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最深處究竟有什麼呢
深海底面的面積無比遼闊,1000米以深的海底,占整個海底面積的80%以上,相當於海平面以上陸地面積的近2倍。隨著海水深度的增加,那裡的光線越來越暗,水溫越來越低、生物了越來越少。深海的溫度隨海域緯度及海水深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例如,從接近兩極海域的-1.8℃到低緯度區1000米深處的7℃-8℃不等,再往深去還要低一些。鹽度穩定為35。溶解的氧氣量相對要高。水的壓力巨大,例如,在10000萬米深處,動物體表的每平方厘米面積上,就要受到1000千克的壓力,這對深海動物的生理、生化不能不產生很大影響。那裡除了生物發出的幽幽熒光之外,到處是永恆的黑暗,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也無春夏秋冬這不同,甚至千年百年都沒有什麼變化。
所以深海的生物稀少。海洋的生物量80%都是分布於1000米以淺的水層中,隨著深度的增加,底棲動物的數量漸少。例如,在富饒的淺海參,底棲生物量可達每平方米5500克,在大陸架,即水深200米以淺的大陸沿岸海域,生物量為每平方米200克,而在海洋深淵帶每平方米只有0.001克。當然海底熱泉附近,發現有特殊的生物群落,那裡生物非常豐富,有待人們進一步去研究。
一、深海游泳生物有節肢動物、蝦、烏賊、章魚和魚等。深海頭足類,沒有它的淺海兄弟那麼神氣,它們身上的肌肉少,比較脆弱,運動慢得多。蝦不多見,佔主導位置的是魚,已發現150多種,只佔中層魚種數的10%,其中70%屬於角(魚安)(魚康)類。這類魚口大得驚人,身體扁扁的,頭大尾小,樣子非常難看。它們都不大愛活動,只張開大口,靠擬鉺誘捕獵物。這擬餌由背鰭前部鰭條衍生而成,即為一根長長的柄上有一個圓形膨大部,狀如燈籠,內有發光器。發光器發出幽幽的光,「燈籠」在長柄上不停地擺動,狀如游動的小動物。有些魚誤以為這是可口的美食,游過去剛要去咬,早被一直在守株待兔的(魚安)(魚康)一口吞進肚裡。不管是魚還是別的什麼動物它統統能吃。這類魚還有一個特點,特別雄魚都長在雌魚身上,永遠不離不棄。當它們孵化出來不久就忙著找配偶,雌魚發出一種特殊香氣吸引雄魚,雄魚一日找到雌魚緊緊咬住不放,至於咬到什麼地方它滿不在乎。時間一久,雄魚的口就和雌魚皮膚吻合在一起,消化系統全部退化,全靠雌魚供養,所以身體越來越小。雌魚可以長到6-8千克重,雄魚只有幾克重,到了生殖季節就用不著再到處尋找配偶了。
二、由於深海食物供應匱乏,所以深海動物在生殖上往往只產為數不多且帶有大卵黃的卵,孵化出的幼體依靠卵黃的營養就能很快發育成小的成體狀幼體,無脊椎動物和多數魚類都是這樣繁殖的。
在這遼闊、寒冷、黑暗的深海環境中生活的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游泳生物,都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手段和能力,尤以游泳生物最明顯。例如,深海魚最突出的特點是嘴巴大,因深海的食物稀少,一旦碰到食物,口越大,一口吃進的食物就越多,生存的機會就越大。像巨喉魚的巨大口部成了魚的主體,其餘部分倒像是口的附屬部分了。有的魚能吞下和自己身體一樣大的食物,有些(魚安)(魚康)魚甚至能吃下相當於自身大3倍大的食物。有些動物比淺海的相近種要小,但也有一些動物反而比淺海種大,如深海多毛類蟲有2米多長,浮游動物身體也趨於增大,如撓足類在2000米深處最大,可達17毫米,糠蝦在深海可達10厘米。
深海動物的代謝率很低,為相近的淺海動物的1/100,連細菌分解有機物的速度也很慢,魚和無脊椎動物的耗氧量比淺海相近動物低100倍。深海動物身體組織中含的水分多,含的蛋白質和類脂物質少,這也是代謝率低的原因之一。由於代謝率低,其壽命反而長,如一種雙殼貝類,50年才性成熟,100年長到最大,充其量不過幾毫米長。
深海動物的嗅覺還是很敏感的,例如深海鰻魚靠嗅覺來找到並鑒別雌雄,另一些深海動物靠嗅覺找到食物,一些食腐肉的魚、端足類和蝦靠氣味能很快找到食物。有人把誘餌沉到1800米深的海底,不到1個小時就誘捕了800個端足類動物,到9600深還能誘捕到端足類。一般是端足類先找到食物,然後魚和蝦很快就被吸引過來。
許多深海動物包括魚、蝦、頭足類等都能發光,在漫漫長夜的深海之中,發出點點星光,一閃一閃,彷彿是在遙遠的天際閃爍的小星星。發光的目的是恐嚇敵害,誘捕食物,吸引異性,找到同伴。在中上層的魚魚眼往往很大,且像望遠鏡一樣成筒狀,方向朝上,因光是從上方來,這樣可以充分接受上方來的微弱光。而在中下層,除了生物發的光以外無任何光線,即使視力再好也無用武之地,所以許多魚索性眼都退化,成了瞎子。但它們的側線發達,許多鰭條延長成絲狀,其作用像盲人探路用的竹竿一樣,可以察知周圍的微弱動靜。因深海的水很穩定,任何動物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水的振動,都會被發覺。
1000米以淺的動物體色鮮艷,有不少呈紅色或紫紅色;千米以深的動物,體色多為深褐色或黑色,這種顏色能最大限度在吸收生物發的光,又不易被捕食者發現。
總之,深海的惡劣生活環境,也造就出了特殊的深海生物。
2. 海洋的最深處還有生物嗎鯨魚,海獅等大動物都是生活在
從最低級的單細胞生物,到聰明的哺乳動物海豚,都有
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海洋動物現知有16~20萬種,它們形態多樣,包括微觀的單細胞原生動物,高等哺乳動物--藍鯨等;分布廣泛,從赤道到兩極海域,從海面到海底深處,從海岸到超深淵的海溝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3類.在海洋中的動物群.海洋的生活條件相對一致,面積廣大,動物中除魚類、鯨類海洋動物,還有浮游動物和游泳動物,如頭足類和水母等.在深海層,僅發現不依賴浮游生物生存的動物.在許多大洋區,海流將營養豐富的深層海水帶到淺層,使海洋淺層帶增加了魚類產量.在海底生活的底棲動物,包括固著動物,如海綿、腔腸動物、管沙蠶等和運動動物,如甲殼類、貽貝、各種環節動物、棘皮動物等.珊瑚動物在熱帶海洋發展最充分.珊瑚礁是由大量建礁動物和植物的白堊質骨骼物質(特別是珊瑚和苔蘚蟲)沉積而成的.在珊瑚礁環境中動物最密集且最多樣化.種數、門數最為繁多,占海洋動物的絕大部分.主要的門類有:原生動物(Protozoa)、海綿動物(Porifera)、腔腸動物(Coelenterata)、扁形動物(Platyhelminthes)、紐形動物 (Nemertinea)、線形動物(Nemathelminthes)、環節動物 (Annelida)、軟體動物(Mollusca)、節肢動物(Arthropoda)、腕足動物(Brachio-poda)、毛顎動物(Chaetognatha)、須腕動物(Pogonopho-ra)、棘皮動物 (Echinodermata)和半索動物 (Hemichor-data)等.其中腕足動物、毛顎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半索動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門類.包括有海洋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其中,海洋魚類有圓口綱(Cyclostomata)、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海洋爬行動物有棱皮龜科 (Dermochelidae),如棱皮龜(Dermochelys); 海龜科(Cheloniidae),如蠵龜(Caretta)和玳瑁(Eretmochelys)海洋動物;海蛇科(Hydro-phiidae),如青環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青灰海蛇(Hydrophis caerulesceris)等.海洋鳥類的種類不多,僅佔世界鳥類種數的0.02%,如信天翁、鸌、海燕、鰹鳥、軍艦鳥和海雀等都是人們熟知的典型海洋鳥類.分布於中國的海洋鳥類約有20多種,它們一部分為留鳥,大部分為候鳥.中國常見的海洋鳥類有: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的白額鸌(Puffinus leucomelas)和黑叉尾海燕 (Oceanodroma monorhis)等,鵜形目(Pelecaniformes)的褐鰹鳥(Sula leucogaster)和紅腳鰹鳥(Sula sula),雨燕目(Apodiformes)的金絲燕(Collocalia vestita)和短嘴金絲燕 (Collocalia brevirostris)等.海洋哺乳動物包括鯨目(Catacea)、鰭腳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 (Sirenia)等.
鯊魚Shark 水母Jellyfish 海豚Dolphin 鯨魚Whale 海馬A hippocampus 章魚Octopus 烏賊A squid 龍蝦Lobster 海獅Sea lion 海星starfish 珊瑚 coral 螃蟹crab 貝類shell 海參sea slug 牡蠣oyster 海膽sea urchin、 蝦shrimp、 海牛manatee、lionfish 獅子魚、魟魚ray、 鯨whale、海龜sea turtle、 寄居蟹hermit crab、 海獺sea otter、 海狗fur seal、 海象walrus、 海豹seal、 海葵sea anemone、 海綿sponge、 蟹crab、 管口魚trumpetfish、 小丑魚clownfish、 金鱗魚squirrel fish、 蝶魚butterfly fish、 比目魚flounder、 刺河魨porcupine fish、 海蛇sea snake、
3. 海底最深處有什麼動物
1、海百合
海百合屬於棘皮動物門,海百合綱,海生無脊椎動物的統稱,成體以柄固著於海底而生活。
柄上有鱗莖狀的身體和羽狀分枝形似蕨葉的觸手(腕),整個動物外形似植物。柄由石灰質的圓盤構成;身體具內骨骼,由排列緊密的石灰質骨片構成。
海百合主要見於深海,以有機物碎屑為食。現存80種,長度均不超過60公分(24吋)。許多種歸屬於後海百合屬(Metacrinus),分布范圍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美麗新海百合(Neocrinus decorus)是西印度群島的常見種。
2、海星
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
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管足。內骨骼的骨板以結締組織相連,柔韌可曲。體表具棘和叉棘,為骨骼的突起。
從骨板間突出的膜質泡狀突起,外覆上皮,內襯體腔上皮,其內腔連於次生體腔,稱為皮鰓,有呼吸和使代謝產物擴散到外界的作用。水管系發達。個體發育中經羽腕幼蟲和短腕幼蟲。
現存種類1600種,化石種類300種,廣泛分布於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洋中。
3、海參
海參屬於無脊椎動物、棘皮動物門、海參綱。全球有900多種,我國約140種。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區是世界上海參種類最多、資源量最大的區域。
我國海參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主要經濟品種是刺參,也是我國最為知名的海參種類,熱帶區主要在兩廣和海南沿海,主要經濟品種有梅花參等。
萬米深海溝最普通的動物就是海參。但是,深海海參不能食用。食用海參多棲息硬的石底、珊瑚礁底或珊瑚砂底。他們在海底能緩慢地匍匐前進,或潛伏於沙底或躲藏在石下。刺參有「夏眠」現象,玉足海參有「冬眠」現象。
4、蟹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殼動物,尤指短尾族的種類(真蟹)。亦包括其他一些類型,如歪尾族的種類約有4700種。其分布見於所有海洋、河流及陸地。
蟹的尾部與其他十足目(如蝦、龍蝦、螯蝦)不同,捲曲於胸部下方,背甲通常寬闊。第一對胸足特化為螯足。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動。
普通濱蟹的橫行步態為人們所熟悉,亦為多數蟹類的特徵。梭子蟹科的種類及其他一些類型,用扁平槳狀的附肢游泳,動作靈巧,大鉗子很有力。我國蟹的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長江下游的太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出產的大閘蟹為上品。
蟹有很多種類,大部分蟹類可以食用。大部分吃得最多的都來源於大海或者淡水湖泊區域。
5、章魚
章魚: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為頭足綱最大科,可分為深海多足蛸亞科(Bathypolypodinae)、愛爾斗蛸亞科(Eledoninae)、谷蛸亞科(Graneledoninae)和蛸亞科(Octopodinae)。體卵形或卵圓形,肌肉強健,外套腔開口窄,體表一般不具水孔。
該科是重要的商業性頭足類,中國南部沿海的真蛸(普通章魚)和北部沿海的短蛸均有一定產量。蛸的干製品稱「八蛸干」或「章魚干」,除食用外,在醫葯上尚有補血益氣、收斂生肌的作用。
為溫帶性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下,適應水溫不能低於7℃,海水比重1.021最為適宜,低鹽度的環境會死亡。能攝食大型動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長。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的熱帶及溫帶海域。
6、烏賊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
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與魷魚和章魚一樣屬海洋軟體動物,三者均不屬於魚類。
4. 海洋有多深,海洋深處又存在著什麼
在地球表面,大約7成的面積被液態水海洋所覆蓋。海洋擁有大約13.4億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水資源供應的97%。在海洋中,孕育出了最早的地球生命。數十億年來,海洋一直都是生命的樂園。
從4000米到6000米的區域是深淵帶。此前,生物學家認為如此深的海域很難存在生命。然而,在深海熱泉附近,生物學家發現了不依賴於太陽光的生命,它們以深海熱泉中的化學物質作為能量來源
深淵帶之下是地球海洋最深的區域——超深淵帶。在超過6000米的深度,水壓變得極高。雖然該區域的環境非常極端,但仍然有生命在此生存,例如,片腳類動物。
5. 大洋深淵內生活著哪些生物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
6. 深海可能存在哪些未知巨型生物
現有的科學發現是從海面越往下動物體型總的來說就越小,而且從深海惡劣環境、生態系統的營養等角度分析,深海也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動物,更別說未知巨型生物了。
最大的頭足類:南極中爪魷
在深淵層半米長的東西就是巨物了,到超深淵的海溝只有些小魚小蝦,8500米以下就沒有任何魚類了,萬米的海溝中5厘米的小鉤蝦就算得上小巨無霸。這些小動物結構和習性極具特色,很有研究價值,這與一些人想像的未知巨型動物還是有較大距離。
廣袤的大洋和萬米的海溝容易激起人們的無限遐想,受電影《巨齒鯊》和一些海怪小說的影響,很多人一口咬定深海中有大傢伙。然而想像是想像,科學是科學,事實證明那些最大的動物幾乎都在表層。科學家不但未在深海發現任何大型動物存在的痕跡,而且證實了深海惡劣環境根本不適合大型動物生存。深海藏匿有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休矣!
7. 大海到底有多深,裡面會有什麼生物存在
大海平均三千多米深,最深處是馬里壓納海溝,有一萬一千多米深,就是把西馬拉雅山填進馬里壓納海溝,還需要近三百米才能露出西馬拉雅山的山頂,而西馬拉雅山卻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後從海底隆起來的一座山脈,由於板塊運動,海底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所以人們說:「人類對海底的了解,遠遠沒有人們對月球表面了解的多。"對海底的探索是任何國家都感興趣的事情,我國蛟龍號的橫空出世,標志著我國步入了海底探索的先進行列。
我個人猜測,很可能並沒有什麼。
就整個地球而言,生命體其實只有它的一小部分,深海下就像地殼底下一樣,那是地球在生物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東西,是一個穩定而龐大的存在,是地球的本體。那不是生物可以碰到的地方。
當然考慮到不同區域的地殼厚度不一樣,有的地殼厚度高達65公里,而海洋所在的區域厚度約5至10公里,這樣我們可以大約估算一個。當然只能用平均值了,也就是地球平均的地殼厚度17公里,減去海洋下的地殼厚度5至10公里,那麼最大值就是12公里,雖然不算嚴謹,但這樣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海洋大概最深的厚度就是12公里左右吧,也就是12000米左右。
在大陸架的邊緣通常會出現一個坡度很陡,深度越來越深的陡坡,稱為大陸坡,其深度從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甚至更深的大洋底部。海溝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為海底的溝槽,其深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馬里亞納海溝,其深度達到了11034米。
8. 海洋的最深處還有生物嗎鯨魚,海獅等大動
在海洋最深處有生物,但只有動物和微生物,沒有植物。
海洋深處陽光無法抵達,一團漆黑,植物無法生存,所以只有動物和微生物。但動物也只有一些相貌怪異的魚類、蝦蟹等節肢動物和蠕蟲等動物。
深海中沒有鯨魚、海獅等大型動物。由於鯨魚、海獅等都是海洋哺乳動物,需要在海面直接呼吸氧氣,所以不可能進入深海。
9. 海底一萬米以下,還會有生命的存在嗎
在宇宙中看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地球,很多人疑惑為何,這是因為地區很多是海洋,所以看上去就是蔚藍色的,這一點也給我們保證了生命的誕生條件,畢竟“水是生命源泉”嘛,而海底一萬米以下可謂是地獄一般的存在,但是有可能還有生物的存在,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但是海底一萬米下面有沒有生命呢,目前來說沒有具體的答案,但是小編覺得是有的,畢竟地球一開始的生命是起源於海洋的,很多秘密都在海洋裡面,即便說是今天的科學也發現探索這些秘密,所以說海底一萬米下面可能也有生命的存在,只不過他們的生活還有形態估計早就超過了我們的想像,比如眼睛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