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狨是什麼生物

狨是什麼生物

發布時間:2023-01-16 15:15:39

Ⅰ 狨猴智商高嗎

狨猴是體型較小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智商較高。

源於巴西東北部,瀕臨大西洋的熱帶雨林中。因此,又被稱為新大陸猴,狨猴屬於長尾猴科,共有3屬35種之多,常見的包括普通狨,棉頂狨,金獅狨,侏儒狨,節尾猴等。

狨猴體小尾長,尾部具有纏繞性,末端多具長毛。頭圓大而裸露或僅有稀疏的毛發,無頰囊,牙齒為32顆,鼻中隔寬闊、左右鼻孔開向兩側,故又屬闊鼻猴科。

體被毛呈絲絨狀,色澤多樣,有銀白、紅、黑褐、黑灰、黑色等。除大腳趾有扁甲外其他腳趾均為尖爪,沒有指甲。

狨猴是一種非季節性繁殖的動物,平均妊娠期為144天,性成熟為14個月,性周期為16天,包括6天濾泡期,10天黃體期,無月經出血現象。可在籠內人工繁殖,每胎1~3仔,2~3個月斷奶,雙胞胎概率約80%,存活率較高。

物種價值:

狨猴在生物醫學領域研究較廣泛,尤其是在生殖生物學、神經科學,葯物動力學及葯物的毒性篩查、幹細胞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動物模型,如登革熱方面都具有較大的潛能。

目前,狨猴現已作為動物模型用於多種生物學研究,包括神經科學系統研究、輔助生殖技術研究、感染疾病研究等,尤其是很多慢性疾病研究。

中風、帕金森綜合症、多發性硬化症、亨廷頓舞蹈症、阿爾茨海默病等等。

侏儒狨猴:

侏儒狨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亞馬孫河上游森林中、巴西西部、哥倫比亞南部,厄瓜多東部和秘魯東部雨林當中的一種猴子。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體長大約14-16厘米,雄性重大約140克,雌性120克。

它們體型「嬌小」,身體如人類的手掌般大,有著長長的尾巴,體毛主要為黃褐色,夾雜著灰黑色的毛,尾部的毛則有灰黑色的環。它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靈長類動物,常見於中南美洲,最愛在近河流的森林出沒。

Ⅱ 金狨究竟是什麼動物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黃庭堅(1045~1105)作《次韻宋楙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有「金狨系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船」之句,其中「金狨」是指何物?眾說紛紜。
■《辭海》和《辭源》對「狨」的解釋不同
《辭海》釋「狨」為:①低等猴類(體小;尾長,無纏繞性;頭兩側有長的毛叢……),是屬於哺乳綱,靈長目,狨科的「絹毛猴」,並例舉出普通狨(Callithrixjacchus體長21厘米,尾長29厘米)和倭狨(Ce-buellapygmaea體長僅15厘米,尾長12厘米,是最小的猿猴類);②狨尾做成的鞍韉。
《辭源》卻這樣解釋「狨」:「猿屬,大小類猿,長尾,尾作金色,俗稱金線狨、金絲猴。或說即猱,語變作狨。」這樣詮釋盡管與現代動物分類(我國現存靈長目僅有懶猴科、猴科與長臂猿科三個科)仍有一定距離,但比較接近實際。尤其《辭海》在黃庭堅詩句後又引任淵注「國朝禁從皆跨狨鞍」,並以此說明「狨尾做成的鞍韉」,這對領悟「金狨」至為關鍵。
■我國的低等猴類僅有已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於雲南和廣西的蜂猴、間蜂猴和倭蜂猴,這三種猴的尾極短,隱藏在毛叢中,不易看見,用這樣的「狨尾」做鞍韉是不可能的
在動物分類中,「猿」的尾退化是區別於「猴」的一個顯著特徵,而「狨」具有長尾,顯然它只能是「猴」。我國的低等猴類僅有已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於雲南和廣西的蜂猴(Nycticebuscoucang成體長26-38厘米)、間蜂猴(Nycticebusinter-medius成體長24-26厘米)、倭蜂猴(Nycticebuspygmaeus成體長21-23厘米)三種,這顯然與長尾的「絹毛猴」風馬牛不相及;況且三種懶猴的尾極短(1-2厘米),隱藏在毛叢中,不易看見,用這樣的「狨尾」做鞍韉也是不可能的。而黃庭堅詩中的「金狨」不僅反映毛色金黃,而且是可編織的長毛,宋代文武三品以上(「禁從」乃皇家侍衛)才許用「狨座」,這些都說明鞍韉的原材料是應當取自金絲猴,「狨」是指「金絲猴」。
古文獻中早有將金絲猴稱為「狨」的相關詮釋:唐代陳藏器《本草學字》:「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長,黃赤色。」明代李時珍(1518~1593)《本草綱目》稱:「狨毛柔長如絨,可以藉,可以緝,故謂之狨。……或雲生於西戎,故從戎也。」「西戎」是指古代分布在黃河上游及甘肅西北部一帶的戎族,後逐漸東移,這種情況與川金絲猴的西北分布區相符合。明代曹學佺(1574~1647)《蜀中廣記》有:「狨,……大小正類猿,惟毛為異,體被金毳,脊毛最長,色如金黃,長七尺,能人行,發長過面,欲有所視,搖頭以手披之。」這些不正是金絲猴形態的生動描述?進而反映出其裘皮等可用以製作名貴的「金狨」鞍韉與「狨皮暖座」等。
■「金絲猴」得名於川金絲猴毛色金黃的特點,實際上其他種類金絲猴毛色並非如此
其實,人們早就對金絲猴有所認識,除了稱之為「狨」外,並根據它們的形態、生態等特點及地區、時間差異採用不同的稱謂,但是某些稱謂又存在一定局限性。從春秋時期的《詩經》至今,我們就見古文獻中將金絲猴稱為「{」、「蜼」、「果然」、「猱」、「獑猢」、「宗彝」、「金線狨」、「絲狨」、「狨子」、「金綿狨」、「倒鼻猴」、「獅子鼻」、「長尾子」等不同名稱。黔金絲猴又稱為「白肩猴」、「白肩仰鼻猴」(背部兩肩之間有一橢圓白色斑塊)、「牛尾猴」。當地人根據滇金絲猴的毛色又稱其為「花猴」、「青猴」、「雪猴」,行動迅速而稱「飛猴」。還有少數民族對滇金絲猴的不同稱謂,例如:藏語稱為「知解」,傈僳族語稱為「扎密普扎」,白族語稱為「擺葯」。
「金絲猴」學名最早源於米勒·愛德華(MilneEdwards)。他根據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所收藏法國神父大衛(David)於1870年獲自四川省寶興縣附近的川金絲猴標本的毛色特徵訂名為Semnopithecusroxel-lana(金絲猴),但他在1872年又廢棄了Semnopithecus屬名,另立為Rhinopithe-cus(仰鼻猴屬);1871年法國人桑利和彼爾特在雲南省德欽縣組織當地獵人捕獲到7隻年齡性別不同的金絲猴,將它們的頭骨和皮張運抵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1879年米勒·愛德華定名為Rhinopithecusbieti(即滇金絲猴),我國動物學家直到1962年才又獲得該種金絲猴毛皮標本;1902年英國人布列里從獵人手中購得一張只知取自貴州北部山區的灰色金絲猴皮,存入英國自然博物館,1903年托馬斯(Thomas)等將它定名為Rhinopithecusbrelichi(即黔金絲猴),直到1967年才在貴州省江口縣梵凈山活捉到實物標本。「金絲猴」得名於川金絲猴毛色金黃的特點,實際上其他種類金絲猴毛色並非如此;而「Rhino」取自希臘文「Rhis」,意即「鼻」,表示仰鼻這一特徵,「Rhinopithe-cus」譯為「仰鼻猴」更確切,只因為近數十年大家已習慣金絲猴這一稱謂,也就不再作此改變了。
■現存川金絲猴野生種數量有10000~15000隻,黔金絲猴800~1200隻,滇金絲猴1000~1500隻
現存的金絲猴有四種,分布在中國的有三種:川金絲猴(Rhinopithecusr.roxellana),或稱金絲猴;黔金絲猴(Rhinopithecusr.brelichi),又稱灰金絲猴;滇金絲猴(Rhinopithecusbieti),亦稱黑金絲猴。還有一種分布在越南,稱越南金絲猴(Rhinopithecusavunculus)或稱東京仰鼻猴(在北部低海拔熱帶雨林中,野生數量130~350隻)。目前,除川金絲猴被列為「漸危種」外,其餘三種均被列為「瀕危種」。中國特有的三種金絲猴均已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金絲猴的頭部呈圓形,顏面藍色,眼圈周圍白色,吻部腫脹且突出,鼻孔裸露並上仰,耳短;體背毛較長,可達30~50厘米;四肢粗壯,後肢較長;指、趾皆5個,端部有甲;尾長與其身體等長或更長;成年猴的兩上嘴角有明顯瘤狀突起,沒有頰囊。各不同類群金絲猴不僅形態、毛色、生活習性等有所差異,分布區也不重疊,分別為:
1.川金絲猴。它們身披細密光亮如絲的金黃色長毛;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甘肅省境內的岷山、邛崍山、大小涼山山脈,陝西省的秦嶺山脈以及湖北省的神農架等地常綠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針葉林中,屬樹棲動物;它們在冬、春季主要採食松蘿和部分樹皮、嫩枝芽,夏、秋季則採食樹葉和果實,偶爾也吃昆蟲和鳥蛋。現存川金絲猴野生種數量有10000~15000隻。
2.黔金絲猴。它們的體背毛並不長,主要是灰色,尾巴是仰鼻猴屬中最長的;僅分布在貴州省梵凈山一帶海拔1400~1800米的闊葉林中,屬於樹棲型動物;它們主要採食樹葉、樹皮、嫩枝、芽和果實。現存黔金絲猴野生種數量有800~1200隻。
3.滇金絲猴。它們的毛呈黑色,體背毛長約20厘米,毛色隨年齡增長而加深變黑;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的橫斷山脈中段的雲嶺山脈,海拔3200~4200米的高山暗針葉林中,雖是樹棲動物,但也經常到地面活動;主要採食松蘿、杉樹嫩葉、松針等。是當今分布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現存滇金絲猴野生種數量有1000~1500隻。
今天,川金絲猴僅分布於湖北、四川、陝西、甘肅等省的部分地點,黔金絲猴僅棲息於貴州省的梵凈山一帶,滇金絲猴僅殘存於雲南和西藏的少數地點。然而,歷史上金絲猴的分布大大超出現有地區:古脊椎動物學工作者迄今已在浙江(金華)、福建(明溪、將樂)、河南(新安)、湖北(鄖縣、鄖西)、湖南(慈利)、廣東(封開、羅定)、廣西(柳江、大新、都安)、重慶(萬縣)、四川(爐霍)、貴州(桐梓)、陝西(藍田)等地發現金絲猴的化石,證明金絲猴曾在這些地區棲息。考證古文獻記載,更表明在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等大片地區都有金絲猴的身影。主要是由於金絲猴自身特性的限制、自然環境的影響、人類活動(間接與直接危害)的影響造成金絲猴古今分布的巨大變遷。
■1999年版《辭海》對「狨」進行過修訂,但其詮釋依然不妥
人們對於靈長類中各物種的認識有一定過程,就是在現代亦曾有失誤或混淆。例如:發現於陝西藍田更新世的金絲猴化石,最初被鑒定為「碩獼猴」(Macacarobus-tus,Young,1934),後又被認為是「偉猴」(Megamacacalantiansis,HuandQi,1978),再經過深入研究確認為是藍田金絲猴(Rhinopithecuslantianensis,HuandQi,1978)。金絲猴化石的發現和正確鑒定,對於研究分析金絲猴起源、歷史時期與現代的分布變遷等,意義重大,否則可能產生誤導作用。又如:古脊椎動物工作者對廣東省羅定縣黑長臂猿化石的確認,也參考了化石發現之前歷史動物地理工作者已然考證的結果。動物的現代分布固然應當以野外實地調查為主,歷史時期的物種認定與分布狀況往往需要綜合考慮有關情況,難度也更大。盡管1999年版《辭海》對「狨」進行過修訂,但其詮釋依然不妥。(文榕生)

Ⅲ 狨是什麼動物

靈長目類人猿亞目闊鼻下目下的一科,也叫絹毛猴。包括4屬42種。分布於南美洲熱帶地區。體型似松鼠或略大,體長13~37厘米,尾長15~42厘米,體重70~1000克;外型多樣性大,頭、臉的模樣似哈巴狗或獅子頭,有的具白色長須;頭圓,耳大而裸露或僅有稀疏的毛;體被毛,絲絨狀,色澤多樣;尾長,末端多具長毛;僅大腳趾具扁甲,其餘各指、趾均為爪狀的尖爪;胸部有1對乳頭;後肢比前肢長;牙齒32枚。棲於熱帶雨林或熱帶森林草原的樹冠上層,很少到地面活動。吃水果、堅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亦食昆蟲、蜘蛛、青蛙 、小蜥蜴和鳥蛋。視覺敏銳,聽、嗅覺次之。白天活動,以家族形式3~12隻結群生活。雙親共同哺育幼仔,交換著背或抱。妊娠期130~160天,通常每胎產2仔 。哺育期42~84天。多為稀有物種。

Ⅳ 志怪故事裡真正的猴王!狨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動物

和猴子是一家,個子不高,毛發是黃色的,喜歡住在樹上,屬於哺乳類動物,據說長著一副人臉,爪子非常的尖利。

閱讀全文

與狨是什麼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