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關系。群落上層植物強烈繁生,相應地下層植物的密度就會降低;而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上層植物變得稀疏,下層的光照、熱等狀況得到改善,同時土壤中礦物養分因釋放加強而增高,下層植物發育便會加強。下層的繁茂生長也對動物棲居者有利。這種情況特別反映在森林群落中,哪裡喬木層稀疏便會導致那裡的灌木或喜光草本植被的豐富繁生。而喬木層的完全郁閉,有時甚至抑制最耐蔭的草本和蘚類。
生物群落不僅有垂直方向的結構分化,而且還有水平方向的結構分化。群落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勻性表現為以斑塊出現;在不同的斑塊上,植物種類、它們的數量比例、郁閉度、生產力以及其他性質都有不同。例如在一個草原地段,密叢草針茅是最占優勢的種類,但它並不構成連續的植被,而是彼此相隔一定的距離(30~40厘米)分布的。各個針茅草叢之間的空間,則由各種不同的較小的禾本科植物和雙子葉雜類草占據著,並混有鱗莖植物。但其中的某些植物也出現在針茅草叢的內部。因此,伴生少數其他植物的針茅草叢同針茅草叢之間生長有其他草類的空隙,它們在外貌、在種間數量關系和質量關繫上都有很明顯的不同。但它們的差別與整個植物群落(針茅草原)比較起來,是次一級的差別,而且是不很明顯的和不穩定的。在森林中,在較陰暗的地點和較明亮的地點,也可以觀察到在植物種類的組成和數量比例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類似差異。群落內水平方向上的這種不一致性,叫做群落的鑲嵌性。這種不一致性在某些情況下是由群落內環境的差別引起的,如影響植物種分布的光強度不同或地表有小起伏;在某些情況下是由於共同親本的地下莖散布形成的植物集群所引起;在另外的情況下,它們可能由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例如在寄主種的根出現的地方形成斑塊狀的寄生植物。動物的活動有時也是引起不均一性的原因。植物體通常不是隨機地散布於群落的水平空間,它們表現出成叢或成簇分布。許多動物種群,不論在陸地群落或水生群落,也具有成簇分布的性質。相比之下,有規則的分布是比較不常見的。某些荒漠中灌木的分布、鳴禽和少數其他動物的均勻分布是這種有規則分布的例子。
時間組配 組成群落的生物種在時間上也常表現出「分化」,即在時間上相互「補充」,如在溫帶具有不同溫度和水分需要的種組合在一起:一部分生長於較冷季節(春秋),一部分出現在炎熱季節(夏)。例如,在落葉闊葉林中,一些草本植物在春季樹木出葉之前就開花,另一些則在晚春、夏季或秋季開花。隨著不同植物出葉和開花期的交替,相聯系的昆蟲種也依次更替著:一些在早春出現,另一些在夏季出現。鳥類對季節的不同反應,表現為候鳥的季節性遷徙。生物也表現出與每日時間相關的行為節律:一些動物白天活動;另一些黃昏時活動;還有一些在夜間活動,白天則隱藏在某種隱蔽所中。大多數植物種的花在白天開放,與傳粉昆蟲的活動相符合;少數植物在夜間開花,由夜間動物授粉。許多浮游動物在夜間移向水面,而在白天則沉至深處遠離強光,但是不同的種具有不同的垂直移動模式和范圍、潮汐的復雜節律控制著許多海岸生物的活動。土壤棲居者也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種類。
種類結構 每一個具體的生物群落以一定的種類組成為其特徵。但是不同生物群落種類的數目差別很大。例如,在熱帶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種以萬計,無脊椎動物種以10萬計,脊椎動物種以千計,其中的各個種群間存在非常復雜的聯系。
凍原和荒漠群落的種數要少得多。根據蘇聯學者Б.А.季霍米羅夫的資料,在西伯利亞北部的泰梅爾半島的凍原生物群落中共有139種高等植物,670種低等植物,大約1000種動物和2500種微生物。與此相應。這些生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產力,也比熱帶森林小得多。
生物群落中生物的復雜程度用物種多樣性這一概念表示。多樣性與出現在某一地區的生物種的數量有關,也與個體在種之間的分布的均勻性有關。例如,兩個群落都含有5個種和100個個體,在一個群落中這100個個體平均地分配在全部5個種之中,即每1個種有20個個體,而在另一個群落中80個個體屬於1個種,其餘20個個體則分配給另外的4個種,在這種情況下,前一群落比後一群落的多樣性大。
在溫帶和極地地區,只有少數物種很常見,而其餘大多數物種的個體很稀少,它們的種類多樣性就很低;在熱帶,個體比較均勻地分布在所有種之間,相鄰兩棵樹很少是屬於同種的(熱帶雨林),種類多樣性就相對較高。群落的種類多樣性決定於進化時間、環境的穩定性以及生態條件的有利性。熱帶最古老,形成以來環境最穩定,高溫多雨氣候對生物的生長最為有利,以生物群落的種類多樣性最大。在嚴酷的凍原環境中,情況相反,所以種類多樣性低。
每種植物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常常一些種以大量的個體,即大的種群出現;而另一些種以少量的個體,即小的種群出現。個體多而且體積較大(生物量大)的植物種決定了群落的外貌。例如,絕大多數森林和草原生物群落的一般外貌決定於一個或若干個植物種,如中國山東半島的大多數櫟林決定於麻櫟,燕山南麓的松林決定於油松,內蒙古高原中東部錫盟的針茅草原決定於大針茅或克氏針茅等。在由數十種甚至百餘種植物組成的森林中,常常只有一種或兩種喬木提供90%的木材。群落中的這些個體數量和生物量很大的種叫做優勢種,它們在生物群落中占居優勢地位。優勢種常常不止一個,優勢種中的最優勢者叫建群種,通常陸地生物群落根據建群植物種命名,例如,落葉闊葉林、針茅草原、泥炭蘚沼澤等。建群種是群落的創建者,是為群落中其他種的生活創造條件的種。例如,雲杉在泰加帶形成稠密的暗針葉林,在它的林冠下,只有適應於強烈遮蔭條件,高的空氣濕度和酸性灰化土條件的植物能夠生活;相應於這些因素,在雲杉林中還形成特有的動物棲居者。因此在該情況下雲杉起著強有力的建群種的作用。
松林中的建群種是松樹,但與雲杉相比,它是較弱的建群種,因為松林樹干稀疏,樹冠比較不密接,比較透光,它的植物和動物的種類組成遠比雲杉林豐富和多樣。在松林中甚至見到能生活在林外環境中的植物。
溫帶和寒帶地區的生物群落中,建群種比較明顯;無論森林群落、灌木群落、草本群落或蘚類群落,都可以確定出建群種(有時不止一個)。亞熱帶和熱帶,特別是熱帶的生物群落,優勢種不明顯,很難確定出建群種來。除優勢種外,個體數量和生物量雖不佔優勢但仍分布廣泛的種是常見種;個體數量極少,只偶爾出現的種是偶見種。
生物群落中的大多數生物種,在某種程度上與優勢種和建群種相聯系,它們在生物群落內部共同形成一個物種的綜合體,叫做同生群。同生群也是生物群落中的結構單位。例如一個優勢種植物,和與它相聯系的附生、寄生、共生的生物以及以它為食的昆蟲和哺乳動物等共同組成一個同生群。
生活在一個群落中的多種多樣的生物種,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被選擇出來能夠在該環境中共同生存的種。它們中每一個占據著獨特的小生境,並且在改造環境條件、利用環境資源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群落中每一個生物種所佔據的特定的生境和它執行的獨特的功能的結合,叫做生態位。因此,一個生物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越高,其中生態位分化的程度也越高。
編輯本段群落功能
可從生產力、有機物質的分解和養分循環3方面來描述。
生產力 群落中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從無機物質製造有機化合物,這是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的功能。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一段時間內由植物生產的有機物質的總量叫總初級生產力,通常以克/米2·年或千卡/米2·年表示。可是植物為了維持生存要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要消耗一部分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質,剩餘的部分才用於積累(生長);一段時間內植物在呼吸之後餘下的有機物質的數量,叫凈初級生產力,例如在森林中,60~75%的總生產量可能被植物呼吸掉,餘下的40~25%才是凈生產量,在水生群落中不到總生產量的一半可能被植物呼吸掉。凈初級生產量隨時間的前進會逐漸積累,日益增多,到任一觀測時間為止積累下來的數量就是植物生物量。生物量以克/米2或千克/公頃表示。
生態學上更關心的是群落的生產力,即單位時間內的生產量。對於陸地或水底群落,是計算單位面積內的生物量數量,而對於浮游和土壤群落則按單位容積確定。因而生物生產力乃是平方米面積上(或立方米容積中)在單位時間內的生產量,經常以碳的克數或干有機物質的克數表示。
生物生產力不能與生物量混淆。例如,一年內單位面積上的浮游藻類合成的有機物質可能和高生產力的森林一樣多,但因大部分被異養生物所消費,故前者的生物量只有後者的十萬分之一。按照生產力,草甸草原的生物量年增長量比針葉林的大得多。根據蘇聯的資料,在中等草甸草原植物生物量為每公頃23噸的情況下,它們的年生產量達到每公頃10噸,而在針葉林,在植物生物量為每公頃200噸的情況下,年增長量每公傾只有6噸。小型哺乳動物比大型哺乳動物有較大的生長和繁殖速度,在相等的生物量的情況下提供較高的生產量。
消耗初級生產量的消費者也形成自己的生物量。它們在一段時間內的有機物質生產量叫次級生產量,即異養生物的生產量。消費者形成產量的速率叫次級生產力。
地球上不同群落的初級生產力差別很大。R.H.惠特克按初級生產力將地球生物群落分為4類(見表1)。
綠色植物的生物生產量,一部分以枯枝落葉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被風、水或其他動力帶至群落之外,一部分沿食物鏈傳遞。餘下的部分以有機物質的形式積累在群落中。
有機物質的分解 在許多群落中,動物從活植物組織得到的凈初級生產量部分要比植物組織死亡之後被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等利用的部分小得多。在森林中,動物食用的大約不到葉組織的10%,不到活木質組織的1%,大部分落到地面形成覆蓋土壤表面的枯枝落葉層,被各種各樣的土壤生物所利用。這些土壤生物包括吃死植物組織和死動物組織的食腐者,分解有機質的細菌和真菌,以及以這些生物為食的動物。雖然動物有助於枯枝落葉的破壞,但細菌和真菌在把死有機物質還原成無機最終產物方面起最主要的作用。
分解者的生物量與消費者的相比是很小的,與生產者的相比更小。然而,物質量微小的分解者的活動在群落功能中十分重要。群落中全部死亡生物的殘體依賴分解者進行破壞。如果沒有分解者的分解活動,生物的死亡殘體將不斷地積累,像在酸沼中形成泥炭那樣。不僅群落的生產力可能由於養分被閉鎖在死組織中而受限制,而且整個群落也將不能存在。
養分循環 群落中生產者從土壤或水中吸收無機養分,如氮、磷、硫、鈣、鉀、鎂以及其他元素,利用這些元素合成某些有機化合物,組成原生質和保持細胞執行功能。消費者動物從吃植物或其他動物取得這些元素。分解者在分解動、植物廢物產品和死亡殘體時,養分又釋放歸還到環境中,再被植物吸收。這便是養分循環,或稱物質的生物性循環。例如,在森林中,某種養分從土壤被吸收進入樹根,通過樹的輸導組織向上運輸到葉子,這時可能被吃葉子的蠋所食入,然後又被吃蠋的鳥所利用,直到鳥死亡後,被分解釋放歸還到土壤,再被植物根重新吸收。許多養分採取較短的途徑從森林樹木回到土壤──隨植物組織掉落到枯枝落葉層而被分解,或者在雨水淋洗下由植物表面落到土壤。
不同群落參加循環的養分數量和循環的速度不同。在一部分群落中,某些元素的較大部分保持在植物組織中,只有較小部分在土壤和水中游離。例如溶於水中的磷酸鹽數量與浮游生物細胞和顆粒中的數量比較起來只是小部分。在熱帶森林,大部分養分保持在植物組織中,被雨水淋洗到土壤的養分和枯枝落葉腐敗分解時釋放出的養分,很快被重新吸收。但當一片森林被採伐或火燒後,通過侵蝕和養分在土壤水中的向下移動,造成養分的大量損失。在開闊大洋中隨著浮游生物細胞和有機顆粒的下沉,養分也被攜帶到深處,因而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光亮表層水中養分很少,所以生產力很低。
編輯本段群落演替
生物群落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有晝夜的改變,也有季節的改變,還有年際的波動,但這種改變和波動並不引起群落的本質的改變,它的某些某本特徵還是保持著。但有時在自然界也常見到另一種現象:一個群落發育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群落,這叫群落演替或生態演替。例如,北京附近的撂荒農田,第一年生長的主要是一年生的雜草,然後經過一系列的改變,最後形成落葉闊葉林。演替過程中經過的各個階段叫做系列群落。演替最後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群落,叫做頂極。
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物群落演替過程中的主導組分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只是伴隨植物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的。植物的演變的基本原因是先定居在一個地方的植物,通過它們的殘落物的積累和分解,增加有機物質到土壤中,改變了土壤的性質(包括肥力),同時通過遮蔭改變了周圍的小氣候,有些還通過根的分泌給土壤增加某些有機化合物,這樣群落內環境發生改變就為另外物種的侵入創造了條件。當改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反而對原有植物自己的生存和繁殖不利,於是就發生演替。當然,外界因素的改變也可以誘發演替。
有些演替可在比較短的時期內完成,例如森林火災之後的火燒跡地上出現一系列快速更替的群落,最後恢復起穩定的原來類型。但有時演替進行得非常緩慢,甚至要幾百年或上千年才能完成。根據蘇聯學者的研究,在泰加雲杉林地區的撂荒耕地上,首先出現樺樹、山楊和榿木,因為這些樹種的種子很容易被風攜帶,它們落到弱生草化土壤上就開始萌發。這些是所謂先鋒種。它們之中最堅強的定居在撂荒地或被開墾的土地上,在那裡鞏固下來並逐漸改變環境,經過30~50年,樺樹樹冠密接後,形成新的條件。新條件適合雲杉生長,對樺樹本身反而不利,於是逐漸形成混交林。但這種混交林存在時間不太長,因為喜光的樺樹不能忍受遮蔭,在雲杉林冠下無法更新。大約在第一批樺樹幼苗出現後,經過80~120年,就形成穩定的雲杉林了。
演替有兩種類型:在原來沒有生命的地點(如沙丘、火山熔岩冷凝後的岩面、冰川退卻露出的地面、山坡的崩塌和滑塌面等)開始的演替叫原生演替。在原生演替的情況下,群落改變的速度一般不大,連續地相繼更替的系列群落相互之間保持很大的時間間隔,而生物群落達到頂極狀態有時需要上百年或更長時間。如果群落在以前存在過生物的地點上發展起來,那麼這種演替叫次生演替。這種地點通常保存著成熟的土壤和豐富的生物繁殖體,因此通過次生演替形成頂極群落要比原生演替快得多。在現代條件下,到處可以觀察到次生演替,它們經常發生在火災、洪水、草原開墾、森林採伐、沼澤排乾等之後。
❽ 海洋生態系統的分布.特點.作用
由於海水中生活條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種類的成分與陸地成分迥然不同。就植物而言,陸地植物以種子植物占絕對優勢,而海洋植物中卻以孢子植物占優勢。海洋中的孢子植物主要是各種藻類。由於水生環境的均一性,海洋植物的生態類型比較單純,群落結構也比較簡單。多數海洋植物是浮游的或漂浮的。但有一些固著於水底,或是附生的。
海洋植物區系的地理分布也服從地帶性規律。與陸地植物區系不同的是寒冷的海域區系成分較為豐富,熱帶海洋中種屬反而比較貧乏,這一點與陸地植物區系恰好相反。
海洋生物群落也像湖泊群落一樣分為若干帶:
1.潮間帶 (intertidal) 或沿岸帶 (1ittoralzone) 即與陸地相接的地區。雖然該帶內的生物幾乎都是海洋生物,但那裡實際上是海陸之間的群落交錯區,其特點是有周期性的潮汐。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除要防止海浪沖擊外,還要經受溫度和水淹與暴露的急劇變化,發展出許多有趣的形態和生理適應。潮間帶的底棲生物又因底質為沙質、岩石和淤泥分化為不同類型。
2.淺海帶或亞沿岸帶 (neritic 或 sublittoralzone) 包括從幾米深到200米左右的大陸架范圍,世界主要經濟漁場幾乎都位於大陸架和大陸架附近,這里具有豐富多樣的魚類。
3.淺海帶以下沿大陸坡之上為半深海帶 (bathylzone) ,而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區為深海帶 (abyssalzone) 深海帶的環境條件穩定,無光,溫度在0~4℃ 左右,海水的化學組成也比較穩定,底土是軟的和粘泥的,壓力很大(水深每增10m,壓力即增加101.325kPa) 。食物條件苛刻,全靠上層的食物顆粒下沉,因為深海中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由於無光,深海動物視覺器官多退化,或者具發光的器官,也有的眼極大,位於長柄末端,對微弱的光有感覺能力。適應高壓的特徵如薄而透孔的皮膚,沒有堅固骨骼和有力肌肉。
4.大洋帶 (pelagiczone) 從沿岸帶往開闊大洋,深至日光能透入的最深界限。大洋區面積很大,但水環境相當一致,惟有水溫變化,尤其是暖流與寒流的分布。大洋缺乏動物隱蔽所,但動物保護色明顯。
紅樹林、珊瑚礁、馬尾藻海都屬於海洋中特殊的生物群落類型。河口灣是大陸水系進入海洋的特殊生態系統,由於許多河口灣是人類海陸交通要地,受人類活動干擾甚深,也易於出現赤潮,河口灣生態學是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❾ 1.海洋生物生態類群是如何劃分的依據有哪些 2.舉例說明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作用。
1. 海洋生物生態類群是如何劃分的?依據有哪些?
海洋生物可分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棲生物三大生態類群。依據是它們的生活習性。
2. 舉例說明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作用。
生態系統普遍存在著反饋現象。當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分發生變化的時候,它必然會引起其它成分出現一系列的相應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又反過來影響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這個過程就叫做反饋。反饋有兩種類型,即負反饋和正反饋。
負反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反饋,負反饋調節指使生態系統達到或保持平衡或穩態,結果是抑制和減弱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的變化。它的作用是能夠使生態系統達到和保持平衡或穩態,反饋的結果是抑制和減弱最初發生變化的那種成分所發生的變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因為遷入而增加,植物就會因為受到過度啃食而減少,植物數量減少以後,反過來就會抑制動物的數量
正反饋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反饋,其作用正好與負反饋調節相反,即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分的變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變化,反過來加速最初發生變化的成分所發生的變化,因此正反饋調節的作用往往是使生態系統遠離穩態。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正反饋常見的例子是一個湖泊受到了污染,魚類的數量就會因為死亡而減少,魚體死亡腐爛後又會進一步力加重污染並引起更多的魚類死亡。
❿ 如何劃分河流的生物區
生物區一般包括植物區和動物區兩大類型,又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生物區(areaofIife)又叫生活區,指某一物種或個體在分布區內賴以生存活動的區域。
生物區的范圍無嚴格界限,如魚類的大生物區可分為海洋生物區和淡水生物區。生物區類型有的是單一的,也有的是多樣的。如交嘴鳥僅生活在針葉林中,野山羊只生活在具有峭壁的高山;而狼、狐卻能生活在苔原、森林、草原或荒漠等極不相同的區域。
廣義生物區一般是指許多不同生物種(科、屬、種)的總和,是區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合。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劃分,如按生物的分類系統分為被子植物區系、裸子植物區、獸類區、鳥類區等;按自然區分為亞洲生物區、歐洲生物區、美洲生物區等;按行政區分為青海生物區、西藏生物區等;按生活時期分為中生代生物區系、第三紀生物區第四紀生物區等。
狹義生物區一般是指不同的生物種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生物總體。同一生物區的分布范圍大體與具有某一特徵的自然環境相聯系,反映其發展進程與古地理或現代自然條件間的關系。生物地理學所指的生物區系多為狹義的生物區,也是歷史生物地理學研究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