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物信息 > 生物如何共享自然資源呢

生物如何共享自然資源呢

發布時間:2023-01-26 06:47:06

1. 自然資源分為哪些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可分為三類,一是不可更新資源,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資源,指生物、水、土地資源等,能在較短時間內再生產出來或循環再現;三是取之不盡的資源,如風力、太陽能等,被利用後不會導致貯存量減少。自然保護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增殖(指可更新資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繼續利用的能力,求得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合理利用就是「環保」第一,在不對「自然」造成傷害的前提下利用。

2. 生物界的正確關系是共生關系,共生就是共享

共生(mutualism)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系。動物、植物、菌類以及三者中任意兩者之間都存在「共生」。在共生關系中,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於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倘若彼此分開,則雙方或其中一方便無法生存。
有的共生生物緊密纏繞在一起,讓人們很難將二者區分開來。如果分開,兩方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或一頹不振,或死亡。在植物和動物共生的例子中,人們往往很難判斷這些生物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
共生生物可不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諧共處的卡通角色。大部分共生生物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幫助另一種生物,它們只是選擇了對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這是物種自然選擇的本能行為。

人類其實也是共生生物。沒有共生現象,地球上可能就不會存在生命。也許正是共生關系推動了多細胞生物的進化。有的科學家認為整個地球就是個巨大的共生有機體。

共生的形式有許多種。有的共生生物需要藉助共生關系來維系生命,這屬於專性共生(obligatesymbiosis)。有的共生關系只是提高了共生生物的生存幾率,但並不是必須的,這叫做兼性共生(facultative symbiosis)。共生關系有時是不對稱的,在共生關系中很可能出現一種生物是專性共生而另一種生物是兼性共生的現象

共生還分為內共生(endosymbiotes)和外共生(ectosymbiotes)。內共生是指一種生物長在另一生物體內,生物學家所說的 「體內」是指生物體的細胞之間或身體組織裡面(比如鞭毛蟲的例子)。外共生是指一種生物長在另一種生物之外。(某種生物長在另一種生物的消化道內應該屬於外共生,因為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生物學家對於內共生的定義。)

進化本身是不可思議的。生物的適應現象多種多樣,有時這種現象似乎有違邏輯,生物共生現象尤其如此。兩種不同生物的特性怎麼會進化到可以配合得天衣無縫呢?事實上,許多對進化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共生就是駁斥自然進化的有力「證據」。

自然選擇是解釋共生生物進化過程的關鍵。在某生物種群中,有些個體具有比其他個體更利於生存繁衍的共生特徵,它們更有可能將這種特徵傳給後代,而其他不具有這種有利特徵的個體則很有可能在進行繁殖之前死去。這樣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遞,有利於生存的優越特徵會在該種群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3. 人類和其他生物不能共享資源有哪些

通過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動能冉生更新,而為人類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叫可再生資源,又稱為更新自然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各種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可再生自然資源在現階段自然界的特定時空條件下,能持續再生更新、繁衍增長,保持或擴大其儲量,依靠種源而再生。一旦種源消失,該資源就不能再生,從而要求科學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物種種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土壤屬可再生資源,是因為土壤肥力可以通過人工措施和自然過程而不斷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過程快得多,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條件下也就成為不能再生的資源。
人類開發利用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叫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這類資源是在地球長期演化歷史過程中,在一定階段、一定地區、一定條件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緩慢,與其它資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幾乎不能再生。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只會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儲量或再生。
其中,一些資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銀、銅、鐵、鉛、鋅等金屬資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復利
用的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當它們作為能源利用而被燃燒後,盡管能量可以由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但作為原有的物質形態已不復存在,其形式已發生變化。

4. 如何利用生物技術開發生物資源

如何利用生物技術開發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中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生物特有屬種比例大,動植物區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種眾多.從而提供 生物資源了大量可資利用的生物資源. 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具有戰略價值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國在知識產權競爭格局中比較優勢之所在;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為醫學、農業、制葯等生物技術創新提供樣本或工具,進而形成產業應用.基因運用於基因工程,野生植物品系用於育種,野生動植物或其提取物用於生物制葯,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經過幾千甚至幾億年的變化才形成,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能源礦產三大類.
影響::
生物資源: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

5.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你是如何利用教學資源的

我曾經的關於此的一篇論文,你參考下吧
談初中生物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關鍵詞:生物學 教學資源 開發 應用

文章前言:在教育資源共享已成為事實的今天,新課堂不應整齊劃一。教師應該更注重根據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學生、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質,開發利用自己的教學資源,尤其是班級文化和教師特質潛藏的隱形資源,這是形成教育特色、上出精彩的課堂!
課程資源是指與教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資源。從其存在方式來看,可以分為直接應用於教育教學活動的物化的顯形資源,以及以潛在方式對教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非物化的隱形資源。對於生物教學,顯形的課程資源涵蓋了形形色色物化教具、物化教學條件。隱形課程資源包含了非物化的學習氛圍、學習方式和教師特質等等。
新課程的實施,給老師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寬學習、應用領域,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於是,老師們紛紛行動起來,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創造性的實施者,自由徜徉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之中。同時,因為校本課程研究的深入,合作意識的增強,資源共享已成為事實。然而,先後聆聽了三節同一內容的課,高度的同一性引起了我的深思。
這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學》中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一節。該節內容為遺傳學的入門課,通過學習,要求能舉例說出動物、植物和人的遺傳變異現象,理解遺傳、變異、性狀、相對性狀概念,激發進一步探究慾望。
學習「遺傳」概念時,老師展示某家庭照片,要求學生猜一猜圖片中人的關系,並列舉緣由,有效地調動了學習熱情。
學習性狀時,老師先展示圖片,引導觀察,要求學生說出「西紅柿的紅色與黃色」是相對性狀,並推測「性狀」概念,避免了直接灌輸。
調查自己性狀活動時,利用課本資源和教參資源,按教參活動安排,調查並展示人體較易識別的八項性狀。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展示。組織活動時,老師先要求學生猜一猜,看班上有無八項性狀均相同的同學,學生帶著猜想進行展示。活動末,老師提示學生認證自己的猜想,說明世上沒有性狀相同的人。經過自身活動檢驗,對這觀點,學生一致持認同態度。
當學習「相對性狀」時,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概念、圖片示例,然後開展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2分鍾內看哪一組搶得更多機會,例舉相對性狀。活動組織安排有序,有裁判、記分員、記時員,學生很活躍。
無疑,因為教育教學理念的改變,老師們的課堂都逐漸變得鮮活了。在教學設計中,大家都比以往更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經驗和學生生活,關注活動,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更注意開發利於學生學習的各種資源,所以每節課都可以感受到勃勃生機,新課改的理念和目標都可以得到實現。但是,資源共享、校本研究是不是要求教師課堂設計和實施高度趨同?集體智慧可以廣開思路,使教師群體素質迅速提高。可我總覺得新課堂不應整齊劃一,在大框架一致的基礎上,更應該研究本班學生的特色,研究老師自身的教育風格,根據不同班別學生的特點,依據教師最擅長的方式,設計出更適合學生適合教師自己的教學方案。新課改的課堂比以往更希望彰顯個性,激發澎湃的課堂生命。
自己同樣也要上這一內容,我還有必要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嗎?應該開發哪些方向的資源?資源如何與我與我的學生我的課堂整合?這使我深思。
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它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所有有助於提高學生素質的各種資源。因此,隨著時間、地點、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改變,資源就可以不同。開發課程資源應是教師不可停歇的任務。
哪些方向的資源最值得、最需要開發呢?課程資源是為學生服務的,開發出來的所有的課程資源最終都必須落實到學生身上。顯形資源看得見摸得著,對不同學校、不同學生具有共性,辦學條件相當的學校、同一學校的不同老師均可以共享通用。而隱形資源更多的是不同環境、不同學生、不同教師的特殊性體現,更容易落實到具體學生身上,以形成特色教育。隱形資源開發與整合更可以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形成教與學的風格。因此,隱形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是可為且更需為之事。
基於上述思考,我實踐了如下教學過程,下面是同一節課的課堂片段實錄:
教師:我們相處已一年多了,下面想請位同學起來描述我們在座的一位同學的特徵,看大家是否能猜出說的是誰。
學生:這朋友是女的,個子比較高,有點胖,臉圓,眼睛大大的,嘴唇小巧,很性感,很有大姐大風范……(老師隨手板書關鍵詞)
學生:這是李文!
教師:李文請起。你認同朋友對你的描述嗎?
學生:(很開心地)認同!
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舉手要求描述。
學生:這是一位男的,個子中等,有點駝背,為人豪爽,是個左撇子……(板書關鍵詞)
學生:這一定是我!(學生得意地站起來,驕傲中有些羞澀,下意識地把脊樑骨挺直。)
部分學生仍在嚷著要起來描述。
教師:(指黑板關鍵詞)你知道大家描述的這些特徵在遺傳學中稱為什麼?這一概念還包含什麼意思?
學生隨即建立性狀概念。
(這個班同學關系十分融洽,班風很正。我未用漫畫引入,而是利用班級人際關系特點,從學生最熟悉的資源走進學習,學生很快建構概念,並在認同與被認同過程中提升與人相處的親和力。這種班級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隨處可以復制的。而課本中的漫畫資源則留做檢測資源使用。)
利用課本和教參資源,我也進行了學生個人性狀調查與展示。在展示時,我與學生的對話如下:
教師:大家先猜猜,我們班上同學中,調查的十項性狀(另增兩項)有沒有完全相同的?
學生有的說有,有的說無。
最後,站著的只有發布信息者時,老師叫學生們評價自己的猜測,並談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發。
教師:通過這一活動,你有什麼收獲和感想?
學生:人和人的性狀是有差異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珍惜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教師:確實,自己是唯一的,別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在珍愛自己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同樣珍惜他人,包括有明顯弱點的人,珍惜其他生命!
回顧自己的課堂,因為多了一點思考,感覺沒有模式化,能上出自己的特點,展示學生的精彩。自己的課程資源開發,是基於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和信賴;所開發資源能順利整合於課堂,是仰仗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親密無間。由此,我深深體會到實施新課改時不能偷閑,共享的資源是寶,但資源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成長,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學生、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質開發自己的教學資源,尤其是班級文化和教師特質潛藏的隱形資源,這是形成自己教育特色、上出精彩的必須!
在新課改面前,在課程資源開發與整合方面,我還有太多太多的盲區。惟有思考、探索、總結、再思考,才能激發自己不斷提高。共同開發資源,尤其資源共享,已成為教師合作的重要方向,如何使共享資源為我所有為我所用,挖掘和提高自己的素質是根本之所在。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我們惟有不懈思索,不斷積淀不斷超越自己,課堂才會更有魅力,更精彩!

6. 人類怎樣與自然界協調發展 初中生物方面的

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機身體,因此,人與自然界具有辯證的同一性.在人與自然界相互聯系中,自然界居於優先地位,人則居於創造性主體的地位.這一辯證關系及各自地位,啟示我們必須重構主客體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也就是說:應當同自然界的萬物保持和諧親近的關系,而不是對抗的關系。人與自然界之間不能是征服與被征服、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應當建立和諧統一的價值關系。「敬畏」既有尊敬之義,又有畏懼之義,是人類在自然界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神聖的情感。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是,自然界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不能無限制地、過分地、失去理性地進行掠奪。人類如果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整體,就要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自然界的萬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自然界的動物與家養的動物雖然生活在不同的環境里,但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都應當受到尊重和愛護,決不能任意虐待、丟棄和殺戮。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界線,正是為了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同時也保護人類自己——維持人與自然的有機和諧與生態平衡。自然界不僅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是有「內在價值」的,人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類應當重新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與作用,盡到人類的職責。人的最大特點是有理性,有良知,應該知道什麼是愛,也應該知道如何去愛。

自然資源作為自然物具有自身的特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要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必須使其價值得到合理補償。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形式主要包括價格補償、地租補償、稅收補償和收費補償。受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和傳統資源價值理論的影響,我國自然資源價值補償不足,具體表現為補償水平偏低、補償構成不完整、補償機制不完善。自然資源價值補償不足不僅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是造成自然資源嚴重浪費、導致自然資源利用率偏低、引起資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為此本文從價格機制、稅費制度和產權制度三個方面,提出了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自然資源 價值補償價格機制 稅費制度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當今社會約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料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價值能否得到合理補償是其可持續利用的關鍵,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長期以來,我國盛行自然資源沒有價值的觀點,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嚴重不足,是造成自然資源低效配置的深層次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自然資源的供求矛盾,阻礙了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要提高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避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自然資源難以為繼現象,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使自然資源價值得到合理補償。
一、自然資源及其基本特徵
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口增加,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巨大需求和掠奪性開發,正在嚴重地威脅著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研究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問題,必須正確認識自然資源及其基本特徵。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關於自然資源的概念,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較早給自然資源下定義的是地理學家金梅曼(Zimmermann),他在《世界資源與產業》一書中認為,無論是整個環境還是其某個部分,只要它們能或被認為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就是自然資源。1970年聯合國出版的有關文獻指出:人在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為人類提供福利的都屬於自然資源。197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所謂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稱。《辭海》一書把自然資源解釋為「一般指天然存在的並有利用價值自然物,如土地、礦藏、氣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資源。是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①]《大英網路全書》則把自然資源定義為:人類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這些成分的環境和功能。著名資源經濟學家阿蘭·蘭德爾認為,自然資源是由人發現的有用途和有價值的物質。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1987年發布的《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的解釋,自然資源是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的總稱。
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並在一定的時間、地點、經濟、技術和社會條件下,能被人類利用、產生經濟價值或生態價值以提高當前和未來福利的物質與能量,通常是指那些能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展所需的自然物質與自然條件,以及這些物質和條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它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生產經營布局場所。對自然資源的概念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自然資源是來自於自然界的天然生成物。礦產、原始森林、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都是天然生成物。正是由於自然資源的天然性,使之與人工合成產品、人力資源等有著本質區別。多數自然資源是經過漫長的自然歷史過程形成的,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數萬年或更長的時間。當然,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使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人類勞動,因而自然資源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
2、自然資源具有對人類有用的特性或功能。自然資源天然地具備向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料以及生產、生活場所的屬性或功能,能夠給人類帶來福利、舒適或價值,是重要的生產要素。任何自然物質和能量,只有在其能夠被人類用來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時,才能被稱為自然資源。也就是說,天然生成物要成為自然資源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對人類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二是人類能夠對它進行開發利用。對人類沒有用或人類無法對其進行開發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不能作為生產要素。
3、自然資源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動態變化的。一種物質或能量是不是自然資源,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時間和經濟技術發展而發生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使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范圍、規模、種類和數量不斷得到拓展。如在19世紀之前人類還未掌握開發利用石油的技術,石油只是一種普通物質,如今它成了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正越來越成為人類矚目和競相開發的自然資源。
(二)自然資源的特徵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條件。作為人類可以開發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質與能量即自然物,自然資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聯系的整體性。自然資源是構成環境的要素,各種自然資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互相聯系也不是機械的,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及相互轉化,共存共榮或有興有衰,從而共同構成完整的自然綜合體即自然資源系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就是人們對自然資源整體性的認識。人類對任何一種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必然會給其周圍的其它自然資源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進而導致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變化。
2、數量的稀缺性。自然資源儲量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稀缺是其基本屬性。其稀缺性主要表現在:某些自然資源就其總量來說雖是巨大的,但人類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技術水平條件下,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和范圍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其開發利用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就會產生一系列生態災難。如對石油等非生態資源而言,隨著人類消耗量的增加,資源儲量會逐漸減少直至完全耗盡;對森林等生態資源而言,如果人類的利用速度超過其更新速度,也會導致枯竭。
3、功能的多樣性。自然資源通常有多種用途即功能多樣性,它不僅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條件和勞動對象即人類物質文明的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生態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建設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等產品,還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等多種生態功能。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自然資源的用途已由完全的經濟價值逐漸拓展到倫理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等方面。以河流水資源為例,先是出現灌溉、運輸功能,接著出現養殖、發電功能,如今其調節氣候的環境功能和供人觀景的休憩功能正在上升。
4、分布的區域性。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區富集,有的地區貧乏,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性。如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的空間差異極為明顯,耕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東部,而能源、礦產和天然草原相對集中於西部;長江以北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量的63.9%,但水資源僅佔全國總量的17.2%,長江以南耕地面積僅佔全國耕地總量的36.1%,但水資源佔全國總量的82.8%;長江以北煤炭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90%,而長江以南則嚴重缺煤。
5、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現代科學技術進步使人類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如遠洋運輸的發展使自然資源貧乏地區能夠建立起大型資源產業基地,長距離輸變電技術帶來了能源產業布局的根本性變革,部分自然資源產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幾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來自於自然資源或其衍生物,在本質上仍然是自然資源。有資料顯示:人類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源都來自於自然資源。同時,有些自然資源在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水平下是完全不能由人工產品替代的。
(三)自然資源的分類
自然資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著許多形態和性質不同的物質與能量。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依據不同的方法對其進行分類。
1、按自然資源形態或使用價值劃分。可將其分為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原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物種資源、氣候資源、旅遊資源和能源資源等。土地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具有滋生萬物的能力,是基礎性自然資源。水是所有生物和人類的生命之源,淡水資源與土地、氣候、森林、海洋和草原資源互相影響,互為依託。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大部分陸上野生物種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依託,對氣候具有重要影響。草原是部分陸上野生物種資源的依託,具有保護、凈化環境的功能。海洋是部分礦產資源、能源、物種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依託,也是決定氣候的重要因素。礦產一直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依託的資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生物物種是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其多樣性是生態系統賴以平衡的重要因素。氣候資源是指大氣圈中的光能、風能、熱量、氣候、降水等可以為人類直接或間接利用的資源。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類,是可以循環利用的一種特殊資源。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資源,其種類十分繁雜,與其他資源交叉,如土地資源中有地熱能源,森林和草原資源中有生物能源,水資源中有水能,海洋資源中有潮汐能源,氣候資源中有太陽能和風能等。
2、按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狀況劃分。可將其分為陸地資源、海洋資源和空間資源。陸地資源是指分布在地球陸地上的資源,主要包括淡水資源、森林資源、陸地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和土地資源等。海洋資源是指分布在海洋領域的資源,主要包括海洋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海水資源等。空間資源是指分布在陸地和海洋之外的資源,主要包括陽光資源、空氣資源、風力資源、氣候資源等。
3、按自然資源的消耗後果情況劃分。可將其分為非枯竭自然資源和可枯竭自然資源。非枯竭自然資源供給穩定、數量豐富,幾乎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一般不因開發利用而枯竭。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大氣和氣候等。可枯竭自然資源是在地球演化過程的不同時期形成的數量有限資源,其中有的將會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則在不合理開發利用時才會枯竭,如能適當利用就可不斷更新,例如生物資源。
4、按自然資源是否可以再生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又稱可更新資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後可以通過人類勞動或依靠自然力(自然循環或生物的生長、繁殖)作用而得到再生的資源,主要包括可以自我更新和自我繁殖的物種資源、森林資源等。如物種資源具有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只要不破壞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生命鏈,其物種和生命可以再生;森林資源具有自凈或恢復能力,只要按其規律開發利用是可以實現永續利用的。不可再生資源又稱非更新資源,是指經過若乾地質年代形成、被消耗以後不可能經過人類的努力或在人類可以預期的時限內經自然力作用而再生的資源,主要包括金屬礦產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和石化能源等。
5、按自然資源的空間流通形式劃分。可將其分為可移動的自然資源、製成品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和不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徑流。人類可以開掘運河、渠道,把徑流引到需要的地方。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其前提就是徑流的可移動性。製成品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礦石、木材等。這類資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和成品輸向資源短缺的地區。不可移動的自然資源,如土地。不可移動自然資源具有固定的空間,土地資源的不可移動性決定了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屋、道路、橋梁、港口等資產也具有不可移動性。
二、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含義
補償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是對生產過程的消耗、損失進行物質形態的補充或價值形態的補足,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有償使用。所謂價值補償是指對商品生產消耗的物化勞動價值和活勞動價值,通過商品的出售以貨幣形式收回,用以彌補生產中預付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並獲得剩餘價值。自然資源價值補償是對人類生產和生活中所產生的自然資源耗費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進行恢復、彌補或替換的價值表現。對自然資源價值補償的含義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一)自然資源價值補償包括其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補償
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資源價值觀認為自然資源是構成環境的要素,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這種整體性決定了自然資源價值的補償不僅包括自然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有形耗費(經濟價值),還應包括因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受到影響的生態功能恢復和重建費用(生態價值)。
1、自然資源經濟價值補償。自然資源是天然之物,在一定限度內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復和增殖,我們稱之為自然再生產。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強化,自然再生產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必須付出勞動,使之具有社會再生產的性質。就自然資源而言,當其不追加物化勞動、不能被人們直接以商品形式加以利用時,其存在價值只是一種潛在價值。只有當人類通過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逐步認識到其用途,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形成了發現、開采、加工和利用的技能、知識與技術,並能為人類帶來經濟利益時,自然資源的存在價值才會顯示出來。因而自然資源價值即為在其自然再生產能力之上,人類為維護、恢復、增殖自然再生產所付出的必要勞動時間。自然資源的這部分價值被稱為「經濟價值」,包括自然資源的存在價值,即未經人類勞動參與,以天然方式存在時表現出的價值,它取決於各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有性;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即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勞動投入所產生的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此相適應,自然資源經濟價值補償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自然資源存在價值的補償。以礦產資源為例,其存在價值在資源耗竭的同時也隨之耗竭,並轉化為采礦企業現實的收益。這樣,一方面是礦產資源存在價值的耗減,另一方面是采礦收益的增加。後者由前者轉化而得,前者的耗減必然需要後者的收益加以補償。二是自然資源勞動價值的補償。在礦產開發以前,為准備開發勞動對象所投入的勘探耗費和保護耗費,具有預付資金的性質,需要通過補償的方式加以回收。因此,自然資源作為商品應遵循商品經濟法則,使其經濟價值在再生產過程中得到合理補償。
2、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補償。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一方面可起到改善自然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會起破壞自然環境的作用。現代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某種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帶來的後果。這就是說,每一種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和破壞生態環境。提出自然資源生態價值體現了人類對此問題的正確認識。自然資源生態價值即自然要素對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價值,包括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勞動耗費等。自然資源生態價值補償就要使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通過自然資源價格使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費用得到相應的彌補。以煤炭資源開采為例(見圖1),其勘查、開發等活動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地、水、大氣、生態環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壞和污染,比如土地生產力的下降、開采中「三廢」排放及所產生的污染、地下采空及露天堆放誘發的各類地質災害,會對周圍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乃至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從而產生外部環境成本。當煤炭企業根據私人邊際成本曲線PMC安排生產時,產量為Q,市場均衡點為E。企業僅承擔私人成本OQE,附近地區居民則承擔了外部環境成本OAE。社會成本OAQ,是私人成本加外部環境成本,社會凈收益僅是面積PE0減去面積E1AE。如果企業按照社會邊際成本SMC曲線安排生產,那麼產量是Q1,市場均衡點在E1,社會凈收益和私人凈收益都是PE1O。按照社會成本安排生產的社會凈收益大於按照私人成本安排生產時的社會凈收益。因此,當外部環境成本發生時,必須將其內部化,即由行為人承擔外部不經濟性所造成的後果,對外部環境成本進行補償。

7. 多細胞生物如何在細胞間共享營養

首先,植物可以通過胞間連絲、篩管伴胞復合體、維管束等等途徑實現信息的交流,這個過程也就包含你所說的「共享營養」。補充一點:在植物中,有一個理論叫做「源-庫-流」理論,它的大概意思是 光合器官合成糖類等營養物質(源),通過上述的途徑(流),運輸到 發育器官(庫)。其次,大型真菌、蕈菌、粘菌這些都是真核多細胞生物,多以菌絲體的形式存在,我個人覺得在這些菌絲體間肯定也會有著像「胞間連絲」一樣的構造,因為它們沒有想植物那樣的運輸通道和相應的胞外液體環境,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具體我還會請教我們學院的教授,解答這個問題。接著,控制營養流動,宏觀上主要是"運輸",包括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具體看的是哪一類的物質,相應可能牽扯到基因的表達調控;微觀上就是例如 氫離子-ATP合酶理論、通道蛋白等一系列的微觀物質跨膜過程。 水母是一類低等的浮游生物,屬於腔腸動物。它雖然沒有血管,但有體液呀,照樣可以交換啊。具體你所的這個 從哪種生物進化來的,這個,不好說,因為最原始的動物周圍是一種「湯」,雷電作用下,湯內的營養物質不斷變多。對於腐生菌,則是菌絲直接或者產生假根從基質中吸取養分;對於寄生菌,寄生在細胞內的就可以直接通過與宿主的原生質接觸來吸取養分,寄生在細胞間的則通過菌絲特化成吸器伸入宿主細胞吸取養分。

8. 如何尊重自然:所有生物都擁有

相同的道德地位保羅·泰勒繼承和發揮了史懷哲的生態倫理思想,提出了「尊重自然」的生態倫理理論。1981年,他在《尊重自然》一書中提出「生命中心主義」。泰勒在《尊重自然》一書中寫道:「採取尊重自然的態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野生動植物看作是具有固有的價值的東西。」泰勒非常明確地指出是人去尊重自然,是人把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野生動植物看作是具有固有價值的物,表明了人與自然、人的認識與客觀存在、人的主觀評價與自然的客觀屬性的統一。他指出尊重自然是指對自然的一種終極性道德態度,這是生態倫理的基本精神。因此他反對把擴張道德關懷對象的根據建立在功利主義的基礎上。

泰勒認為感受性、利益只是一物被納入道德考慮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我們不能依據感受苦樂的能力或者利益來確定一物是否應該得到道德關懷。道德關懷的對象不應僅限於有感覺的高等動物,還應擴展到包括動植物在內的所有生命個體。這是因為這些生命本身具有自身的善和固有價值。

泰勒首先論證了所有有生命的物體都有其自身的善。泰勒相信這種「善」只是簡單地來自生物有生命這個事實。「生命的目的中心是說其內在功能及外在行為都是有目的的,能維持機體的存在使之可成功地進行生物行為,能繁衍種群後代,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正是一個有機體的這些旨在使其善成為現實的功能上的聯系使得它成為行為的目的中心。」其目的就是生長、發展、持續和繁衍。「自身的善」也就是有機體的目的性。若一物擁有其「自身的善」,則與它是否有感覺、利益就毫無關系了,那它就擁有了「固有價值」。

所以,植物和一些低等動物是具有道德地位的,而無生命的物質卻不具有道德地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自然環境的物理條件就可以隨意破壞,因為「盡管我們對一條河沒有責任,但我們對生活在其中的魚和其他水生植物有責任,因此我們不能污染它」。泰勒的這一劃分倫理界限的標准,常被學者們稱為「生命原則」,也就是只有生物——有生命的存在物才有資格成為道德關懷的對象。這就是生物中心主義的重要內涵。

而宣稱一個實體有「固有價值」,就等於說,這個實體應受到道德關懷。泰勒說:「宣稱一個實體有固有價值就是做出了兩個道德判斷:這個實體應受到道德關懷和道德考慮,也即是說它應被視為道德對象;所有的道德代理人都有義務把它當作一個自在的目的,去增進或保護它的好(善)。」而尊重自然的態度就是將地球生態系統的動物、植物看作是擁有固有價值的實體,生物有固有價值被認為是尊重自然的價值前提。

尊重自然的道德態度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所有生物都擁有相同的道德地位,它們應該獲得同等的關心和照顧;第二,每個生命都應該被視為一種終極目的來加以保護,不允許當作實現他人目的的手段;第三,道德代理人應該承擔尊重自然的責任,履行尊重自然的義務。

泰勒認為人類只要承認動植物有「固有價值」,就可以形成一個以眾生平等為特徵的生物中心主義世界觀。這一世界觀圍繞著四個中心信條。其一,人類與其他生命一樣,在同樣意義上同樣條件下被認為是地球生命團體中的成員。其二,包括人類的所有物種是互相依賴的系統的一部分。其三,所有生物以其自己的方式追尋自身的善(生命信仰之目的中心)。其四,人類被理解為並非天生地超越於其他生命。

泰勒將人類看作是生態系統中的普通一員,其實就是認為人類與其他生物是平等的,物種之間沒有優劣之分,在應享受道德關懷這一點上,每一個生命個體,無論是人還是動植物都是平等的,它們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和擁有生存的權利。

為了使「尊重自然」這一終極性的倫理態度具有可操作性,泰勒還提出了四條環境倫理規范以及與這四條規范相應的環境倫理美德:

不作惡的原則——關照的美德;不幹涉的原則——尊重和公正的美德;忠誠原則——誠信的美德;補償正義原則——公正和平等的美德。

我們有尊重其他生命的義務,也有尊重人的義務;人的福利與其他生命的福利常常發生沖突。為此,泰勒提出了五條化解這種義務沖突的倫理原則:

自我防禦的原則,即人為了自身的安全,可以消滅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動植物。

對稱的原則。這要求當人的非基本利益與動植物的基本利益發生沖突,並且這一非基本利益有悖於「尊重自然」的態度時,人必須放棄自己的非根本利益。

最小傷害原則,即當人的非基本利益與動植物的基本利益發生沖突,但這一非基本利益與「尊重自然」的態度一致時,人應該在盡量減少對動植物的傷害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分配正義的原則,即要求在人類和動植物共享同一個自然資源,且二者的基本利益相等的情況下,應該公正地分配資源,兼顧二者的利益。

補償正義原則,即當某個生物有機體被傷害後,對該傷害行為負責的人必須對該傷害行為做出補償,以修復道德顧客和道德代理人之間的道德平衡。

9.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怎樣能更好利用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其實地球上的一切一旦人類掌握了它的用途都可以算作資源,所以這個問題類似於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根本上講這些資源源於太陽能,舉幾個例子:
1)生物作為食物資源,人類以其他生物作為食物是要攝取能量,其中一些生物自身可以合成能量(如植物可以光合作用合成能量),一些生物靠其他生物為食物獲取能量(這些生物具有的能量更多),但無論是哪一種,它們的能量源頭都是太陽能;
2)水資源氣候調節,太陽照射水體,以輻射的形式將太陽能傳遞至水體,水體的熱能增加溫度升高會發生汽化從而吸收周圍熱量降低周圍溫度。(當某地溫度低時水也會液化放出能量使得周圍升溫,這個能量的源頭依然是太陽能);
3)礦物作能源物資,礦物的形成跟地質運動分不開,而地質運動和太陽的活動分不開(有些礦物如煤本身就是生物遺體形成的,更是和太陽有淵源);
至於後面的兩條似乎跟太陽關系不大了,這是伴隨地球形成的,不過森林草原的出現肯定離不開太陽的
這是個人見解,如若偏激有誤請諒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0. 怎樣利用和保護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一種可更新資源,在利用生物資源時,應該注意保護它,使其能夠增殖、繁衍,以滿足人類對它繼續利用的要求。對於生物資源的和保護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地球上有1/5以上的地面為森林所覆蓋,森林是由於喬木或灌木組成的綠色植物群體,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森林能夠調節氣候、保質水土、防風固沙,保障農牧業的發展;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阻滯粉塵、吸收有毒氣體,防止空氣污染,對於保護和美化環境,增強人民身心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和注意保護森林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2)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野生動植物是指非人工馴養、種植的動植物。野生動植物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上十分需要的寶貴資源,幾乎所有的野生動植物都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所利用。近年來,由於保護措施不利,野生動植物的滅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全世界已約有110多種獸類和130多種鳥類滅絕,約有25000多種植物和1000多種脊椎動物瀕臨滅絕的危險。因此,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是保護生物資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3)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而特意劃出來的一定的區域。自然保護區能為人類提供生態系統的天然「本底」,是動植物種的天然存庫,它對於保護、恢復、發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生物如何共享自然資源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