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巴氏殺菌是什麼意思
巴氏殺菌即巴氏滅菌法,是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巴氏殺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細菌繁殖越慢;溫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8℃—37℃)。但溫度太高,細菌就會死亡。
一般細菌的致死點均為溫度68℃與時間30min以下。所以將混合原料經此法處理後,可殺滅其中的致病性細菌和絕大多數非致病性細菌;混合原料加熱後突然冷卻,急劇的熱與冷變化也可以促使細菌的死亡。
(1)巴氏能殺滅什麼微生物擴展閱讀
一般經過巴氏殺菌的食品仍會含有許多能夠生長的微生物,通常每毫升或每克中有幾千個活菌,比商業殺菌的產品的貯藏期有所縮短。
巴氏殺菌技術除用於液態食品(果汁、牛乳)、酸性食品和果醬罐頭等外,還向其他領域滲透,如處理帶殼牡蠣時用蒸汽處理法會降低牡蠣的含菌數。
它的優點就是在較低溫度、較短時間內處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營養成分免受高溫長時間處理的破壞。
『貳』 什麼是巴氏殺毒
你好!!
氏殺菌是利用低於100攝氏度的熱力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於1863年發明,至今國內外仍廣泛應用於牛奶、人乳及嬰兒合成食物的消毒。
新鮮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十分怕熱,如果用攝氏100度的消毒方法,則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將被破壞,而且原奶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等也有損失。
巴斯德通過大量科學實驗證明,如果原奶加工時溫度超過85℃,則其中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會被大量破壞,但如果低於85℃時,則其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被保留,並且有害菌大部分被殺滅,有些有益菌卻被存留。所以,將低於85℃的消毒法稱作巴氏消毒法,可以說,這是新鮮牛奶最科學、最好的加工工藝。採用巴氏滅菌法生產的鮮奶,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與新鮮原奶基本相同。
現用的巴氏殺菌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加熱到61.1~65.6攝氏度之間,30分鍾;二是加熱到71.7攝氏度,至少保持15秒鍾。
由於巴氏消毒法所達到的溫度低,故達不到滅菌的程度。但是它可使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細菌總數減少90%-95%,故能起到減少疾病傳播,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的作用。另外,這種消毒法不會破壞消毒食品的有效成份,且方法簡單。
謝謝!!
『叄』 巴氏消毒法是什麼
巴氏消毒法是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明的一種能殺滅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響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巴氏消毒其實就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但經巴氏消毒後,仍保留了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至10天,最多16天。
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葯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它們在營養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
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里,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既殺死乳酸桿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攝氏度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肆』 什麼是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即巴氏滅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原理:巴氏殺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因為一般細菌的致死點均為溫度68℃與時間30min以下,所以將混合原料經此法處理後,可殺滅其中的致病性細菌和絕大多數非致病性細菌;混合原料加熱後突然冷卻,急劇的熱與冷變化也可以促使細菌的死亡。
作用:巴氏殺菌在較低溫度、較短時間內處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營養成分免受高溫長時間處理的破壞。一般經過巴氏殺菌的食品仍會含有許多能夠生長的微生物,通常每毫升或每克中有幾千個活菌,比商業殺菌的產品的貯藏期有所縮短。
(4)巴氏能殺滅什麼微生物擴展閱讀:
通常情況下,巴氏殺菌奶要求原料奶的細菌總數比UHT乳要低,因為兩者工藝不同。一方面巴氏殺菌奶的滅菌效率低於高溫滅菌奶,所以對細菌總數要求更嚴一些。另一方面由於UHT加工過程中超高溫會使牛乳產生一定的「焦糊味」,會掩蓋奶本來的風味。
當總菌數達到200萬/ml,牛奶吸收的異味和細菌產生的異味,已經大大改變了牛奶的風味,巴氏滅菌並不能去除這些異味,而經過超高溫處理之後,產生的「焦糊味」足以掩蓋奶本身的異味。
參考資料:網路-巴氏滅菌法
『伍』 巴氏消毒是什麼意思
巴氏消毒法指的是用70~90°C的短暫加熱,來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以達到保質的效果。
巴氏消毒法起初用作處理酒類,很多年後才用於殺滅牛奶的微生物。1857年,法國化學家與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證明了牛奶變酸是由微生物引起。1864年夏季,巴斯德在阿爾布瓦發明了一種葡萄酒和啤酒的消毒保存方法。他透過實驗發現把新酒短暫加熱到50-60 °C(122-140 °F)就足以殺死酒中的微生物,長期保存也不會變酸,而且不犧牲酒的口味品質。這種方法以巴斯德的姓氏命名,稱為「pasteurization」。
巴氏消毒法的應用
傳統用煮沸的方法來徹底消毒,但這樣會使牛奶失去其風味,也會令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和使牛奶中的維他命流失。
使用巴氏消毒法於牛奶時,以72-75°C的溫度將牛奶加熱15~30秒,然後立刻冷卻到4-5°C。此法由於未煮沸,比較能保留牛奶的風味,但另一方面不煮沸就不能消除牛奶里全部微生物,這溫度只是剛好把致病的細菌消除。由於仍然有部分細菌生存,巴氏消毒法消毒的牛奶即使未開封,在室溫下一兩天後仍會變質,因此應冷藏。未開封置的牛奶於6-7°C可以保存6-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