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戰武器有哪些

生物戰武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2 17:53:41

『壹』 生物武器有哪些種類

生物武器按性質分類可分為:細菌包括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
亂弧菌、馬鼻疽桿菌、野兔熱桿菌、布魯氏桿菌、軍團桿菌等。
病毒包括黃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天花病毒、森林腦炎
病毒、登革病毒、拉沙熱病毒、裂谷熱病毒等。
立克次體如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和q熱立克次體等。
衣原體如鳥疫(鸚鵡熱)衣原體等。
毒素如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
真菌如球孢子菌、組織胞漿菌等。
如按毒害作用大小劃分,生物武器又可分為致死性戰劑和失能性
戰劑。按有無傳染性劃分,它又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戰劑。

『貳』 各國生物武器概況有哪些

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的總稱,它的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生物武器的施放裝置包括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航空布撒器、噴霧器等。以生物戰劑殺死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統稱為生物武器。

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利用間諜撒播馬鼻疽桿菌及炭疽桿菌感染對方的騾馬。這是20世紀生物武器的第一次應用。1917年德國用飛機在羅馬尼亞上空撒播過污染細菌戰的水果、巧克力和玩具。但德國更信賴化學戰。由於德國的大力發展化學武器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德國放棄了生物武器計劃。

但生物武器的發展卻進入了一個世界性的繁榮時期,各個大國都制定了生物武器研製計劃,進行生物武器研製,並且還公開或秘密的應用於實戰。

英國

1916年,英國於波頓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武器研究基地。此後波頓成為了全世界最權威的生物化學武器研究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頓基地的研製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以下事實可以印證,1942年英國曾計劃並生產500萬塊的混有炭疽桿菌的飼料餅,准備投放到德國居民點,但該計劃取消。1941年10月,英國軍情五處在類人猿」計劃中,用肉毒素刺殺了德國納粹頭目賴因哈德·海德里希。但是隨著歐洲戰場吃緊,英國放棄了巨大的生物武器研發計劃,轉為和美國、加拿大共同研發生物武器。

日本

1935年,在哈爾濱建立細菌戰研究所,名稱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代號「731」,附設監獄和實驗場。731部隊進行人體的活體試驗,遭殺害者達10 000人以上。1940年、1944年日軍在我國浙江、湖南、河南等地空撒布傷寒桿菌、鼠疫桿菌和霍亂弧菌致使霍亂流行,僅感染鼠疫致死者達700多人。日本在承德撒布霍亂弧菌導致萬餘人死亡,而且也導致1 700日本士兵死亡。「731」部隊在技術上有一定的突破,比如發明了裝有活體跳蚤的陶瓷炸彈。此外,日本還在戰俘營中用霍亂弧菌進行屠殺。盡管日軍屢次應用,生物武器在戰爭中的效果甚微。戰敗後,日軍大規模的生物武器計劃終結。後來美國以包庇戰犯為條件,獲得了日軍的技術成果。而且,美國的生物武器投送技術受到「731」的巨大影響。

前蘇聯

前蘇聯曾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使用土拉弗朗西斯菌,但戰果不祥。前蘇聯在冷戰期間,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物武器研究和儲備,這可以從以下事件中得到驗證。前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被懷疑使用BW;1979年4月,前蘇聯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生物武器工廠發生一起炭疽芽孢桿菌氣溶膠外逸事件,導致上千人死於肺炭疽。1982年,前蘇聯援助越南在柬埔寨戰爭中曾使用過鐮刀菌(TS)毒素黃雨。80年代,前蘇聯還制定了針對美國的大規模生物武器襲擊計劃。而且,前蘇聯生物武器儲備全球第一。

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南非在生物武器研究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但未有大規模應用。伊拉克、古巴等後起國家也大力發展生物武器。

但在冷戰期間,生物武器的發展卻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只有美國的生物武器政策實現了轉變;而且美國生物武器發展最為完善,資料最為公開,生物戰實踐充分,生物武器決策最為理智,所以下面詳細介紹美國的生物武器發展和政策的變化。

美國

美國在一戰後開始發展生物武器,而且也參與針對生化武器的軍備談判,這些都是為了保障自身安全。1925年6月17日,美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但《日內瓦協定》只能在禁止生化武器的首次使用方面發揮作用,在以「防禦」為目的的研製和儲備不違反這一協定。

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究新型的生物武器,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德國或日本可能發動的首次生物武器襲擊」,屬於防禦性質。在1941年,美國開始和加拿大、英國合作研究和生產炭疽炸彈,並進行肉毒素的野外散布實驗。英國此時因為人力和財力的限制,開始與美國合作研製生物武器,並派出生物武器專家常駐美國,指導美國生物武器的研製,1942年,美國認為其生物武器的研究達到了世界水平。二戰後,美國俘獲「731」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經費投入。

1952年初,美軍向朝鮮的朔寧、平康等地投放了帶有細菌的蒼蠅和昆蟲,2月美機對鐵原地區的志願軍陣地投擲了大量的昆蟲,此後發生了著名的寬甸事件和甘南事件,這兩起在中朝邊境的平民區投放細菌容器的軍事行動被「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證實。

在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美國對朝鮮平壤市、江原道、咸鏡北道、黃海道,對中國的撫順、新民、安東、寬甸、臨江多次發動了轟炸,轟炸中使用了生物武器,就對美國空軍飛機出動的架次、轟炸後發現的各類昆蟲的詳細調查研究和細菌學實驗鑒定後表明,這些昆蟲帶有鼠疫、霍亂以及其他傳染病菌。詳見《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書》。對於美國在朝鮮戰爭中進行細菌戰的事實,美國政府迫於壓力始終沒有承認。

1962年1月美軍在新竹布灑了1 000加侖的落葉劑,1962年9月3日到10月11日,在金甌半島布灑橙劑,美軍對越南使用的6種植物殺傷劑給越南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但使越軍不能得到糧食,生存變得困難,而且使25 000平方千米的森林遭到破壞,13 000平方千米的農作物被殺死,153?6萬人中毒,死亡3 000餘人,其中包括平民。

1969年,美國基於以下3個理由對生物武器的政策進行了根本性的調整:①由於尼克松主義的收縮戰略,美國大力削減軍費。②生物武器耗資巨大,但性能不穩定,作戰效果差。③美國急於改變政府形象和國家形象,而生物武器的使用已經泛化為道德問題,社會意識形態成本太高。美國生物武器政策改變表現為:①重視化學武器,輕視生物武器;②重技術儲備,輕裝備部隊,在研究中重防禦技術和探測技術;③將生物武器泛化為道德問題,制約他國。

70年代,鑒於前蘇聯生物武器的巨量儲備,美國相應的提高生物武器軍備,但未到達收縮前水平。美國一方面保持對前蘇聯的威懾平衡,另一方面進行軍控談判,並在輿論上對前蘇聯進行制約。

在里根執政時期,中央情報局獲得了前蘇聯進攻性生物戰計劃的確切信息,美國大大加強了對生物武器的研究,以對抗前蘇聯所謂的即將到來的「生化威脅」。但是美國此時的重點是二元化學毒劑;在生物武器領域,美國只是進行生物武器基因化的技術儲備。

在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對伊拉克的生化武器進行了大規模的核查。並以之借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而且對伊朗、利比亞、朝鮮、古巴等國家進行指控;還和前蘇聯國家展開軍控合作。盡管美國在這一時期主要揮舞道德大棒,但美國對生物武器的研究還是比較活躍。這一時期美國提出了生物恐怖襲擊、基因武器、人種炸彈等諸多概念。

在遭受炭疽襲擊後,美國將生物武器的軍事用途向國土防禦和公共安全領域傾斜。現在美國提出建立全國性的預警系統的概念。知識點生物戰劑的缺點

生物戰劑存在許多缺點,所以一般認為生物戰劑是戰略武器,不是很好的戰術武器。使用生物戰劑必須考慮氣象和氣候條件,因為風速和風向影響生物戰劑的攻擊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英國在投放毒氣時,因為沒有考慮天氣因素而遭到可怕的自我傷亡,即「藍方針對藍方」的傷亡。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生物戰劑需要幾天才能使人喪失能力或被殺死。生物戰劑對部隊沒有持久的影響。生物戰劑在一定時間內有效,在此時間內,如果不穿防護服,無法佔領使用過生物戰劑進行控制的敵軍地區,但等生物戰劑失效後可以進入那個地區。

生物戰劑有天然的敵人。除了受天氣影響外,紫外線能夠殺死它們;乾燥環境不利於它們生存。還有一個問題是使用生物戰劑將受到世界輿論攻擊,引發政治問題。今天傳媒這么發達,沒有哪個領導願意看到新聞節目中出現敵方老百姓被生物戰劑殺傷的悲慘鏡頭。即使最狂熱的恐怖主義者也要三思而後行。

『叄』 生物武器有多少種類

目前,美國把下列病毒列為了標准生物戰劑:疽桿菌、士拉桿菌、布魯氏桿菌、Q熱立克次體、黃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肉毒桿菌毒素和葡萄球菌腸毒、英國瘋牛病病毒等。

根據生物戰劑對人體危害的程度,可將其分為致死性戰劑和失能性戰劑兩類。致死性戰劑的病死率約在10%以上,甚至達到50%~90%。炭疽桿菌、霍亂弧菌、野兔熱桿菌、傷寒桿菌、天花病毒、黃熱病毒、東方馬腦炎病毒、西方馬腦炎病毒。斑疹傷寒立克次體、肉毒桿菌毒素都屬於致死性戰劑。

病死率在10%以下的為失能性戰劑,如布魯氏桿菌、Q熱立克次體、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等。

根據生物戰劑有無傳染性,可將其分為傳染性生物戰劑和非傳染性生物戰劑。

傳染性生物戰劑包括大花病毒、流感病毒、鼠疫桿菌和霍亂弧菌等,所致疾病能在人群中傳播流行。

非傳染性生物戰劑有土拉桿菌、肉毒桿菌毒素等。

隨著微生物學和有關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斷被發現,生物戰劑的種類也將不斷增加。

目前,為了挖掘新的生物戰劑,有的國家從非洲等地搜集拉沙熱病毒、伊波拉出血熱病毒及馬爾堡熱病毒等致病性強的病毒,作為新的生物戰劑。

除了刻意發現自然界現存的病毒以外,生物病毒專家們還利用微生物遺傳學和遺傳工程的研究成果,運用基因重組技術進行遺傳物質重組,定向控制和改變微生物的性狀,從而獲得新的、符合生物戰要求的。致病力更強的生物戰劑。

生物武器不同於通常的爆炸殺傷性武器。根據軍事上的需要和戰場上想要達到的目的,生物戰劑可以使用火箭發射,飛機布撒,也可以通過帶菌昆蟲及特務投放;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甚至可以與放射性物質。化學武器同時使用。

第一種方式是施放生物戰劑氣溶膠。這是現代生物武器的主要施放方式。

鑒於生物戰劑的特點,在攻擊目標的上方,可用飛機、軍艦或其他運載工具裝載的氣溶膠發生器,直接噴灑形成生物戰劑氣溶膠。

氣溶膠顆粒的大小,既要有利於順風傳播,保持穩定性,又要使人吸進後迅速吸收。形成氣溶膠的方法大致有三種類型:投擲式發射、機械發生器和噴霧裝置。

歸納起來,氣溶膠這種生物戰劑的施放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線源施放。如由飛機連續噴灑形成空中線源;軍艦噴灑形成地面線源;飛機連續投擲小型生物彈,也可連續形成地面線源。

二是用機械發生器,向單點施放。比如用生物戰劑作為裝葯製成的彈頭,可以瞄準一點進行射擊,從而達到打擊有限目標的目的。

三是多點源施放,用爆炸性生物彈造成,當風向不定時,許多點源可連成一片污染區。

另外一種生物戰劑施放方式是散布帶菌的媒介物。可以攜帶致病微生物的媒介物有:小昆蟲,比如跳蚤、蚊、蠅、虱、蟎、婢、蜘蛛、黑跳蟲等;小動物,如老鼠、青蛙、蛤蜊等;雜物,如樹葉、羽毛、食品、玩具、棉花、紙片等。

其他生物戰劑投放方式,如派遣特務潛入對方領地施放病毒,在戰場上遺棄污染物品、屍體,釋放感染病毒的戰俘等。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和蛋白質工程新技術相繼出現,微生物的致病力、對外界的耐受力和對各種葯物的抵抗力都得到了增強,甚至還可能生產出傳統方法所無法大量生產的致命微生物。

今後,生物武器發展的總趨勢是什麼呢?概括起來不外3個方向:利用生物技術研製基因武器;尋找新的病原體用作生物戰劑;繼續完善已有的生物戰劑。

『肆』 生化武器包括哪些

生化武器(Biochemical Weapon)舊稱細菌武器。是指以細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動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質材料製成的武器。作為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仍然對人類構成重大威脅。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學制劑達到殺傷敵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

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的總稱,它的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生物武器的施放裝置包括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航空布撒器、噴霧器等。以生物戰劑殺死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統稱為生物武器.

生物戰劑是軍事行動中用以殺死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統稱。舊稱細菌戰劑。生物戰劑是構成生物武器殺傷威力的決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進入機體(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導致破壞機體功能、發病甚至死亡。它還能大面積毀壞植物和農作物等。由於它傷害太嚴重,性質極其惡劣,所以已被定為禁用武器。

中文名
生化武器
外文名
Biochemical Weapon
舊稱
細菌武器
包括
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
安全性
危險,國際禁用

『伍』 各國生物武器概況有哪些

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施放裝置的總稱,它的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生物武器的施放裝置包括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彈頭和航空布撒器、噴霧器等。以生物戰劑殺死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統稱為生物武器。

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利用間諜撒播馬鼻疽桿菌及炭疽桿菌感染對方的騾馬。這是20世紀生物武器的第一次應用。1917年德國用飛機在羅馬尼亞上空撒播過污染細菌戰的水果、巧克力和玩具。但德國更信賴化學戰。由於德國的大力發展化學武器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德國放棄了生物武器計劃。

但生物武器的發展卻進入了一個世界性的繁榮時期,各個大國都制定了生物武器研製計劃,進行生物武器研製,並且還公開或秘密的應用於實戰。

英國

1916年,英國於波頓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武器研究基地。此後波頓成為了全世界最權威的生物化學武器研究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頓基地的研製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以下事實可以印證,1942年英國曾計劃並生產500萬塊的混有炭疽桿菌的飼料餅,准備投放到德國居民點,但該計劃取消。1941年10月,英國軍情五處在「類人猿」計劃中,用肉毒素刺殺了德國納粹頭目賴因哈德·海德里希。但是隨著歐洲戰場吃緊,英國放棄了巨大的生物武器研發計劃,轉為和美國、加拿大共同研發生物武器。

日本

1935年,在哈爾濱建立細菌戰研究所,名稱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代號「731」,附設監獄和實驗場。731部隊進行人體的活體試驗,遭殺害者達10000人以上。1940年、1944年日軍在我國浙江、湖南、河南等地空撒布傷寒桿菌、鼠疫桿菌和霍亂弧菌致使霍亂流行,僅感染鼠疫致死者達700多人。日本在承德撒布霍亂弧菌導致萬餘人死亡,而且也導致1700日本士兵死亡。「731」部隊在技術上有一定的突破,比如發明了裝有活體跳蚤的陶瓷炸彈。此外,日本還在戰俘營中用霍亂弧菌進行屠殺。盡管日軍屢次應用,生物武器在戰爭中的效果甚微。戰敗後,日軍大規模的生物武器計劃終結。後來美國以包庇戰犯為條件,獲得了日軍的技術成果。而且,美國的生物武器投送技術受到「731」的巨大影響。

前蘇聯

前蘇聯曾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使用土拉弗朗西斯菌,但戰果不祥。前蘇聯在冷戰期間,進行了大規模的生物武器研究和儲備,這可以從以下事件中得到驗證。前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被懷疑使用BW;1979年4月,前蘇聯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生物武器工廠發生一起炭疽芽孢桿菌氣溶膠外逸事件,導致上千人死於肺炭疽。1982年,前蘇聯援助越南在柬埔寨戰爭中曾使用過鐮刀菌(TS)毒素黃雨。80年代,前蘇聯還制定了針對美國的大規模生物武器襲擊計劃。而且,前蘇聯生物武器儲備全球第一。

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南非在生物武器研究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但未有大規模應用。伊拉克、古巴等後起國家也大力發展生物武器。

但在冷戰期間,生物武器的發展卻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只有美國的生物武器政策實現了轉變;而且美國生物武器發展最為完善,資料最為公開,生物戰實踐充分,生物武器決策最為理智,所以下面詳細介紹美國的生物武器發展和政策的變化。

美國

美國在一戰後開始發展生物武器,而且也參與針對生化武器的軍備談判,這些都是為了保障自身安全。1925年6月17日,美國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但《日內瓦協定》只能在禁止生化武器的首次使用方面發揮作用,在以「防禦」為目的的研製和儲備不違反這一協定。

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究新型的生物武器,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德國或日本可能發動的首次生物武器襲擊」,屬於防禦性質。在1941年,美國開始和加拿大、英國合作研究和生產炭疽炸彈,並進行肉毒素的野外散布實驗。英國此時因為人力和財力的限制,開始與美國合作研製生物武器,並派出生物武器專家常駐美國,指導美國生物武器的研製,1942年,美國認為其生物武器的研究達到了世界水平。二戰後,美國俘獲「731」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經費投入。

1952年初,美軍向朝鮮的朔寧、平康等地投放了帶有細菌的蒼蠅和昆蟲,2月美機對鐵原地區的志願軍陣地投擲了大量的昆蟲,此後發生了著名的寬甸事件和甘南事件,這兩起在中朝邊境的平民區投放細菌容器的軍事行動被「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證實。

在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美國對朝鮮平壤市、江原道、咸鏡北道、黃海道,對中國的撫順、新民、安東、寬甸、臨江多次發動了轟炸,轟炸中使用了生物武器,就對美國空軍飛機出動的架次、轟炸後發現的各類昆蟲的詳細調查研究和細菌學實驗鑒定後表明,這些昆蟲帶有鼠疫、霍亂以及其他傳染病菌。詳見《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報告書》。對於美國在朝鮮戰爭中進行細菌戰的事實,美國政府迫於壓力始終沒有承認。

1962年1月美軍在新竹布灑了1000加侖的落葉劑,1962年9月3日到10月11日,在金甌半島布灑橙劑,美軍對越南使用的6種植物殺傷劑給越南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但使越軍不能得到糧食,生存變得困難,而且使25000平方千米的森林遭到破壞,13000平方千米的農作物被殺死,153.6萬人中毒,死亡3000餘人,其中包括平民。

1969年,美國基於以下3個理由對生物武器的政策進行了根本性的調整:①由於尼克松主義的收縮戰略,美國大力削減軍費。②生物武器耗資巨大,但性能不穩定,作戰效果差。③美國急於改變政府形象和國家形象,而生物武器的使用已經泛化為道德問題,社會意識形態成本太高。美國生物武器政策改變表現為:①重視化學武器,輕視生物武器;②重技術儲備,輕裝備部隊,在研究中重防禦技術和探測技術;③將生物武器泛化為道德問題,制約他國。

70年代,鑒於前蘇聯生物武器的巨量儲備,美國相應的提高生物武器軍備,但未到達收縮前水平。美國一方面保持對前蘇聯的威懾平衡,另一方面進行軍控談判,並在輿論上對前蘇聯進行制約。

在里根執政時期,中央情報局獲得了前蘇聯進攻性生物戰計劃的確切信息,美國大大加強了對生物武器的研究,以對抗前蘇聯所謂的即將到來的「生化威脅」。但是美國此時的重點是二元化學毒劑;在生物武器領域,美國只是進行生物武器基因化的技術儲備。

在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對伊拉克的生化武器進行了大規模的核查。並以之借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而且對伊朗、利比亞、朝鮮、古巴等國家進行指控;還和前蘇聯國家展開軍控合作。盡管美國在這一時期主要揮舞道德大棒,但美國對生物武器的研究還是比較活躍。這一時期美國提出了生物恐怖襲擊、基因武器、人種炸彈等諸多概念。

在遭受炭疽襲擊後,美國將生物武器的軍事用途向國土防禦和公共安全領域傾斜。現在美國提出建立全國性的預警系統的概念。知識點生物戰劑的缺點

生物戰劑存在許多缺點,所以一般認為生物戰劑是戰略武器,不是很好的戰術武器。使用生物戰劑必須考慮氣象和氣候條件,因為風速和風向影響生物戰劑的攻擊效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英國在投放毒氣時,因為沒有考慮天氣因素而遭到可怕的自我傷亡,即「藍方針對藍方」的傷亡。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生物戰劑需要幾天才能使人喪失能力或被殺死。生物戰劑對部隊沒有持久的影響。生物戰劑在一定時間內有效,在此時間內,如果不穿防護服,無法佔領使用過生物戰劑進行控制的敵軍地區,但等生物戰劑失效後可以進入那個地區。

生物戰劑有天然的敵人。除了受天氣影響外,紫外線能夠殺死它們;乾燥環境不利於它們生存。還有一個問題是使用生物戰劑將受到世界輿論攻擊,引發政治問題。今天傳媒這么發達,沒有哪個領導願意看到新聞節目中出現敵方老百姓被生物戰劑殺傷的悲慘鏡頭。即使最狂熱的恐怖主義者也要三思而後行。

閱讀全文

與生物戰武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