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模型

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模型

發布時間:2023-01-25 15:42:31

Ⅰ 初中生物教具的製作方法

初中生物教具的製作方法有:

一名稱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

學科高生物

簡單、形象直觀。有利於學生對
DNA
結構的認識和理解。

即時貼、細鐵絲、硬紙片、細線繩、訂書丁

方法

1
、剪取球形硬紙片代表磷酸、長方形即時貼四鍾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鹼基、五邊形硬紙片
上代表脫氧核糖。

2
、將一個剪好的球形硬紙片和一個長方形即時貼分別訂書釘連接在一個剪好的五邊形硬紙
片上製成一個個含不同鹼基的脫氧核苷酸模型。

3
、將若干個製成的脫氧核苷酸模型依次穿在一條長的細線繩上按照同樣的製作好旋轉一下
即可得到一個
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4
、在所制模型的背側三根較粗的鐵絲加固雙手分別提起細線繩的兩端拉直雙鏈旋轉一下即
可得到一個
DNA
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Ⅱ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課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班級授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在課堂上,要克服學生的各種惰性現象,提高課堂45分鍾師生教與學的效率,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效益的最好。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校教育質量,是教育改革的著眼點和突破口。作為教學過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選擇最佳教學策略成為學校教改中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至關重要。在此,談談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一、充分做好課前准備保障高效的課堂。

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准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問題切人,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熱情。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優秀的課,必須重視導引的設計。探究性教學的導引設計,必須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究興趣,同時符合學科的特點及教材自身的性質。

如在學習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時,可以這樣設計導課:①出示製作好的酸奶、泡菜、米酒等發酵食品,讓學生品嘗並思考問題:這些發酵食品的製作過程和需要的微生物是什麼?②出示「愛滋病症」、「痢疾病症」等與微生物有關的病例圖片,提出問題致病原因是什麼?③課前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醫院去向專家、教授或醫生咨詢有關問題,讓他們向全班同學介紹按計劃所作的調查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活動,促使學生在好奇與思考中獲得知識,並發現新的問題。又如:在講環境污染危害的這一節,教師先用投影的方式列舉了二十世紀的污染事件,如北京的沙塵暴事件,長江的水華事件等,用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教育學生,讓他們意識到環境重要性。從而也願意去探究自己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以致於努力去改變和保護環境。

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學與學生們的生活聯系起來,去實現從生物學到生活,從生活到社會的跨越。學生們會把在生物課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也會用生物學知識參與社會活動。

三、優化「學、講、練」時間安排,促進課堂學習的實效性。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變教室為學室,變教時為學時;要樹立責任感,摒棄我的課堂可以隨意支配的觀念。

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練的時間不宜少於15分鍾。這里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還必須在課堂練習題的設計和靈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要靈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剛上課的復習鞏固時,可以穿插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也可以放在課堂教學內容完成後。及時反饋是高效課堂必須要考慮的一個策略,作為高效課堂教學,嘗試、探索、自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完全可以對學生進行當堂的面批面改,反饋當堂化能夠迅速檢測效果,通過反饋的作用又可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並激發上進心。教師可以據此調整教學節奏,及時進行矯正教學等。這對確保生物課堂教學優質、高效十分必要。

四、充分開發利用資源,上出生物課堂教學的學科特色。

採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實物、掛圖、模型、多媒體、網路技術等多種教學工具以及結合教師的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生物課堂上,合理地選擇、組合和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像等直觀手段,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這些都有利於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如,我在講八年級生物學上冊《青蛙的生殖和發育》一課時,在809班,我只使用了掛圖展示青蛙的生殖發育過程,並強調幼蟲期和成蟲期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明顯差別,它是一個變態發育過程,可是同學們學習、聽課熱情不高,未能很好掌握教學內容。在802班,我改進方法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了一個課件,把青蛙的生殖發育過程有機的排列起來,並以動畫形式自動、醒目的顯示其發育狀態和過程,並配以形象的蛙叫聲,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當看見反復閃現的幼蟲期(蝌蚪)、成蟲期(青蛙)的明顯差異時,一下子明白了變態發育的概念,學生們看了演示後,余興未盡,對所學習的內容也記憶猶新,久久不忘。

教師在安排觀察、實驗內容的教學時要重視和設法克服教學內容、時間與自然季節不相符的困難。必須有計劃地做好觀察和實驗材料的採集、培植、飼養和保存等工作,否則過了適宜的季節,也就錯過了最佳的教學時機。 比如,七年級學生在11月份學習桃花的結構時,就需要在春天採集和製作桃花標本。

五、利用概念圖教學使知識網路化。

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常常覺得記憶的內容太多難學,教師在教學中應 利用概念圖等綜合歸納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路化教學。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知識點,提高對知識的整體性認識。

例如:在學習生物圈中的動物時,構建概念圖。將制好的卡片(如圖)分發給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在圖中1、2、3、4、5、6處填上合適的概念或語句,使概念圖完整。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小組因對相關的知識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完成速度可能不同,結果應基本相同,都能做出圖中答案:1、就地保護,2、建立自然保護區,3、易地保護,4、生態平衡(或生態系統穩定性),5、消費者,6、動植物資源。所以教師要控制好時間,並在小組間巡迴指導,督促學生及時翻閱教材,必要時適當提示和啟發。然後用幻燈片展示完整的概念圖(略),讓學生進行參考對照和補全修改。填寫、補全及修改此概念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復習鞏固基礎知識,建構知識網路,升華理性認識的過程。建構此概念圖,給了學生明確的方向和具體的任務,提高了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將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動物資源及其保護措施等知識點用概念圖形成知識網路。

課堂教學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動態系統,教學效率受許許多多因素的影響、制約,現代的課堂知識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樣性的,然而追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每位教師的強烈願望,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的一般規律,製作合適自己也適應孩子們的一套教育方法,這套方法不僅具有傳統教育的優點更需要高效實用,使之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早日成才。

Ⅲ 淺談如何做好初中生物教學工作

經了解目前各地有相當部分學校的生物課教學比較難,學生及家長多是盯住中考科目不放鬆,而生物是非嚴格中考科目,雖然到八年級進行了地理與生物的中考考試,但由各學校自行組織考試和評卷,不是那麼嚴格和重視,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提不起精神,教師難於教學。怎樣落實生物素質教學,培養學生喜愛生物課,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每個生物教師的新任務和新課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深深感到:濃厚的興趣,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培養學生探索精神,開發他們的創造力;濃厚的興趣,還會減弱學生學習中的疲勞,從而提高效率,取得優異成績。下面就如何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談談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誘發興趣
有好奇心才會有求新慾望,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在學習中應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慾望,明確學習目的,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收效。激發學習興趣,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領域有不同方式,根據生物學科特點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一般選取側重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即所要學習知識能聯系生產和日常生活實際,來激發學習興趣。產生了興趣學生就會被所要認識的生物所吸引,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地分析、研究。如「大樹底下為什麼好乘涼?植物葉為什麼不會被灼傷而萎蔫?「園林工人在移栽樹苗時,為什麼將一部分的枝葉剪掉呢?」在學習《激素調節》這一章時,提出「相同年齡為什麼出現身高差異很大呢?」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語言的生動、有趣的話語都能吸引學生,為教學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通過生物學家的故事及生物研究成果,激發興趣
生物教學中有許多生物學家的故事及生物研究成果,教師除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外,平時還應注意收集來自各方面與生物科學有關的資料,用帶有情感色彩的生物學史實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緒言》部分時,介紹「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利用雜種優勢進行水稻雜交試驗,於1974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雜交水稻,從1979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後,使全國每年至少增產100億公斤,為解決我國的吃飯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還把有關雜交水稻技術轉讓給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華民族增了光,為人類糧食問題的「綠色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學習《激素調節》一節內容時,介紹「王應睞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1965年,我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在所長王應睞的組織領導下,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王應睞對生物科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人們稱他為「中國生物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學生學習這些材料,一方面為科學家的精神所激勵,另一方面會為我國科學家的突出成就而自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做好實驗探究,加強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實踐性強,更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中學生好奇、好動,喜歡鮮明生動的事物,對實驗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養成他們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地選擇、組合和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像等直觀手段,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給學生想像的空間,鼓勵他們想說、敢說、敢於大膽質疑乃至異想天開。例如,在「探究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中,對於實驗材料的選擇,有的學生說用麵包,有的說用饅頭,也有的說用澱粉,而對於實驗條件的選擇,有的同學加清水,有的選擇加沸水,也有的放在37℃的恆溫水中,還有的放在冰箱中,用來觀察不同條件下唾液澱粉酶的消化情況。通過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親自動手而得出結論,學生是多麼高興和自豪。這樣的課堂是多麼的活躍、生動而又充滿著鮮活的新課改氣息,教師要善於打破課堂上舊有的條條框框,真正形成老師是引導,學生是主體的課堂。使學生不知不覺中熱愛了生物知識,同時也形成了盼望上生物課的思想情感。
四、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興趣
在教學中,運用故事、成語、俗語、謎語、笑話等創設課堂情境。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分,也是學習活動中最基本的內驅力因素。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在生物課的學習中,這是生物課教學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例如,在「生物的遺傳」的教學中,從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入手,請學生分析這句話的含義,得出生物普遍存在著遺傳現象的結論,然後引出遺傳概念的教學。又如,在講解食物鏈時,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一成語導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探究種子與果實的區別時,可用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睡個大胖子」引入,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麼。再進一步設疑,「麻屋子指的是果實中的哪個結構?紅帳子指的是種子中的哪個結構?」從而達到調動學生探究興趣的目的。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生動而幽默的語言,結合與生物學有關的故事、成語、俗語、謎語等進行教學,不僅會把枯燥無味的內容講得生動有趣,而且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心思,從而加深了對生物學的親熱感。
從網上搜索一些名人軼事,歷史故事及動植物趣事,為學生提供教學情景,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如在教學「遺傳與變異」一節內容時,從網上搜索到近親結婚與遺傳疾病的典型例子,「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家史」、「達爾文的悲劇」等。課堂上,當講到「禁止近親結婚」時,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中國民間有名古話:『近親結婚親上加親。』可是國家婚姻法卻明確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等學生討論後,再給學生講述,近親結婚到底有多大危害。這時列舉這樣的兩個事例:1840年2月,21歲的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表哥阿爾伯特結婚,婚後給她的家庭生活帶來了巨大不幸。他們生下的9個孩子中,有3個患有遺傳病——血友病,其他人是血友病基因的攜帶者。真是無獨有偶,1839年,30歲的達爾文與他的表妹愛瑪結婚。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6個孩子中競有3人中途夭亡,其餘3人終身不育。到了晚年,達爾文在研究植物的生物進化過程時發現,異花授粉的個體比白花授粉的個體結出的果實又大又多,而且白花授粉的個體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這時,達爾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討厭近親結婚。向學生講解這些名人的沉痛教訓,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近親結婚會導致遺傳病,所以是應當禁止的。又如在講「環境保護」一節時,從網上下載一些有關環境保護如「赤潮及其危害」、「酸雨及危害」等的文字材料及圖片資料,可使課堂內容豐富多彩,讓學生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五、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增強興趣
現代教學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過程,即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在當前學習負擔的狀態下,如果沒有掌握適度,沒有教師的深情厚誼,沒有在班上創造舒適的心理環境,那麼學生的心理就可能支持不住。因而,在生物教學中要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並通過靈活的教法、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大方的動作,配以親切的微笑、激勵的目光努力創建愉悅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情緒處於興奮狀態,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尊重、熱愛學生是培養師生良好情感的基礎。教學實踐證明,一個被教師喜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由於師生情感交往上的體驗,自然會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的情緒。學生能從教師那裡獲得溫暖、信任、理解、尊重的心理體驗,獲得知識和能力。這樣的師生關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和諧的教學氛圍,會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愉悅感。這種良好的心態促進學生對教師產生滿意、熱愛、信任的情感,也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從而對生物課的學習產生一種等待和期盼心理,總希望能早一點、更多地上生物課。有的學生會因為師生關系融洽而喜愛教師所教的課程。這種感染效應往往會長期地起作用,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總之,要提高生物教學質量,使學生熱愛生物學,興趣是關鍵,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以及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作為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巧妙組織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生產、生活實例,積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思維得到訓練和啟發,養成學習興趣,自覺、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Ⅳ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的有效教學

生物教學是生物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生物教學質量如何,直接關繫到學生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興趣的培養等等。如何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實施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產生最大的教學效果.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輔導和有效評價.下面就從以上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備課的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的前期准備工作,是教師從事教學的基本功。有效備課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時間、精力、努力、物質)之下,形成有個性、有亮點、有創意、有拓展的教學設計。備課除了教案寫作的常規要求外,還應從教師自身、教材、學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開發和整合這些課程資源,優化教學方案。

要備好課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生物專業知識,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新課標中明確:教師是生物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本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多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學觀念。作為教師,我們要研究新課程標准,認真學習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和考試說明,要非常熟悉要教什麼,怎麼教;考試考什麼,怎麼考;哪些要重點講,哪些只要簡單介紹。只有掌握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實施有效教學。
2.備課要用好教材
有效備課是解讀教材,超越教材的創新。我們在備課時要多角度鑽研教材,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備好課,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首先必須與教材進行深入地對話,備好教材,把「教教材」轉變成「用教材」。教師不僅要全面、准確地掌握學科知識,還要做到融會貫通,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體系,創造性地組織教材,引導學生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將生活和書本知識融為一體。
3.備課要研究教學的對象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備課不要脫離學生的起點能力,很多的備課往往只備教材不備學生,不考慮學情,從而定位不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活動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等。在備課行動中基本掌握學生能夠達到的能力基礎,部分學生的能力傾向和能力水平。要根據學生的能力特徵,在教學設計中,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培養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環節。備課備學生和備教材同樣重要,因為只有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才能行之有效。所以備課時先要全面了解學生,要考慮到學生的可能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4.備課時應充分考慮「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備課實際上是一種預設,而現實告訴我們,「生成」才是真,到了課堂上才知道真實情況,這就存在一種「預設」與「生成」之間的偏差,從而要求我們充分了解學情。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課堂上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制定好相應的對策。這樣上課時,遇到特殊情況才能有游刃有餘。
二.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生物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1.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生物課程標准》指出:「生物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生物思考。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注意到情境創設的有效性。那麼,如何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呢?
首先,要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真實的問題」是指必須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問題。其次,要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創設問題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再次,問題情境要緊扣有關的生物學習內容。生物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形成生物思考的能力。最後,問題要有趣味性即將問題置於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如在講線性規劃之前,先引入如何在給定的資金下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學生會覺得更有趣。此外,問題情境的呈現要根據高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出適當的選擇。高中生一般對「有用、有挑戰性」的任務感興趣。因此,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可以從生活中的具體事實或有趣現象或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出問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
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主體,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的組織尤其重要。具體做法是:
首先,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營造模擬性的探究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相對復雜而靈活的挑戰性問題來學習。
其次,靈活採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組合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組合作探究和班級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形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再次,熱情地參與學生的探究。教師的參與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支持與鼓勵,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和探究熱情,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最後,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第一,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的交流與互動。第二,教師還應鼓勵學習小組與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交流提供條件。第三,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交流中共同學習。
3.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首先,教學要面向全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課改的靈魂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其次,教學中要關愛學生,重視情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重視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積極的體驗會使學生不斷產生濃厚的興趣和需要,對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從中獲得興奮和快樂,而積極的體驗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建立在不斷的成功與進步之上。讓學生從生物教學活動中真正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在民主的氛圍中,錯誤應該得到允許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擊,學生的創造性才會得到尊重和保護,學習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提高。
4.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要經過精心設計。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將學生視為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設計練習時,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生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體現學習與教學的有效性。
5.課堂時間使用的有效性
一節課就45分鍾,時間非常寶貴,一秒種也容不得浪費。因此,課堂上一定要簡潔的語言把問題說明清楚。絕對不允許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扯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浪費了不少課堂上寶貴的時間,所以經常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到位」。所謂「三講」就是:核心內容必須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必講;學生的疑點和難點必講。「三不講」是指:學生已會的不講(講了只是浪費時間);學生不講也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講了不但浪費時間,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三到位」是指講練到位、點評到位和糾錯到位。
6.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
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量大、動態感強等傳統教學技術無法具有的優點,特別適用有關細胞圖形、生態平衡圖像等知識的教學。在常規教學中,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和圖形、動畫的演示和視頻的播放,用常規的教學手段難以完成的。而用多媒體技術製作的課件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但是,值得提一點的是,我們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而丟棄傳統教學用具。實際上用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具,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段時間正好可以讓學生審題和思考,而且重點內容還可以保留在黑板上。然而過多地利用多媒體之後,課堂上的教學容量大了,而且內容展示很快就過去了,沒有給學生以足夠的思考時間,表面上看整堂課信息量大,展示很快就過去了,讓學生應接不暇。其實教學由原來的「人灌」變為無效的「機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恰到好處地用」。理想的教學應把教師、傳統教具和多媒體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三.輔導的有效性
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也體現在對學生的輔導的有效性上。對學生的輔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個別輔導,即針對班級情況確定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其主要表現是課堂的關注,練習的面批、訂正等。(2)小組輔導。主要是針對中等生,按照他們自的特點進行分組,例如女生對生態平衡圖形的識別有障礙,男生的學習習慣不好,散漫、怕煩不願意計算、不肯主動做練習,此時可以分組後進行組與組的比賽,以此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3)班級整體輔導。採用先練後批再評講的方法,教師做好試卷分析工作,針對題型進行發散,舉一反三解題,通性通法,各類題型的多種解法,重點講解學生易接受易想到的方法,從學生的認知情況出發。(4)年級交流輔導。在年級內部進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輔導,使得每個教師都能清楚的了解並掌握,哪個知識點的是學生普遍的問題等等。
四. 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有力地促進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
首先,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生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生物的實踐性較強,學生學習的生物內容實際上是從現實材料中抽象出來的一種生物模型,它是現實材料的形式化,它與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對學生生物學習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描述性知識的檢測上,在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演繹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都應成為評價的重點。同時,對學生生物能力的評價形式應靈活多樣。
其次,加強對學生在生物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生物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生物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生物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
再次,對學生實施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採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生物的自信心,從而以極大的熱情主動參與到生物教學活動之中。
最後,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自我評價,認真反思自身的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設計和組織的能力,為組織有效的生物教學活動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Ⅳ 初一簡單生物模型製作方法是什麼

蝴蝶標本:

所需工具:uv膠,uv紫外線手電筒,圓形模具。

1、先用鑷子把死了的蝴蝶弄平整。

Ⅵ 如何有效的使用初中生物新教材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改變學生對生物學習激情不高,課堂學習氣氛不濃的局面,是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思考並在實踐中上必須解決的問題。而這首先要解決的是: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因為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它的有效性直接關繫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保持,知識、能力的提升。可見尋求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生物教師教學活動中的根本目標,而有效課堂教學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健。初中生物新課標的實施在中山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從事生物課堂教學五年來,我虛心學習先進經驗,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生物新課程標准,我摸索出了一些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古語雲親其師而信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一個老師就會認真聽他的課,對某一學科有了興趣就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發展成為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現在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目的,學習生物的興趣不濃,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學生認為生物學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視。初中生物是初一才開始開設的學科,要引導學生重視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熱愛學習、樂於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生物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象、結果分析等環節上多下功夫,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一開學的第一節生物課我並不急於上新課,而是帶學生到生物實驗室,參觀裡面的各種生物標本和以前的學生自製的葉脈書簽等。通過觀察這些他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從而達到激發他們對生物學感興趣的目的,興趣一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二、精心准備教學設計精心准備教學設計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體備課是精心准備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重要途徑,通常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集體備課:一)、集中備課。(1)引領:由備課中心發言人在教研活動會上以說課的形成發言。說教材、課標要求、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件准備、習題精選、教學理論等。(2)合作:討論發言人的內容。(3)交流:由個人代表或小組代表發言交流。(4)整合:由備課組長整合大家意見,小結備課情況。二)、實施教學方案。統一時間組織本備課組教師聽課,觀察。讓研究課真正回歸到**常教學中來。三)、教學反思。執教教師執教後對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表現以及教學的成功與不足進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四)、形成新教案。由於生物教師一般都是任多個班的教學,因此同一教案多層次,多次上課。多次教學反思,反復討論。結合不同班級的實情,最終討論定稿。把上次研究積累的經驗作為下一次實踐的起點。長期以往,實現螺旋式上升。

Ⅶ 如何製作初一的生物模型

1、所需材料:顏色不同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大卷透明膠布、記號筆、鉛筆、小尺等。

(7)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模型擴展閱讀:

生物模型製作簡介:

生物模型製作是指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來製作一些有關生物結構的模型,這些生物模型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物質形式呈現出來。製作生物模型的作用 :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豐富教學資源 。

例如動植物細胞模型、花的結構模型等,學生都可以根據課本的文字內容或圖片把它們實物化、立體化。在製作過程中學生把各種材料加工成要模擬的生物結構形狀,直接構成一個整體的模型。

學生在親自參與製作生物模型以及運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更能使自身的動手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更好地開發與訓練自己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物模型



Ⅷ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識圖能力

一、充分認識識圖教學在生物課中的重要地位
在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生物圖片,插圖在教材中佔有相當的篇幅和地位,內容也很多,有模式圖、示意圖等形態解剖圖以及曲線、表格式的生理圖。出現插圖的地方往往也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所在。作為一名生物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吃透教材插圖,提高學生識圖、讀圖能力。重視課本圖片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空間和邏輯思維能力。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識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識圖中存在的問題,並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識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然而,有些教師為了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節約時間,往往採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剝奪了學生參與的時間,也把學生置於被動學習的境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受到極大的限制。識圖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1)從考試的角度看識圖題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觀察、分析、思維能力;(2)從教學內容上看,教學用圖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不同生命現象之間的聯系,生物學與環境關系的統一性等;(3)從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用圖還可化無形為有形,化隱蔽為直觀,具有簡單明了和形象的特點。因此,加強學生的識圖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一)看圖識圖法。所有的重點圖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記憶。
(二)實物識圖法。我拿出顯微鏡結構圖和雞卵結構圖引導學生記憶。在大屏幕上打出兩個結構圖,兩個學生一組用顯微鏡實物和雞卵實物記圖,並討論對這兩個圖出作答題。通過思考如何出題,學生必然會對該圖的知識點加以記憶,而且印象深刻。
(三)繪圖識圖法。我選取了兩個比較適宜用這種方法的圖,動植物細胞結構圖和關節結構圖。教師首先在黑板上板畫兩幅圖,引導學生邊畫邊記,按層次畫按層次記憶。鼓勵每個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不要求多麼美觀,只要求層次結構對,並在紙上標出相應的結構名稱。找幾位同學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並根據自己的圖出一道題,讓同學回答,這樣記住了結構名稱又記住了相應的知識點。
(四)模型識圖法。根據學校實驗室的情況,我選用了心臟和眼球模型幫助學生記憶這兩個圖。因為學校實驗室模型數量有限,不能每人手中都有一個。所以我把學生分成12組,每4位同學研究一個模型,讓4位同學去隨意拆卸模型,互考互問,最終達到耳熟能詳。
(五)手勢比喻識圖法。結合平時教學的經驗,我選取了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和腎臟結構示意圖。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採用雙手記憶法,兩手十指相對,血液由左手流向右手,左手臂為動脈,右手臂為靜脈,十指相對為毛細血管。腎臟結構圖除用手勢之外,還藉助毛線團幫助記憶。採用單手記憶法,手握毛線團,伸出毛線團的兩端,一段游離,一端纏繞在胳膊上。手代表腎小囊,毛線團代表腎小球,游離的毛線團的一端表示進球小動脈,纏繞在胳膊上的一端為出球小動脈發出的毛細血管,胳膊代表腎小管。這樣兩個同學一組互相考,互相問,學生興趣濃厚,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三、生物識圖要遵循一定的順序,更能提高識圖能力
對於不同的圖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可提高學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桃花的結構圖」時,可指導學生從外到內了解桃花的結構,主要包括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等,在學習雌蕊時從上到下認識到雌蕊的組成包括柱頭、花柱、子房,雄蕊又包括花葯、花絲。還比如對「泌尿系統的組成」學習時,指導學生從上到下了解泌尿器官主要有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這樣按一定的順序學習,學生記得准確,學得輕松,學習效果又好。
四、在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和掛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使用掛圖和插圖進行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通過視聽感官與大腦思維的積極協調活動,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不僅使學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學生的記憶能力、判斷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演示實驗是一種加深學生感性認識的直觀教學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識圖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中,要注意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更好地為生活實踐服務,並解決人們在正常的生活實踐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例如在學習「血液是一種流動的組織」之後,我通過圖片指導學生認識,人體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三種血細胞的形態結構,並通過實驗進一步掌握顯微鏡的結構以及操作方法。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又得到了利用,並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激情,豐富了智慧,提高了識圖能力。(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4531199.htm)

閱讀全文

與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生物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