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洋蔥細胞在生物實驗中的作用」
1、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高中生物中有以下3個實驗採用洋蔥細胞為材料,原因是細胞有成熟的大液泡,原因是細胞有絲分裂旺盛。
2,且呈紫色,便於觀察。使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3,原因是細胞有絲分裂旺盛、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變化。使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使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B. 高中生物實驗為何總是使用洋蔥細胞,是因為洋蔥細胞有什麼優點嗎
因為洋蔥的鱗片有紫色,質壁分離現象很明顯,是用來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的理想材料
而它的根又有很多根,為觀察植物有絲分裂提供材料(一個洋蔥就可以讓好幾個學生做實驗了)。
所以一般都是用洋蔥作為實驗材料,可以同一節實驗課做兩個實驗了。這樣既方便了實驗員准備實驗,也方便學生聯系高中實驗(高中一般只做這兩個實驗和驗證有機物還原糖、脂肪、蛋白質實驗)
另外洋蔥比較便宜,而且培養很方便,只要放在沙堆(這樣拔起來不容易上到根尖分生區)澆點水就可以了。
C. 洋蔥有哪些細胞在高中生物中分別可以用來做什麼
洋蔥表皮細胞(紫色)用於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用於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D. 「洋蔥細胞在生物實驗中的作用」
用來做質壁分離和質壁復原的實驗
E. 高中生物實驗哪些是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哪些是用外表皮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是有顏色的,內表皮是沒有顏色的。
所以紫色洋蔥鱗片葉可以用來做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而內表皮可以做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
F. 洋蔥表皮在高中生物中 用於什麼實驗
洋蔥表皮細胞實驗名稱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材料顯微鏡、洋蔥、載玻片、蓋玻片、鑷子、碘酒。
實驗步驟
1、准備顯微鏡
2、將洋蔥切開,掰下一塊嫩的鱗葉;用刀片在鱗葉表面輕輕劃一個「井」字,用鑷子在「井」字中間輕輕撕下一塊洋蔥鱗葉表皮。
3在載玻片上滴幾滴水,用鑷子夾住洋蔥表皮,放在載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鑷子夾住蓋玻片蓋上,注意不要有氣泡。
4、在蓋玻片的左側有水處滴一滴稀釋的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右側將碘液吸過,給洋蔥表皮染色。
5、將經過上述步驟做好的切片放在顯微鏡的載物台上,夾好。
6、利用低倍鏡進行觀察。
7、整理儀器。
注意事項
1,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慢慢放下,防止產生氣泡,
2、滴碘液時,要滴在一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染色均勻。
G. 以洋蔥為材料的高中生物實驗有哪些
實驗我記得觀察DNA和RNA在細胞的分布,必修一,用鱗片不用外表皮。提取葉綠素也可以,但不用鱗片╯▽╰。突然發現洋蔥好好用,或許還可以鑒定還原糖,開學可以問老師看看。糖蛋白就是糖類和蛋白質組成。具有識別,信息傳遞與交流,比如說細胞膜的接觸之類,就是靠糖蛋白識別。受體蛋白就是與某物質結合,也就是靶細胞接受物質的那個受體。我記得必修一的膜結構那裡有寫到。我忘記在哪一頁了,只知道是在左邊部分。水解就是類似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DNA水解成脫氧核糖核苷酸,也就是有水參加反應,水解也分徹底和不徹底。不徹底就是像脫氧核糖核苷酸那樣,徹底就是在進一步水解成小分子的五碳糖之類。氧化就是有氧參加反應,氧化也是有徹底和不徹底。徹底氧化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以上為個人見解,非網路)
H. 高中生物與洋蔥有關的實驗有哪些
質壁分離和復原
低溫誘導染色體變異
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觀察
I. 高中生物實驗中用到洋蔥的各種實驗的詳細歸納。就像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也可以用來觀察dna rna一
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洋蔥內表皮與葉肉容易分離,因此在該實驗中,撕取內表皮比較容易。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蒸餾水,然後放上白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碘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把碘液吸過來,以達到染色目的,最後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形態結構。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由於洋蔥比較常見,取材也方便,且內表皮與葉肉容易分離,因此白色洋蔥也適宜做本實驗的材料。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蒸餾水,撕取洋蔥內表皮,製成臨時裝片,吸去多餘的水,滴2滴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染色5min,吸去多餘的染色劑,在顯微鏡下便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 在檢測還原糖的實驗中,應選擇含糖量高且近於白色的組織,而白色洋蔥恰好具備這個特點。首先搗爛洋蔥鱗片葉取其汁液,其次加入0.05 g/ml cuso4溶液和0.1g/ml naoh溶液配製的斐林試劑,然後將斐林試劑倒入試管中,水浴加熱,觀察顏色變化。可觀察到被檢測溶液由藍色轉變成磚紅色沉澱,從而證明了洋蔥中有還原糖存在。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條件有: ①植物細胞必須是活細胞; ②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必須要有濃度差; ③植物細胞必須要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細胞一般都有一個比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個細胞體積的90%以上),最好細胞液中含有色素,便於觀察。 因此該實驗最常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蔥鱗片葉。它的外表皮細胞的液泡較大,細胞液中有紫色的花青素,在顯微鏡下,紫色大液泡十分明顯,能清晰地觀察到質壁分離及其復原的過程。 主要實驗步驟: ①用鑷子從紫色洋蔥小塊切口處撕取一塊表皮,將其展平在載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蓋上蓋玻片。 ②在低倍鏡下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尋找具有較多花青素的細胞觀察。 ③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加一滴0.3g/ml蔗糖溶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使蔗糖溶液擴散在蓋玻片下,重復滴、吸4~5次。 ④邊滴加蔗糖溶液邊觀察細胞變化,發現隨著蔗糖溶液濃度增加,每個細胞的原生質層從角隅里開始與細胞壁發生分離,分離空間逐漸加大,最終在細胞中間縮成球形的原生質團。 ⑤發生質壁分離後,在蓋玻片一側改滴加清水,另一側仍用吸水紙吸引可觀察到原生質團逐漸向外延展、向細胞壁擴張,最後恢復原狀。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由於洋蔥葉片含有較多的葉綠素,適宜作為這個實驗的材料。洋蔥培養一段時間後,取其長出的綠色葉片,充分研磨,提取色素。 研磨前,應先除去葉柄和粗的葉脈,再稱5g碎葉片,加到研缽中,再向研缽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鈣,以便研磨充分和防止葉綠體中色素被破壞。 待研磨充分後,再加入10 ml無水乙醇,會出現深綠色的液體,採用4層紗布包著研磨物並擠出濾液,得到墨綠色的色素提取液。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在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於根尖、芽尖等分生區細胞。由於各個細胞的分裂是獨立進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看到處於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在上實驗課前的3~4 d,取洋蔥放在廣口瓶上,瓶內裝滿清水,讓洋蔥的底部接觸到瓶內的水面。把這個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注意經常換水,使洋蔥的底部總是接觸到水。待根長5cm時,可取生長健壯的根尖製片觀察。在剪取洋蔥根尖時,取2~3 mm為宜,若剪取根尖過長,大多數細胞為伸長區和成熟區細胞,顯微鏡下就無法觀察到有絲分裂的細胞圖像。取材完成後,按照「解離→漂洗→染色→製片」的步驟完成臨時裝片的製作,然後用顯微鏡觀察,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緊密的根尖分生區細胞,再換成高倍鏡觀察。
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原理: 進行正常有絲分裂的植物分生組織細胞,在有絲分裂後期,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子染色體在紡綞絲的作用下分別移向兩極,最終被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用低溫處理植物組織細胞,使紡綞體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於是,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實驗步驟: ①低溫誘導(培養洋蔥根,待洋蔥根長出1cm左右時,將整個裝置放入冰箱內在4℃誘導培養36h)。 ②固定形態(剪取誘導處理的根尖約0.5~1cm,放入卡諾氏液浸泡0.5~1 h,以固定形態,然後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2次)。 ③製作裝片(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④觀察(用顯微鏡觀察,並尋找發生了染色體數目變化的細胞)。
dna的粗提取 稱取30 g已切碎的洋蔥,放人研缽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助研,倒入10 ml 2 mol/l的氯化鈉溶液,充分研磨。研磨後,用漏斗和紗布將汁液過濾到小燒杯中,得到濾液。然後向濾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20 ml,沿燒杯壁緩緩倒入,不要震動或攪拌。此時,燒杯中的液體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較渾濁,上層澄清,很快上層溶液中就會有白色纖維狀黏稠物析出,用玻璃棒可將其輕輕捲起,這就是dna。取兩支試管,編號為a、b,各加入2 mol/l的氯化鈉溶液2ml,向a試管中加入一些白色纖維狀物,振盪使其溶解,然後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 ml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5 min,可觀察到溶解有dna的溶液變成藍色,從而證明了洋蔥含有dna。 2 小結 實驗材料的選取對實驗能否成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選材時,首先要弄清楚不同實驗的實驗原理,其次要明白洋蔥不同部位的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然後結合實驗原理分別對洋蔥進行不同部位的取材,最後進行綜合分析。