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溶洞是什麼意思怎麼形成的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如聞名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鍾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鍾乳石、石幔、石花。洞頂的鍾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會使石灰石構成的岩層部分溶解,使碳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2. 適合在溶洞中飼養的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有哪些謝謝
娃娃魚.經濟價值較高,溶洞水質環境適合其養殖,電視報道過,記不著是那裡了.你可上網查詢.
3. 洞穴中有什麼危險的動物
深邃的洞穴之中是無盡的黑暗,那裡沒有植物,人跡罕至,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地面的世界,古老、深遠……但是,仍然有生命在那裡頑強地生存,它們,就是洞穴動物。 洞穴與洞穴動物洞穴,是天然形成的地下空間,向洞穴內部不斷深入,情形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通常將洞穴分成三個部分。入口區是洞口附近,涼爽而且陰暗,這里是喜洞生物和一些尋找藏身之所的偶遇動物經常生活的地帶;再向里是陰影區,這里陰冷潮濕,只有微弱的光,一些洞穴蟋蟀和甲蟲居住於此;繼續深入則是黑暗區,這里是洞穴的深處,終年黑暗陰冷,幾乎沒有空氣流動,在這里生活著各種真正的洞穴生物,它們幾乎從不到外界來,也與外界的生物截然不同。真洞穴生物對洞穴的環境已經產生了適應性的進化。目前已經發現的真洞穴生物包括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和蛇類,沒有鳥類或哺乳動物。真洞穴生物的分布一般很局限,很多隻棲息於特定的洞穴內。由於缺乏陽光和有機物質,食物資源極為匱乏,大多數洞穴動物的種群數量都不大,加之長期與世隔絕,對環境變化也極為敏感,生存環境易遭到破壞,極為脆弱。走進溶洞深處喀斯特地貌又稱岩溶地貌,是深洞最常見的形式,岩石在地質變遷中被水沖刷、溶解、侵蝕形成溶洞。
4. 溶洞裡面適合種植什麼
溶洞里一般不適合植物生長。一是溶洞沒有光線,二是溶洞一般空氣流通,溫度恆溫偏低。就算是種植食用菌,也需要建棚控制溫度和濕度。另外食用菌的生長也是需要一定的光線的,特別是結實期,沒有適當光照子實體是無法形成的。
5. 洞穴里都有哪些奇怪生物和現象
在一個完全封閉的洞穴里,會出現哪些奇怪生物和現象?
對於這個問題,我尋找了許多資料,看到了一條關於莫維勒洞穴的報道,終於解答了這個問題。原來在沒有人類插手的洞穴環境中,沒有陽光和外界干擾,生物也能存活下去,甚至組成一個新的生態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莫維勒洞穴是如何在封閉的環境下,形成生態圈、從自然界里轉化能量的!如果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哦!
顯然這里的氣候條件優於外界,冬暖夏涼,能夠在冰河世紀時,成為動物們溫暖的庇護所,所以它們才遷移進來的。在幾十萬年的時間當中,遷移進洞穴的生物,逐漸適應了裡面的環境。從而進化出了一套獨立於外界的生態系統,這是否能說明人類在外星殖民時,也能創造出一個獨立於地球生態環境的外形生態環境?
6. 溶洞里有哪些奇怪生物
溶洞里環境比較潮濕,可能會有一些蛇類,還有蝙蝠,但是如果是已經開發出來的景區,一般里邊不會有存在危險性的動物。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它又被稱作鍾乳洞、石灰岩洞。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中國是個多溶洞的國家,尤以廣西境內的溶洞著稱,如桂林的七星岩、蘆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雲水洞,深612m,有七個「大廳」被一條窄長的「走廊」相連,洞的盡頭是一個碩大的石筍,美名十八羅漢。
7. 岩洞是怎樣形成的岩洞的成因是什麼
岩洞是由於天然水流經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雲岩等)與它們發生化學反應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間,而岩洞的形成條件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岩洞是怎樣形成的吧。
岩洞又稱溶洞或洞穴。岩洞是由於天然水流經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雲岩等)與它們發生化學反應而使岩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間。例如,含CaCO3的石灰岩跟CO2和水反應變成Ca(HCO3)2,使石灰岩溶解,化學方程式為:
CaCO3+CO2+H2O=Ca(HCO3)2
如溶有Ca(HCO3)2的水從溶洞頂部流下,因溫度、壓力的變化Ca(HCO3)2發生分解反應使CaCO3以沉積物形式析出。化學方程式為:
Ca(HCO3)2=CaCO3↓+CO2↑+H2O
開始以小突起附著在洞頂,以後逐漸向下增長具有同心圓狀結構而形成鍾乳石。如從岩洞底部向上生成的CaCO3沉積物則形成石筍。
但是,不久前這種傳統的觀點受到了中國科學家的挑戰。經過5年的考察,中國溶洞科學家發現,溶洞的形成和藻類生物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溶洞形成的“生物建造說”新理論。
生物
建造說認為,藻類是一種地球上最早出現,依然廣泛分布的原始植物,它們與其他植物一樣具有匯合作用的能力和趨光生長的特性。因為它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鈣質,可以收集、粘接微細的石灰質顆粒,而且經常集群生活。很多藻類一代又一代地生長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許多海洋生物礁。而溶洞中的石鍾乳幾乎都是迎著光線向上彎麴生長的,這符合藻類的趨光生長的特性。石鍾乳、石筍內部還有像樹木年輪一樣的同心圓狀構造,這又可以理解為是藻類生物逐年生長、分泌、收集和粘接石灰質微粒的結果。另外,在有些溶洞的岩石中還找到了近似古代藻類生物的層狀化石結構,在有些溶洞的表層,依然在生長的多種多樣的藻類特徵。
世界上最長的岩洞
朗設拉子大學地質系主任穆罕默德·扎雷2007年5月宣布,在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省的格什姆島發現了世界上最長的岩洞。該洞長6580米。
據伊朗國家通訊社報道,穆罕默德·扎雷28日在設拉子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此前伊朗在兩年前曾宣布在該國的巴赫爾米特發現了長約5840米的岩洞。
他說,研究表明,格什姆島發現的這個岩洞更長,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岩洞。
穆罕默德·扎雷表示,伊朗發現許多岩洞這一地質上的奇特現象,將為伊朗吸引許多的旅遊者前來參觀。
蘇聯喬治亞的岩洞
已查明的有500多個,有一個叫托夫利阿尼岩洞是最新發現的,深達1190米,較比利牛斯山西部法國與西班牙邊界
上的皮埃爾聖馬丁岩洞和法國的讓貝爾納岩洞淺些,前者深1332米(另一說為1340米),後者深1298米。托夫利阿尼岩洞位於喬治亞西部,當地風景優美,洞內有許多水池、瀑布和水井,其中有一井深達160米。洞口全年溫度保持在0攝氏度,在965米深處為5攝氏度至6攝氏度。喬治亞還有名為聰恩的岩洞,位於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據說是古代人居住的最高村落遺址之一。
朝鮮濟州島的溶洞
有人統計,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有價值的溶洞共有600個,其中亞洲佔164個,而朝鮮濟州島就有45個。島上有個名為毗烈摩窟的溶洞,是世界上最長的溶洞之一。1971年該島地窯探險組織山友會曾經進行初探,僅到達約7800米處即返。1981年朝鮮洞窯協會和日本洞窯協會組成一有64人的聯合調查團進行8天的探測,測得其洞長2917米,59條支洞共長8532米。此洞口僅可容一人側身擠進,洞內有洞,洞洞交織,不僅平面交叉,而且立體相連,有2層或3層,形成螺旋狀的洞網。洞中鍾乳、石筍琳琅滿目。有一個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球,長徑7米,短徑5.2米,高2.5米。
法國戈弗雷.柏爾格溶洞
位於法國東南部格勒諾布爾市附近。是由法國著名探洞家柏爾格發現的,洞口在高地上,寬不到2米,人洞後沿陡峭洞壁降下,有通道蜿蜒下伸,直達深處,洞中有淺溪深湖和瀑布,穿過一湖來到一個大廳,可容數百人。
湖北利川騰龍洞
8. 溶洞的相關知識
大自然的景觀千奇百怪,有許多奇妙的景觀。例如,杭州的瑤琳仙境,宜興的張公洞、善卷洞,桂林的七星岩、蘆笛岩……這些溶洞都是旅遊勝地。到過這些溶洞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千姿百態的石鍾乳、石筍和石柱,不會忘記那寬敞高大的洞穴、曲折迂迴的通道。人們不僅喜歡這些溶洞,更關心那些引人入勝、宛如地下龍宮的溶洞的形成原因。
溶蝕說
過去人們有一種看法,就是這些溶洞是地下水沉澱和溶蝕的結果。雖然溶洞都是十分堅硬的碳酸鹽質岩石,但由於長期沉浸在地下水中,因此被溶解,特別是當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其溶解速度更加迅速。這樣,一年又一年,堅硬的岩層就會被溶蝕出一個個洞穴。當溶有石灰質的地下水再次滴入洞中時,由於環境中壓力、溫度的變化,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從而降低了水對石灰質的溶解力。這樣,原本溶解在水中的部分石灰質會因為過於飽和而沉澱析出,長時間的累積就會形成一根根形態各異的石鍾乳、石柱和石筍。
「生物建造」新理論
不久前這種傳統的觀點受到了中國科學家的挑戰。經過5年的考察,中國溶洞科學家發現,溶洞的形成和藻類生物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溶洞形成的「生物建造說」新理論。生物建造學認為,雖然溶洞的洞穴空間的形成和水的溶蝕作用相關,但溶洞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鍾乳、石筍和石柱的形成,應該主要是由藻類生物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逐漸建造起來的,然後經過後來的石化作用,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藻類的貢獻
生物建造說認為,藻類是一種地球上最早出現、到現在依然廣泛分布的原始植物,它們與其他植物一樣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和趨光生長的特性。因為它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鈣質,可以收集、粘結微細的石灰質顆粒,而溶洞中的石鍾乳幾乎都是迎著光線向上彎麴生長的,這符合藻類的趨光生長的特性。石鍾乳、石筍內部還有像樹木年輪一樣的同心圓狀構造,這又可以理解為是藻類生物逐年生長,分泌、收集和粘結石灰質微粒的結果。另外,在有些溶洞的岩石中還找到了近似古代藻類生物的層狀化石結構;在有些溶洞的表層,還發現至今依然生長著的多種多樣的藻類生物。
9. 溶洞內暗河旁多喜陰花草,但幾乎沒有動物,試分析其原因
溶洞里陽光稀缺,所以多為喜陰的花草,植物
洞里的空氣稀薄,所以鮮有動物存活
溶洞水內有過多的微生物,不適宜動物存活
我沒猜錯的話,你在考試吧
10. 什麼是溶洞啊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 中國《易經》、《山海經》、《神農本草經》都有關於溶洞的記載和描述。晉代以來的方誌對溶洞都有記述,隋代有記述溶洞的專著《穴篇》。從唐宋起,溶洞逐漸成為研究對象和游覽場所,溶洞題記和洞口摩崖造像日漸增多,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溶洞》專門論述了桂林溶洞。明《徐霞客游記》記述了上百個溶洞,成為世界上最早系統記載岩溶的科學文獻。自然溶洞要成為風景游覽環境,還必須有各種技術設施,如導游、交通、燈光、給水排水、洞口管理等。 溶洞種類很多,按洞體形態分,有豎洞(因地下水垂直流動造成)、平洞(因地下水水平流動造成)、層洞(因地層構造和地殼運動影響造成);按所在位置分,有邊洞(江河側蝕石灰岩形成的山邊洞穴)、腹洞(地下河溶蝕石灰岩形成石山腹體內洞,初成時多在山的基部,因地殼上升隨之抬高)、穿洞(溶洞橫向穿通山體,低者稱天生橋,高者稱月洞);按石景特點分,有乳石洞(洞中以鍾乳石形象取勝)、響石洞(洞中岩石叩之能發聲)、晶石洞(洞中有各種結晶體和連生晶簇);按水景特點分,有瀑布洞(洞中有瀑布,形聲壯觀)、泉溪洞(水流潺潺不絕)、河湖洞(可乘船游覽);按光象特徵分,有天光洞(自然光射入洞內)、異光洞(自然光經水體折射入洞,形成奇異迷幻的光象)、發光洞(洞內生物體發光);按氣象特證分,有暖洞(暖氣常存)、冷洞(冷氣森森)、冰洞(四季有冰景)、風洞(洞中氣流大)、氣洞(有雲霧);按洞內棲息的生物分,有燕子洞、蝙蝠洞、魚洞等;按文化特徵分,有猿人洞,遺址洞等。 溶洞風景一般由洞體、石景、水景、光象、氣象、生物、文化遺跡以及技術設施等構成。溶洞的形成受岩石性質、構造、氣候等多因素影響,洞體形狀千變萬化。洞體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穹頂和比較高大廣深的廳堂洞室,二是相當狹長或曲折迴旋的通道走廊,三是位置形態多樣並溝通內外的洞口。洞體的形態或奇妙幽深,或雄偉壯觀,能增加溶洞景觀的魅力。 溶洞石景有地下水溶蝕成的石鍋、石鍾、石床;有滲滴水形成的石紋、石乳、石筍、石柱、石花、石蓮、乳石山、灰華田;有帶狀水流形成的石簾、石幔、石瀑;有霧滴附著凝結成的石刺、石毛、石針、石球等。石景奇妙的形體、色澤、質感、線形、聲響,能產生無窮的比擬和聯想。 溶洞水景有地下暗流、河湖潭池、瀑布跌水、泉溪水簾等。水可以使洞內石景潔凈清新。在溶洞環境中,水的光、影、形、聲效果比在洞外別有一番情趣。 溶洞光象有天然發光的溶洞,包括在邊洞、穿洞和部分腹洞中的天然光的光象。但溶洞光象主要是指燈光裝置形成的景象。在用燈籠、火把游洞的時代,光只起照明作用。電燈應用於溶洞後,燈光便有助於塑造形象,調節色彩,強化氣氛,開掘意境,甚至創造出新的洞景主題,從而增加了溶洞風景的游賞價值。 溶洞氣象是指因洞體構造和空氣的溫度、濕度、氣流變化所形成的溶洞景象,常見的有暖、冷、風、氣等現象。洞內外濕差大時,溶洞內常出現氣、霧、雲的景象。冰洞即使在盛夏季節,洞外百花盛開,而入洞不遠卻是厚厚的冰層。氣象加強了溶洞風景的神秘氣氛。 溶洞生物可供觀賞的,主要是水中的魚類,空中的蝙蝠、燕子、洞口的陰濕地被、藤本植物。溶洞文化景觀有碑銘、摩崖石刻造像、古代文化遺跡、民間神話傳說、特殊地質現象等。 中國岩溶地貌分布面積約344萬平方公里,溶洞風景資源極為豐富。其中有近百處開放旅遊。就數量而言,南方又多於北方。廣西桂林蘆笛岩,廣東肇慶七星岩、寶晶宮,貴州織金洞、龍宮,湖南波月洞,湖北騰龍洞,福建將樂玉華洞。江蘇宜興三洞,浙江瑤琳仙境,遼寧本溪水洞(謝家崴子),北京石花洞等,不但以溶洞的規模,而且以地下暗河及種類繁多的洞穴沉積物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 貴州織金洞屬高位旱溶洞,是我國大型溶洞之一,全長11公里。已勘察部門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兩壁最寬處175米,垂直高度大多在40-100米,最高達150米。洞內空間開闊、造型奇特、景色多變。目前分為「迎賓廳」、「萬壽宮」等十多個景點,擁有40多種岩溶積形態,各具特色,被稱為「岩溶博物館」。 貴州獨山仙人洞有大小洞穴12個,分兩層,通道總長5000米,岩層較薄,地下水豐富。洞內霧氣彌漫,霧點附在石鍾乳或石面上,析出鈣質結晶成各種形狀的「石針」、「石毛」、「石枝」,即石幔上能長「毛」,石筍也可生出「葉」與「花」,石上可結出「石葡萄」,而且由於含有三價鐵離子,使其呈現出肉紅色,有的因含銅鹽及鐵而呈淺藍色。 北京石花洞是目前北方大型溶洞之一,現已探明的一層至五層岩洞,長約2500米。一、二層現已對外開放,長1362.25米,面積13668.6平方米,有33種岩溶堆積形態,最為典型的是眾多的五彩石旗和奇異的石盾及國內洞穴中僅有的月奶石。三層及三層以下洞層,為封閉式洞層。處於青年發育期的第三層長約500餘米,洞內如花似錦,一片銀雕玉砌,絢麗多姿的石枝影照著清澈的地下水塘,千姿百態的多層石花,針狀、團狀、雪花狀晶花石毛正在生長,如花怒放;小巧玲瓏的石燈,晶瑩含露的鵝管等把三層鑲嵌成華夏洞穴之冠。四層、五層……數不盡的岩溶奇景,使人如入仙宮。 天生橋為岩溶發育後期產物。貴州花溪南明河上的天生橋、江西彭澤龍宮洞「龍門」,四川洗新「石拱橋」都是有名的天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