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給高中生科普生物講什麼

給高中生科普生物講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0 21:42:04

⑴ 生物課講的是什麼內容

主要講自然萬物的生長規律,和生活方式與細胞結構。生物課是當代的重大科學課題,然而卻又是至今依舊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學問題。

關於生命的起源,歷史上曾經有過種種假說:如神創說、自然發生說等。這些假說多出於臆測,已被人們所否定。

遺傳變異

遺傳是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現象。

細胞核遺傳

細胞核遺傳指由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

細胞質遺傳

由細胞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象。(細胞核遺傳遵循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細胞質遺傳不遵循。兩者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⑵ 生物講的是什麼

整個高中生物講述的主要就是3大塊:動物,植物,微生物。書上的知識介紹的並不是很詳細,只是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常識,了解一些現象和生物學近年來的成就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a.動物方面:介紹了動物細胞結構,成分;動物細胞的常見生理功能呼吸作用(具體是以人的呼吸作用為例);動物細胞的能量來源以及消耗(具體是以人的營養物質來源以及轉化為例);細胞分裂(有絲和無絲)和分化;遺傳和變異(重難點)(主要了解一些常見的遺傳病和生殖問題)。
b.植物方面:介紹了植物細胞的結構,成分;植物細胞常見的生理作用(以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為例);植物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常見植物激素對植物的影響;遺傳和變異(重難點)(具體過程);生態系統;生物鏈。
c.微生物方面(比較簡單):微生物結構(以細菌為主);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細胞分裂以及生殖方式;遺傳部分介紹的是微生物的遺傳物質;微生物在現代生活的應用。
從縱向來看,依次講述:生命起源→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動物(微生物)→3者共同作用的自然界→生物學的未來。
高中學習比較枯燥,生物是一門有意思的課程,介紹自然,認識自然,從微觀的角度認識自己,了解生命,因此也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學科。建議選,帶著興趣去學,相信自己能學好!

⑶ 生物課講的是什麼內容

生物課講分類學、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等內容。

生物分類學通常直接稱分類學,是一門研究生物類群間的異同以及異同程度,闡明生物間的親緣關系。鑒定學名是取得物種有關資料的手段,即使是前所未知的新種類,只要鑒定出其分類隸屬,亦可預見其一定特徵。分類系統是檢索系統,也是信息存取系統。許多分類著作,如基於區系調查的動植物志,記述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動植物種類情況,作為基本資料,都是為鑒定、查考服務的。

解剖學是研究一個有機體及其部分結構的生物學的分支學科。解剖學學科可以細分為許多分支,包括大體或宏觀解剖學和微觀解剖學。 大體解剖學是對肉眼能看到的足夠大的結構的研究,也包括淺表解剖學或表面解剖學,即通過觀察外部身體特徵進行的研究。

生理學是以生命系統的功能和機制的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大多數微生物都能快速繁殖。甚至在大相徑庭的物種之間,細菌也能夠通過接合、轉化和轉染的方式來實現基因的自由交換。

理論

基因檢測不等於醫學上的醫學疾病診斷,基因檢測結果能告訴你有多高的風險患上某種疾病,但並不是說您已經患上某種疾病,或者說將來一定會患上這種疾病。

通過基因檢測,可向人們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服務、個性化用葯指導服務和個性化體檢指導服務。就可以在疾病發生之前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進行准確的預防,而不是盲目的保健。

人們可以通過調整膳食營養、改變生活方式、增加體檢頻度、接受早期診治等多種方法,有效地規避疾病發生的環境因素。

基因檢測不僅能提前告訴我們有多高的患病風險,而且還可能明確地指導我們正確地用葯,避免葯物對我們的傷害。將會改變傳統被動醫療中的亂用葯、無效用葯和有害用葯以及盲目保健的局面。

⑷ 高中生物說課稿

關於高中生物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新陳代謝》這一章在整個高中生物知識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和動物體內的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內容又是這一章的核心內容之一,本節的內容與前面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緊密聯系,可以是化合物知識的延伸、應用部分,又利於學生更好理解各種化合物的功能,三大營養物質的氧化分解供能又直接關系著後面的細胞呼吸和代謝類型,以及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等知識內容。所以怎樣完成本節的教學十分重要。

本節教學內容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途徑、三大營養物質代謝與健康以及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三個部分,分三課時完成。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我將教材原有順序進行調整,每講一種物質的代謝聯系該種物質與健康的關系,另外,我將糖類代謝和蛋白質代謝安排在前兩個課時完成,我說的脂質代謝與健康及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是第三課時的內容,這樣既避免了一課時內知識點過於集中的問題,又可以處理好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突出糖代謝和蛋白質代謝,又可以在第三課時將三種物質的代謝的內容結合,解決實際問題。

脂質代謝與健康的內容涉及的肥胖問題可以說是當今的熱門話題,肥胖的人越來越多,減肥方法五花八門,對學生影響很大。新的課程標准提出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念。所以我在教學中提出有關肥胖這個中心問題,從中心問題出發解決脂肪代謝及三大營養物質代謝之間的關系。最後以解決肥胖問題來加強知識聯系和強化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這樣既有利於代謝途徑的掌握,又有利於學生建立起生物是統一整體及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高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理解能力強,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從感性資料中抽象出理性的概念。他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濃厚,願意參與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社會問題的探討。另外一方面,他們天真、敏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缺乏對事物的本質分析和識別能力。他們正是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社會上、媒體中、娛樂圈中出現很多不科學的減肥方法,學生很容易盲目效仿,誤入歧途,影響身心發育。因此他們需要科學飲食觀念和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說出脂質代謝的基本過程

知道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

能力方面:

嘗試用代謝知識分析肥胖的原因

運用代謝知識指導肥胖的預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

感受肥胖的煩惱,關愛肥胖人群,懂得尊重他人

了解肥胖的原因,形成健康的飲食觀念和習慣

確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自覺做到知行統一

形成用科學知識辨別是非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反思

1、對教材: 合理取捨 重新整合

教學中我尊重教材,而不拘泥於教材,將教材的結構進行調整,即有利於知識的講述,又便於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形成人體是統一整體基本觀點。具體做法不再贅述

2、對學生:重視主體地位 提高科學素養

新課程體系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發展為本」,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正確的角色定位,確定正確的學生觀,教學中突出其主體地位,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疑難由學生析,結論由學生下,真正做到以「學」為主,讓學生想學、樂學、要學,進入一種主動學習的狀態。

另外,「以學生發展為本」,還應該是指從教學內容實際出發,為學生的切身利益著想,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指導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和文明衛生的習慣,即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對課程資源:廣泛挖掘 智慧篩選

生物學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關系,教師可以運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課程資源進行教學。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了教材、學生、網路、視頻等課程資源,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在教學准備中教師對課程資源的篩選尤為重要。

教材只是教學資源的一部分,教學中要對教材合理的取捨和整合,讓其更好地為教學活動服務。

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所佔有的生活背景以及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態度、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可以為我所用的課程資源,但是教學中需要我們對學生的觀點、方法及時准確地引導,而不是全盤肯定。

本節課我利用網路收集了很多有關脂肪代謝以及肥胖、減肥的資料、圖片,但是課堂有限,不可能完全展示,另外,也並不是什麼樣的資料都能為我所用,要經過自己的篩選和簡單加工才能應用到生物教學中,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否則將事與願違。(如黑熊冬眠的資料)

4、對教學過程:聯系現實生活 激發學習熱情

本節課,而從現實生活入手,找到焦點,提出中心問題,從而引領學生走進教材,然後圍繞中心問題,結合實際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應用生物知識,解決中心問題,最後師生一同走出教材,用科學知識指導生活。在這個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知識不是枯燥的條款,而是生活的寶典,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藝術無處不在,教學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其中的美感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心去體會,更重要的是去創造。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水分代謝」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的重點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知識如細胞成分、結構及植物根、莖、葉結構等內容聯系非常緊密;也為今後學習「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了解植物細胞的吸脹吸水;水分的運輸和利用。

(2) 理解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義。

(3) 通過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進一步理解滲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標

通過滲透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方法,培養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實踐價值,增強學生關心生產,關心水資源的利用等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滲透吸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

因為只有理解了滲透吸水原理,才能理解細胞吸水的'條件,理解影響植物細胞吸水的各種因素,植物體內細胞間的水分傳遞和植物整體水分吸收、散失原理,並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獲得細胞吸水和失水與環境溶液濃度的關系的感性認識,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以及影響細胞滲透吸水的內外條件。

教學難點:分析滲透原理,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是教學的難點.

因為在滲透作用中,水分是從溶液濃度低的一側通過半透膜向濃度高的一側滲透,這涉及到生物學知識與物理學知識的結合,對此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另外,引導學生如何從實驗現象理解細胞滲透吸水,失水,從而進一步理解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有一定的困難。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課時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滲透裝置」的小實驗,「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整個動態過程呈現在學生眼前,而在動手實驗中,整個動態過程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通過動態演示整個過程就能把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這樣的教學情景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良好的作用。

二、 說教法:

1、探究教學法:這節課知識的理性較強,因而採用探究教學法更符合教學內容。創設聯想,提出探索問題 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理 用教學媒體對學生的推理結果進行驗證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探索結果。

2、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性,使學生更好地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 說學法:

主動學習法:通過設疑引入,邊講邊演示動畫,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設疑,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對重點,難點知識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實好教學目標。

四、 說教學過程:

(一)關於引言:

俗語導入創建輕松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棵大樹是如何將土壤深處的水分吸收並運輸到樹梢?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有什麼作用?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水分的吸收,以及運輸和利用、散失即水分代謝過程。

(二) 關於新課教學的安排

1、讓學生清楚植物根尖的結構,教師採用邊動畫演示邊講解,目的是讓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的知識 ,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而成熟區的表皮細胞是根吸收水分最活躍的部位,這樣為理解成熟植物是一個滲透系統做准備。

2、 利用多媒體演示 「滲透裝置實驗」

創設情景,提出探究問題:過一段時間,裝置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液面會不斷地上升嗎?

學生推測:

A、燒杯中的水進入漏斗

B、由燒杯進入漏斗中的水多於由漏斗出來燒杯的水

利用電腦動畫從微觀方面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過程,對學的推理進行驗證,同時講清楚半透膜的性質,驗證B的正確性。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滲透裝置應具備的條件:

(1)滲透裝置的條件:

A、半透膜。

B、半透膜兩測具有濃度差。

(2)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它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進入下一個探究話題]

提出探究問題:成熟的植物細胞為什麼主要通過滲透作用吸水?細胞是否也具有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出示成熟植物細胞結構,及與滲透裝置的比較圖,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對比加深理解,驗證了成熟植物細胞也是一個滲透系統。

教學預測:大多數學生可能會把細胞膜當成半透膜,教師進行比較講解原生質層具有半透膜的功能。

設疑引入:既然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怎樣設計一些實驗來驗證它呢?細胞在吸水或失水時的形態又如何變化?

3、教師電腦演示動畫「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同時層層質疑:造成質壁分離的原因是什麼?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的空隙充滿了什麼物質?為什麼?死細胞能否發生質壁分離?對外界溶液濃度有何要求?把已發生分離不久的細胞放入清水又會發生什麼現象?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 細胞滲透失水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 細胞滲透吸水

讓學生討論:如果不用濃蔗糖溶液而用NaCl溶液,細胞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樣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所學的知識,並用動畫對學生結論進行驗證。

聯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具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細胞,靠滲透作用吸水,在什麼條件下,這些具有根毛的表皮細胞會吸收地壤中的水分呢?這與成熟區細胞是吸水最活躍的部位相呼應。

討論:農業上提倡「薄肥勤施」,如果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很容易引起「燒苗」現象?為什麼?請同學們根據今天學的滲透原理來解釋。

通過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4、 電腦動畫模擬植物根吸水、利用、運輸、散失的全過程,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能讓學生理解得更為透徹。舉日常實例讓學生歸納蒸騰作用的意義。

(三)結合實際進行課堂小結:植物的移栽,要注意保護植物的根毛,同時要去掉大部分葉片,以利植物成活,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把兩部分知識統一起來,同時進一步鞏固新知識。

(四)課堂練習,反饋教學效果,及時發現問題。

五、效果預測: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俗語引入,激發興趣,通過直觀的動態演示,給學生以生命現象及過程的動感和真實感,突出了重點,滲透吸水,突破了難點,使學生較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內容,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教師的點評和總結,一方面統一了認識,給學生一個較為正確的可供參考的觀點,另一方面較好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並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高中生物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介紹的是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生物入侵者」標題生動形象,引起讀者注意,文章開頭引出說明對象,然後具體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然後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世界各國對此採取的相應的措施。這是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思路清楚,層次分明。

二、說教學依據:

學生對外入侵比較熟悉,而沒有「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可以從熟悉的外敵入侵的方式,再轉入對不熟悉的「生物入侵者」的思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其次閱讀科技類文章的目的之一,是篩選信息。此文正好可以讓學生抓中心句,整理歸納各部分內容,了解大概文意。

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於衷」等詞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2、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二)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五、說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六、教具准備:

多媒體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據光明日報(20xx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於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於一旦。那麼薇甘菊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自讀(多媒體顯示)

1.給重點字詞注音。

2.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於5個要點)

3.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4.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並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並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復的,向老師提問。

2.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後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四)教師展示學生收集的信息:學生自由展示課下收集的「生物入侵者」的相關材料。教師也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乾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等等。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必須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

(五)遷移拓展:

1、收集有關「生物入侵者」的信息,加以整理,在班上組織一次以「話說生物入侵者」為題的討論會。

2、利用網路搜尋有關生物污染的信息,並加以整理,講給同學們聽。

(六)課堂小結《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採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範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七)板書設計:

是什麼 邏輯

生物入侵者 怎麼樣 順

怎麼辦 序

;

⑸ 高中生物學什麼內容

主要分為幾大塊:

1、細胞的結構基礎

2、細胞的生理:包括光合與呼吸等

3、遺傳學:包括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定律、遺傳病及優生

4、變異和進化:生物的變異和育種,生物的進化

5、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人體的穩態和免疫、動物和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植物激素調節

6、生物與環境:主要是生態學、生態農業

7、實驗等等

8、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

9、選修三:現代生物專題:基因和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術安全性

(5)給高中生科普生物講什麼擴展閱讀:

高中生物學習的注意事項:

高考要求中,生物學實驗有15個,實習有5個,研究性課題有7個。在實驗復習時,要求學生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

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

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鑒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參考資料:網路-高中生物

⑹ 高中生物的科普讀物(實書)求推薦

《十萬個為什麼》、《生命是什麼》、《生物學導論》、《萬物簡史》、《人與自然 》、《昆蟲記》、、、、其實很多的,既然是科普的,就無所謂高中還什麼的,這些都可以看了

⑺ 求高中生物科普短文

一、貓為什麼要吃老鼠?

世界上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對此做出了相關的解釋,但科學家們幾百年來卻一直對這個問題困惑不解:貓一旦不吃老鼠後,它們的「夜視」能力就會逐漸下降,最後變成夜裡的「瞎貓」。

德國海德堡大學生物學教授穆勒博士經過多年探索,終於解開了這一長期困擾世界動物生理學界的謎團。穆勒認為,一種叫「牛黃酸」的物質能提高哺乳動物的夜間視覺能力。貓不能在體內合成牛黃酸,如果體內長期缺乏牛黃酸,貓在夜間就會由「一目瞭然」變成「睜眼瞎」,最後喪失夜間活動能力。但是,老鼠體內卻有這種物質,所以,貓只有不斷捕食老鼠,才能彌補體內牛黃酸不足,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視能力,正常的生存下去。

穆勒認為,當今社會大城市中貓處於惡性循環狀態:一方面因很少或幾乎不吃老鼠,這使它們的夜間捕鼠能力大大降低,而這種降低又使它們少食鼠肉。

穆勒的研究成果一公布,立即引起了眼科醫學家的興趣。原來,目前醫學界對一種「頑固性夜盲」束手無策。這種夜盲並非常見的由缺少維生素A引起的,至今不明白它的發病機制。於是,醫生們設想,這種病的患者可能也缺少牛黃酸,因而他們嘗試讓這些病人食一些鼠肉。經眼科生理檢測發現,食用老鼠肉以後,病人眼睛中視網膜內的「視紫紅質」數量增多了,由此使「有弱光感應的桿狀細胞」的感光性能增強了,他們的夜視能力因此也增強了。

二、什麼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個體難以用肉眼觀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統稱。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空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細胞結構分類分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的形態觀察是從安東尼·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開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顯微鏡,清楚地看見了細菌和原生動物,他的發現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個嶄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繼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世界以後的200年間,微生物學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態描述和分門別類階段。直到19世紀中期,以法國的巴斯德和德國的柯赫為代表的科學家才將微生物的研究從形態描述推進到生理學研究階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敗發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並建立了分離、培養、接種和滅菌等一系列獨特的微生物技術。從而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同時開辟了醫學和工業微生物等分支學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學的奠基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微生物學被牢固地建立起來。它的主要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是研究傳染病和免疫學,研究疾病的防治和化學治療劑的功效;另一方面是和遺傳學的結合。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隨著醫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人們對基因、遺傳物質等專業術語也日漸熟悉。人們認識到,是遺傳信息決定了生物體具有的生命特徵,包括外部形態以及從事的生命活動等等,而生物體的基因組正是這些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⑻ 高中生物主要講什麼

還是初中的那些內容,不過更加深入,更有意思

⑼ 給我講解並寫出高中必修一生物基礎知識,和重點解析

高考生物復習必修1第1章至第6章
走進細胞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是 生物圈、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個體、 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3原核細胞:分為細胞膜、細胞質、擬核(並不是真正的細胞核)
4真核細胞:分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
5科學家根據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壁 較小(1-10微米) 較大(10-100微米)
核結構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組成核的物質集中在擬核,無核膜、核仁 有成形的細胞核,組成核的物質集中在擬核,有核膜、核仁
細胞器 核糖體 多種細胞器
染色體 無染色體 有
種類 原核生物(細菌、放線菌、藍藻) 真核生物(植物、動物、真菌)
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雖然大體相同,但是含量不同。根據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的不同,可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有Fe Mn Zn Cu B Mo等
二、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大量元素中,C H O N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其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雖然極少,卻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
三、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四、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P17
無機化合物
:葡萄糖、脫氧核糖、糖原等;
:卵磷脂、性激素、膽固醇等;
:胰島素、抗體、血紅蛋白等;
有機化合物 : 、 。

第二節:蛋白質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大約有20種,在結構上都符合結構通式 。氨基酸分子間以肽鍵的方式互相結合。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稱為二肽,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稱為多肽 ,其通常呈鏈狀結構,稱為肽鏈。一個蛋白質分子可能含有一條或幾條 肽鏈,通過盤曲、折疊形成復雜(特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分子結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原因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不同數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順序千變萬化 、多肽鏈盤曲折疊的方式不同、多肽鏈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由於結構的多樣性,蛋白質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樣性 的特點,其功能主要如下:(1)結構蛋白,如肌肉、載體蛋白、血紅蛋白;(2)信息傳遞,如胰島素(3)免疫功能,如抗體;(4)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如胃蛋白酶(5)細胞識別,如 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總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第三節:核 酸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和變異、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 (RNA) 兩大類,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鹼基 、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 組成。組成核酸的鹼基有5 種,五碳糖有2 種,核苷酸有8種。
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主要存在於細胞核 中,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它的載體。
核糖核酸簡稱RNA ,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對於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就是DN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有的遺傳物質是DNA如:噬菌體等;有的遺傳物質是RNA如:煙草花葉病毒等
第四節: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幾類。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脫氧核糖,其中葡萄糖 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核糖和脫氧核糖一般不作為能源物質,它們是核酸的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麥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動物糖;多糖中糖原 是動物糖 ,澱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糖 ,糖原和澱粉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
脂質主要是由C H O 3種化學元素組成,有些還含有P (如磷脂) 。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 除此以外,脂肪還有保溫、緩沖、減壓的作用;磷脂是構成包括細胞膜在內的膜物質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主要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這些物質對於生物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分別是單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就稱為單體的多聚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
第五節:細胞中的無機物
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種類的生物體中,水的含量不同 ;不同的組織、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結合水與其他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約佔4.5%;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是細胞的良好溶劑,也可以直接參與生物化學反應,還可以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 。總而言之,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細胞內無機鹽大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其含量雖然很少 ,但卻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如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 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許多無機鹽離子對於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就會出現抽搐現象;無機鹽對於維持細胞的酸鹼平衡 也很重要。
細胞內有機物質的鑒定
糖類中的還原糖(葡萄糖、果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澱;
脂肪 可以被蘇丹Ⅳ染成橘黃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在還原糖的檢測中,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應等量混合均勻後再使用 ,並且要水裕加熱;在蛋白質的檢測中,在組織樣液中應先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1ml,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 4滴,不需加熱。
甲基綠能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能使RNA呈現紅色,因此利用這兩種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在此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改變膜的通透性,加速色素進入細胞 。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做實驗材料,此實驗的步驟是製片、水解、沖洗塗片、染色、觀察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除了病毒等少數生物之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病毒的化學成分為:DNA和蛋白質 或 RNA和蛋白質
一、真核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一)細胞壁 植物細胞在細胞膜的外面有一層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來除去。細胞壁作用為支持和保護。
(二)細胞膜
對細胞膜進行化學分析得知,細胞膜主要由脂質(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脂質最多,約佔50%;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細胞膜的功能是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細胞質
在細胞膜以內,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活細胞的細胞質處於不斷流動的狀態, `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1、細胞質基質
細胞質基質含有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多種酶,在細胞質中進行著多種化學反應。
2、細胞器
(1)線粒體
線粒體廣泛存在於細胞質基質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場所,被喻為「動力車間」。
光鏡下線粒體為橢球形,電鏡下觀察,它是由雙層膜構成的。外膜使它與周圍的細胞質基質分開,內膜 的某些部位向內折疊形成嵴,這種結構使線粒體內的膜面積 增加。在線粒體內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還含有少量的DNA 。
(2)葉綠體
葉綠體是植物、葉肉、細胞特有的細胞器。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細胞中,進行的細胞器,被稱為 「養料製造車間」 和「能量轉換站」 。在電鏡下可以看到葉綠體外面有雙層膜,內部含有幾個到幾十個由囊狀的結構堆疊成的基粒 ,其間充滿了基質 。這些囊狀結構被稱為類囊體,其上含有葉綠素。
(3)內質網
內質網是由單層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大大增加了細胞內的膜面積,內質網與細胞內蛋白質合成 和加工有關,也是脂質 合成的「車間」。
(4)核糖體
細胞中的核糖體是顆粒狀小體,它除了一部分附著在內質網上之外,還有一部分游離在 細胞質中。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 的場所,被稱為「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5)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質,但可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6)液泡
成熟的植物細胞都有液泡。液泡內有細胞液 ,其中含有糖類、無機鹽、色素、蛋白質等物質,它對細胞內的環境起著調節作用,可以使細胞保持一定的形狀,保持膨脹狀態。
(7)中心體
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有中心體,每個中心體由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圍物質組成。動物細胞的中心體與有絲分裂有關。
(8)溶酶體
溶酶體是細胞內具有 單層膜 結構的細胞器,它含有多種水解酶 ,能分解多種物質。
(四)細胞核
每個真核細胞通常只有一個 細胞核,而有的細胞有兩個以上的細胞核,如人的
肌肉細胞,有的細胞卻沒有細胞核,如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細胞。
1、結構
在電鏡下觀察經過固定、染色的有絲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知其細胞核主要結構有。
核膜、核仁、染色質
核膜由雙層膜構成,膜上有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的孔道。
核仁在不同種類的生物中,形態和數量不同,它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在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質呈絲狀,並交織成網;在分裂期染色質螺旋化化,縮短變粗,變成一條圓柱狀或桿狀的染色體,因此,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功能
細胞核是遺傳物質 和 的主要場所,是細胞 和細胞 的控制中心,因此,細胞核是細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儲存、復制、代謝、遺傳
(五)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在上述細胞結構和細胞器中,具有雙層膜有線粒體、葉綠體,具有單層膜的有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它們都由生物膜構成,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環境,同時在細胞與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 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細胞的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在生物膜上進行。
細胞內的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細胞內的生物膜把細胞分隔成一個個小的區室,這樣就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相互干擾,保證了細胞的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1、「水分進出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狀況」的三幅圖片(見課本P60)。
正常生活著的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能夠透過細胞膜到膜外嗎?不會
根據現象判斷紅細胞的細胞膜相當於什麼膜?答:半透膜
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時,紅細胞一定會吸水而漲破嗎?答:不是
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決於什麼?答:兩邊溶液中水的相對含量的差值。
2、對於植物細胞來說水分要進出細胞必須要通過原生質層。原生質層相當於半透膜,植物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P61)他們具有與紅細胞的細胞膜基本相同的化學組成和結構。上述的事例與紅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很相似。
3、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的位置 細胞大小
30%蔗糖溶液 變小(細胞失水) 原生質層脫離細胞壁 變小
清水 逐漸恢復原來大小(細胞吸水) 原生質層恢復原來位置 基本不變
4、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實驗技術的進步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如電子顯微鏡的誕生使人們終於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凍蝕刻技術和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使人們認識到膜的內外兩側並不對稱;熒游標記小鼠細胞與人細胞的融合實驗又證明了膜的流動性等。沒有這些技術的支持,人類的認識便不能發展。

5、闡述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P68。

6、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運輸方式 運輸方向 是否需要載體 是否消耗能量 示例
自由擴散 高濃度到低濃度 否 否 P70記幾個例子
主動運輸 低濃度到高濃度 是 是
協助擴散 高濃度到低濃度 是 否

主動運輸的意義是保證活細胞按照生命活動需要,主動吸收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
第五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1、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實驗證實酶是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總之,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催化作用的有機物,胃蛋白酶、唾液澱粉酶等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不能說所有的蛋白質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或RNA,才稱為酶。酶的特性有 高效性、專一性 P79
2、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數,觀察和檢測因變數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結構式簡寫A-p~p~p,幾乎所有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來自ATP的水解 ,由ADP合成ATP 所需能量,動物來自呼吸作用,植物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細胞器線粒體或葉綠體中和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在細胞內ATP含量很少,轉化很快,熟悉89頁圖。
4、構成生物體的活細胞,內部時刻進行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同時也就伴
隨有能量的釋放_和儲存_。故把ATP比喻成細胞內流通著的「通用貨幣」。
5、呼吸作用的本質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氣,
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93頁圖。,
6、有氧呼吸的反應式: ,
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 進行,原料是糖類等,產物是 丙酮酸 、氫 、 ATP ,第二階段在線粒體 進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產物是 C02 、ATP 、氫 ,第三階段在線粒體進行,原料是 氫 和 氧 ,產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階段的共同產物是氫 、 ATP,三個階段的共同產物是 ATP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產生能量 2870 KJ,可用於生命活動的有1161 KJ( 38molATP),以熱能散失 1709 KJ,無氧呼吸產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2 molATP),1molATP水解後放出能量 30.54 KJ 。
7、寫出2條無氧呼吸反應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C6H12O6 2C3H3O3+能量
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分 2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與 有氧 呼吸的相同,是由 葡萄糖分解為 丙酮酸 ,第二階段的反應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 或轉化成 C3H3O3(乳酸) 。熟悉95頁圖。
8、光合作用的發現
年代 創新發
現人 創新實驗設計思路及現象 實驗結論
1771年 普里斯
特利 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現象是__________ __
小鼠與綠色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1864年 薩克斯 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_________ _____,然後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 發現____________
1880年 恩吉
爾曼 水綿 黑暗、沒有空氣
極細光束照射葉綠體→現象_______ __
好氧細菌 顯微鏡觀察 完全曝光→現象_________________
20世紀
30年代 魯賓
和卡門 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18O,CO2→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C18O2→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9、葉綠體色素吸收 可見光,主要吸收紅橙光和 藍紫 光,(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橙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光反應的場所是 葉綠體類囊體膜上 ,(因為所有色素和所有光反應的酶都在囊狀結構上),原料是 水,ADP、Pi ,動力是 光能 ,產物是 氧、氫和ATP ,暗反應場所是 葉綠體基質 ,原料是 CO2 ,動力是 ATP水解釋放的能量 ,產物是有機物(CH2O)和C5 ,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 還原劑氫 和ATP(能量),CO2被還原前先要進行固定 ,C3化合物一部分 被還原為有機物 ,另一部分又變成 五碳化合物 。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CO2+H2O (CH2O)+O2。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質、能量代謝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 H20 ,有機物中的O來自 CO2 。光合作用的意義:1.製造有機物,固定太陽能,為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需要,2.製造氧氣,維持O2 與CO2的平衡,使好氧生物得以發展3.形成O3層,使生物由水生向陸生進化。熟悉103頁圖。
10、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提高農作物對光能的利用率。要提高農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
1)延長光合作用的時間 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
3)光照強弱的控制 4)必需礦質元素的供應 5)CO2的供應
CO2的含量很低時,綠色植物不能製造有機物,隨CO2的含量的提高,光合作用逐漸 提高 ;當CO2的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CO2的含量的提高而 提高 。

11、請自行比較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
細胞增殖 細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徵。細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過它,單細胞生物能產生後代,多細胞生物則可以由一個 受精卵 經過 分裂 和 分化 ,最終發育為一個多細胞個體。在增殖過程中可以將復制的遺傳物質分配到兩個子 細胞中去,可見,細胞增殖是 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 的基礎。
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 有絲分裂 、無絲分裂和 減數分裂 。
一、有絲分裂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細胞周期,它是指 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 完成 時為此, 包括分裂間期 期和分裂期。
1、 分裂間期
分裂間期最大特徵是 DNA 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同時細胞有適度的增長 ,對於細胞分裂來說,它是整個周期中 為分裂期作準備的 階段。
2、 分裂期
(1)前期
最明顯的變化是 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 ,此時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 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稱為 姐妹染色單體 。同時, 核仁 解體, 核摸消失,紡錘絲形成 紡錘體 。
(2)中期
染色體 清晰可見,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 一個平面上,染色體的形態 比較穩定,數目 比較清晰,便於觀察。
(3)後期
每個 著絲點 一分為二, 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離,形成兩條 子染色體 ,在 紡錘絲的 牽引下向細胞 兩極 運動。
(4)末期
染色體到達兩極後,逐漸變成絲狀的 染色質,同時 紡錘體 消失, 核仁 、核模重新出現,將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新的 子細胞 ,然後細胞一分為二。
(5)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比較
植物 動物
紡錘體形成方式 由細胞的兩極 由中心體
細胞一分為二方式
意義
二、 無絲分裂
無絲分裂比較簡單,一般是 細胞核 延長,從 核的中部 向內凹進,分裂為兩個 細胞核 ,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間分裂為兩個細胞。此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 ,故名無絲分裂,如 蛙的紅細胞 的分裂。
二、 細胞的分化、癌變、衰老
一、細胞分化
細胞分化是指在 個體發育 中, 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 的後代在 形態、 結構 和 生理功能上發生 穩定性 差異的過程。它是一種 持久性 的變化,發生在生物體的 整個生命過程 中,但在 胚胎 時期達到最大限度。經過細胞分化,生物體內會形成各種不同的 細胞 和 組織 ,這種穩定性的差異是 不可逆的 。
但科學研究證實,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 完整植株 的能力,即保持著 全能性 。細胞全能性是指生物體的細胞具有使後代細胞形成 完整 個體的 潛能 的特性。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有該物種所特有的 全部的遺傳信息 ,都有發育成為 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遺傳物質 。理論上,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 全能性。在生物體的各種細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通常情況下,生物體內細胞並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 細胞 、組織,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二、細胞的癌變
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大多數細胞能夠正常分化。但是有些細胞在 致癌 因子的作用下,不能正常分化,而變成不受有機體控制的、 連續 進行分裂的 惡性增殖 細胞,這種細胞就是 癌細胞 ,這種細胞的產生與細胞的
直接相關。
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具有以下特點:P126
(1) ;
(2) ;
(3) 。
由於細胞膜上的 糖蛋白 等物質減少,使得細胞彼此之間的 黏著性 減小,導致癌細胞容易在有機體內 分散 和 轉移 。
目前認為引起癌變的因子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物理致癌因子 ,如輻射致癌;第二類是 化學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再一類是 病毒致癌因子 ,引起癌變的病毒叫做 致癌病毒 。另外,科學家已證實,癌細胞是由於 原癌基因 激活為 癌基因 而引起的。
三、 細胞的衰老
生物體內的細胞多數要經過未分化、 分裂 、 分化 和死亡這幾個階段。因此,細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種 正常 的生命現象。衰老細胞具有的主要特徵有以下幾點:
(1) 細胞內的水分減少 ,結果使細胞 萎縮 ,體積變小, 細胞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
(2)衰老細胞內, 酶的活性減低 ,如人的頭發變白是由於黑色素細胞衰老時, 酪氨酸酶活性 的活性降低;(3)細胞內的色素會隨著細胞的衰老而積累,影響細胞的物質交流和信息傳遞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終導致細胞死亡;(4)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物質運輸能力降低。四、細胞凋亡(apoptosis)與細胞壞死P123~124

http://..com/question/67932345.html

⑽ 生物課講的是什麼內容

生物課講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

初中生物學基礎的生物知識,包括細胞、被子植物、有性生殖、遺傳和變異、還有一些理論,外加一些實驗和顯微鏡的操作,對細胞學、微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人類學都有粗淺認識。

生物科學類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

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系統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在生物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育、科研、技術研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閱讀全文

與給高中生科普生物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