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生物三大有機物
分別是糖類(主要是葡萄糖 是生物體的能源物質) 蛋白質(在生物體內起著免疫 調節 催化等等的功能) 脂質(分為脂肪 類脂 固醇)
Ⅱ 生物中的物質指什麼
生物中的物質一般是指能夠構成生物體的物質。生物體內的物質從相對論來說分為明物質和暗物質,從化學的角度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等。
生物體是由一定的物質成分按嚴格的規律和方式組織而成的。
從構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二十多種,其中有些含量較多,有些含量很少。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六種元素是組成原生質的主要元素,大約共占原生質總量的95%。生物體的大部分有機化合物是由以上六種元素組成的。例如,蛋白質是由C、H、O、N 等元素組成的,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組成的。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還將進一步組成多種多樣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例如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肪等。有些化學元素能夠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C是生物體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碳可以被生物體(主要是植物體、其次是動物體)生長過程中沉積下來。全球生物每年可以沉積10到20億噸碳元素。生物體的這種神秘的、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其成為研究氣候變化最熱門的領域。
單純從物質概念分析來看,生物體的組成除水及無機鹽之外,主要就是蛋白質、脂類及糖類三類有機物質。其實,除此三大類之外,還有核酸及多種有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維生素、激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核苷酸等。若從分子種類來看,那就更復雜了。以蛋白質為例,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分子,據估計不下100000種。這些蛋白質分子中,極少與其它生物體內的相同。每一類生物都各有其一套特有的蛋白質,它們都是些大而復雜的分子。其它大而復雜的分子,還有核酸、糖類、脂類等;它們的分子種類雖然不如蛋白質多,但也是相當可觀的。這些大而復雜的分子稱為「生物分子」。生物體不僅由各種生物分子組成,也由各種各樣有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所組成,足見生物體在組成上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自然界約一百三十餘萬種生物體中,據估計大約有種蛋白質及種核酸;它們都是由一些構件分子所組成。構件分子在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中,按一定的組織規律,互相連接,依次逐步形成生物分子、亞細胞結構、細胞組織或器官,最後在神經及體液的溝通和聯系下,形成一個有生命的整體。
生物學中的物質一般為了方便常常只指當前有作用的物質成分,包括:蛋白質,核酸,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六類物質。
在生物體中對生命現象具有影響的微量或少量的物質,包括多糖、萜類、甾醇類、生物鹼、肽類、核酸、蛋白質、氨基酸、甙類、油脂、蠟、樹脂類、植物色素、礦物質元素、酶和維生素等。這些物質是生物活性物質,也稱之為生理活性物質,即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生物活性物質廣泛分布於多種動植物、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中。
果蔬是日常繕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確認的主要功能因子有膳食纖維、果低聚糖、植物甾醇、類胡蘿卜素、類黃酮、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白藜蘆醇、異硫氰酸鹽、檸檬烯等。如蘋果是是日常膳食黃烷醇和黃酮醇的主要來源,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的作用;龍眼多糖具有調節並提高免疫力、記憶力、抗氧化、抗腫瘤等保健功能;葡萄果實及種子中含有的白藜蘆醇,有抑制脂質氧化的作用;堅果中的類黃酮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抑菌與抗腫瘤等作用。蔬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質有胡蘿卜素、有機硫化合物、多糖及類黃酮中的番茄紅素、花青素等,能顯著地促進人體健康與預防疾病,如南瓜多糖具有食療防病等多種保健功能;苦瓜中的三萜、甾體類、生物鹼、蛋白、有機酸及糖類等活性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血脂、調節酶活性、抗病毒、抗腫瘤等功能。大豆及其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皂甙、多肽、低聚糖、卵磷脂等主要功能因子,具有抗癌、免疫調節、保護心血管、抗自由基、降血脂等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γ-氨基丁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較高 的保健功能;食用菌的抗腫瘤、免疫調節、抗病毒、抗菌消炎、降血脂等功效,與其富含多糖類、三萜類、多肽氨基酸類等活性成分密切相關;海洋生物也含有多種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的生物活性物質。
Ⅲ 人體內的三大營養物質是怎麼樣相互轉換的
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人和動物體的營養物質。
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類是主要的儲能物質;蛋白質是生物體的結構物質,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正常情況下,人和動物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類氧化分解供給,只有當糖類代謝發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由脂肪和蛋白質氧化分解供給能量,保證機體的能量需要。
糖類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如丙酮酸),可以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相對應的非必需氨基酸。但是,由於糖類分解時不能產生與必需氨基酸相對應的中間產物,因此,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氨基酸。
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氨基酸,可以通過脫氨基作用轉化成糖類。只有在糖類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糖類才有可能大量轉化為脂類:一般情況下,脂肪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
Ⅳ 生物體主要由哪三種元素組成
生物體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大多數是碳基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以碳和水為基礎。
一、按碳鏈分類,有機物可以分為:
1.開鏈化合物,碳原子互相結合形成鏈狀。因為這類化合物最初是從脂肪中得到的,所以又稱脂肪族化合物。例如:丙烷、丙烯、1,3-丁二烯、乙醇、乙醚等。
2.碳環化合物,碳環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結合成環狀結構。他們又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脂環化合物,它們的化學性質與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因此稱為脂環族化合物。例如:甲基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環己烯、1,3-環戊二烯等。
(2)芳香族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大多數都含有芳環,它們具有與開鏈化合物和脂環化合物不同的化學特性。例如:苯、甲苯、1,2-二甲苯、萘、甲基萘等。
3.雜環化合物,在這類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其它元素的原子(如氧、硫、氮)共同組成的環。例如:呋喃、噻吩、吡咯、吡啶、3-甲基吡啶等。
大多數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以單鍵或雙鍵或叄鍵彼此連接形成的不成環的長鏈。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基本的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二、生物體中的水:
水是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同時也是生活物質本身化學反應所必需的成分,水對於維持生物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水是生物體不能缺少的物質.
1、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生物體內的大部分無機物質及一些有機物,都能溶解於水.水是物質擴散的介質,也是酶活動的介質.細胞內的各種代謝過程,如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廢物的排出,以及一切生物化學反應等,都必須在水溶液中才能進行.
2、水的其他作用
①由於水分子的極性強,能使溶解於其中的許多種物質解離成離子,這樣也就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
②由於水溶液的流動性大,水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將吸收來的營養物質運輸到各個組織中去,並將組織中產生的廢物運輸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
③水的比熱大,1
g水從15
℃上升到16
℃時需要4.18
J熱量,比同量其他液體所需要的熱量多,因而水能吸收較多的熱而本身溫度的升高並不多.水的蒸發熱較大,1
g水在37
℃時完全蒸發需要吸熱2.40
kJ,所以蒸發少量的汗就能散發大量的熱.再加上水的流動性大,能隨血液循環迅速分布全身,因此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④水還有潤滑作用.
⑤對植物來說,水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由於植物的液泡里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可以維持細胞的形態而使植物枝葉挺立,便於接受陽光和交換氣體,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
⑥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控作用.
生物體內水的含量的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狀態的改變,都影響著新陳代謝的進行.一般情況下,代謝活躍時,生物體內的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則生命活動不活躍或進入休眠.當自由水比例增加時,生物體的代謝活躍,生長迅速而當自由水向結合水轉化較多時,代謝強度就會下降,抗寒、抗熱、抗旱的性能提高.
Ⅳ 哪三種是細胞組成的物質
1、蛋白質,脂類,糖類是細胞組成的三種重要物質。
2、蛋白質:
在生命活動中,蛋白質是一類極為重要的大分子,幾乎各種生命活動無不與蛋白質的存在有關。蛋白質不僅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生物專有的催化劑--酶是蛋白質,因此細胞的代謝活動離不開蛋白質。一個細胞中約含有104種蛋白質,分子的數量達1011個。
3、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酸、中性脂肪、類固醇、蠟、磷酸甘油酯、鞘脂、糖脂、類胡蘿卜素等。脂類化合物難溶於水,而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
1)、中性脂肪(neutral fat)
①甘油酯:它是脂肪酸的羧基同甘油的羥基結合形成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甘油酯是動物和植物體內脂肪的主要貯存形式。當體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類過剩時,即可轉變成甘油酯貯存起來。甘油酯為能源物質,氧化時可比糖或蛋白質釋放出高兩倍的能量。營養缺乏時,就要動用甘油酯提供能量。
②蠟:脂肪酸同長鏈脂肪族一元醇或固醇酯化形成蠟(如蜂蠟)。蠟的碳氫鏈很長,熔點要高於甘油酯。細胞中不含蠟質,但有的細胞可分泌蠟質。如:植物表皮細胞分泌的蠟膜;同翅目昆蟲的蠟腺、如高等動物外耳道的耵聹腺。
2)、磷脂
磷脂對細胞的結構和代謝至關重要,它是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也是許多代謝途徑的參與者。分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兩大類。
3)、糖脂
糖脂也是構成細胞膜的成分,與細胞的識別和表面抗原性有關。
4)、萜類和類固醇類
這兩類化合物都是異戊二烯(Isoptene)的衍生物,都不含脂肪酸。
生物中主要的萜類化合物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E、K等。還有一種多萜醇磷酸酯,它是細胞質中糖基轉移酶的載體。
類固醇類(Steroids)化合物又稱甾類化合物,其中膽固醇是構成膜的成分。另一些甾類化合物是激素類,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腎上腺激素等。
4、糖類:
細胞中的糖類既有單糖,也有多糖。細胞中的單糖是作為能源以及與糖有關的化合物的原料存在。重要的單糖為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為葡萄糖。葡萄糖不僅是能量代謝的關鍵單糖,而且是構成多糖的主要單體。
多糖在細胞結構成分中佔有主要的地位。細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營養儲備多糖;另一類是結構多糖。作為食物儲備的多糖主要有兩種,在植物細胞中為澱粉(starch),在動物細胞中為糖元(glycogen)。在真核細胞中結構多糖主要有纖維素(cellulose)和幾丁質(chitin)。
Ⅵ 三大物質(葡萄糖、蛋白質、脂肪)的主要來源和去路,與人體的哪些系統有關
糖主要是血糖:中樞神經大多依賴血糖,且糖氧化反應放出的能源是人類主要的能源蛋白質主要是氨基酸:每一個細胞的構成都需要氨基酸,蛋白質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脂肪就是肉:存在於人體和動物的皮下組織及植物體中,是生物體的組成部分和儲能物質。糖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如丙酮酸),可以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相應的非必須氨基酸,但是糖類分解時不能產生與必須氨基酸相對應的中間產物,糖類不能轉換成必須氨基酸。只有在糖類供應充足的情況下,糖類才能大量轉換成脂質,糖類可以大量轉化成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只有在糖代謝發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由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供給能量,當糖類和脂肪的攝入都不足時,蛋白質的分解就會增加。三大物質代謝的共同點:1、主要來源相同(食物);2、代謝的途徑相同,都能合成分解轉變;3、代謝最終產物都要二氧化碳、水,且都能作為能源物質三大物質代謝的不同點:1、蛋白質的最終產物有尿素;2、作為能源物質的先後順序不同(葡萄糖主要能源物質、脂肪儲備能源物質、蛋白質一般不能作為能源物質);3、蛋白質是唯一不能儲存的。代謝過程1、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碳水化合物又稱為糖,是碳的水合物,指自然界中的單糖、寡糖及多糖。糖類物質是含多羥基的醛類或多羥基酮類化合物。1)食物→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二羥丙酮→甘油(脂肪)。2)食物→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二羥丙酮→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氨基酸→蛋白質→氨基酸→乙醯輔酶A→三羧酸循環。3)食物→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二羥丙酮→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乙醯輔酶A→酮體,脂肪酸(脂肪),膽固醇。4)乙醯輔酶A→三羧酸循環→檸檬酸→a-酮戊二酸→谷氨酸→嘌呤。脂肪酸合成可被調節,當生物體內糖含量高而脂肪酸含量低時,脂肪酸的合成最為有利。2、脂類的代謝脂類是油、脂肪和類脂以及它們的許多衍生物的總稱。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它們都是中性甘油酯。油習慣上把在常溫下為液體的甘油酯叫做油,溶點低,主要是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甘油三酯/三脂肪醯甘油)是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組成的酯,在常溫下為固體,其溶點較高,主要是含飽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因此油和脂肪並沒有嚴格界限。人體內大部分脂肪存於脂肪組織中。類脂是一些物理性質與脂肪類似的物質,其中包括磷脂、糖脂、類固醇及類固醇酯。脂類的代謝過程:1)甘油三酯(脂肪)→脂肪酸→乙醯輔酶A→膽固醇,酮體,三羧酸循環。2)甘油(脂肪)→磷酸二羥丙酮→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3)脂肪→甘油→磷酸二羥丙酮→丙酮酸→乙醯輔酶A→膽固醇,三羧酸循環。4)丙酮酸→草醯乙酸→磷酸烯醇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但脂類不能轉變為氨基酸,僅脂肪的甘油可通過生成磷酸甘油醛,循糖酵解途徑逆行反應生成糖,轉變為某些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是構建肽和蛋白質的結構單元,由兩個或幾個氨基酸組成的短鏈稱之為肽,由幾十到上百個氨基酸組成的長鏈稱為多肽或蛋白質。作為蛋白質結構成分的氨基酸只有20種。蛋白質是生命物質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1)食物蛋白質→氨基酸→葡萄糖,組織蛋白質,尿素,酮體,含氮化合物,三羧酸循環。2)蛋白質→氨基酸→丙酮酸→乙醯輔酶A→膽固醇。3)蛋白質→氨基酸→丙酮酸→乙醯輔酶A→脂肪酸→甘油三酯。氨基酸無論生糖、生酮(亮氨酸,賴氨酸)或生酮並生成糖氨基酸(異亮、苯丙、色、酪、蘇氨酸)分解後均生成乙醯輔酶A,後者經還原縮合反應可合成脂肪酸進而合成脂肪,即蛋白質轉變為脂肪。乙醯輔酶A也可合成膽固醇以滿足機體的需要。體內蛋白質中的20種氨基酸,除生酮氨基酸(亮氨酸,賴氨酸)外,都可通過脫氨作用,生成相應的a-酮酸,這些a-酮酸可通過三羧酸循環及生物氧化生成CO2,H2O並釋放能量,生成ATP,也可轉變為某些中間代謝產物如丙酮酸,循糖異生途徑轉變為糖。由此可見,20種氨基酸除亮氨酸及賴氨酸外均可轉變為糖,同時糖代謝中間代謝產物僅能在體內轉變成幾種非必需氨基酸,其餘8種必需氨基酸(蘇、甲硫、賴、亮、異亮、纈、苯丙及色氨酸等8種氨基酸不能由糖代謝中間產物轉變而來,必須由食物供給,因此稱之為必需氨基酸)必須從食物攝取,這就是為什麼食物中的蛋白質不能為糖、脂替代,而蛋白質卻能替代糖和脂肪供能的重要原因。三羧酸循環不僅是糖、脂肪、蛋白質及核酸代謝的共同途徑,而且也是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的樞紐。.補充資料:三羧酸循環 http://ke..com/view/22876.htmⅦ 人體三大營養物質是什麼
三大營養物質是指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人和動物體的營養物質。這三類物質都可以在食物中獲取,但不是儲存在同一個身體器官裡面。三大營養物質在自然界中含量均十分豐富,尤其是人體中,同時它們在生命中的基礎作用是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證。
糖類
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為還原糖和非還原糖。
糖又稱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紅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澱粉、糊精和糖原等。在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外,其餘的糖都要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後,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每克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產生4千卡能量,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蛋白質
來源
人體通過攝入的植物和動物食品補充蛋白質。植物蛋白質主要由糧食提供,一般糧食中含有4%,稻米含8%—9%,麵粉含10%—11%左右。在植物中含蛋白質最豐富的食物是黃豆,100克黃豆含蛋白質35克,豆製品含蛋白質也都比較豐富。在動物食品中一般瘦肉類食品蛋白質含量在15%—20%左右,魚蝦類及軟體動物類食品中蛋白質含量在15%—20%左右,牛奶蛋白質含量是2.3%,雞蛋是12.8%。蔬菜、水果中蛋白質含量一般不高,大約在3%以下。
生理功能
1、構造人的身體: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個組織:毛發、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所以說飲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腦發育的特點是一次性完成細胞增殖,人的大腦細胞的增長有二個高峰期。第一個是胎兒三個月的時候;第二個是出生後到一歲,特別是0——6個月的嬰兒是大腦細胞猛烈增長的時期。到一歲大腦細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數量已達成人的9/10。所以0到1歲兒童對蛋白質的攝入要求很有特色,對兒童的智力發展尤關重要。
2、修補人體組織:人的身體由百兆億個細胞組成,細胞可以說是生命的最小單位,它們處於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例如年輕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兩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個人如果蛋白質的攝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麼皮膚就是光澤而又有彈性的。反之,人則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組織受損後,包括外傷,不能得到及時和高質量的修補,便會加速機體衰退。
3、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
脂類
人類的膳食脂肪來源主要是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動物性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40%~60%),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80%~90%),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僅為10%~20%。深海魚則是EPA和DHA的良好來源。含磷脂較多的食物為蛋黃、肝臟、大豆、花生、麥胚。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動物內臟、蛋類。
脂肪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供給人體熱量作用。脂肪在人體內氧化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熱量。由脂肪所產生的熱量約為等量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由此可見脂肪是身體內熱量的重要來源。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脂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腦神經,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脂肪在體內還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如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形成磷脂、糖脂等。
調節生理機能的作用。因為脂肪不是良好的導熱體,所以皮下的脂肪組織構成是保護身體的隔離層,能防止體溫的放散。所以脂肪有保持體溫的作用。脂肪還可以為身體儲存「燃料」作為備用,吃進脂肪以後,一時消耗不完的部分可以存在體內,等身體需要熱量時再利用。
此外,脂肪還有保護內臟器官,滋潤皮膚,防震,溶解營養素的作用。有些不溶於水而只溶於脂類的維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時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Ⅷ 生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產物
三大營養物質是指糖類、蛋白質和脂類
糖類和脂肪的代謝終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但是蛋白質的代謝終產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還有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