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總的來說,教無定法,但在教學中又確實需要根據教學任務選定教法
概括起來有:講解法
圖文展示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
實驗演示法
講練結合法等
㈡ 生物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生物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
如:
講述法,
談話法,
合作探究法,
實驗法,
等等。
㈢ 初中生物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生物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小組學習法、實驗法、探究學習法、演示教學法等等。
㈣ 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哪些有趣的教學方法
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哪些有趣的教學方法?
答:
1.上好第一課緊緊抓住學生。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緒論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課,上好了緒論課也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上緒論課時,我不拘泥於課本,另外列舉大量的身邊事例,激發學生求知的願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述生物的基本特徵等知識時,我就介紹了1998年洪水泛濫的原因、「多利羊」的產生過程、非典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種瓜只能得瓜,種豆只能得豆等等許多同學們感興趣的現象,使他們一開始就對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及時留住學生。
3.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感染吸引學生。
㈤ 初中生物教學方法
初中生物課的幾種教學方法
初中生物課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分類、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一門科學。由於初中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完善,特別是理化知識的匱乏,一些教學的難點學生更是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初中進行生物的教學還有一定的難度,現就自己在初中生物學科的多年教學來談談怎樣採取不同的方法來更好的進行初中生物課的教學。
一、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而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向學生說明、解釋或論證生物學的概念、原理等知識。例如:八年級《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一課,本節的難點內容理論性較強,因此教學的突破就必須藉助於教師的講解,講解時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和內容的先後順序,多採用畫圖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從而突破難點。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充分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系統的生物學知識,缺點是沒有充足的機會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及時的作出反饋。
二、談話法談話法是教師利用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學習《遺傳和變異》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詢問學生自己與父母、自己兄弟姐妹間的性狀特徵或者他們身邊的動物、植物上下代間的性狀特徵等問題,學生回答的方式來認識遺傳和變異的概念。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充分的啟發學生的智力活動,發展思維能力,養成探討問題的習慣,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為解決某一問題,交流意見,互相啟發,辯明是非,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法。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一課,在學生初步了解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基礎上,閱讀完「資料分析」後可以再經過討論讓學生得出超級鼠培育成功的原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作用的結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狀的結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得知識、培養自學能力的方法。例如:七年級《輸血和血型》一課,課程內容非常的簡單,老師可以通過幾道有代表性的習題來讓學生完成,學生在課本中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完全可以把課程的內容掌握,這樣老師教學工作得以減輕,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以培養。
五、實驗法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憑借一定的儀器設備,人為的引起所要學習的自然現象和過程的出現,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例如《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一課,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方案,再通過實驗的完成來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實驗的結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使學生看見事物的因果關系,體現實驗檢驗事實和證明真理的價值,堅信所學知識的正確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實驗和小組協作的能力和愛科學、用科學的嚴謹態度和求實精神。
㈥ 生物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中「活動」起來,老師就相當於「導演」, 要真正做到「教師搭台,學生唱戲」。很多生物課堂都有探究、實驗,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立意翻新,學生踴躍參與,課堂可謂「熱鬧非凡」。但是學生活動不是盲目的,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不能「華而不實」,生物課堂「活動」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也就是我們要引導學生不能只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動,而是要明確活動的意圖,既要保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又要防止學們偏離主題。並在學生「活動」中隨時提醒學生本「活動」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過程中,學生們對鱉是兩棲動物還是爬行動物發生了爭議,初中學生的天真本性使他們爭得面紅耳赤,有說是因為它們都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有說不是因為它的繁殖不受水的限制。這個時候不能由他們爭個沒完沒了,偏離主題,於是活動的目的讓我提醒他們的時機也到來了,我對他們的發言都做了肯定表揚「觀察仔細,想像豐富」並允許保留各自的意見,然後立即順勢讓學生們思考此圖說明了什麼問題?這樣留有懸念又尊重了學生,也不讓他們太偏離主題。結果學生們也就很快言歸正轉,在學習了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各自的特徵後,最後認定鱉不是兩棲動物而是爬行動物。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對本節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們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不能重形式而輕知識,不能因活動而偏離主題和拋棄重點。讓生物課堂中「學生活動」既要創新又要主題鮮明,並且要目的明確、任務清楚。
㈦ 生物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我是一名學生,有幾點意見,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好好備課,現在老師普遍不好好備課,自以為自己很強,真是讓學生受不了。所謂好好備課,不僅要准備好交給學生的知識,還要找出與那些知識有關的實踐中現實中遇到的東西,這一點我覺著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老師自己的水平了,不要以為做了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很多老師其實水平很一般,大家都是沖著尊重叫他一聲老師。老師要不斷充實自己。還有最好能准備一些講課間活躍氣氛的東西,比如一些笑話什麼的,新東方的老師就是很好的例子
㈧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幾種方法
高中教育在很多人的一生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廣大教育界人士應該竭盡全力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養成嚴謹的求學作風,從而學會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課堂教學的質量應該是課堂教學永恆追求的主題,老師們應該認真鑽研教材和生物課程標准,弄清楚什麼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實施教學。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作用,科教興國的理念一直是國人的共識。因此,國家大力投資教育事業,各大高校接連不斷的更新學校的軟體和硬體設施,從我國開始實施素質教育,就可以看出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
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公民,這是旨在掃清國家的文盲人員,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同時考慮到經濟的問題,尤其是農村方面,國家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免除學費的政策。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而且重在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接班人。
而要實現這一切,就要靠教學,教學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應該成為老師們永恆的追求,課堂教學質量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相應的得到提高,反之,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不高。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大力實施,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在很多方面也得到了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大體形勢卻不容樂觀,很多地方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我國一直以來就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例如,考上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一考定終身等這些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時間不久,這些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家長、老師和學生一時是很難轉變過來的。現在高校的一切教學還都是圍繞著高考而設定的,尤其是在高中階段。
比如,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老師的講為主,老師填鴨式地把自己備課的內容一股腦地全講給了學生聽,學生在下面沒有任何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他們要緊追老師的思維和步伐。由於現在教材的知識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課時偏緊,老師們為了趕教學進度,往往顧此失彼,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是微乎其微的。
那麼,老師們要如何做到既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又要協調好高考的問題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呢?怎樣做才能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呢?這一切都需要老師們精心探究和鑽研教材,把握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對教材進行再創造,設計出以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新精神為主的教學目標。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傳統的教學手段注重的是老師的教,老師是課堂上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長此以往,老師上課沒有了激情,學生機械地學習,老師的負面情緒還會影響到學生。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不少學生反映說,老師上課沒有激情,教材上有什麼就講什麼,課堂氣氛毫無生機可言。這種教學手段早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了,新課改明確規定學生才是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學生主動地學習,喜歡學習,對學習充滿了興趣,那麼,學習就有了強大的推動力。老師應該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課堂變成是學生探究、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的知識,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會對學習充滿自信,這種成就感不是老師所能給予的。老師在課堂上只需要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這種參與不是表面上的參與,而是思維的參與。
二、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實施教學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慾,離不開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需要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實現。那麼,老師採用怎樣的教學手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前面說到,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老師在課堂上可通過直觀性的手段來實施教學。
課堂上老師不要著急地把知識點告訴學生,尤其是對於課本上的有關概念、原理等,因為這些東西很抽象,恐怕老師即使講了很多遍,也會有學生不理解,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驗證這些所謂的概念,原理等。在以往的教學中,有些老師為了省事,自己在課堂上做實驗,把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都清晰地展示給學生,然後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際上,學生的實驗就等於是重復了老師的實驗,雖然實驗能夠十分順利地完成,但學生的積極性和對科學素養的訓練無疑就受到打擊。
事實上,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把動手、思考的空間多多留給學生,而不是自己演示之後再讓學生做。學生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無疑就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㈨ 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和策略有哪些
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要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納入教師的教學設計,實現課堂結構的更新,就必須探討高中生物新課程中的教學新策略。
一、新課程理念下選擇生物教學策略的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策略要求教師應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興趣愛好。教學方式上,要因人而異地制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使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獲,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平等的教育。為此我選擇生物教學策略時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
主動選擇帶來主動學習,提供學生選擇的教育,才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在教學中應安排一些選擇性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內容、練習方式,獨立地進行練習。增強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是高中新課程的突破,體現了新課程的特色。為了幫助學生正確選擇課程,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要依據學校選課制度,編寫「生物課程選課指南」,並採取咨詢、答疑、講座等各種有效形式給學生進行切實的指導。選擇性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時空,會使之產生新的興趣和一種自主支配學習的激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使學生學會選擇,形成個性,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
生物教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可以從學習環境中得到體驗,環境是教學中學生獲得體驗的載體。加強實驗是高中生物新課程的重要特色。教學中要注意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驗,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質量。新課程還增加了許多類型的實踐活動,教師要設計好這些活動的教學過程,使學生身處生動活潑的情境之中鍛煉操作技能、學習模仿、體驗學習的快樂,使學生一上課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情境交融,整個學習過程處於「樂中練、動中練、學中練」的氛圍之中。
(三)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新課程還十分重視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如思考與討論、科學前沿、技能訓練、模型構建、探究、想像空間、課外製作、活動及建議活動等欄目,其中有許多都是值得思考的,應該讓學生動動腦筋、動動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困難。
二、新課程理念下生物教學策略的案例分析與評價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地探索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完成課程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了創設探究情境式、合作交流式、開放式等教學策略。
(一)創設探究情境式教學策略
1.創設探究情境式教學策略是根據生物課程標准學習領域目標和相關的活動內容,圍繞創設的一個教學主題,把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採用相互聯系的若干教學環節,通過游戲為主的方法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它是一種主要體現以學生為本、以思維鍛煉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式。
2.教學過程:(1)引導學生進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2)以主題情境逐漸進入各小標題情境教學;(3)發展學生思維技能訓練;(4)小組合作探討和實踐完成教學目標;(5)讓評價滲透到每一個情境教學中。
3.評價:該策略重點在於引出教學任務,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任務中來。教師把將要學習的生物學知識通過一定的問題、情境或事件呈現給學生,並通過這一活動把學生過去的活動和將來的活動聯系在一體,引起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注意和興趣。這一方法要求教師做到:創設為理解各類生物學學習主題所需的而學生現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實經驗的情境;提供一定的相互矛盾的事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通過活動使教學目標逐漸明確起來,並確立教學目標的規則和程序;避免直接解釋概念,提供定義和答案,自己將結論陳述出來。
(二)合作交流式教學策略
1.合作交流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陪伴學生完成學習過程為主要形式,以師生互動為主要方法創設情境,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該策略重視學生首次發現,首次示範,將所學知識、技能「外化」,進行自我反饋,以逐步完成教學目標。
2.合作交流式教學過程:(1)向學生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情境;(2)教師陪伴學生進入學習程序,陪同學生一起練習分析;(3)發展學生思維技能訓練;(4)小組協作學習,利用各人不同的認識開展小組討論,利用集體練習情境的創設提供學習幫助;(5)學習效果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
3.評價:學生在自主探究之後,將各自的探究結果進行交流與討論,通過自主學習而獲得知識。學生獲得的知識可能並不全面或正確,這就需要在一個相互協作的學習群體中對各自的觀點、假設進行辯論,使不同的觀點得以交鋒、碰撞,從而加深、補充、修正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概念和定義,並請他們對自己的解釋作出說明或提供證據;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他們的解釋,批判性地傾聽他人的解釋,並對其他解釋提出質疑;用學生現有的經驗作為解釋概念的基礎,進而向他們提供正式的定義、解釋以及新的說明性的短語;避免向學生介紹不相關的概念或技巧,也不要接受學生不合理的解釋。
(三)開放式教學策略
1.開放式教學以教材、場地、自然條件為主線展開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地改變教學環境,讓學生自主發現各種學習方法,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積極討論學習的規則,以達到教學的目標。
2.開放式教學過程:(1)引導學生利用教材進行自主學習;(2)改變教學場所(如實驗室、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3)在小組合作下創設探究的氛圍,延伸學生學習的興趣;(4)讓個人、小組進行表演、展示;(5)運用綜合性評價。
3.評價:該策略給學生提供了確認發展當前的概念、過程以及技巧的經驗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時間對教師准備好的「情境」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與教學情境、材料以及方式的互動,積累直接經驗並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學會遵循一定的模式,確定影響事件的變數,而且學會對事件進行質疑。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直接指導下一起學習,給予他們充分的活動和學習的機會;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合作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傾聽,了解學生的需要,把握他們的思路等;向學生提出需要仔細探究的問題以改變他們的研究思路;教師應充當協助者、教練或顧問的角色,不必領著學生一步步地解決問題。
(四)實踐引申式教學策略
該策略目的在於通過質疑、復習、實踐等活動來擴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給學生提供新的經驗,使學生形成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獲得更豐富的信息和恰當的技巧。這一策略常用於對新材料新事物的分析和判斷,要求教師做到:鼓勵學生使用正式的定義或解釋,並將這些新的說明性短語、定義、解釋和技巧運用到新的相似的情境中去;提醒學生做替代性的解釋,使學生形成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獲得更豐富的信息技巧;使學生注意信息和證據,讓他們從證據中得出合理的結論,提醒他們不要忽視以前的信息和證據而牽強地得出結論;應注意避免向學生提供明確的答案;避免領著學生一步步尋找答案、解釋怎樣解決問題;避免因學生的錯誤結論而訓斥學生。
(五)反饋評價式教學策略
該策略目的在於鼓勵學生評估自己的理解力和創新力,同時也為教師提供評價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機會。教師運用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來評估學生的觀念、態度和技巧,學生則得以檢驗他們在新情境下的解釋、行為及態度。這一策略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施行,要求教師做到:注意觀察學生使用新知識、技巧的情況,尋找學生改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跡象;評估學生的知識和技巧,但要避免檢測他們詞彙、術語及孤立的事件;允許學生評估自己的學習以及小組協作的技巧,並提出有利於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證據以及以前接受的解釋來回答開放性問題,但不要籌劃與知識和技巧無關的開放性討論。
三、結論與建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筆者認為,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僅指教學目標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還指教學過程是學生自我活動和自主發展的過程。
1.改革以生物知識為中心的單向式傳授教學模式,創造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2.把「教學過程」首先看作是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教學」意味著更多的控制和支配,而「學習」則意味著更多的主動與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估等環節中,都包含著如何從「教」的角度去喚起學生的「學」。3.讓學生承擔一定的學習責任。4.大膽改造固定的、僵化的教學程序(如復習舊知、新授、鞏固練習等)。5.把教師的角色定位於學生發展的合作者、鼓勵者和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