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浮島種植水生植物是什麼
浮島種植水生植物是:
澤泰、姜花、紅蓮子草、莎草、野生芋頭、紫芋頭、千里光、澤瀉、水生鳶尾、菖蒲、千屈菜、再力花、水生美人蕉、常綠鳶尾、旱傘草、梭魚草、茨菇、水蔥、香蒲、荷花、蘆葦、狐尾藻、鳳眼蓮等。
在生態浮島上栽培植物非常的關鍵,因為植物生長特性較陸地栽培有一定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生物量、株高、葉綠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變化上。
這種差異主要是由於水培的養分及溫度、濕度等與陸栽不同造成的,因此選擇適合水培生長的浮床椬物種類尤為重要。
浮島的植物選擇應遵照的原則:
1、適宜水培條件生長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2、具有耐污、抗污和有較強凈化能力。
3、根系發達、繁殖能力強,生長快、生物量大。
4、景觀效應好。
㈡ 影響生態浮床治理效果的因素有幾個方面
影響生態浮床治理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水體的性質溶解氧、 pH值、污染物的形態等都會影響生態浮床對水體的處理效果,同時,水力停留時間和水流的速度對生態浮床運用於污染水體的治理也是有影響的[5]。
(2)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污染物的化學特性、環境條件、植物種類等都對污染物的吸收產生影響,因此為了提高植物對環境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應從這三個方面深入研究,提高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
(3)氣候條件風、溫度等條件由於影響植物 的生長和發育,進而對生態浮床的植物修復有效性 產生影響。 因此,在生態浮床治理污染水體時,應該充分考慮以上這些因素,使生態浮床凈化水質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
㈢ 為什麼種植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或植物浮床可以防止水華
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某些藍藻類過度生長所產生的現象。
1.水生植物利用表面積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吸附水體中大量的懸浮物。在發達的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將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成為無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物質,促進了植物的生長,人們通過收割浮島植物和捕獲魚蝦減少水中的營養鹽,降低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
2.生態浮床通過遮擋陽光藻類的光合作用,減少浮游植物生長量,通過接觸沉澱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另外,水生植物產生的化感物質可以水體中藻類的生長,有效地防止「水華」發。
㈣ 生態浮島的生態浮島的凈化原理
一方面,表現在利用表面積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吸附水體中大量的懸浮物,並逐漸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謝水中的污染物成為無機物,使其成為植物的營養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植物細胞的成分,促進其生長,最後通過收割浮島植物和捕獲魚蝦減少水中營養鹽;另一方面,浮島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的光合作用,減少浮游植物生長量,通過接觸沉澱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防止「水華」發生,提高水體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對於前者更為明顯,同時浮島上的植物可供鳥類棲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魚類和水生昆蟲生息環境。
生態浮床有凈化水質、美化水面景觀、提供水生生物棲息空間及進行環境教育等多種功能。優點如下:(1)浮島浮體可大可小,形狀變化多樣,易於製作和搬運;(2)跟人工濕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3)無需專人管理,只需定期清理,大大減少人工和設備的投資,降低了維護保養費和設備的運行費用等。
㈤ 生物浮床是什麼
生物浮床的應用可追溯到我國的三國時期,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民利用菰的根系和莖形成的漂浮物進行水上種稻。另外在早期中美洲如墨西哥地區,農民利用蘆葦編成筏子,上鋪泥土種植玉米、雍菜等。在緬甸,農民利用植物根莖形成浮墊種植蔬菜等農作物。20世紀50年代起,研究人員建設了一些人工浮島作為鳥類棲息繁殖和魚類產卵的場所。八十年代首次提出將生物浮床用做一項水體生態修復技術,並闡述了浮床在湖泊中的應用情況。至此,生物浮床才被用於改善水質,消除水體污染,隨後許多國家開展了相關的研究。
㈥ 人工浮床是什麼
人工浮床技術作為當前國內外正在蓬勃發展的技術之一,主要採用現代農藝和生態工程措施綜合而成的水面無土栽培生態治理技術,無環境風險和二次污染,藉陸生植物的生物學特性進行水體的污染治理,較易收獲。研究人工浮床技術對於三峽庫區次級河流水體的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試驗採用人工浮床的方式種植菖蒲、風車草、香根草三種植物,採用自流進水的方式對人工浮床生態治理技術進行研究。人工浮床類型多種多樣,通常按其功能主要分為消浪形、水質凈化性和提供棲息地型三類,浮床的外觀形狀有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多種。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系和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的原則,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削減水體中的污染負荷。其最大的優點就是直接利用水體水面面積,不另外佔地。 一方面,表現在利用表面積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吸附水 體中大量的懸浮物,並逐漸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謝水中的污染物成為無機物, 使其成為植物的營養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植物細胞的成分,促進其生長,最後通過收割浮島植物和 捕獲魚蝦減少水中營養鹽;另一方面,浮島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的光合作用,減少浮游植物生長量,通 過接觸沉澱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防止「水華」發生,提高水體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對於前者更為 明顯,同時浮島上的植物可供鳥類棲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魚類和水生昆蟲生息環境。 生態浮床有凈化水質、美化水面景觀、提供水生生物棲息空間及進行環境教育等多種功能。
㈦ 生態浮床如何製作
生態浮床是綠化技術與漂浮技術的結合體,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浮床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裝置以及水生植被。框架可採用親自然的材料如竹、木條、蘆葦簾、藤條等,植物生長的浮體一般是由高分子輕質材料製成,質輕耐用,浮島上植物一般選擇各類適宜的陸生植物和濕生植物。植物栽培基盤用椰子樹的纖維、魚網之類的材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比較多,由於裝入土壤會增加重量且促進水質惡化,目前使用的比較少,只有20%左右。濕式浮島上面通常栽植水生植物花卉,如荷花、蘆葦、香蒲、茭白、水蔥、美人蕉、千屈菜等等,能改善很好的生態環境。一塊浮島的大小一般來說邊長1~5m不等,考慮到搬運性、施工性和耐久性,邊長2~3m的比較多形狀上四邊形的居多,也有三角形、六角形或各種不同形狀組合起來的以往施工時單元之間不留間隙,現在趨向各單元之間留一定的間隔,相互間用繩索連接,這樣做的理由有四:①可防止由波浪引起的撞擊破壞;②可為大面積的景觀構造降低造價;③單元和單元之間會長出浮葉植物、沉水植物,絲狀藻類等也生長茂盛,成為魚類良好的產卵場所、生物的移動路徑;④有水質凈化作用。
㈧ 生態浮床是什麼
生態浮床,又稱人工浮床。通常用於生態修復城市農村水體污染或建設城市濕地景區等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讓水生植物得到一個固定的區域生長,由此水生植物通過發達的根系吸收水體中富營養物質,降低COD(化學需氧量);同時人工營造一個動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從而修復水生態系統,達到自然生態的平衡。可以說是當今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新利器。
生態浮床作用
1、經濟實用、治污效果明顯
生態浮床,在全國各地廣泛用於城市濕地建設。其治污原理是利用生物的自然生態習性,在受損水體中吸收、吸附消化和降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因此,無需專業的機械設備以及化學葯劑的投入,可以大量的節省費用開支,減少動力、能源和日常維修管理費用,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節約能源、運行性能穩定、日常維護簡單等優點。另外,有類似濕地之功能作用,而與建設和維護同等面積濕地,費用實在低廉。
2、改善動植物生長環境,再造自然生態平衡
使用環保材料生產產品,產品具有良好的自然適應性。生態浮島是一種生物和微生物生存繁衍的載體。在富營養化水體中浮島上植物懸浮於水中的根系,除了能夠吸收水中的有機質外,還能給水中輸送充足的氧氣;為各種生物、微生物提供適合棲息、附著、繁衍的空間,在水生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吸收、攝食、吸附、分解等功能的共同作用下,使水體污染得以修復,並形成一個良好的自然生態平衡環境。
3、打造花園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
生態浮島除具有顯著的污水治理效果外,同時具有強烈的環境景觀功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周圍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正朝著高層次、高品位的方向發展。由於水面綠化景觀的效果生動、新穎,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目前,水景園林建設和水生花卉應用已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行業熱點。
生態浮島,在碧波漣漪之上,花繁葉茂、奼紫嫣紅,隨波起舞,充滿無限的生機,應用於水景觀即可修復水體、治污防污,還可以美化水域環境,打造靚麗的城市水上景觀,提升城市園林建設的整體檔次和品位,是一種低投入高效益的生態環保設施。
4、可用於魚塘水體種植無公害蔬菜
現代都市土壤污染嚴重,用工業廢水灌溉菜田,在堆滿毒垃圾的田地種菜,污染毒物轉移到人體,影響健康。使用生態浮床種植水生經濟作物,有效降低魚塘中因為飼料的富營養化現象。且有效為水中微生物提供繁衍場所,提供養殖水活性,魚塘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提高。
5、消波護岸作用,保護水利設施
產品原名:感潮河流用生態浮床,大面積生態浮島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風浪對坡岸的拍擊與沖刷強度,對於河流、湖泊的坡岸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水上生物浮島的應用,既是水面景觀設施又是水質凈化和水利防護設施。
3生態浮床組成結構
浮床固定木樁
由於浮床只是通過其框體自身的浮力作用懸浮於水面,需要通過木樁將其固定。設計通過直徑150毫米,長度為4米的木樁對浮床進行固定,木樁浮出水面10-20cm,其餘部分打入水中,作為固定。
浮床框體設計
浮床框體材質選用成型環保PE材料。考慮到浮床的單體形狀必須容易組裝,組裝後需要便於植物的種植、收割,布設後要方便檢修通行,單體與單體之間連接的便利性和組合後的組合單元的經濟性。
㈨ 生物浮床是什麼
生物浮床的應用可追溯到我國的三國時期,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民利用菰的根系和莖形成的漂浮物進行水上種稻。另外在早期中美洲如墨西哥地區,農民利用蘆葦編成筏子,上鋪泥土種植玉米、雍菜等。在緬甸,農民利用植物根莖形成浮墊種植蔬菜等農作物。20世紀50年代起,研究人員建設了一些人工浮島作為鳥類棲息繁殖和魚類產卵的場所。八十年代首次提出將生物浮床用做一項水體生態修復技術,並闡述了浮床在湖泊中的應用情況。至此,生物浮床才被用於改善水質,消除水體污染,隨後許多國家開展了相關的研究。
㈩ 人工生物浮床如何做
主要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這種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強大性能穩定的特點,而且原材料來源充裕,不污染水質材料本身無毒疏水,方便設計和施工,重復利用率相對較高,此外還有將陶粒、蛭石、珍珠岩、等無機材料作為床體,這類材料具有多孔機構,適合於微生物附著而形成生物膜,有利於降解污染物質,但局限於製作工藝和成本的問題,浮床基質用於固定植物植株,同時要保證植物根系生長所需的水分、氧氣條件及能作為肥料載體,因此基質材料必須具有彈性足 固定力強吸附水分、養分能力強,不腐爛,不污染水體,能重復利用特點,而且必須具有較好的蓄肥 保肥 供肥能力,保證植物直立與正常生長。目前使用的浮床基質多為海綿 椰子纖維等,可以滿足上述的要求 另外也有直接用土壤作為基質,但缺點是重量較重,同時可能造成水質污染,目前應用較少,不推薦使用。植物是浮床凈化水體主體,需要滿足以下要求:適宜當地氣候、水質條件,成活率高,優先選擇本地種;根系發達 根莖繁殖能力強;植物生長快 生物量大;植株優美,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目前經常使用的浮床植物有美人蕉、蘆葦、荻、水稻、香根草、香蒲、菖蒲、石菖蒲、水浮蓮、鳳眼蓮、水芹菜、水雍菜等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現場氣候、水質條件等影響因素進行植物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